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熊庆丽: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0 17: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熊庆丽

        上个星期去图书馆,翻出藏在图书架底层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

        早上孩子们在吃早餐,我拿着书一本正经地坐在讲台上,认真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

        这本书很有意思,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老师们在平时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期间还有作者和编者的对话,书中的很多案例好似就发生在我的身边,王老师对案例的理性分析,对我今后的班级管理应该会很好的指导作用。

        书中王老师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王老师讲到的:有的教师盲目相信师爱的力量,以为教师只要爱学生,一切就顺理成章了。其实,我一直就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就在近期,我对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因为我自认为对某些调皮的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反而他们没有变好,也没有达到我心目当中所期许的那样,于是我就在想,到底是哪个地方出现的问题?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看了王老师对案例的点评我才知道: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改变’,那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这是不可能的,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来寻求老师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当然,我们的王老师并没有否认这种“爱心治疗法”法。王老师强调和学生搞好关系,只能给学生努力学习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而并不能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

        所以面对“问题学生”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最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自信。

        这应该是理智、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点和方法。这是其一。

        其二:王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教师先做研究者再做管理者。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地质专家不会对石头这样喊:你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当你把学生当做研究对象的时候,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的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王老师通过一个《爬树风波》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孩子在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去下结论,要研究孩子为何有如此的动机。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最多的是使用的批评,王老师告诉我们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在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往往忽视了以下内容:老师们遇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不大喜欢追溯孩子的成长史,不注意考察、研究其家庭教育的特点,这是不行的,这样你就搞不清楚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这说明我们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凡具备心理学常识的人没有不注意,一个人童年经历和童年生长环境的,因为这太重要了,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比学校教育重要。

        这应该是王老师所说的先研究,再管理,先把学生的成长史,家庭背景研究个透,然后再对症下药。

        近期我也在想,为什么有些学生,老师花费了许多的精力、时间,对策,最后在他们身上感觉效果甚微呢?现在想想,我研究过孩子的成长史吗?我了解过孩子生长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吗?我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

        教师必须学会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研究,探究就是科研。教师缺乏了解孩子底细的意识,就没办法搞清楚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好像在医院治病,检查项目不全,无法确诊,当然就谈不到对症下药了。剩下的就是,一般化管理。

        当然,没有研究过,怎么能管好他们呢!

        写到处此我,恍然大悟!

        其三: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王老师指出:“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其实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注意,这里说的是“审视”而不是“批判”,审视强调思考,而批判则强调拒斥,侧重点是不同的,我们不需要自我谴责,需要的是对自我的冷静观察和分析。通过《这个班主任到底该怎样当?》和《如何对付上课说俏皮话?》这两个案例,王老师教导我们要从自身上找原因,一个优秀的教师当课堂上出现学生说话、不认真听讲的现象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批评学生,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课的是否有吸引力,其次才考虑学生的过错,如果你打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你最好首先反思自我。

        反观到我平时的教学,不也是如此吗?有时时间紧,为了赶课,设计好的课件没有拿出来,由于一天课程太多,最后一节课,老师经常是有气无力,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整个教室乱糟糟的。

        为什么之前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孩子们,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讲呢!而现在却这样不配合呢?学生还是这些学生,教室还是这间教室,我反思过自己吗?没有,我只是责怪学生太难教,太调皮,班级人数太多,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是重指责,而轻反思,改变从反思开始。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从理智、智慧的教育方法中来;从先做研究者在做管理者的顺序中来;从教师的自我反思中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1:22 , Processed in 0.0961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