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材为何容易招惹是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1: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材为何容易招惹是非
这些批判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批评课文的多,批评体例的少;批评编者的多,批评使用者的少。个中原因,值得揣摩。细分批判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批评基于学生需求和使用体验。结论无非是课文离学生较远,学生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学了没用。提出此类观点者,一般都有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至少知道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材确实有责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1898年南洋公学自编的《蒙学读本》算起,到1949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出版语文书2000多种,近两万册。很多教材在序言中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语文课文不过是学习的素材,语文教材不过是教与学的工具,这些如同食材和厨具,如果没有厨艺过硬的厨师来操持,无论如何也打不开学生的“胃口”。
  说课文“离学生远”,那还要看这是教材内容造成的,还是教学方式造成的,抑或这两个因素兼有。为迎合学生的兴趣,大量选用青春小说、玄幻小说进入教材,未必就是稳妥的做法。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现在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是为了给他们一把了解我们文化的钥匙。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的内容自然也应该多姿多彩,而不能局限于学生身边的事,眼前的事。至于学了有用没用,也不能看眼前,不能看表面。很多时候,学习语文的效果——无论是遣词用句,还是行文表达,抑或者审美情趣,都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第二类批评基于教师教学的体验。批评语文教材者,语文教师占了很大部分。有些老师说这个不好教,有些老师说这个不用教,更有老师说教了也没用。其实,到现在为止,学界对于“语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语文老师搞不明白语文究竟是教什么的,始终疑惑。有人说,语文无非教学生听、说、读、写,但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似乎远远超脱于此。语文书包罗万象,文言白话、古诗现代诗、散文小说、中外经典……一个语文教师,可能对唐诗宋词感兴趣,但未必对教外国诗歌充满信心,赶鸭子上架的结果无非就是不好教、不能教甚至干脆放弃教。因此,在批判教材的同时,语文教师最好能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并想办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语文考试就更有趣了。学了那么多,很多东西没法直接考。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但在实际考试中考生如果真写了现代诗歌,估计能上新闻头条。考什么就教什么,语文高考卷喜欢选日常生活中新鲜的素材,如果语文教材不选,当然要受批评。不过,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考试中分值最高的语文题是作文,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正式的统一的作文教科书。
  第三类批评基于语文学科的定位。文学家说语文教材缺少文学味,科学家说一些课文有科学常识上的缺陷,更有一批文化学者说语文教材没有文化涵养,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语文承担的文化使命尤其重大。有这样一层原因:晚清时期,分科化的学校教育传入中国,中国私塾中的传统蒙学被分化。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被严格独立出来,剩下的东西则一并归入“语文”。语文是母语,关乎民族传统,自然而然要担负起传承文化的任务。
  然而,语文该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却需要细分。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语文教育应该有很明确的任务体系:小学偏重在语文能力培养——识字说话很重要;初中开始培养阅读能力——初步加大阅读量;高中重视表达与运用——阅读与写作;大学则偏重于综合素养的提升——文史哲不分家的文化培养。但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是拔苗助长式的,要求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写几百字的作文,是否合适没人考虑。而在需要强化语文综合素养的大学阶段,语文课堂却很冷清,如何改进也未引起足够重视。
  当然,大家都盯着语文书,这未必不是好事。至少能够让我们意识到,我国的语文教材还要大力修订、语文教学需要改进。曾经年均40多种语文教材的出版盛况告诉我们,适当放开语文教材的编选、出版、选用,或许才是语文教材改革的出路。
  结 语
  语文教材不过是教学的素材和工具,“唯教材论”显然站不住脚。在当今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批评语文教材虽无不可,但动不动夸大其词、危言耸听,未尝不是对语文教育的另一种伤害。(王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23:10 , Processed in 0.1708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