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85#
发表于 2012-2-21 11:18:13 | 只看该作者
“曲水流觞”绍兴越城网络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资源。有效开展网络教研,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体经验、资源和文化;还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
二、指导思想
完善越城区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教研信息的有效整合,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网络教研活动平台
本次网络教研活动平台: “曲水流觞”论坛、越城教育博客平台等。
⒈“曲水流觞”论坛:(内网http://10.100.136.2/bbs;外网http://www.ycqedu.net/bbs,)教师可针对网络教研的主题,将自己的想法、疑问和经验表达出来,与同行一起进行实时交流。“曲水流觞”论坛版主由兼职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组成。
⒉越城教育博客:(内网http://10.100.136.2/blog;外网http://www.zjsx.org,或http://www.ycqedu.net/blog)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可以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记录教学点滴、课堂疑惑,共享教育资源,交流不同看法,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班级建立博客,可以纪录班级同学的学习过程、心得体会、成功经历,见证学生群体的成长。教研组建立博客,成立“网络虚拟教研室”,可以随时进行教研探讨,切磋教学技艺,记录集体智慧,也便于资料积累。
四、网络教研的任务与要求
学校是落实网络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要发挥教科室、教研组、各级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网络教研的组织与领导,形成网络教研工作团队。要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越城区网络教研平台和学校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创设网络教研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研讨活动。
在此基础上,学校推荐教师代表,成立越城区“曲水流觞”网络教研联盟,组织开展下列越城区网络教研活动。推荐名额:各初中推荐10人,各中心校推荐10人,各完小推荐3人。区教研室将以学校为单位对这些教师进行考核,并对积极参加网络教研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具体考评奖励细则另订)
(一)
定期在“曲水流觞”论坛上进行主题活动。
“曲水流觞”网络教研联盟成员每周至少在论坛参与主题交流活动一次。
(二)
在越城教育博客平台中开展博客活动。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参与教育博客:建立个人成长博客;建立教研组博客;班主任为自己的班级建立班级博客;参与学校团队博客。联盟成员每人至少选择上述的其中一种博客,并时常进行维护和更新。
五、网络教研的实施
第一阶段:平台准备与动员宣传(2007年7月——10月)
2
进行网络教研可行性论证与准备工作。
2
建立越城区文教局网络教研平台,建成“曲水流觞”论坛和越城教育博客。
2
召开“曲水流觞”网络教研工作会议。
2
成立越城区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学校成立网络教研指导小组。
第二阶段:开展网络教研活动(2007年10月——2008年元月)
2
各校开展网络教研培训,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2007年10月——11月)
2
青年教师建立个人专业成长博客,教研组建立教研组博客(群),班主任建立班级博客。
2
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研论坛。
2
每月对学校开展网络教研进行评价、指导。
2
建立完善的网络教研工作机制和考评制度。
2
根据学校教师的发贴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在期末阶段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2008年元月)
2
编制《曲水流觞》网络教研集锦。(2008年元月)
六、网络教研的组织管理
⒈成立越城区网络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何灿华
组员:全体专兼职教研员、区属学校教科室主任。
⒉各学校做好网络教研的组织、管理工作,成立学校网络教研指导小组。主管教学、教科研工作的领导是网络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开展网络教研工作。
七、网络教研的考核和成果形式
定期对各校在论坛的发贴情况、优秀博客情况进行统计,网络公示。
每学期评比十佳论坛贴子、十佳博客。
根据学校教师的发贴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在期末阶段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在网络教研的基础上,精选一部分教研信息、文章、随笔、案例、贴子等,编制《曲水流觞》网络教研集锦。


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
二○○七年十月
184#
发表于 2012-2-21 11:17:26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在参训教师中激情涌动 方兴未艾
中国教师研修网  发表时间:2008-11-14



11月13日下午,中国教师研修网特别邀请了来自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网络教研名师,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教研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来自山东的刘霄老师在网络上非常活动,经常组织淄博本地的老师们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刘老师重点强调了活动前要做的许多准备工作,从网络研修的意义到具体的范例都给了生动的讲解。江苏的丁卫军老师也是网络教研的先行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网络带给教学的积极影响。丁老师不仅向大家介绍了网络教研的一般方法,还特别强调了在网络教研和网络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网络规则与道德问题,给广大将要走入网络教研行列的老师提了个醒。上海的孙琪斌老师结合自己带领本地老师们共同利用工作室和协作组开展网络教研的经验和体会,谈了网络教研的许多优势如省时省力,还能免除“人情”等因素,让教研更加真实和有效。薛金杰老师也结合自己对网络教研的认识谈了许多认识和体会。研讨活动过程中,参与人员热情极高,不断向专家发问,各嘉宾就老师们普遍关心的如何做好网络教研前的准备等跟老师们进行了音视频的交流,取得了较好的研讨效果。
相关链接
  刘霄: 如何开展网络教研  几种常见活动的组织方法   网络研修是我们前进的基石   网上研修活动的范例
  孙琪斌:配合常态教研实施网络教研的若干尝试与点滴体会 朴实的课堂上飘出的几缕香
  丁卫军:“网络研讨”之研讨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编辑陈敬宏主持。他特别强调了要做好一场网络教研活动,活动后期对于活动内容的整理与发布的重要性。一场好的网络教研活动,绝不能议完就散,活动的发起人和嘉宾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各方的观点进行整理并发布到与活动发起相关的工作室和协作组内供广大的同行参考,这样才能使研讨真正有成效。同时,陈老师也提醒广大参与网络教研的老师们,一定要在看到感兴趣的研讨话题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充当听众。网络的最大魅力在于分享,越分享会越多。
网络教研是指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而进行的虚拟教研活动。具体是指相对常规教研而言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强调依托网络如专门用于教研的网站如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工作室/协作组、论坛,即时交流工具如QQ群、TQ、MSN或UC等来开展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教研方式。一般来讲,网络教研可以分为同步与异步两种形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普及,网络教研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喜爱。
本次活动选择在教育部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期间进行,是对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网络教研意识的引导,将极大的推动网络教研活动在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中的蓬勃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将为每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免费开通个人工作室供老师们长期使用,一如既往地经常性开展各学科各类主题的网络教研活动,为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交流研修的平台。
相关链接

丁卫军:研修,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网络教研的形式及操作流程研讨实录

附研讨现场教师发言摘录:
赵海霞[16:22:12]: 网络教研,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受益非浅
  齐元娟[16:32:17]: 网络研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每个人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唐娟[9:15:38]: 班主任研修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案例,论论性强,指导性强。网络学习,网上教研,增长了我们班主任的管理知识,提高了我们管理班级的信心。
  杜贞艳[16:33:47]: 研修网给老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舞台
  刘红[16:34:24]: 网络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工作室能长期免费使用真好
  刘冰[16:33:27]: 班主任研修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平台,增长了见识。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我收获很多,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学到了很多方法。
  张红[16:38:0]: 研修网真好,让我们班主任不出门就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琚东娥[16:39:32]: 网络研修,实现专家引领下的同伴互助与自我成长。
  常学红[16:43:25]: 现代社会越是走向多元,教育越是走向开放,越是要有法制保障,从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各个方面加以引导与规范,教师的学习、研修、培训、交流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是提升教师工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的宏观的保障。
  伊希兰[16:44:25]: 能够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更好的胜任班主任工作,真是一件高兴的事。
  刘道红[8:59:52]: 边工作边学习,并且学到的都是最顶尖的讲座,这种机会很难得,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次教研打破了原来的模式,这样交流的老师更多,听到的讲座水平高,受益匪浅。
  任明海[16:51:38]: 网络教研要发挥全体老师的积极性,真正起到教研作用。
  冷兆艳[16:51:53]: 网上教研方便可行,避免面对面教研时的尴尬,教研的面积大。
  沈振霞[16:52:38]: 交流学习的顾虑比较少。当我们的老师面对面的教研时,或许受到心理压力、面子等问题而顾虑同事的感受,没能说出心理的真心话。但通过网络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压力,能够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并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网上交流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每搞一次教研活动大都是是面对面的,由于受时间限制,交流起来有时还不充分,但我们老师在网上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就可以更充分,如果趁热打铁甚至都会到夜深人静,可以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发自肺腑得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
  田立慧[16:54:2]: 工作室是网络教研好方法,接下来我也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如果真能实现资源共享,那太好了。你的方法我也可以直接拿来用。我的好方法你也可以借鉴。
  孙琪斌[16:59:30]: 如果趁热打铁甚至都会到夜深人静,可以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发自肺腑得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有利于老师不断成熟。只要主持人先做起来,把自己的思想、资源先奉献出来,等大家感觉有用的时候,那么大家会主动走进你的网站的。
  王新红[17:0:35]: 谢谢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老师给全国的教师提供这样好的平台,给每位专心教研的老师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183#
发表于 2012-2-21 11:15:53 | 只看该作者
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功能 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作者:肇州县第四中学小学部 发表时间:2009-7-29



    我校始终以“抓校本教研、促教师发展”为根本思路,在经历“学习与领悟,实践与反思”过程中,着力倡导群体行动智慧,建构学习型、研究型团队,不断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基于群体行动智慧的校本教研,还需要构建一个基于网络、虚拟相融的开放性研究平台,需要依托骨干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区域性教研。有了这些认识,2006年我们参与了“省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合作体”。在县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和部署下,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网上教研活动。经过两年时间的网络教研活动,我们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增进了区域间教师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加强组织,建章立制
    自申报“省小学教学网络教研合作体”之日起,首先我们迅速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明确网络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全体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识。之后,建立了一支以校长为组长,以主任为副组长,以其他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四中小学部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并且拟定了网络教研工作计划,专门制订了“教师网络教研制度”、“教师网络教研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等。领导组织的构成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为网络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
    二、加大投入,搭好平台
    1、加大硬件投入,保证活动畅通。
    为使网络教研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加大了改善网络教研条件投入力度。完善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师电子备课室。充实并更新了现代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安装了基本办公软件,实现了校园电脑台台上宽带网,并且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网络的畅通。根据需要,我们还在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了数学学科网络教研资料,使教师获取信息简单而便捷。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针对网络教研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电脑操作及网络技术培训,使每一位教师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学习博客的申请与使用,博客日志的管理和图片的上传处理,教研资料的下载与使用等。通过技术培训,教师们学会了在网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因此,提高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研究的水平,也提高了网络教研活动的质量。
    三、认真学习,积极研讨
    1、教师们通过博客自主学习,获得所需资源。
    教师们在博客上浏览大量专业文章,下载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源,对于教学中比较特殊的问题,向在线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请教,进行交流,获取所需的专业支持。浏览博客,做教研,大大缓解了教师所需资源匮乏的困难,拉近了教师与专家的距离,使教师能够及时得到专家指导和同伴互助。于是,网络教研优势彰显出来,教研活动也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2、教师们通过开展教学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建议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撰写网络日志。这是促使教师自由进行教学写作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教师的学习心得、教学叙事等都可以发到网络博客上面,供人们阅读和评论,这样也能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将凝聚教师智慧与心血的文章,上传到网络,与广大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又可以得到更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很有帮助。
    3、教师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丰富理论修养。
    因为每次研讨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因此,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安排教师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更为教师们参与网络教研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4、教师们通过课题研究讨论,提升专业水平。
    我们按照网络教研工作计划,把每周五定为网络教研活动时间。期间,组织教师参与省新浪UC“小学教研在线”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求教师认真观看课例,注意倾听专家和教师对课题的剖析,及时做好记录,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参与研讨。教师们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同省内众多专家、教师不断进行交流与探讨,极大地丰富、提高了自我。去年十一月份,针对我们正在探讨的“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小学部全体领导、教师同省、市在线教研员、教师网友们展开了大规模的交流活动。这次研讨长达四个小时,活动效果非常好,教师们从中受益匪浅。
    四、注重管理,科学规划
    为使网络教研活动走向科学规划的轨道,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督促和管理。一是定期检查教师网上教研的活动情况。每学期末,我们都组织人员上网查阅教师的网上材料,进行登记、汇总;二是把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依据“四中小学部教师网络教研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进行量化打分,并且把量化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档案中;三是对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并且成绩突出的教师,我们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激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
    五、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每次网络教研活动之后,我们都将教师研讨及评课材料及时记录下来,整理、存档。而且每学期学校都要将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总结,以此加强教师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网络教研工作开展得积极主动,措施得力,也带动了其他教研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逐渐形成了“我想教研,我要教研,教研伴我成长,教研助我成就事业”的浓厚氛围。通过教研活动,近两年,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小学部也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提高教学质量先进集体”,2005年被确定为县级小学教研活动基点校,2006年被评为“大庆市校本教研先进集体”。
    六、查找问题,认真反思
    我们小学部的网络教研工作已历时两年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1、部分教师对网络教研工作兴趣不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研工作模式,教师的教研工作理念还需进行多方面的引导,才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2、由于教师家庭电脑量尚少,学校能为其提供的电脑数量相对不足,网络教研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中老年教师网络技术能力不高,实现自我上网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有一定困难。
    4、目前我县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尚未实现分科教学,因此,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非常繁重。对网络教研,他们感到精力不足,时间有限。如何处理好工作与教研的关系,使网络教研成为教师们的不懈追求,是我们今后需要认真思考的主要问题。
    网络教研,激发了教师内在的精神动力,在学生茁壮成长的时候,教师也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发展。我们深切体会到,提高网络教研水平,也是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网络教研工作一定会全面展开,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我们会脚踏实地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182#
发表于 2012-2-21 11:14:43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翅膀


今年,是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大丰收年。区属学校获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荣誉二十余次;教师教学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近五百人次;涌现了一批科研兴校的名校,醉心教学的名师,声名远扬的名科,建立了一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双新”骨干教师队伍。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区教研中心再一次荣获省、市先进教研室的荣誉称号,成为南昌市四县八区唯一“三连冠”获此殊誉的单位。回眸沉思,是什么使东湖区作为省级课改试验区能快速崛起并成长为课改的“领头羊”?是富有特色的、区域推进的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是应素质教育大潮而生的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为内涵的校本教研与“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教研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的成果。

课改以来,我区依托“东湖教研在线”网站,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了教研训一体化;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渴望,大大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网络教研以一种平等、和谐、自然、自由的交流氛围,超越时空、快速便捷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岗敬业的教师自愿地参与进来,逐渐被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们理解和接受,使校本教研更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可以说,网络教研,为校本教研插上了翅膀。
一、调整栏目,服务校本研究
为了更好的服务校本教研,我们深入了解教师对“东湖教研在线”的需求,对老师进行了不记名的《“东湖教研在线”运用》的专项调查问卷,不断地完善充实、合理调整网站栏目,逐步形成了十个板块四十个栏目,这些活跃的网上虚拟教研,填补了传统教研方式的不足,拓宽了教研服务范畴,构建了课题实验和教学研究的虚拟家园,创建了有利于专家与教师、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多方互动的平台,全面促进了学校教研方式的变革,深受教师的欢迎。
1.设公告,广而告之
在“东湖教研在线”首页,汇聚了一些醒目的公告栏,让老师们很快了解我区的课改动态:从“课改风景线”可以了解区教研中心及各校在课程改革工作中开展的研究活动、采取的特色举措或取得成绩;从“教研通告”可以明了教研中心月工作安排及省、市各级教研部门的相关通知;从“听课反馈”中可以看到教研中心每周下校听课后的反馈意见;从“师生获奖电子作品”可以欣赏到我区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比赛获奖的电子作品;从“最新推荐”可以阅读到近期推荐的具有权威性、热点性、典型性的优秀理论文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这些栏目是教师们了解兄弟学校和其他地区课改经验的窗口,因此,登陆的频率很高。
2.设展台,百花争艳
“东湖教研在线”不仅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还是区属各校、骨干教师展示风采和能力的舞台。“课题之窗”展示着各校开展课题实验的动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校本教研”里收录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方案、计划、小结及研究过程性资料;“校本课程”则展示了各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动态和研究成果。
在“课件集锦”里,有获奖的作品,也有我区资源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在“优课欣赏”中有获奖的优质录像课,也有我区骨干教师的精彩教学片断;教师们撰写的教学点滴感悟、课后反思、教育叙事在“感悟交流” 发表;各学科课改样本班教师的教案、反思、教材评析在“样本班追踪”中发布;“双新风采记录教学“新秀、新苗”的成长轨迹,展示“双新”教师培养的成果。
由于有了这样一方展示才华的天地,老师们投身课改的积极性高涨,学校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
3.设论坛,百家争鸣
“东湖教研在线”开设了论坛,使教师有了自由发表心声的地方。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在“自由论坛”上倾诉;校长们在教育管理上的经验或问题可以在“校长论坛”探讨;教研员将典型的教学案例提交“学科案例研讨论坛,让老师们围绕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的录像,在“课改沙龙”中供老师们评头论足;在“片区教研广场”中,老师们可以回味曾经历的片区教研活动,可以欣赏其他片区开展的教研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次次发帖,或是进行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一切都促进了教师、校长们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使论坛成为百家争鸣的讲坛。
二、创新制度,激活校本教研
为了让学校、老师们充分地运用“东湖教研在线”的资源,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一方面运用网站的统计功能,通过网上排行榜激励学校积极参与网站建设;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网络教研顺利、有效的开展。
1.上传制度促成长专业化
校本教研必须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通过教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作为一个个的个体,虽然拥有相同的学历,由于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及个人素质的不同,若干年后,他们业务素质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为了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在网站建立之初,我们要求各校建立信息发布领导小组,对学校上传文档的数量作出具体要求:“典型教案”每月上传两篇能反映研究的特色教案;“感悟交流”每月上传两篇实验课感想;“课题研究进展”每月上传一篇开展研究活动的材料;“校本培训”每月上传一篇培训活动的材料;“自制课件”每两月上传一篇原创的教学课件;“特色网页”每两月上传一篇原创的特色网页;“课题研究报告”每学期上传一篇阶段性研究报告。这些基本要求,得到了学校的积极响应,不少学校上传的文章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远远超出了规定的篇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专业水平,我们要求他们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的同时,撰写听课后感,每学期上传不少于三篇,并定期对副校长参与网上建设情况作出评比,激励他们以行动成为学校网络教研的领头人。此举既锻炼了副校长,又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的积极性。
一系列上传文稿的制度,使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开始认真观察课堂、观察学生,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
2.回复制度促同伴互助化
为了让更多的校长、老师深入思考校本教研中的问题,网站每月以学科为组织开设主题论坛。有供教师们研究教学难题的“案例诊治”、“网上沙龙”;还有为校长们交流管理经验或解答管理困惑而开设的“校长论坛”。
论坛的回复情况,每月要进行定期评比,这一制度促使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们定期阅读他人帖子,从而激发自身的参与热情。有时老师发表的帖子中,有好多自己认为是得意之作,而网上的其他教师不留情面对帖子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质疑与批评的讨论中,促进了发帖的教师反思。同时,对别人帖子的质疑和批判,也促进教师自身对教学的思考。
至今,学科论坛主题研讨活动已有上百次,回帖数量近万人次,浏览的人次数以万计;校长论坛的主题研讨活动开展了近二十次,主题多反映“如何引领教师发展,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回帖及时,研讨有深度。论坛架起了校长、教师沟通的桥梁,真正促进了学校间的互帮互学、老师间的同伴互助。
3.推荐点评促引领专业化
教研员作为网站的维护者,一方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做好优秀文献的推荐工作。如:推荐中外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实践文章到“专家视点”;收集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信息技术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文章或实验成果到“信息广角”; 汇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文章到“课标解读”;罗列国家级课程专家关于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及教法探索的文章到“教材教法”。另一方面,教研员要深入教学一线采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将相关的活动方案、小结等发布在“学科活动”;将各自开展大组活动的讲稿发布在“在线培训”;把听课后的随想、下校调研的小结发表在“教研评点”。这一系列制度,使教研员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了其引领的专业化。
4.网上学习促教研广泛化
网络教研,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互动的网络教研资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东湖教研在线”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网上业务学习。定期开展网上业务学习的制度,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学校借助网络,使得教师在超越时空的同时超越自我,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教研”,从而对校本教研的动力、校本教研的质量进行深度催化。
如青山湖学校是我区2002年接管的一所厂办子弟学校,接收时只有8个班,30位教职工,条件相对薄弱。加入我区后,几任校长以睿智的眼光,喊出“科研学校”的口号,选择“网络教研”这一全新的教研方向来开展校本教研。他们依托“东湖教研在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形成了“校有规划、教研组有目标、年级组有落实”的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开辟出了校本教研的新天地。为了提高网上学习教研的有效性,学校实行了网上教研活动登记通报制、年级学科网上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师个人网上业务学习摘抄等措施……一系列网上学习制度的落实,浓厚了教研气氛,提高了师资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校本教研呈现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良好势态。学校发展的规模由小到大,教学班扩大为16个班,教师人数递增为50位。可以说网络教研为学校的教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为学校课改奏响了一曲曲腾飞的乐章。
三、虚实结合,深化校本教研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教研的“虚拟”概念,包括“虚”“实”两层含义。所谓“虚”,主要是就它非现实时空特点而言的。所谓“实”,是指教研工作必须要有“实”的内容,面对面的教研很必要,深入课堂、深入学校不可缺失。“虚”能跨时空,
“虚”能为研究解决共性问题找出最优化的办法;“虚”为“实”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工具,使“实”能够事半功倍,“虚”是为“实”服务的。“虚”“
实”结合是“网络教研模式”完整而科学的含义。为此,
我们注意有效地整合了传统教研系统的“人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机网”,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人的经验与智慧的高度集成、共享和优化。
1.网上咨询求助,课堂实践交流。
“东湖教研在线”的首页上,公开了各学科教研员的电子邮箱,方便教师们与教研员的联系。老师们对教研活动有建议,可以通过“教研员信箱”,向分管的教研员提出来;老师们在教学中碰到了困难,可以在“教研员信箱”里咨询,寻求学科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语文、数学学科在课改起始年级开辟了“网上备课室”,教研员把最新的教学设计及本年级教学相关资源在备课室发布,教师们可以随时调用;教师们也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问题发新帖,与大家一起探讨或寻求帮助。这种及时交流研讨的方式,让教师们对新课程的实施不再为难,对教学更有信心。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等综合性学科,为了形成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在骨干教师群体中,建立了公共电子邮箱或QQ群。他们定期在公共电子邮箱或QQ群上开展“共出金点子,同上精彩课”的活动。如,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双新”教师每半个月要上一次区级观摩研讨课,为了提高研讨课的教学效果,他们以“独立备课——网上交流——调整教案——课堂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学期初,根据教学和研究任务,“双新”教师组成合作小组,各自提前设计好教学、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约定日期在公共电子邮箱里发布各自的金点子,供执教教师选用;教研员对每位教师提供的金点子做好书面记载,适时进行评价。执教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重新调整教案,发布在公共电子邮箱,请大家评判;这时,教研员和其他“双新”老师纷纷再次为执教教师出主意,完善教案;然后,这节课在合作组里试教,验证教学预案是否成功;课后,“双新”教师就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面对面交流,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实践证明,这种网上研讨、课堂实践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的校本教研态势,既加强了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又进一步提高了骨干老师的业务能力。
2一线收集问题,网上共研探讨。
在各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这就要求教研员要成为收集教学问题的“有心人”。在下校调研或下校听课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典型的课例或有代表性案例收集起来,借助论坛进行在线研讨,展开思维风暴。活动每月一次,学科组约定专门时间,以阶段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为研究内容,以案例诊治为主要形式,以反思贯穿始终,
问题-诊断-设计-行动-反思为主线,组织全区学科教师围绕有情境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让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交流困惑,分享宝贵经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如:本学期,语文学科就一年级生字教学呆板的现状,提出“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就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如何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感情,达到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问题开展专项研讨。 教师们在回帖时,有的辨证地审视案例,全面地评价案例;有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新颖设计思路;还有的针对案例问题,提出客观意见。最终,达到共识。
又如,英语学科的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把握不好,往往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于是,教研员选取了区“教学新苗”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引发教师们展开深入讨论。这一网上研讨活动吸引了全区所有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大家针对“如何上好阅读课?”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教研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阅读教学要做到了三个注重,即: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网上大讨论,老师们真正领悟阅读在单元中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明白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实践证明,收集问题、网上研讨的方式,是真正将教研植根于教学一线,有针对性的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将校本教研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
3.网上资源共享,教学行为跟进。
我们凭借“东湖教研在线”的优势,展示骨干教师的教研成果,使骨干教师成为全区的共同财富。
如:“课堂教学网上沙龙研讨”活动就是把样本班、中心组研究出来有特色的研讨课、实验课录制出来,通过视频栏目向全区展播、推介。为了增强目标性,发布主题时,采取执教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研员有针对性的引言(文本资料)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视频资源)相组合,增强了网络教研的效度。


由于视频资源是从我区的学科中心组、样本班教师中产生,这样一方面让全区教师感到自己的身边就有学习、交流的对象,增加了教师对沙龙研讨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广大教师行为跟进的积极性。
又如,“片区广场”展示了各学科在片区研讨中的过程性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师评课意见等。在这里,老师们能看到具体课例研究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师的行为跟进更具有创造性。
如今,区域性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已经收到良好的成效。我区利用“东湖教研在线”的优势,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做法,受到省市教研部门的赞誉,引起多家媒体的关注;今年8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部)主办的“第11届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管理研讨会”特意将会址定在我区召开;9月,省教研室领导和专家在市教研室领导的陪同下,到我区进行“网络教研”专项调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网络教研给薄弱学校送去了信息,带去了变化:在一年一度的区“骏马杯”教学比赛中,一等奖获奖的人员不再集中在几所名校,今年全区72%的学校都有一等奖获得者,其中一些薄弱学校的比赛成绩创历史新高。
综上所述,“东湖教研在线”的每一条根须都深深扎根于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壤,它从众多优秀教师、教研员身上汲取丰富的学科营养,滋润着各学科的大树,滋润着全区所有学校的大树 从而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枝繁叶茂,花艳果硕。“东湖教研在线”已经成为我区区域性校本教研中必不可少的教研场!

东湖区教研中心
200712

181#
发表于 2012-2-21 11:12:4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调查问卷


      网络教研是指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而进行的虚拟教研活动。具体是指相对常规教研而言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强调依托网络如专门用于教研的网站、论坛、交流工具等来开展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教研方式。
1、您参加网络教研的次数情况是?
A.经常参加,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已经是网络教研。
B.与常规教研活动方式交叉使用,各占一半。
C.常规教研活动方式占主导,网络教研作为必要的补充。
D.正在尝试中,且比较看好这种形式,使用次数逐渐增多。
E.作为一种尝试,偶尔使用而已。
2、您参与的网络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是哪种?
A.完全依托教研网站,上传下载教学资源。
B.完全依托 BBS 论坛,讨论教育教学问题。
C.主要依托网站的资源,附带配有论坛,但论坛人气不旺。
D.主要依托论坛的讨论,配有教研网站,但网站多用于发布公函,教学资源较少。
E. 教研网站及论坛同存并举,网站资源为讨论提供基础,论坛讨论为网站提供资源,只重交流,与办公、个人知识管理联系较少。
F.教研网站及论坛同存并举,网站资源为讨论提供基础,论坛讨论为网站提供资源,交流与办公并重,并可以进行反思、全面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
3、请问,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时,采用的交流工具主要有哪些?
A.BBS
B.Email
C.博客
D.聊天工具
D.专用的新闻组
E.视频会议系统 其他
4、您认为,网络教研需要制定约束机制吗?
A.需要,且可以采用常规教研的那一套约束机制;
B.需要,但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全不同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
C.需要,且网络教研的约束机制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相互补充使用;
D.不需要,网络教研不需要制定约束机制。
5、您认为网络教研所提供的虚拟环境主要应该是?
A.办公环境,提供一个与常规教研相似的能满足备课、教学、查询等专业需求的环境。
B.学习环境,提供一些教学理论、实践模式、人生规划等的终生学习、专业发展资源。
C.资源环境,提供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资源。
D.交流环境,提供学科内外、学校内外不同成分的群体间交流、共享的环境。
E.自我管理环境,提供自我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查询、共享交流和反思的环境。
F.其它
6、您认为网络教研的活动范围最好选择是?
A.互联网范围,在这个群体中有充分和完整的交流。
B.学校内部范围,因为有共同的交流背景、好的交流效果和实效的交流结论。
C.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两者平均用力。
D.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以校内为主。
E,.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以校外为主。
7、目前,您参加这种网络教研方式的效果如何?
A.很好,能应用自如,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B.接触不久,但已初步尝试到这种方式的甜头;
C.处于观望状态,认为这种方式还很不成熟;
D.感觉一般,对这种方式的发展前景不看好;
E.反感,不主张采用这种方式。
8、您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中,碰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A.网络设施不完善,常常因为网络故障而影响效果;
B.教师的来源范围、群体不固定,关系松散,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网络教研效果;
C.没有相对固定、较好的交流平台、工具;
D.组织者经验不足,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E.教研的内容不容易选取,难以找到深入讨论的话题;
F.网络教研的流程不容易控制,容易偏题、跑题;
E.其他,如
9、通过您的亲身体验,您怎么看待网络教研这种方式?
A.是教研发展的趋势,对教研工作将产生变革性影响,且其将逐步取代常规教研;
B.是教研发展的趋势,不会完全取代常规教研,但网络教研将逐渐占主导地位;
C.网络教研是教研发展一种新形式,不会占主导地位,其永远是为常规教研服务;
D.网络教研只能被视为教研发展的一种新形式而已,不会对教研工作有变革性影响。
E.其他看法,如
10、您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
11、假如现在网络教研的一切条件(包括的硬件、软件和制度保障)非常完善,你会:
A.完全依赖网络进行教研活动;
B.以常规教研为主,网络教研为辅;
C.以网络教研为主,常规教研为辅;
D.可能会从B项逐渐过度到C项、两者并重;
E.完全依赖常规教研进行活动。
12、你对教研的最终目的主要理解是:
A.专业知识的交流、提高;
B. 教学情况的全面把握;
C.教学能力、经验的交流和相长;
D.人际关系的调整、和谐,精神压力的缓解和释放;
E.其它
13、您学校现在是否有教研平台(专做教研平台用,而不是校园展示性平台、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
A.有,但非常不完善,管理也混乱。
B.有,管理也可以,功能不能满足需要,效果不理想。
C.有,正在试验阶段。
D.没有,非常期望拥有。
E.没有,无所谓。
14、您现在对个人的教研信息看法是:
A.个人保存了大量的教研信息的纸质档案,需要对其系统地、有计划地整理。
B.个人已系统、有计划地整理了教研信息,但没有实行微机管理。
C.个人已系统、有计划地整理了教研信息,已实行微机管理。
D.个人已系统、有计划地整理了教研信息,已实行微机管理,并利用它挖掘了大量的实用信息。
E.对个人的教研信息无所谓。
15、若您认为有必要制定网络教研的约束机制,那么,请问其应该与常规教研中的约束机制有什么不同?且网络教研中的约束机制重点体现在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分感谢您的合作和支持!
180#
发表于 2012-2-21 11:11:32 | 只看该作者
教研机构组织指导下的网络教研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对教研的需求越来越高,教学教研工作者相互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小范围内的交流作用,传统上“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网络教研较之于传统教研而言,因为具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体现出教学资源丰富、时效性强、能突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从而为教研注入了新的内涵。为此,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教研工作中,教研部门发挥着重要的组织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教研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意义,富有建设性地肩负起网络教研的组织指导使命。
一、把握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 努力推进教研方式转变
(一)网络教研带来的转变
1.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共享性
网络教研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学资源。这种高度共享机制,使教研者能够享受到大范围的资源,并迅速站在集体智慧的巅峰,籍以高屋建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log和wiki的兴起,教师的知识管理和网络知识库共建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了。通过网络教研,一些真知灼见、经验和案例发表在教育论坛、教育Blog明显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总之,网络教研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的过于个体性,扩大了教研活动的参与及受益范围,使教研成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共享。
2.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参与性、民主性
网络教研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顾教学,研究则被认为只是专家的“专利”。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研究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但在现实中由于我们教研员人力有限,教研时空有限,使得教学指导紧贴课堂、紧随教学难以有效落实。跨时空的网络教研则可以突破传统教研定时定点的局限性,使教研指导随时介入教学全过程。如教师把教学问题以博客日志或留言的形式发表后,教研员和名师群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回复、评论等给予指导,从而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民主。传统的教学研究往往是在某种单一性的制度规约下进行的。教研部门控制着教研的话语权,教研活动采用的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方式,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反思我们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其活动内容、形式、参加人员等都是由教研员个人决定的;在活动形式上也基本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少数人的“一言堂”,听不到更多的声音。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多数教师没有参议权、话语权。而网络为交流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交流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在这里更广泛地征求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建议,甚至接受质疑和批评;普通教师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大胆展示他们的智慧,发表他们的见解,从而体现真正的教研民主。
网络教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成为可能。由于受人力、物力、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现实教研活动中参与面非常狭窄。有的农村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还没有参加过县、市级教研活动。而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就能突破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交流互动的局限,使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大范围经常性交流成为可能。
网络教研是促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省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师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缺乏信息,缺乏话语权和专业支持,形成了教师独学而无友、默默无闻、凭个体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跨时空交流的特性,一线教师可在广阔的范围获得专业支持,方便交流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开展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教研途径,创新教研形式,是整体提高全省师资水平、推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
网络教研有效缓解了教研力量不足的矛盾。目前教研室教研力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仅凭教研员个人的力量很难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风格、大范围的专业引领,也很难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及时的、鲜活的教学资源,因此不能满足更多教师更广泛的需求。而网络教研一方面可以吸纳各种类型的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使名师资源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可以发动更多的一线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将自己原创或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让大家共享。目前,不少教育部门开始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广大教育实践者也主动地参与其中。来自一线的、自下而上的、朴素的群众性教学研究,这种面向教学实际的“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正在为教育教学界所普遍认同。
3.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灵活性、适应性
网络教研平台能够提供各种交流的空间。如教研员个人的博客:相当于教研员的网络日记、个人主页,教研员利用博客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虚拟教研室(群组):具有相同属性的教师(如同一学科的)组成一个虚拟教研室,在群组里可以就感兴趣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和见解;网络课程中心:建设一个网络课程体系,所有老师都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与原有面对面的教研组织形式相比,网络教研更能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能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为教师与同伴、专业人员进行教学交流、专业切磋提供跨学校、跨人群、多角度平台。在网络教研中,以感兴趣的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取向所形成的共同兴趣团体,其组织相对松散,自由而且灵活,人数多少不限,活动方式也灵活多样,不受人数、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因而可以随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教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其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等存在着个性差异,当然对教师的培养也应因人而异。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活动数量和时间内,不可能针对参训者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名师引领,同一的研训内容和指导模式对各具不同需求的教师自然有一定局限性。而网络自主、开放、互动的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为“互为导师”和“自选导师”提供了可能。在网络(如博客、虚拟教研组等)中,很多教师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把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对象、方向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导师引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成长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用博客备课、改作业、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教师凭借着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这样,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生命活力。
网络教研为实现深度研讨提供了可能。教研活动的研讨深度和研究质量取决于参训者对研讨主题是否认同、研讨活动前是否有反思的准备、研讨活动是否有充裕的时间、研讨活动后的行为跟进是否得到关注以及研讨的气氛是否和谐民主等。在传统的教研中,由于研讨的准备、程序、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往往很难解决。而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先期发布活动内容甚至研究课例征求大家对活动的建议,收集研讨的核心问题,这样既能够及时修正活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参加者有活动前的思想准备,有利于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和研讨的深入。另一方面活动后组织者可以将活动情况、活动案例发布在网上,供大家在网上进行后续的研讨,弥补研讨时间的不足,赋予参与者或非参与者更多的言语权,同时教师研讨后的后续活动也能被及时观察和关注。
4.网络教研提升了教研的效益性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某一新的教育理念或手段在课堂中加以体现,使参与观摩者从中感受、领悟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局限性和弊端显而易见:活动的次数有限,受益对象范围较小,加上并不是所有参与者对此活动感兴趣,因此,活动效果就不言而喻。以公开课为例,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某个学校或地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优秀的教学展示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画上“句号”,评课教师们的金玉良言仅仅在几十个人之间产生影响,这显然不是教研活动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业的“近距离”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也就是说,通过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使专业力量和课程资源匮乏的矛盾得到了较大缓解。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能够使教研活动介入教学全过程,即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各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第三方面,网络教研更容易实现教研与教学同步,为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专家展开对教学的深度引领奠定条件,使学科教学研究得以深入。总之,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视野的宽泛性、教研内容的丰富性和教研目的的多维性。
(二)网络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不难发现,网络教研的意义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看来,推进网络教研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组织指导作用,同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
实践证明,开展网络教研,必须要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但具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只是技术的保证,而网络教研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才是开展网络教研的关键。在校本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网络教研意识和网络文化氛围,有些学校的网络教研的功利思想较严重,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将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割裂开来。在区域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教研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的指导、引领功能发挥得不够,整体推进意识不强,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网络应用效率低。在全国性学科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术梯队建立的不够完善,对一线教师实行有效的专业引领措施不多,论坛的学术味不浓等等。网络教研平台搭建起来了,管理的重心要由“网络”,及时转到“教研”上来。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教研部门应首先关注和力求解决上述问题,在组织管理、指导引领上探索有效的机制和办法。
2.重形式,轻实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的网络教研平台层出不穷。寻求更加强大、完美的网络平台当然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但若只注重追求形式,也就容易使教研徒具虚名。网络教研的成功开展并不是只图谁使用的网络技术更先进,而是要看谁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教研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是专业论坛,有的论坛一直长盛不衰,而有的论坛却是门可罗雀。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吗?实则不然。而是他们的管理维护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比如栏目的设置不合理、交流的便利性、信息的即时性不到位等。网络教研平台的好坏,主要是看栏目(或子网)的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教师需要,使用者是否便利等。
3.重获取,轻参与
网络教研的优势除了具有无限的资源库功能、便捷的沟通与交流功能以外,就是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使参与者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调查中发现,活跃在网络教研前台的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仅仅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的平台,缺乏参与和互动意识。教师在教研论坛上发帖时,常出现信息表达得不够明确,在反映改革困难与问题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的成分却过浓等现象。有的教师把教育博客只当做“电子笔记本”,杂且随意,博文中多用链接,缺乏界面的友好性等。这些做法均不利于“研”的开展。所以即便条件再好,缺少了主要内容——“研”的意识和行动,忽视了网络教研的参与性,网络教研平台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在许多教师心里便会逐渐形成网络教研“虚空”的印象,感觉好多东西只是机械的重复和复制。
4.重组织,轻指导
网络教研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引领,这样,“草根式”的教研才会得到层次上的提升和质量上的提高。原来的“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joint)”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专家对新课改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国内实施“基于网络平台”U—S 合作研究的专家却屈指可数。更何况,这些“稀有”的专家们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对一线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引领的不多,常见的是去实地做报告。这些做法不仅发挥不了网络的“放大”功能,而且对提高网络教研绩效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任何一种网络教研形式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很好的,各种平台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一旦平台搭建起来就希望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网络教研,若是一线教师的发展提高需求被忽略了,网络教研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可以说,一方面组织与指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另一方面,确立网络教研中的指导与引领地位,教科研人员必须根据新的需要,先于教师大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区域内优势教研网络
通过网络教研趋势与问题等的分析,我们发现,推动网络教研的发展,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平台系统建设、形成网络教研的浓厚文化和致力于建设基于网络的教研机制和方式,是当前值得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教研机构要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加强对网络教研的统筹规划和组织指导,探讨教研网络良性发展的机制。当前,整合现有资源,借鉴已有经验,打造区域内优势教研网络,是加强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整合现有网络形式,打造特色教研网络
从目前来看,要注重整合以下几种形式的优势,形成特色教研网络:
1.教育博客(群)。教育博客(群)通常由校园网、区域性教育城域网或商业性教研机构网等免费提供平台的技术支持。由于具有零成本、个性化、时效性、准公共性和双向互动等特点,博客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资料显示,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普及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加速实施,许多省、市、县(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陆续在其教育城域网上建立起了地区性的教育博客(群)。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也在其校园网上建立了教育博客(群)。教师们通常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并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了。教师们从自己的教育博客中找到了“话语权”,他们从最初的书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反思和人生感悟开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运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和远程协作。研究发现,在许多网络教研的成功案例中,影响最大、绩效最显著的,要数区域性教育城域网上的教育博客(群)。
2.校本教研网。随着网络教研影响的不断扩大,在校园网综合平台上建立“校本教研网”,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校本教研网通常由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主题学习及研究网站等构成。调查发现,校本教研网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校本教研便于操作,而且还有利于数字化教研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以此为平台的教改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多学科的协作,有利于研究梯队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3.区域性教研网。区域性教研网是指由省、市或县(区)等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网,通常是建立在区域性教育城域网平台上的,其主要功能是立足于区域内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服务,建立区域内的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研网络,推进区域内的教育教研的整体发展。区域性教研网通常有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课题研究网站及区域内各校的校本教研子网等构成。由于区域性教研网均从属于本地区的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故区域性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的管理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宣传上更具有导向性,在内容上更符合本地区的教改要求,在教研的形式上更加切合当地的实际。
4.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全国性学科教研网是由诸如国家各学科课标组主要负责人等主持建立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已经或正在向立体化的网站群方向发展。全国性学科教研网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立体化学科研究队伍;实现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5.国家级综合教研网。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思考”网就属于典型的国家级综合教研网。“新思考”网不仅注意及时发布最权威的新课改和教研信息,而且围绕着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的引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等原则来设置分类合理的栏目,提供丰富的资源和链接。尤其是“在线研讨”,为国内知名的课程、教研专家与教师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前,就我省情况而言,加强以市、县区教研主管部门组织指导下的、广大学校尤其是教学示范学校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的区域教研网络建设,是当务之急。而利用教研部门的现有资源优势加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网络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
(二)加强栏目内容建设,形成网络教研优势
资源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的构建,一个是内容的构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从内容来说,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需求取向作为网站规划的定位。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会在不同取向之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因此,网络平台在整体内容与功能的设计上应体现层次性和半结构性。所谓层次性,是指网站在内容上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不同取向的特殊需要。理智型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够提供足够的教研资源;“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给自己一个私人化的空间;而生态取向的教师则更加注重网站交互功能的完善。所谓半结构性,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网站除了在建设之初设定栏目板块以外,还需要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及时捕捉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补充和调整栏目设置,使网站真正成为教师的“交流渠道”而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的“知会渠道”。在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学科网页发布教学指导和服务信息。
2.在学科网页上设立留言板,实现教研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留言板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并及时将互动沟通的情况在学科网页上发布。
3.根据教学计划,开发目前急需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使学科网页中的“虚拟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4.在学科网页上开设“名师答疑”等栏目,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做出回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5.在学科网页上及时推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发网上研究性学习项目。
(三)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建立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机制
网络校本教研是一种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在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化教研方式。通过网络校本教研,激发校内各方面研究与改革潜能并促进其发展,并通过网络教研、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促使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1.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理论建构与校本实践

该模式是在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构建中,以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及其在评价考核中的充分体现为前提,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分步骤开发并推广应用的软件工具平台的支撑下,形成前后相继的行为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形成方案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交流研讨一新一轮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实践”(见图1)。
图1:网络校本教研模式流程图
我们研究并借鉴了有关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部分文献资料,在部分学校
对该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和网络校本教研的有序实施,教师的教学研究、网络应用以及整合教学的投入程度和实践水平等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2.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流程
(1)问题发现
①关键思考。教师从工作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可采用头脑激荡法、专题研讨法等,结合自身工作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将那些具有全局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系统概括为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规范引领下进行理性的校本实践,从而发现并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新一轮校本实践。
②组建团队。这时可以组建研究团队,确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基本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并开展实践研究。
(2)学习准备
①专家报告/教师研讨。通过专家报告、参与式研修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现实中的困惑和问题,在实践中构建起自己独特而先进的个性化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②教师校本培训。通过“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定期发布研究课例、教学案例等资料,帮助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和集体研讨,了解学科教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模式。采用讲座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方式,使校本培训适时灵活地融人教师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真正发挥作用。
(3)设计方案。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影响教师应对的各种因素也错综复杂,需要设计多样的、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①分析问题。采用“思维导图法”列出问题的各种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然后讨论分析其实际价值及重难点。教师把问题发布到“网络教研资讯平台”,使问题得到深入研讨,并充分共享智慧。
②优化方案。以教材和教学模板为参照,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即确定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资源应用及内容设置等)。对于科研课题,需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制定并优化设计方案,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4)组织实施
①校本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推进实施步骤,分阶段处理各个关键问题。教师要逐步成为校本课程的研发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体现独特性和创造性。
②发展性评价。为每位师生建立个人专辑网页,教师把设计方案、开发或选用的教学资源、评价量规、考试试题、课例实录、教学反思、课程开设等内容及时发布进去,学生也把作业、作品、学习素材、调查报告、学习成果及选课情况等发布在自己专辑内,专辑之间均实现链接和互动评论等功能。以此为基础,通过激励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具体实施,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并追求进步。
(5)交流反思
①教学反思。在一轮教学实施当中或之后,教师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知识支撑下,通过案例写作、教学后记、问题诊断、叙事研究、课例研讨、网络在线研讨等方式,提高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水平。
②经验共享。教师的研究课例、资源利用及问题解决等经验和方法,也将是同行教师有益的参考和学习;教师可利用“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发表教学反思文章,其他教师或学生就此进行反馈和评论。通过以上措施,达到经验共享和交流促进的目的。
(6)展示改进
①案例展示。利用教研活动或教师集会,组织教学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能引发别人思考和研究的、有较高质量的、丰富教育内涵的教学案例,交流成功经验。每个案例的展示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介绍、关键环节的视频片段(或课例录像)、自我反思及问题的聚焦研讨等。
②专业提炼。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或专家针对这些研究课例进行点评或引领,以便将案例研讨深入而系统地进行下去。
③深度挖掘。依托“网络教研资讯平台”,组织教研组或教师针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网上讨论,总结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或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教师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和实施中,构建多种校本教研功能平台,使网络校本教研可以适时、有效地融入学校教研以及学科教与学活动当中,从而优化教研手段和教与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具体的实施策略建议如下:

(1)遵循适时构建、阶段实施、行为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校本教研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针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螺旋发展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引领和及时支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可以考虑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发实用性强的各种功能平台,并通过各种有意义的信息活动(如各类比赛)、专题讲座培训等形式,对这些平台工具进行校本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有重点地扶持一些示范项目,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成功经验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①问题研讨及写作平台。该平台是支持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交流研究工具,学生习作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网上学习场所,有助于引导师生进行网络交往,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形成网络使用规范与习惯。
②课例研讨及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借助该平台开展网上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课例研讨,帮助教师探究问题、案例写作、专题学习和自我研修,推广成熟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共享教学经验,探索网络课例研讨和教师培训模式。
③课题研究及教科研平台。侧重课题研究及教研信息发布、成果展示、资料形成等方面,促进各级教研组织利用网络积累资料、优化过程和表达沟通等。
④教师发展档案袋及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教师个人专辑和学生个人专辑的网络教研数据库,专辑内均有个人的网络积分。网络积分是指根据教师或学生提交资源、参与学习或网上活动(如发表文章、参与讨论)、社会评价等情况转换而来的具体分值。
⑤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测平台。根据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科教与学网络评测平台,发挥网络数据库统计和用户广泛参与的优势,使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表现评价更趋于多元互动、客观公正。
在系列教研工具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应事先确定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开发一个,成熟一个”的平台开发与应用基本原则,注重有效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管理,使每个功能平台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稳步有序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坚持“师生发展是根本,课题研究为导向,平台应用为依托,项目实施出特色”的原则,分步骤、适时地逐步构建网络校本教研的框架体系。
(2)树立自主自强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开放、共享、实用的网络课程资源
①校本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侧重教学资源(例如学案、范例、课例、学科网站及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索引)的搜集、整理、精选、开发和应用,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依靠本校力量逐步建立系列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进行广泛意义上的开放交流与项目合作。
②网络课程开发及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与形成。把网络主题探究、专题网站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点,提升教师组织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活动,倡导高质量高品位的数字化学习生活,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信息文化。
③校本教研运作机制建设和实施推进。建立网络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做好教研行政部门的高级参谋,定期发布校本教研各项评测指标,规范引导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引入校外人力资源和得到有效的专家引领。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平台和信息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或贡献情况,都被折算为相应的网络积分,把网络积分制度纳入常规教研及师生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积分,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4.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关键
(1)网络校本教研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推进的策略与方法。许多信息化建设实践已经表明,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能直接左右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往往是成败之所在。这除了学校领导统筹兼顾和自身学习提高之外,业务主管、研究人员和学校领导之间要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另外,网络校本教研需要更多不同层面的人员参与,原则上需要做到人人能享受自由通信的网络功能(例如校内邮件服务系统等),教职工需拥有个人的工作电脑。
事实上,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习惯意识的现状,也是影响网络校本教研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实践应用、学生系统学习和操作实践。通过培训、团队建设和机制建设等,逐步形成“大众群→骨干群→ 核心群”三个层面的教师团队,形成网络校本教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肥沃的科研土壤。
(2)网络校本教研的实施保障: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及用人策略。针对教师发展、师资培训、资源建设、教研效益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学校需要逐步建立与本校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教科研管理以及成果奖励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及其切实执行,让一线教师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增强凝聚力。
学校可以从学科教师中选拔教师让他们担任学校的技术协调员、学科教研员等职务,享受一定待遇并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指导职责,确保网络校本教研工作顺利运作起来。其基本职责包括:负责教学技术需求分析及制定解决方案;协助并指导网络教学研究工作;指导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监控及评估教学教研质量与效果,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帮住学校领导适时调整实施策略。
三、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作用,构建有效的网络教研管理体系
(一)建立浓厚的网络教研文化
从教师层面来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学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唤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特别是网络资源、交流、合作、研究意识,是展开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要利用教研机构的资源,指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主人。同时,引导教师正确认同网络文化价值,深刻认识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迎接挑战。从校长层面来说,学校领导要提高网络教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网络教研的顺利推进。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中的具体表现,都应纳人常规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教研成绩,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二)建立分工协作的教研网络建设与管理队伍
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研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为了保证网络教研工作的含金量,教研部门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教研团队,充分调动教研力量,对网络教研给予智力支持。
为解决参与网络教研人数不足的问题,组建教师社群,作为网络文化形成的基本单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个教师社群的活跃程度与其负责人的影响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是分不开的,因此负责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担任,或由教研部门直接介入,以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分工负责各社群的日常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社群的创建与合作关系的形成,既调动了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积极性,又使教研人员找到了用武之地,真正体现合作的意义。网络社群内部知识能力结构分层互补,有助于打破教师相对保守的职业习惯,有助于避免专业引领的缺失而造成的教研层次无法提升的现象。
技术团队涉及的管理人员队伍庞大,对各级管理员责任和权限的划分应有相应的规定,一般可由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编辑人员(网群总编室)、网群管理员(分网站站长)、网群组成员(分网站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组成。
1.系统管理员一般由信息中心网站的维护人员承担,他们主要负责网站系统开发和维护,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开通网群管理员权限,开通编辑人员权限,开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2.信息安全员主要负责抽查栏目内容信息安全,对栏目文字、图片进行调整并通知相关方面管理用户名和密码。
3.编辑人员主要负责编辑上传栏目信息,管理栏目内容。
4.网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开通网群组成人员权限,对网站进行基本描述、动态管理,维护资源目录,组织上传资源并评价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打分,组织网上教研和备课,组织网上答疑,审批开放性栏目内容,开通自定义栏目并维护。
5.网群组成人员主要负责维护资源目录,上传并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上传的资源进行评价,参加网上教研和备课,参加网上答疑,上传栏目内容,管理注册用户上传的内容。
6.注册用户有上传资源、下载资源、推荐目录、发表评论、专家咨询的权限,也是网站群资源不可缺少的建设者。尤其对于注册用户,需要特别地引导。因为当教师突破学校的围墙加入到网络教研的大家庭中的时候,容易因为网络虚拟环境的陌生与较为绝对的平等而迷失自我,需要教研人员或学校管理者予以及时地关注和鼓励。
(三)建立“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机制
教研部门在进一步重视并继续大力宣传和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各单位功能齐全的教学研究网站,并构建区域网络平台体系基础上,要加快建立上下沟通、分级管理、相互协调、区域联动的有效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只有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积极组织开展,并指导和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种层次和形式的网络教研,才可以形成区域内的网络教研优势,达到开展网络教研的应有目的。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的硬件设施及软件平台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在经济落后地区更为突出。因此,本着节约与实用的原则,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防止重复建设。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增加经费投入,要研究只需要添加服务器设备即可建立网站群的问题。要注意依托本地教育信息中心网络设备建立网站群,这样既可节约网站群的建设成本,又可以利用网络中心的技术力量对网站群进行管理与维护。
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即注重依托省网络教研平台,在省、市、县、校分层管理下,形成四层联动、逐级管理、全省共享的组织模式。对于省教研部门而言,要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虚拟教研中心,直接带动各地开展网络教研。教研员可以深入跟踪并指导各市、县区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相应的,各市也要自上而下建立指导与引领团队,依托技术部门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同样的,各县区也要形成本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对于学校而言,校领导必须亲自主持教研工作,以学科教研室、教科室为核心,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等部门直接或间接支持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如此,在教研部门组织指导下,教研部门与学校共同打造“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机制。
这里着重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市、区县教研网站建设问题。市、区县教研网站是省网络教研平台系统的二、三级枢纽,是本区域网络教研活动的核心。各市、区县教研室要在建好本室教研网站基础上,指导和推动本地各学校教研网站的建设,可建立试点,逐步推广,力争尽快实现大部分中小学与教研室网站实现联网。各级教研室要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教研的策略和方法,把进行网上教研活动的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研究任务加以落实。
2.学科网页和综合网页建设问题。学科网页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科网页建设是教研网建设的核心性工作。各级教研室要组建学科网页教研主干队伍,使学科网页发挥好对学科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要开辟具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专栏,如: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教学成果、学科论坛等。鼓励教师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个人网站,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综合网页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也要重视综合网页尤其是首页建设。综合网页的建设要在完善教学研究、指导、管理、教材建设、课程资源、教研论坛等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校长论坛、名师论坛、BBS公告板等栏目,在“一通、二用、三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确实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四)建立促进网络教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网络教研的开展离不开教学一线人员的积极参与。假如一线人员特别是教师失去了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网络教研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及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此来鼓励其开展网络教研。为此,我们可借鉴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于1968年提出的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用于建立有效的网络教研激励机制。该激励理论告诉我们,要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个人能力与素质、外在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和理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等综合性因素。依据模型,教师与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内外在报酬。内在报酬即教师与教研人员个人切身体会到的网络教研的意义与价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个人成长的帮助;外在报酬即将其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列为诸如晋升职称的考核指标或直接给予物质奖励等。对学校而言,教师个人的努力程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的网络教研软硬件条件与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如教务处、技术部门的协作支持程度等等,一起作用于学校网络教研的绩效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有精神鼓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网络教研成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教研生态文化。
四、合理运用推进策略,保障网络教研又好又快发展
计划性与灵活性相辅相成。网络教研的组织既可以按照教研机构的计划,在教研人员的指导下,以区域性或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教师个人自发或数人合作进行。研究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教研机构、学术团体的“招标”,也可以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积极申报;既可以是新的教育理论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课改一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教师独立实施,也可以进行跨区域或校际间的同侪互助,甚至是同专家进行“U—S”合作。在网络教研中,教师的个别问题,可以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可以进行集体“会诊”,乃至于向国内“招标”。总之,有效的网络教研既要有计划性,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常规教研共生互补。在网络教研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网络教研与现在广泛实施的校本教研、教研室的常规教研的关系。校本研训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但也容易因问题具体而忽视对其教育意义的理论思考,进而影响校本教研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教研室的常规研训让我们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及时了解同行的工作状况,集中集体智慧,对教学工作有极强的现实性、实用性。网络上多元化的教研交流活动则能够提升我们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开拓我们的眼界,群体性业务交流有助于增强教研的实际体验与理念认同。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兴趣团体”或互助伙伴的选择远比校本教研和常规教研困难,网络教研伙伴的建议由于牵涉到教育教学的情境差异,也有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圆满解决。由此可见,网络教研与现存的所有教研形式都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继续和延伸,只要善加利用,网络教研能够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实施与推广网络教研应注重提升参与者的兴趣。技术支持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渐被大众接受、展现教育功能的过程。网络教研是网络技术在教育应用的高级阶段,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网络教研的成本、效益问题。这里包括技术本身的成本以及使用者的人力成本。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使得技术成本在网络教研中所占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小,而教师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新教研形式的推广不应以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代价,即便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初期,教师凭借热情与专业自主性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长此以往显然不是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网络教研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我们已经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
我们认为,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社会对教育技术应用认识的加深,现有的教研组织形式将更综合、完善,网络教研必将更快地发展。(课题研究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运贵)
179#
发表于 2012-2-21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178#
发表于 2012-2-19 12:35:41 | 只看该作者
用人文情怀拥抱科技诗意
——记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

一位教授、博导,文学院院长,且已近知天命之年,能每日横渡湘江,不避风霜雨雪,这样毅力和体魄本身就有一种魅力。而作为一名人文学者,一位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大学教授,却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率先伸出思维的利剑,用人文情怀去拥抱科技诗意,带领一个学科团队打造出一个学术品牌,很快使一个学院声名鹊起,这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便是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一个会生活、能治学的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欧阳友权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后来在武汉大学读了硕士,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被确定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1999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年遴选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前沿》主编。2003年被评为中南大学“十大教学名师”和湖南省优秀教师。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使自己、也带领所在的学科团队走向学术前沿。
1981年大学期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起,欧阳友权的文学研究已耕耘有年。80年代中期他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的《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论文就曾引起过较大反响。他和他同窗编撰的《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在“方法论热”的年代一度热卖文坛。其硕士论文《文学创造本体论》的公开出版更是受到许多人的夸赞。90年代以降,文学出现落潮,他则迎着文艺低谷向理论高峰挺进,伏案学海孜孜不辍,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文学原理》(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萨特论艺术》(译著)、《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个教育部课题和7个省级课题,主编了“文学精品赏析丛书”、“网络文学教授论丛”和“文艺学前沿丛书”等。其理论专著《国民素质论》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和省第六届社科成果二等奖。作为教学名师,他的教研成果曾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欧阳友权教授是个名副其实的前沿型学者,他的研究兴趣始终追求着最新的学术脉络。比如在文化产业领域,这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新学科,他独得风气之先,早在2001年就成为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这也成为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新亮点。
其实真正让欧阳友权教授在学界打出名气的还是他近几年的网络文学研究。从1999年开始,他便以学术敏感率先瞩目于互联网上的文学现象,致力于将网络文学研究推向学术前沿。几年来,他带领一个学术团队在这一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获得网络文学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一个在这一领域获教育部规划课题和省级规划项目;第一个在高校成立网络文化研究所;第一个成功创办“网络文学研究”省级社科基地;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网络文学研究专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主编了国内第一套“网络文学教授论丛”(15本);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博士论文《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创办了互联网上第一家汉语“网络文化研究”网站(www.web-culstudies.com);并于20046月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成功召开了我国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和影响,20037月欧阳友权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做了“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专题节目。他所在的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他和他的学术团队完成的6部网络文学专著和70余篇同一领域的系列学术论文,成了国内研究网络文学绕不过去的一座学术高台。
在学术思想上,欧阳友权不类前说,不惧定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例如,他提出的“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被文论名家评价为“标示了新理念”(中国教育报200121王先霈文)。他提出的“人民文学,重新出发”引发了《文艺报》广泛的争鸣,并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面对现代科技文明的迅猛发展,欧阳友权提出,应该把科技革命的意义放到人文哲学的视野中来体认,以洞悉其形而上的价值内涵,走出“技术崇拜”和“工具理性”的观念误区,培育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让科技的功利效应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长远关爱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从而在“科技—人—社会—自然”这个大系统中,实现科技文明与人的道德健全的统一、科技进步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科技创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欧阳友权文)。
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欧阳友权以《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即出)等学术专著和一批覆盖中文核心期刊的系列论文,从基础学理上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学科地位。他运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执着于网络文学本体显性与隐性的双重结构,从现象学描述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询其存在本质,解释网络文学的形态构成及其意义生成问题,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欧阳友权文)。其《网络文学论纲》在廓清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的基础上,深入考辨网络文学的文化逻辑、人文内涵、意义构成、存在样态、叙事模式、批评范式、民间视野、主体视界、创作嬗变、传播形式、接受方式、价值取向等问题,揭示网络文学之于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革命与人文背景间的双重联系。先后有陆梅林、董学文、王岳川、金元浦、吴炫、黄鸣奋、王兆胜、朱辉军等许多学界名家对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给予较高评价。
作为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选准网络文学这一学术“富矿”,其意义不仅在于用人文情怀拥抱科技诗意,更在于把这一研究作为学院的特色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使其与文艺学建设和吸纳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几年来,中南大学文学院陆续引进了一批教授和优秀博士、归国博士和博士后,迅速使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了“一个课题带动一个学科、培养一支队伍、取得一批成果、创造一种特色”的学科建设目标。

注:该文发表于《文艺报》20051135版头条,题目是《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记中南大学文学院欧阳友权教授》
177#
发表于 2012-2-19 12:20:18 | 只看该作者
在文字的裂隙间拔河:谈「超级链接」

作者:陈征蔚   

「超级链接」(hyperlink) 是超文本中最重要的元素,同时也是形成多线阅读的关键。它帮助读者自由选择浏览路径,使「阅读」从毫无变化的循迹路径摇身一变,成为自助导向式航程。然而超文本的「导向」并不如想象中容易,如果将阅读比喻为旅程,那么导向阅读几乎无法像参考地图旅行一般,光凭按图索骥便轻松达成目标;相反地读者随时都有迷途的危险,甚至可能因为超级链接所提供的选择太多,因而陷入「叙述可能性过于庞杂」(an excess of narrative possibility) 的恐怖迷宫。
        超文本理论家哈波 (Terence Harpold) 于其评论〈超级链接之不确定性〉(The Contingencies of the Hypertext Link) 中将阅读比喻为船只航行,两者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一种藉由不断修正航道而趋近目的地的过程 (a process of approximation)。诚如哈波所分析,「航行之意义在于从不断修正中移动以便趋近目标」,舵手必须随时调整航道,矫正偏差,最后方能到达;而超文本阅读由于不像传统阅读只需按照作者预设的路线行进就好,因此也需要随时选择连结,修正路线,最后才能产生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航线。航海者者不断修正偏移 (deferral) 向目标趋近,这种逐渐形成轨迹 (trajectory) 的历程正与超文本读者选择超级链接的行为类似,而这也是超文本小说与传统单一线性小说的相异之处。超文本特有的「多重叙事结构」(poly-form narrative structure) 意义并不仅止于点对点的穿梭连系而已;更重要的是,超文本容许读者选择不同路径,以便解放原本固定的线性阅读,形成较富有弹性的叙述模式。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超级链接」顾名思义,仅止于连结而已。然而它在多线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仅不止于连系,同时也兼具了「切割」与「分离」的作用。因为当读者选择了某一个连结而趋近特定目标时,这个被选定的连结也同时将读者带离了其它方向,正如同航向南方的船只将会离北方越来越远一般,当超级链接朝向特定方向发展之时,也代表了与其它目的地划清界限,形成切割与分离。更进一步地说,读者所随机选取的超级链接将会在阅读空间中画下了一条路径,切割出一个读者趋近以及同时远离的版图。因此,超级链接所带领读者到达的目的地固然重要,但这毕竟只是某个被选取的路径而已,事实上同等重要的是那些因超级链接带领而无法触及的广大「黑暗大陆」,这些不曾被触及的部分,代表着超文本无穷的可塑性与诠释弹性。
        解构大师德悉达 (Jacques Derrida) 认为「文字书写」在传统观念中一直是「不在场」(absence) 的,因为相对于对话时发声者一定在场的情况(使用录音带等方式除外),书写具备三种不在场特性。首先,文字所描写的事物通常已经成为过去,因而不在场,其次,当读者阅读时,书写者通常不在场,最后,当作者书写之际,读者也通常不在场。这三种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加在一起,令书写符号成为了重复不在场主体的符号。然而这种「重复」并不能让文字变得绝对固定、可靠;相反地,同一个符号可能因为不同的上下文而有不同的意义。因此,便如同笔者过去所谈,每一个符号都可以置于引号之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产生崭新的意义。超级链接可以连结前后文,使其逻辑贯通;但同时也可以将文字从特定线性上下文中脱离,另辟分枝。从这个角度观察,超级链接虽然具有连系功能,连结与连结之间却也形成了一道道鸿沟,同样造成切割与分离。
        一般学者通常过于重视超级链接的连系功能而忽略了切割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超文本与传统文本迥异之处即在于,当读者选择某一路径时,同时也远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虽然许多读者在阅读超文本时仅将选取超级链接视为翻页,而将这种连结阅读行为视为与传统文本中阅读线相同,但是这种蓄意忽略超级链接与传统文本「阅读线」的相异性的观点,却很可能抹煞了超文本在阅读观念上的革命性突破。事实上超级链接所造成的效果并不似传统阅读线般单纯,它随时可以令读者迷途,使阅读大幅超出读者的预期与希望,而且绝对无法保证连结的目的地为何。正如超文本理论大师蓝铎 (George P. Landow) 所说,适当的阅读接口也许会令读者感到「熟悉」 (at home),令超文本阅读彷佛像在传统文本中一般自得,然而这种熟悉绝对只是一种「似曾相似」(uncanny) 的诡异经验而已 (uncanny在德文中同时具有「家」以及「令人不安地陌生」双重含意)。
176#
发表于 2012-2-19 12:19:25 | 只看该作者
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

作者:聂庆璞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文明的演进是在媒介的嬗变中进行的:文明的产生得益于语言这一特殊媒介的传播交流;文明的发展与形态不仅与传播媒介对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播媒介。
   关键词:      媒介嬗变      文明演进
   美国传播学者德弗勒(Defleur)曾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传播手段的阶段性发展。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上溯800万年(我国云南禄丰石灰坝1982年发现的腊玛古猿),人类开始出现,上溯20万年,现代人(晚期智人)形成,上溯10万年,语言诞生,上溯8千年,文字问世。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人首创活字印刷术,公元1920年美国人首开无线电广播,公元1936年英国人首播电视,1991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人类社会进入了文字、声音、图像三位一体的信息社会时代――网络社会。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已是今天的常识。但人类进化的真正动力来源何处,自然为什么选择人的基因成为世界的统治基因,却至今还存有疑问。按达尔文的观点,生命性状的产生和生命体的产生与环境的影响无关,也就是说,自然不能主动有意识的选择某一基因。但是,生命性状产生以后,环境施加影响并做出选择。这样,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干预某种生命体而起作用的,这种生命体如果能够生存和繁衍的话,它通过与原始环境相适应的方式传递它的基因,从而突出一些特殊的特征。人类学家认为,最早的古人类是动物中最软弱的一支,常常不是猎人而是猎物。他们没有飞禽走兽般完善的“专门化”的体能,为了生存,他们被迫借助工具、加强群体的合作来适应环境、保全生命。正是这些不得已的努力滋生出有利于进化的适应性与变异性,从而发展出与同类深度合作交流的“社会性”,善假于物的“文化性”。这中间发挥关键作用的工具就是:语言。有了社会化的语言就有了人与人多层次的“传通”,所以,很多人类学家将人类定义为语言的动物。
    借助考古挖掘,我们找到了800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或许今后还能找到更早的。问题是这种动物除骨骼形状上与我们有些类似外,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有相似性。亦即什么样的猿类才能算作人类,什么时候具有了人类的意味?文明的起点应有一个起码的标志,否则我们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的单细。
人类学家一般把20万年前晚期智人的出现,视为人类文明的开始,因为他们开始制造工具,这是一个易于判定的外在标志。那么,内在来看,人类什么时候具有“人味”?这种“人味”为何区别于“动物味”?时间上是不是与制造工具同步?普遍的看法是人类脱离动物的标志是他有了“心境”,具有了感应式的理解,有了一种向内心深处“引得”的能力――原始的本义的语言。也就是人开始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开始构建二元世界――主体与客体共存的世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点。此时,内在的凝结着理智的情感的自我传播,促进了大脑的发达,且由于存在的同一性形成了人类共同的人性。通过体态语与同伴交流,结成群体,人也就有了社会性,文明随即开始了。此一时间开始于何时,应是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一个永恒秘密,它没有外在的标志,考古挖掘永远也不可能挖出最早产生“心境”的某一心灵。但逻辑时间应在制造工具之先。
    维系群体的纽带仅有血缘与物质利益显然是不够的,否则与动物的族群还是毫无实质意义上的区分。来自于心境的引得之力虽产生了共同的人性,但并不意味着心境的完全一致性,而且正是它的不一致性产生出它的价值与意义:不一致性使“心境”本身脱离本能,导致多样化而产生矛盾,沟通变得必要和必然,传播也就由此而开始。
    佩伊在他的《语言的故事》中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类选择了语言传播之路而不是其它身体姿态或非语言概念的方向?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则利用语言传播恰是人类生命性状中被自然环境认可的基因。“所谓物种的进化其实是包含着物种之间的传播交流的。传播不仅是人类也是整个动物界用以维持生存发展的种性机能,而不单单是手段性的工具,而且人类因能将这种‘种性机能’实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自身获得了超越其它物种的飞速发展。”⑴“有了传播行为后,人就加快了脱离动物界的步伐,就连人类只会发简单的单音的时候,他们的相互联络、沟通最切近的信息――或避害或协同追捕猎物――这时与动物还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一旦他们相互传授经验,譬如一个猿人教另一个猿人怎样打击石器――包含了抽象的符号运作时,真正的社会传播就出现了。”⑵  
    最早的人际传播行为肯定是简单的口语与大量的身体语言、直接的“言传身教”。除了动物性的亲情传达,就是传授生产、生活技术。这种传播当然是极其低下的。规范化的语言要求随之产生。大约在距今25000年时,人类开始讲有音节的语言。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产生了。萨丕尔说:“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结论:除了正常语言之外,其它一切自主的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⑶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们可以进行较为精致的思维。由于意义与语言的关系确定,人们可以记忆、传播、接收和理解的信息,在长度、复杂性和精致程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可以使人们快速而有效地积累生产经验,增长认识能力,而且,也使人类的思维意识获得了确定的表达方式。直到今天,我们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变革,必然蕴含着语言的变革;甚至没有语言的变革,就没有思想的变革。因为语言,人类的文化因此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并最终从捕猎、采集而过渡到具有更强更稳定而复杂联系的农耕文明。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确实,在许多的创世神话中,世界是被“说”出来的。有了语言,才有了世界,世界是由语言“呈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语言大大增强了人们在自然界中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借着语言人类摆脱了物的直接具象的束缚,给了四肢以更大的自由;借着语言,他们在寒冷漫长的冰河年代相互扶持,在生存竞争中占到上风;借着语言,他们能比其它动物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观察自己的环境,从而做出行动决定,组织自己的关系;借着语言,他们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社会的其他成员,把自己的思想传播给他人,从而形成人类的文化积累与传承,文明也就这样在语言媒介中绵延着。



    文明的产生得益于传播(语言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传播内容),同样,文明的形式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息息相关,而信息的传播方式决定于相应的媒介,因此,媒介是文明形式的重要决定因素。事实上,每种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制约着文明中社会的结构形式、人员交往方式以及工作、学习方式甚至意识形态。“于历史而论,一部人类文明史,必然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创造史;于文化而论,它必然是一定媒介系统作用下的文化,一种媒介的创制与推广,往往孕育了一种新的文化或文明。”⑷然而,真正成为文明发展的催化剂的是传播中的传播创新,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人类使用和创新传播媒介的历史。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中,就有一半是关乎传播的媒介――造纸和印刷术。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在传播媒介的嬗变中完成的。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中对文明的演进有重大影响的有一半以上为传播媒介。
如果按媒介对文明进行分期,我以为可分为口传阶段、文字(书写)阶段、大众媒介阶段、网络传播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文明是原始社会、专制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网络社会)。
    传媒介是人类最基本的、最自然的传播方式,也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也是永远会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它首要的特点在于方便。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运用自己的天然器官接收与传递信息,进行交流,无须借助外界任何工具和中介。其次,口传媒介具有亲密性。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交流双方处于同一环境,同一氛围,容易产生一致的立场,达成一致的观点。即使网络时代,有着最为方便的沟通方式,如可视电话,虚拟场景交流,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这种亲密的交流方式。如今,很多人已可在家中上班,但处理重大事件(如解雇员工)时还是亲自到场,就因为面谈的亲密性更容易熄灭怒火,获得更多的理解。再次,口传媒介具有随意性。口传的无中介性使得传播无法控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流是堵不住的,硬堵只会使其更加泛滥。
    另一方面,口传媒介有着自己的局限:第一,口传媒介传播面狭窄。口传无中介,只能口耳相传,因而传播距离短,传播周期长,传播速度慢,最终导致传播范围狭窄。第二,口传媒介传播具瞬时性。口传的信息从信源口中传出后,迅即消逝于周围环境之中,被耳朵捕捉到的信息被接收人接收,没有捕捉到的信息则永远消逝,无法复回。这种瞬时性使得口传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信息传播容易被切断,传播范围不具历时性与空间性。
由于口传媒介的这些传播特点,信息的传播往往是塔型或单线式的纵向传播,如部落盟主――家长――部落成员。在这样的社会中,传统和权威受到尊敬和模仿,代代相传;信息刺激少,人群安于现状,社会结构稳定,进步缓慢。
与纯粹口传对应的是原始社会。由于信息传播的限制,它不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社会组织,更不可能建立起国家,因为口传媒介无法满足大规模、多层次、严格的管理,只能应用于小集团、有限区域的松散组织,如原始部落等。
文字(也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传播内容)的出现则使人类产生质的飞跃,开始了文化的传承。从语言学的立场看,文字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这一符号在某一意义上却具有比之本体更为重要的意义。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他不说人是语言的动物,因为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它可能没有人类语言复杂,但肯定有自己的表意系统,否则,动物之间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语言(仅有语音)不是人类根本性的特点,表示语言的符号(文字)才是人类与其它任何种群的区别所在,所以是文字最终把人类从动物之根中拔出来。文字是人类的第三宇宙速度,借着它,人类可以飞离太阳系,去探求无穷宇宙的奥秘。
    与口传不同,文字(书写)的传播功能体现在它的空间性与历时性上。有了文字,人们就可以逾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信息的更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也使信息储存成为可能,我们也就有了与千年古人相视而笑的可能。从文明发展的视角看,文字是人类进入真正文明――建立国家――的首要工具。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字的民族就没有真正脱离动物界,它们将永远处于原始社会之中。国家既不是血缘形成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有意识的组织构建,是统治和管理的结果;而管理和统治需要记录,需要可靠的文献取信于民;显然虚飘的言语无法担此重任,而文字能之。中国传说仓颉造字后,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世界一片惊恐。可见文字威力之巨大,也难怪古代中国人对文字、对识文断字的人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因为以文字为证,鬼神都难以否定。
    但是,文字的书写是非常困难的。它既要有价廉而持久的书写之物,还要有书写的技能。文字本身非常方便,随处可写,但要找到价廉而持久的书写之物却不简单,人类为此竞花费了数千年。埃及人找到的是石头与草叶,巴比伦人找到的是泥板,中国人早期找到的有牛肩胛和金属,此外,至少还有数百种可进行书写的五花八门的物料被尝试或使用。直到中国人找到了一种叫“纸”的东西,“写字的地方”才算真正解决。书写的技能的获得虽比书写之物来得容易,但也不是等闲之事。既要有长时间的耐心培训,还需要时间和金钱。因此,文字在书写阶段的传播事实上不可能普及到整个社会,只能在某一层面上传播,需要口传作为重要补充。实际上,在国家统治层面或社会的上层以(书写)文字传播为主,而在社会中特别是社会下层仍以口头的语言传播为主。
与文字(书写)相对应的文明是专制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由于文字信息传播的空间性与历时性,统治者利用它能够对更多的社会层次进行管理,因而形成国家及复杂的多层次社会。但是,掌控文字技能的非本能性,致使这种技能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自然将人划分为两大阵营――识字的与不识字的。识字的把持着所有有价值信息,从而形成社会的特殊阶层。这些人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维护着自身的既得特权利益,统治着社会;不识字的人既无法获取有价值信息,对国家的统治亦无法参与,命运任凭她人摆布。专制体制就在这样的情形中形成了。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都属于大众媒介,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传播媒介。但二者各具特色,有着巨大的差异。
    印刷媒介属最初兴起的大众媒介,在历史上,它打破了封建时代的愚民政治,促进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等运动的蓬勃兴起。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把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生归结为宗教改革与勤俭节约及禁欲主义的人性美德。但其中的重要问题是,路德的宗教改革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刷机的帮助。“为自己阅读《圣经》”只有在《圣经》容易购买并买得起的前提下才是有广泛号召力的口号。“作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传播异教学说的工具,印刷机注定将永久性地削弱教会的霸权地位。”⑸书籍的广泛流行,知识的普遍传播,把欧洲人从黑暗的宗教势力中解放出来;地方势力崛起,国家主权确立;一种新的文明诞生了:
宗教改革运动带来的教会霸权的瓦解,为其他一些非宗教势力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其中包括国家政权及其政治权力的崛起以及科学革命和一些新的知识力量的出现。而且,印刷机不仅传播宗教教义,而且向人们传播关于一个新世界的信息,这对国家政权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还向人们报告各种科学发现,从而为科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这些新事物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教会的势力,并且为自身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很快,公众教育出现了,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参与印刷的需要--也就是学会阅读--接着又成为了一种可获得各种新信息的工具。作为宗教教育的替代物,非宗教性的公众教育进一步削弱了教会的影响,相反则有利于国家政权和科学革命的出现。于是在这种信息的温室里(有些是关于人们买卖、投资、贸易、吃、穿等活动的信息),一种非常适合于新时代的新经济形式--资本主义诞生了,它是对劳动和财富的抽象概括。⑹
    印刷媒介传播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是传播信息的准确性稳定性高。印刷媒介以稳定的物质载体承载信息的符号,向外传播,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后,到达任一接收者手中的信息符号都是一致的,信息符号始终保持恒定的初始状态,受到噪音的干扰相对小,不会变形走样,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第二,信息的超时空性。因为传播的信息能保持长久的稳定,所以,信息传播距离远,传播时间长。我们今天能读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等的著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就得益于印刷文字的这种特性。第三,传播时的慎重性。文字信息的超时空性促使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信息时尽量避免随意性,保持慎重性。印刷的文字信息一旦发出就长留时空之中,无法消除,所以信息的发出者不得不慎之又慎,避免错误。第四,信息接受的可选择性。印刷传播借助长留时空的物质(纸等)为介质,使我们对其中的信息可以任意取舍,大大提高了信息接受的主动性与效率,发展了我们的思考能力。
    印刷媒介无疑具有巨大的优点,但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印刷媒介信息的接受需要条件。印刷媒介的信息以符号形式传播,所以识字(符号)是其必备条件。识字是一项特殊的技能,不是人的本能,因此,它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才可获得。这无疑增加了它传播的难度与可能性。与口传媒介相比,它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如机器、纸张等。其次,印刷媒介比口传更容易受到控制。“给我控制印刷业的权力,我就能控制整个民族。”⑺印刷媒介是容易受掌控的被生产性物质载体,只要将其消灭,传播就不可能延续;或者,控制其生产,不让其进入时空之中,传播也就不可能进行。中国历史上不断出现的舆论控制、焚书活动就是最好的明证。当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完全的控制只能是一种梦想,不可能真正实现。不然,罗马教皇就不可能在路德的进攻下溃败。再次,印刷传播是一种单向传播。与口传不同,印刷传播有中介而无法进行应答,加剧了印刷传播的权威性与专制性。但印刷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性似乎可部分消除其权威性与专制性。
    印刷媒介的社会是一个标准化的社会。符号的统一是印刷传播的基础,超时空的存在必然要求符号的稳定,标准化由此而产生。文字(符号)的标准化自会要求意识形态的一致,从而倾向社会标准化,最后产生出民族国家。希利斯·米勒说:“印刷制度使文学、爱情信件、哲学、精神分析学和现代的民族-国家概念成为可能。”⑻印刷媒介时代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教育的普及。接受信息的识字要求不得不促使教育普及到大众,它反过来又促使印刷进一步发达,信息更加广泛传播的良性循环。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要感谢印刷媒介的先期出现,使我们的社会得以建立在教育普及的牢固根基之上,从而保证了社会的良性进步基础。假如电子媒介出现于印刷媒介之先,社会的文盲会大大增加,社会的文化水平将停留于较低水准,社会专制化程度难以想像。印刷媒介稳定的信息存储还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人类知识的积累,口传时代积累的知识信息非常有限,教育普及的程度低又限制了知识的全面广泛积累与接受,因而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社会停滞不前。电子传播媒介虽有自己的优势,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在知识积累方面还远远比不上印刷媒介。是印刷媒介产生了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广播、电影、电视等借电力形式传播的媒介我们称之为传统电子媒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性。首先,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具有形象直接性。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信息的获取无须特殊的训练,基本凭借人的自然本能就可获取。广播是口语传播的延伸,它在口耳相传中增加一种媒介,使信息的稳定性提高,传播的距离延伸。电影和电视的信息都是图像、声音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播,对两者信息的获取都是人天然的能力,无须任何训练。因此,电子媒介是人通过技术把信息向其本真面貌还原以方便获取的从而提高人获取信息能力的努力。其次,电子媒介传播的目标的大众性。就印刷媒介而言,不管教育多么普及,但不可能普及到每个人,因而总有人不能借助它获取信息。任何需要经过训练的技能都不可能让每个人学会,阅读也不能例外。而电子媒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该问题,每个自然的正常人都能借助电子媒介获取信息,因而它把信息获取能力普及到了甚至最底层。调查证明,电子媒介对底层的影响力最大,越是底层的人通过电子媒介获取的信息越多,他们除人际交往中的信息获取外,唯一的信息来源依赖于电子媒介,正因为此,也就决定了电子传播媒介内容的低俗性。再次,电子媒介传播能力的巨大性。麦克卢汉有一个词“地球村”,就是基于电子媒介传播的巨大能力而言的。电台广播、电视能把信息迅即传遍全球,就象古老社会中村子里的事能迅速让村里每个人知道的一样,所以叫地球村。今天,电子媒介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特别是电视),以至于它已经不是视作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被视为独立的社会力量,一种控制国家的有力工具。我们经常看到,政变者首要的攻击目标总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由于电视、电台或报纸的干预,许多司法案件或政府决定改判或改变的情况。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已说明媒介的力量已超越于政府力量之上。
    电子媒介的缺陷亦非常明显。第一,信息的接受没有选择性。所有电子媒介的信息都只能按播放人的意愿顺序播放,信息接受人无法选择,造成信息接受的被动。长久的被动“训练”将使人的主动性受到抑制,培养出“受动人”。第二,与印刷媒介一样,电子媒介的传播也是单向的。电子传播媒介本身不能回传反馈信息,它的反馈只能通过其它途径,因而反馈是迟延的、间接的,不是应答式的,这种反馈无法对发送的信息施加影响,造成信息传送事实上的专制性。大众媒介变成了专制媒介,所以雅斯贝尔斯说,电子媒介有使社会重新封建化的可能。第三,电子媒介的图像型播放及无间歇连续播放,剥夺了信息接受者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压缩了人的想像力。所以,很多人说,电子媒介培养起来的人是空心人。长期疏于思考与想像,势必使这两种能力退化,变成应对性的“模仿人”。第四。电子媒介比印刷媒介更容易被控制。由于电子媒介空前的传播能力,势必吸引政府与大集团的高度关注而加以控制;另外,电子媒介昂贵的设备与全套的人员配置,使得个人难以通过它发送信息,控制变得容易。事实上,毫无例外,各国的电子传播媒介不是受控于政府,就是控制于大的利益集团。
    与电子媒介相对应的是工业社会后期,它不仅是标准化的社会,还是垄断的社会,一种强制标准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里,你所需的信息似乎有人洞察先机,已经替你挑选好,做成一幅幅的图像并配合着声音硬塞到你的眼耳之中,你既无须思考也无暇思考,除了照单全收,无须作任何事。它们已经考虑好了一切,如你应该受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寻找理想的工作,如何谈恋爱、结婚,甚至买什么样的衣服,怎样刷牙、性交等等,无所不包。套用中国的一句俗话:你想到的已经替你想到,你想不到的也已经替你想到。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就是这样造就的,“模仿人”就在如此的环境中长大。
    电子媒介还为我们带来色情、暴力、浅薄、庸俗等。确实,印刷媒介(包括书籍)也可传播这些东西,但文字的想像性使这些东西的震撼力减弱。而电子媒介却是赤裸裸的呈现,以视觉的方式呈现,视觉感受是人体感受器官中震撼力最大的,它带给我们的冲击力超过任何器官,因而电子媒介的色情、暴力等就地格外突出,这是它的传播符号所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至于庸俗、浅薄等则根源于它们的传播目标和巨大的影响力。当庸俗、浅薄为个人所有时,是受鄙视和批判的,但电视传播目标的大众性,使得这些东西又不得不反复出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反复出现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为人所认知,它会成了一种标准,成为模仿的对象。庸俗、浅薄就这样成了社会的目标和标准。
    希利斯·米勒认为,印刷(文字)区分出主体与客体、意识与无意识等二元世界,但电传媒介泯灭了这种二元世界的障碍,使主体与客体,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界限消失,从而使过去建立于其上的哲学、文学、精神分析学失去根基,并最终消逝。因为我们好像已生活于所有现实的场景之中,无须任何想像。过去的书籍是“我”在读它时,凭借想像力唤起鬼魂(作品中的或作者的),这种鬼魂具有私密性和个人性,但现在,“电视或电影屏幕上的幽灵,比之阅读一部书的私下行为,似乎更加客观、公正,并为大家所共享,而不那么依赖我个人的想像。”⑼这也许就是同为大众媒介的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区别所在。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都是工业文明中出现的大众化传播(叙事)媒介,但这些媒介或因政治的原因或因技术的原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只有互联网能真正享有这一殊荣,完成这一使命。因为只有它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你能想像得出的任何电子通信……提供远距离的银行业务、教学、购物、纳税、聊天、玩游戏、电子会议、点播电影、医疗诊断……”⑽
    对网络社会,西班牙裔的社会学家卡斯特尔认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就象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它重组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技术范式,它使社会再结构化,改变着我们社会的形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信息时代,或者说网络时代。“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趋势,信息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功能和过程均是围绕网络逐渐构成的。”⑾尼葛洛庞帝更是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中阐述了数字化将给人类社会结构带来四个方面的改变:权力分散、全球化、追求和谐与赋予权力。⑿在他看来,网络出现以后,传统的中央集权将会真正解体,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个人化的时代即将来临。

    麦克卢汉说:“媒体就是信息”。“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⒀希利斯·米勒接着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鲍德里亚解释说:“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他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⒁因此,媒介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世界观;进一步说,文明的演进是在媒体的嬗变中进行的。


〔1〕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第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2〕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第2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3〕转引自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第49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
〔4〕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第202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
〔5〕〔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第23页,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第24-25页,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7〕〔美〕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8〕〔美〕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9〕〔美〕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10〕〔美〕迈克尔·安托诺夫等《信息高速公路指南》,美国《大众科学》1994年5月号。
〔11〕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P469.

〔1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269页,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
〔13〕〔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第248页、中译本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3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22:11 , Processed in 0.1844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