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学梦与他的教学——谈谈文学塑造教师与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6 04: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学梦与他的教学——谈谈文学塑造教师与语文教学




赵福楼

钱梦龙在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之后的即席演讲中,说过一句话:我教了一辈子书,现在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合格”教师。他针对的是,国家制定的教师入职的学历要求。他的学历不高。本人情形类似。中师毕业,教了十七年书;还做了十四年教研员,在天津市教研室做副主任。
以我的经验看,入职学历低,还可胜任教育工作,除了持续不断学习之外,还与另外一件事有关——文学改造了我与我的教学。今天与大家谈谈文学教育之于教师的影响,以及带有鲜明文学倾向的教学如何改变学生。
一、我的语文学习体验与文学的影响
我不止一次曝光说,我的初始读书体验,是不喜欢语文的。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偏于简单化重复训练,重视记忆,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这让孩子们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看不到学习的效果。至今回忆语文课堂,除了放开喉咙读书,书空汉字或反复抄写,教师不厌其烦讲析课文之外,没有别的印象。事实证明,目前通用的“做题和讲题,解构课文”的语文训练方法是缺乏实效性的,至少在与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涵咏诵读,多读多写”比较,并没有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
改变我对于语文学习态度的是,一个人——鲁迅。初三年级课本里,增加了鲁迅的杂文。在几百字的短章里,教师剖析出其无限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读者进入作者心灵境界的时候,我才知道读书是在读人。
文学家是人类社会中极其特别的一个群体。他们偏重于精神生活,执着于进行社会改造与人的精神塑造。在教材精选的篇目里,大多为文学作品。而这种文学特质,在语文课堂里被挖掘得不充分。也就是说,本来语文阅读进入的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山;可是,很多时候的教学,让我们一无所见。
从阅读鲁迅杂文开始,我成为文学爱好者。读古诗词,学习诗词格律;再成为红学爱好者,组织同学成立文学社;参加作家学会组织的作家函授班,创作文学作品。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的丰富审美体验以及与伟大作者思想的接触,这开启了我的文学生涯。或许在我的学习生涯里,所短的是正规化的专业训练,可是却因为文学的感染与实践,让我比很多语文老师,多了一样本事——文字的敏感性。这是读者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参加王荣生老师工作团队的国培班,在集体备课中,读《胡同文化》。我的体验与教参提示的不同。我读出的是一个人,思想纠结,而且情感色彩驳杂的样态。
语文藏“宝”,这个“宝”是什么?
我理解有两样儿:一者是,文学的审美体验;二者是作者在文字表达背后,他特有的敏感气质、丰富的思想、伟大的品格,以及其他可以丰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母语教育,在实施课程中有一个特点:但凡其国家和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积存下丰富文学作品,涌现出一大批伟大作家,其母语教育一定是偏于文学的,也就是要用文学教育来作为课程中的最主要内容。例如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历史短,可是在人类近现代社会,这块土地上,也涌现出来马克·吐温、海明威、福克纳、爱伦·坡、惠特曼等伟大作家。这也奠定了美国语文的文学特质,它以文学历史贯穿教材。
试想,在本国语文教材里,如果缺少了屈原、李白、杜甫、陶潜、苏轼、曹霑、鲁迅诸人与作品,则我们的语文里则会失去多少美丽的风光和感人的魅力?
文学之于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其文学修养在专业发展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常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具备教学技术与能力,还应该在语文读写的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如果你感受文学的能力强一点,或本身就是作家,则在教学中就驾轻就熟了。
目前很多语文老师,也兼修写作,或者成为读书渊博的人。这个现象,说明文学与语文教育并不隔膜。本人在练笔文字中,有文化杂谈、教育与教学的专述,还有一些文学随笔。我觉得,文学之于个人的影响要超过某一个老师,语文最美在文学审美。
二、关于文学教育的诸多尝试与思考
文学以艺术化的手段,要传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以及认识经验的传播。作者的眼里是有读者的。他渴望读者能够读懂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前瞻性判断和思考,改造社会。文学的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以文学手段曲折反应生活,引发读者的反思,在社会众生相里,以及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价值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标尺与定位,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要到哪里去。这是文学之于人生塑造的作用。二是,文学还是社会描绘与批判的主要手段。要知道,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历史中,知识分子总是最具有思想敏锐性和社会批判性的群体。作为读者,从作者的先知先觉里,得到关于社会发展走向的基本认识。这对于引领社会大众打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文学情怀是偏于理想化的,由此会产生社会反思与批判,由此让我们看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有怎样的距离,以及怎么走到那里去。因而文学可以对于社会疾患进行疗救。四是文学是具有审美特征的,也就是说阅读可以唤醒我们的审美体验。由此看文学具有教化作用,也就是说,文学阅读在人类文化传播中,体现出重要的艺术价值。五是,文学作品总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社会人群在典范语言运用上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作者总是在表达中兼顾文道统一,即重视语言之美。这说明,增加经典作品的阅读也是教会学生使用典范语言的重要手段。六是,文学作品里总是杂糅进去很多时代文化与人类改造社会的知识,由此积淀文化知识,并发展人类智慧。可以说,在经典阅读中,我们会增加人生智慧,借鉴历史经验,发育出新的思想与文化。
汉语言文学,主要有两个载体——文言文和现代典范汉语。前者主要承载的我国古代文化,而后者在“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运动之后,迅速发展起来。两者都出现了一大批应用语言的优秀作家和经典作品。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或实用类作品兼具文学性。而且语文老师经受过汉语言文学的浸染,养成了偏好文学的审美习惯。这也奠定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
下面谈谈文学教育怎样与语文教学融合。
(一)文学阅读,在根本上体现为,基于文本关注,以及聚焦在核心问题,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关系的建立。
核心词:阅读对话
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是在具体的活动场景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也就是说对话的双方需要在同一时空中。而阅读对话,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交流。自然,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是文本。由此,人类以文本的方式实现了知识、文化与思想的传承。
文学的创作一方,在文字里较多流露出,关于世态人情,以及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态度、认识、情感、审美、思想等。也就是说,每一篇文章里,都融入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我”,那就是作者。读者,在倾听作者叙述时,要找到作者面对的事件或问题,了解其生活处境,从而与他一同经历和做出价值判断。阅读就是用这种方式与作者交流的。
文学作品里,那个“我”以多种方式存在。其一,以第一人称叙述,“我”参与到文本展现出来的生活里。散文中,这种方式较为常见。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冰心的散文《小橘灯》,故事里的那个“我”,都是生活里真实自己的存在。其二,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述里。例如茅盾的散文讴歌北方抗日农民,在《白杨礼赞》里体现出非常炽烈的情感。其三,作者有意识过滤掉自己的情感和评价,在纯净的自然情态里进行表达。这种较为委婉的方式,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得较为显著。在封建集权统治下,文本也有话语禁忌,也就是有集体无意识中不可以说的话,于是他们需要借古伤今,借物抒情。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述自己的醉酒状态,就让如今的学生很难理解。其四,文学作品里人物的塑造,也带有作者的影子。如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那里面的酒店小伙计,终日无聊而且苦闷,其实就是在一个不令人满意的时代与生活处境里,作者真实的心态和生活状态。自然,对于文中的孔乙己,作者的态度也是“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其五,作者呈现出生活的畸变或孤独状态,从而把自己不融于社会,不与黑暗力量妥协的情态表现出来。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欧美出现了一种反现代的思潮,在艺术上较多揭示了社会的荒诞与人性的扭曲。诸如卡夫卡的《变形计》。此外,文学作品里,常用夸张和虚拟的办法,从而揭示社会的黑暗。如安徒生的童话作品《皇帝的新装》,塑造出一个昏庸、奢侈的皇帝形象,嘲讽了封建统治者。在当时,作者的表达只能用这种试图与真实生活拉开距离的童话文体。
理解作者,还要在文本之外,增加补偿性、扩展性阅读。文本呈现的一个孤立的事件或情景,它的意义是有限的。放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以及作者的人生旅程中,我们更容易理解。因而,文学阅读一定不能是封闭起来的,局限在一篇课文的阅读。阅读鲁迅的文章,一定要了解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基本情况。那时内忧外患,矛盾丛生,民众愚昧而麻木,革命逐步成为主流可是又出现势力分化。在这个现实处境里,知识分子普遍忧虑于民族未来,而出现思想的苦闷。鲁迅其人具有独立个性与思考。他本人是个现实批判主义者,而且之于未来带有悲观情绪,在各种思想与势力角力中并不选择占位。这种孤独处境,让他显得很突兀,理解他的人不多,甚至以为他是个色的人。也因为他选择独立思想,也让他成为最为敏锐而具有前瞻意识和深邃思想的人。不了解这些,你无法读懂鲁迅。
今天有舆论在批判鲁迅,以为他的话语姿态,不够婉转,比较极端,与人斗争,具有思想锋芒,以为学生要远离鲁迅,教材里要减少鲁迅作品。说这话的人,都是基于今天的话语条件,与鲁迅所处的时代,以及“鲁迅与人并无私仇”这一点并不了解。鲁迅其人具有鲜明的人民意识和民族思想。他的一切表达,都是从这个立场出发的。
(二)阅读展开需要由个性化经验积累,发展为集体性的,共同审美体验,并以经验分享而达到这个目的。
核心词:经验分享
基于阅读的教学,是集体环境下,师生之间分享阅读经验的过程。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课堂的意义,在于设置固定时空,集中一批有学习需要的人——教师与学生,然后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以有效提升思考深度和广度。其实,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个性差异,发展思维的敏锐性,以及认识的丰富性。
这种分享的模式有三种:一者是以教师的知识高端,传递给学生,这种分享就是传授。二者是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交流中,贡献出自己的经验,并且在倾听和思维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认识。三者是学生就难点问题得不到解决,处于集体性困惑时,教师提示方法和指点迷津。
第一种模式为传统教学模式,而课程改革推进中,涉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侧重增加的就是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以及师生之间的互通交流。第二种分享模型,构建起来小组活动与展示型课堂。例如杜郎口中学,注重学生主体活动,其课堂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学习后,进行各层级的学习成果展示。第二种分享模型,构建起来教师主导课型和问答式教学。现在的展示课,较好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所呈现出来的课堂面貌,基本都是这种模式。
阅读过程的分享,以及教师在这个交流中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学生阅读与教师阅读,都聚焦在同一文本,可是这两者的阅读结果是有差异性的。因为教师的阅读专业性,以及他所储备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造成与学生阅读比较,有高端性质。也就是说,在针对同一问题的探讨中,往往教师的见识是超出大众的,在师生经验交流中,存在由教师高端向学生低端传递的特点。阅读中也存在个体阅读与大众阅读的差异性。一般而言,个体阅读有局限性,而大众阅读分散了关注点,认识多样化,而且也会出现超出一般的理解。换句话说,大众经验分享,不仅可以扩展阅读经验,还可以提高阅读认识的深度。所以,在课堂语境里,我们需要设计小组或集体的大众经验分享。
阅读经验分享的必要性,还体现在阅读认识只有在大众交流中达成共识,才可以形成审美共鸣。当个体阅读经验受到别人关注,而且得到积极回馈时,个体阅读的价值才可以得到认可,这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反应,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阅读认识体现为逐层剥茧的过程,表现为,由文本为探究样本,围绕问题的探究展开,进行深与广两个维度的思维发展。
核心词:思维发展
阅读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语言刺激,以及由此在头脑里构建起来的情景和图景,与原本就存在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建立关联性,从而产生联想和想象活动。由此看来,阅读的心理活动总是以联想和想象而展开的。
阅读中出现的麻木状态,总是因为缺乏这种心理的活跃与经验的唤醒。过去,我们较为忽视阅读的心理分析,而把阅读的体验,归结在“灵性”,以为某些人读书反应敏锐在于那个谁都说不清楚的灵感。从学理上看,一个人在文字条件下,可以建立起来,语言生发的联想和想象,才可以推动思维的发展。
我们用一段文本阅读来说明思维的活动。试看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段话的语言特点有三个:其一,两句话的主语都是“我”,按照一般语言规律,前后主语相同,后句可以承前省。也就是说,后句的“我”可以去掉。这时问题就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要多加一个“我”?其二,文中谈到“我”与父亲相别的时间是“两年余”,作者的用词是“不相见”。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这两种语言表达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其三,一个人最受关注的是面貌,也就是正面像。可是,本文让作者记下的却是一副背影,这说明什么?
我把三个问题抛给大家,供大家阅读思考。由此告诉大家,阅读总是伴随着思维活动。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思维活动不像现在这样——我把问题抛出来。思维活动,总是潜在于阅读活动中。
下面我们试图沿着问题思路,看看有没有答案。
第一个问题。若联系前后句,我们会发现,在前一句的收尾用了“两年余了”。两年,这是时间词。加了“余”,不仅是说时间长于两年,更主要的是,作者在说到这里时,一定在沉思中,他需要回忆这个时间的前后两端生活里的印象。再加“了”,表示语气的延长,在语意上,也告诉我们,作者堕入了一段回忆里。我们在朗读处理时,要注意把语气拉长,还要放得轻淡。后一句,续接时,作者如同在梦里醒来,所以不自觉间加上了一个“我”。这个反常的语言现象背后,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态。
第二个问题。不相见,是双方不见。内含着一层意思,这个不相见,是源于主客观错杂的复杂原因的。或者是我想见,而又摆脱不掉成见,所以刻意躲避;又或者是,父亲想见,我却有有意躲避着不见。若我们了解到他们父子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就会知道,这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无比复杂的。对于与父亲相见这件事,在别人很简单很容易,而在作者与父亲,则还是纠结着的。
第三个问题。以“背影”作为一个记号,不仅说明那一次,与父亲的别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主要说明,我与父亲之间缺乏“面对”。中国式的父亲,总是带有威严的、权威的特点,尤其在朱自清的家庭,他的父亲少年在外,独立支持,是这个家庭的支柱。儿子对于父亲是“尊敬”的态度,父子之间或许亲近不起来。可是,在《背影》一文里,我们看到的父亲,在全力讨好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反常性也要令我们思考:父亲要尽力弥合的是什么?看来父亲与儿子关系,有一道裂痕。他们彼此很难面对,尤其儿子在接受父亲的好,同时很排斥。作者在追述背影的过程中,他一定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短短的两句话,可以激发起来我们如此复杂的思维活动。这说明,阅读中学会思考是多么重要。
(四)读写互动与平衡态的建立非常重要,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学生具备了初步阅读经验与生活认知能力之后,同步发展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作者的语言的表达与情感体验、思想发展。
核心词:读写结合
阅读是学习运用语言,而写作则需要自己运用语言。我们的语言修养的一大半是在写作训练中得到的。文学教育,其实也需要用大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现实教学中,阅读偏重,而弱化了写作。学生在写作中普遍有畏难情绪。这与写作的定位有关系。我们设定的写作,即要完成的作文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服务于应试的语文产品。这决定了作文,是带有强制性的,这与写作的主观性表达特点有所背离。
我主张,扩展作文的内涵,指向学生习作中,支持语言发展的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读与写要结合起来。基本的形态包括:
其一,课堂延伸问题的探讨,并且用书面语表达出来。
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叫做问题探究。现实语文教学中,学生基于问题的回答频率很高。可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投放很多时间用于思考和探究。这些活动要放在课下,可是如果这个活动不做到成果化,也就很难形成学习效益。为此,支持阅读探究的方式,一定是要求学生把探究的成果,用文本形式展示出来。这也是作文。
其二,基于问题探究的广泛阅读,也需要实现经验的分享;而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实现的阅读增益,也要学会表达出来。
我们主张扩展阅读视野,可是支持大范围阅读,也需要形成分享机制。大家在交流中才会形成共鸣,产生积极的阅读体验。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丰富阅读认识,促进思想发展,有必要以文本形式还固化。
其三,写作除了生活触发外,也需要以专题学习为源头,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以文字形式表达思考。
这个写作产生于任务驱动。即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阅读思考,最后付诸文字表达。
(五)语文实践是基于语言应用,体现在“听说读写思”各方面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而在语言实践中,文学体验尤为重要。
核心词:文学体验
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这是构建大语文的基本思想。因而,语文实践同样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
偏于文学的活动,常常会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里,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我早年进行作文与育心同构实验。试想,学生每天写一篇作文,实现作文的量上的积累,从而促使质量的提升。在量的积累之后,作文评阅的压力进一步增加。破解这个难题,我采取的做法是组成文学社,以文学社组织,来进行作文活动。
方法也简单,学生自愿结组,规定三五人,全班组成若干文学社。确定社长、宗旨,以及研究文学社关于作文的具体要求。从而构建起来组内同学作文互评机制。文学社举荐作文,最优,以及最有进步的作文,交给老师评阅。
这样教师便依托文学社组织,把学生的写作活动统筹起来了。
再后来,我总结经验时,发觉到作文活动,以文学社形式来组织。实际上,应和了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书面语表达与口语表达一样,属于人际交流的形式。把话语伙伴集合起来,共同交流,其实也就构建起来了话语的交流机制。
在实际教学中,文学类的活动比较常见。还包括,学校举办校报校刊,班报班刊,发表学生优秀作文。
(六)文学作品里不缺少审美特质,可是师生阅读中,普遍存在懵懂和麻木状态,这与之于美的发现匮乏有关系。因而,好的教学,一定是会引发师生审美共鸣的。
核心词:审美特质
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是语言运用的较高水平,而且是艺术水平。自然,这需要增加审美要素。
文学作品讲究文道合一,体现出语言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可是,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却缺乏美的发现。
文学作品中美的表现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精心的语言组织。文学语言是形象化语言,语言形式比较丰富,而且作者的个体表达带有个性特点。在语言组织上,也较为顺畅,符合逻辑。这些表现为语言的形式美。例如,我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积存了大量优秀诗歌。这些诗歌的表达,在用词上很考究,强调在简约中表达丰富的内涵。文本鉴赏,不要忽视在语言形式层面上,文本美的特质。
其二,艺术化形象塑造。艺术化反映生活,其基本方式是塑造形象。这包括,小说中的艺术人物,诗歌里的艺术情境,散文里的艺术化物象等。仅以小说为例来说。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着力塑造了“我”的父母形象,也就是菲利普夫妇。他们在见与不见上,对待富有和贫穷于勒的态度,前后形成对比。由此揭示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下,亲情的疏淡。艺术化形象的分析对于理解文章意义,起着重要作用。
其三,现实社会的审美与批判。文学体现为一种美的形式。文学作品,还有一个重要品格,就是现实批判性。我们要看到,人类社会进步总是基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逐步演进的。而作家的创作,在很多社会演变的重要时期,都对于唤醒觉悟,促进社会向积极方面的发展发挥了作用。反而是《诗经》里“颂”的部分,封建王朝里很多阿谀之作,少被人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文学作品里,作者的批判姿态,其背后的理想情怀。诸如,在杜甫诗作里,我们去经历民众为生活奔波和遭受压迫,自然会唤起同情心。这种朴素的人本思想,在那个时代——“社会阶层对立,上下等级森严”的情况下,显得多么可贵呀!
其四,未来生活的前瞻。严肃作家总是希望在现实生活之外,超脱于大众,有前瞻性思考。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理想和情怀在文章里的表现。例如阅读“五四”时期作家的作品,其社会背景都是黯淡的,带有沉郁的情调,可是我们还会在这其中读到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他们是不会失掉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展望的,尽管现实是残酷的。
其五,深邃的思想表达。在作家的表达中,要担当道义,他主观上希望“传道”。这个“道”是什么?我们需要在阅读中,找到作者表达的意图。由此,我们才会贴近作者深邃的思想。例如,读《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会认识到,在自然万物里,人的伟大,与其特质,在于人类的思想。作者刻意把思想的价值提高,是带有针对性的,他批判的是集权对于人民思想的禁锢。他鼓吹自由思想。
每一篇文章,在美的表达时,总有其特点。作为读者,也需要有敏感,可以找出这个美的特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8:58 , Processed in 0.1046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