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语文教育上海共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0 12: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语文教育上海共识
【时间:2016/4/11 3:03:38 】 【来源:儒家网 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7835/?luicode=10000359 】 【作者: 2016两岸三地语文教育发展论坛】
多问题,甚至面临重大危机。尤其在日益全球化、多元化、技术化的今天,语文教育不仅负有引领学生进入人文世界及拓展心灵空间之责任,更应秉承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使命,为培养民族精英、塑造健全人格、涵养人文情怀、坚守价值理性、传承中华文明等愿景,提供为语文教育所独有的那份优雅与超越。真正好的语文教育,应当摆脱既往“语文”教育的工具化、碎片化、功利化、格式化、技术化之窠臼,通过养志、养心、养气、养智、养识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大观”的胸襟和视角,涵养出一个“大我”的人格与精神。新世纪以来,无论政府还是民间,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已经初步达成共识,这为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的推陈出新、返本开新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有鉴于此,2016年3月28日上午,由上海国学会(筹)、北京弘道书院发起,在浦东图书馆举办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圆桌论坛,两岸三地十余位专家学者经过热烈的讨论,就语文教育达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关于“语文”教育之内涵与功能。我们认为,语文教育并非简单的语言文字教育,还应当承担文学熏陶、文化积淀、人格养成之使命,受过语文教育之学子,当有对民族文化中之核心价值的基本认知,当能对世界、历史、文化、人类怀有温情与敬意,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应当承担建立价值判断和信仰体系之责任。

    第二,关于语文教育之内容也即教材问题。我们认为,应对当前语文教育之内容及课堂教学进行结构性调整,在教育内容上,应当以经过历史长期检验的、对国人之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有良好塑造作用的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对大量占用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的现代白话文予以删繁就简式的调整。在课程安排上,应压缩现有语文教材的学习时间,专门设置经典课堂,俾使传统文化元典如《四书》等能进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性、完整性的经典教育。

    第三,关于语文教育的评估体系。我们认为,应在中考和高考的语文考试中,增加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从而引领当前语文教育的经典教育导向。

    第四,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及教育。我们认为,应加强对广大语文教师的经典教育研习和培训,可在高校师范教育体系中增加经典课程,如《论语》等经典应成为师范生的必修课。对于入职前或正在一线从教的语文教师可以进行“补课”式的经典研习和教学培训。有条件的教育主管部门,可组织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全员培训和轮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育者自身文化素养的精进与成长,带动整个语文教育在文化层次和精神品味上的全面提升。

    第五,关于语文教育之灵魂。我们认为,语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是有情怀、有担当、有灵魂的价值教育,是养成博雅君子、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最重要的人文教育。我们呼唤以人文化成为职志的“大语文”教育,呼唤以君子养成为旨归的“大人格”教育。语文教育不应该只在纸上,而应该走到天地中、山水中、历史文化中和生命现场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教育应该通过认知、感悟、体验、力行等多种渠道,贯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以贯之的文化理想、生命情怀和人格精神。

    我们期待并相信,经典教育的融入,必能改善目前语文教育缺乏灵魂之现状,并将在重塑国人形象,凝聚民族精神,恢复礼乐斯文,提升公民品位诸方面,做出应有之贡献。
    附:参与圆桌会议并开放论坛学者名单(序齿):

    郭少棠(香港)、陆继椿、黄玉峰、骆玉明、林安梧(台湾)、颜炳罡、左克厚、马骉、鲍鹏山、秋风、祝安顺、柳恩铭、刘强、张璟等

    秘书:刘永

    定稿:刘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9:20 , Processed in 0.1281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