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怎样考语文?【王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8 11: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外国怎样考语文?【王丽】作者:语文圈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5738    更新时间:6/15/2007     
在提早到来的北方初夏的热浪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了帷幕。
  去年此时,笔者在本版发表了一篇题为《语文丢失了什么》的文章。
  那篇文章主要是拿台湾当下的国文联考试题来与大陆语文高考试题作比较,说明同是汉语文考试,却可以考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景。
  文章发表后,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引发热议,同时也引起笔者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联想到不同语言及国家的“语文”考试,比如英语或法语国家,它们又是怎样一番“风景”?
  怀着好奇心,笔者搜寻和查阅了诸多资料,果然发现一派旖旎的“异国风光”。思考和感慨之余,觉得有必要写出来与读者共享。
  综观这道阅读题,编题者在题中注入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先拿当今世界上使用国家和地区最多的语言——英语来说。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施行现代中学教育会考的国家之一。依据1988年英国教育改革法的规定,英国成立了“学校考试和评估委员会”(SEAC),其职能相当于中国目前的“教育部考试中心”。
  为了有效地组织会考,英国还成立了6个地区性的考试机构,称之为“考试组”或“考试和评估委员会”。其中英格兰地区4个,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1个。各考试组都要为每门学科制定考试大纲。
  这里举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为例。该考试组为第四阶段(KS414~16岁,相当于中国的初中阶段)制定考试大纲,其1994年英语课程考试大纲,共有7个部分。诚然,这份大纲从时间上说离今天稍远了点,但还是能看出大纲中对本国母语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
  笔者感兴趣的是其中的“阅读和写作”评价目标。这部分也是中国现阶段高考语文的核心。
  按照大纲制定的阅读目标,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提出了如下具体阅读要求:
  考生应具有多种阅读目的,其中包括消遣性阅读和为研究目的搜寻特定信息的阅读。
  考生应能做到:
  (i)广泛地阅读文学的和非文学的课文,有探究和表述个人见解的能力;
  (ii)交流个人对课文的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iii)具有对作者使用的手段和结构的敏感意识;
  (iv)能够利用先前的经验进行推论和演绎的能力;
  (v)具有独立地从一系列资料中进行选择、搜寻、评价和组合信息。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些目标,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各考试组在公布大纲的同时,还向下属各校提供试卷样本,以统一课程内容和适应考试要求。下面是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为前述大纲配套的试卷样本。笔者仅举样本第一部分“阅读和反应”中的“高级等级”目标试题来说明。
  (一)阅读和反应
  高级等级:成就目标水平6~10(两小时)
  阅读一篇故事并回答问题
  指定阅读的故事是肖恩·弗莱恩写的《鳟鱼》,故事情节梗概是这样的:12岁女孩茱莉娅与家人在G城度假。她和弟弟经常以兴奋又惊恐地穿过一条黑暗的隧道为乐事。一天,她发现在隧道石壁上的一个小洞中有一点清水,水中有一条奄奄一息的鳟鱼。此后,她经常想到鳟鱼在黑暗中浮游的痛苦,想到鳟鱼难以度过漫长无比的无水的冬季。于是,有一天,她带着水罐独自进入隧道,取出鳟鱼,并把它放回江中。
  故事之后的考题是:
  a.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看出茱莉娅正在长大成人,脱掉孩子气?
  b.作者清楚地描写了茱莉娅一家度假的地方,找出两处有关该地的描写,并说明它们为什么对故事是重要的。
  c.鳟鱼放生,事情虽小,但对茱莉娅的生活却是重要的。请写一件你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小事件,它标志着你成长的一个阶段。
  这道题目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
  故事中的角色是12岁女孩,正好对应了考生的年龄,意味着考生和女孩在心理上有相近之处:同样喜欢冒险,好奇心强,故考生能够设身处地去体会小女孩的心理活动。
  1.故事内容看上去颇具孩子气,但其中却蕴藏着一个少年人心灵成长的秘密。
  2.考题a需要考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即茱莉娅开始时和弟弟两人一起穿过隧道都感到“惊恐”,可后来“有一天”,她却“带着水罐独自进入隧道”……是什么力量使她突然充满勇气,做出这样勇敢的举动?这道题可以启发考生去思索、体会一个人内心变化的历程,体会一个人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力量。其中既需要加入自我的经验,更要结合故事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显然,这道题紧扣住了“阅读目标”中“(iv)具有利用先前的经验进行推论和演绎的能力”。
  3.考题b是测试“阅读目标”中“(iii)具有对作者使用的手段和结构的敏感意识”。
  4.苏格拉底有言:“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考题c由阅读联系写作,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启发考生回顾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内心成长历程,培养对自我的探索意识和反省意识。
  综观这道阅读题,编题者在题中注入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爱、同情、怜悯、道德感、责任感等。而这些也是人类所共同的基本情感。其中很自然地结合了有关写作技巧方面的知识和练习。所选故事有趣生动,考生做题的过程既是一个检验自我阅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阅读乐趣、接受情感熏陶的过程。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阅读题。
  以现代文阅读为例,笔者浏览了去年全国及几个省市的高考语文卷子,有丰子恺的《杨柳》、林清玄的《阳光的香味》、牛汉的《绵绵土》等,今年有《总想为你唱支歌》、《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乡村的风》、《泰山之思》、《焰火的变奏》、《雪野里的精灵》等。毋庸置疑,这些都是较为典范的美文,其共同的风格是:含蓄、诗意、空灵、优美,且文人气较重。笔者怀疑,如果在阅读教学中用的都是这样一类例文,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趣味会不会过于单薄呢?
  而阅读是和写作连在一起的。
命题者在着意提醒考生: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又必须防止思维的偏执,褊狭再来看看写作。
  关于写作的目标要求,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1994年英语课程考试大纲是这样制定的:
  (3)写作
  考生应能写作多样体式的文章,对文学作品应有批评性和想象性的反应。写出自己的经历,表述自己感受到和想象出的事物。
  (i)理解、安排和提出事实、观点;
  (ii)具有读者观念和多种情境中的文体意识;
  (iii)熟练使用恰当的语法结构、具有分段、造句、标点和拼写习惯;
  (iv)理解和欣赏包括自己的作品在内的选文。
  与此相对应的试题如下:写作
  基础等级:成就目标水平4~6(两小时)
  考生被要求阅读两份材料:一篇是文字材料,题为《是音乐,但伤听力》;另一篇是一组关于立体声、盒式录音机、电池、印刷电路板以及有关各种名牌、型号耳机的鉴定等图文说明书。读后要求从下面四个问题中选答问题。
  1.约翰史密斯想要一个“walkman”电子玩具,他请祖母给他买。但是,祖母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此约翰史密斯必须给祖母写封信,向她正确地解说什么是“walkman”,它如何工作以及买哪一种好,请使用上面提供的两组材料去写信(此题必做)。
  2a.你想周末在一家电子商场干活儿,老板要会见你,你必须知道有关“walkman”的情况,老板才相信你适合干这项工作。当顾客选购“walkman”时,他们应该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
  2b.假如你家需要3件技术产品,你选择哪几种?为什么?
  2c.想想你最喜欢买到什么(也许是设备服装或玩具)。给你的朋友或亲属写信,详细说明它们是什么,在哪里能买到以及你买它的原因。
  “walkman”就是曾一度流行的“随身听”。
  这道题也出得颇有深意。角色是两个:约翰史密斯和他的祖母。一个是喜欢追逐时尚的少年,一个是对这些玩意儿不那么“感冒”的祖母。前者有求于后者。这就意味着前者必须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后者描述这个正流行的“东东”——“walkman”,并且说服后者心甘情愿地为他掏腰包。这件事既富于挑战性又充满乐趣和刺激:除了将这个“玩意儿”的特点和功用说明白之外,考生还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以情动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
  考生若想帮助故事中的小“约翰史密斯”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先将上面的两组材料读懂并充分消化,之后变成自己的语言,用到自己的信中去。在这道试题中,有关写作的4个目标均被囊括其中。
  显然,考生通过这道题锻炼的不光是整合资料的能力和描述一件事物的能力,同时也还有说服别人的能力,即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对长辈的尊敬和礼貌。总之,技术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而这件事本身,也是考生自己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
  至于下面的3道题,则是基于第一道题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第一道题完成得好,下面几道就轻而易举了。
  笔者从这道题中看到的是他们的“说明文”教学(国内的叫法)的思路。笔者做过十几年中学语文教师,了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教学和写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就教材来说,有关说明文一类的课文是教材中最枯燥的,如初中教材里的传统课文《赵州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向沙漠进军》等,从内容上来说都离学生生活较远,且几十年来没什么变化。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学生学起来也味同嚼蜡,在写作教学中更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各种新的电子产品不断开发并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这些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对实用性、说明性文字的写作能力的掌握也日益迫切。笔者曾几次听到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位老教授感叹,说现在清华的研究生连一篇介绍自行车构造及功能的说明文也写不好,就会写那些空洞无物、言不及义或者无病呻吟的议论文或抒情文,而不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一个事情说清楚,让人听了心里明白。他认为我们中小学写作教学有很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忽视写作的工具性。另外,笔者也不止一次听人抱怨,说现在一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不看倒好,越看越不知道怎么使用了。至于企业老总抱怨手下员工写不好一份市场营销计划就更不新鲜了。
  联系这些情况,我们不能不承认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英语课程考试大纲中这道写作题出得高明。试题一方面紧扣住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而且有文有图,充分考虑了读图时代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由此也反映出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
  如果说上面这道属“基础等级”的试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写作说明性文字的能力的话,那么,下面这道题则侧重于另一方面的写作能力。
  高级等级:成就目标水平6~10(两小时)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一组材料兼有图画、文字和照片,题目是《猎狐:支持或反对》。第二组材料图文并举,题目是《血腥的户外运动》,其中列举了追猎野兔、斗狗、打鸟、诱杀獾,以及钓鱼等项目。
  试题如下:
  1a.议会正在讨论并表决是否应该禁止野外运动,你对此正犹豫不决。请你写一篇短文,扼要地说明赞成还是反对这些体育活动。引用给定的两组材料,意见不能偏袒。
  1b.按照你认为合适的观点,为你的议员写一份简明的辩论书,要有说服力。
  2.有时,人们不可预料地改变了原有的观点。请写一个发生了某事的场景,致使家长或老师改变了他们原来的重要观点。
  英国是代议制国家。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主要是选出地方议员作为自己意见的代言人。议员即民意代表。因此,公民有责任将自己的意见提供给本地区的议员,再由议员在议会上进行讨论表决。这道试题便是以这个制度为背景的。
  试题选择了两个事例。第二题紧承第一题。前者是以个人观点,后者是以议员身份,暗合了写作目标(ii)“具有读者观念和多种情境中的文体意识”。但后者相对来说更难。值得注意的是,在试题(1a)和试题(1b)中各出现了“扼要”和“简明”两字。后者还强调“要有说服力”。这就表明文章必须言之有物、简洁明了,不能空发议论。
  考生若要写好这篇短文和论辩书,不仅仅要将题中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而且平时对这类公共问题必须有所关心了解。因此,考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且也得到了一次如何行使自己公民权利的“预演”机会,或者说公民意识的教育,学会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从这一点来说,教育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只是命题者做得非常自然巧妙罢了。
  但最具挑战性、也最能见出编题者深心的当属最后一题——第2题。编题者在前述题目的基础上,颇具戏剧性地宕开一笔——跳出了前两题的条件,设想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例外。编者似乎有意启发考生:世界是复杂的;生活并不总是按正常的逻辑来运行的,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无法逆料的意外。编者在着意提醒考生: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又必须防止思维的偏执,褊狭,学会正确的放弃,学会尊重客观事实。这与其说是对写作方法的培养,还不如说是培养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反观我们的议论文教学,如果用3个字——“假大空”来形容似乎并不过分。这些年来,社会对它的诟病早已不绝于耳。笔者检阅近两年全国高考统一试卷及各省市单独出题的高考作文题目,发现2006年有《读》、《谈意气》、《愿景》、《肩膀》、《人与路》、《走与停》、《生无所息,生有所息》等;2007年有《人生,诗意还是失意》、《诗意的生活》、《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季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说爱你不容易》等;还有更别出心裁的,以一句古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为题让考生借以想象发挥……乍一看,这些题目出得都颇具新意,且被认为富于“诗意”和“文化内涵”,“发挥空间很大”,并且从中能体会出命题者的辛苦和努力。但仔细推敲,均不免给人空泛、晦涩和玄虚之感。考生审题时很难找到切入点,从而真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结果很容易双脚离地,凌空蹈虚,泛泛而谈;或者牵强附会,无病呻吟,矫揉造作。难怪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在新浪网上公布后,有不少网友留言:“……估计出题者如果自己用《怀想天空》写一篇作文,也必定好不到哪里去。……仿佛看到××考生考场上仰望天空的呆滞而无助的眼神……”,“××这种题目(指《行走在消逝中》)激发了我的文艺腔……”,“××的作文(指看图作文《出事了》)比较晦涩,考生不好把握,有点漫无边际的感觉,难为今年的孩子了”。也有网友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不能太晦涩。”
  笔者不知道,一个少年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反复地做这类作文练习,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方法?对他毕业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又有哪些实际的用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纷纭的时代。我们的国家、社会,有多少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关注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作文命题的触角伸向这方面,把题目出得切实一些、明晰一些,引导学生真正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触摸时代,探索自我?如果这样,每年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因为“跑题”而“屈死”在作文上的考生。
  总之,对比英国中学的写作教学,我们似乎有不少东西需要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说,伦敦大学考试和评估委员会这个试卷样本也带有应试教育的“嫌疑”:下属各校的试题必须按照这个样本来出。但这种“应试”所产生的导向性似乎跟我们正好相反,正像电池的“+”和“-”一样。
 教育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让新一代具备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辨别真伪的能力说完了英国,说美国。
  为了较具比较价值,笔者特地托大洋彼岸的朋友找到一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6年高中会考英语语言艺术试题集。这册试题集共有160页。
  也许是两个国家同以英语作为母语,美国试题的思路跟英国有很多相近之处。
  以下是关于写作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电视、收音机、报纸和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只是我们能得到新闻的几种渠道。大部分人可能会每种都用一些,但一些人会完全依赖某一种新闻渠道。请写一篇短文讨论某一种新闻渠道相关的优点和弱点,并举例阐述你的观点,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这种特殊的新闻来源的利弊。
  2.在你上学期间,你细细地琢磨过许多人,请回想其中一位你曾细细琢磨过的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请写一篇短文讨论这个人,说明是这个人身上的什么东西使他非常特殊,请用例子和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
  写作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要求。
  2.组织好文章的前部介绍、文体和总结。
  3.用特殊的细节和例子来全力支持你的观点。
  4.针对读者和你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词。
  5.句式多样化,使得文章读来有趣。6.检查语法、拼写、断句、大小写……
  笔者看了第一组材料后不禁暗暗叫绝——这个题目出得实在太好了!
  毋庸置疑,我们已置身于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常常使我们迷失方向。教育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让新一代具备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辨别真伪的能力?我想,上述这道写作题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这两道题的共同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了解社会、了解他人,如何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理解力,而且题目内容既简洁明了,又具体切实。命题者似乎唯恐考生跑题,还将写作注意事项交代得一清二楚,让考生一看便明白应该如何去完成。从这些内容及注意事项背后,我们不难体察到命题者的友善和“人文关怀”。
  与之相比较的是,我们的写作要求往往是:
  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已经算是最详细的,通常就是“请以‘××’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难怪年年有那么多的考生跑题!
  美国试卷的阅读部分,所提供的阅读文章在内容上与写作有相通之处。比如,如何去宠物医院做志愿者或如何与宠物打交道;到餐馆怎样做礼仪迎宾及相关责任;如何设置密码;怎样排列录像店里的带子以使顾客最方便;一个爱好艺术的学生从不会做饭,可在帮助一个朋友安排聚会时却要做三明治,学生将三明治当成艺术品一样做,结果非常成功;还有收音机的使用手册等等。总之,都非常生活化,且都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品质修养密切相关。
  此外,特别引起笔者兴趣的是他们的标准化选择题。由于篇幅关系,笔者选了一篇最短的诗歌《母亲曾有的勇气》作为例子:
  母亲曾有的勇气
  母亲曾有的勇气
  已随她而去,与她一同静静地安息,
  英格兰采石场里来的岩石,
  现在已变成了花岗岩山上的一块花岗岩。
  母亲曾戴过的金胸针,
  她遗留给我来戴,
  这是我无比珍惜的东西,
  但它却可以闲置一边。
  噢,假如,她留给我的,
  是她那带进坟墓的东西——
  那如岩石般坚强的勇气,
  那是她现在不再需要的,而我却需要。
  这首诗的作者是爱德娜·圣·文森特。
  下面是有关的选择题:
  1.以下哪一句最适当地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
  A.个人的勇气比有价值的实物更重要。 B.只有女儿才能表达对母亲的情感。C.有一个金胸针比什么也没有强。 D.像勇气这些个性特征不如珠宝有价值。
  2.以下哪一句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悲伤和遗憾的情感?
  A.英格兰采石场里来的岩石,B.噢,假如,她留给我的,C.母亲曾戴过的金胸针,D.那如岩石般坚强的勇气,
  3.以下哪一组词最好地描述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
  A.敬仰和思念B.猜疑和嫉妒C.敬畏和惊讶D.愤怒和厌恶
  请注意,这可是高中毕业会考的阅读题啊!笔者有些疑惑地一连看了另外好几道题,内容有戏剧、故事、描述性说明文等,都差不多这么简单。相比之下,我们的语文高考阅读题不知要比这难多少倍!不过这个“难”字的确切解释是“似是而非、扑朔迷离、声东击西、刁钻古怪”。
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语文”教学所涵盖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说上述的例子都是关于英语国家的考试情形,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法国的。
  法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大学录取是依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会考通常在6月中旬举行,跟中国每年的高考时间差不多。法国的高三分文、理、经济三科。下面是2001年法国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各科均有三题,可选做一题。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不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和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会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看到这样的题目,笔者真是感慨系之。
  笔者不想再多做评析了。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语文”教学所涵盖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对国民基础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并且,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法兰西民族的素质、教养和内在的精神气质。
  由于所看到的资料有限,笔者只能做一点浮光掠影的介绍。笔者深知,比之世界上别的国家,中国的高考承载了太多也太沉重的内涵。因此,这些比较的意义也是相对的。我们企望读者透过这一派“域外风光”,对中国当下的语文教育有更多的理性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3:19 , Processed in 0.1038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