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智慧艺术之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6 15: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现语文新大陆
——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智慧艺术之研究
作者:梁青
(广州市培正中学,语文味工作室骨干成员)
程少堂很喜欢也经常引用哈代的一句名言:“呼唤和被呼唤的很难应答。” 可是这世界上,确有一些事情的发生颇具灵性,有时甚至让人感觉那分明是一种冥冥中的命中注定。
在这篇文章开头,让我们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程少堂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在精神的世界和语文味做了一次金风玉露般的邂逅与结缘,21世纪初叶的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会横空出世诞生一种革命性的表现性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吗?
回答简截而明了:不能。
第一节 程少堂档案
程少堂,男,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是广东省在职教研员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社科系列研究员。我国语文界有深广影响的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全国高校教材《现代教育学》参编者,硕士生导师。
2007年,专著《程少堂讲语文》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代表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全国入选20人)。2009年,教育部《中国教师报》《基础教育》杂志社举办“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建国六十周年专题活动”,程少堂入选。2010年,四川师大开设“中国当代十大名师教学艺术研究”课程,程少堂入选,这标志着语文味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大学教科书级别的成果。2011年5月,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在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评审中荣获总分第一名。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应邀在北大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为例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讲座,语文味走上北大讲坛。2013年5月7日,《南方都市报》发表长篇通讯《朱清时、章必功、程少堂等名字让深圳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该文首段指出:“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上留名。”2014年,全国中语界评选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 程少堂入选。2015年5月8日,《南方教育时报》发表整版报道《程少堂:他的语文味正在改变全国》。百度文库已收录语文味主题论文数十万篇。多所高校将语文味和程少堂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东北师大张岩近30万字的优秀长篇硕士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013年在北京正式出版,使程少堂成为我国语文界首位被学者写成专著系统研究的在职语文名师,自此,程少堂之“读书——教书——写书”的人生,向“被别人写成书”转变。
第二节 语文界的哥伦布
程少堂之于中国语文,影响和意义非比寻常。
可以这么说,本世纪初的中国语文界如果没有程少堂,就不会有太多的惊喜、震荡与突破,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有言:“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原研哉著《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页)同样地,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他应该不仅能教学好语文课,而且能够丰富语文这一概念。
程少堂这一生为语文而来,他发现了语文新大陆,他丰富了语文这一概念。
一、2001:语文味元年
2001年,从年历的一般意义上看也许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但对于中国语文界来说,2001年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值得一书。
1.语文味教学思想的诞生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2001年,一起回想一下那以前全中国的语文教师、全中国的语文课是怎样教学的。我们是不是无外乎参考教辅资料之后再来设计教学?我们是不是无论如何花样翻新,都是花拳绣腿表面功夫,总也翻不出真正的新角度、新思想?那究竟为什么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设计的藩篱呢?试问,我们的双脚一直踩在那片旧大陆上,又怎会看到新鲜又迷人的风光呢?
直到2001年3月的一天。那天上午,程少堂在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听课后的评课中,对其中一位老师的课提出了五条优点,在那位老师征求意见时,程少堂提出了一个他自己从没用过也没见过的词:“语文味”。他当时的原话是:“有的教学环节语文味还不够浓。”这次评课后,程少堂马上撰文《语文课要教学出语文味》,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A刊,这是我国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概念和理念,即把“语文味”初步概念化、研究化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中国语文界诞生了一个充满中国美学味儿的新名词——语文味。
2.语文味教学思想诞生的必然性
语文味教学思想的提出,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曾多次展开过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于是,真正的语文课的谜底因为前人的大量研究而呼之欲出了。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程少堂开始了语文味的思考,提出了语文教学过程整体美即语文味的和谐统一的学术研究。
语文味教学思想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与新课改语文教改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的提出,是对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造的必然。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主张凡是不属于语文的东西在语文课上都不能教),或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要改造当今的语文教育,就必须纯化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语文味教学流派所主张的“纯化语文教学”不是有的专家所主张的狭隘的“纯化”)。
语文味教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联,它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中“滋味”范畴的创造性转化。我们知道,在审美理论中,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与诗有关系。而根据中国古典审美理论,诗的最高境界是“有味”即有“诗味”。语文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语文味正是一种基于汉语言文学特点故而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语文教学的美学追求。
3.语文味的第一代表课
2002年4月,也就是在语文味教学思想提出一年之后,程少堂大型公开课《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横空出世,一举轰动了中语界——这是发现语文新大陆的第一课。
一线教师和业内著名学者,都不约而同用“巨大”来形容这堂《荷花淀》课的深远影响。成都七中母红梅老师在网上发表文章评价说:老师这堂课以“理性为壤,诗性为天”,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更是把这堂课的教学实录放在其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的第一篇,并对这堂课给出了极高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但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淀》,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这堂课,充分体现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高教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4页)
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观照语文味的这一发轫之作《荷花淀》,依然能强烈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和摄人心魄的震撼之魅。若想一窥语文味之堂奥,就要反复研究程少堂的代表课《荷花淀》。可以说,《荷花淀》一课几乎蕴含着语文味全部重要思想与理念的萌芽;或者说,《荷花淀》是印证语文味教学思想理论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实践,她一举挣脱了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锁链,是语文味的第一代表课,是语文新大陆的震撼发现,是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的奠基之作。我们有理由有信心认为,程少堂的《荷花淀》将成为后人不断追赶却无法复制甚至恐怕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
二、2007: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发展史不应忽视的年份
程少堂的《荷花淀》一课开风气之先,此后,中国语文界再没有一堂课能够形成如此巨大的冲击波,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并引发如此持续热烈的讨论。直到五年之后,也就是2007年4月,程少堂又一扛鼎力之作《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以下简称《纪念碑》)再次惊艳中语界,《荷花淀》才算有了“接班人”,甚至有一线名师称之为语文味的“巅峰之作”。于是,2007年的中语界,因为程少堂《纪念碑》一课,再度掀起狂飚。
1.语文味教学思想的研究理路
也许程少堂在主讲《荷花淀》时,并没有很强烈的意识要把他自己的语文味思想理论研究与这一课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但听者分明从中感受到了这堂课上弥漫的浓浓的语文味。这就大大激发了程少堂由此开始的“即器求道,道器合一”的求索之路。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认为:“求道”是治学的目的:“君子即器以明道,将以立乎其大也”;“即器”是治学的方式:“学于形下之器而自达于形上之道”。离器言道、空谈义理是不可取的。王国维治戏曲史,也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现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
借鉴先哲,程少堂清醒认识到,语文味教学思想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遵循“即器求道,道器合一”的研究理路,语文味理论即道,语文味实践即器。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基石。应该说,《纪念碑》一课就是在这样的学理背景下,在语文味思想理论不断走向成熟时应运而生的产物。
2.语文味教学模式雏形初现
这堂《纪念碑》又一次震动语文界,首先是因为她是植根在语文新大陆上盛放的花朵,她让我们领略到了历来被公认为最难教的说明文在程少堂那里摇曳出了婀娜多姿的美态,那沁人心脾的文化气息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而对于语文味教学思想本身而言,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一螺旋往复式的不懈探索,这堂课相较于五年前的《荷花淀》,其更大意义恐怕在于,它将之前语文味教学中一些看似“无意识、无规则、无形态”的教学信息元与整体结构性要素明晰化了,它慢慢揭开了朦胧含蓄、仪态万方的语文味的面纱,让语文味的教学思想宏观框架呈现出了清眉秀目,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事实上,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雏形在这堂课中已是清晰可寻。《纪念碑》一课不仅对语文味教学思想发展来说是一座里程碑,在整个语文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座高峰。它的问世,无疑再次用实践丰富了语文的概念。
三、2014:一座丰碑的诞生——《语文味教学法》
从2007年到2014年,七年,意味着什么?一般说来,许多事物发展到第七个年头,都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们称之为“七年之痒”。那么,语文味的这七年又如何?
1.理论型的实践家或实践型的理论家
其实,真正的学术,不仅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N年之痒”,反而会历久弥新,历久常青。语文味即是如此。
作为一名学者,程少堂不满足于做语文教育实践家,也不满足于做语文教育理论家,他的人生追求是“两只翅膀的翱翔”,即要做理论型的实践家或实践型的理论家。如上文所述,程少堂的语文味思想理论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伴随着实践而来的。之后,他又通过大量的语文味教学实践反复印证并指导着自己的理论,同时又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己的思想理论,然后再把新的思想融入自己新一轮的实践当中加以证明,随之又再产生新的思想。如此往复循环,螺旋式上升,理论与实践的两翼就是这样在语文新大陆上空翩然鼓动,飞过青山绿水,舞出一片旖旎风光。因此语文味教学思想,不要说七年,现在已经是两个七年,相信再过N个七年,其学术锋芒将依然熠熠生辉。
2.语文味教学法的诞生:一个历史性事件
在语文味教学思想发展到第二个七年之际,由程少堂主编、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集体撰写的洋洋77万言的《语文味教学法》诞生。该书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由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集体撰写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其诞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它的出版,无论是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来说,还是对突破当下的中国语文教学的困境来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后人研究中国语文教学法、中国语文教学理论发展史,可以、应该而且必然超过这本书,但绝不能越过这本书。
罗素在他的名著《西方哲学史》美国版序言开头这样写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作为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程少堂在他为《语文味教学法》所写的序言中模仿罗素这句话写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部语文教学法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是的,语文味教学法相对于已有的中国语文教学法,是贡献,是发展,同时也是发现。
程少堂的语文味就是对语文概念的发现与丰富,也因此,我们称程少堂为“语文界的哥伦布”。
第三节 构建一种革命性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
——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核心
程少堂一生为语文而来,他开辟了语文新大陆,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他要构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这个体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美学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她是弘扬中国精神,承创中国术语,运用中国表达,反映中国文化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
一、语文味
程少堂一生只研究三个字:语文味。他认为:
所谓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味这一内涵丰富的学术概念,如果通俗地表达就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儿些,有味儿些,好玩儿些,也就是美些。这一下里巴人式的特殊通俗性正是语文教学真正的追求,也是新课改精神的真实体现。
二、文人语文
借鉴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衡恪关于文人画的定义,程少堂将文人语文的概念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表现性(抒情性)语文教学。这一定义,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
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是为“镜”,与模仿论相对;另一个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是为“灯”,与表现论相对。借用“镜与灯”的隐喻,我们也可以把匠人语文以及借用西方美学话语系统作为理论支撑的语文教学美学话语看做是“镜”,而把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中心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看做是“灯”。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种话语转换,是将过去再现性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转换为表现性(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真正中国化的语文教学美学话语。这一转换是一种基于中国美学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转换”。这种转换无疑将深远而深刻地影响中国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取向。
在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核心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中,文人语文是语文味衍生出的阴概念,是语文味教学思想的进一步表述,它和语文味概念之间,既互动、互补、互渗,也可以互释。
三、语文味教学法
语文味教学法是语文味衍生出的阳概念,是语文味思想的显性化表达,它在语文味定义基础之上,针对教学实践作了更为充分、清晰、生动的阐释:
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定义中所谓“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个性等实际出发,为实现语文味教学的基本宗旨和语文味教学的系统追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活动程序之结构框架。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将文章与文学区分开,这是两个层次的教学,不能混为一谈。文章层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文章信息、文章体式以及文章风貌等的方面知识和能力,简单说包括文章包含的“理性逻辑”和“意义”;而文学层面的教学,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简单说包括文章包含的“情感逻辑”和“意思”。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层面教学强调以承载着文化的文本为基点,融入教师、学生自身对人类文明的独到的生命体验,通过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拓展,来实现独具美感与哲思的,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价值推送。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作为语文味教学之内容要素,“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突出强调了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活动整体,以及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大内容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语文味教学活动之程序框架,“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突出了语文味教学的有序性和操作性,即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味教学过程,原则上按照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程序进行教学。
“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这一模式系统既规定了语文味教学的内容要素(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又规定了语文味教学的活动程序结构(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程序结构的有机统一。当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要素在这一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对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最简洁的表述是: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
语文味教学法和以往的语文教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传统教学法是再现性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是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其次,传统语文教学法只教学课文主题,而语文味教学法强调在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相熔铸的基础上,打造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换言之,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灵魂在场的教学,而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灵魂不在场的教学。第三,传统或其他语文教学法大多规定的是“怎样教”,即主要规定的是教学方法的程序,语文味教学法规定的是“教什么”,即是从教学内容角度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规范与制约。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程序,既是要素性的,同时也是结构性的。换言之,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既是语文味教学内容系统的四个要素(即原则上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能缺少这四方面内容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这四个要素的教学要为教学系统整体目标服务),也是语文味教学过程系统的四个要素(即原则上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要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个逐层深入的程序进行)。由此可见,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般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第四,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对文本进行平面扫描,语文味教学法则要求对文本进行多层面(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立体式扫描,从而在保证语文教学层次性的同时,保证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立体性和深刻性。
语文味教学理论研究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典籍《周易》“道生阴阳,阴阳生八卦”理论的启发。程少堂认为,如果可以把语文味看作是“道”,那么由语文味之道就生出了“文人语文”和“语文味教学法”这一阴一阳两个概念;再分别由“文人语文”这个阴概念生出教学境界、教学主题、体贴、真善美乐统一这四个关键词,由“语文味教学法”这个阳概念生出“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价值推送、语言把玩、幽默点染这四个关键词,它们构成了语文味的“阴阳八卦”,共同支撑起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为核心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的大厦。
第四节 一种新的教学语言的智慧艺术呈现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最核心、最本质、最具价值影响力的思想就是表现性教学(或抒情性教学)。表现性教学是“有我之境”的教学,因而是语文教学中的“热美学”。语文课堂,“有我”与“无我”,完全两种境界。本节,我们将结合程少堂的若干经典课例加以阐释。
一、“有我”的美学之境——渗透生命体验
语文味教学法所强调的生命体验,是指那些能够激活人对生命的热情,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进一步追求,促使人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之所爱、所恨,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以及在这些追求、发挥与爱与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哲学高度的人生感悟。简单点说,所谓生命体验,是指教学主体(师生)在追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自我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哲学高度的人生感悟。
【例1】千古文人梦里有个“我”
熟悉、了解程少堂的人对他都有个共识:率真,儒雅。有老师说,“程少堂是真正的文人,有士大夫的风范,很喜欢他身上那种文人的风骨”。
都说课如其人,程少堂的课总是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比如他的大型公开课《千古文人<世说>梦——<世说>欣赏:以<咏雪>为例》一课的开场语:
有本书叫做《千古文人侠客梦》。实际上自魏晋以来,中国文人还有一个梦,就是“世说新语”这个梦。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世说新语》里面描绘的生活——精神境界是非常羡慕的。有很多知识分子至今还在追求那种生活方式,有些行为方式在当今的知识分子中还存在。
以“文人之梦”引入,定下全课的生命基调,本就极富吸引力。“梦”是一种遥远不可及的美,绵延千年的“文人梦”充满着率性、浪漫、自由,又埋藏着多少热烈、执著、深沉的傲世风骨和典雅情怀,这种情怀正与执教者程少堂的生命体验遥相呼应着,文人梦就是“我”的梦。再看全课的作业和结语:
这篇文章只有七十一个字,但是味道很浓很足。大家回家以后把它改写。……重要的是把“谢安的大笑”——“他为什么大笑”,“他笑谁”——这些写清楚。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谢道韫的好?因为封建社会比较顾及男孩子的尊严。或许在今天的中国家庭里这种现象还有。这些内心活动都要把它写出来。
今天我给这课取的名字是“千古文人《世说》梦”。梦的是什么呢?梦的是人活得要很有味道:人们追求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境界生活,也就是“率性而为”。
我们看到,这一课紧贴着文章走,紧贴着人物走,紧贴着作者走,紧贴着教学主体的生命轨迹走,用程少堂自己的话说就是“体贴”。整堂课无不渗透着执教者自己对文人精神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艺术地表达着他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和热切追求。执教者用他全副的生命借文本中的魏晋名士形象唤醒、激荡了所有文人沉潜心底的那种对世说时代和文人精神的生命体验,引发共鸣,让人倾心神往,所以文本在这里很自然地成了执教者进行生命歌吟和深挚抒情的载体,这就是表现性教学“有我之境”的妙谛。
【例2】人间惆怅客亦是“我”
程少堂的生命底色里还有一种色调:忧郁。因此有老师评价他“富有诗人气质”。其实,这种惆怅的忧郁气质,与他人生经历中的孤独有关。经历过相当人生的人,他的生命体验自然会更丰富些。
听过程少堂讲《锦瑟:中国诗歌美的“四个代表”》的老师一定不会忘记他与这位“人间惆怅客”之间人生经历上的诸多契合,于是他在讲李商隐的生平时,会让人感到似乎就是在讲他自己的内心经历:他讲义山父亲去世,从此成了孤儿,便讲自己父亲去世,从此便感到自己成了孤儿;讲令狐楚对义山大为怜爱,白居易对义山推崇备至,便隐隐感到他对知遇之恩的渴望、感激与珍惜;讲义山的无路可走而终被玉成,便是他对义山或者说是对自己的孤独感与成就感的咀嚼与回味;讲义山“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忽觉他那一堂堂充满语文味的课例又何尝不是如此;讲义山之无题诗的主题历来争议不断,因此而成为中国诗人里“最独特”的一个,便想到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尽管也引发过一些争议,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的“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讲“770年杜甫死后墓志铭是元稹写的,831年元稹死后墓志铭是白居易写的,846年白居易死后墓志铭是李商隐写的”,不禁想起他“提前为自己写好的墓志铭”……
此时此刻,我们眼前真的仿佛出现了“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凄美迷离的如幻梦境了,似乎眼前的这个生命分明就是千年以前的那个已经飘然逝去的惆怅生命一般。课行至此,屏幕上赫然投影出了一句话:“中国历史,在知音与知音之间,回环相与地传承,即使他们之间隔了湍湍沸沸的一个时代,却不影响他们站在彼此的对岸,用灵魂大声呼应。”诗、人、课如此这般的水乳交融,完美合一,此非“有我之境”不能至焉,“有我之境”的课堂就是如此具有美感和魅力。听罢我们可以说,教学的“有我”之境即是“诗”之境、“美”之境、“和”之境。
语文味教学法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渗透生命体验,就是主张将教学主体(师生)生命历程中的有积极意义的所爱、所恨以及那些具有生命哲学高度的人生感悟渗透进语文教学过程,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与内容。这是语文教学教出语文味的根本与核心,是语文教学过程艺术化审美化的关键和奥秘之所在。我们看上述两例中,程少堂就是借助文本将自己的所爱、所痛、所追求的人生感悟自然渗透进教学过程,艺术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与内容,从而抵达教学“有我之境”的美学与哲学高度,变“我讲语文”为“语文讲我”。现有的教学是“我讲语文”,是“无我”的再现性教学,程少堂称为“冷美学”;语文味教学则是“语文讲我”,是“有我”的表现性教学,程少堂称为“热美学”。
二、高雅的文化品位——打造教学主题
过去,我们的教学理论只有课文主题的概念,并没有教学主题的概念。但根据语文味教学思想,语文教师应该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过程当成艺术作品来打造。课堂教学过程既然是一个艺术作品,当然就应该有自己的主题,我们把这个主题称为教学主题。
通过将课文主题和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来打造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即形成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这是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与灵魂。
【例1】打造英雄主题,创造英雄之作
程少堂可以被称为语文味教学里程碑式的教学力作《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其教学主题可谓一箭双雕。我们来看看程少堂是如何托出本课的教学主题的:
师: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现在有一点鄙视英雄啊,当面可能说英雄好话,背后啊——可能会说他傻不拉几的,是不是啊?我觉得一个民族要壮大,后人要给我们这代人再建纪念碑,我们就要呼唤曾经有过的英雄意识和不朽意识。
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三不朽”的追求:(激光笔指示投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什么意思咧?大概意思就是《左传》里面说的,要想不朽,有三种办法:最上的一种办法——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立德;其次,建功立业;最后,立言,就是写作,啊,就是这些东西很久了也不会废掉。此之谓不朽。当然,既能立德,又能立功,又能立言,那当然更好啦,可是一般人做不到,能做到一方面就不错啊,但是我们要呼唤不朽意识啊!大家听一首很著名的诗——普希金:《纪念碑》。(播放录音)
我们回头看这节课的标题——《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我想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不光是让同学们学了一篇说明文,还想同学们呢,从小就有一种不朽意识,英雄意识。
文本的说明对象只是一尊外表冰冷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按照传统教学,无非就是介绍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等这些机械的死知识,以机械对冰冷,怎能出新意?更遑论激起内心的热血了。语文味教学完全不同。在执教者眼中,这尊纪念碑是有温度的,只要你用情凝视它,就能激荡出动人心魄的万丈豪情。
久久凝望着碑体上每一幅英雄浮雕,慢慢地,就会唤起我们内心难以言说的情结:谁不想做英雄呢?而这个“反英雄的时代”又掀开了我们内心隐隐的伤与痛。于是,一个来自生命底里的强烈呼唤油然而生——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标题中的“英雄”与“反英雄”,两相对比,颇具冲击力,引起观者和听者的情感狂澜。敢于在“反英雄的时代”大声“呼唤英雄”,本身就是英雄之举,锐不可当,这一呼,喊出了我们心底澎湃的激情。倘若执教者内心没有骄傲的英雄情结,没有处在“反英雄时代”的生命体验,是断不能从一篇说明文里自然挖掘出如此高远、深刻、大气的教学主题来的。其二,从这课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看,我们不能不说执教者是借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来抒发自己的英雄豪情,也为自己树立了一块英雄人生的纪念碑,同时他也召唤、激发着每位听者内心的英雄情结和不朽意识,于是,这一课也便成了纪念碑式的英雄之作。
【例2】《论语》不朽,孔子不死
这堂课,程少堂又来创意,他从《论语》中挑选了73个成语(孔子活了73岁)进行教学,难度很大。很多人可能要问了:表面形态零散、没有主题的成语教学也能凝炼出教学主题来吗?语文味告诉你:能!这些来自《论语》的成语,因为背后的那个人,而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文化味,因而流传,因而不朽。且看结课时,程少堂带领学生高声诵读的这首他自己仿照开课时引用的臧克家那首名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而作的小诗:
有的人活着 / 他已经死了 / 有的人死了 / 他死了就死了 / 孔子已经死了 / 可是他永远活着/ 孔子和我们是同代人 / 孔子不属于哪一个时代 / 孔子属于千秋万代 / 我们要努力 / 我们虽然不能不朽/ 但是我们也不要速朽
如果没有听过这堂课,仅看头尾这两首诗,大约也能猜出教学主题七八分了。本课的标题就是:《孔子死了,他还活着——从〈论语〉成语看孔子(儒家文化)不死》。活着,不死,就是这堂课的精神,就是执教者程少堂的精神追求,也是他希望学生具有的精神追求。很难想象,无情无义的成语,竟成了语文味教学的抒情道具了。品读了以上两个课例的教学主题,你难道没有被其中喷发的生命烈焰震慑到吗?究竟是什么原因激起了程少堂面对这些课文主题(甚至是没有主题的教学资源)能迅速燃烧起生命激情进而自然凝炼出独特的教学主题呢?程少堂自幼聪慧敏感,据说在他12岁那年,一次在考察问津书院时,他站在传说是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的夫子河边,望着还没有完全干涸的小河中的潺潺流水,就曾想:两千五百年后,有哪一泓小溪会为我而流?正是少年时代的这种“痴心妄想”,让他执着一念,心无旁骛,学问之心九死未悔,语文味研究十几年如一日。所以我们看到,程少堂语文味课例的这些教学主题实际上又共同构筑起一个刚健有为之士胸怀浩然之气的生命大主题,从而彰显出超拔高雅的文化品位。
诚然,教学主题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教学主题来自课文主题(否则教学就是脱离文本),但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根据语文味教学思想,只有在课文主题之上打造出渗透着生命体验的新的教学主题的表现性语文教学,才会产生审美意境,也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真正成为审美过程。
三、高迈的人文格调——实现价值推送
价值推送是语文味教学法所创造的另一个重要的新概念。所谓价值推送,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制约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或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感悟文本内蕴的文明价值观信息,或将教师了解的文本内蕴的文明价值观信息,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有创意地积极地送达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语文味教学法的思想看,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推送,是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有温度”的教学的有效手段。
, , , , , , , , , , ,
【例1】嘉肴香飘千载,语文味风华绝代
和语文味以往的所有课例一样,程少堂运用语文味的头脑和眼光,独辟蹊径,于《虽有嘉肴》这短短70字的小文里挖掘出令人击节的内蕴主题“一段风华几千年”。开课伊始,程少堂就饱含深情地说了大意如此的一句话:我的文章我的课,不知两百年以后还有没有人记起。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追求不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想起他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课例十多年间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会不由得想仿此教学主题造一句:一课风流几代人。也许,一段文章一堂课,正是因着这追求不朽的高贵灵魂,才能风华千年吧。
程少堂从《虽有嘉肴》这段清新朴素的文字里,一方面抒发了自己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又将这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顺势推送给学生,用儒家的君子之风感召着风华正茂的一代新人,整堂课格调高迈。
【例2】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程少堂的英雄之作《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的教学动机是什么?看看他的开场白:
师: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反英雄”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丧失不朽意识的时代。我们看看这个著名诗人北岛的《宣告》,他只有三句——(放投影)
我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时代
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宣告》
啊,没有英雄的时代!可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的时候啊——你比如说唐代,大家都争着做英雄,那些诗人都往前线奔,西域、边境,去建功立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这样的。但是,现在,今天,眼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啊,不仅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甚至是一个英雄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英雄的时代!这样下去当然就很不好啊……我希望同学们从小要有点英雄意识。所以,我决定讲这篇课文。
在这里,他与学生充分分享并巧妙推送了他的英雄价值观。我们分明听到了他对英雄意识与不朽意识的深情呼唤与热切期盼,学生们甚至会感觉到眼前这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一位英雄,从而很可能因此在内心深处也开始萌发英雄情结。用生命激荡生命,用灵魂冲击灵魂,这是价值推送的极高境界。
【例3】中国文化是诗意的哲学
在程少堂以前,在语文新大陆尚未被发现之前,我们所有的教学全都是用“同一种眼光”打量孙犁的《荷花淀》。程少堂的语文味第一课《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的出现,着实让中国语文界震撼了。
这篇诗化小说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什么小说三要素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中国人民有多么勤劳、纯朴、勇敢、坚强。程少堂的《荷花淀》更要向学生推送的是“中国文化的中和之美,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此外,这一课通过让学生思考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名句“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让学生学会比较中西文化观的不同,从而真正涵养文明气质、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语文味教学的价值推送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总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这样的文化高度和哲学高度,是传统语文教学无法企及的,这就是语文味教学开辟的新大陆推送给我们的文明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推送主要通过文化教学环节进行。通过价值推送,让语文教学增强灵魂的冲击与荡涤的力度、强度,引导学生形成用文化眼光与科学价值观深入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强化语文教学提升境界增长智慧所需的应有的深度、厚度与张力。
总之,渗透生命体验、打造教学主题、实现价值推送是语文味教学作为表现性教学的三大基本特征。这三大基本特征并非各自孤立、截然割裂,而是具有内在深层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彼此相映生辉。比如:教学主题的生成一定渗透着生命体验,价值推送又必然与教学主题高度一致。

四、语文味:在庄子的怀抱里缱绻缠绵

——从 “和”与“游” 走向“至乐”

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最开始从庄子受到的启迪是“至乐”(超越一般意义的幽默)。程少堂在长期实践、研究中发现,语文味教学的“至乐”,与庄子笔下的逍遥游之“至乐”一样,来自于“和”与“游”,即语文味定义中的“思想与精神的自由和解放”。所以,除了上述表现性教学的三大基本特征之外,语文味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大不同点在于:用庄子式的幽默点染作引子,创造出使语文教学各要素之间彼此相“和”即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从而使语文教学主体的心灵臻于“游”境——即教学主体达到个性与精神解放的最佳状态,进入共享“至乐”的高峰体验。
程少堂在他的教学语录中把幽默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最近几年,我提出,备课还要备幽默。我的课和报告,比较惹人爱听,其中的幽默有即兴的成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我备课时准备好的。”“我追求这样的课堂氛围:先让人发笑,后让人思考。语文教师上课要会‘逗’。”

【例1】《诗经》里的幽默,幽默以达至乐

程少堂讲授《用优美的汉语描绘优美的人性:<诗经·子衿>欣赏》一课,在谈论到诗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时,即兴发挥,设计了现代版爱情对白,用女子热烈泼辣的情话作为幽默点染,人物情态毕肖。整个过程,学生情绪高涨,听课师生笑声不断,在大笑之后对诗经中的人性之美有了更准备的把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幽默,善幽默,才可能营造课堂里“和”(和,是融洽,是和谐,是天人合一)的氛围,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程少堂在他的教学语录中反复多次强调“玩”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他认为会“玩”才能“和”,才能“游”:“在艺术和技术领域,‘玩’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境界。庖丁解牛就是‘玩’。处于‘玩’的境界才能出艺术精品,才能在出艺术精品之时享受到‘提刀却立,四顾踌躇’的高峰体验。‘玩教材’是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玩教材’看成是不严肃,是庸人的陈腐之见。”“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学会玩文字游戏。文字游戏不是庸俗而是高品位的享受。”

【例2】把玩菜单,要素,逍遥

程少堂的又一另类课例《生活处处是语文——以〈广东地方风味菜单〉为例》把真、善、美、乐相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通过学生高声齐读、方言朗读(并用《国歌》变奏的方式指导学生揣摩情感的变化)、引用契诃夫的话指导诵读这三种方式把玩菜单,掀起了整堂课的第一个高潮。其中集体放声朗读菜单的环节,笑翻全场,但是听者大笑之后更多的是得到启发:哪怕是一份普普通通的菜单,都可以读得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更何况那些有血有肉、富有哲思意趣的文学作品呢?接着,为菜名杜撰故事的环节,则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尽情遨游在思维的天空里,童真童趣一览无余,惬意酣畅。教学中,教师懂得放低自己,善于装傻藏巧,真心尊重、体贴学生。整堂课师生一起把玩菜单,情感融洽,花火四射,教师、学生、文本等要素之间不分彼此,完全相“和”,课堂上幽默不断,笑声不断,已然进入了至乐的“游”之境。

把玩,就是接近于游戏状态的心灵审美运动。我们知道,朝气蓬勃的孩提时代是游戏的时代,游戏充满着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把玩”“游戏”, 既是一种思想理念,也是审美的艺术境界,这是执教者对语文教学持有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高度。程少堂用自己的课堂践行着他的语文味思想:课堂里只有多一点幽默,才能有“和”的氛围,抵达逍遥之“游”境,教学主体才能共享“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之“至乐”。

第五节 语文味教学设计蕴藏的智慧与艺术
语文味教学的智慧与艺术不仅展现在教学的片断和细节里,更蕴藏在整体的教学设计里。语文味教学设计是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智慧与恢宏而精巧的布局形式之高度融合,完美统一,是倾注生命的教学作品,是精神追求,是诗意表达,是艺术境界。也许观赏完整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充分地窥探语文味教学智慧的精深,更强烈地感受语文味教学艺术的魅力。
【精品设计1】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典范设计
一堂好课,好比一位美人。美人可以是浓妆艳抹出来的,也可以靠略施粉黛,更可以不饰雕琢,如清水芙蓉。程少堂《虽有嘉肴》一课,我以为应属第三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喜欢的理由之一就是它高贵典雅的教学主题,并没有附丽在雍容豪迈的框架之上,而是依托清新简约的教学结构来表现的。
这堂课设计感很强,执教者特别注意过程性和方法性指导。整体设计如下:
一、读与记:记诵名句(初步语言感知)
【品评:要求学生放慢速度朗读全文,以读出这段不朽文章的韵律、韵味,进而让读者体味文章高贵的精神气质。】
二、读与辨:辨体寻脉(文章骨架宏观)
(一)阅读思考
1.这段文章的中心句子是什么?
2.这段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3.这段文章的思路即脉络是怎样的?
(二)引导性举例
1.篇章的起承转合(以李白《静夜思》、李绅《悯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
2.段落的起承转合(以三岁小孩如何表达爱姥姥的主题、钱穆的命题作文《今天的午饭》一篇学生范文的结尾为例)
3.句子的起承转合(以日常生活中普通一句话、一个微笑、《虽有嘉肴》第一句为例)
【品评:执教者紧扣文本“起承转合”的程式,采用《庄子》疾风暴雨式铺陈法,通过篇章、段落、句子、再由此联想到整个人生的过程这多个维度的引导性举例渐次展开教学,强化说明起承转合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规律,创造出铿锵有力的“风暴美”,不断给学生和观课老师以冲击和启发。】
(三)默读全文,根据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规律,说说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起?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承?哪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转?那个句子是这段文章的合?
【品评:由于之前引导性举例铺排充分,此处问题迎刃而解。】
三、读与品:细部揣摩(文学妙处显微)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个句子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2.文章中的“弗”和“不”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者能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
3.如果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改成下面的句子,可不可以?为什么?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品评:三个精妙的设问选点紧扣住字、词、句,让学生充分领略汉语言的生动精妙,也让听课者茅塞顿开,眼界洞然。】
四、读与探:一段小文章千古竞风流的原因(深度开掘文化)
【品评:从这段文章的内容和语气来探究作者的人格(儒者气象),其高度和难度非一般老师能及,问题本身就是价值推送(“学学半”),想来令人荡气回肠。高贵就是从容不迫的节奏,举重若轻的蓄势,深入浅出的引导。】
结课:今天这堂课的教学也是起承转合的:
语言初感是“起”,
文章宏观是“承”,
文学显微是“转”,
文化开掘是“合”。
四个环节共同表达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一段小文章风华几千年的原因。
【品评:按照“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虽有嘉肴》一课,整体来看,脉络清秀,蔓枝相宜,令观课者爽心悦目。结课时,当屏幕上明确标示出整堂课“一语三文”所对应的“起承转合”的教学结构,即以“读”为中心,语言初感为起(读与记),文章宏观为承(读与辨),文学显微为转(读与品),文化开掘为合(读与探)时,观者才恍然大悟,不禁叹服于设计的草灰蛇线,伏笔千里。由此观之,开合有度的结构,前后勾联的观照,也应和着教学主题的高贵与设计者的高超。】
【精品设计2】语文味的“有我”教学智慧表现大气象、大格局
程少堂的《世说新语·咏雪》一课被全国各大教育网站纷纷转载,并入选《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一书,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现在来欣赏这堂课的设计,一起品味语文之味。
一、导入新课:诵读《乌衣巷》,点出王、谢两大家族,介绍《世说新语》,引出本课主题——观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士人)的精神风貌,探中国文人之“梦”。  
【品评:大视野,高起点:教师以独特的视角,站在《世说新语》整部著作的高度,粗线条勾勒出魏晋时期的整体风貌和士人性格特征,为整堂课蓄势。】
<, SP, l, 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LOAT: non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LINE-HEIGHT: 23px; PADDING-RIGHT: 0px; FO: 16px; WORD: break-word" sty, AN,>二、诵读《咏雪》,补注课文,疏通文意。
【品评:文章环节,落实文言词句。】
三、揣摩品味人物(谢安与谢道韫):穿插《世说新语》近十则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及人物性格,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小说的雏形在人物描写方面与西方之不同。
【品评:文学环节,很好地贯彻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课程理念。以《咏雪》中谢安的形象作为引子,从《世说新语》中找出大量关于谢安的故事片断,让学生从中领略人物的性格气韵,进而了解魏晋时期士人阶层的整体精神风貌。教师不对人物做定性分析,只点到即止,却余味绕梁。】
四、引出本课课题——“千古文人《世说》梦”:梦的是人活得很有味道:人们追求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境界生活,也就是“率性而为”。
【品评:文化环节,带领学生一起去意会“文人梦”,即生活的味道、精神的自由、个性的张扬。至此,学生从《咏雪》走进《世说》,走进魏晋时代,走进“文人之梦”;此时,学生的朗读必然满含深情,也必然有了一份对“文人梦”的憧憬与向往,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语文味教学的价值推送。】
五、课后作业
1.扩写《咏雪》,加深理解。教师提示:如雪景、人物心理、周围其他人物等,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如“谢安的大笑”——“他为什么大笑”,“他笑谁”。)
【品评:将课堂上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品味用语言表达出来。】
2.课外与父母一起赏读《世说新语译注》。
【品评:全面了解《世说》,了解魏晋时期士人的精神生活与个性气度,回应开头导入语。】
运用语文味教学思想设计的《咏雪》,与一般教学设计相比,境界高低一望便知。一般的教学设计,问题总缠绕于细枝末节,显得局促小气,琐碎滞涩,兴味索然,教师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语文味教学设计,舒展大气,流转自如,浑然天成,意趣盎然,教师如云中飞鸟水中游鱼,自由自在,游刃有余。
以上诸多课例反复证明:教学设计之所以境界迥然,归根结底是教师有没有把教学主体(师生)这个“我”放在语文中。平面地、静止地、琐碎地阐述文本,教学主体之“我”便在语文之外,匠气十足,必死无疑;立体地、动态地、整体地观照文本,教学主体之“我”自在语文之中,文气四溢,生机勃发。简而言之,“无我”之语文是一种摹仿,是再现文本(更有甚者是再现教参);“有我”之语文是一种创造,是表现文本乃至表现教学主体的心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了“摹仿说”: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即是一种创造,依床的理式制造出的个别的床便是摹仿,依制造的个别的床而画出的床就是摹仿的摹仿。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这个“摹仿说”来看,传统设计就是一种摹仿,更确切地说,是摹仿的摹仿,因为它的整体思路唯教参之为听,没有任何创造,而教参对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建议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教师仅就文本中的一两个人物、一两个句子抱定教参畏首畏尾照本宣科地进行平面分析,将教材与教参再现于课堂而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教学当然是死气沉沉,境界又怎么可能高呢?反观语文味的教学设计,从来都是仅以文本为例,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看作者,进而去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一个时代,其实这也恰恰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价值所在。这样的教学,是教师因着个人的文学功底与学养,从大处着眼,大刀阔斧地创造性地重构教材,是教学主体将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利用文本倾情表达师生人生理想与追求的过程,是一次师生同行的精神文化之旅,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其格调与境界自高。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教学在这一点上与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是相近相通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源于文本并且大于甚至高于文本,而绝不应囿于文本(更不应囿于教参)。如果能做到这点,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摹仿了。
齐白石老先生说:艺术表现应该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那么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处理这似与不似呢?你看程少堂讲《荷花淀》讲《纪念碑》,你会觉得他是在讲《荷花淀》《纪念碑》,又不仅仅在讲《荷花淀》《纪念碑》。就是这似讲非讲,才更有味道,也才更耐人寻味。程少堂是借《荷花淀》《纪念碑》之笔墨,抒发一种现世的人文关怀。因为渗透了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因为教学中活生生站着一个独特的教学主体,所以程少堂的《荷花淀》们是孤本,它比小说《荷花淀》本身丰富许多,深刻许多。程少堂的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顺应语文内在规律,却不受成规所缚,以逍遥姿态游语文;他的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思维跳跃性、时空跨越性较大,所以带给我们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其艺术魅力是永恒的。
第六节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智慧经典课堂实录
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荷花淀》公开课教学实录(压缩版)
执教: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
时间:2002年4月11日14:40—15:40
地点:深圳中学
班级:高一(11)班
记录、整理:邹玲(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刊、看过的电影电视思考一下,中国人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亲人离别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时候。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我认为中国人久别重逢或再次见面时一定会哭得唏哩哗啦的,认为这是挺难过的感觉。如果是美国人再次见面时首先会拥抱,然后再互相询问一番;在离别时绝对不会拖泥带水,说走就走。感觉美国人比较豁达,但中国人就比较含蓄。
师:你后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要是在美国,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见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会直接对小姐说:Beautiful!(笑声)这位小姐往往会怎么说?
生:Thankyou!
师:但是你要是在中国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见一个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对她说:“小姐,你很漂亮!”往往会有两种反应:要是碰到胆子大一点的,她可能会反手给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点的小姐,会怎么样呢?(学生说:跑了)不是跑。她会对你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声)这是为什么呢?文化不同。有些话在美国可以说,在中国不能说。
师:那么,我们看孙犁的小说。孙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当然算不上伟大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在文学界影响非常之大,甚至以他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中国的文学青年都很喜欢他的作品,觉得它很雅,艺术品位很高。但是,我调查过一些高二的学生,却发现他们不怎么喜欢《荷花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有时代的隔膜。所以我说,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读《荷花淀》,乃至来读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浓郁的小说。
(板书:“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师: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是世界几大文明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以随便说这种文化不好,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刚才说了,孙犁的小说,西方人说读不懂或者不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不了解。
这篇小说,从情节来看,没有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没有很多悬念,但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
那么我们再来看课题,“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我们以前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读得比较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通过什么什么描写,刻画了什么什么人物,反映了什么什么现实,歌颂了什么什么主义或精神,鞭笞了什么什么丑恶现象等等;或者说,情节是怎么怎么样,人物形象是怎么怎么样等等。这些东西也是要的,但是我们今天将用另外一种眼光,把这些东西融合进去,在文化的视野的关照之下来读这篇小说。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以后读小说的时候,也要学会用这样一种眼光来读小说,既要钻进小说读小说,同时要跳出小说读小说。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1段到第3段写自然风光的部分,齐读一下。
(生齐读1~3段。)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我请个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一读第1段。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有位叫张晶的同学读得不错。张晶,你来读一下第1段,这篇小说有诗情画意,是诗化小说。张晶,把诗的味道读出来。
(张晶音质柔美、充满深情地读第1段。)
师:你的朗诵水平很高。如果你节奏稍慢一点,那就更好了。你再读一遍。
(张晶放慢节奏,充满深情地又读了一遍。听课师生鼓掌。)
师: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朗读1~3段,你们什么都不要思考,仔细体会一下它的韵味,品味它怎么样像诗,怎么样美。
(生自由朗读。)
师:好的,大部分同学读完了。昨天晚上,我在家把第一段编排了一下。不是说孙犁的语言像诗吗?我一个字也没有加,把它编排成诗的样子。请张晶带领大家读一下。(老师放投影。)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师:孙犁的这篇小说开头是非常有名的: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纯粹是白描,像铅笔画的素描,但有内在的诗情和韵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读才能体会,所以我就不讲它,你们多读它。这三段里集中写的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写的是两个大的问题。
(老师板书:“人与环境(风光)”)
一个是人——水生嫂,再一个是自然风光,写得很美。我想写这种美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特点?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作家这么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他的用意何在?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作者把景色写得这么美好,突然让我联想起艾青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师:(充满激情地衔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嘿,很好!
生:(深受鼓舞)我觉得孙犁把这个土地写得这么美好,就会让人觉得这么美好的土地会有谁不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理所当然会对她有很深的感情。我觉得这应该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
师:嗨!说得好,说得非常好!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山河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践踏蹂躏?就是这个用意嘛!她说得太好了,所以作家一点都不违反现实,所以这几段不能不要!
那么,我再提个问题,这里写到这么美丽的环境中有水生嫂,这里人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生议论纷纷)
生:和谐。
生:融洽。
张晶:我觉得好像有很多种,有一种就是互相渗透,这里环境感觉很甜美,也很平静;有时候我觉得这个女人很有中国情调。感觉环境应该是渗透吧,不只是人影响环境,这个环境会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气氛。.
师:这个张晶太优秀了!(笑声)我觉得一般的中学生答不出来。她说这几段写人和环境之间是渗透关系,渗透关系在中国古典哲学里面叫什么呢?
(板书:“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天”是什么呢?“天”是自然,“合一”就是她刚才说的渗透关系。人和自然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但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刚才大家讲的融合渗透的关系,一种是对抗的关系。高尔基的《海燕》,哪位同学记得?来,给我背几句。(生杂言背诵)
生:我只记得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笑声)
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在孙犁的小说中是喊不出来的。海燕和乌云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对立关系。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当中,典型的中国意境当中,一般来说,人和自然之间不出现这种意境,而是强调一种融合的关系。月亮升起来,他写的月白风清。我随便改一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忽然一声炸雷,女人慌慌张张跑到屋子里”,(笑声)或者这样,写女人很坚强也可以:“一声炸雷,几个雨点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编着她的席子,席子在闪电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哄堂)
孙犁的小说民族色彩浓郁,他不喜欢写那种和大自然急剧对立的环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所以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人和大自然间是什么关系呢?就是同学们讲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
(板书:“和谐”)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那么,我们再看,这篇小说写了很多人,写了很多人际关系。我现在要同学们具体地通过语言的品味,来说一说这篇小说写人和人之间关系有什么特点。大家先看教材,看对话。
(生翻阅教材。)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夫妻之间——水生和他的媳妇之间的关系。大家看第2页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非常简洁,但是又情意绵绵。
“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这句话很多资料上都有。我把它改一改,两种改法。一种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种是把主语“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种夫妻之间的关怀,还有她对丈夫一种挂心的感觉。
师:比较焦急,是吧?所以她先把一种状态问出来,然后再说“你”。
再往下看,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我有两种改法,丈夫要上前线去了,我这么改,女人说(撒娇地):“不嘛,你不要走嘛!”(笑声)这样可不可以?(学生答:不可以。)那为什么不可以?那是个什么形象?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我再改一改,女人这么说(耍泼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妈妈家!”(笑声)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泼也不行。
接下来我们再改一句:“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没有哭。”我把它这么改:“女人的泪水直往下淌,她咬了咬牙。”可不可以?(笑声)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说:忍!)忍,也是对的。孔子在编《诗经》时说了句话:“乐而不淫,哀而不——(学生齐答:“伤”。)”对,是指乐而不过度,哀伤也不过度,在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主要是表现觉悟了的中华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状态。
再看第3页,“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是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表现了中华儿女宁为——
生(齐答):玉碎,
师:不为——
生(齐答):瓦全。
师:宁可站着死,
生(齐答):不可跪着生!
师: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有时候在一起容易闹矛盾。但是,我们小说中的女人闹矛盾没有?(学生答:没有。)她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夫妻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和谐的关系。
师:还是和谐。
(老师板书:“和谐”)
师:非常好,非常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很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和谐。那么,我们再接着往后看。人有时会和自己闹别扭,会产生痛苦。
(老师板书:“人和自我之间(心灵)的关系”)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有痛苦、有孤独、有彷徨、有空虚、有寂寞。人有时候需要一点阿Q精神,特别是在受挫折的时候。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课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线,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来的时候可能缺条胳膊断条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痛苦得不得了?
生(齐答):看不出。
师:怎么看不出?在课文中找个例子证明一下。
生:第3页,最后一段,“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
师:还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吧。有痛苦,也有孤独,但是不是那种呼天抢地的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中华民族强调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华民族很会调节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很会找到心理平衡,他们很乐观的——小小日本帝国主义奈我何?八年打不走打十六年。(笑声)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讲了,人和内心的关系,也是和谐。
我再穿插说一个例子。这些女人都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间。为什么要含蓄?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举个例子大家看一下。
(老师放投影:“世上狮子爱麒麟,阿哥阿妹结同心。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
师:一个民歌。“世上狮子爱麒麟”,麒麟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美的动物,比喻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结同心”就是俩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经同居了;“哪个先上黄泉路,望乡台上喊三声”,这表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这四句改成:“我们两个下决心,马上登记去结婚。结婚以后不变心,哪个变心不是人。”(整个过程中听课师生笑声不断,全场沸腾)意思一样,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蕴藉,有味道,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追求。含蓄也是适中和谐。
我们通过这一篇小说的研读,大致上带领大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也是和谐;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也强调要注意调节,心理平和,没有大悲大喜。所以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比较多。这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归结一下,什么叫文化,这个我来说。
(打出字幕:“文化的定义很多,简单地说,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怎样想和怎样做”)
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这三个关系,都是文化的问题。
我们把这节课小结一下。
(打出字幕:“小结:中和(适中和谐)精神与中和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刚才我们讲了“天人合一”,中和就是适中和谐,就是做什么事情做得恰如其分。感情也是这样子的,各种关系都要处理得恰如其分。这种精神,这种强调中和之美,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也就是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
我今天给大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读小说:从孙犁的小说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的精神。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题,研究性的,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打出字幕:“作业:《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
(打出字幕:“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我在20年前就背下来了,到现在还背得,一种硬骨头精神!
来,现在,同学们,一起站起来,跟我读读这几句话:
(师充满激情地领读,生齐跟读。)
师: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
(全场热烈掌声。)
结 语
哥伦布说过许多励志名言。比如“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就是独断独航”,比如“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洋”,比如“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新”等等。
程少堂用他的头脑,眼光,学养,胆识,执著,坚毅与激情,用接近现有生命三分之一的不懈探索,发现并证实着语文新大陆——语文味。时间已经且将继续证明,这块新大陆的发现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历经十六年的风雨洗礼,这块新大陆上也曾明媚鲜妍,也曾风刀霜剑。面对明枪暗箭,坚毅的程少堂硬是把苏东坡的一腔豪情谱写成不屈的人生凯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笑看风云。他闲庭信步。他以一约既定万山无阻的独持偏见与一意孤行,最终,到底,把一棵荒原中的孤独之舞,成功地摇曳成了一片美丽的迷人的森林。
程少堂曾多次为自己提前撰写好了墓志铭。比如“斯人虽已逝,语文味长存”,比如“朋友,‘语文味’收进辞典了吗”。最近,他又补写了一条新的墓志铭:“恨我的与我恨的/我不屑你记住我/但大约的确你会记住我/爱我的与我爱的/我也不要你记住我/因为我会记住你/而许久的未来/语文会记住我/她会来倾听我墓碑的/呼吸与歌吟/”
有一本自小读过的书,曾深刻又深远地影响着程少堂人生性格与精神世界的形成。这本书就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书中主人公牛虻对信仰的无限激情、坚强不屈与视死如归的斗志,一直是程少堂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后来,程少堂又看了苏联电影《牛虻》,他被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的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牛虻》配乐之浪漫曲所深深陶醉。如果你没有能够享有现场亲睹他深度陶醉于肖氏浪漫曲之机会,那也没有关系,因为,稍微了解一点程少堂的人都不难从他对语文味的痴迷中读出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革命者牛虻的形象特质:浪漫,深情,忧郁,坚毅,作为一个语文革命者,为语文味他一往无前,为语文味他视死如归。
这篇文章在2015年7月31日修改定稿。定稿之后,程少堂亲笔在全文最后加上了下面最后一句——
“2015年8月7日,是先父去世五周年忌日。谨以此文,敬献给先父在天之灵。”
【参考文献】
[1]程少堂主编.语文味教学法[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
[2]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3]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中学语文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张岩.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6]程少堂.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J].中学语文教学,2014(2)
[7]钱冰山.语文味影响深广的十大原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6)
[8]梁青.语文,应有“我”在—— 例谈“文人语文”与“匠人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11(2B)
[9]梁青.语文味的“气”和“境”—— 中国语文教学的另一种观照[J].语文教学通讯,2013(2)
[10]梁青.用清新舞出高贵——听程少堂老师《虽有佳肴》课随感[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22:03 , Processed in 0.1783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