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小学生该不该有手机?“四方会谈”各有各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30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生该不该有手机?“四方会谈”各有各的理

作者:范亚湘 旷蝶 

 来源:长沙晚报 2007-10-19



  近两年来,长沙城区不少小学生的胸前挂起了手机,然而,就是这样一款小小的手机,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小学生该不该有手机?
  学生:要多神气就有多神气
  今年暑假过后,大同二小四年级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上有手机的学生猛然增加了很多,“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只有三四个同学有手机,进入四年级后,拥有手机的人数一下子就增加到十多人,我们班有40多个学生,现在,有手机的学生人数超过1/3。”
  10月10日上午,记者电话调查了长沙城区的4所小学,发现高年级学生中有手机的学生人数大致和张老师班上差不多。“低年级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也不少,我们学校二年级有个班就有5人拥有手机。” 大同二小一位副校长介绍。
  现在星城有手机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街头巷尾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行走中,身上突然响起电话铃声,小家伙从容地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兴奋地嚷嚷起来……今年10月10日中午放学时,记者在八一路上大同一门口看到,好几位学生胸前挂着一款非常时尚的手机,有的学生甚至在穿过马路时还在打手机或者玩游戏。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马王堆小学随机采访。六年级男生小林说起手机来显得十分少年老成:“很方便,有手机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找我而没法回或是满大街找电话亭了。现在手机不贵,每年我都能得好几百元压岁钱,买一部手机绰绰有余……有了手机,平时与同学们交流可方便了,学习上出现难题、节假日约同学出去玩,只要往同学家拨个电话就行了……我在读三年级的时候就用手机了,是班上第一个有手机的人,那时候,握着手机在同学面前要多神气就有多神气。”
  大同一小五年级学生小婧说:父母上班都很忙,常常无暇顾及到她,过去每到中午或傍晚她常不知道该去何处就餐。家人给她买了一台手机后,她与父母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尤为重要的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只看到冷冰冰的汉字留言,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的声声叮咛。“我妈特爱管事,我做什么都得给她汇报,有手机方便多了。”
  小婧的同学小雯觉得自己有手机“既能够联络感情又能够保护隐私。如果使用公用电话,自己说的话都会被旁边的人听到,没有了隐私,感觉好不爽的。有了手机后,就可以自己跑到一边去打电话,也可以互发短消息传递感情……和爸妈能更好地沟通,上次我和妈妈赌气,可又不好意思开口承认错误,就给妈妈发了一条手机短消息,这样可比当面检讨好多了。”
  五年级的小曼胸前挂了个非常小巧的手机,她告诉笔者这是她刚换的新手机,先前的那个太大太重,她说自己很喜欢各式各样的手机套,为此她买了许多。她喜欢用手机聊天的感觉,觉得十分时尚。
  家长:确有需要也未尝不可
  在采访中,学生家长林女士对记者说:“作为学生的监护人,我们家长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现在很多学生都是自己上学、放学,可是途中顺利吗?一旦出现什么紧急情况,打个电话就能联系上孩子,所以让孩子带手机上学,我们放心,也方便学校的管理。再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反对穿奇装异服的,有反对说脏话的,但没有反对学生带手机上学的。”
  而唐女士表示出了无奈,她和丈夫的工作时间都很忙,每天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接送,担心万一有时候两个老人没有沟通好,为了随时方便联系,他们给孩子买了手机。此外,她还认为手机普及是大势所趋,既然不能阻挡,还不如主动引导,跟孩子说明在学校可以使用哪些功能,哪些不能使用,以保证正常的学校纪律。
  陈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她孩子用手机大约每个月80元左右的电话费。陈女士表示,80元之内能够接受,但是超过80元,她会“查话费单”,“我现在已经把孩子的电话费作为每个月她的生活费支出的一部分了,孩子有时还说,大人用手机,小孩也应该有权用手机,所以每个月还是得给她充电话费,前两天女儿竟然把通讯公司提醒她要欠费的短信直接就发给我。现在的孩子……”陈女士叹了口气。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近20名学生家长中,约12人认为给小学生挂手机根本就没有起到监督他们的作用,反而为他们打游戏提供了便利条件;4人认为给小学生买手机很有必要,让孩子接触多一些信息很有好处;其余的学生家长则认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不反对小学生挂手机。更多的家长对小学生用手机持中立态度,他们觉得如果孩子确实有需要的话也未尝不可,孩子能否认真学习并不取决于他是否用手机。
  学校:不提倡在学校用手机
  今年9月下旬的一天,大同二小三年级数学老师刘老师正给学生讲课,不想,突然手机铃声大作。刘老师只好打断,将那个学生的手机临时收起来。但没过多久,又有学生的手机铃声响,“一堂课下来,我就收了3部手机,课都无法讲下去了。”电话中,刘老师对记者说起这事儿提高了声调。
  在记者所采访的7位老师中,对小学生拥有手机持明显反对意见的有5位。“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同学找他都很容易,小学生使用手机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记者注意到,学校不提倡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大同二小的负责人谈到,小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如果学生在上课时利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很容易打乱课堂秩序,影响老师的教学工作。就算学生自制力较强,也经常有短信传入,发出响声,好奇心会促使学生想看看怎么回事。还有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出于好奇,往往借同学手机来过把瘾。其后果可想而知,不但影响自己学习,而且“殃及”全班。目前手机诈骗的事时有发生,对小学生而言,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对利用手机群发诱惑短信,学生一不小心回复,话费将如流水一般。且小学生防范能力差,手机上不良短信泛滥,铃声、图片下载、手机游戏花样翻新,很容易让小学生沉迷其中。此外,小学生的身体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使用手机存在一定的辐射,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有老师指出,手机作为一种奢侈品,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相互攀比品牌及价格的情绪。“别的同学的手机都是新式彩屏的,我的手机却是单色的,像块大砖头,同学们经常笑话我。”在采访中,就有同学对自己的手机式样过时显得很泄气。
  专家:与其“堵”不如“疏”
  10月10日晚,记者就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请教了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他毫不讳言地说自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就使用手机。“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工作忙,抽不出时间照顾孩子。给孩子配上手机,家长就可以时刻了解孩子的动向及在学校的情况,这给一些家长在生活上减轻了不少压力。从学校的角度看,小学生带手机上学会引来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学业、在同学之中产生攀比现象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就给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他认为,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普及的沟通工具。因此,要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给学生生活带来的改变是不太可能的,关键还是靠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加强学生自身的自控力。学校如果硬性禁止,没有适用的法规,显然不可取。应该从理解学生、体谅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如规定他们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不该使用,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比简单地一禁了之来得好。作为家长,他们关爱子女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也需要正确对待。如经济条件允许,作为特殊情况可考虑给孩子配手机,但应当与孩子约定,不胡乱使用一些对自己没用的功能。为此,他建议学校,“当学生进校后,为了不影响上课,可以将学生的手机暂时收起来交老师保管,等放学的时候再还给学生……虽然这样麻烦一点,但却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与此同时,他还建议社会应该“针对儿童的通讯需求,推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手机。”
  老范说话 现代化的“烦恼”
  首先应该声明,手机无罪。小学生拥有手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之所以做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为我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议论。对于小学生使用像手机这样标志着现代高科技的东西往往争论不少,说大有好处的有之,说一无事处的也有之;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手机而烦恼的家长有之,因为自己的孩子由于过多使用手机而苦恼的也有之。当然,正如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的那样,更多的人还是持中立的态度。
  我对现代化的东西向来表现迟钝。在写这个稿子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出差。秋日的北京这几天天气格外好,我得以在空余时间到街上多转转,可转来转去,满眼看到的只有三个字,这就是现代化。的确,北京的现代化程度要比我们充实高得多。
  人是很奇怪的,当我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幸福时,往往还非常恋旧。有时,我们很多时候对现代化天生地有点抵触。这样说,并不是说反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人就是这样的心态,而是包括我在内并不反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许多人都这样。
  我个人觉得小学生使用手机也没有什么不好。当然,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使用手机不当往往会影响学习成绩。但影响学习成绩的罪魁祸首不应该是禁止使用手机,而是成人的管理问题。
  这类现代化的“烦恼”还有很多,关于这个话题也不是几篇文章能够说得清楚的。因此,在这里我只能就此打住,留待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好好地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08:12 , Processed in 0.1068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