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刻板与随意: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极端(崔国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 18:4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刻板与随意: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极端(崔国明)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刻板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情况的确如此。
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教学的弹性很大。
我也始终觉得,语文的本质是“活”的和最具张力的,而语文课应该可以是所有学科中最“不守规矩”的、最个性张扬的,甚至也可以是“野性”的。但是,这并不表明语文课堂教学就可以漫无边际、随心所欲,这其中还是应该有一个可以触摸的“边际”,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尽管“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讨论甚至争执由来已久,尽管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的大规模的见仁见智的观点碰撞,正在廓清“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的迷雾,使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明晰,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具体到一本教材、一篇课文、一节课,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依然很值得一线教师关注,而随意性太大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黄厚江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确定了如下的教学内容:
①聊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②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③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④评一评高邮人的端午明星;⑤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⑥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⑦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望;⑧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⑨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我没有听到这节课,但是我却在想,执教的教师是凭什么来确定以上这些教学内容的呢?这些教学内容中,有多少是能够和文本扯上直接关系的呢?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展开课堂教学,那文本岂非只成了课堂教学的“引子”或者“话题”?——这或许就属于典型的教学内容的外移和拼接,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的一种表现。
冷眼旁观,在新课程背景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中并不鲜见,甚至还比较流行和时髦,显得有一点时尚的味道。
同样的一本教材,有的教师只选讲自己眼中认为重要的、考试有可能涉及到的那寥寥几篇,而有的教师则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要讲的课文。就拿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来说,其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安妮日记》《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图片两组》等等,很多教师就基本不去涉及,最多让学生去“读一读”。而即便是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来讲的同样的一篇课文,比如经典名篇《祝福》,有的教师仅用一个课时就“完成”了教学,而有的教师却用了四个课时仍不能完全完成教学。
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同样并不鲜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究竟还有没有章法可循?还要不要守住一定的规矩?以一己之好恶来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随意性是不是太大了些呢?
内容决定形式。伴随着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应运而生的,必然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组织的随意性;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组织的随意性,又极有可能导致教学的主线不清晰甚至“课堂之线”紊乱。
课堂教学如同作文,是需要“谋篇”和“布局”的。教学内容的外移必然导致课堂组织的外移,而教学内容的随意拼接也必然会导致教学结构的随意拼接。就如《老王》一课的教学,我曾经多次听过这篇课文,尽管执教者不同,但课堂结构却大体是相同的:
①认识老王;②走进老王;③评说老王;④怀念老王;⑤关注老王。
如果说前三个教学环节尚能扣住文本、有一定的内在关联的话,那么后两个环节就完全属于“节外生枝”了,与前面的三个环节没有必然的内在逻辑关联,但执教教师却认为这是文本教学的拓展。情况果真这样吗?“老王”可以“怀念”与“关注”,“祥林嫂”不也可以“怀念”与“关注”?如此看来,“怀念”与“关注”这两个教学环节就失去了在《老王》必然存在的价值。
我也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教朱自清的《春》时,用了20多分钟带领学生匆匆归纳出了课文“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几大块内容之后,接下来就运用多媒体手段,轻点鼠标,向学生展示了十几幅表现春天的画面和描写的文字。画面一幅接一幅,真可谓扑面而来,的确很美,课堂气氛也热热闹闹。但是在这里,教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似乎不够明确,而这些教学内容,也并没有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也丝毫谈不上有思维的跃动,这节课与“美图欣赏”有何二致?
我们希望不恪守僵化的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就可以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少一点随意为好。
与随意相对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刻板。
不久之前断断续续听了一些高中语文课,有高一的文本教学,也有高三的复习教学,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虽是“异题”,但却在“同构”——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如出一辙,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根源可能就在“刻板”。
就拿时下最流行的语文课的“同题异构”来说,要突出的正是这一个“异”字,其本意也许就是要彰显教师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把握,体现教师选取教学内容的不同视角,上出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但是,如果我们冷眼旁观就会发现,有多少“同题异构”的语文课变成了“同题同构”?作祟的也许还是刻板。
“以考定教”可能是目前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单单是语文,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更突出一些,且尤以高中语文为甚。
就如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很多教师可能跟我一样认为,也可能是一直这样来操作的:文言文教学,重点在于落实字词句,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准确翻译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有“眼光”,而且可能还比较“准”,因为我们都知道,即使有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那也关系不大,因为这些内容在今后的考试中涉及到的可能性很小;我们会转而将目光关注于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言翻译等方面,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才是将来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所以,当我们面对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样的文章,我们可能不太愿意花时间来梳理结构、分析内容;也不太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涵泳语言,去品味包含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当中的作者内心的伤痛,去揣摩“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所营造的绝妙意境,去体会“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蕴含的无以言说的情感,甚至更不愿意在“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处稍作停留。
如果课堂教学一味瞄准考试,那么,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些僵化的知识,教学方法也就必然会沦为应试的技巧。
虽然我们都说“教无定法”,但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入格”之后再“出格”。虽然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有它稳定的一面,但“出格”的语文课堂教学可能才更具灵性,因为语文是“活”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而且教师自己本身也在发展、也需要发展,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很难用同样的一种模式去套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教师也不可能自始至终用同一种模式去施教任何一篇课文。一味“入格”而不能自拔,语文教学一定会“面目可憎”。
连续听了3节高三语文的复习课,尽管复习的内容各不相同,有文言断句的,有诗歌鉴赏的,还有散文阅读的,但课堂流程却整齐划一,都严格遵循着“说考点——讲例题——做练习——上黑板——给分数——找差距——对答案”的程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教学的这几个环节,都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课后和教师交流,授课教师自己也觉得这样的课上得“实在没劲”。每一节课都按照这种刻板的程式,无疑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这样的教学,教师上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
这仅仅只是一节课的结构。而从大的方面来讲,“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外养内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等等,比比皆是,在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人眼花缭乱。就拿“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说,“教师讲授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30分钟,当堂练习5分钟”,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一定是“高效”的了?我看未必。
我只是想说,语文课堂教学似乎也没有可以“放之诸文而皆准”的不变的“模式”和“信条”。所以,没有必要严格遵循“解读标题”“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章分析”这样一成不变的“套路”;也没有必要死守着诸如“开篇导入”“途中讨论”“结尾拓展”等这样僵化的程式;更没有必要在新课程理念面前战战兢兢,结果用几个新课程理念的名词术语就将自己的手脚给牢牢“套”住,因为僵化的模式一定可以将语文课上“死”。
就拿如今语文课上的“讨论”来说,俨然已成为语文课的“必修”项目和独特“风景”了,课还没怎么上,就已经开始了“讨论”,而且不分时段、不顾内容、不问价值,似乎课堂上不“讨论”一下语文就不“新课程”了,不“讨论”一下学生就不“主体”了。在我所听的七节《安妮日记》的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会安排一两个“讨论”的环节,“为什么安妮要虚拟一个倾诉的对象吉蒂”需要“讨论”,“安妮眼中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 需要“讨论”,“从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安妮”同样也需要“讨论”!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有“生气”,也很“热闹”,但依照我之拙见,以为这些所谓的“讨论”充其量只是“应景”,因为有些所谓的“讨论”既无必要,更无价值。对此,教师可能也是清楚的,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呢?说到底,主要还是“模式”使然。
一旦津津乐道于教学的“模式”,就极有可能走向固步自封的境地。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允许“自由活动”,但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走向极端,要处理好“规范”和“自由”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亦然。语文课堂教学既不能刻板,也不能随意,既要“放得开”,也要“收得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07:49 , Processed in 0.0959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