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8 08: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

——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

时间:2012-12-03 12:22

        “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我认为,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所无法取代的。”日前,正在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在会议间隙,就书信文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并谈了他对书信文化的看法。

        记者:现在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大家都不怎么写信了,但却又都非常怀念书信这个传统的沟通方式。您觉得,书信在信息时代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应该逐渐被取代?

        汪玉奇: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尽管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人们交流情感的必要性。我们用博客、用短信,不也是在交流情感吗?虽然现在我们交流情感的方式在改变,但我认为,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所无法取代的。更重要的是,它有在反反复复阅读中如见其人带来的快感。我想,鸿雁传书,这么一个具有中国国粹意义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现今时代,还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虽然很少使用书信来表达情感,但是,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新奇感,就像我们许许多多在追赶科技革命潮流过程中释放过的许许多多生活方式一样,人们回过头去,还会在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去追求具有永久艺术魅力和生存价值的东西。我想,一个拥有6亿部手机、3亿台电脑的民族,当她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躁动中平静下来之后,再来看书信文化,它将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桥梁,依然是我们心灵天空中飞出的鸿雁。

        记者:您讲得非常好。从目前来看,邮筒(箱)等邮政基础设施被人们忽略、忽视了,您觉得在这方面是否要有所改进或有所调整呢?

        汪玉奇:我觉得一个城市有邮筒(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一,这表现出一个城市对人民群众的负责,尽管说用书信方式来表达情感的群体已经很少了。但是,这个政府由于它是高度负责任的,所以对这个小群体他依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一个城市能不能看到邮筒(箱),事实上人们看到的是这个政府管理的水平。第二,一个城市有邮筒(箱),本身就是一道文化风景线。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充满了善良、充满了交流的愿望,充满了友爱、充满了对情感的渴求。在西方很多国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邮筒(箱),而且还可以看到许多样式非常陈旧,带着历史记忆的邮筒(箱)。我希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要忘掉我们的邮政文化,不要忘掉我们的邮筒(箱)。

        记者:有一些市民向我们提出,城市是否可以设置流动邮筒(箱),这样可能更方便些。还有一些市民希望,邮筒(箱)和一些没落的IC电话亭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的标志,您觉得这样的方式怎么样?

        汪玉奇:我认为我们的邮筒(箱)和我们的邮政设施,很可能会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个方面是实用性,即如何追赶我们的时代,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去改进邮政设施,包括邮筒(箱),包括电话亭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文物的意义、从文化记忆、从文化符号的角度,去有意识地保留邮筒(箱),使邮筒(箱)镌刻着一个城市对以往历史的记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记者:在被互联网的激情吸引后,可能回过头来,人们依然会发现书信文化的魅力。但目前来讲,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怎么去拯救书信文化?

        汪玉奇:我们应该相信人民群众对文明的选择和对生活品位的选择。我们可以像拯救京剧和书法那样,去拯救书信文化。但是我们更应该相信的是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书信文化它又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且将会和书法艺术、集邮文化融合在一起,以一种更完美、更生动的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那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呢?

        汪玉奇:你这个问题我非常有兴趣。在我们的生活里,要非常自觉地去保护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让它在自然中消亡,不要让未来的拯救和复兴背上更沉重的负担。比如说,现在要拯救京剧、书法,要拯救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书信文化也应当在我们拯救的范围之内。一些有识之士,一些对书信文化充满热爱的人,他们用各种方式拯救书信文化,保留书信文化的美丽,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扬。





中小学书法教学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书法素质教育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tr][/tr]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9:22:09 | 只看该作者


在书信式微的今天,应该留下的,并不是书信这一形式,而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

再现真实的历史
第一封出现在《见字如面》节目里的书信,也是现存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私人家书,它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那是公元前223年,正是秦国灭楚之时,一位秦军将士给家里写信,希望家人赶紧寄钱,寄送夏天穿的衣物。他说,如果再拿不出钱,恐怕就要出人命了。
在现代人看来,行军打仗,居然还要自家人补给物资,简直不可思议。然而,这封信的内容恰恰是当时秦国特殊军制的真实反映。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赐爵制度。对士兵而言,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就是通过斩首一名敌军来换取晋爵一级,相应获得一顷土地、九亩园宅地的报偿。这足见当时秦国对战争的残酷追求。
除了再现真实的历史,有的书信还反映了写信者对所处时代人、事的看法。
比如在《陈寅恪致傅斯年》一信中,这位一九三六年的清华教授,在当时就点破了当今教育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他说,现在很多大学里的教授都不好好教书了,他们比较重科研、拿项目,他们不注重学生。
经历了“文革”的折磨,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创作萎靡,作为晚辈的画家黄永玉斗胆给曹禺写了一封长信,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这何尝不是当代艺术家们面临的困境?
无论是更好地了解过去,还是反观当下的问题。因为一档大众节目,观众从这种已然变为小众文体的书信中读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书信的价值
谈到书信,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
在古代,书信有着很多不同的称谓,例如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等等。虽然书信有着多种称谓,但至今最受人青睐的是“尺牍”。《秋水轩尺牍》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本书信集,那是清代许思湄与朋友间的酬唱之作。
到了民国以后,“书”、“简”、“札”等多种名称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则是“信”。
在人们的意识里,信件最大的功能就是信息互通,但在过去,由于频繁使用文字的多是文人墨客,私人信件能够被保留的也往往是有身份的人物,阅读这些人的信件,价值可远不止获取信息这么简单。
鲁迅曾经说过: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这也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私人书信其实是后人了解这些名人生活史、思想史的一手材料,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翻译出版了《海明威书信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潘小松曾经仔细阅读过海明威的600多封私人信件,他的直接感受是,海明威书信所提供的史料比各种有关他的传记都来得可靠。
“理由很简单。海明威生前不愿意向公众提供私人生活的信息,但在他的书信里,却有很多私人的内容,而且他还喜欢肆无忌惮地表达对人和事的看法。”潘小松说,它们不像文学作品是经过架构和安排的,私人信件没有刻意的构思,是当事人最真实、最直接的表达,因而是个人传记最重要的一个记录。
鲁迅的书信也同样如此。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共十八卷,其中书信部分占了四卷。因为写得很“随便”,又琐碎,过去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可事实上,这些内容在探讨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线索。
就书信的内容而言,它的另一价值还充分表现在它的文学性上。潘小松特别提到,中国的许多旧体诗词都诞生于书信。书信作为文人间的文字往来,包含了他们抒怀谈心的浪漫情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书信文学的黄金时代,通过书信的方式诗文唱和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种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当代文学的式微可以从书信的式微反映出来。”
除此之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传统书信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除了手写字表现的传统书法艺术,过去的文人对书信的制作也非常讲究,信封、笺纸,无一不体现着他们的审美趣味。有的笺纸面上印有花纹或图案,染色成纹或者刻版刷印,有的笺纸面上则印有名人绘画。一般笺纸都由纸店统一制作印刷,也有的自己设计纸样,并且特别署有名号,以表明为自己专用的笺纸。
在潘小松看来,古时的书信简直就是一件小型的美术作品。

“供人了解也就足够了”
尽管如此,相较于西方文学史料积累过程中,学者重视保存整理出版私人书信,国内民间私人书信的收集、整理、出版并不是一项热门“事业”。潘小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是因为近代西方的出版业和收藏业都比中国发达。但随着对书信史料价值的重新理解,以及出版业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见到的书信文本正在增多,私人收藏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书信这种方式走向消亡的今天,传播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有意义的。潘小松认为,《见字如面》的出现其实是一种知识普及方式,帮助人们去了解、懂得历史,而这也是历史本身的存在价值。
一年前,一篇名为《那些渐行渐远的书信时光》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人们在思考,这种美好的文体究竟还能不能被珍视?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
作为对关注传统文化的提醒,这势必是件好事。可如果将它与推动书信文化的复兴联系起来,恐怕只是一种徒劳。
“本来书信就是文人书房的‘小玩意儿’,属于个人遣兴,如今更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趣味。”潘小松说,这样的审美情趣诞生于农业社会,是在一个文字不泛滥的时代,使用它的人不刻意、不做作,所以它们才有价值。
可时代和环境变了,根本上是人们的普遍需求变了,对信息的要求,方便、迅捷是最重要的。也因为凡事追求速度和效率,决定了人们的感情表达不那么细腻了,也不那么浪漫了。
事实上,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传播媒介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信不过是其中之一。但他也承认,过去的审美被解构,新的审美习惯在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我们能够做的,是把过去的这些历史文化尽可能完好地保存起来,别去破坏它,然后创造条件展示给更多人看。至于是否要延续这个传统,只是个体的选择。”在潘小松看来,历史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概念,不可能成为人们真实生活的参照,物质文明的发展才是。“所以,历史文化供人了解也就足够了,不需要所谓的弘扬,否则也是一种‘矫情’。”






中小学书法教学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书法素质教育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5#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9:28:37 | 只看该作者


书信文化不只是情怀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

  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写信是需要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书信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带来了洪水般的冲击。起初的电子邮件,整体上还是复制了传统书信的格式。但现在人们连电子邮件都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微博私信等即时通信渠道,越来越言简意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传统书信往来最为频繁的时代。在八分钱或者两毛钱一张邮票的时代,每年邮政局收发的邮件数量惊人。在不断被公布出来的当年文化名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他们书信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感。比如黄永玉致曹禺的信中就有这样的段落:“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这样的句子,简直比情书还热烈。这些话,当面没法表达,在书信中却可以真情流露。读到这样的信,没法不被写信者打动。有些人的书信写得很短,比如冰心的一些信,常常只是寥寥数句。但即便如此,行文格式上也是固守传统的,不会因内容短而失去庄重。

  书信文化还会卷土重来吗?这其实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切有关信息传输的载体,都在逐渐全面数字化。如果怀念过去的书信形式,最好的做法是重新拾起情怀——在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其他即时通讯工具的时候,能够多一点郑重感,拒绝被新媒体时代轻快、浮躁的交流形式所侵袭。


  (摘编自2月21日《齐鲁晚报》,原题为《不写信的时代,我们却被书信打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2:27 , Processed in 0.0725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