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0

贾志敏老师的“如何观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贾志敏老师的“如何观课”作者:曾扬明
    当前,“我就是语文”“我的课堂我作主”之类的豪情壮语充斥教育媒体。似乎这样就解放老师,解放儿童。如此,我们的课堂变味了,语文丧失了其本质。前段,前往福州观摩青年老师素养大赛中,我感觉到了一些课堂的浮华,失去了语文的本体。课,好看,但看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学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贾志敏先生的《如何观课》,或许有些“语文”的收获!
            
                                                    贾志敏
    一、看教学,不看表演
  “教师教的是语文,学生学的是母语。”因此,我们当然要关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看课,就要看教与学。“泛语文”的做法不可取,哗众取宠的“表演”更要摒弃。
  何谓“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语文课,要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教师教风的具体体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语文教材不属于语文知识体系,它是一篇篇选文。每一篇选文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
  言语是一种技巧。要掌握它,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语言工具的训练和其人文性的教益,是教学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语言文字中已经蕴含了丰富活泼的情感和意趣,蕴含了广博丰厚的文化积淀。学好语言文字,自然领悟和接受其人文的熏陶和文化的营养。无需脱离文本,脱离语言去宣教。
  掌握了语言文字,理解了文本内容,学会了表达形式,形成了语文能力,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自在其中。
  我们要看执教者如何运用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孩子说话和写话。教学,应该是师生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它拒绝浮躁、喧哗与轰动。
  近年来,一些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出现一股浮华之风。授课者极尽“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奢华、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使课堂呈现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使课堂教学和时装展览几乎无异。
  有些课堂教学,不是进行语言本身的推敲、揣摩和品味,而是围绕文本内容,外加大量的教化性补充“学习材料”,甚至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狂轰滥炸”,过度渲染、张扬所谓人文性,还说要给学生以新时代的“心灵的洗礼”。这样做,除了增加课堂的虚幻的观赏性外,没有任何价值。有人说,课改以来,人文性弄玄乎了,工具性弄模糊了。可谓一针见血。           
  再者,时下的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正趋向于商业化操作,且规模越来越大。课堂变成舞台,执教者由于十分在意听课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
  凡此种种,均背离了语文教改的方向,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要看的是课堂上那种和谐的教学状态,而决非剧场里的那种浓烈的戏剧效果。
    二、看学生,不看老师
  意大利的一位著名足球裁判因执法公正、处置果断而名闻遐迩。有记者请他介绍执法之经验。他不假思索地说:“让观众忘却我的存在。”
  上世纪80年代中,美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一所学校听课。校长请贵宾在学生后面入座,他们却表示:“我们为什么去注意老师呢?我们要观看的是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说着,纷纷把椅子挪到黑板下面,面对着学生静静地观看孩子上课了。
  想想也对。绿茵场本是球员驰骋之地,裁判只需保证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课堂是学生习得的场所,教师只是在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然而,有的老师大声疾呼:“我就是语文!”“我的课堂我做主!”闻之,我寝食难安,汗颜不止。
  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的,空间是孩子的。是他们在学“语”习“文”,孩子是红花;教师是绿叶。切不可本末倒置、不能角色错位。教师在课堂上所作的一切,只能是为孩子学好母语服务。一堂课仅四十分钟,教师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这就是教师的生命价值所在。
  大凡来说,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好的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
  好的课,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质疑,活跃思维,积极向上;
  好的课,就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好的课,就会让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
  课改以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伴随而生: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
  小学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看“台下十年功”,后者,看“台上一分钟”;前者,表现学生学习过程,后者展示演员排练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生则是镜子里的老师。老师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会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所以,观摩课上,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
  课例: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说“木”,在以前是这样写的(师板书,画“木”),再比如“休”这个字,一个人正靠在树木边上,还有“步”字,以前是这样写的(师板书,画“步”),两只脚叠加在一起。
    师: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样理解?(生举左手,生再举右手)但如果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再比如说“东西”一词,哪些是东西呢?
    生:语文书,教棒、粉笔……
    师:老师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你不是在骂人吗?(众生笑)
    师: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汉语特别有意思。再如“斟”、“酌”,本来都是表示“倒酒”,但两个字放在一起就表示“研究”的意思了。
    师:再看一个“推”、“敲”。如果你要推门(生演示)这需要手向前发力;如果你要敲门,(生演示)这需要用手去撞击。但“推敲”放在一起时就表示“斟酌、研究“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敲》这篇课文。
  点评:
    为什么我们有些语文课堂显得沉闷、毫无生气?
  从这一教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我们何曾像这位老师一样把“语文”当“语文”来教,我们何曾像这位老师一样激起学生从心底里发出的对汉语的那份由衷的热爱?《推敲》一文的导入,留给学生的是“语文”,充满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洋溢着悠悠语文情的“语文”,这样的“语文”会成为学生的心中的常青树,永远枝繁叶茂!
   .浓浓语文味——“树”的主干。
  老师一张口就是“语文”,与学生短短地几次对话涵盖的信息量大:“木”、“休”、“步”古字的样子及它们的字源解说,“左右”、“东西”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斟”、“酌”、“推”、“敲”的本义及其它们分别连成词语后的意思。这一切,既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既是老师厚实的教学功力的显现,更是他教学大智慧的尽现。
  画“木”、“休”、“步”的古字,解释其由来,汉语的生命力如种子破土在老师的“画”、“说”中悄悄显现,语文味由此弥散开来……
   “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老师来了个承上启下,由汉字自然过渡到词语。“左右”、“东西”在不同于语境的意思,老师分别采用了:让学生动一动(学生举左手、右手)、举例子:“我左右不了你”;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东西?”“设陷”:“老师是不是东西?”反问:“你不是骂人吗?”等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汉语的生命力。老师像一块磁石,将学生们吸引到“词语”这方神奇的领域,在互动、交流、谈笑中,词语的生命力如小树拔节逐渐蓬勃起来……语文味亦愈来愈浓……
    最令人叫绝的是,老师将《推敲》一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斟酌”拎出来,分别解释“斟”、“酌”、“斟酌”的意思,由此引出与它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词语“推敲”,从而导入《推敲》一课的学习。他目光敏锐:将“斟酌”、“推敲”连在一起;他的心思细腻:他像一位魔术师让学生在“分分”、“合合”中,在“推推”“敲敲”中充分感受到汉语的生命力,它如一棵参天大树在学生心间蓬蓬勃勃了。课堂上弥漫着氤氲的语文味……
  2.悠悠语文情——“树”的枝叶。
  “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课伊始,情已生。老师由四大发明引到汉字,三言两语,便激起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中华情油然而生。接着,他画古字、释字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随后以“左右”、“东西”两个词语为例,让学生在浑然不知中生情。汉语的确很有意思: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用得不好还会闹笑话,学生在“东西”一词的教学中,在哈哈大笑中,汉语情已溢满心间。最后,以“斟酌”引“推敲”,老师知难而教,巧妙引导,让学生更生汉语情、师生情。因为爱,所以懂得。老师从学生学习的难处“斟酌”一词入手,从全文的文眼入手,我们可以想象他会怎样带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贾岛的“斟酌(推敲)”,去实践“斟酌(推敲)”,去深化“斟酌(推敲)”……而“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连外国人也觉得汉语特别有意思。”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更将“我是中国人,我为拥有如此生命力的汉字”的种子撒向孩子的心田,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扎下了根。此时,中华情、汉语情在学生心间升腾。
  这样充满语文味、语文情的导入,“推敲”已蕴含其中,学生在理解、运用词语时不要“推敲”吗?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后,他们以后用词用句能不“推敲”吗?这与所授新课《推敲》所要表达的主旨也是不谋而合:诗人贾岛为“僧敲月下门”中用“推”还是“敲”而痴而狂(进城路上苦苦思索,如醉如痴,横冲直撞韩愈的仪仗队……),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呀!
  汉语是有生命力的,我们的课堂也是有生命力的。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满腹经纶的智者,字的来源,词的多种意思随手携来,从老师嘴里流淌出来的是思想、是机敏、是幽默。他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我们又看到了一位充满童心的仁者。他用儿童的方式“说”语文:画古字“木”“步”、设“陷阱”释“东西”,演“推”“敲”等。唯如此,汉语的生命力才这样“蓬勃”,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看门道,不看热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说不无道理。
  在“T”台上款款独步的时装模特儿,为何脸无表情?显然,她要展示艳丽时装。同样道理,教语文,一定要在“语文”上下功夫。
  观摩语文课,则要关注别人是怎样驾驭课堂,怎样处理教材,如何启迪学生,如何设计教案的。一句话,我们要看别人怎样“教语文”的。
  语文的问题应该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的语文,应该用中国的办法来教。这样说是强调语文的本色,是强调传统的继承,是强调母语本体的回归。
  中国语言是随着中国人的生命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使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并逐步向国际化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当代的语文教育的根基”。讲授母语,应该讲究“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等体现中国人的感性思维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活泼的听、说、读、写,更需要安安静静地思考,揣摩,潜移和默化。
  观者要关注人家如何处理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关注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不能“走错了门”,也不要“看花了眼”。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动辄游戏,画画,表演,歌舞,课堂内欢声雷动、热闹非凡。我认为,适当的肢体活动不是不可以,但是任何活动,都不能忘记为学生学“语”习“文”服务。
  时下,教学中的“泛语文”现象着实不少:教《黄山奇石》,花大半节课,让学生用肢体“塑造”黄山奇石模样;教《鸟的天堂》,整节课都在观看制作精美的记录片;教《晏子使楚》,排演三个故事用了足足35分钟;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正文匆匆浏览,却过多地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及其他多篇文章……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无可厚非。然而,追求什么样的活跃和用什么手段去追求活跃,倒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总之,我们看课要看“门道”,决非去凑“热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课上,学生究竟长进多少,提高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0:02 , Processed in 0.1657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