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按照实际状况教会学生读写和交流——美国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 17:5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照实际状况教会学生读写和交流——美国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启示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李海林
我曾有机会赴美研修,在拜访一些美国英语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时,我把中国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来,询问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比如“人文论”“工具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这些我们讨论得很热烈的话题。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对这些话题兴趣不大,甚至颇为奇怪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当我问“那英语教学到底要干什么”时,一位语言学教授用一句颇为简明扼要的话作答:“按照生活中听说读写的实际状况教学生学会阅读、写作、交流这几件事”。这样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正是美国母语教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按照实际状况教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和交流,这很符合我们现在提出的真语文主张。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写作、交流这几件事。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阅读的,就教学生如何阅读;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写作、交流的,就教学生如何写作、交流。怎样区分语文之“真”“假”?区分标准有哪些?说得太复杂把握起来反而不容易,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教的东西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常态,我们怎样阅读、写作、交流,教师就怎样教学生阅读、写作和交流,这就是“真语文”,反之即为“假语文”。
比如,教师在教说明文的时候,经常教学生一些说明方法、说明层次、说明语言,这些东西也不是不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是这样来阅读说明文的,或者说,我们并不关注这些东西,甚至不懂这些东西也不影响我们对说明文的理解。阅读说明文的目的在于搜索信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如何搜寻到自己想要搜寻的信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确定信息点,以及搜寻的路径等。例如,如何把握关键词,如何找关键句子,如何扩展搜寻线索,如何应验搜寻到的信息,如何利用信息点进行推断等。这些东西才是我们在生活中读说明文时真正用到的东西,而在语文阅读课中,我们却不教这些真正用到的东西,反而常教一些在实际阅读说明文时从来不会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假语文”,而且是隐藏得很深的“假语文”。
再比如,一般的文学读者在读小说时,很少会关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除非是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人。了解或不了解这些东西,并不会影响人们阅读小说,而在语文阅读课中,我们大多是在教着这些东西。这正如一个孩子在读一本小说,读得正起劲,突然有一个人提着他的耳朵问:这是什么描写?是肖像描写还是细节描写?于是,沉浸在小说情节中的孩子胃口大败。在学生正常听说读写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非常“语文”的问题:这样的语文课,也是所谓“假语文”。理由很简单:我们平时并不这样听说读写。
按照生活中听说读写的常态来教学生阅读、写作和交流,听上去很简单,仔细想想却一语中的,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这是语文课的“独当之任”,是语文课之所以是语文课的要害之处。不能教学生听说读写,肯定不是语文课;教学生听说读写,才可能是语文课。这句话可以转化成一个反命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识。虽然语文知识必不可少,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是为了拿出来说的,而是要拿出来“用”的。学生学的语文知识不能运用于听说读写活动,或者对听说读写活动作用不大,即使它本身也有意义,但对于语文课的作用并不大。总而言之,语文课里学到的知识必须要用得上,“管用”是其根本特质。这句话还可以转化成一个延展性命题:语文课肯定要涉及语文之外的东西,但这些语文之外的东西之所以需要,就是因为它们对学生学习听说读写有作用。它们对学习听说读写有多大的作用,就会有多大的语文价值。用语言和文学有巨大的内涵来论证语文课要极大地拓展其内容范围,都是说着好听却根本做不到的虚幻之论。这样的主张错在没有课程论意识:因为课程是有边界的,说一门课无所不包,等于取消这门课。
那么,我们要学习哪些语文知识呢?这要由语文知识对听说读写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来确定。语文知识本身要遵循听说读写的真实状态来开发和呈现。现代语文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发了许多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其中有许多要么与听说读写关系不大,要么本身就不是按照听说读写的真实状态来开发和呈现的。上文所举的两个例子即是。这些知识充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这是“假语文”盛行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假语文”的实质是“假知识”,即不管用的知识。
在我们听说读写的实际状态中,有许多急需要开发和构建的知识。例如,在“PISA”测试中提出的“非连续性文本”,在听说读写的实际状态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一类文本,而在现有的语文知识体系中,却不见其踪影。例如,在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英语)中出现的“信息类文本”“媒体文”等知识,在我们的语文知识体系中,要么无影无踪,要么隐藏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命名中。这些知识为什么重要?为什么不可或缺?因为它们是学生在实际的听说读写中要遇到、用到的知识,学生没有学到这样的知识,就会直接影响他们听说读写活动的顺利开展,直接影响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上是从课程层面谈美国语文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下面我以一堂具体的课谈谈什么是“真实”的语文教学。课程是回答语文课学什么,课堂则是回答语文课怎么学。所谓“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特质是:要按照学生听说读写的真实状态来开展教学活动。下面我以在美国听到的一堂平平常常的剧本阅读课为例来阐述。
剧本是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在课堂里,学生用的并不是所谓的语文课本,而是独立的一本书。我去听课的时候,教师已经带领学生读了一个星期,后面大概还要三到四个星期。每个星期大致读一幕。那堂课教师首先讲了关于第一幕的测试题(以测试纸的方式),题目如下:
《第十二夜》第一幕测试
一、字符识别。
二、给无韵诗下定义。
三、解释影响莎士比亚在一个场景中使用散文笔调和诗意笔调的原因。
四、在第一幕中,这首十四行诗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了奥西诺的性格?
五、解释托比对安德鲁态度的原因。
六、“允许的傻瓜”的角色就是说权力即真理的人。费斯特在他与奥丽维娅第一次谈话时是如何表现这个角色的?
七、解释马伏里奥接近费斯特的原因。
八、在第一幕的结尾,奥丽维娅、薇奥拉和奥西诺是怎样卷入一个令人沮丧的求爱过程中的?
我听的这堂课是让学生看由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电影,但并不是一口气看完,而是看一节后就停下来讨论。讨论题都印在一张纸上:
任何一部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都是导演对作品的一种解释。通常表现在导演对角色、表演、服装的设计,还有编辑对故事和内涵的情感倾向上。请跟着Trevor Nunn(导演的名字—— 笔者注),按照你的想法来读《第十二夜》,用清晰的文字和完整的段落发表评论,并阐释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1. Trevor Nunn 用原作序言开始他的电影。一个全新的以船为背景的场景和一个改造过的第一幕第二场伴随着莎士比亚的声音呈现出来。这对于观众,尤其是一个没读过原剧本的观众有什么重要的帮助?
2. Trevor Nunn 把16 世纪的剧本改成19 世纪的故事,你怎么看?
3. 请对下列演员的表演发表你的看法。(演员名字省略)
这是一堂我们称之为家常课的课,其间并没有看到在我们所谓“公开课”里常看到的导入、铺垫、高潮、总结等套路,可以说整堂课平平淡淡,按照我们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是毫无亮点。可是下课后,我又分明感觉到,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个收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解决了学生可能遇到的阅读困难,帮助学生真正读懂了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
我们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分析关于第一幕的测试题。第一道题目是人物识记。这是阅读剧本最基本的要求——记住人物。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一个剧本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不专门介绍,而是随文学习,目的很明确,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剧本。第三、四道题目是关于剧本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征的,提醒学生关注剧本的艺术特征,这是阅读剧本的关键能力。第五、六、七道题目都是关于人物与情节的,这是剧本阅读的重点。我曾在《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书中介绍过美国课堂里经常使用到的这种“测试纸”,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清单。从这种测试纸或讨论表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教学内容。跟我国语文课堂不同的是,他们的这种教学内容及其课堂教学推进都很朴实,没有起承转合的“花样”。我在与上课的老师讨论时,讲了这样的感受:教学内容似乎是“ 散”的,并不系统。对此,这位老师说:“我只是感觉到学生在读剧本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就教什么,我并不打算打乱学生自己读剧本的进程。”“不打乱学生读剧本的进程”,我的理解就是“按照学生阅读剧本的实际状态来教学生”之意。仔细想想,这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学生在阅读剧本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只不过他们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不够完善、不够专业,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撇在一边,从头到尾重新构建一个新的阅读模型,而是要从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态出发,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阅读方式。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到的是管用的阅读方法,即为“真语文”教学。
我们再从教学方法方面来分析这堂课的讨论题。这堂课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观看与课文同题的电影。这种方法我们也经常用,但从我听到的课来看,总是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即大家都关注电影了,本来要学的文本却退居次要的位置,甚至干脆忘记了。仔细观察这堂课的三个讨论题,谈的都是电影,但其教学指向都落在《第十二夜》剧本上。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对比,着眼点都是在电影与剧本的联系上。第一道题其实是帮助学生理解电影是如何体现剧本原意的(即莎士比亚的原意,因为学生理解莎士比亚的原意只可能是从《第十二夜》的剧本中来)。第二道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探讨剧本与电影的不同及对这些不同的对比和评价中,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剧本。第三道题是评价演员的表演,似乎与剧本没有关系,但对学生来说,这种“表演评价”的依据只可能(或主要)是剧本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和情节。我在美国听了很多课,发现美国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取向,即: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我很少看到美国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方法而导致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遗忘或冲击的现象(我称这种现象为“方法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学生阅读,而不是炫耀教学方法本身的花样。这是美国母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重要特征。
我在美国中小学听了一百多堂课,有一个总的感觉,就是美国教师讲课大多朴实无华,但是实用。没有实际作用的知识,教起来没劲;没有实际作用的方法,用起来很傻。或许正因为此,在美国听课远没有在中国听课“好看”。如果真是个外行来听课,可能还会觉得很枯燥无味。可是再看看课堂上的学生,倒是个个都很认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真正帮到了学生,解决了学生在实际的听说读写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难。
(原文刊载于《语文建设》2015年11月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2:07 , Processed in 0.0732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