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9 10:3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唐建新


    上月,和北师大文学院一位学科教学论教师一道观课。无意中发现,一到上课时间这位教师忙个不停,一会儿敲电脑,一会儿拿起听课笔记本记录着什么。对于一辈子的工作主要是听课的我来说,自然会产生好奇。第二节课开始有意坐得靠近一些,才看到该教师是两本笔记本并用:纸介笔记本主要记载着学生学习状态,被抽问的次数,学生自己所处的位置等;电脑笔记本则主要记录着教师教学行进的环节、内容,以及听课者自己即兴的一些思考与发问。因为要合成调研报告,我得到了这十节课的教学实录,为了不影响诸位博友的独自判断,在第一次贴出时我将学科论教师的即兴思考发问统统删去,现在则按照原样贴出。
    通过这些中学语文课堂实录,带给了自己很多思考:
    一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观察角度  对于很多花里胡哨的形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感,注意观察的是学科教学内容的推进,是学生学科学习活动的参与,是面对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不仅仅是教师的动作行为。
    二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工作态度  一堂课的观察,很多时候比自己上课还要辛苦,因为被观察点被观察元素的丰富多样,一不留神就可能稍纵即逝滑过去了。这位教师一上课就进入了战斗状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观看、聆听、思考、敲打键盘和手写文字,一种职业的尊严和专业感令人心生敬意。
    三 中学语文学科价值的推送  在实录之中,处处体现着对教学现象的剥离和对语文学习价值的叩问,不断地在大脑中过滤和筛选着,并不时地思考不时地记载下来,总是期待着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与叩问,不断地与语文人分享讨论,将一些带倾向性的学科问题推向纵深。
    四 不辱使命的北师大人  北师大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地处首都的标杆学校,在教育界大家对此都容易寄予厚望。然而,由于过去的一些政策原因,北师大与华东师大在我国教育界的地位却存在差异,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几乎都一致认为,政策演绎看北师大,教育科研看华东师大。而这位北师大文学院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则不信邪,尽管有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龄,又有北师大读书以及教学的积累,仍然不以语文学科政策的演绎为幌子到处贩卖文件,而是以田间研究观察者的立场在思考琢磨和研究我国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在逐步扭转人们对北师大教育科研的一些过去的成见。
    以下的十节中学语文课实录,很遗憾的是没有进行过整理,文字的错谬页没有时间进行校正,但是,期间体现出来的关注点思考点,对于熟悉课堂熟悉这些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尤其是对形式主义的深恶痛觉,十节课所共有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听课后的小结时大家形成的四点共识:教无力,师无根、学无效,陋习多。特别值得我们引起深思。


2015年12月25日星期五  深圳某某中学高中部
8:45  导入新课。用中西两首情诗导入新课。T 西方的诗歌是直接抒情,而中国的诗歌则是借景抒情。
PPT1





PPT2


【这两首诗与将学之诗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点出来。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比较会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西方的诗歌均是直接抒情的。再者,这首诗歌只是具有其自己的抒情特点,是否能得出教师所讲的西方诗歌的抒情特点呢?】
8:47  S1 读《登岳阳楼》 S2 用方言来读。T 把古韵押韵读的很好。O韵是一种悲的情感,
PPT3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PPT4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押O韵的古代诗歌都是表达悲的情感的吗?又是一个知识误区。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题点,但课下与授课老师沟通,发现老师并不懂诗韵,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既然师生都不懂、不知,把这个知识引入进来,怎么可能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呀。】
从韵判断,从景出情,借景出情。T 哪一段是写景。S读诗句中的景。T这两个景物与愁之间有无关系,如何与愁苦建立起联系。每个宿舍分组讨论,2分钟。
【学生还没有感觉,能讨论出来什么呢?一个10几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凭借的前提下,如何能讨论出一个500多年前颠沛流离,饱经风霜,命运多舛的杜甫抒写的情感。再说2分钟中就能讨论出结果吗?】
T时间差不多了……你告诉我你们的讨论结果。S3意思是吴楚两地割裂开来,壮阔。【学生拿着《名师一号》在读,用解读册子上的语言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的手中连一个笔记本都没有,基本也没有在书的空白处记笔记的学生,这说明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都是这样学习语文的。】
T我的身世在漂浮,S自己的抗争,能不能再说点别的呢?割裂什么地方割裂? 这个时间段内发生了什么故事?S杜甫被贬谪到了这个地方,国家动荡……T国家动荡,怎么办,S 他想要家乡T 国家分裂了,我与故乡也是分裂了?【学生的回答,已经所答非所问了】
T 我怎么办,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能不能为国家做些事?他想到了,他能不能做【教师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而是一次次打断学生对问题的作答。】
T 体现出杜甫为国为民的思想,S为国为民为家人。 T 这首诗歌的景物与情感是相似的,S融情与景,把情感放在景物,借景抒情,景物与情感是一致的。T 我们下面学习《菩萨蛮》。
【这节课是广东省深圳市某某中学与北京某某中学一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题是某某中学命的:杜甫《登岳阳楼》和韦庄《菩萨蛮》】
8:58 讲解《菩萨蛮》
    T 女生读《菩萨蛮》
    SV 齐读。
    T 景物与情感之间的矛盾之处?找同学谈一下。把握住景情的关系【诗哪里去了?诗与词抒情的差异何在?】
    S  要求给一点时间。前面的景物很美丽。
T 哪一个字很好。S 画船听雨眠。老了要回去。T 这里是不是矛盾的。如何也算美景呢?看课下注解。写谁的?S 写司马相如的。卖酒女子长得很美T 是写家乡的美景,还是写卖酒的女子的。T 看韵脚如何读?这个字的用韵是什么韵?找方言曲的地方来读。S 用方言读《菩萨蛮》【学生不是参与学习,是参与热闹。】
T查了大量的菩萨满,是入声韵,而在这里是仄声韵。【这里PPT呈现的是诗的韵,而不是词的韵。这节课,教师给学生贴了众多的标签。教师很激情,学生很无奈,这节课是教师自己独乐乐耶!教师的授课思路整个是乱的。知识的传递也是有些问题。】
T有无观点,S 有S说无观点。【难道非要有观点吗?没观点不行吗?】S 写江南,也有对家乡的思念。T 为什么把江南写的明媚。 S 故乡点火纷飞,看到这样的美景只是蜇时的。T 为什么回家会断肠?还有没有别的理解方法呢?S 不能光看菩萨满的其二,还要看其一应该算一个乐极生悲。【9:12 这个学生的阅读意识非常好!他懂得读诗看文不能孤零零只看一首,要有联系的看】
T 还是有点想回去,带着怎么样的状态回家,才不会断肠。要干一番事业的,功业、事业不成。T这段景物与情感之间又是一种矛盾的。越美,情感越悲伤,就是明媚的忧伤。【教师没有懂啊,不是在教,是在闹啊!】T 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找一个相反的景物来反映你的心情。
9:15 第一首是渲染,第二首是没有看到的,是虚景,T你们此刻是否能选择一个虚景来写。T关心一个朋友,他在远方,如何安排一个虚景。S 圣诞节,国外的朋友在开PARTY,我们却在上课。【国外的朋友虽在开PARTY,是虚景吗?】T景情关系,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T PPT殿示李煜的《虞美人》。看看景情关系有无一致的,有无矛盾的,有无相似的,虚实结合的,要用专业的词汇?1分钟的时间,团队合作。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1分钟能做什么?真的能讨论出来吗?这期间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提要求,其实这是最好的“矛盾景物关系“,教师要求学生做的事情,其实与教师的心情是既一致,也不一致,是矛盾纠结的。】
T 这一列 这一列,准备好了吗?S 第一句是反衬的,【学生并没有理解的这首词】。下面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虚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实写。【S作答有误,T未给出指导】 S 春花秋月,情景相融,生活的环境是十分美好的,李煜一国之君,这种悲痛是难于用语言去形容的,对生活的不能忍耐,感到悲痛。雕栏玉砌,待指的往事,一切是过去式,一切在改变,是对自己的无奈,是悲哀,反衬的关系,引起悲哀与伤心,第二句是虚写。T 本节课主要是讲情景关系。
T 布置作业:创作首“一剪梅”。可以写情景相关性,与相反性。【教师没有教写诗,却让学生写一首一剪梅。】

2015年12月25日星期五   上午  某某中学高中部  
北京某某中学
9:35 自我介绍并介绍北京某某中学,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处。
9:36 把书合上,把笔拿出来,把一张纸拿出来。听记诗歌【音频播放,教师如果能背诵,就有会更好的示范作用了】,S 都在写。
9:40 T刚才的字音没有听清楚的。S自己读听记下来的诗歌,并修改。
9:41 T 核对原文,查找正误。如果全对的同学给自己打一个勾。有多少同学出现了问题。考虑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完全写对的同学,对诗中哪些地方非常感兴趣。1分钟思考。听记有问题的同学,与作者不一样,原因何在。S 写的是“夕”阳的夕,仅仅是用了另一个字来替代,其他同学认为是什么原因。S 我觉得想像到一个画面,夕阳下上的洞庭湖,这个“昔”与哪个字相对。理解错了,S“坼”,没有明白坼的意思,坼是分裂的意思,T 出错的原因,对于词的理解有问题。T 非常感兴趣,喜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下一个环节来处理;现在请你们增两个字,变七言;减一个字,变四言,减两个字,变三言之诗。
9:54 学生间相互交流创作,品评对方的创作。T 提出回答要求:1. 读 2. 为什么如此修改?3. 与原作的差异。
    S 三言。 T“昔闻”与“今上”之间,你与作者的差异的关系是什么?在这里,写出了时间的变化,时间的变化与作者的情感有无关系吗?【学生的作答声音太小,这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东南”是方向,“日夜”是时间,与原作相比,区别何在。“日夜”浮写出了时间的久远,春秋战国时洞庭湖将吴楚一分为二,一个在东,一个在南。仅仅是两个字的不同吗?其它同学能补充吗?缺少的是什么?少了时间的历经的沧桑,没有空间,空间与时间的变化,给我们的是诗歌中宏大的地方。“老病 ”的缺失,缺了身世的漂泊,贫病交加,身世的丢失。T 改之后仅仅是字词的变化,情感完全不同了。
S的改诗。
                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坼,乾坤浮
                亲无字,孤有舟
                戎马北,涕泗流
10:04 S 七言。与杜甫比,谁好!杜甫好,诗中的孤独感能否改出来,【后面有两个教师也参与到诗歌的修改中了,这说明这是一个学生愿意参与的学习活动。】S 是被迫加的。T 杜甫想表达的是疑问吗?他是陈述,洞庭湖能够包容天地,“浮”是轻漂。多年加了上,更清楚了。好不好,S可以不加,T不加的好处是什么。无一字,这时间到底有多久,不知道,遥遥无期!S 更加体现了没有依靠。“老病无依有孤舟”,改的特别好!S 认同。S 后面有孤字了,不必加无依了,有重复之义。【“有”字没有解好,“有”不如“没有”,S给T制造了很好的教学契机,但T没有抓住。】T 是长年的穷兵黩武,似乎合理,但却违背了情理。T 50多岁时,老泪纵横,表现出极度痛苦,他顾得上擦眼泪么?S 原作好,是诗圣的好。简洁,充分表达了情况,更真实。
    S的改诗,七言。
            昔日曾闻洞庭水,今日独登岳阳楼。
            吴楚尝以东南坼,乾坤缘何日夜浮。
          亲朋多年无一字,老病无独有孤舟。
          戎马忽起关山北,凭轩掩面涕泗流。
  三言:
          洞庭水,岳阳楼
          吴楚坼,乾坤浮
          亲无字,病孤舟
          戎马北,涕泗流
10:14 四言 T 可否把自己的评价告诉大家。第一句,情伤越浓,原作更加具体。原作是东南坼,有更加具体的方位与时间,这两个字很关键,“一”有一种程度在里面,“孤”有更加无助的感觉。比较具体的战争发生的地点。
    S的改诗。
            昔闻洞庭,今上岳楼      清湖  漂泊
            吴楚东南,乾坤夜浮      终结  不止
            亲朋无字,老病有舟      嘘寒  无助
            戎马关北,凭轩漂流      战火  独泪
PPT
学科教学论教师的10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10:15  完成了一个任务,杜甫用字精准,用字精炼,达意准确。这就是练字。【拖堂,效果何在。】
T 显出忧愁的绵长。同学们有自己的个性解读。
10:17 播放《登岳阳楼》的吟唱,同学们课下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吟唱这首诗歌。



2015年12月14日星期一  上午 9:40  
T表教师   S表学生  其他字母表学生作为的序列编号
高三    图文转换复习
9:40 宣布上课,以及授课内容,复习上周的复习内容:漫画类图文转换漫画类的四类考题:画面描述题,(解题要领:仔细观察,客观地描述画面,有什么想什么,不要想像画面之外,不要过多地想像;抓住特征进行说明;注意说明的顺序,往场上面上去说,先说整体再说细节,)这幅漫画描述了……(这幅漫画中什么人在做什么事)
示例:用40个字描述PPT所示漫画内容。人,服饰,背景
9:44   S  G1 没有用完整的话把画面描述起来。
         B1 就是一个没有头的人,把树砍光了。
     T 什么人做什么事,是什么样子,还是能用形容词描述人的样子的。整理我们的文字。
       构成要素:标题:砍
                 主体:人
                 PPT
     T 小结:这就是漫画类的考题。
9:48 学生练习(IG:学生即时成文的能力比较弱,3分钟的时间,学生写出来的多是半句话,只能看到画面中的一个点,表现出来的是单点结构)。9:49 T 提醒,画面中有什么,巡视指导。
9:52  T 指导学生的表述。两个同学都能把画面写清楚。
9:55  T PPT出示第2个练习。描述画面30个字,突然把B2叫起来,B2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说话。(B2 说话听不清楚)。
T 一个大树,枝叶非常大,两棵小树在大树下成长,一个小树长的很小,一个小树长歪了。
9:58  T 漫的特点。S 幽默,有内涵。T 不仅看画面,还要看画面的寓义。规范表达:这幅漫画讽刺、歌颂、赞扬、说明……
     示例:PPT T:指导学生观察画面
         根据画面内容,用简要语言表达出这幅漫画的主题(30字以内)。
S? 要不要描述。
     T  不用,现在是写寓义。
这里有一个很习惯的教学,语文复习也是散点、肢解的,在这个练习的时候,
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句,将画面的描述语与画面反映的寓义有机的、逻辑
地表述出来,使基成为一个整体。而教师却将其变成了两个教学点,进行了分别教学。
     IG:20S,8S就没有动笔写,原因不详。
10:06 T 教师指导学生的答案(S 生意人见风使舵,)语言表述规范一些。(如何把语言表述规范,这是学生表达中的难点,T只是告诉学生要这样做,给出了参考答案,并没有指导学生写出一句完整、规范的语言。)
10:10  PPT 示例练习。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仙人掌的刺(仙人掌)作喻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T  指导,仙人掌的刺,很多东西都能伤人,看画面画的像什么。你想到什么,你就写什么。
    T?:你想什么?(问靠近自己的3个学生)。再看画面。S 口, T 口是用来说话,说出来的话是带刺,言语和刺。如何来总结自己的寓义。
        D3 刺耳的话能够像仙人掌的话一样可以刺伤人的内心。
    T! 给出参考答案。
10:15 题型3: 拟写标题。
    PPT 题型 3
    练习:给大树与小树拟标题  S 无题  溺爱  大树的爱  关爱?小树的成长  T 重点说的是大树对小树的成长的影响
10:20  PPT出示练习。用四个字拟标题。
    T 为什么捞鱼,捞了鱼是不是四个人一起吃。(假公济私,暗馆私囊)根据画面起标题;根据寓义起标题。
10:25  已经找下课铃,T又出示了一个练习拟标题的漫画。S 无心,信口地说着自己的标题。(S 拔河,方向)T PPT出示参考答案。


高一(10)班  前赤壁赋。
(S 学生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看似解决了这篇文章的文意。教师在这节课中作
用是什么。讨论不出来的,求助于老师。教师能把时间教给学生自己解决文章
的文意,这是难能可贵的,在当下能够舍得把时间让给学生的教师还是不多的,
这是一点值得肯定的,但就是教法带是太老了,由教师讲改为由学生讲。如果
教法、学法不变的话,这样的学生讲,还不如教师讲,至少知识的准确性还是
要高一些的。再有,就是我们还是要反思文言文究竟该如何学,这样的解词、
释文真的能帮助学生们粗通文意吗?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文意,把大家翻译的现
代白话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读不就可以了。)
10:31   S F5 背诵赤壁前赋 的第一段。(S 鼓掌)
     T 表扬学生。
     SC5 被誉为金嗓子的学生背诵 第1段。(不是很熟练)(S 鼓掌)
     T 教师敷衍了事地表扬了一下学生。
     60’常规测验。学生自己解决ppT上的红色字体的词义。
10:37  D7 站起来,一一说出书中课下注释之义。
    T老师的教态,比较有问题,很随意地斜依在前窗边。指导学生没有理解出来的语句。宾语,在哪里!奖励多少,
     60’PPT 解释红色字体。
    A5  一一释义。
    T 加5 分。最后一段
    S 齐读最后一段。
    2分钟 S继续解决文中最后1个段落的词意。
    F4 解释最后一段的文意,及段中的词意。
    B6 在后黑板写重点词汇。
11:04 看后黑板上B6书写的重点词汇。看看有没有需要的,有没有你不会的。S 没有(真的没有嘛??)
    S 齐读 最后1 段。
11:07  写苏东波突围的时候,已经有所知道。讲讲苏东坡的故事。情何在、理何在,才使他光耀千年。
    C10 讲述苏东坡的故事。我对可展、愤怒,这么大文人,排挤,没有怜悯。印象最深的“通宵不忍闻”,深处同样境界的人是怜悯,对苏轼的行为是非常惨忍和不人道的。
    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X题。


高一  项脊轩志
课堂由原来教师的字字翻译,改变成了学生的字字翻译,虽有变化,但这种变
化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呢?学生仍然是教学中配合教师表演的道具而已。学生
手中人手一册《高中语文言文完全解读》,学生只是把这个册子上的说法在讲台
上又面对全班同学说了一遍,这样学习的思维含量在哪里呢?
11:20 T 由课题导入新课,辨析志与记。
为什么取名项脊轩?课下注释,导学案。地方很小,地方的特点,怀念先祖的两层意思。
     T 志  记叙事物,抒发感情。志与记相同吗?记,记事,抒情。岳阳楼记,修建前扣的改变,想像了作者的不以物喜,淡定豁达的情感。
11:23   PPT 归有光的简历,从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呢?
     SA6 中举人很难,中了进士。  D2 学生念简历。大器晚成。
    T 口述归有光的简历。记述三个生命攸关的三个女人。比蒲松龄好点,在60岁时得了官职。好学,博览群书。归有光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
11;27 听课文录音,标字音。A
    PPT  呈现文中的字音,
    S 齐读,不会的字记下来。(齐读的目的是什么呢?就为了看看文的字是否都认识吗?)(通过学生的读出来的声音,可以听出来,学生对这篇文章并不熟悉。)
    T 教师跟着学生读。
11:37 导学案上,重点的字词。PPT上的红字。
11:39 把第一段分成两部分。第2组,与第7组的学生上黑板,讲解这一段。
11:40 请F4学生到黑板前讲解文意,词意。学生在“使不上漏”“上”字上卡住,不能准确地给出释意。(IG:下面的同学有近三分之一没在听,教师提示学生要认真听)S 有疑问。使不上漏,是个倒装句,宾语后置;学生在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也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理解,学生在不认可的条件下,接受了教师的说法。(T 有宾语后置?教师解释“上”,方位名词做状语,使……不从上面漏。T 给提问的SB10 加了1 份。从此可以反映出教师还是比较注重学生在听课中提出疑义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能给予很好的解答,可谓是“教无力”呀。)T 要求学生尽量遵循直译的原则。
11:52 T 补充讲解。字词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求学生再读第1自然段。
     S 齐读。
     T 导学案3  找出三个关键词,描述修葺前后的特点,文中的哪些文字表现出了这些特点。2分。
11:57  学生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T又给了1分钟。
     S 小 破 黑;亮,静,美,雅趣,T雅,还是趣。
    板书: 修葺前:小 破 黑
           修葺后:亮 静 美



广州市某某中学
高一(8)班  兰亭集序
2:10 T 由书法导入新课,集书法与文体于一体的大家。看看这幅作品的来源,
展示了作品来源的生活。现在看到的是摹本,真迹被唐太宗带到了坟墓。被称
为字字珠玑的传世名作,到底美妙在哪里?之前是滞接触过他的作品。
2:15 T 作者简介,PPT 呈现。书圣, 被称为圣的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地位。PPT
呈现兰序集序的图片书法作品。各类圣人认识几个。PPT 呈现各类圣人。王曦
之的奇闻轶事。写扇面,轶闻趣事,还有很多(T 讲了一些王曦之的故事,在
此的作用是什么?对于学生认识五曦之或文本也无助益的。)你们序言之前学过
什么?S 送东阳马生序(T 赠序),还有书序,这是一篇书序,介绍兰亭集的来
历。介绍序言,与诗歌散文应和的文章,与这本诗歌集相应和的一篇文章,是
抒情式的散文。志,志趣,情志。根据这条线索,回来文本中来。
2:20 T 听文本读音,走进文本,边听边读,边注字音。(学生的状态不是很好,多为神游状态,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给大家做做样子。)
2:24  哪几个字词?哪几个需要点一下的。T,教师点生字(T 点了,S画了,这些字就会了吗?)流,形骸,
2:25  S 齐读课文,T 跟着一起读。
2:30  T 王曦之在文中表达了乐、痛、悲的情感。快速默读一下课文,看看作者因何而乐,乐在何处,把不知道的字音标注一下。
     S 自己阅读,标注。有学生拿出了白话译文。
2:32  (S 鼓掌)SB1  读第2段,体会作者之乐。T 指导朗读。字音,停顿,文本不熟悉。简单看看作者在第1段写了一种什么样快乐。唐初的王渤:二难句,王浡的快乐。王曦之在第1段中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怎么样的快乐(T 良辰、 美景、赏心、乐事)。T 解词,释意,悟情。(回应的学生很好,有孩子已经慢慢地与周公约会了。)
2:43 S 齐读第2段,(从学生的读中,学生对文章很不熟悉,尽管他们努力地想读出情感,但除了故作有情的做作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T&S 一起翻译2段。 岂不痛哉,痛什么呢?S 一言一语地说自己找的句子。S抱负没有实现(有学生反驳,只是倾吐而言)。T 明确答案,夫是什么词? 之呢?人间交往,怎么样(S接)列出两种人的生活状态。感慨也越来越多了。其三呢?俯仰之间,时间很短,短时间变得疲劳了。不得不产生一些感慨,于是会感到痛心,生命的长短随着自然规律,人生必定会走向灭亡。死生是不是一样的?所以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痛心。在2段中,列出四种令人无法抗拒的人生,心静悲来,产生的痛处。悲在何处,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初三(6)班  出师表  复习课
3:00 S 齐读 《山中杂诗》《 竹里馆》, 默写诗歌。T 巡场,当场批阅。先默完的的几个S,是全对。T 小组长收起来。(默写用了2分钟)
3:02 T 复印出师表的字词。复习时三个要点:通假字、准确翻译重点句子,诸葛亮提出的三点建议。PPT 呈现。S 齐读课文(生读文,读的有点乱,节奏有点快,是常见的在赶着读课文)。T 读得不错。
3:07 S 读PPT上的读音。T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要求学生记住 (但没说明白,为什么要记住 )T 通假字。E1 F3  F4  古今异义 D2  H6  C;5  一词多义A2  B6 语类活用:G3  D5  G5  B2  F5  F2  A4  F1  虚词(3:15):H5 C4  A1  C4 (3:17) G4  H3  E1  F4  H2  B2 T 六个句子要准确地翻译出来。
3:19  内容理解:1. 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2.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是什么? F4
     T 主要的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
     3.
     4. 文中两句知古明方,说尽讴定生的话是:
     5. 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三顾茅庐,白帝托孤
     6. 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说,学生在书上画。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三顾茅庐、作奸犯科
     全文的结构
3:25  堂上过关检测:解释打四方框的字词。共133个词。
2015年12月15日星期二   上午   广州某某中学   愚公移山
9:45  由科代表带着学生读《愚公移山》,教师在未上课之前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复习字词。
     (学生朗读使用的不是教科书,而是《初中黄冈名师文言文串讲》)
     某主任(广州某某区教研员)要求学生写两篇课文的标题:《应有格物致志精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他要做什么?想给展示什么?又想提示什么?)
9:50  做一个小测试(直接导入课)。【T 后PPT呈现测题及答案 】T 不能翻书。没做完的同学加点速。(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催促孩子们,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一个追赶所谓的教学进度的问题造成的。)要求学生互改,在旁边写分数。S互改,给分。T 把4个分数加起来,交还给本人。20 分没有,18分的人。
10:00 T昨天串讲了课文,及重点字词。导入新课:叙述愚公的故事,这是愚蠢的行为,还是聪明的行为呢?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遇见各种大山,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T 抢答题,看有没有读懂、理解这篇文章。2分钟时间思考。回到文本找。S 做。
10:02  1 题 E4   2题   E3 3 题    D6    4题  C2     5题  B5  6题 D  7题 F4
10:06  T 对文章有了很高的理解。归纳愚公移山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C1 妻子对他的质疑,太老了。T除了愚公年老是一个问题,还有么?看一个问题.。人数少,还有别的困难吗?首先对象是山的高大,而移山的方法是非常的简单。PPT欲是困难,欲是能展现愚公的形象。
10:09  T 1. 细读论坛全文找出有关于愚公语言运用描写,并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 我从“”这句中读懂了一个愚公。
      (10:13 IG 22个学生仍在参考“文言串讲”,5个学生未按要求参与学生活动。 33-22-5=6 )
10:14  S 展示成果(学生声音太小,教师既未对回答内容点评,也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E2, T可以重复句子,不能重复故事。SF6  E5 (T 教师总是在重复学生说过的话,没有帮助学生在已有水平上,说得更好,说的更深。)A5(是不是头脑发热去做的,是个理智的行为,不是一个莽撞的行为)C1 T189 页,还有愚公的参与的动作。T 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 文章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描写。翻开P190面,读3段。S读。
10:24  T 面对困难,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
10:26  理解寓意:1.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B5 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要象愚公一样。T敢于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还有吗?从另一个思路中还可以学到?非常的什么?大家商量,大家一起去,团结就是力量。
        感悟到自己的不同的道理。
10:29   T总结升华。只有这样学习才会,只有少年强,国家才能富强。
        作业:PPT
     思路。
     T 哪个同学有不同的感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015年12月15日星期二      10:40    七年级(5)班  
10:40  学生在做一个小练习。T 还有一分钟,抓紧时间。组长收起来,先拿着,下课交给课代表。
10:43  教师集体订正答案。(教师在过道中间盲无目的的来回走动,看来还是比较紧张的。不知道为什么,教师总是在学生之间来回地晃动,一圈一圈地走)S B2 B4未答出来;SE5答出。SF4
10:48  开始授新课。
      T 什么是寓言?
        学习目标(S读),作者介绍。
10:49  S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读出停顿
3.读通文义
T 一气读下去,不用标点,课文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读起来是不是会难一些?(已经有了标点,学生会不自主地在标点处停顿的,这是一个无效的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教师设计这么一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S男读一遍。
10:53  T 疏通课文,把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弄懂。注意红色的字。
     S 自己做。(学生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而是直直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时间的移动,其实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过关检测:B2  C3  E2  T 教师已经把中考的采分点的内容告诉给了学生。
11:01 看图复述故事
     T 把你的自信与优秀展现在他人面前。
     S  A5  F1
11:04 赛一赛:PPT   S:D3  E1
11:05  自主探究:1.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2. 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
      SA3  A4
11:06  合作探究  问题5  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S 按小组开始了讨论。(这个问题需要合作探究吗?)
11:09  组内的。SF2 因为感情的亲疏,所以他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他的邻人偷了他的东西。(探究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从文本带跑了,已经与文本的意义没有太大关系了)。
11:10  概括寓意。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S女读。T把这篇文章的寓义概括出来,要多角度,不要从一个角度。S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个别小组的讨论)。S B1 不因为感情的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识,SD5 对待别人的意见 D3 向别人提出别的意见,要看亲疏关系,不然的话会闹矛盾,会有误会。
T 当情感 与理智相遇的时候,要用理智去支配情感。如果让情感越位,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事情。
11:17  2014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亲爱的同学们你能从中找出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述刚才的感悟吗?(无限拓展???)SA5 D5
11:20  小结:别总让理智离开身边。练习册。SC4  A1
2015年12月15日星期二   8(1) 广州某某中学
11:30 回顾上课内容,宣布新课内容。
     T PPt 论语的语句。SA2  第六单元的复习。 5个目标  S读目标。
     考考你的眼力:请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开火车。F1-5。
     老师订正学生在黑板上改正的字。
11:40 辨字:认清同音异形字。
     测测你的记忆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T强调格式 。
(二)穿越古今解析红色字词的古今义。SB1-4,开火车。教师订正。
11:48 (三)一词还能生多义。在不同的句子中它是什么意思。SD1-4 开火车。
11:56 解词:归类总结。测测你的翻译能力。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风,不以疾也。C3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
翻译:留、替、调、补。
12:00 考验你的背诵和默写能力。A2 学生声音很小,教师虽然把麦给了学生,但仍听不见耶。S背 《流荆门送别》。S 默写《使至塞上》,2分钟完成。(有10个孩子没有默写出来。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而是要求学生全班一起进行统一的学习活动。)师生订正。D5 E1
12:08 请你回顾课语文妥说课文主题。请你说说《答谢中书书》的主题。B2 T 什么原因写出了这篇作品,写作的目的是什么?T 小结。主题:理清写作目 的。
      巩固练习。阳光学业评价P29页 1-6题。
?听课教师坐在教室的后面,不停地聊天,好像如置无人之境?是学校要求必须来听课,还是自愿来听的?如果是自愿来听,为什么不好好听呢?两个人在看手纹。
?学校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不好,陋习太多。如聊天,焦虑地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来回走动;
?语文老师的板书及字迹都比较弱,需要做一些相应的工作,比如:要求教师至少要把字写的横平竖真,区上可以设计一些活动,鼓励教师们能练练字,至少要两字吧。
?老师的知识太陈旧,呈现出来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没有与时俱进,基本是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的知识体系及话语框架。
?学生缺少基本的语言及思维训练,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老师虽然也让学生发自己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并没落实在课堂上。
?教师的替代工作还很多,许多应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教师都不放心而主动地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7:11 , Processed in 0.1132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