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耿林莽:语言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9 23: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耿林莽:语言随感
  一
  诗是什么?感觉、印象、情绪波动的流,外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汇聚点,现实与梦幻凝聚在一起,却又轻轻飘走的一缕烟。
  
  二
  诗之泉不可吮吸,饮用,也难以解渴。
  诗之泉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圣洁之水,潺潺而动,不含杂质。
  
  三
  诗不是哲学讲义,不是头题新闻,也不是名人语录。
  有时候,她像说梦话般,似睡犹醒。也许听不懂,却又想听。听着听着,觉得有一点意思,甚至,有一点入迷。
  
  四
  语言的一个特色,是流动如水。
  语言的流动即意识的流动,生成性的。
  意识流,是怎样的一种流呢?隐形于人脑,难以窥见,曲折、微细、千回百转,却毫不影响那行进的速度。
  比蚯蚓瘦小,比爬在墙上的槐蚕密集,比血的微细管更细微。
  它的另一特点是急速、短暂、常常折断,突然改道,其无序性每取交叉、杂乱如麻线纤维的状态。
  
  五
  语言是飘浮的意识流在纸上的固定,一种灵感、顿悟、模糊性情忽然浮动,因语言而成型。
  如龙之嘘气成云,云降为雨……
  
  六
  诗在模糊与准确之间徘徊;
  诗在隐约与变幻中出没;
  一叶水草,飘忽的鱼,树的影子,雾的浮游……如闪电划过长空,“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诗人以语言之手触一下快门,乃有了诗……
  
  七
  将思想与语言割裂,认为思想是语言形成的前期形态,先有思想,然后以语言表达,是一种糊涂观念。不以语言组成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语言不是词语的组合,而是思想的献身,语言通过我,或我通过语言表现世界,通过主体表现客体,抒情地叙述事物的形态或过程。感觉、印象、想象、幻觉在诗人心灵中聚合,孕育成形,是诗创作的精神历程
  
  八
  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愈疏离,人对物质占有的迷醉愈深入,人对自身的精神背离愈突出,距离诗愈远。
  诗和艺术呼唤回归。诗是人对生命本原的祭奠与招魂。
  诗,精神的魂飞,或魂归。
  诗打开人的心灵之窗,向世界敞开。一种告诉,一点私语。
  
  九
  现代诗通过语言的流动,使感情得到自由的呼吸,而节奏,是情绪律动的音符,是感情和情绪波动的音感曲线。
  
  十
  诗有一种行进着的动感,不是静止地反复。这种行进着的动感,如无声的音乐,牵引你的灵魂,拨动你的心弦,使之震颤、战栗,并长久地萦回。
  
  十一
  诗的音乐性奠基于语言的音乐性,不仅限于“押韵”,是贯串诗全身的整体性渗透。
  语言的色调,内在韵味,统摄全篇的气势、节奏、旋律,都和语言的音乐感有关。语言是声音在纸上的“传神”。
  音乐性是诗的抒情手段。语言表意、描写、叙述能力及其可视性较易辨识,而从音乐性中传出的感情素质,运行中的生命呼吸,乃是更潜在、更隐蔽、更难把握,也更难识别的,因而更微妙。人的生命的内在律动、灵魂的隐在之光,呼吸的频率和血液流动的迹痕,诗人个性化特征具体入微的波光,常内蕴于这种音乐性中,不可替代,也不可摹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
  诗要追求语言的潜在能量,即潜伏的语言深处的诗的能量。
  它潜伏在那里,静静地伏着。于暗处闪光,如情人的眼睛,期待着你的领悟和默契。
  
  十三
  有两种诗:一种,如霓虹灯,闪耀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意象变幻,读后使人疲惫,眼被灼伤。闭目后迅即遁去。
  另一种诗如孤独的烛,静静燃烧,当你与之相对,被引入冷静的沉思,它包容着智慧的火种,甚至不燃烧,只默默地进入。
  
                                                                   选编:苍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20:37 , Processed in 0.1269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