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两千年来谁荐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7: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千年来谁荐书

熊建

  本期的主题是读书,以迎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的来临。《两千年来谁荐书》采撷岁月长河里中国人藏书读书荐书的“珍贝”,浓缩出从官方荐书到私人荐书,再到大众荐书的历史发展过程。《甘口的良药》由阅读狄更斯的感受,扩展至对中外经典名著的精到评点,恰可视为一篇私人“荐书文”。
  随着电子阅读迅速兴起,我们可以看到的书海了去了。下载一个读书软件,“上穷碧落下黄泉”,什么书都能看到。过去,惠施拉着五车竹简,就能让世人艳羡,而今,随便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秒杀”古时任何一位藏书家。
  但是,书少有书少的烦恼,书多也有书多的困惑。书海无涯,读什么书?
  张之洞说读书“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輶轩语·语学》)。
  过去,一代代读书人,买书藏书,校书荐书。荐书成果,撰为目录,就是一份精致的荐书单。比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之洞力荐,“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
  漫漫两千年目录史,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一个从官方荐书到私人荐书,再到大众荐书的发展过程。
国家牵头,大官荐书
  刘向可能是史上最幸运的读书人了。
  西汉两次大规模整理国家藏书,刘向赶上了第二次。汉成帝时派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并命光禄大夫刘向带着儿子整理皇家图书。
  那么皇帝老儿家有多少书呢?按照《汉书·艺文志》记载,一共有一万三千卷。我们常说读万卷书,就相当于把西汉国家图书馆的书读一遍。
  之所以说刘向幸运,是因为他当时看到的书,于今百不存一。
  隋朝人牛弘总结书有“五厄”:始皇焚书、王莽之乱、董卓之乱、八王之乱、侯景之乱,每次变乱,都给官方藏书、给文化造成毁灭性打击。连番厄运之后,历史上的很多声音就此熄灭,很多人物事迹就此湮没无闻。还好,我们有目录。而刘向称得上是目录祖师爷、荐书第一人。
  如果说柳永是奉旨填词,那么刘向就是奉旨读书。坐拥兰台万卷,刘向和儿子刘歆应该很开心。他们的工作是读书,然后把读过书的梗概大意写下来,品评价值,是为提要,加以分类,集纳成目录,刘向的叫《别录》,刘歆的叫《七略》。儿子的书是其父亲的书的节选。
  时光流逝,书厄几重,这两本目录也都看不到了。幸运的是,班固是个懒人,他写《汉书》的时候,辟有专门部分记载当代图书大全,正好手边有《七略》,就奉行拿来主义了,内容大体全依刘歆,删繁就简,改名为《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
  《汉志》在手,可以说,汉代及之前的学术脉络,当时人的兴趣所在,我们就能窥探一二了。
一部好目录,掌中聚万书
  古代图书分类,后期是四分法,代表是《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前期,也就是汉代及以后一段时间是七分法,《汉志》秉承了这个分类,而从今天来看,其实是两大类。
  第一类,以保存和阐扬诗书礼乐传统为职责的儒家文化,是为六艺、诸子、诗赋;第二类,以数术方技之学为核心的实用技术文化,是为兵书、数术、方技。前三种是“文学”——人文之学,后三种统称“方术”,合起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学术”。
  从《汉志》可以看出,我们曾经很熟悉“赛先生”。兵书、数术、方技之中,充斥古代的高科技,显现出时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冲动。
  望气、风角、式法……虽然今天看来其中内容大多荒诞不经、迷信愚昧,但是沙里淘金,没有这些沙子,哪有传统文化的金子生成?
  《汉志》起点很高,总结书旨,归纳源流。后来唐代开元年间,食象亭十八学士之一的毋煚参与整理国家藏书,形象地阐述了目录的读书指南效用。他在《古今书录序》中说,没有目录作为指导,读书人就好像孤舟泛海,弱羽飞天,衔石填海,倚杖追日,“不亦劳乎?不亦弊乎?”有了好目录,好比手拿平板电脑,“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批万函于年祀……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
  一千多年后,张之洞也有类似识见:好目录能“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惘眩惑。弇陋者当思扩其见闻,泛滥者当知学有流别”。
  因此,目录虽不是为了荐书,但它客观上有荐书的功能,就好像一串钥匙,一把钥匙对应一门学问。好的目录能让读者知道用哪把钥匙能开哪扇门,门里有什么东西。
社会精英私人荐书
  宋代之前,整理、推荐书目基本上都是官方行为。随着印刷术的推广和社会崇文风尚的兴起,民间有条件的士人开始编撰私家目录。私人荐书渐趋流行。
  赵宋出了两位荐书名人:晁公武和陈振孙。他俩的共同之处,首先是藏书多、读书多。晁公武家里藏书二万四千多卷,不仅是西汉国家藏书的两倍多,也远高于后世的藏书家——清代江南著名藏书家丁丙的藏书楼才叫八千卷楼。陈振孙藏书冠甲江南,多达五万多卷。
  他们不是把书当装饰,而是真读、精读,然后写提要,品评价值。所荐之书,颇多佳作。
  晁公武的“荐书单”叫《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解题式私家目录,通常只用一二十字至百余字,就能简明扼要地揭示出一部书的大致内容。比如名字怪怪的《八五经》是本什么样的书?“‘八五’,谓八卦、五行,虽后人依托者,而其辞亦训雅。相墓书也。”
  市面上的书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读者最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晁公武、陈振孙的意见就颇有代读者选书的作用了。
  比如,晁公武说《春秋会义》这本书,“虽其说不皆得圣人之旨,然使后人博观古今异同之说,则于圣人之旨,或有得焉”。既指出不足,也点明可观处,有助于读者取舍。
  陈振孙的“荐书单”叫《直斋书录解题》,其中评《韩文公历官记》,“颇疏略”,里面的史事错得很离谱。有这样的评价,我们对这本书后来的亡佚,也就不用惋惜了。
  古今中外都有不良书商,假托名家攒些不着四六的书骗钱。晁公武对这样的书毫不客气:《冷斋夜话》,“皆依托也”;《天机子》,“托之孔明也”;《绎圣传》,“解经不甚通”,等等。
  当然,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书,他们也不吝赞誉。晁公武评《潜夫论》作者王符,“在和、安之世,耿介不同于俗,遂不得进,隐居著书三十六篇,以讥当时失得”。推荐之意,溢于言表。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荐书
  过去的士人把藏书多、读书多当成显示存在感的方式。清代目录学者章学诚嗜书如饭,他的名言是“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读书多,自然明白目录的重要性,他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八个字说尽目录学的一生。
  这八个字怎么理解呢?南宋的郑樵说了:“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书守其类。人有存殁而学不息,世有变故而书不亡。”(《通志》)
  人世变故,目录学也不是一成不变,对应今天的学问,是图书馆学,当然,更时髦的叫法是信息管理。
  很长一段时期,书店是最能显示目录学存在的地方——帮读者分类、选择,把某本书好的版本挑选出来。但是实体书店正在逐渐消亡,网上书店现在尚承担不了帮读者选择的功能,其荐书大体还很肤浅。比如淘宝上的不少书店,类别混乱不堪,既然不可能通过分类来让书籍各归其位,那么读者也就没办法得门而入。
  可以说,谁为读者选书、荐书,就面临一个真空。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将来能给读书人高水平地荐书的,恐怕就是读书人自己了,大家帮助大家,进入大众荐书的阶段。
  但是,不管谁荐书,要想荐到位,基本原则得向目录学“借枪”:第一,论其指归,辨其讹谬;第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第三,类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究其本末,以见学术源流沿袭,对其他读者来说,才可以明门径、知缓急。
荐书与读书
  真正把书读进去,就会发现不用靠别人荐书了,自己就能知道自己下一本要看什么了。正所谓,书越读越多。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看书看着看着就旁逸斜出、开枝散叶了。比如,现在经济学是显学,可自己是门外汉咋办?就先从普及本看起,看《朱镕基讲话实录》,既通俗生动,又高屋建瓴,可以弄明白一项项经济政策的出台背景,还有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制度的变迁对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就找本樊纲的《制度改变中国》看看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是怎么出来的。
  然后,就想知道他山之石的想法。那就再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变革中国》,了解一下外国人是怎么分析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之路的。
  然后又好奇,历史上的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是如何建章立制的?就翻翻钱穆的《中国经济史》。书很薄,看完不过瘾?就去看历代史书中的货殖传啦、食货志啦,以得其详……
  这么读下去,自己都能编一本目录了。或者按捺不住表达的欲望,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一下?现在的移动社交工具这么发达,看了什么书,觉得它有什么价值,值得读或者不值得读,赞几句、吐槽几句,都可以迅速扩散出去,这就是在为别人荐书。大家一起荐书,读书的概率就高了,读书的人群就扩大了,整个社会的书香味何愁不浓?
  就这样,两千年下来,从国家整理、官方荐书,发展到精英读书、精英荐书,而今已经有条件发展为大众读书、万众荐书了。这个嬗变,值得点赞。读书前景,绝对可期。
  (熊建,作者为人民日报编辑,北京大学目录学专业硕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14:36 , Processed in 0.0930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