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习惯说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1 13: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学习习惯说略

                                             张玉新

                             


    本文论及的习惯包括广义的习惯、狭义的习惯,狭义的习惯包括语文学习习惯。
  

  一、习惯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把习惯解释为: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从语法上分析,句子的主干是——人的需求或倾向;从逻辑上分析,主词“人”是全称的,所以此为广义的解释。

  《辞海》解释为: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同样从语法上分析,句子的主干是……行动方式;从逻辑上分析,省略的主词“人”也是全称的。所以这也是广义的解释。

  以上两种解释的区别是:前者的核心是内隐的“需求”或“倾向”,后者是外显的“行动方式”。从习惯的养成看,前者强调“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关键在于“自动化”这个结果;后者强调“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变成需要”,关键在于“重复练习”这个过程。行为习惯不只是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

  既然主词是全称,则以上两种解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属于广义的习惯。

  习惯与熟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习惯是一种特殊行为的熟练,但与熟练不同。熟练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而习惯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练习的结果。许多习惯是无意地多次重复的结果,而有些习惯并未经过任何练习,只经验一次就巩固下来了。习惯形成后不去进行这种动作往往会使人感到不安;而熟练则是指人的一些巩固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系统,人根据活动需要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就生理机制来说,两者都是大脑皮层暂时联系系统的形成,即动力定型的形成。熟练是形成习惯的条件和基础,而有益的习惯则是使人更快地掌握熟练。习惯鲜明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会有积极的影响。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而改变某种不良的习惯。

  

  

  二、学习习惯

  

  基于学校教育情境的学习习惯,学生是特殊的“学习者”,系专指,则属于相对狭义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可见习惯具有道德性。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但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形成。所以,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强化和训练,更需要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和充分发挥。

  

  三、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更是学习习惯这个狭义习惯的学科细分,它与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学习习惯的总和就是学习习惯。

  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比较公认的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论述。“运用方面”属于技能层次,更本质地分析,语文技能(习惯)同其他技能一样,也是动力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把习惯形成的过程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习惯。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主要靠教师的“规矩”,教师按学科规律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为将来的更复杂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反之,教师没有责任心或对学科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所定“规矩”不合乎学科特点,学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将来的语文学习可能走入歧途,甚至贻害终生。

  第二个层次: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已不需要外部监督。还以识字、写字为例,当教师强化学生遇到生字必须自己查字典(之前已教会学生使用必要的工具书的能力),到了初中,学生已经可以在语文课之前解决生字难词,课堂上不必浪费时间解决这样的浅层次问题。这个层次也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比如,一旦学生没能课前自行解决字词问题,教师并不姑息,而是在课堂就要求学生解决应该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今后学生不再需要课堂现查字典了。一旦这种行为习惯被破坏以后,就要进行内部调整,做出意志努力。如果初中教师不强调课前自行解决字词问题,而是课堂上主动把字词整理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忆,学生则开始习惯这样不费力气的做法。从前形成的好习惯被破坏,到了高中,再重新建立这样的习惯将十分困难。

  第三个层次:自动化,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自动化以后,既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行为习惯。竺可桢一生坚持记录每天的气象变化,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种写日记的习惯,他的许多科研成果,就来自这种习惯。顾炎武每天读书盈寸,读书所得编为《日知录》,也是读书、写读书笔记(感受)这一行为自动化的产物。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迫于升学压力,错误地认为做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于是不引导学生读书,领学生在题海中泛舟,给学生立了完全违背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的“规矩”,在自残中残害学生,又以貌似认真负责的方式误人子弟,深陷泥淖不可自拔。这种自动化的定型十分可怕。

  
  四、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习惯须自小培养,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不费多少力气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习惯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关的情景,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特定的反应。好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益,坏习惯养成了贻害一生(因为矫正坏习惯往往比养成好习惯难)。广义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适用于作为狭义概念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生活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中包含了学习习惯(学习自理),当然也包含了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自理)。因此,从培养广义的习惯入手培养学习习惯,进而培养语文学习习惯是正确的途径;只从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人手,而忽视对生活习惯的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不可思议的。

  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它可以概括为:积累与感悟。

  积累既包括知识层面的东西,也包括技能、方法层面的东西,并且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伴随着心理发育不断增加与深化的过程。但起始阶段的动力定型十分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层面的积累是指积累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最有资格作为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就是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次常用字,识记其形、音、义。

  在初级阶段集中积累,古代蒙学读本有“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三年时间可以识记(包括认读与书写)近4000个常用、次常用汉字,奠定了未来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儿童记忆力强,不必通过理解就能记住。据有关研究。英语国家的儿童在小学四年级就解决了一生的阅读问题;我们目前的小学阶段不能解决阅读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采用分散识字的办法、拼音标注的方法,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比传统蒙学的识字效率低。

  作为纯粹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常用字、次常用字的形、音、义,对其认读是识记层面的,当在生活中运用时就呈现为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就读音而言是说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要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其标准是:语音洪亮,语调标准,语速适中,吐字清晰,语流自然流畅,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最终形成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就书写而言是写规范字。对中小学生而言。书写规范就是坚持学写正楷字。其要求是:笔画要规范,笔顺要正确,字形要完整,间架结构要协调,前后左右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要和谐,不写错别字,不丢三落四,不乱涂抹,不龙飞凤舞,整个书写文面要整洁匀称,让人一看有种利落、美观和舒服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书写风格。

  至于字义,则是在运用中作为内隐的存在被潜移默化地使用。对字义的识记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在运用中对字义的选择又表现为综合能力。

  积累语文学习方法,起始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查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功。这里所说的工具书,在起始阶段取其狭义,包括各类字、词典;在高级阶段则取其广义,既包括上列各项,还包括学习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像大型工具书、光盘软件、互联网等等)。要教给学生利用文献型工具书、相关资料库的方法,让他们通过图书馆、电脑网络自己去查阅、鉴别、筛选、积累,以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感悟是对已经积累的典型语言文字材料的感悟。是伴随着人生阅历不断加深的,不是一次到位的。我们引用经典文句用以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思想感情,在对话情境中来不及翻阅书籍,也未必能翻找到合于彼时情境的话语。但是。曾经积累下来的东西,即便当时不明其义,在特定情境的刺激下也可能产生顿悟,经典语言文字材料就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这里又涉及了已经积累起来的读、写方面的语文能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次常用字,一方面在阅读中巩固了汉字的识记、书写,一方面又在阅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随着感悟的不断增加与深化,不由得要将其写出来,这就积累了写作知识,提升了写作能力。

  积累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对积累的升华与运用。

  总之,遵循广义的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遵循学习习惯尤其是语文学习惯养成的特殊规律,引导学生养成独特的语文学习习惯,就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语文学习的水平,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灵性的语文学习,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启迪灵性的语文教育。

                                  浅谈习惯养成

                                  郑晓龙

    习惯养成教育,感觉很近却又很远。平常关于习惯的词句总挂在嘴边上,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用”等等。可是,日常教学中,习惯养成却如空中游丝,虚无缥缈,总是摸不着,抓不住,难落实。
  看看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实际情况就更清楚了。一篇文章读过,纸面上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没有养成。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用“什么什么”带过,或“嗯嗯”两声含混跳过,全班同学找不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没养成。听老师讲课和同学们发言,如风吹过,不记下一言半语:随手做笔记的习惯没养成。发言交流,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啊啊”半天听者不得要领:有见解有条理的口头表达习惯没养成。一篇课文读一两遍就算学过:熟读背诵深思的习惯没养成。课文学过后,没有课后知识的较系统梳理总结:知识主动整合重组的习惯没养成。书写随意,字迹潦草,笔画模糊,难以辨认: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没养成。面对作文题目,略加思考一两分钟,就落笔敷衍成文:认真审题,生发意义,联想想象的习惯没养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随心所欲,杂乱无章,意不对题,文不合体:作文的规范意识没养成。凑够字数,交卷大吉:修改润色的习惯没养成。课后有作业应付作业,没作业不知所措:有计划地读课外书,做笔记,写日记等主动学习的习惯没养成……

  上述问题可以说涉及大部分同学,较全面养成好习惯的凤毛麟角。这证明语文教学中习惯养成教育还是一句空话。好习惯没养成,原因很复杂。有认识方面的,有制度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方面的。有个人的责任,有集体的责任。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环境不利于习惯养成;分数至上、应试第一的教育评价标准不利于良好习惯养成;课时分配太少,高中语文每周三节课,没有时间保证,何来习惯养成?“空中专家”拔着头发上天的教唆,让习惯养成落不到地上;如果其他学科注重习惯养成教育,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能随之养成。良好习惯没养成的责任需要“集体”承当,但是,教师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甚至要承担主要责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者,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培养者。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远的习惯,终生为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叶圣陶全集》)。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

  不能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落实不到位。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学习习惯养成训练的重要性,但对学生应养成哪些习惯不是十分清楚,有的还很模糊;对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认识不够深入,心中不明确;对培养习惯的方法步骤,缺少认识与经验积累,不知如何操作。对习惯养成与高考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等等。这些基本的问题不解决,习惯养成教育就不可能得到落实。

  习惯很大,习惯很小。习惯养成意义重大。关乎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关乎终生,甚至关乎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方针政策”往往着眼宏观,要求泛泛,《语文课程标准》就概要地提出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但习惯养成落实在行为上、语言上、思维上,又是具体的微观的,体现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落实在学生阅读课文中,打开书本前准备好纸笔工具书;阅读时精神专注,边读边勾画圈点,遇到生字词,随手查阅字词典,注上字音字义;阅读中,瞻前顾后,左勾右连,联想想象,随手批注;阅读后,整体思考,提炼主旨,梳理思路,抄写字词名旬美段,记下联想感悟,等等。如体现在习惯培养者身上,也是具体而微的。如教师板书,书写一笔一画,字迹清晰工整,笔画顺序规范,字体工稳漂亮,点读一丝不苟,版面条理明晰,通过久而久之的耳濡目染,对学生书写习惯起到示范熏陶作用。习惯,是具体的行为方式,是一步步的操作顺序和步骤,是认识思考的一个角度方法,是具体行为长期沉淀形成的意识。

  所以,习惯培养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胸中有全局,眼中有小事,手中有行动。把概括的笼统的东西,具体到举手投足中,通过对看起来似乎是属于微观的小事的落实,实现良好整体素质培养的宏观目标。习惯养成不从小事做起,永远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明确习惯培养的整体目标,胸中有数;又要把培养的整体习惯,具体为每一项小习惯,把每一种小习惯的养成具体到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举动上,把每一个举动作为教学任务写在教案的“教学目标”里。

  心中有目标,还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步骤,指导到位。按照好的方法步骤操作本身是习惯,指导学生按照方法步骤操作是习惯养成的途径,笼统的要求培养不了具体的目标。如培养整体阅读把握一篇文章主旨的习惯,可按三步走:第一从题目人手,分析题目短语、短句的结构,确认题目包含的内容范围,意义侧重,悬拟可能表达的思想主旨和表达形式;第二,阅读中用不同符号圈点勾画由题目分析显示出的关键信息;第三,回头检视圈点的内容,梳理整合思路主旨,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意图。如,阅读鉴赏古诗,第一,由题目确定诗歌的体裁题材,可以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去悬拟或认定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七律七绝,往往先写景叙事,再议论抒情,由此我们可以预测要读的诗歌会是一种什么思路和形式。确定了题材是送别诗,由此调动所学的这类诗歌一般表达的感情和常用形式的经验积累,以此观照本诗,有利于快速理解和把握。第二,确认意象体会意境,因为古典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情景交融。理解意象可以从意象的选择、意象描绘的形态、色彩和神韵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意境,可以从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形成的氛围、境界感受诗歌呈现的美。第三,通过诗眼及抒情议论句确认,印证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四,结合背景捉摸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确认鉴赏诗歌的主要表达方法和技巧。正确的方法步骤,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门径,盲目无序的阅读,费时费力,也养不成固定的习惯。

  方法步骤还应是可操作的,适合阅读的,适合学生的,并且是简明清晰的。模糊不清的无法操作,烦琐的难以操作。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创造选择一些手把手、扶着走、领着走的教学方法。如诗歌阅读鉴赏,把阅读的内容顺序列成表格,让学生“填表”阅读,循着表格的要求一步步阅读,一项项填写,表格对学生阅读方法步骤起到了匡正牵引的作用,且容易上手操作。只有动手操作起来,才有养成习惯的可能。

  习惯养成的教学任务,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只是泛泛的“要求”,具体落实操作全在教师自己。目前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在“重要性”“意义”上打转转。通过科学实验总结出的简明实用的“方法步骤”寥寥。习惯养成难以落实,就难在此处。

  有了可操作的方法步骤,下一步的关键是在操作的“反复”上。所谓习惯在习惯中养成,一两次的训练形不成习惯,多次的往返才能形成内在的思维和外显的行为固定的模式,形成行为的直觉化和自动化。如做诗歌“填表阅读”,就要让学生反复运用,三次五次,十次八次,甚至几十次,直至方法路子已经融化在思想意识里,“表格”已不在白纸上,而是在心里,在手上,再阅读的时候已经潜意识下自觉执行,并且能终生受用。谁都知道作文审题重要,但要告诉他审题的具体步骤,然后每次作文都要求运用,直至形成习惯。对此认识不足,习惯培养常常半途而废。不少老师这次教给了一种方法步骤,学生刚操作训练一次,下次又换了另一种,原来的弃之不顾,变成了遥远模糊的影子,新的还没掌握,这种黑熊掰棒子的方法实在劳而无功。这就要求我们,教过的无论是阅读、写作、思考的方法、角度、步骤,在接下来的每一次训练实践中要一贯到底,直至形成习惯,而不是点到为止,练过即停。

  动作行为的来回重复,基本动作的反复训练,最见功力,也最难,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甚至需要点“强制性”。贵州有个地区叫凯里,大街上行人习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街道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但秩序井然,偏僻山城能如此,令人肃然起敬。据说这有赖于政府提倡管理,有位监察局长没走斑马线而且打了警察耳光,马上被政府解职并且罚款。从此不论市民还是外来商贩,逐渐养成了遵守交规的好习惯。教师也有“管理”“强制执行”的职责义务。曾经去一所学校听课,见每张课桌的相同位置都码放着一本词典。原以为做做样子,但上课过程中看到很多同学在翻阅,看看学生课本,都有红笔记下的字音词义。校长说。有一天一位同学没带词典,老师强令午休的时间往返十里回家取回。教师要敢于善于使用自己的“权利”,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落实。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值得表扬,但声音模糊不清,要重新大声响亮地再说一遍,下次发言照此办理。表达语无伦次,教师要“强制”学生按照“我认为,首先,其次,所以”的公式表述,不合格重来,直至合乎要求。写作行文前十分钟按步骤审题,教师巡视或互相监督,十分钟内不准下笔,作业不合要求退回重做。

  习惯养成训练,实际上就是反复明确规范,执行规范,按规范思考,按规范行动。这与素质培养并不矛盾,恰恰是素质培养所必需的。“规范”外在表现为一种方法步骤,一种行为,内在蕴含的往往是一种思路,一种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在学习行为上,是搜集材料,发现问题,研究材料,证明观点,寻找途径,提出解决的方法。表现在思维上,是由因求果,由果推因的逻辑模式。诉诸文字,连缀成文章,形式上是引论,本论,结论,或者起承转合。养成这样的学习思维习惯和品质,发言不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写议论文就不会旁逸斜出,杂乱无序。这种习惯本身岂不是必需的素养?长期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才叫训练有“素”。

  很多老师,不敢教给学生规范,不敢让学生按规范模式操作,担心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中的自由言行,听之任之,只有鼓励表扬,没有纠正,没有引导,没有批评。阅读永远是自由浏览,发言永远是信口开河,畅所欲言;作文永远是“放胆”为文,无拘无束。甚至课堂秩序混乱成“闹市”,教师熟视无睹。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高素质呢。创新能力,就是具有敏于发现,敢于质疑,善于解决的习惯,无规矩的胡言乱语、随手乱画不是创新。那些在科学上敢于创新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往往是良好的习惯成就了他们。一名记者和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对话,是大家所熟悉的:“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科学家的回答,表明了良好习惯对于创新的意义。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井井有条地做应该做的事,有利于探究创新;可以发挥下意识潜意识的支配作用,有利于发现和创造。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就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与外界刺激,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了必然联系。

  所以,为了提升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把习惯养成教育化为具体的方法步骤,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47 , Processed in 0.1292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