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205#
发表于 2012-3-1 19:46:5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技术创新与全球化传播
作者:CCTV.com栏目专稿 发布时间: 2003-7-25



    2003年7月23日19:30,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导师、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播学研究室主任明安香研究员及嘉宾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董关鹏研究员共聚200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就网络技术创新与全球化传播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
    作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吴建平教授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国的互联网发展确实非常快,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技术和主要设备还是从国外进口,确实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基本被国外所把持和垄断,这是因为我们开发互联网比人家落后20年的结果。但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运转的重要支撑环节,无论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从国家安全考虑,我们都必须开发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开发方面,我们与国际的差别还不是很大,大家都在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因此我们有比较大的互联网技术开发机会。因此,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方面,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技术,在重要方面不受制于人。
    明安香研究员是中国最早的传播学理论的著作者,他分析并指出了网络传播的两个特点:互联网上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线将会逐渐的模糊,这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网络传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把各种传播类型可以综合起来,.现在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同时进行这几种传播,比如说点到点的传播,也就是面对面的传播,像电子邮件、视频对话,网络电话等等,也可以进行点到面的传播,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像全世界的受众发出信息,也可以进行点到面的传播,还可以进行面到面的传播,这些传播都可以在同一个媒体上进行,都在互联网这个媒体上进行,这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这是我们需要认识新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嘉宾主持董关鹏研究员是第五次做客CCTV.com,很多网友对他非常熟悉。前天他刚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与来访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对话的主持人,他对网络时代“人人皆评论员”问题是这样阐释的:
全球传播时代以网络传播为技术特点,传播强度与频率都大大增强,属于这个时代的记者必须文武全才,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的采、编、播技术不应该再壁垒分明,希望这个时代的记者具有国际的视野,不仅仅是英语的世界沟通语言,还有全能的新闻技能。评论水平的历练更是不在话下,包含其中的。作为非记者身份的普通网民经过网络媒体的不经意培养与历练,我相信也会生出很多业余评论家的,总有一点是好的,大家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多的观点容易被决策者听到,更多常常被省略的推理过程不可以再成为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行政特权。
    当晚论坛从“中国信息化发展与网络传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网络时代把关人的角色变化”、“关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使我们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网友“漫游世界”的发言代表了许多网友的心声: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网络这一新媒体、更多地运用这一新媒体,让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世界更精彩!

吴建平(左一)、刘连喜(左二)、明安香(右二)、董关鹏(右一)

开场白

  【网络主持人:邢立双】各位网友,你们好!《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第六期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是网络主持人邢立双。本期我们的主题是:网络技术创新与全球化传播,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传播学研究室主任明安香老师及嘉宾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关鹏老师。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请他们分别做个开场白吧!
  【特邀嘉宾:吴建平】开场白: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网上和大家见面,我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互联网和媒体的关系,以及媒体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可以更大的发展。
  【特邀嘉宾:明安香】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再一次在央视论坛上讨论新媒体的问题。在前两年互联网处于泡沫破裂的时代,有很多人对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不知所措,当时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我说互联网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仅仅经历了几年的成长时间,要求他很快的就成熟起来是不客观的,而我相信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现在,特别是2003年我们终于看到网络媒体又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网络商务,网络广告,网络购物都在篷勃的发展,特别是在这次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伟大斗争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发挥了他的独特的作用。因此,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媒体。
  【嘉宾主持:董关鹏】开场白:各位好,很高兴又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了,不知道我在《媒体广场》节目的开始语是不是适用这里。采集内外媒体,会聚天下报章,现在实在是一个媒体的时代。刚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说了,今天说的认识新媒体的“新”字实在可以大做文章,因为“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我们似乎总也离不开报纸和电视,最近也都成传统的“旧”媒体了。新媒体目前的所指网络媒体首当其称,在它没有成为传统的新媒体之前,我们要更好的认知这个新生的事物,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今天的两位老师都是学界的前辈,明老师是熟识的,中国传播理论的第一本著作就是出自他手。吴老师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资深专家,从实践到决策的领域都是行家里手,我们今天的论坛一定非常有趣。
204#
发表于 2012-3-1 19:39:49 | 只看该作者
后信息时代下新“把关人”的异军突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人民网
  内容摘要:网络时代,“把关人”存在与否众说纷纭。在这个变化多端的后信息时代,维客技术的出现则引起了对“把关人”角色转变的新的思考。正是它所提倡的别具一格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运用,使“把关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登陆”,并且它在传播学上的意义也得到了彰显。面对网络公信力下降的尴尬的局面,新“把关人”的异军突起至关重要。
  关键词:把关人 隐性 平民性 开放性 个人性
  一、后信息时代中“维客”脱颖而出
  今天,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代表的数字化世界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计算机不再只是一台只会处理程序的冰冷的机器,而是如同魔法似地通过虚拟的纽带,将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后信息时代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与技术的关系,影响了人对信息的自由选择,并产生了人与外在世界的新的交流方式。诚如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言:“在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未来的数字化生存将会是‘随选信息’的时代。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真正的个人化’。”①
  毫无疑问,以个人化与互动性为突出特征的网络已成了后信息时代的新宠。主体的能动性在其中得到了彰显,集中表现为能动地索取与能动地书写。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似乎天生与革命有着血缘关系,一次次由网络革命催生的新事物让“网虫”们兴奋不已。当方兴东引领着他的“博客中国”卷起一股网络博客的时尚风潮时,维客(wiki,又翻译成维基),一个原本陌生的词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初露端倪。它没有宏大的类似《博客宣言》的宣言书,也没有类似克林顿性丑闻和“911”等对博客的崛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维客,它不靠任何煽动性事件来炒作,而是在纷繁复杂的E时代,构筑起可供人人参与编写的任何文本。“维客”们也正是本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来开始修筑这道E时代的“万里长城”。
  而“维客”究竟是什么呢?它凭什么立足于网络这块众人都想来分割的黄金土壤上?它的出现又是如何突破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
  简单地说,维客(Wiki)是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利用其开发的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PatternRepository)的工具来编写的一个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由于Wiki系统主要还是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于是,Wiki的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有时也称社群的组成人员为“维客”,意为运用维客技术的人),Wiki系统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正是这种协作式书写方式,方便了维客们对公共话题进行探讨,使得社群知识得到了共享。由于可以直接在页面增删和修改,因此任何一个维客的参与性评论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外在的反馈,而是可以与其他人的看法相辅相成,得到充分的融合与扩充。虽然wiki建立的是一个公共空间,但它并不抹杀创造性,只是最后在集思广益之下走向“共和”。正因为维客技术所崇尚的平等性原则,使它集中了平凡与不平凡人的思想,在不断增删与提炼中,纵向式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获取思想的精粹,而维客们正是这一“造金术”的使用者与受益者。
  凭着它的这些新颖的特点,维客渐渐地受到网民的推崇,并得到参与者的点滴的“贡献”。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维客就象一个新的生命军顽强地在网络世界中扎根下来,同时,它的出现又对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进行了一次突破。
  二、 网络时代“把关人”何去何从
  在传统媒介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决定权:“(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②由此可见,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社会中,传统类型的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他们掌握着对信息的垄断权,对信息的选择上行使着自己的“天职”。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以及舆论工具,“把关人”小心翼翼地筛选和发布供大众阅读的信息。
  而如今,一个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介时代,突出的是它的个人性、互动性。“一旦进入网络空间,个人和组织便能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这时候,同一个人或组织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递者。在这张分散型的传播巨网里,任何一个网站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断续相间的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的经纬之中。”③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网络的互动性与零散化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不得不面临着“下岗”的尴尬的局面。
  “把关人”甘心就这么下岗吗?没有“把关人”的网络,是值得网虫们欢呼雀跃还是又该为潜在的破坏性隐患值得担忧?其实,万事都有利弊。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下岗”之后,我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和发布者,但是没有防护墙的网络之城很难永远固若金汤、不受摧毁。
  虽说博客这股网络新旋风,也对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有了些许的冲击,比如说它对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巨大,想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挑战以前的集团出版等等。但毕竟它体现的是个人知识的共享,不具备象维客技术那样本身所涵盖的公共性特质,使之能肩负起重任,引领一种新“把关人”模式。在网络的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的今天,我们似乎更需要这种全新的“把关人”来维护网络的公共环境。
  三、维客世界中新“把关人”的出现与角色的嬗变
  互联网,一个新兴的生命力,总能给人无限的遐想。其庞大的虚拟空间,让无数人享在网上自由驰骋。任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又极大地推动了网络这艘“航空母舰”的不断前行。伴随着维客的出现,以及它自身独特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普遍运用,使这项全新的技术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了拓展。也许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它启动了一种全新的“把关人”的主体形态并且彰显了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到新“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一)显性 —— 隐性
  “把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把关人’泛指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感影响的人。而狭义的‘把关人’,则是指对于已经初步制成并开始进入信息通道的信息进行控制的有关人员,如报刊编辑、总编、广播电视台台长、部门经理或主任、电影制片人甚至剪辑师、网站管理员,还有信息传播的检查机构以及官员等。”④在这里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上的“把关人”都是呈一种“显性”的姿态,可以寻觅到他们的踪迹。
  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信息的流通就是靠着“把关人”这扇门,进出有度。信息质量的高低、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显性“把关人”的素质有关。同时,记者、编辑、台长等等,是有具体职责、且分工明确的职权个体。但在互联网出现以后,似乎形成了一种跨过“把关人”直接将信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新模式。在这条模式链中,精简了一个重要的筛选环节,使信息直接从传播者到受众。表面上来看,这的确可能导致一种无关可把的混乱局面,“把关人”门槛的降低,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不过,维客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种全新的“把关人”角色的出现,即“隐性把关人”。之所以称之为“隐性”是因为维客自身所具有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运用,让所有参与到其中进行编写的人都自觉地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类似网站的编辑或社区斑竹对过激言论进行删除。维客世界中,每个人在这套书写工具中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可以更正别人的言论。人人在别人的记录中进行修改乃至删除,这可以说是维客技术的一个创举,也是新“把关人”出现的重要基石。因为这势必引导着大家一起为社群的公共资源作贡献。而每个人的“精华”慢慢在累积和融合中达到一种质的飞跃,不仅仅象一些BBS上人们的留言,只是量的增加。因此,只要是参加到wiki中来的人,从宏观上来讲,人人都是一个把关人,人人都有职责来维护网络的公共环境。而维客的身份并不象传统媒介中的记者或编辑等等有着具体的角色扮演和明晰的工作划分,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不会刻意地凸显自己的职业和身份,隐匿的参与者只会留下自己的IP,而不会有任何多余的个人信息,他们所呈现的是一种“隐性”的状态,默默贡献自己的宝贵的思想。
  所以说,新“把关人”的突出一点,就是他们隐性的身份辨认。但不能因为呈现的隐性的状态,而进行肆意破坏。“隐性”只是让参与者不突出主体特征,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为维客事业作贡献。
  (二)权威性 —— 平民性
  可以说,开放、合作、平等、共享,是维客的精髓,而平等则成了其中的一个闪光点。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秩序中,媒体决策者一直代表着一种权力的象征,“无冕之王”就是对这些显在的“把关人”的最形象的称呼。他们拥有一套天赐的“护身服”,比一般平民百姓更容易发现并接近信息源,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他们对信息的权衡、过滤以及筛选则更体现了他们在信息控制和流通渠道中的垄断作用。同时,各家新闻媒体又无一不是或多或少地充当了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些“把关人”把信息特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其权威性不言而喻。
  不过,在维客的世界中,权力渐渐地由上而下,进行着一场看似浩浩荡荡的分流。权力不再是象传统大众传媒中的一把高高在上的尚方宝剑,而是被明显地“下放”,为大众所分享。网络中的大众则更多地享受到这项标榜着“自由”的权力。而维客世界中的任何一个自觉维护WIKI的“贡献者”,则清楚地体现“把关人”从权威性向平民性的转变。
  维客的创始人沃德?坎安宁,其实他最初的目的是为和自己一起开发编辑语言的人建立一个互相链接、可供交流信息化环境。但是,当他觉察出人人都有渴望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就将维客技术向大众化推而广之,来激发所有人“讲故事”的本性,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著作者,不墨守陈规原有文章的格式、结构,而是自由、方便、快捷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它可以是一个想法、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个修正,也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将文字与图片进行超链接式的任意组合。我们可以看到,维客网站上的隐性的“把关人”也不是一定要具备某种专业的传播素质,只要为某个公共话题尽自己的一份力,贡献自己的一个想法都可以。
  维客站点的页面内容随时可能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话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语言版本,世界上每个角落的观点意见、世界上每种语言都可能随时浮现,这些是谁也无法预期的,每一个来访者的,每一次曾经的修改,每一个曾经生成的页面都会被保留下来,以备查阅和再次修改。显而易见,维客的参与者即新“把关人”,已经从权威性的要位向平民性姿态转变。
  (三) 封闭性 —— 开放性
  在依靠传统的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渠道中,信息只能从被赋予了某种职责的传者那里通过一条单向链推向受者。从记者、编辑,再到审编,层层往上推移,删减或增加,完全是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人来作决策。尽管他们是考虑与权衡了各方面综合因素来作的决定,但这些“把关人”仍然处于一种封闭性的状态。他们听不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各种声音,但传达的却是让大家都信服的如同“上帝的声音”,这之间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
  相对于专业传播组织而言,网络上的驰骋者更具有开放性的权力。单向的传播链被一环环地打开,充分的双向性传播使大众更接近一种自由、开放的网络生存环境。在维客的世界中,它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形式便是开放式源代码的运动,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开放性与互动性得到了无限地增强。即使在博客流行于网络的今天,个人观点的表达随处可见,但是要想直接在页面上修改别人的帖子也是办不到的。象BBS或如今较流行的博客,他们的阅读者仍旧是被动的接收信息,如果对博客主人的某个观点不满,只能在其后面作出一定的评论,而在维客网站中,每个“把关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在这套可以任意编辑的网络白纸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前人写过的内容上编辑加工,也能够按照一定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组合模仿。这正是维客技术作为一项潜力股的重要特征,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编辑”。
  新“把关人”就是这样突破过去被束缚的层层枷锁,力求做到使信息能够达到自由的流通。开放,是开放思想、开放言论,同时这种“开放”又不是不加节制的“众生喧哗“。在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维客网络中,“开放”也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在集思广益之下达到一种公正、客观的效果。
  (四) 组织性 —— 个人性
  原来的“把关人”虽然由一个个相应有某些特定素质的个人组成,但总的来说,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如“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正意味着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此外,把关虽然也与记者、编辑个人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但这些判断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实质性影响,这也说明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⑤
  而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在维客世界中,“把关人”已经从原来的组织身份让渡为以个人为主导。维客,它所提供的这种协作式书写工具,集中了越来越多的对各个主题感兴趣的维客迷们,他们没有统一的身份、职业或是受教育程度。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以个人传播的方式达到社群知识的共享。其实,社群知识的共享并不是要排除个性化的印记。因为,完全客观性的记录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参与也必然会带着个人的印记。而且,维客技术倡导的也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态势,所以它也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化的思想下,尽可能达到一种客观与中立。
  因此,网络的不受限制性使任何个体都可以表现个性化的东西,维客文化也在大家共同的协作下变得个性十足,五彩缤纷,呈现出一派新兴、跃动、变化多端、而又繁杂多元的维客式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作为新“把关人”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传者和受者的双重姿态显示出他们每一份“贡献”。维客技术使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关系发生的质的飞跃,从宏观上说,他们已经融合成身兼二职的把关人。
  由此可见,在维客事业中,新“把关人”的出现集中体现了网络时代“把关人”所面临多种症状以及角色的逐渐嬗变。参与维客的任何一个主体都勇于担当起把关之重任,呈现出一种“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积极走向。从隐性到显性,从权威性到平民性,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组织性到个人性,维客引领的新“把关人”的模式正在向我们走来。
  四、总述
  综上所述,维客的协作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人人都是“把关人”,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把关”,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网络公信力下降的尴尬的局面下,这种隐性的新“把关人”的出现至关重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的一次新的突破与挑战。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03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①[美]尼葛洛庞蒂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P191~197和258~259
  ②《传播学概论》 周庆山 著 2004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P152
  ③ [美] 马克?利维 《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出自《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P12、11页
  ④《传播学概论》 周庆山 著 2004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P153
  ⑤《传播学概论》 周庆山 著 2004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P154
  中文维基网站:zh.wikipedia.org
  网络天书:www.cnic.org

203#
发表于 2012-3-1 19:36:39 | 只看该作者
试论草根媒介对大众传播经典理论的影响

童莉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以博客、播客、QQ空间等为代表的草根媒介出现并逐渐壮大,形成与传统大众媒介相对应的传播态势。“中国博客大众化元年”后,草根媒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普通民众快速成名,如“十年砍柴”等人的博客。如今,草根媒介的“小道消息”也为网民信息提供来源。本文就新媒介环境下的草根媒介对三大大众传播理论(“把关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进行浅析。
    主题词 草根媒介 大众传播理论 解构
    去年4月,拥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宣布停发纸质版报纸,随后又有几家著名报纸停刊,令业内震惊。有人认为,除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的生存构成的威胁与挑战也不容忽视。除此,新媒介尤其是草根媒介的出现,也解构着传统媒介理论,冲击着曾经的权威理论。
    草根媒介,是相对于大众传媒来说的,主要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媒介,如博客、播客、个人网站、论坛、QQ空间等媒介传播方式。大众所熟知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甚至2008年差点掀翻整个网络的“艳照门”事件,他们都是传于网络个人之手,我们也可以猜测这些个人是网络推手,或者是一个未被管理部门许可的“黑户”,但具有无一例外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是一些能够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草根媒介进行宣传,做出影响甚至改变他人认知活动的行为。
    这些草根媒介的报道,在新媒介环境下对经典大众传播理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冲击。本文的“新媒介环境”,主要是指手机传播与网络传播等新媒介出现之后,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并存的媒介环境。
    新媒介的定义及特性
    《连线》杂志给“新媒介”下的定义很简单: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 ,by all)。 这个定义只概括了“新媒介”的一个特征,即受众的参与性,除此,“新媒介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作为传输手段的媒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笔者认为“新媒介”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是大众传播;二是电子媒介;三是能够传输文字、音像信息等内容。由此,可以这样定义“新媒介”:能够被多数人使用的数字化传播模式(如电视、网络、手机等新技术手段)的媒介,是利用“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互动等的媒介,是与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相对立的媒介。
    相对于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新媒介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也有“说”的条件。换言之,新媒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除了传播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新媒介还拥有一些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特性:海量的存储信息、新闻背景的立体化、个性化的服务,等等。
    草根报道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1.群众的,基层的;2.乡村地区的;3.基础的;根本的。如果把词目与释义互换,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换成这几个义项,有的换得成,有的换不成。另一种解释,草根(grass roots),始于19世纪美国,此时美国正处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
    基于以上几种解释,笔者认为,“草根”即“最基本,最基层”,当“草根”被用于社会学领域后,“草根”就具备了“基层民众”的内涵。据此,可以将“草根报道”定义为,“基层(普通)民众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爆料等”。
    草根媒介对大众传播经典理论的影响和冲击
    对“把关人”理论的影响和冲击。新世纪以来,网络传播的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新闻信息系统的“门”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控制功能要小得多。比如众多的消息或报道,都是从网上论坛、个人博客或者QQ空间中传到大型网站上,然后被大众所熟知。像山西矿难报道和最后的妥善解决,源于温家宝总理在某记者的博客中看到后亲自批示的。
    网络传播信息平台具备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媒介呈现的新闻信息发布模式,能够实现信息流动路径的多样化。“草根”民众可以通过草根媒介,相对便捷地发布与接收新闻信息。
    因此,网络传媒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免费商场”,草根民众可以任意使用该商场,包括其“商品”和“购物环境”,在这里,草根媒介的信息发布便处于相对宽松且自由的状态。这时传统的“把关人理论”想达到“把关”效果和功能就比较难了(一般是在事情被广大受众熟知后,影响很大,相关部门才会控制其传播)。草根媒介的传播基本都是草根民众(而非大众传播者)未经过中间环节而自主发布新闻信息的。此时,传统的“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根媒介变成了相对自由的传播空间。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目前,在草根媒介中,基本上都是即时上传即时传播,一般门户网站、BBS等还保留着“把关人”,但是网络传媒的传播方式以及网上海量信息让其难以把关,特别是网上评论(论坛等)的跟帖,几乎是在传播的事件出现较大、不好或者负面的影响后才会被删除。
    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和冲击。大型网站中也许存在着少许的议题设置,也有一部分草根媒介中存在着议程设置,但是这时的议程设置已经与传统媒介完全不同了。
    传统媒介,像报纸或者广播电视都是让受众被动的接受信息。这些信息是已经设置好,为影响他们的受众而进行的媒介设置。但是在草根媒介中,面对海量的网上信息,根本无法做到议程设置。这主要是因为,在网络传播中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极大地释放了受众参与传播的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介的控制权。正如波斯特所说:“当代大众媒介转化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
    这就告诉我们,草根大众拥有草根媒介的互动性,草根民众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修正传播者设定的议程,草根传媒也就弱化了“议程设置”的效果。
    对“意见领袖”理论的影响和冲击。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信源的增多,新闻信息的海量,人人可以成为草根媒介的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作品和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和发布自己需要或想要发布的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经过把关人或者意见领袖的传递或引导,草根媒介的草根民众享有很大的自主性、自由性和互动性,享有表达个人意愿和想法的空间,享有充分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角。在这些草根媒介的传播中,无论美丑、雅俗都足够成为一个信息的主导者,这时,对草根民众来说,“意见领袖”已经多余。
    以博客为例。博客是由英文weblog(译作网络日志、网志或部落格)演变而来,每一个“草根”都是一个传者与受者,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它缺少了传统“把关人”这个中间环节,博客对传统传播方式具有无可置疑的颠覆性,博客作为草根媒介的代表,它的传播媒介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与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新闻传播专业机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通过链接,网民可以越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信源相接触,也可以随时改写“意见领袖”的意见。另外,我国草根媒介的编辑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其公信力很差,因此也很难让受众相信他们,听从他们。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草根民众可以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新闻信息,什么新闻信息属于主流或支流?什么新闻信息重要或次要?网民做出判断的预设不再是“别人的意见是什么”,而是个人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分析、自由表达的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解构了经典“意见领袖”理论。
    参考文献
    ①周恒宇:《新闻介技术及潜在影响》,《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②吴文虎、黄桂平:《草根文化浪潮里的声浪本质———播客社会文本的意义解读》,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③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5月版。
    ④[美]德弗载、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2#
发表于 2012-3-1 19:35:55 | 只看该作者
对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07年12月27日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实践。
  随着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体多元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统媒体原有的受众日趋分散化。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媒体迅速崛起,手机短信和播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把关人”面对的传播环境不断更新。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在媒介既大融合又互相竞争的新格局下,如何重新审视“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如何与时俱进地选择新闻信息、编辑稿件,如何策划组织报道,当好“新把关人”,是新媒体时代向传统媒体“把关人”提出的新课题。
  本文结合杭州新闻广播打造“格式化广播”的实践,对“把关人”理论进行一些探讨。
  多媒体融合的新媒体时代需要“新把关人”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播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和要求体现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特点,即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的精度也越来越高。新媒体时代的这一特点,需要新的把关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媒体大融合的时代需要强化“把关人”角色
  媒体大融合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传播介质的变化和不断涌现的新传媒反映出来。每一种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诞生,也会对旧传媒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旧传媒对自己原有的传播方式进行改进或创新,以开辟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这种创新和改革,传统媒体也融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进入了“多媒体融合”的阶段。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有“职业把关”的难度有所增加,其把关的方式方法也需要相应有所调整、有所强化。这时的“把关人”不仅仅需要判断新闻的价值、报什么和不报什么,而且需要了解各个不同媒体的特点。
  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也更需要“新把关人”
  现今传媒激烈的竞争使得任何一家大众传媒都在新闻资源的争夺上不同程度地面临这样的矛盾:如何既能为受众提供独家的、个性化的服务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又能对社会上的重要新闻承担把关功能,及时准确地报道,以维护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新时代的“把关”不仅体现在政治把关,发挥喉舌功能等,而且在此基础上演进成如何抢夺更多可用的新闻资源,争抢“第一报道权和第一解释权”以及如何拥有更多的市场占有率等,因而“把关”标准也就需要更多地满足受众需求,更趋向于市场化,因此把关更为复杂,要求也更高。现在,市场标准、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已经越来越受到“新把关人”的重视,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必须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不违背宣传政策、政治导向的前提下,必须以受众的需要作为新闻选择的尺度,这就更需要“把关人”独具慧眼。
  由此可见,现今媒体的把关功能应该是强化,而非有些人所认为的在网络等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可以让受众“自我把关”或者是弱化把关。传媒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抓紧自我调整,扮演好新的角色。杭州新闻广播从2007年开始,历经多次调改,走出了一条适合城市电台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出了全天候24小时的“格式化全新闻广播”,为受众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和路况信息。改版以来,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作为全新闻播出频率的媒体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很快地学会和适应了这一转型,认真做好“把关人”。我们的体会是:最普通大众的、最普遍的想知欲知的新闻,以及各类带有新闻性的资讯,仍然是绝大多数受众的最普遍的共性需求。在传播渠道过剩和资讯过剩的时代,在传统媒介开始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今天,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迎合和满足受众对高质量的资讯的需求,以及减低他们获取这些资讯服务的代价(如时间、精力、使用成本等)。这种新格局,这种为满足受众需求的改革创新,也对“把关人”提出了新要求。
  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担负着多种新的角色,在多媒体既竞争又融合的新时代,“把关人”的角色有了更多新的含义。新含义至少有下面这些:
  新时代“把关人”是新闻和资讯以及服务的重组者、链接人和发布平台。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是为单一媒体编制新闻内容,而当传统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后,已经演变为多媒体传播集团中的一分子,在媒介融合带来资源配置与内容整合的时候,新闻编辑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能量,他(她)需要博采众长,需要充分体现新闻和资讯的内容广度,加以发布和链接。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或者说具体落实到记者、编辑身上,扮演的是对各方资讯的快速整合后播出的角色,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广度,在多种载体上获取信息,针对不同的受众分配不同的新闻信息,以及培育不同的新闻增值产品。
  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快捷性以及兼容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杭州新闻广播就是在实际运作中,有效地整合了来自网络、电视音频、本台记者现场连线、各大通讯社记者的口播等第一手资讯,较好地和其他媒体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并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提升了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促使新闻的广度不断扩展,覆盖的领域有证券、期货、外汇、人才、消费、体育、房产、车市等。新闻编辑室就类同于一个“新闻加工室”,各种新闻和资讯的素材被我们获取之后,新闻编辑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受众千差万别的需要,经过再加工和开发利用,变成新闻产品,然后通过最恰当的渠道快速播发。网络编辑和音频编辑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为单一媒体工作的“新闻编辑”了,而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是新闻和信息的解读分析者
  如果上述媒体或新闻编辑作为现今的新闻“把关人”,对多渠道的新闻、信息和知识重新整合,解决了新闻的广度问题,那么媒体承担的对新闻背景、宏观政策、突发事件、社会现象的解读和解析,则可视作解决新闻的高度和深度问题,这也是在前面谈到的角色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如今,随着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等新媒介的出现,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他们可以随时自己发布新闻、表达观点。在这样一种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体把关人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要求,勇于和善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职责,承担起对新闻的解释和评析,正本清源,求真务实,引导社会舆论,引导人们探求事物的本源,也以此提高受众对专业媒体整合、诠释信息的依赖程度。这是对“新把关人”解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考验。
  杭州新闻广播在树立了格式化新闻广播的格局之后,就是立志打造一个“有观点的电台”,在整半点“新闻流”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新闻评论类的“89视点”、新闻解读类的“时事解读”、展现新闻背景和故事的“新闻纪事”等。在这些新闻产品中,媒体正是扮演了为受众解读各类新闻和资讯的角色。如在今年5月30日财政部深夜宣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用“时事解读”介绍了印花税的沿革、为什么这个时候出台该政策等。记者随即采访股民和证券专业人士,提供相应的股市操作对策,用“新闻纪事”专栏介绍了该政策出台的前后背景。这样,就将这一重大财经政策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听众进行了展示,很好地扮演了整合传播和解读时政的角色,这是博客、手机报纸等个性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
  新媒体时代的“新把关人”是“公共新闻”的推动者
  “公共新闻”倡导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的广泛参与,媒体搭建平台,促成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继民生新闻后媒体正在探索的一个方向,也是媒体在“记录时代”的同时,执行舆论监督、推动民主进程的探索。媒体对议程的设置、话题的讨论、交流平台的搭建等都起到一个把关的作用。公共新闻需要一个平台,平台亦有规则,需要有正确的引导,需要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正显示了媒体“把关人”的职责。杭州新闻广播的“民情热线”节目就是一个“领导走进直播间,百姓难题现场办”的节目,媒体正是扮演了桥梁的作用,推动各方的参与,最终是为了促成问题的解决以及和谐社会的形成。
  人类传播的大发展,促使原有的各种传播学理论不断地被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地获得发展,“把关人”理论正是这样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媒体人被赋予了全新“把关人”的形象和担负着多种职能的新角色,这对我们每一个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跨学科、跨媒体的学识和能力,整合传播的能力,新闻职业素质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新把关人”的角色需求。
  (作者单位:杭州电台)

201#
发表于 2012-3-1 19:35:19 | 只看该作者
大众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的特性:
    ●形态的多样性:实物传播、文字传播、口语传播、图像传播
    ●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空遍布
    ● 行为伴随性
    ●极端重要性: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
■传播的定义:
   ●关于传播的几种学说:
      △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 交流说:强调传播的互动性。
      △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 传播的定义:
         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狭义:人(自身或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即人类传播。
● 传播与信息:形式与内容,运动与材料的关系。传播与信息互为表  里、不可分割。
■传播的类型:
   ●从形态来看:语言传播(口语和文字)、非语言传播(实物和图像)
   ●从性质来看:人类传播和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从手段来看: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即传播类型的二分法。
   ●从规模来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即传播 类型的四分法。
■各类传播的特点比较(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 手段      亲身传播            亲身+ 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   
     ● 规模       少数人             特定、较多数人       不特定、多数人
     ● 周期      不规则                 较规则                 规则
     ●角色       随时交换              有所规定              基本规定
     ●反馈       灵活                    略困难              十分困难
     ●空间        小                        中                 大
     ●信息表达   不规范                  较规范               规范
         (符号)
■传播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拉斯韦尔:
   ●卢因:
    ●拉扎斯费尔德:
    ●霍夫兰:
    ●施拉姆: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表现为:
    △提出传播的5W模式
    △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
△倡导并亲身实践传播学研究中的“内容分 析法”
●卢因的主要贡献表现在:
    △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学”,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传播。
    △提出“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建设。
●拉扎斯费尔德的主要贡献表现为:
    △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
    △倡导并确立了传播学研究中的“实地调查法”
●霍夫兰的主要贡献表现为:
    △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主要是着眼于微观层次,对传播的具体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总结。
    △倡导并身体力行了传播学研究中的“控制实验法”。
●施拉姆的主要贡献表现为:
    他不是从某一个相关学科出发,为传播学作出某个方面的贡献,而是“集大成”,即将前人的成果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
第二章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所谓结构,即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的三要素:传者、受者、信息。
●传播的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和社会控 制模式
△线性模式
      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2. 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3. 线性模式的主要缺陷:
     (1)忽略反馈
     (2)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区分效果的有无问题
     (4)没有表达讯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的机制。
△社会系统模式:将传播过程明确表述为各种社会过程之一,并将其置于总社会过程之中。
第三章:传播的功能
●二功能说:
   △工具性传播:应付环境
   △消遣性传播:充实情绪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
   △组织层次
   △社会层次
●四功能说:
△监视环境(新闻)
△协调社会各部分(宣传)
△传递社会遗产(教育)
△提供娱乐(娱乐)
●三功能说:
△授予地位
△ 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
△麻醉精神
●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现实环境
   △虚拟环境
  现代社会中,由大众媒介造成的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自我达成的预言: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实地调查法
    在实地调查法的研究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抽样调查。抽样的方式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随机抽样:即严格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有被选作样本的同等机遇,也就是概率相等。
△非随机抽样:即根据研究人员的意愿 、判断、挑选最适合于研究课题的对象进行调查。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沟通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数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对传播的内容即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期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控制实验法
  它是研究因果关系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法
  它是一种用以研究某个别对象的众多方面特征的方法。
第五章 信息与符号
●传播过程即信息流动过程,传播与信息是形式与内容,运动与材料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信息是一切消息、讯号、知识的总称。它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所生存的环境的三大基本因素之一。
●信息的定义:
    广义: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运动状态及其表述。
    狭义:事物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的基本特征:
△事实性      △ 共享性
△传递性      △ 扩充性
△时效性      △模糊性
△系统性      △ 寄载性
△指代性
△目的性
●信息的类型
     1.人工信息和自然信息
     2.内储信息和外化信息
     3.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4.未知信息和多余信息
●信息革命给信息社会带来的时代特征(见课本89-90页)
●符号: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符号的特点:
1.指代性:即任何符号都只是事物或意义的替代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2.随意性。
3.约定性。
●符号的分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由此而形成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1.从传播方式来看:标记语言(如手势、手语、旗语等);行动语言(如接吻、挥手、跺脚等);物体语言(如衣着、摆设、建筑等)。
2.从接受方式来看: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
1.补充或强调作用。
2.替代作用。
3.矛盾作用。
●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传播革命?
第六章 传播技术的进展
1. 语言的产生
原始语言(表情、动作、喊叫):10万年前
洞窟壁画:3万年前
  语言:2-2.5万年前
2. 文字的产生
  最古老的图形文字(埃及):5000年前
  中国的甲骨文:3500年前
3. 印刷媒介(活字媒介)的诞生
   大众传播产生的条件:
   a) 从技术角度来看,能大量复制。
   b)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能大量发行,而且拥有大量读者群。
4. 声像媒介的出现
5. 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新媒介”
麦克鲁汉的理论
●媒介即信息:
   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得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信息。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鲁汉把所有的媒介都视为人体的延伸,媒介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的五官的功能。
●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高清晰度,低参与度,信息量大的媒介。
   冷媒介:低清晰度,高参与度,信息量小的媒介。
●地球村
●如何评价麦克鲁汉的理论?
   积极方面:
   存在的缺陷:
第七章 大众传播媒介的现状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与劣势各表现在哪里?
●媒介的外部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应该怎样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
第八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把关人”理论
   所谓“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
   举例说明大众传播中“把关人”及其作用。
●集权主义媒介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18世纪末)
   代表人物:米尔顿、洛克、杰弗逊等
    独立性原则
    多样化原则
    法制化原则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20世纪40年代)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框架?P166
  怎样看待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P168
●获知权和接近权理论
    1. 获知权(right of inform): 又叫知晓权、知情权。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
公共信息的权利;二是从大众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大众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关于获知权的典型案例: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1971年);“水门”事件(1972年)

2.接近权(right of access) 
所谓接近权,它着眼于大众与媒介的关系,主张前者有权接近、参与后者的活动,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
接近权的两种表现形式:反论权和意见广告
△反论权:也称反驳权。指大众面对媒介发表的批评自己或与自己对立的意见,可要求该媒介免费提供版面、时间进行反驳的权利。
△意见广告:大众以付费广告的形式通过媒介发布的意见性信息。
第九章 受众研究
●受众的定义:
   所谓受众,即受者的复数。通常指大众传播内容的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它不仅是传播结构的要素之一,而且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受众的一般特征:
    1.大量  2.分散  3.混杂   4.流动  5.隐匿
●受众的社会特征:
    决定受众社会特征的主要因素,大体可分为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群体影响。
●受众的个体特征:
   性别、年龄、个性、智力、经历、兴趣、爱好、预存立场等。
●受众的心理特征:
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理等。
  另外,受众在接受的信息的过程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择性接受心理活动。包括:
  1.选择性注意
  2.选择性理解
  3. 选择性记忆
●受众研究的三个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
   每个人不仅有来自先天和后天的个体特征,而且由此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行动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对同一信息,他们的反应各异,乃至千差万别。
2. 社会分类论:
    同一社会群体的受众对某个特定的信息会作出类似的反应。
3.社会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对受众会产生重大影响。
A型人小时候比较任性,年轻时性格果断刚毅,时时处处要强。走向社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他们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稳重谦虚的态度,容易成为不愿过份表现自己的谨慎派。A型人在老年时,则显得很固执。
B型人大都有一个天真浪漫的幼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分成心直口快和不擅交际应酬型两种倾向。B型人由于性格自幼倒老变化不大,相对来说会让人感到他们越活越年轻
O型人年少时比较温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积极地呈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甚至成为非常有魄力的人。O型人从小至老的变化是最大的,往往是少年温顺,老来强硬。
v       AB型人大多小时候怕陌生人,很闭塞,但长大以后善交朋友,交际广泛。AB型人因过于自信,容易自满,老年时给人感觉很傲慢
其次,从效果的内在性质看,可分为心理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
最后,从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来看,可分为对个体的影响,对组织的影响,对社会机构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初到4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主导观点是“强效果论”。代表理论:同一效果理论,又叫魔弹论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代表理论:两级传播模式
第三个阶段: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被称为“回归强效果论”阶段。代表理论:议题设置理论、培养理论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两级传播模式: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它是对“枪弹论”的有力否定。
议题设置理论:
  是由美国的麦克姆斯和肖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
发表于 2012-3-1 19:33:25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信息与传播
   话语传播
   文字的产生
   印刷技术的发明:书籍、报刊(第一媒体)
   广播技术(第二媒体)
   电视技术(第三媒体)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四媒体)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一对一,对话、书信、电话;
   大众传播:一对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网络传播: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
    • Email ,qq ,msn
    • Newsgroup ,maillist
    •  网络媒体,bbs

  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 也成为“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传播学奠基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他认为:“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后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
   需要把关的重要前提
    • 容量限制,不可能有闻必录
   谁是把关人:大众传媒
   其他间接“ 把关人” 还有
    •  政府
    •  法律
    •  利益

  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的冲击
   网络既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专业化、组织性、广泛性等,又具有人际传播的多渠道、多含义、双向性、互动性及非制度化。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海量性、易用性、快捷性导致把关的困难
   失去控制中心点
   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模糊了,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者
   把关人没用了?

  网络时代把关人角色的转变
   只是弱化,但没有消失。
   把关/控制的难度增大。
   几种手段:
    • 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过滤软件等
    • 通过法律控制:网络新闻和电子论坛的法规
    • 通过道德约束:教育,引导
   最终还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的控制进行网络把关

  把关/控制的悖论
   技术不可能完善到无懈可击,系统总有漏洞,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
   法律约束滞后,不完备,惩处难度大,难发现、难取证、难破案、难起诉、难定罪
   道德约束太软,人的两面性时常会在虚拟空间中充分表现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就和控制相矛盾

  对工作的启示
   信息网络中心也是把关人
    • 网络安全的措施:防火墙,垃圾邮件过滤等
    • IP地址管理,使虚拟人与现实人对应
    • 信息审查、巡查
    • 信息发布规范,信息服务登记
    • 技术、制度、教育
   如何求得平衡?
   学校信息发展工作需要把关吗?谁来把关?如何把关?
199#
发表于 2012-3-1 19:32:22 | 只看该作者
“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
  随着电子传媒的不断发展,进入开口必谈".com"的21世纪后,网络带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不可理喻的特殊魔力,为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不是个单纯的大众传播介质,它的身上还散发着人际传播的活力。人际传播是个人(个体系统)与个人(个体系统)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而大众传播是通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很明显,网络既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专业化、组织性、广泛性等,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多渠道、多含义、双向性、互动性及非制度化。但从整体上、宏观上来看,网络作为大众媒介的特性强于人际传播,它是新兴的具有虚拟现场交往感的公开传播媒介。正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质,在大众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把关人"面孔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拟将"把关人"理论具化成实践中的新闻选择,在这个层面上对网络新闻时代的"把关人"理论进行探讨。"把关"标准更趋向于市场化 新闻选择必须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新中国的宣传方针认为新闻报道具有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因此强调媒体对新闻的把关,需从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角度审查。直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传媒的自负盈亏时代,市场标准--受众的兴趣和需要越来越受到新闻把关人的重视,特别是都市报之类纯商业操作的媒体,他们在不违背当前宣传政策、政治导向的前提下,完全以受众的需要作为新闻选择的尺度。网络媒体--大部分为靠商业资本运作的赢利公司--更是完全改写了"把关"标准。
  当前,国内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有两种媒体:一种是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网站,另一种就是新浪网领头的商业网站。前者的建立初期只是传统媒介内容的电子化,而后者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建立伊始便以受众喜好作为新闻的把关标准,果然在很短的时间内确立了形象的可亲性,点击率直线上升,从而带来可预测的隐性效益,走上资本的良性循环。商业网站新闻的成功使新闻媒体网站审度自身,纷纷为新闻选择重定"关卡",抛弃过份政治化的宣传导向,力求走受众路线,向市场化过渡。"把关"可行性弱化。首先,网络的海量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人们说话一般捡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好处的说,不愿说的在喉咙里就过滤掉了。有"喉舌"之誉的媒介需要新闻选择自然也是这个原因,但除此之外传统媒体还有个无可奈何的硬伤版面(播放时间)的限制。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公开发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它们必须对最后与受众见面的内容进行精挑细选,将之压缩成精华,"把关"在此显得格外重要,既不能让一条无聊的新闻占据黄金版面,也不能漏登一条精彩新闻。而网络则没有这个先天缺陷,它的海量众所知周,理论上说,网络的容量能达到无限大,所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大可不必顾忌版面,而且为了更大的发挥网络优势,吸引受众的注意,网站刊登新闻力求丰富,一般能够得到的信息都尽量放在版面上。在这儿,"把关"似乎失去了一半存在的价值,起码网络编辑很少会因为版面不够对新闻挑挑捡捡了。第二,十分强调速度的网络无暇"把关"。网络胜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神速,能够即时更新,使受众看到最新的新闻内容。所以网络编辑的工作速度也必须很快,他们常常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新闻稿进行仔细选择,忽略了"把关"的重要性。第三,网络的操作简单导致"把关"非组织化。在传统媒体中,"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必须经过记者、编辑、总编一层层的审核,最终完成这个任务。而新闻网站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常常采编发合一,从采集到写作再到上传都由一个人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把关"趋于弱化,由组织行为变得单一,操作上更加简单,效果自然也较差。"把关人"角色泛化 兼有人际传播特点的网络媒体具备了传统大众传媒梦魅以求的特点--互动,它能够及时收到受众的反馈,得到受众发送来的信息,这是对大众传播理论的一大挑战,因为在互动传播的过程中,传者与受者的主体不断发生变化,此时你可以主动发出信息,彼时你又在被动地接受信息,传统的单向型传播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而且,网络空间还是管理非中心化的特点,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彼此相连,没有哪一台是其它计算机的中心枢纽,因此这里没有集权。随机变换的传受定位、无集权的管理机制,造成互联网空间的"把关人"角色不断变化。在这个非中心化的空间里,传统媒体般绝对的"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编辑在发布新闻的瞬间扮演了"把关人",但在下一秒的传播行为中,他可能已成了受众,正在接受网络彼端挑选出来的信息。网络传媒的出现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把关人"理论也必须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根据网络的特点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变障碍为动力,使网络时代的大众传播走向良性的发展。
198#
发表于 2012-3-1 19:23:16 | 只看该作者
高级网络编辑进阶
赵莉
2007年01月09日



  不少网络编辑抱怨他们的工作只是网站搬运工,枯燥无味没有技术含量。其实,粘贴——加工——组织——解读是网络新闻的四个层次。普通编辑停留在粘贴和加工的初级阶段,而高层次的编辑却走上了策划——推广——运营之路,成为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拿到了比普通编辑高上两三倍以上的薪水。那么,如何做一个高层次的网络编辑?如何在这个职业里实现自我发展呢?我们应该从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策划:从新闻到资讯

  高级网站编辑要有策划才能,要立足于整个网站的创意,包括内容、技术、名称等全方位的策划、组织和设计。当然,最常规的策划活动就是规划出好的专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大网站的名气。做出来的专题的访问量很重要,跟奖金和绩效考核挂钩。大多数新闻网站每个月都有绩效考核,专题点击率的高低会对绩效考核产生影响。

  网络使用性研究表明,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受众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充满了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他们是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才去访问网站。网络受众往往浏览网站而不是专心地阅读。他们也往往比印刷品的读者或电视观众更活跃,搜寻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网站提供的东西。因此编辑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与习惯,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去进行策划,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对他们有用。一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经过网络编辑的处理,要做得比在传统媒体更醒目、更集中。

  网络编辑在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及实施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思路:要从提供新闻转变为提供资讯。传统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新闻: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而网站主要是提供资讯,即告诉大家该怎么办?因为当人们上网看新闻时,想知道的不只是发生的事情,而是事情为什么重要,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所有的信息源现在已经在那里了,解读新闻最好的网站将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就是说,网络编辑要真正成为网站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比如新浪网2007年考研报考专题,从一个《考研网上报名正式开始》的新闻出发,策划了实用详尽的专题。对“2007年考研报考五步走”中的每一步作了体贴入微的介绍,包括报考常识、 高校选择、专业选择、网上报名、 现场确认等,不仅绘制了网上报名详细流程图,还有2007年考研报名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汇总 、各地高校研究生招生办联系方式、2006年中国研究生院排行、考研过来人的宝贵经验等大量厚实实用的信息,并且设立了讨论区,这是一个“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好的内容,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典型案例。传统媒体虽然能够提供海量信息,但当今社会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很少有人能够全部识别和吸收这些信息,网络媒体只要巧妙运用技术优势,将海量信息通过适当的策划、设计、加工,转换成容易理解和阅读的图像、图表等,就可以极大地改善传播的效果。

  表现:多媒体互动

  由于政策的原因,国内大多数商业网站目前还不具备自采新闻的权利。网络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网站,在面临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由于政策法律和经营成本的原因,根本无法获得第一手的报道条件,商业网站和地方性网络媒体要摆脱简单地转贴主流媒体新闻的尴尬境地,这意味着70%的网站的内容编辑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意识:整合。互联网上的大多新闻处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信息“整合”对于目前的网络编辑来讲是一个较为经济的做法。网络媒体整合新闻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制作多媒体互动新闻专题。

  网络媒体集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于一身,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新闻;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受众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美国网络新闻工作者乔纳森杜伯曾提出:“用文字来解释,用视频来显示,用交互手段来展开,并让人们参与。”的确,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网络编辑应该针对信息本身内容特点和接收信息的网民的特点,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组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例如美国MSNBC网站对“9·11”事件的报道中,用FLASH动画模拟出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世贸大厦的场景,并且制作了FLASH幻灯《最黑暗的一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第一手素材无法获得的缺憾,清晰地再现了新闻现场重大事件的发展脉络,使网民迅速获得对事件全面的形象的把握。

  推广 :搜索引擎和互动社区

  中国互联网在表现形式方面已经出现了几大趋势:一是搜索无处不在,一些做得比较优秀的网站,它们的网页搜索几乎哪都可以看到。它们以各种方式来体现搜索的功能。再一个特点就是服务无处不在。比如人民网、新浪网等,我们可以看到它提供很多的服务,包括它的数据库等等。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做得好的这些网站,会发现它们都非常注重推广自己的网站。网站推广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搜索引擎、付费广告、新闻邮件、定向电子邮件、友情链接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搜索引擎和组织互动社区。

  善于利用搜索引擎。美国SUN公司研究机构的研究发现,至少超过半数的网络使用者依赖于搜索引擎去发现自己需要阅读的网页。因此,让网站或新闻专题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网络编辑必须保证隐蔽的内容应能快捷、准确的调出。

  让新闻在搜索引擎上脱颖而出,就要精心制作便于检索的新闻标题和导语。新闻标题和导语出现在搜索引擎的查找结果中。当使用者从搜索引擎上看到一个网页的链接时,搜索引擎上展示的对这个链接的简要说明应该能够保证他们立刻准确地了解这个网页的内容,清晰地判断这个网页与他们的需求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因此,新闻标题及导语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访问者是否将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的结果来访问你的网站。要事半功倍地推广自己的新闻,网络编辑就要为新闻制作清晰明确的标题,并且根据实际工作中用户最关心的信息和网站所要重点提供的信息,提取出最重要的关键字来制作新闻导语。标题和导语越清晰越独特,被网民搜索出来的机率就越高。

  组织网站活动及社区管理。网站可以自己搞活动,也可以和其他网站合作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网站的交互性和亲切感,更使自己的网站能在短时期内快速增加注册会员数、访问量并提升网站知名度。比如IT写作社区网推出五年来,现在已成为最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IT网站之一。究其原因是网站建设团队经常搞各种在线活动,譬如隔三差五的网下聚会、网站征稿、征文、有奖竞猜、免费咨询活动等。

  好的编辑应该经常进行网络调查,不时推出新鲜的活动。比如让网站频道相互关联,比如推出一套发布评论的积分制,比如引入虚拟币系统等等。网络编辑的组织社区活动的目的是是使网站越来越像个大社区,用户在这里了解资讯,在这里娱乐,在这里学习,在这里交友,在这里疗伤,还在这里购物,消费甚至寻找爱情。例如,零点公司和搜狐合作推出的多项调查成功地吸引了众多网民,澳大利亚CONSULT网站每年一度在国内举办的网络公民调查也使大量调查者认识了这个网站,并成为网站社区的成员。

来源:人民网----网络传播
197#
发表于 2012-3-1 19:21:42 | 只看该作者
读图时代下的网络媒体
文|常凌
2007年03月08日

   文字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怀疑这一点,想象原始人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所经历的痛苦绘画过程,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字的发明所带来的信息交流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从最初的一个图画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文字的时代,然后现在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又有回归图画时代的趋势,不过这里的这个图画已经在很大意义上不是原始时期我们所指的图画了。

  我们正处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的时期,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在不断挤占、征服甚或凌越文字,充斥耳目的视觉影像对传统的文字阅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读图时代来临

  据CNNIC2007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宽带上网用户已经超过1亿,达10.4亿,也就是说,我国网民中76%都已经告别“拨号”的窄带时期,那么这么庞大的用户,必然给网络媒体带来景大的商机,文字阅读已经无法满足网民的需求,视觉阅读成为一大趋势。

  我们为什么喜欢图画的交流呢?在这个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地球村时代,网络的发展造就了我们的最新的交流方式。从最初ICQ带来的新奇感到MSN的霸气,一直到今天我们在用国产的QQ。这个各自圈地的过程也是让我们对QQ类型的即时通讯工具形成依赖的过程。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电子存储技术突飞猛进的过程——从最初的软盘介质到光存储介质,从最初的多少K到多少M再到多少G,我们经历的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这种技术的飞跃使得图片的存储变得没有技术的障碍。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解决了上网速度的问题时,也给网民带来心得烦恼:网络读图的风尚现在不止是流行,而是快泛滥了。

  对于重要的信息,我们为什么是通过阅读,而不是观看,来获得呢?互联网兴起之初,人们一度有一种错觉,以为大众观看电视图像的习惯,会被上网浏览文字的习惯取代。随着技术条件变化,这个结论的含义需要进一步厘清。事实上,统计数据并没有错。但大众转到网上,是出于需要交互性,而不是排斥图像。个性化交互的Web2.0到来时,恰逢网上视频的带宽瓶颈解决。这要求我们改变窄带时期的文本思维,跟上图像思维的潮流。

  从网络游戏到动漫音乐,从重读老照片到名著文本的精美插图,从央视春晚的视觉盛宴到“超级女声”的集体狂欢……光怪陆离的影视文化和网络艺术形成了对文字阅读的合围和挤压之势,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成为当代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无法规避的符号。

  受众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观看电视、电影中快速移动的影像,在浏览网络中应接不暇的图片,在注视着这个瞬息万变的图像世界。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被形象包围的世界,原本狭隘的公共空间变得愈加逼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网络主宰的世界里,读图时代已经到来。

  读图困境

  浏览器的发明,绝对是互联网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我想,当初浏览器的发明者,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这玩意引发了互联网一场怎样的革命。但是浏览器的发明,直接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浏览危机——也可以称之为信息爆炸危机。浏览器最主要的功能,是能简单方便地显示海量的信息。尽管互联网本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互联网信息爆炸已经提前到来——众所周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传播观念,它把图像、声音、文字以及其他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传媒融合在了一起。

  文字信息能促进人的思考,而图象信息更多地让人认可这个现实世界,不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当世界通过视觉机器变成了纯粹表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不再有本质和现象、真实与表象之分,表象本身就是真实,并且是一种比真实还要真的“超真实”。

  作为一种直观性、形象性的“感受型”媒介,网络传媒在为受众提供包罗万象的图像信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阅读和思维方式。由于视觉文化的普泛化、娱乐化和格式化,它于不知不觉中消蚀着受众阅读印刷物的精致和耐心,使受众习惯于浮光掠影的被动选择和机械接受,满足于浅层的表象观察,耽于耳目之娱,而疏于深层思考,形成思维惰性,造成感觉钝化、弱化甚至丧失。

  在电子媒介时代,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凭借自身优势打造的图像符号已形成了一种“图像”霸权,图像崇拜成为现代文化的盛景,视觉享受凌越文字阅读成为人们的新宠。读图作为一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前几年的快乐阅读,正变成一种强迫阅读。打开一个网站,弹出的、闪烁的、漂浮的等等形形色色的图片所压抑,如果是一本杂志拿在手上,因为密实的文字而无法引发阅读兴趣,并一翻而过,觉得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面对一家网站,面对的是强迫浏览。而消费文化的平面化和娱乐化、意义的深度消失和纷乱场景的拼贴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

  近年来网络世界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快餐化”、“浅阅读”的特质,“读图”是其中一个备受青睐的宠儿。随着读图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出版市场的成熟,“读图”的疆域正不断地扩展,一些纯文学、纯学术和思想类的著作也开始加入到“读图”的行列中来了。随着此类“读图”式文学和学术著作种类、数量的增加,一个新的话题开始浮出水面:“读图”有没有界限?或者说,是否不论任何内容都可以“读图”?

  在早先的网络媒体中,大多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则,就是图片和文字互为补充,内容具有相关性,必须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但随着“读图”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市场空间和效益开始显现,“读图”的概念开始泛化了。加入图片的网页似乎是“好看”了,但图已经不是在和文形成互动,而是对阅读形成了干扰,甚至对文字的意义造成了消解。

“读图时代”媒体的责任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把读图说成了一种阅读时尚,于是有人惊呼:网络和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并预言着将指引人生的方向。

  那些极力鼓励读图的人以为,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和具备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了今天信息社会的要求。而对读图时代别有用心的人则认为,当读图成为一种视觉的消费方式时,人们就不会也不愿意再对图片本身的意义去深究,这不仅在蚕食着图片的意义和蹂躏着真正的摄影与创作,还进一步冠冕堂皇地蚕食着人们的阅读和靠阅读才能得来和进行的思考。

  网络媒体带来的虚拟化正在全面地改变甚至颠覆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它可能导致“现实倒置”,一切成了模式、形象与符码,“想象界”与“真实界”的距离完全消失,幻象与真实相互混淆,网民面临“真实感的消失”。在追求访问量和吸引力的驱动下,由网络媒体和消费娱乐所主导的行为模式的“符号”之下,“一切变得既是分离的又是毫无差别的,每个人都狂热地追随着大合唱式的时髦模式,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和理解”。某种程度上会给受众带来令人不快的阅读障碍。

  网络时代诞生的读图难道真的是一种进步?如果不跳出进步主义的法则,就会落入形式逻辑的圈套中,键是怎么来看这种进步,进步并不就只是技术进步,要看技术进步到底为谁造福,技术被谁利用怎样利用了。

  大众传播的时代,传媒的作用即普及化庸俗化的一面是由大众传媒的传者和受者的文化趣味决定的。为此,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作为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发挥自身的传播视觉信息、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对信息有目的的采集、选择和编辑,优化视觉传播。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为新闻图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网上图片的传播现状却不尽人意。应注重网上编辑语言的探索,以凸现图片强势,扩大传播效果,但切勿泛滥,努力调整软硬新闻和图片新闻的比例。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要提高其趣味性、可信性,在互联网上建立宣传制高点。


来源:人民网----网络传播
196#
发表于 2012-3-1 19:13:05 | 只看该作者
新媒体,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令人意想不到。可是,600 多万的网编人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职称评估体系,这不但不利于网络编辑人才的脱颖而出,而且直接影响了整个新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

  新媒体大发展的引领者

  新媒体的大发展,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国家政策,二是技术,三是编辑。

  就政策因素来看,早在2006 年,国家就先后公布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三个重要的国家规划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这表明: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是有国家政策强有力支持的,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

  就技术层面来看,我国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些技术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这是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先决条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它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而非传播内容的改变。计算机是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网是基本载体。如果说技术因素是“硬实力”的话,那么,编辑因素就属于“软实力”。新媒体大发展仅有技术的硬实力是不够的,要两手都硬才行。也就是说,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成就优秀的网站。这期间,网站编辑及主编起核心的作用。

  引领新媒体发展关键

  网络编辑引领新媒体大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命题。不过,在当下,最紧迫的、也是最为便利的办法就是强化国家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首先,强化政府推动的力度。自2006 年11 月开始全国网编职业资格考试以来,尽管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努力推动,但力度不够大,这从这些年考证的人数不是很多上可以看得出来,而且这些年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真正属于网络媒体的在职编辑人员的不多。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为此,建议将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认证纳入传统编辑职称考试认证系统,成为同一考核系列,实行统一的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职称岗位聘任制度。倘若能实施,这也将是出版管理体制中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重大完善步骤,既符合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出版文化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比重的政策举措,也是贯彻实施“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核心理念的基础性任务,这将极大地促进新媒体的大发展。

  其次,强化职业门槛意识。网络编辑作为一个新职业毕竟时间不长,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以至于整个社会,对它还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但随着网络媒体发展速度之快,人们对新媒体要求之高,急需提高新媒体的质量和品位,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和脱颖而出的问题,非常紧迫。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考试,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门槛意识,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网编考证如同律师证考试、会计证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一样,这是进入相应职业的一张门票、船票和通行证。这是新媒体大发展的一个制度性的根本保证。

  第三,优化职业资格论证考试的模式。目前的培训考试模式,多为单一化的,属于“单兵种作战”,大多由社会培训机构,或由职业院校组织,既无规模,又未形成合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全日制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师生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编辑职业资格的重要性,相反一些职业院校、民办院校比较注重。总之,在考证模式方面,我们要实施多条腿走路,形成培训考证的立体架构。

  最后,畅通信息沟通渠道。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网络编辑这个新型的职业,宣传这个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和迫切性,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分别在广西、辽宁、湖南、江苏、陕西等地,做了大量的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巡讲活动,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总之,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管理手段逐渐完善,新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新媒体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在这种背景之下,网络编辑应充分发挥其引领新媒体大发展的引擎和原动力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坚信: 有了一大批有素质网络编辑工作者的引领,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会又好又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21:10 , Processed in 0.1874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