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振甫谈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0 17:1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振甫谈语文教学
 唐晓敏

  周振甫先生对语文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他在《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中,谈到的“立体的懂”,就非常精彩。文中说:

  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见钱基博先生《现代中国文学史》。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
  那么,不论唐代人或是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熟读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七日的乞巧节,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午节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政协委员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熟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的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时,对“仁”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周振甫先生的这一思想,非常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就是按照理科的方法来教语文。理科的学习,确实是学某一内容时就应该学“懂”,否则下面的学习也进行不下去。但语文的学习并不是这样。语文的学习,确实是“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的情况。即张元善老先生所说的“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
  读周振甫先生的这段文字,给人的感觉是,他主要是从比他更年长的学人那里受到启发,才领会到语文教学的这种经验。但实际上,这恐怕是他一贯的思想。因为,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周先生在当时很有影响的语文刊物《国文月刊》的第四十八期上,就发表了题为《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探讨》的文章,文章中说:

  过去旧式的国文教学,偏重背诵,照现在想起来,大约有下列几点好处:
  一、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于文章的了解,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情绪。
  二、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
  三、读熟了字句妥帖的文章,习熟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字的安排,到写作时,自然不会写出生硬不妥的句子,运用虚字,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渐渐合乎规律了。因为我们照我们作文的经验说,在下笔时,全神贯注的是所欲表达的情绪或意念,应该用怎样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并不是在想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述语,什么是宾语,什么是补足语的。一切文法上的知识,要在全文写好以后,仔细推敲时才用得到。倘然下笔时只注意到文法上种种问题,定会使所欲表达的情绪或意念不能集中因而忘却的。所以仅仅懂得文法还不够,仍须熟习于妥帖的句式,熟读那些范文的。
  四、熟读了以后,即使自己的鉴赏力不够,还看不到文章的好处,只要背诵不忘,到后来读的文章愈多,阅读的能力愈提高,对于以前卡不懂的也自会懂得了。旧式的国文教学,往往教孩子读几千年前高深的哲理书,这是无论如何不能使小孩子了解的书。可是到后来,小孩子渐渐长大了,读的书也渐渐多了。以前所不懂的,自然会慢慢懂起来,那就靠熟读。因为中国的字,常用的究竟不过数千。书读得愈多,这些字见面的机会也愈多。一个字当初读时见得陌生,不懂得它的意义和用法,到了二次三次十次百次读过以后,就熟习了。而且从这样熟识得来的字,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而是从十句百句句子中认识它的。这些句子,既然都熟读在脑里,那么看见了这个字,自会唤起脑中所有的许多句子。人的脑子既有综合辨析的能力,自然会把这许多句子按照那个字在许多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同异,分成若干类。这样子,对于那个字的认识自然非常精确了。一个个字都经过这样的认识,那以前所不懂的自然会懂得了,这就靠熟读,这种专重诵读的教学,可算技能训练的一种。

   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和精彩。“书读得愈多,这些字见面的机会也愈多。一个字当初读时见得陌生,不懂得它的意义和用法,到了二次三次十次百次读过以后,就熟习了。”这也就是“立体的懂”。不光如此,文章还讲到,吟诵文章“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于文章的了解,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作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要想写好作文,需要多读好的文章;而且,光是默读还不行,还需要吟诵,通过吟诵体会文章作者写作时的情绪。实际上,这也是个简单的道理,假如我们让孩子学习唱歌,或者是让孩子学习演奏一件乐器,却光是让孩子对着曲谱看而不去演唱或演奏,不出声音,这是不能的。文章也是这样。吟诵,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感情。时间长了,还能够并体会到“音节和情绪的关系”,“ 自会采用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这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这两篇文字,所谈的思想是一样的。可以看出,“立体的懂”的语文教学思想,就是周先生自己的思想。并不简单地是对章锡琛、张元善等先生经验的领悟或总结。可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周振甫先生觉得已经不太适宜谈“过去旧式的国文教学”的“几点好处”,于是就抬出比他更年长的几位先生来,这样显得比较谦虚,也比较安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07:17 , Processed in 0.0933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