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12-8-19 09:41:09 | 只看该作者
当“数字移民”遇到“原住民”
阮  滢
当五六岁的孩子知道能从网上下载观看最新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当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已经熟练操作手机各项功能,你不用感到惊讶。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李先启校长把90后、00后学生称为数字原住民,而教师们则是数字移民——我们的学生一出生便生活在互联网与手机已然存在的时代,而我们的教师生长的年代经历了影响人类生活的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俨然是从“无互联网或手机的世界”迁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世界”的新居民。如果你还是习惯于把电子文件打印出来阅读,如果你收到电子邮件之后还打电话确认等等,请你对号入座——你拥有数字移民的典型特征。
在学校中,身为数字移民的教师在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授业解惑。对于数字化、高科技,每一位教师与数字时代尚处于磨合期,或多或少都正在经历着一个学习、适应过程。当数字移民遇到原住民,传统教育方式较之以往已然受到挑战。身为数字移民的教师如何“破茧”、如何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教育使用电脑如呼吸般自然的学生?答案是:教师自身比学生更加需要提高信息素养。
一方面,如果将教育过程看做一个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那么在教育信息的准备、传递等方面,教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需要长期和细致的积累,不可一蹴而就。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和江苏无锡蠡园中学的教师们都经历了数字移民“破茧”的艰辛。从最初的“建队、建网、建库、建制”,到关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再到关注师生发展的深层次整合,直至建设校园网群、集团化共享优质资源,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用十年时间构建了信息化发展的阶梯式发展格局。在这一阶梯式攀升过程中,学校的行政力量和校园文化形成合力,互为支撑,用数字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引领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成长,共同迈进数字化社会。江苏无锡蠡园中学建章立制、建数字校园平台,目的是提倡教师“四多”——多在网络上阅读、多用电脑写作、多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两所学校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方面虽切入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仅凭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扶持以及教师本人的努力,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局限于围绕纯技术的层面,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工作生活相结合的方面。这样的技术手段对教师而言才是活生生的可操作的东西,教师也才能够像数字原住民那样全然浸润在数字文化的氛围中。
诚然,技术本身无法取代人的内在能力和智慧。原住民抑或移民的差异并不是数字化时代师生角色转变的本质,而只是这一问题的表层;数字化时代浸润式体验和应用的智慧才是根本。数字化时代的智者是能够把自身综合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恰当结合。一言以蔽之,数字移民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足够的信息素养,完全可以在深度分析及加工数据、审视及理解他人想法、获取多维观点等方面超越学生。成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智者——这才是教育者所真正追求的。
232#
发表于 2012-8-19 14:20:56 | 只看该作者
北大“中文论坛”:与网友“第一次亲密接触”

     新学期一开始,北大中文系的李铎老师就打算好要召集一次“中文论坛”的网友聚会了。Internet上的大学校园网,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主页,“北大中文论坛”就设立在庄重、雅致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页上。在这个开辟了“文学自由谈”、“汉语语言学”、“文学原创区”和“招生与考试”等讨论空间的BBS中,网友们的嬉笑怒骂烘托出了对于汉语语言和文学的一片深情。     “中文论坛”在李铎老师心中,应该是一个骄傲,用他的话来说,这里“虽然谈笑少鸿儒,但至少往来无白丁”。今年暑假,适逢2002年中国语言高级讲习班在北大举行,这个绝好的资源使BBS上的“语言学论坛”一时聚集了高质量的帖子,也吸引了许多在这一学术领域有兴趣的网友们前来“观光”和讨论,以至于纽约一家报纸惊呼道:北大中文系的论坛上聚集了一批全世界最权威的语言学家!     论坛的吸引力在上升,硬件也将得到很大改善,但此时的人手却越来越紧张,于是,李铎和他的助手们,想到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从那里,可以召唤新的年轻力量来支持网站发展。     “没有带茶叶来”     网络虚拟的特性使李铎在“召开网友座谈会”的通告发出后还有点忐忑不安,但是在约定的时间陆续赶来的近四十人让他松了一口气,同时,聚会地点还不得不转移到较大的会议室去。     开场白正要开始,一位白衣短裙的年轻女士飘然而进,室内满座,她只能在靠门的地方找了把椅子坐下来。     签到本上的信息使李铎迅速地转身过去向她打招呼:“你真的来啦!”     女士也微笑点头:“哎,来啦!不过没有带茶叶来。”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怎么提起茶叶来了呢?     浏览过“中文论坛”9月初的网页的人们就会知道茶叶的来历,以下是网上的“秘密揭要”:     (2002-9-2 20:25)李铎: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     邀请热心本网站建设的网友到中文系一叙,座谈会讨论:中文论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新版块开辟、论坛管理、增补新版主等。     (2002-9-3 20:05)Liu CN:来自Taipei     我也去,从台湾......盼此日无风     (2002-9-4 03:06)李铎: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     如果真来,就带点台湾茶叶,我带茶具,大家可以边喝边聊。     网上的“Liu CN”,是现实中的“刘锡恩”,中国台北文化大学的老师,这次想不到她真的一诺千金,赶到大陆参加网友聚会。茶叶虽然没有带,情意却是足够了。     其实自从通告发出后,远至瑞典,都有志同道合的网友发来“贺电”,给论坛加油鼓劲。     今天签名本上留下的真实信息,仿佛一张地理图册,标出了来自人大、中山、南京师大、内蒙古大学等从各地向北京大学辐射而来的一张网络。相聚的气氛,使北京雨后颇有几分凉意的夜晚显得温暖起来。     网友聚会的官方与民间面孔     学术气氛一向很浓的北大中文系,以官方的身份来组织一次似乎是青少年文化专利的“网友聚会”,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网上的通告主要还是期望来自北大本校,尤其是本系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参与;毕竟,从外地赶来参加一次聚会太不容易。     叫人始料未及的是,来聚会的外校网友反而要远远超过北大的。李铎等老师面对的,是一支尚徘徊于北大门外,但对北大中文系却充满了向往和憧憬的“民间力量”。不可否认,这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子,还有着较为实利的目的:打听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的考试信息。本科时与北大中文系的失之交臂,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再次选择和奋斗时的动力。     网络应该是一个创造平等机会的平台,李铎表示,对这些满怀热情报考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的学子们,“中文论坛”更应该为他们创造信息获取上的平等,这也是促使他们下决心要把论坛里最受欢迎的“招生与考试”版办得更好的重要动力。     这支“民间的力量”眼界并不只限于考试,在他们的发言中,也不乏有娓娓道来,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一位网上ID为“小楼昨夜”的男生,就拿“中文论坛”和“新青年”网站中的“三角地”论坛,以及“榕树下”和“清韵书院”作比较,批评“中文论坛”版面设计不够雅致,产生不了令人眼睛一亮的效果。     在聊天中,李铎老师感叹地说起了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在“文学自由谈”里的发贴时所引起的盛况——“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太重要了!”每一次中文系老师在论坛里的露面,都会引起仰慕名师的网友们的极大激动。     一边是北大中文系的学术声名,另一边是倾慕和向往北大中文系的一批年轻的“民间力量”,不管怎么样,交流是必要的,只有在相互沟通中集思广益,增进学术探讨,一个学术性的论坛才有发展的生机和动力——这也许是这次网友聚会上达成的共识。     从虚拟的空间走入现实,走进北大中文系这栋古色古香的小楼,这些男孩女孩们不仅见到了李铎老师,还认识了他手下的几员得力大将:论坛管理员“未名扁舟”,“文学自由谈”版主“Chinese”,“语音学论坛”的版主“Voice”,刚开始的拘束渐渐在热情的介绍和风趣的聊天中消融,对于他们来说,这应该是难忘的一夜。第二天在“中文论坛”中一位署名为“凉州词”的网友写道:网络虽大,但值得我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并不多。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交流场所,一个认真交流的地方。只要我们认真地讨论问题,加入我们行列的人会越来越多……     《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16日
233#
发表于 2012-10-16 03:21:2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新网站上线:走廊网作者:比目鱼, 发表于2012-08-29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做过一些网站,除了个人网站Bimuyu.com)之外,大家可能还知道我在2008年做的“读写人”(Duxieren.com)。最近,我又做了一个新网站,测试版已经上线,这个网站叫“走廊网”(Zoulang.com)。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网站的缘起。本来,我想做的是另外一个网站——一个功能比较复杂、形式比较独特的读书出版类网站(我曾在个人网站上高调做过预告),但是当我建好这个网站之后,却遇到了一些自己没有预想到的非技术困难,最终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计划。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厨师当初信誓旦旦、神秘兮兮(还有点儿牛逼哄哄)地印好请柬,邀请客人来品尝一道大餐,但日子到了,却发现大餐端不上桌了。面对这种局面,为了填补遗憾(不可否认也是为了挽回一些面子),这个厨师大概会对大家说:大餐泡汤了,但既然大家都来了,那我就给各位炒个小菜尝尝吧。 走廊网Zoulang.com)就是这道小菜。这个网站是我在大约两个星期前临时决定做的。在技术上走廊网和“读写人”类似,也是一个自动更新的信息精选聚合网站,但内容覆盖面更广,目前包括文化、生活、创意视觉、IT、时尚等方面。在鼓捣这个网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博客和媒体网站,也无意中找到了一种比较有趣的页面布局形式(具体说,叫“瀑布流”)。总之,出来的效果还算不错,测试版于2012年8月23日上线。 目前走廊网的首页还有待增加内容,但它的几个“频道”已经稍微有些模样了: 1、文化频道http://www.zoulang.com/culture/),聚合了一些国内媒体文化版以及独立文化类博客的最新内容。 2、生活频道http://www.zoulang.com/lifestyle/),聚合了一些生活类博客和媒体的最新内容。 3、IT频道http://www.zoulang.com/it/),聚合了国内最著名的几个 IT 博客的最新内容。 4、视觉&创意频道http://www.zoulang.com/design/),聚合了几个视觉、设计、创意类的名博和媒体。 5、时尚频道http://www.zoulang.com/design/),这个领域我不熟,但也还是选了几个更新比较频繁的内容渠道。 欢迎大家访问走廊网http://www.zoulang.com)!
234#
发表于 2012-10-28 18:41:28 | 只看该作者
利用FrontPage创建教师个人网站
学习目标
1.能够设计个人网站的基本结构。
2.能够利用FrontPage制作个人网站。
    教师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收集与管理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发布课程安排、作业布置等教学信息,展示个人风彩。创建教师个人网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设计网站的结构、收集与加工网站素材、开发网站和发布网站四个步骤。
一、设计网站的结构
二、收集与加工网站所需素材
三、开发网站     
四、发布网站
一、设计网站的结构(一)确定教师个人网站的名称与栏目
1.网站名称就是一个网站的名字
  命名原则:(1)内容性;(2)艺术性
2.网站栏目是网站内容的目录
   栏目的设计应以教学需要为主要目的
名站欣赏:数学天地、寻访生命、憩心林、语文在线。
活动1:欣赏“配套光盘:\专题7\《数海泛舟》教师个人网站”中的栏目。
活动2:根据需要,确定个人网站的名称并设计栏目,填写下页表7-1。
(二)规划网站结构网站的结构是指网站中各个网页之间的关系。例:《数海泛舟》网站结构图示例二、收集与加工网站所需素材网站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图形与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在网站开发前,应根据每个网页内容的需要,收集相关的素材,途径:网上搜索或自制。
1.表7-3网站所需素材表
2.《数海泛舟》网站首页所需素材收集加工示例
三、开发网站站点:是一组相关网页的有机结合,网页之间彼此相连,这种完整的结构就称为站点。(网站相当于一本书,一个体系。网站的概念大于网页。网页:站点就像一本书,网页就像书中的一篇篇文章。一个网站内可以包含很多页,当然也可以仅有一页。Home Page:进入站点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通称为Home Page,也称为主页或首页,通常被命名为“Index.html。1. 创建站点
1)创建步骤:
(1)新建站点(打开frontpage程序,单击文件
(2)选择保存位置,给网站命名。
单击文件→新建\站点,弹出对话框→单击“只有一个网页网站”的图标,在“指定新站点位置”文本框中输入新站点的位置与名称,然后“确定”
提示:名称中不能出现tab /  \  <  >  ?  *  :  # |等符号,还不能出现汉字。因为中文可能会对网址的正确显示造成困难。

“文件夹列表”按钮
2.新建子文件夹
步骤:
1).右键单击“站点文件夹”;
2) 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
3.)命名为“audio”
活动4:根据自己网站内容与素材管理的需要,
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
3.新建网页
步骤:
1).新建空白网页: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网页按钮,新建一个空白网页。
2).保存新建的网页:保存位置:当前站点;保存名称:不能出现汉字
提示:应及时保存新建网页到站点,名称中不能有汉字。
活动5根据自己网站的需要,建立并保存相应的网页。
4、编辑网页
在制作网页时,表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利用表格显示一些有规律的数据,而且还经常对表格中的单元格进行调整,在其中放入文本和图形,达到对网页进行布局的目的。
利用表格布局网页
1)插入并设置表格  (由“表格属性”对话框可知,当我们将“边框粗细”设置为0时,边框线将隐藏,利用此项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表格来排版页面。)
活动6:根据自己网站布局的需要,插入并设置表格。
2)调整表格
活动7:根据自己网站布局的需要,设置单元格的属性。
5、输入与编辑文字
1).输入文字创建好表格后,就可以在表格里输入文本了,一般情况下直接输入,当达到单元格末尾时文字会自动换行的。 Enter是分段,要想在没有达到末尾时就要换行,按SHIFT+ENTER键,这样文本就强制换行了注:换行(Shift+Enter)和分段(Enter)的区别
活动8:根据自己网站的网页内容的需要,输入或插入文字。
2).编辑文字
活动9根据自己网站网页内容和风格的需要,编辑文字,调整段落。
6、插入与设置图片
1)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活动10
根据自己网站网页布局的需要,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插入图片。
2)设置背景图片:(击右键\网页属性)
3)保存图片
注:插入图片后需保存图片到站点下才能正确预览
4) 编辑图像
  1.设置图片格式
法1:在图像上双击鼠标,利用图片属性对话框,对图像的环绕、布局和大小设置
法2:利用图片工具栏,设置图片的裁剪、透明、立体效果等
   注:打开图片工具栏:单击查看→工具栏→图片
  2.给图像添加文字
   选定图像,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本按钮A
活动11
根据自己网站的需要,设置背景图片并保存图片。
7、插入媒体和组件
为了让网页充满活力,只有静态的图像是不够的,我们往往需要在网页中加入背景音乐、视频,或加入动画等。
一)、插入音频(wav、 midi等)
   1.在网页中插入背景音乐
·   在网页的空白处,单击右键→网页属性,弹出“网页属性”对话框
·   在“背景音乐”栏中加入背景音乐文件,并设置循环次数(循环播放或限定次数)。
   2.在网页中插入音频插件
    单击插入→高级→插件,通过“浏览”按钮选择要插入的音频文件,击“确定”。
在普通模式下,为了表示插入音频的位置,FRONTPAGE就会使用这样的插头标记。现在我们切换到预览模式,音乐就自动播放了。插头就会变成一个播放器。播放器名字叫Active Movie,它是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自带的一个媒体播放插件。
(二)、插入视频(avi   mov   mpg)
    单击插入→图片→视频
(三)、插入Flash影片(*.swf)
    方法:定位光标,单击插入→高级→插件
(四)、插入 Web组件
   1.插入滚动字幕
    单击插入→组件→字幕
    双击输入的字幕可编辑
   2.插入横幅广告管理器
    定位光标,单击插入→组件→横幅广告管理器
   3.插入站点计数器
    为了了解站点的访问情况,用户可在网页中使用站点计数器来记录被访问期间的次数
    定位光标,单击插入→组件→站点计数器

8、编辑网页链接
选中文本或图片,击右键→超链接,可链接到同一网站内其他网页、其他网站、文件和电子邮箱地址。
提示:单击目标框架,可设置链接页面的样式。
l .设置网页过渡效果
单击格式→网页过渡
9、浏览网页
步骤:
1.)保存编辑过的网页
2.)在浏览器中预览
3.)图7-23网页预览效果图

10、框架网页
框架:简单理解,就是把一个网页分成几份,每一份填充其它网页,当浏览者浏览这个网页时,它可调入其它网页, 形成一个完整页,这就是框架。框架组成:边框、滚动条、网页。
(一)创建框架网页
   1.创建框架网页
    单击文件→新建,选择“框架网页”选项卡,在“框架网页”对话框里列出了10种框架布局模板,选择自己需要的一种,单击“确定”。
   2.编辑框架内容
    每个框架有两个按钮,单击新建网页按钮,这些按钮就是用来让我们指定在框架里显示哪个网页的,或新建一个网页,或设置一个已经存在的编辑好了的网页。
   3.保存框架网页
逐个保存每个框架内的新建网页。
(二)改变框架的布局
注:框架的大小及属性均可通过“框架属性”对话框来设置。
“框架属性”对话框介绍:
·边距:网页内容与框架边框之间的距离。
·显示滚动条:包括3个可选项:即“需要是”、“从不”、“始终”。
·“框架网页”按钮:单击“框架网页”按钮,弹出“网页属性”对话框的“框架”选项卡,在此项中可以设置框架之间的距离,若想无框架边框,只须取消“显示边框”复选框即可。
1.调整框架的大小
    法1:用鼠标拖动
    法2:将光标置于要调整的框架中,单击右键或单击框架→框架属性
  2.拆分或删除框架
   拆分:
      法1:用鼠标拖动:按Ctrl键不放,用鼠标拖动框架的边框线
      法2:用菜单:将鼠标置于要拆分的框架中,单击框架→拆分框架
    删除:
      选定要删除的框架,单击框架→删除框架.
(三)设置目标框架
目标框架是超链接目标网页出现的那个框架。例如,在左边的目录框架中单击一个链接后,右侧的框架中将出现一个对应的网页。所以右边框架是左边框架中所看到的链接的目标框架。
1、设置超链接的目标框架
步骤:选中文字或图片——击右键选“超链接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目标网页——确定
·         知识加油站:
在“创建超链接”窗口击“目标框架”按钮,弹出“目标框架”对话框,从中选择“新建窗口”,则被链接的网页会创建一个新的浏览器窗口,并在其中显示。
四、发布网站
(一)测试网站
在发布站点之前,应该检查各个页面之间的链接、网站的外观和文件的路径等,测试无误后,可以发布网站了。
(二)发布网站
网页的发布,就是将制作好的网页发布到WWW中的某台web服务器上的过程。也就是将用户创建在本地计算机上的一个站点复制到服务器上指定URL的过程。
方法:单击文件→发布网站,弹出对话框,在远程网站选项卡中选文件系统,在远程网站位置输入一个本地计算机中的具体路径或单击浏览,再单击发布网站。
用专门的上传软件发布,如FlashFXP
作业:上传自己制作的个人教学网站1.首页制作要求:(1)使用表格布置网页;(2)网页上要有文字、图片及背景图片;(3)准确创建网页间的超链接;(4)能插入一段背景音乐;2.其他子网页可以依照自己需要进行简单编辑
235#
发表于 2012-10-28 18:42:1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个人网站与教育信息的网络化
   知识经济呼唤信息社会,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已经被提到了教育“制高点”的地位上,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教育热点。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信息传媒之一,以其强大的优势雄居世界,也同样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近一年来,以教育为主题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种搜索结果中。笔者在三年前以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名义在Internet上发布了名为《史海泛舟》的个人Homepage(主页),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已初具规模,被“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推荐为“优秀个人主页”,同时笔者也有幸作为福建省“曙光网站”中学历史的责任编辑参与了网站的部分建设过程,在网站的建构和维护的过程中感受颇深,诉诸拙笔,请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教育网站的现状分析 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社会观念的更新,教育网站也随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出现在Internet之上,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冲浪”者提供了一个个各具丰采的资源港湾。近年出现的教育网站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站 这是政府上网工程的产物,在教育部率先上网建站的带动下,各省市教委、教育局的网站纷纷出现在Internet上。这类站点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除介绍部门的结构和职能外,还提供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教育政报和时事要闻等,是教育工作者获得有关政策和科研导向资料的首选网站。


2、教育研究机构的网站 这类网站的政策性仅次于前者,主要以提供网上教育资源为主,其中对中小学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办设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和“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K12)”;同时,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科研网也已初具规模,连接了1000多所高校,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这类网站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较全面,以提供最新的教科研动态、技术论坛和教育教学资源为主,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最常光顾的网站,福建曙光教育网站即在此列。


3、信息产业的教育网站 企业开设的教育网站迅速出现并形成了99年以来Internet上的一股热潮。由于受我国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完全靠国家的投入发展网络化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有意识地引进市场机制,培育教育信息产业;而对于企业来说,教育领域作为市场来源潜力是巨大的。这类网站主要以宣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介绍与教育有关的软硬件产品为主,近期也开始尝试与一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接触,试图开展一些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业务。《史海泛舟》初具规模后,就曾有过一些此类网站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合作意向,虽然笔者这种合作持保留态度,但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类网站的发展方向。此类网站以其经营灵活、更新频繁迅速、资金充足等优势也成为推动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4、教师个人教育网站 个人网站数量的剧增是99年中国Internet的一大蔚然景观,由于增长过快竟然发展到迫使几乎所有提供主页空间的大站纷纷高挂“免战牌”,其中教师的个人主页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两年前《史海泛舟》“甫现江湖”,笔者的一块“中学历史教师”的牌子颇为抢眼,到处受青睐,许多网站主动提供链接,并大多注以“中学教师的教育网站”的说明,使笔者颇有“以稀为贵”的感觉,但也由于缺乏同行交流而怅怅然失落许久。近一年来,教师主页的剧增使笔者交结了不少同行网友,对教育共同的认识和责任感使我们迅速成为网上“同志”,并于99年8月在K12上筑建了《教育新世纪》(21CT,21世纪教师之意)教师网盟,日浏量十分可观,许多同行网友纷纷加盟。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提供教师的教育主页链接;目前已发展到第二阶段,即开始将加入的教师网站按学科和部门进行分类和资源重组,达到资源共享和导航的目的。


二、中小学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特点 教师的个人网站特点鲜明,笔者在组建21CT的过程中接触了几十个这类主页,并与版主们进行过一定的交流。总的来说,这类主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健康、风格高尚 由于Internet具有“见其文不知其人”的特点,使个人网站的内容品质良莠不齐,有的网站甚至以成人化的内容为卖点吸引浏量,至于其它打“擦边球”或内容怪异的就更多了,只要不涉及政治反动或黄得厉害,一般的网管大多会听之任之的。以教师名义建立的网站自然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道相对与众不同的内容健康的风景线。这类网站大多正气浩然、观点鲜明,并绝大多数敢于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个人简历,以真诚来交识教育领域的同行网友。《史海泛舟》从一建站就公开了笔者真名和工作单位,在21CT联盟中也对其主页内容和版主个人身份的公开提出要求,作为考察是否接纳其加入教师网盟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认为这是作为教育主页最起码的条件。


2、内容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为主 由于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特点,教师个人主页的内容绝大多数由所教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组成。学科知识大致包括专业知识、教研论文、教案、小课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等。如《史海泛舟》就开设了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名城、历史人物、历史博物馆、学史论文和时事溯源等栏目;教育学部分主要以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研究、教育资源等组成。《史海泛舟》在这方面设置了教育改革、教学资料、教育论坛、教师网盟、学习辅导和历史题库等栏目。此外,作为个人主页,个人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差异同样也会反映到其主页栏目的设置上,这部分内容大多以电脑知识、艺术欣赏或师生交流等为主。

3、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固然内容是决定一个网站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作为高科技产物的主页,其技术性和观赏性同样会对其效果产生相当的影响。心理学赤瑞特拉(Treicher)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占了94%,还有6%分别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声像结合刺激人的视听系统,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一个优秀的主页也同样在色彩的合理搭配、文字的工整美观和布局构图的和谐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可给浏览者以美的享受。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Java和Flash等技术大量运用于主页制作,也为个人主页增色不少。

从教师个人主页看,这一点上个体的差异十分巨大,这是由于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各异和对计算机应用的掌握水平不尽相同的缘因造成的。有的主页色彩流畅,合理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使主页画面动静相宜、链接结构层次分明,使访问者在浏览信息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纵观Internet上的个人教育主页,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相当部分的主页在内容的选材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则客观上明显地存在着差异。在笔者所交识的同行主页中,《教育先锋》、《楚天驿站》和《惟存教育》等尽管内容和风格迥异,但均属质表俱优的佳作。



三、个人教育网站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进程


个人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Internet上教育的成分剧增,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信息网络化,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的进程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可包括文件法规、宏观决策信息、教育组织活动信息、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各学科教学资料库、各类教育软件库、优秀教案、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交流、专家论坛、教师论坛、网上观摩课和网上图书等。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可包括:各科教师答疑、各科学习材料、复习指导、各校练习题、学生习作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论坛等……”(王相东《网络化教育:立即起飞》) 时下的许多大型教育网站均不可或缺地包含了上述内容,栏目齐全且资料丰富是个人网站所不可比拟的。但也正因其“大站”的地位决定了其必须“面面俱到”,反而因为各种因素难以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两全,这个问题即使是在K12上也体现得很明显,何况其他网站?而个人网站则以其“小”而“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空档,这些网站的版主绝大多数是工作在教学或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网站的选材和提供的素材也绝大多数与教育教研密切相关,个人的实力和精力决定了他们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教育教研中有所研究和拓展,但是就教学实际来说,其参考性和实效性却往往比教育大站更具有直接的优势。 由于个人网站尚处于“单兵作战”的游离状态,其资源较零散,难成体系,与大型网站不可相比。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师的观念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个人网站已开始向个体资源库互相“链接”、以共享资源的方向发展了。这类联系正在Internet上悄悄而不断地进行着,这也是一年前笔者与几位同行网友构建21CT的主要意图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教育网站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进程。


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从1989年开始,英国就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高等学校中实施一项称之为“计算机用于教学创新”(Computers in Teaching Initiative,简称CTI)的庞大项目,八年以后,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这种变革。目前这个工程的核心思想业已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创新浪潮,而且从单机的应用发展到教育网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信息社会的合格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当的基础科学的知识和教育技能外,还应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有所发展。毋庸质疑的是架筑个人教育网站的教师在这两方面均具备相当的素质,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转轨之中,这部分教师除了传统的教学技能外,其观念更新和电脑技术的掌握大多是个人的因素促成的,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学校的一支生力军,但由于诸多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因素,这部分教师只占教师总数中微乎其微的比例。因此,在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普及电脑知识,推广网络技术,鼓励教师上网、用网,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育新思路。如为迎接澳门回归,我在《史海泛舟》的“时事溯源”栏目中增加了有关澳门的历史地理气候人口等方面的知识,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扩大相关的知识面,搜集提炼素材,然后运用有关电脑技术制作网页上传。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学到了不少关于澳门的史地知识,提高了对电脑和网络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倾注了我对祖国统一的一腔热情,使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提高我的教师素质应该是会有所帮助的吧!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创新意识的需要。


3、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师生交流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网络资源的传播和共享具有传统传媒所远不能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也同样为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这类交流主要是指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多数发生在同类学科和岗位相近的教师之间,可以起到互通有无的资源共享和教育思想的相互交流上,而交流补充的本身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师将自己自作的教学课件和教育论文发布于网站上,供同行使用和交流,听取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再行改进;而获得上述材料的老师同样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为己所用,并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和应用水平,彼此双方均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笔者在《史海泛舟》的“教育资源”中放置了自制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美苏争霸》和《三大战役》等小型课件供同行下载使用,得到不少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得到《教育先锋》教育网站提供的地球图样以补充对地圆学说的展示。这些反馈和帮助均有助于我不断改进课件的质量,又能将更完善的资源共享于教育网络中。 师生间的交流主要包括学习交流和情感交流,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家庭具备上网条件的数量日增,为这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不少学生已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到浩瀚网海中去寻求有助于学习的资料,这也是信息产业向教育网站拓展的主要原因。作为政府行为的曙光网站在这点上旗帜鲜明地宣称要“使师生越过学校围墙,跨越时空,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信息化的能力和观念……”,提供了大量与学生课程学习直接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源。教师的个人网站也大多开设此类栏目,《史海泛舟》所设的“学习辅导”和“历史题库”两栏目即属此类,也得到过学生E-mail和留言的正面反馈。同时,开设的“桃李芬芳”栏目属于情感交流的范畴,十年的高中教学经历使我的学生遍及全国,他们也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在老师的网站上寻找当年身影,获得同窗好友的信息,这是《史海泛舟》最富人情味的栏目,不少教师的网站上也不同形式地开设了此类栏目。


四、面临主要问题和期望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上网费用高昂已成为制约信息网络化发展中的“瓶颈”,同样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但相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得到逐步缓解,这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师上网用网建站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仍有以下两个问题殛待解决: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与本文相关的素质主要指教师在教育信息网络化进程中的观念更新、基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掌握程度。制作和维护网站除了要具有相当量的资料外,还必须具备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涉及个人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文字处理能力等。笔者在制作《史海泛舟》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抉取有效素材为我所用的问题,这方面涉及了历史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由于水平有限,在制作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目前相当多数的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历太少,对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了解和应用更少,更不用说独立制作和维护个人网站了,这是当前制约我国个人教育网站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信息社会对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两种素质的需求和新型人材观的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已逐步将“更新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教师”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为培养教师的用网建站能力营建了理想的社会环境,我们有理由乐观地期待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决。


2、缺乏整体规划、组织和指导目前教师个人网站大多仅代表个人行为,在发展中呈现出一种无计划性的显著特征,其内容和形式也无一矩之规,质量上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出现科学性的错误。笔者在与同行网友的交流中均不同程度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希望能随着我国教育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诸如福建省的“曙光工程”等政府行为的组织和推动下,组织一系列有利于教育网站良性发展的活动,为教师的用网建站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Internet上能够不断涌现出一个个内容健康、资源丰富的教育“绿洲”,我们也愿以个体的微薄之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络提供一些小小的资源链接。

236#
发表于 2012-10-28 18:47:3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教学改革之教师个人知识网站建设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不少中小学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曾经见过的一个非常好的课件,需要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以前写过的工作或经验总结,现在用时却要绞尽脑汁再写一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反思,以后又一再出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那么做好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创建教师的个人网站。那么如何创建一个教师个人网站,促进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就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平日里会接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如果教师能根据自身知识的特性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据一份调查显示,有30%的教师平时注重个人知识的管理,50%的教师对同行的经验表示一般关注或无所谓,75%的教师认为从教以来在专业及教学知识上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从调查结果来看,一线中小学教师挖掘、更新、共享知识的情况并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好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非常重要。

    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一部分是显性知识,一部分是隐性知识。教师的显性知识一般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包括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中的一部分。教师的隐性知识是在专业实践中不断生成的知识,使教学能够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更加成熟,且具有较高的情境适应力,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这一点上看,教师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具有较高的情境性和内隐性,不易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由于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递既有的知识,而不是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导致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无法与他人进行较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

    1.用户特征分析。
    用户包括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设计一个教育型个人网站,首先要对网站的用户特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网站的针对性。分析时可以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也可以找熟识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及其计算机能力等。

   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就是对网站要实现的功能和解决的问题有个总体的考虑。如: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不同功能,资源的浏览、搜索和上传功能,交流讨论区功能等。这里要对网站的功能作整体性考虑,并与后面的资源设计、策略设计和宏观结构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

   3.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设计。
    教师个人网站的任务之一是实现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进行设计,涉及到教师实现个人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在网站结构和其他细节方面进行仔细设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一般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整理和存储、知识的利用和共享几个阶段。因而建立教师个人网站要能够实现以下几种功能

    获取功能:
    对于网站上的每一项素材,用户都可以对其发表评论,并能查看其他人的评论内容。支持远程上传和下载功能,这是教师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筛选、利用网站用户上传的素材,将其转化为自己知识库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网站固有素材下载情况了解学生需要。因而要有专门的教师反思日志板块。写反思日志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这个板块里发表教学体会、摘录他人的精彩文章或记录其他内容。设置论坛,增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其他教师发表的教学经验、心得、技巧及学生的思想闪光点都是极有价值的知识。

    整理和存储功能:
    素材可以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并且同一素材可以归属多种分类,如可将素材按论文、课件分类,也可按章节分类。素材的编辑要方便,教师可以随时方便地将素材插入到网站中为己所用。

    利用与共享功能:
    网站的结构要合理,使资料查找简便易行,这一点不只是对网站制作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便于知识与其他同行共享。因而要求网站具有检索功能、导航或站点地图等帮助性板块。

    4.资源设计。

    对网站进行资源设计,也就是对网站内所有需要呈现的资源进行设计。教师个人网站的资源必须具有知识性,应经过教师严格挑选和精心制作,能体现出建设者对现有资源的建构。在对资源进行设计时,主要包括资源的获取、筛选、重组、更新等步骤,这些过程也是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

    5.教学策略设计。

    对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教育网站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影响网站结构和具体模块的设计。基于Web的策略主要有9种,如抛锚策略、合作策略、小组评价策略等。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讨论区发言解答小组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某种针对个人的反馈设计(如对研究日记发表评语)解答个人的问题而不被第三者看到,这就使用了教练策略。网站本身也可以独立使用教练策略。在网站中进行学习时,遇到问题多会即时出现相应的提示信息,指引用户做出决策,使课题研究可以流畅地进行。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动机激励方面,网站设计上可以采用动机激励策略,如目标定位策略、挑战设置策略、归因模型策略等,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的教学动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6.网站宏观结构设计。

    教师个人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对于教师和学生用户来说,使用的主要板块是不同的,但彼此间存在多重的实时交互。

    教师也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1.将平时遇到的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资料、素材随时上传到网站上,并分类管理,以便日后利用。

    2.管理好网站论坛,积极发言,及时回复,定时总结其他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及他们对网站上各项素材的评论,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进行教学反思,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从总结中得到知识,得到进步。

    4.定时更新网站内容,重组获得的资源,不断扩充资源库,这不仅可以增加网站的应用价值,对教师也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个人网站的创建,不仅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网站设计空间,也有利于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提高信息素养,更好地发掘和利用知识。
237#
发表于 2012-12-19 15:31:12 | 只看该作者
238#
发表于 2013-6-2 08:24:5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化通论》的学术亮色
朱丹红   2013年03月20日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起源于美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化现象,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浙江大学李文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网络文化通论》(2012年学习出版社出版),正是一部探讨网络文化景致的顺应时势之作,呈现出鲜明的学术亮色。
首次将网络文化纳入通论范畴
《网络文化通论》对网络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阐释,采用文化基本理论界定网络文化概念,搭建了包括网络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心态、网络文化制度和网络文化传播在内的网络文化理论与应用并重的体系。全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交叉视角,立体审视网络文化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元素。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是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文化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新型传播工具,网络发展为全世界瞩目。
该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界定,解析了网络文化的基本结构,揭示出了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诠释文化与网络文化、现实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完善了网络文化研究的范围。同时作者引入经济学相关理论,并将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分别视为文化的存量和增量,探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作为该书的亮点,作者还从新兴“增量文化”分析中,寻找诠释人类文化现象新的突破口,并同传统的“存量文化”相辅相成,力求点亮一座新哲理的思想灯塔。
探讨网络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
该书从网络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出发,以大量篇幅,论述了网络文化传播遵循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为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等现实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该书还从数据资源入手,分析了由网络时空无限扩展带来的网络文化行为的多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网络行为的约束性——从伦理规范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行为的社会控制。在分析网络行为时,还引入心理学相关理论,以网络流行文化为着眼点剖析网络文化心态。
该书引入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网络文化个案,对理论进行充实和完善,分析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并对网络文化的现象学提出批判。书中不仅针对“网络综合征”展开网络文化的批判性反思,还针对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网络文化与非网络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等概念进行反思,探讨了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与公信力,并对网络文化的媒介文化学进行了批判。
增强理论著作的针对性与可读性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该书并未拘泥于单纯的理论探讨,而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均进行了精心建构。一方面,结合网络发展各个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选取网页浏览、博客、网络社交平台、微博、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等一系列案例,进行特定时期网络文化发展的解析;另一方面,又截取互联网中普遍关注的相关话题等页面进行展示,使全书的版式更为生动活泼,在增强著作可读性的同时,也令读者对网络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作者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湘忆)
239#
发表于 2013-7-7 22:45:3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能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网络教研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过去的常规教研活动,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都是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等骨干教师集中参与教研。但通过网络,普通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老师都可以参与讨论交流。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专家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网络教研突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是网络教研最大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介绍经验、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上交流不受任何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使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地市更大范围的人都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中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教学。

特别是外出培训的老师们,甚至在国外培训的老师经常会在自己的博客里外出培训的感想感悟、心得体会,同老师们分享培训的收获,博客圈的老师很快就能了解外界的一些信息。QQ群里时常有本地或外地的教师们登陆交流,扩大了老师们的视野,了解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加深了教研的深度,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网络教研使大家在网络上组成一个新兴的教研合作体,学习共同体。这种教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参与人员广泛,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缩短了距离,拓展了空间,使人们在网上寻师觅友,发表观点和看法,所以,网络教研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灵活的载体。

另外,老师可以避开自己的上课时间,随时在网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参加网上问题的讨论,可以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老师们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有利于老师不断成长。

第三、网络教研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当老师们在面对面讨论问题时,或许会受到心理压力、碍于面子等问题的困扰,不能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但通过网络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能够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关于杜郎口的问题,网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可以把两种不同的观点都列举在博客中,供大家讨论。对于年轻教师,可以利用博客把自己的想法公布出来,并得到多位同行教师的指导,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迅速提高。

优秀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展示,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就得以强化,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师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对有争议的观点据理力争,这样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网络教研的资源交换和共享是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条有效捷径。

通过网络教研,可以向教育专家学习交流取经,专家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这对专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也有益处。

第四、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老师们发表在博客上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随笔、教学案例、总结论文以及课后反思等等,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巨大丰富的资源宝库。例如,老师可以把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提前整理好发到博客上,全体教师都可以提前了解授课教师的设计思路,其他教师可以根据教案里的设计思路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加以评价,大大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利用网络的共享平台,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以便于在适当的时候用于自己的教学。

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专家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网络带给我们的冲击是巨大的,网络能给予我们无穷的信息和资源。

第五、网络教研能够保留教研足迹

传统的教研活动,老师发言后,就踏雪无痕,即使有少量的会议记录或是论文汇集成文,但受记忆能力的限制,对于他人观点、成果的吸收也是有限的。

第六、网络研讨评论在思想碰撞中升华

我曾经发表了一篇《教学中你换位思考了吗?》的博文,一下是大家的评论:

中国汽车俱乐部——换位思考可使人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愿我们共同打造和谐教育;

乐点点——有了换位思考备课,课堂授课就会少一些自唱自说,多些真正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希望专业课教师能够主攻一两门课程,这样对所教课程的讲解会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也就可以沉下心来多揣摩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与学同时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随之提升;

jn小清河——每一名教师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在当学生的年代对老师的教课有许多抱怨,老师教的怎么不好、听不懂等等……。如今作为一名教师能否想起你的学生时代。最为一名教师应该对你的学生负责,换位思考是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对教学不能敷衍了事。

第七、撰写博文发表评论是成就的累积

许多老师的博文被转载,或者发表。比如《职业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几点做法》、《在实践与创新中前行》在《济南教育》和《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刊登,《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在《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发表,更主要的这是老师们成就的积累。

网络教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要把教研所取得的成果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工作。

这就是教研的回归,从教育实际出发,回归到教育实际。

【嘉宾简介】


于光明,男,济南市教学研究室职教机电专业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机电专业研究分会委员,山东省优秀职教教研员。多次担任全省职教机电专业优质课和全省全国职教机电等专业教师电子教案与说课评委,是全国职教创新教材评审专家,教育部2008年中职机械制图大纲核心组成员,并参与修订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曾经参与主编机械制图等国家规划教材。
240#
发表于 2013-12-8 00:24:4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10:23 , Processed in 1.4347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