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滋有味的课程理论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27 08:3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滋有味的课程理论研究

作者:汤伏祥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奥恩斯坦、弗朗西斯·P.亨金斯 著 王爱松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载体,长期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课程某种意义上是时代发展的教育产品转化的再现,而且课程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结果,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没有课程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就失去载体,教育体系构建就失去根基。但对于大多数教育者工作者来说,要真正静下心来读点儿教育理论的书,真正了解课程理论问题,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教育者的忙碌外,课程理论本身的枯燥也是有影响的。由于工作关系,最近读了“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之《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以下简称《课程》)一书,收获颇多,算是对课程理论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这本书把课程理论讲得十分透彻,对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全书共十章,对课程的哲学基础、历史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基础等,进行系统的“基础”分析;对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做了原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课程存在的问题。同时,列举了世界部分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课程教育的经验做法,以求全面展现当下课程问题,为课程教育实践提供多样选择。

17世纪以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了划时代的变革,由过去私塾化的单一教育向班级授课制教育转变,从神学教义或哲学教义向“泛智教育”转变,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在这种历史阶段,知识本位自然构成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的时代基础。本书在第三章重点阐发了课程历史基础的“殖民时期”“建国时期”“普及教育的兴趣时期”“转型时期”等“历史基础”,作者一方面介绍课程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课程设计、课程主张、课程实践、课程成效、课程改革,以及课程理论构建等,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课程历史发展脉络,也就是构成了课程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基础的考察上,作者以基础性的知识本位展示为主,勾勒出课程这个教育理论基础性研究在美国的发展脉络。但《课程》并不完全是勾勒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课程的未来发展变化,甚至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逻辑依据。

课程原理和过程的观念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科学原理和进步论哲学越来越有影响。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课程,连同其方法、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影响越来越大。美国教育家拉尔夫·勒泰对此进行了系统阐发,但进入21世纪,有学者对“世纪技能”提出要求,基础性的知识本位是否还是课程的本真值得思考,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未来教育的哲学指向等,都成为教育界需要回答的“世纪之问”。

在美国,从19世纪义务教育推行以来,曾有学者不断质疑学校是否具有教育的能力,学校是阻碍学生的教育还是有助于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在推动教育普及化上无疑贡献了力量。有学校教育自然也就有课程的设置和实践,自然就有课程设置的哲学基础,自然也就有课程原理的理论建构等。本书对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进行了系统的原理性阐述。这些原理构成了课程之所以成为教育理论、成为一个学科体系的基础。比如“课程设计”,作者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复杂性”“设计的构成成分”“设计维度的思考”,还列举了“代表性课程设计”等。这些系统化的原理阐述,既构建了“课程”之理论根基,也书写了课程实践的经验,为课程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撑。

课程设置与实施看似很容易,但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多。教育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只能依托课程设置和实践来实现。比如你为什么设计这样的课程,反映出的是你对知识体系的架构思考。你所处的学校、地区、省份,甚至国家,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课程,理论依据是什么,成效又如何?这是个系统化的问题。但这个系统化的问题也是源于实践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作者在课程设计的维度上思考,探究了“范围”“次序”“连续性”“整合”“连接”“平衡”等,这些探究既是对原理的阐发,同时也是对实践的经验书写,对教育者来说,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一些外国专家对于枯燥理论的阐发常常有可爱之处,他们讲中国历史理论某种意义上比国内学者讲得要好。一套“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读来就是有滋有味,这里除了他们俏皮的叙述外,还有作者对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叙述中,他们常常将不同学科加以比较分析,让原本单一的理论阐发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课程设置,涉及哲学基础,在教育思想者约翰·杜威看来,哲学也许可以定义为普通的教育理论,哲学的任务是为学校的方向和方法提供框架,或者说,课程就是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呈现方式。本书作者,在阐发这些教育理论时,看似在谈教育,但又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其中,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教育理论的认识探索是个系统化的过程,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复杂的工作,认识探究都有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究前赴后继,总是有学者孜孜以求,不断分享彼此的成果。这是教育的正向思考,也是值得赞许的。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不同学科的理论体悟、理论经验,都是教育科学理论探究的必然需要,课程理论认识探究也理当如此。

在《课程》一书中,作者非常熟练地将不同学科融入其中。比如在讲述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时,作者阐发了“智商与出生次序”“智商与污染物”“智商与营养”“智商与兴奋剂”的关系,阐述了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点,这些阐述显然已经跳出为课程而课程的理论表达,而是将心理学与生命科学联系起来,让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更具广泛性,读者也定能收获学科融会贯通带来的叙述体验感。

经典是能流传后世、经过历史积淀并不断焕发活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本书出版以来,已再版七次的原因。作为课程教育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探究的理论著作,本书值得所有教育者研读。

(作者系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编审)

作者:汤伏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2:36 , Processed in 0.1106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