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结构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3 07: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结构技巧

伏 笔

所谓伏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不作详细的叙述,只作一个简单的交代。然后,在后文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

写文章有时候弄一两处伏笔,会使文章生色不少。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边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做出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边再做回应,说明,这是一种增强文章的内部联系,关联全篇的重要的谋篇技巧。

训练目标:伏笔的运用会给文章增颜添色,我们在写作时,要根据题旨的需要,把要涉及的人或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富于艺术性的表现序列,或先说或后说,要做到该露的时刻露,该藏的时候藏。

训练方法: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文章序号:2796)

伏笔埋得巧妙,瞒过了读者的眼睛,因此,项链是假的出人意外;多处埋下伏笔,作好铺垫,项链是假的又符合情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精彩的结尾是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精心的艺术营造。

巧设悬念法和前伏后应法都要前后照应,但两者不同:设悬念要引起读者充分注意,埋伏笔要让人不知不觉。和后应要紧密结合。林纾说:“伏笔即伏脉,猝观之实不见形迹。”又说:“若行文之伏笔,则备后来之必应也。故用伏笔,须在人不着意处,又当知不是赘笔才佳。”

铺垫

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铺垫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三点:

一、铺垫能构成伏笔和照应,使作品针线细密,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当路瓦栽夫人告诉佛来思节夫人,为了还她的项链自己付出了十年艰辛,佛来思节夫人告诉她,那件项链是赝品。这确出乎读者意料,但仔细想来,并不突兀。这之前有几处铺垫: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慷慨应允,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过装珠宝的盒子,以及归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连盒子也没打开看看的漫不经心,这些都暗示项链并非珍品。假如缺少这些铺垫,结局就会显得突兀和不可理解。

二、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出场就布置了铺垫过程。先是水镜先生司马德操感叹刘备手下空有关、张、赵云等“百人敌”的勇将,而独少运筹帷幄之谋臣、统帅。一句话击中了刘备的心病。接着他向刘备介绍了“卧龙”先生,为诸葛亮的出场铺下第一块基石。接下去是徐庶出辅刘备,旗开得胜,击败了曹军,印证了水镜先生判断的正确。只可惜一仗之后徐庶就被曹操骗走,这才有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情节。刘备这时才知道“卧龙”先生原来就是诸葛亮。刘备以前到处碰壁,现在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更体会到“左右不得其人”的致命弱点,于是接下去便是三顾茅庐,一而再,再而三地请诸葛亮出山,等气氛酝酿足了,诸葛亮才登场亮相。这种铺垫不仅刻画了人物的隐士风度,也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在叙事作品中,往往通过动作细节和情态细节来展现故事情节,为高潮的到来做铺垫,这种铺垫,可以透视人物隐微心理变化,能层层深入地递进情节内涵。鲁迅先生评价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时说:“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见《中国小说史略》)这里的“婉”,就包含着衬垫的意思。如范进中举发疯的典型意义,就是在人物病态的细节衬垫中,细剥开来的。范进读榜前,还在插标卖鸡,以谋米为炊。当邻居找他报喜时,范进固执不信,他苦苦哀告邻居莫以虐为乐。这婉转的心态细节,含蓄地衬托了一颗饱受创伤的灵魂的屈辱和痛苦,以及他在几十年科场蹭蹬中造成的自卑感,细微末节的衬垫披露了人生悲剧的端倪。接着写他读榜时神色骤变,“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当即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从这突然迸出的一系列神态、动作变化中,我们隐约感受到这根脆弱的心弦由震动而崩裂的余音。假如小说舍去人物固执不信,看榜呆痴等病态心理的衬垫描写,范进闻喜中疯的典型情节就显得唐突、离奇,其讽刺意义也显得平直、肤浅。

总之,在设置叙事作品的情节中,不但要安排好故事发展的秩序,而且要做好铺垫,使之很好的发挥其艺术作用。

前后照应

文章的“前后照应”,既是一种写法,又是一种结构。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深化,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紧凑,浑然一体。文章的“前后照应”,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统一中的照应。即前后照应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后面照应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重复,此种情况下的照应,作者的意图是为了强调、突出。如《路是月的痕》一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结尾: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开头写父亲的执著,哀怨的笛声是对儿子的期盼,是伟大的爱子之情的体现,笛声是父亲内心的怜子之情呼唤,正是这伟大的父爱成了我人生的支柱——我的灵魂。在结尾,作者水到渠成地抒发了“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的内心情感。

第二种,后面照应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深化,如《笛声》一文。

开头:凄婉的笛声在土院落里响起,我知道每当父亲愁眉不展的时候,他总吹起那似乎非常沉重的笛子…………

结尾:嘹亮的笛声从红砖铺成的农家小院里飘出,在农家小院的上空飘荡,听着听着我仿佛觉得是改革之声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飘荡。

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笛声也由哀婉变得嘹亮。借笛声来写改革之声,以小见大,主题得到了深化,进而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

二、对立中的照应。即后面的照应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在所表达的动作,所持的观点,所见到的景物,所具有的心情等等方面不一致。人教实验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紫藤萝瀑布》开头第一自然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此一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步伐。

前面写停住了脚步,后面写加快了步伐,动作上虽不一致,但又是一个绝妙的照应。

又如《心湖的涟漪》中有两处写心理活动。前一处: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我与同学发生了误解)铅重似的,总也活泼不起来。后一处:我的心瞬间变得非常大,心似轻飘了出来(我与同学误解消失)。

在写作过程中应采用哪一类照应,还需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以实实在在的文风表达真真切切的感情和观点。

什么是"前后照应",和对比象吗?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作小桔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桔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

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2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

对比是修辞方法,和上面的文章写法无关.

铺垫、伏笔、照应的区别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1) 铺垫的特点。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2)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3)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4) 铺垫的种类。

1) 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之别。正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2) 从铺垫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衬托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宝玉挨打(33)是伏笔铺垫,《红楼梦曲》就是一种悬念铺垫。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戏剧、曲艺创作称为“抖包袱”。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

(1) 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2) 交代。交代是文章中,为同后面所写的内容相呼应,而在前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又叫伏笔。伏笔是用预示、重复等方法,埋伏下情节发展的线索,为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以叫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冗起伏的艺术效果,又叫伏线,在相声艺术中叫包袱。

(3) 照应的种类。

1)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3) 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文学的重要性

对于村妇而言,艺术性重要。

对于哲学家而言,思想性重要。

对于出版社而言,销路销量最重要。

对于作者而言,舆论评论最重要。

没有绝对。

我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村妇,所以我不看没有思想的小说,也不看只有思想的小说。当然,这两种小说都是存在的,前面一种很多,后面一种很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8 06:02 , Processed in 0.1138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