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9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师前来报道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11-25 15: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Z】教师一天(中篇叙事打油诗)鸡鸣即起,一日开始。口先不漱,脸先不洗;  
奔向公寓,催人早起;小子咋的,夜玩手机?
再不起床,被子下地。出了男宿,又进女舍。
广播体操,即将完毕。跑步上楼,开始早习。

哪个迟到,谁又晚起?何人发烧,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按照学号,检查背诵。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检查卫生。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还在喘气,铃声又起。

拿起教案,奔向教室。师生礼毕,一课即始。
先评作业,昨天做的。普遍问题,大家注意。
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今天学习,自读课文。
这课内容,不出考题。我们删去,来做练习。

目标检测,同步练习。选择答案,ABC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精疲力尽。办公桌上,丛山峻岭。

作文本子,随笔周记;古诗默写,书写练习;
考试卷子,铺天盖地。N摞作业,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聊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死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最近时间,不思学习。  
跟女同学,眉来眼去。关键时期,这还了得?  
叫上小纪,到没人处。把你找来,可知何事?  

从实招来,不得回避。学生小纪,支支吾吾:  
我殊不知,老师明示。青春少年,阳光沐浴。  
情窦初开,本不为奇。但要清楚,学习目的。  
一切围绕,学习成绩。有碍升学,必须放弃。  

他日登榜,出人头地。男子丈夫,何患无妻?  
学校规章,利害得失。一条一条,分析清楚。  
小纪听罢,满面泪涕。痛改前非,回心转意。  
从今以后,专心学习。若是再犯,我是**!  

转眼放学,学生离去。喝一口水,喘一口气。  
十点过后,再查夜去。水管已关,廊灯已闭。  
夜深人静,呼噜声起。一天工作,终告结束。  
轻手轻脚,回到家里。两眼一合,已然梦里。  

不是上课,就是考试。和在醒时,并无二致。  
忽见眼前,众人攒聚。通知栏中,贴一告示:  
教师老吕,四十有七。疾病突发,撒手西去!  
明日医院,告别仪式。没有课者,务必前去。  

看罢唏嘘,悲哉老吕!辛劳一生,英年早逝。  
房小无车,更无积蓄。妻儿无靠,父母无依。  
高风亮节,名扬千里。今日一别,后会何期?!  
悲上心头,心痛如撕。蓦然惊醒,泪面如洗。  

天已微明,铃声又起。新的一天,又要开始
2#
发表于 2010-1-1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烟风波('农师‘原创小说)老马好烟,宁可吃饭一生无肉,绝不可一时无烟。然而老马就某政府机关一普通办事员,每月1100大元的薪水,老婆下岗多年,现摆小摊挣点小钱,他上还有八十老母,下还有二八千金,时时处处要花钱。为此,老婆大人多次强烈要求老马戒烟,可惜用尽手段,老马的烟从两天一包反而变成一天两包,两根手指熏的漆黑,老婆大人也只好作罢,自我安慰:钱都是他挣的,家是他养的,要抽就抽吧。老马也深感愧疚,量减不下来,就把质降下来吧。于是,原来17元一包的软黄鹤楼变成10元一包的红金龙,再换成4元一包的石林。

老马算了算,自从抽上石林,按每个月30天、每天两包烟算,家里每个月可以节约几百元,倒也划算。不过,矛盾也来了。原来抽软黄鹤楼的时候,虽然比起其他同事抽的档次稍低,但还面子上还过的去;抽10元的红金龙时,就有点躲躲闪闪了;现在抽4元一包的石林,面子实在挂不住。于是,同事大刘总看到老马抽烟时,把手伸到荷包里摸索半天,掏出一根烟点燃,然后就是满屋子劣质烟草呛人的味。而且,老马抽烟,总是抽的干干净净,连烟屁股都不留,就剩下短短一截过滤嘴,两根手指越发漆黑了。大刘调侃:“老马,怎么连烟屁股都不留?”老马嘿嘿一笑:“瘾大,怕浪费了。”实则心里叫苦,怕别人从烟屁股上认出烟的牌子。

纸终究包不住火,百密难防一疏啊。

某日,当地门户网站论坛一帖子被网友热捧,并迅速被各大网站、报纸转载。帖子披露,某网友母亲在该政府机关做卫生,他从母亲清理出来的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的垃圾里,接连发现廉价香烟的包装盒,还附有照片为例。

老马一看此贴,大汗淋漓,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单位原来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香烟、茶叶的包装盒,一律不准直接丢进门外的垃圾桶,而要丢进保密科的专用垃圾桶,统一处理的。他怕自己抽的廉价香烟被同事发现,就偷偷丢进了门外的垃圾桶,本以为没有人会发现,谁想到会出这么一档子事。

第二天,老马特意咬牙买了两包满天星,抽烟的时候,一改往日摸烟的动作,故意放在办公桌上慢慢抽出一根,悠悠地点着。但他接着就惊奇地发现,对面大刘的办公桌上,赫然就放着一包石林,只见大刘紧缩着眉头慢慢吸一口烟,马上就吐出一口呛人的烟。下午,该市电视台突然前来采访该机关,报道该机关廉洁从政的典型事例,并召开全体机关干部紧急会议,机关党委书记兼局长苟得很在会上对着摄像机镜头,大谈该机关勤俭节约的心得体会。记者一再要求拍摄一个石林香烟包装盒的特写,党委书记兼局长苟得很脑门上,渗出细细的汗珠,表示自己不抽烟,看下面哪个同志带着香烟。满机关干部都偷偷摸摸了自己口袋里的香烟,就是没有谁敢逃出来。这是,老马只见大刘慢慢站起来,高举着一包石林香烟:“拍这里吧!”摄像机镜头马上对准了大刘和那包石林香烟。苟书记兼局长用纸巾擦了擦头上的汗珠,朝着大刘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老马,此时肠子都悔青了。

翌日,该机关勤俭节约的新闻一经电视台播出,该机关迅速被树立为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老马发现,该机关同事兜里一般装着两包烟,一包满天星、一包石林。半月后,大刘被提拔为该机关办公室主任,抽的还是满天星,老马又把香烟换成了石林,继续做他的办事员。
3#
发表于 2010-2-6 00: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蜗居记忆
    电视剧《蜗居》热播,同事朋友见面的寒暄都是:“今天你看《蜗居》了吗?”我苦笑,轻轻地摇头,我不看《蜗居》,因为单单“蜗居”这个词,就触动心底那根脆弱而敏感的弦。

(一)尘封的老屋

    我目前人生的大半,都在农村那红瓦青脊的老屋里度过。老屋的年纪比我还长一岁,是南方农村常见的一个厅堂带左右两间房的格局。在农村,习惯性用一间房子来堆放粮食、农具等,一间作为厨房,其他两件才是卧室,我家也不例外。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两间卧室是固定的,但是杂物间和厨房总是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固定的两家卧室,一间属于父亲、另外一间属于姐姐们,用杂物间或者厨房开发出来的临时卧室则属于哥哥,而我很长时间根本没有属于的房间。家母早逝,我总是睡在父亲的脚边。记忆里,天冷时,我能感受到父亲的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天热时,身边总有蒲扇的风从父亲那边传来。每天早上醒来,经常发现自己睡到了父亲的身边,然后到父亲布满血丝的眼。
   
    后来,父亲对我说:“你以后自己睡吧!”然后,我有个一张属于自己的床,那张床原来属于哥哥,哥哥则到伯父工作的地方上学去了。床顶上,腐烂的木板黑黝黝,蛛网沾满灰尘;床边上,墙壁的石灰大多已经脱落,裸露出青青的砖;周围堆放的农具,散发出浓浓霉腐的味道。

    再后来,姐姐出嫁了,我有了一间真正意思的卧室。不但面积比原来哥哥住的那间要大,而且顶上的木板铺的很整齐,墙壁虽然石灰脱落了,但是姐姐们用报纸糊的很平整,墙上还帖子当时的电影海报。

    就在这个老屋里,我度过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我上初中开始,老屋饱经风雨的侵蚀,外墙出现粗粗的裂痕,一到雨天,屋内就嘀嘀嗒嗒地漏雨,父亲额上的皱纹一天深比一天,两鬓早早染上银霜。
4#
发表于 2010-2-6 00: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集体生活

    初中毕业,我到了应城的另一边求学,告别了老屋,开始了我的集体生活。

    在高中的集体宿舍里,我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位,和9位同学一起开始了艰苦的岁月。四层的宿舍,住了几百号人,供水全靠院子里的一个水龙头,虽然一桶水能沉淀出厚厚一层泥,但是每天都有学友排起长长的队伍。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接水的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到了晚上我终于明白,原来高三的学长用水都是“借”——不仅把水“借”去了,而且顺着把桶也“借”去了。再后来,接水的工具都由桶换成了盆,再由盆换成了碗,防止学长借水的时候“借”走了桶或者盆。所以,我们早上起床后,就用水漱个口、用湿毛巾抹把脸,就往教室里冲。夏天洗澡,我们会成群结队地找池塘,这一习惯甚至保留到了冬天,我因此在那个时候学会了游泳,并很长时间用冷水洗澡的习惯。

    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宿舍楼里竟然没有厕所!白天方便的时候,一定要下楼,穿过两道门,在宿舍院外的厕所解决。晚上,出于安全,两道门锁上后,走道成了唯一解决问题的地方。于是,卧榻之侧,总是被一股浓浓的味道笼罩着,后来竟然慢慢习惯了,我开始钦佩起人类超强的适应能力。

    宿舍楼的后面,是教师住房。因为常常忘记关窗户,往往风带动窗扇为震碎玻璃,落到教师住房的门前,学校便要求学生宿舍的窗户不得安装玻璃。冬天的时候,我们便同塑料或者硬纸板去遮风挡雨,但是夜里总感觉有寒气使劲地往被窝里钻,于是我们便两两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夏天,走道特殊的气味吸引了大量的蚊蝇,夜里常常被侵扰,不得已学了鲁迅先生在日本求学时的办法,用被子蒙了头,只留两个鼻子出气,确实也居然睡安稳了。

    三年读完,大有冲出囚笼的感觉。由于第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便转到城区的高中继续补习。虽然也是集体宿舍,但是用水、方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幸福感油然而生。再到大学三年,延续中高中补习时的生活模式,不过宿舍里每个人多了一个铁皮的柜子、一张书桌和一方凳子,原有的幸福感也逐渐的消失了。

    大学蜗居记忆里,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检查。每个人会将自己原本乱七八糟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统统使劲塞进铁皮柜子或者书桌,实在没有办法,就塞进方便袋子抱在怀里,等检查的学生干部一走,便狠狠地砸在床铺上。有的同学,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检查时,将脏衣服装进水桶,丢到公共的厕所里,不过总有人很健忘,到要衣服穿的时候,才突然记起,于是急急忙忙跑进厕所,望着发臭的衣服直挠头。
5#
发表于 2010-2-6 0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居无定所    大学毕业的第一站,是城区一所初中,短短三年时间,换了五次住的地方,这里我不敢说住房,只能说是住的地方。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交涉后,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个住处——和另外一个年轻的老师住在一起。虽然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打开门的一刹那,头脑还是有过几秒钟的短路。不到20平米的空间里,学生用的课桌椅占去了一半的空间,那位老师床铺占去了剩下一半的一半,当我的床铺用四个凳子加一张铺板支起来的时候,留下的空间仅仅能够侧身站立。学校的解释是,那些课桌椅将来不久就会移走,先将就一下。

    在将就了不长时间之后,课桌椅移走,我们住在里面的两个人也同时移走了,换到了一间更为宽敞明亮的房间里,这一个特使的房间,让我终身难忘。这个房间,原来是教师办公的地方,两边都是教室,躺在床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最为要命的是,房间和教室共着唯一的走道,不得已,我们只好每天大门紧闭,还在面向走道的窗户上糊上了厚厚的报纸,来报纸自己的隐私。

    一次改学生的作业,在作业本里发现一个纸条,上面画着我住房的位置,学生标注:垃圾回收站!我在上面留字:老师我是垃圾?!再收上来的时候,上面多了一行字:不!您是垃圾回收员。真是啼笑皆非!

    又不长时间后,学校办公用房紧张,我不得已再次搬家,住进了教师宿舍的车库。这里比以往住的任何地方都要宽敞、清静,但每天早上醒来,窗户上一层厚厚的雾气时刻提醒着这里湿气太重,不宜居住。好在几日之后,学校建成新的教工楼,腾出了一排四合院。这个四合院将在不久之后拆除,尽管如此,我还是急急地选了一间搬了进去。
  
    四合院的日子最惬意,尽管采光不好、年代久远,不但房子有客厅、卧室,还带有简易的厨房和厕所,最让我满意的是,房子里装有有线电视。我便采购了炊具、借来了电视,过起了“生活”。

  半年后,学校领导找到我,表示学校网络机房需要一个人夜间照看,希望我能搬到那里,我欣然应允!这是因为,虽然机房后面只有不到10个平米的空间,但是机房有空调、有电脑。于是,我白天生活在四合院,夜间休息在机房,好不自在!

    后来,我因工作变动,不得不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还恋恋不忘那不到10平米的空间,因为那个空间有属于我的清闲自在。

    我来到一所农村初中,继续着我的蜗居故事。
6#
发表于 2010-2-6 00: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居无定所    大学毕业的第一站,是城区一所初中,短短三年时间,换了五次住的地方,这里我不敢说住房,只能说是住的地方。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交涉后,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个住处——和另外一个年轻的老师住在一起。虽然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打开门的一刹那,头脑还是有过几秒钟的短路。不到20平米的空间里,学生用的课桌椅占去了一半的空间,那位老师床铺占去了剩下一半的一半,当我的床铺用四个凳子加一张铺板支起来的时候,留下的空间仅仅能够侧身站立。学校的解释是,那些课桌椅将来不久就会移走,先将就一下。

    在将就了不长时间之后,课桌椅移走,我们住在里面的两个人也同时移走了,换到了一间更为宽敞明亮的房间里,这一个特使的房间,让我终身难忘。这个房间,原来是教师办公的地方,两边都是教室,躺在床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最为要命的是,房间和教室共着唯一的走道,不得已,我们只好每天大门紧闭,还在面向走道的窗户上糊上了厚厚的报纸,来报纸自己的隐私。

    一次改学生的作业,在作业本里发现一个纸条,上面画着我住房的位置,学生标注:垃圾回收站!我在上面留字:老师我是垃圾?!再收上来的时候,上面多了一行字:不!您是垃圾回收员。真是啼笑皆非!

    又不长时间后,学校办公用房紧张,我不得已再次搬家,住进了教师宿舍的车库。这里比以往住的任何地方都要宽敞、清静,但每天早上醒来,窗户上一层厚厚的雾气时刻提醒着这里湿气太重,不宜居住。好在几日之后,学校建成新的教工楼,腾出了一排四合院。这个四合院将在不久之后拆除,尽管如此,我还是急急地选了一间搬了进去。
  
    四合院的日子最惬意,尽管采光不好、年代久远,不但房子有客厅、卧室,还带有简易的厨房和厕所,最让我满意的是,房子里装有有线电视。我便采购了炊具、借来了电视,过起了“生活”。

  半年后,学校领导找到我,表示学校网络机房需要一个人夜间照看,希望我能搬到那里,我欣然应允!这是因为,虽然机房后面只有不到10个平米的空间,但是机房有空调、有电脑。于是,我白天生活在四合院,夜间休息在机房,好不自在!

    后来,我因工作变动,不得不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还恋恋不忘那不到10平米的空间,因为那个空间有属于我的清闲自在。

    我来到一所农村初中,继续着我的蜗居故事。
7#
发表于 2010-2-6 0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私密空间

    从城区初中到农村初中,学校领导相当相当重视,在实在没有住房的情况下,由学校出资帮着在当地租了一间房。房东老板是当地老居民,房子是10多年前建成的临街楼房,一楼是房东做生意和住的地方,二楼共有三间房,我住其中采光最好的一间。

    房间本来只有一张床,学校让学生帮着搬来了几张书桌,热线的房东给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便安定下来。

    白天,我在学校,晚上回到住处,房东已经将热水瓶灌满,我便可以看看电视、看看书,或者练练书法、写写文章,这样一个空间里,没有任何人的打搅,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又找到城区初中网络机房里的感觉。我常常伏案写作到深夜,然后搬个板凳坐在阳台上,看天上的星星,望远处农家的灯火,闻着泥土散发的清香,听着阵阵蛙鸣。

    半年后,学校挪出一间房,准备作为我长期的住处。房子是50年代的老教室,屋顶瓦楞上倔强地长着茅草,墙壁上N年的标语被灰尘覆盖着,依稀可见。房间是教室的一半,另一半早着其他的老师和家属。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清理杂物、清扫灰尘,在天花板上蒙上油布,在墙上糊上报纸,贴上几幅字,掏钱按上了有线。我又在房间的中间拉了一根铁丝,挂上布帘,将房间一分为二,前面放着洗漱用品,后面就是床和书桌。 然后一天,学校派出几个学生,把我送进了这个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房间,这个房间的使用权就属于我!

    前来串门的老师看了,感叹:真是整洁。我微微一笑,我知道,他们无法理解我心中的感受。年近而立,漂泊至今,我一直无法去自己选择生活的环境,这次我如愿以偿,我要装点属于自己的生活。其实,我的生活的装点,更多不是我选择的,而是自然或者他人无偿赠与的。清晨,常常被窗外的鸟叫声喊醒;傍晚,老师们聚在我的门前,或者聊天、或者杀象棋。晚上,关上门看球赛到天明、或者写作到深夜,窗外就伴着蛙鸣或者蟋蟀的叫声。

    令人烦恼的是,每到雨天,雨水总是侵扰我的清梦,我不得已时常变化着床的方位,以避开雨水的侵袭。至今想起,却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雨水也在装点我的生活,让生活的味道更丰富。

    我再次工作变动,要离开学校时,我的学生挤在房间的门口,眼中含着泪,连着我蜗居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8#
发表于 2010-9-3 0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师小论





农师者,农在前。其实非农而食国家俸禄,名正言顺之铁饭碗。
农师者,师在后。以才高八斗,著书立说自诩为师,其不过也。
农师擅长于小说,八股之文,且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
遥想当年,农师官居衙门,接触者多为官,鲜为民。
然,其始终未忘父老乡亲之教诲,两袖清风,传为佳话。


是年,有高人引荐,推举其为蒲版版主,与和尚为伍,乐哉!
一时,蒲版人声鼎沸,发帖者居多,高潮连绵如滔滔江水。
然,时过境迁,难免灯红酒绿而忘却自我。此乃满腹经纶之高傲。
自其小说《痞子王》,于槐荫畅销后,农师一炮走红,万人敬仰。
众粉丝团穷追猛打,皆为美女佳丽芸芸。金光闪闪,光芒耀眼。


名声大噪,乃不能控制也。声名显赫,乃被世人尊称为农大官人也。
凡官人,皆好酒贪色,前有西门庆大官人标榜,以示后人。
他乡霓虹闪烁,可灭心志。灯火辉煌,能走火入魔。
然,人生须低调,少卖弄,勤学习多思考,方能正果。
以此小论活跃论坛,恭祝新版,实无敌意,他人莫攻击。




9#
发表于 2011-10-20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7 10:56 , Processed in 0.1419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