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精神成长的三个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8 14:2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精神成长的三个途径
2014年3月12日《中国教师报》
□ 李莹莹
教师的精神成长应从读懂自己、读懂人生开始。
  精神生活是一种摸不到,言语无法说明,但却能带给人身心愉悦和满足感的体验。精神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感悟,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种超然的精神属性,这种精神属性具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物质的满足容易获取,而精神层面的获得,需要穷其一生去追求。人生最根本的课题不是如何获得物质来源,而是自己生命的存在意义,这种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过程。一名教师,探寻教育的本真的过程,就是唤醒孩子实现生命价值感的意识,与孩子心灵的相互交融、智慧碰撞的生命历程。
教师在探寻教育本真的思考中,在读懂自己和孩子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绪打开,进而勾勒出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田园世界。这个田园是最虚幻却又最真实的,是最隐秘却又最诱人的世界。教师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株植物,每株植物都希望自己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都希望在自我塑造、自我欣赏和自我鉴定中,完成自己的生长过程。教师的精神生活就是寻找那个真实自己的过程,是陪着孩子建立属于他们那个真实而美好的世界的过程。
教师的精神成长从读书中来。在读书中教师认识真实的自己、体悟真实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慢慢在真实中感受到那份幸福。现实中,教师都会在工作中有一些烦恼,而这些烦恼在读书中都能够得以化解。比如:教师可以在心理专家武志红的精神生活中,了解个人成长背后的意义;在心灵作家张德芬的精神生活中,探寻让教师烦恼痛苦的深层次原因,让身心得以成长,与他们共享精神的盛宴;在蒙台梭利和让·皮亚杰的精神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秘密,感受孩子所带给我们的惊喜,在这份惊喜中享受愉悦的精神生活;在心理治疗师曾奇峰的精神生活中,让我们对精神层面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我们的心境被逐渐打开,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存在的意义。
教师的精神成长从环境中来。校园是一个美好又充满童趣的地方。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的校园是充满爱和自由的地方,是一个生态的校园。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树一景,都能带给教师愉悦的心情,让他们在这个生活的乐园中,享受心灵的愉悦。带着学生飞翔的秋千,具有历史意义的石榴树,带着生命气息的生态园和“和平鸽苑”、“吉祥兔屋”,疗愈心理的沙池,带着淡淡木香的星光长廊……这个享受安宁的浪漫之所,让教师的身心得以安放。这些生态的、有感觉的环境空间,不仅仅是孩子的精神之所,更是教师的精神家园。
教师的精神成长从学生中来。在西下池小学的课堂上,看不到高高在上的老师,看不到只会仰头倾听的学生。学生侃侃而谈、勇敢自信,在彼此交流中相互礼让,在探讨沉思中共同分享。师生相处融洽,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教师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份最真切的满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懂得了什么是规则,懂得了在规则中享受自由,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来自同伴和老师的爱。由规则建立起的秩序感,让他们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接受生活中的一切。看到学生所展现出的成熟与价值,是一位教师最为幸福、最为感动的时刻。
书带给教师的精神成长,让教师有了教育的信仰;环境带给教师的精神成长,让教师有了心灵的家园;学生带给教师的精神成长,让教师有了教育的方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也构成了教师丰富而具有高度的精神生活。在这样的精神世界里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在这样的精神生活中去创造那个真实的自我。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22:41 , Processed in 0.1062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