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处境及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4 23:5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处境及启示
文/陈学金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上午,台湾中兴大学师资培育中心主任梁福镇教授(liang@dragon.nchu.edu.tw.)、许健将教授(sheu0102@yahoo.com.tw.)、黄淑苓教授(slhwang@dragon.nchu.edu.tw.)、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王俊斌教授(chunping@nchu.edu.tw.)一行四人来到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并为初等教育学院的师生介绍了国民小学阶段台湾师资培育制度发展及其问题。
台湾的教师教育有着与大陆近似的发展历程,但从发展程度上要比大陆早10年甚至20年。台湾自1968年起就将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在1994年之前,依照“师范教育法”,只有师范院校可以培养师资,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逐步使得台湾师资培养走向市场化和多元化。
从历史文化的脉络来看,台湾的师资培育制度有两条可追寻的轨迹:一个日本殖民统治时代的遗留,另一个则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影响。二战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台湾事务,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设置的师范学校的基础上,依照中国学制继续办理,以培育小学师资。其后并陆续增设数所师范学校,至1957年为止共有十所。这些学校原相当于高职程度,于1960年起陆续改制为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时九所师专更进一步同时升格为学院。在中学师资部分,1946年设立一所师范学院,该校后来更进一步扩充规模,于1955年改制为师范大学(即现在的台湾师范大学)。
“储备教师”或“流浪教师”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变迁,台湾新生儿的不断减少,所需要的小学教师数量亦不断较少。自1994年师资培育法实施以来,台湾各大学所培养的师资数量逐步呈现为“供大于求”的态势,由于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因此“师范生”改称为“师资生”,原本大学并不发愁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现在只能怀着这样一种想法——“优秀的人自能找到工作”。现在,台湾有数万名“流浪教师”,或者美其名曰“储备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大学毕业之后,要实习半年,再考取教师资格证,考取资格证之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现在只有屈指可数的县市需要聘任新的小学教师。据说,台湾大约有数万名这样的“流浪教师”,他们大多选择其他出路谋生。
专业地位不升反降。
台湾教育当局现正在酝酿提高小学教师的层次,小学教师要达到硕士层次。但是,一个很具反讽意味的现象是:相关调查显示,台湾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随着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不升反降。在台湾,人们普遍认为,小学教师阶层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其专业地位的降低耐人寻味!一个可以解释的原因是,随着教师队伍的过剩,生存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一种“求生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职业所具有的道德传统有减弱的趋势。这个现象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它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值得研究。
教师培养机构何去何从?
多元化和市场化意味着优胜劣汰,也潜藏着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的可能。台湾目前的教师培养机构面临着两种“洗礼”,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教育评鉴机构的检视,另外面临着社会的广泛评价。那些资质较差的培养机构随时有“倒闭”风险。
资优教师培养机构一方面要面临和应对生源不足的危机,一方面有志之士又在担心教师培养这种不良的发展态势是否会给将来的教育事业带来恶劣的影响。现今,据说,台湾教师平均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如果教师培养断代,那么等到他们退休后教育何从?长时间不引进新的教育人才,教师群体间会不会产生“断代的裂痕”。长时间不培养教师,大批教师培养机构的出路何在?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发展问题
我国大陆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自1998年起步,在少数发达城市小学教师硕士化正在成为一种运动。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在很多欠发展的省区,很多小学教师还不能达到国家教育法所要求的标准,偏远农村、山区严重缺乏高学历的、专业的教师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的二元模式,使“生产过剩”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那些缺少教师的地方,而只能靠国家使用“行政手段”“迫使”大学生去偏远穷困的地区。教师培养机构促使教育区域平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大陆的小学教师师资数量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原未及台湾的师资过剩现象。发达城市能否利用资源的优势为穷困地区培养优质的教师?教师培养是多元化,还是必须一元化?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难题。教师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键要协调好各种群体的利益,从长远的角度处理问题。
   
(部分资料引自王俊斌教授的报告,特此鸣谢!)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下午
于首师9A楼222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3:47 , Processed in 0.0861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