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写作能带来深厚的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 1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作能带来深厚的幸福
徐飞撰写,为《教师第一课》中的一章。


写作,是一项伟大的能力。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几乎决定或表明了他的全方面能力或水平。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灵魂同样需要通过表述来组建或重组。写作,是走向卓越的奠基石。李镇西老师曾这样真诚地谈起自己的写作: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的,对教育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难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写作,就是思考生活、积淀经验、重塑自我的过程。高万祥先生反复宣扬这样的理念:“写作,是平庸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水岭!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呢,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简单劳动力。”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优秀的老师不常写作,同样成果斐然,但如果他也能拿起笔来,相信他一定能取得更为卓越的成绩。
一、日常记录:像写情书那样真诚地记录生活
商业上有一则经典案例: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片和啤酒赫然放在一起出售。这两件毫不相干的商品为什么会摆在一起出售?原来,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在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周末,连锁超市里的尿片和啤酒的销量总是很大。他们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观察、走访中了解到,周末,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尿片,丈夫买好尿片,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尿片和啤酒的销量一起增长。据此,沃尔玛超市打破常规,将尿片和啤酒摆在一起。结果,尿片和啤酒的销量双双激增。
如果没有销售的记录,就不可能发现“尿片和啤酒”的销售奥秘,也就不会有沃尔玛的销售创举。商家要做好销售,需要记录;教师要搞好教育,同样也需要记录。
这“记录”,不是写正规的文章,而是随意的、随机的记载生活中发生的点滴。记录,讲求及时与真实。因为思想和灵感往往转瞬即逝,如果不能及时被记录下来,很可能会纵入茫然。
(一)教育日记:所有的文字都将成为岁月的馈赠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十日,每天早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期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等身的传世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写道:“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和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也和他长期勤奋写作教育日记分不开。而且李镇西最敬仰的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写《教育日记》的精神和做法,也深深影响了我。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是李镇西在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爱心与教育》引言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李镇西写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如《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随笔选》、《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等等,从这些书名就能看出李镇西写作的最大一个特点便是坚持写日记随笔。李镇西能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类图书的畅销书作者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坚持写教育日记也许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李镇西老师在《心灵写诗》一书的序言中将写作教育日记带来的乐趣作过生动的表白:
曾有网友问我:“天天写这么长的日记,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是的,在旁人看来,我似乎是很有“毅力”的:坚持读我日记的网友们可以作证,每一篇日记我几乎都是当天完成——当然,也不止一次是在午夜才写完,上传到网上已经是次日凌晨。但我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再忙也要洗脸刷牙一样——难道每天坚持洗脸刷牙还需要毅力吗?写这样的日记,并不像有的老师想象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坚忍不拔”,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每天和学生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想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边回忆着当天发生的事,一边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清脆的键盘声宛如生命时钟的秒针在“滴答滴答”地舞蹈,同时我也就深切地感受着生命原来是这样有韵有味有声有色地流过!我记录的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写作时我的确是在真切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我和学生那“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水连同无数朵晶莹的生活浪花,便因为我的日记而永远地凝固了下来。若干年后,我们共同翻开这些文字,便会回到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学生会因此而青春永驻,我会因此而生命不老。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
朱永新先生的“成功保险公司”是2003年在“教育在线”网站创办之初开张的。保险条例上注明,所有参保者只要坚持每日“三醒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若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将以一赔十。朱永新的良苦用心,其实是想倡导教师坚持每日写教育日记。对普通教师来说,最初的写作就是自己记录自己的教育足迹、思想历程,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而不一定非要为发表才写作。写纪录的过程,是自己重新经历、体验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省悟的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文字,将稍纵即逝的生活转化成永恒的物质存在。而所有的记录文字,最后都将成为岁月馈赠给你的珍贵财富!
(二)个案记录: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日常记录中有一块重要内容,就是个案记录。我这里所说的个案记录,包括个别案例的特别记录和针对个体学生的追踪记录。苏州市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实践,学校要求班主任在每期的品德评语中,选四五个学生写千字评语,每学期至少写一份学生个案报告。
个案记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在不可能给所有学生写个案的情况下,学会选择尤显重要。个案记录,一般涉及到心理和个性、家庭和父母、学校和社区、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关注并记录这些内容,个案记录才会有从个别到一般、从特别到普遍、从现象到本质的科研意义。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你能长期追踪记录某位学生的成长,将会有意外的惊喜。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2年,在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工作的吴樱花老师受到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感召,坚持写教育日记,并发在“教育在线”网站上。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经常提出“宋小迪”这个名字。不少网友建议专门将这个孩子的故事记录出来,于是,吴老师便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个案记录。
宋小迪,被同学们称为“天地间第一恶人”。为了惩罚隔壁班的同学,他能把牙刷沾上粪便洗干净后再让人家刷牙,能把自己喜欢的女生的名字用刀片刻在自己的胳膊上,能为了打篮球强烈要求退学进NBA……三年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给吴老师制造麻烦。而吴老师坚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老师应努力从他们经历的种种事情中提取出教育的积极意义。于是细心观察之后吴老师发现,宋小迪也有集体主义观念,班级提水拖地的任务他常常独自承担;他也有热心善良的一面,他为学习遇到困难的同学细心讲解,为养活一只流浪狗他情愿自己不喝牛奶;他思维积极主动,上课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他的作文立意新颖,语言生动,无论是写给女生的情书,还是抒发自己对韩寒的认同,他的文字都能显示着深刻的思想,流淌着真实的情感……
吴老师坚持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三年时间,吴老师为他一个人写了15万字的成长日记,每年一本装订成册送给他。
2005年中考结束,宋小迪主动要求留在教室,一个人默默地把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桌凳摆放得整整齐齐,最后把卖废纸的80元钱压在吴老师的办公桌上,留言捐给班级资助的一名云南小学生。中考成绩揭晓了,宋小迪竟然奇迹般地以660分名列昆山市第一名。在他拿分数单的那一天,在全班同学面前,他双手接过分数条,恭恭敬敬地向吴樱花老师鞠了一躬,久久不愿起身……
三年,为一个学生写了15万字的记录!而这个当初的“天地间第一恶人”竟成了市中考状元!吴樱花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媒体的焦点。从国务院新闻办、央视新闻调查到省、市地方电视台以及《中国日报》《新民周刊》《江南时报》及网络等众多媒体都对吴老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看似偶然的成功,实则蕴含了必然的规律。吴老师用15万字的记录,进行了一场爱心长跑,既唤回了一颗迷失的心灵,也完成了一次自我修炼与提升。可以想见,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她嘴角上扬,爱意涌动,思路逐渐清晰,眼神慢慢清澈,信心逐渐强大……15万字,字字句句,全是爱和期望啊!
(三)教学实录:从自己的课堂里获得最快的进步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年轻教师要想快速提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带支录音笔进课堂,下课后再放给自己听。他提醒我们,向名家学习固然能提高自身,但我们更应通过回顾自己的课堂,反思不足,完善自身。老师们应该都能体会到公开课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上公开课的机会毕竟很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每一堂“家常课”上成给自己听的“公开课”,精心备课,投入上课,课后再根据录音整理实录。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堂课都整理成教学实录,但是,每位老师都应该都应有着一种自觉追求:每学期至少整理两篇课堂实录。一堂好课,既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保存,也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留存,而后者更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教学实录,是教学作品的一种。许多名师,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作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通向卓越教师的路途上,教学实录的整理不可或缺。
我在平常教学中整理了若干实录,其中有一些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如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2期上的《静听花开》,见下(已作删减)——
静听花开
早上第一课,走进教室打开多媒体平台,学生习惯地拿出了测验本。
我轻轻一笑,随即放起孙俪的《爱如空气》,当轻柔的歌声响起,学生一阵吹呼,随即静静地欣赏。精心设计的PPT里缓缓地播放着荼蘼的图片。那洁白娇嫩的花瓣、那曼柔清纯的歌声,教室里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一曲缓缓终了,我问,可有人能说出花名?
众生默然。我缓缓出示《爱如空气》的第一句歌词“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蘼”,学生大悟。我问:“‘开到荼蘼’什么意思?”学生又沉默了。在《爱如空气》的背景音乐中,我讲述了荼蘼的有关知识:
……
荼蘼花解读得差不多了,我便出示了百合花的图片,这次有不少学生很快认出。接着我用PPT出示了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文章略)。
估计同学们读完了全文,我问:“作者如何能写出这样的美文?”
有同学说:“构思巧妙。”
“如何才会有这样巧妙的构思呢?”
“看到花产生了想象和联想。”
“为什么他看到花能有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呢?”
同学们一时语塞。
“同学们读文章,很容易注意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作者能写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样的美文,是因为作者走进了百合的心中,听懂了百合心中的花语。当你能走进一草一木的心中,必然能写出感人的文字来。”
文章最后一句——“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牢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我让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理解,然后告诉同学们林清玄是一个特别会解花的人,是一个善于读懂花心的人,写下了很多表现花的文章。我用PPT出示以下资料:
……
同学们诵读了这些优美的文字后,我说:“相信林清玄和花的对话、对花的解读、写花的文字,会对大家有所启发。相信同学们平时对某种花也会有自己的解读。现在请大家进行交流。”
……
课堂上静静的,同学们默默地听,轻轻地说,浅浅地笑。
我仿佛听到一朵朵美丽的花在课堂上绽放。
整理这篇实录,完全是“一时兴起”。记得那天一下课,我非常兴奋,对刚上的课比较满意。于是,赶紧趁热打铁,将课堂转化成文字。当然,也做了适当的加工和完善。
在我看来,整理教学实录有三大好处:一、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推敲教学环节,锤炼课堂语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加速自己的教学风格;二、积累教学作品,将逝去的精彩课堂通过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三、教学实录折射出教学理念,留下成长轨迹,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一手资料。
倾听自己的课堂,把它整理成实录,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快途径。
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善良的退伍兵夏米,相貌丑陋,以清理作坊垃圾为生。一天,他遇见了早年照料过的一位姑娘苏珊娜。苏珊娜因为失恋,正准备从桥上跳下去。夏米伸出援手,将苏珊娜接到自己的家里。苏珊娜修复了情感裂痕后被她的男友接走,而夏米却被一种温柔的情感折磨着,他自卑、怯懦、羞愧……他暗暗祈愿姑娘能遇到真爱,并冒出一念头——送一朵传说中能带来幸福的“金蔷薇”给她。从此,每天夜里,夏米都背着一个巨大的垃圾袋回家,里面装着从首饰作坊里扫来的尘土,他不停地扬着尘土,一直要见到隐约的金粉……金粉日积月累,终于铸成了一块金锭,夏米请一位老工匠将它打成了一朵金蔷薇。当然,故事的结局有点忧伤。当蔷薇花终于打成的时候,夏米才得知苏珊娜已在一年前去了异国,且没有留下任何地址。夏米在忧伤和孤独中去世。
这个带有隐喻性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一直认为我们老师坚持写日常记录,正如同善良的老兵一样在不断地积聚珍贵的尘土,终有一天,一朵金蔷薇会从尘土中诞生!
二、教育随笔: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随笔?我们来看一本词典的释义:“是散文的一种,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进行综合议论。”我认为,随笔不必有却“可以有”华丽的辞藻,不必有却“可以有”看似随意实则严密的结构。随笔之“随”,正在于它的随意、随性,本不该有过多的拘束与限制。
特级教师冯卫东给“教育随笔”下了一个定义:“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作者对教育之经历、理解、情怀、胸襟、抱负等的一种文体。”他并且指出写“教育随笔”之于教师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写教育随笔,是在炼眼——锤炼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炼笔——锤炼自身表达思想的能力,也是在炼意——锤炼与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操、教育抱负。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写作教育随笔的人,却对教育本身绝无理想、了无感情和毫无识见。也可以肯定,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写或不写教育随笔,个人的“教育境界”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
(一)事理随笔: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骏马
事理随笔,是冯卫东老师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由某一个(些)教育事实生发开去,进行适度理性抽象、概括、提炼和升华,具有较强论理色彩或有一定理论价值的随笔。事理随笔与日常记录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记录中,事件、事实是主体内容;而在事理随笔中,事件、事实只是诱因,是论理的基础。
有个雕刻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他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着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渐渐地,石头中显示出了马的形状:高昂的马头、矫健的四蹄、飞扬的尾巴……最后,一匹骏马呼之欲出。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这石头里藏着一匹马?”雕刻家哈哈大笑,他认真地对小男孩说:“石头里什么也没有,但我心里有马,就把它雕刻了出来。”
打个比方,日常记录好比是画家照样画出这块石头,而事理随笔却是要将这块石头雕刻成一匹马。当然,前提是得从这块石头里看到藏着的马。
我以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上的一篇事理随笔为例来谈谈这种文体的写作。
那次收交作文后,一女生匆匆跟出,拿随笔本递给我,说:“老师,您布置的题目我实在写不出,就写了这篇随笔,不知算不算?”我顺手接来,回到办公室,翻开随笔本,不禁暗自叫好,随即把这篇随笔输入电脑,题为《爱上一条街》:“喜欢,从来就没有理由,就好像,我喜欢上一条街,毫无理由地。……随意地走在街上,脚步踏着风的节拍,淡淡地看着那一片、一片的树叶颓废地滑落,又颓废地飘卷。叶子婆娑,像极了旧日歌手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嗓音,质感粗糙,却让人只想闭上眼睛,享受,甚至颓废下去……”
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我时有欣喜,这是位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但这篇随笔却以其朴素、自然地叙述,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找她来交流,她告诉我,前天走在十全街上,看到又一片淡黄的梧桐叶滑落,有一种感觉从心底幽幽划过,她觉得要把这种感觉写下来,回家后一直写到十一点,她说不写不完就睡不着。
我从这一件事想到一类现象:一边是自由创作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边是应试作文的面容枯槁、荒芜衰落。多少诗意被我们放逐,多少感动被我们流放,多少真实被我们冷淡。进一步思考,我发现是由写作主体的缺失导致作文的失真。个体应有的独特体验让位于大众化的情感,本应是私人的写作却变为公众的言说。而从高考命题者,到一线的高三语文老师,再到高考阅卷者,都参与了这场悲剧的制作。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我认为,应该回到作文原点,培元固本,尊重写作者的主体地位,加大自由作文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自省精神、想象能力、深思习惯……我越想越兴奋,于是,连夜赶出一篇事理随笔《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难言之痛》。
现在看来,文笔和思考还略显稚嫩,但当时内心汹涌的情感还能于字里行间隐约感受一二。事理随笔,非但不排斥“情”字,反而更期待情感的参与。当然,写作时要注意“纾气”,即努力地用舒缓的语气或行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理直何须气壮,更不必剑走偏锋,说一些过头话、一头话。
事理随笔要缘事析理,事要靠发现和精选,理需分析与提纯。因此,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加强记录意识和研究意识。一般而言,一件事可以生发出很多理来,而这需要我们做好多中选优的萃取提炼的工作。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及时写出来。孙绍振先生说,能写出来才是最高水平。写作,不仅是为了成果的呈现,写作本身就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能使思维更加精确,使眼力更加敏锐,使灵感更加丰富。
“螺蛳壳里做道场”,好的事理随笔,应该即小见大、由表入里,而这需要下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视野决定思维,宽度影响高度,要能使思维之钻探到“地核”深处,老师本身需要拥有丰厚的学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从一粒沙里看到天堂,从一块石头里发现骏马。
(二)教学札记: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教学札记,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现象中的值得研究的、焦点的、或需要总结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时解决的等问题的一种反思记录或有关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摘记。
教学札记内容广泛,可以写教学中的疏漏或遗憾,可以写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可以写对教材的重新发现,可以写参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可以写阅读教育教学类文章的思考体悟……内容多样,形式自由,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珍珠鸟》一文前,想到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金刚,比人类强大却遭遇了人类酿造的悲剧,而课文《珍珠鸟》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因成了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是不是悲剧?这是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世界的多元复杂的问题。地球不只属于我们人类,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达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窦桂梅老师情不自已,把所想的付诸文字,而据自己所说,“写到这里,教学《珍珠鸟》的想法更强烈了”。
虽然这样的文字可能永远不能发表,但写下这些,不仅对自己把握文本的精神高度进行了触摸和挑战,使精神储备更加强大,而且讲课会更加游刃有余。不仅如此,窦老师还写了对《珍珠鸟》的文本解读,对为什么这么教学进行了思考:
……围绕主题“信赖”我打算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如何“不动声色”、小珍珠鸟如何“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来感受一个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我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从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入手,理解原本自由的它们,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身在笼中剥夺了它们对再度拥有自由的期待),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鸟的明天……(选自《深入决定深度》)
在写作中,她的一些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明确的思路变得深刻,甚至能够获得新的发现。而在教完《珍珠鸟》后,窦老师还做了如下反思:
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后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选择?课堂结束时,我把这“结”抛给了学生……有教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已将其提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于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放还是不放?”这也许就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选自《将“信赖”进行到底》)
当我们在赞叹窦老师深透的文本解读、高超的教学艺术时,有没有掂过窦老师在课前、课后所记下的若干文字的重量?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写教学札记,最重要的意义是逼着自己成为日常教学的旁观者、思考者。当你写下一篇篇教学札记时,你就实现了教学的自主与自省,你就能日常琐碎的教学中抽身而出,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从而超越平庸教学的重复与枯燥。
有位老教研员曾说,有些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其实只教了几年;而有些老师虽然才教了几年,但已教了几十年。我想其中的区别在于老师是否养成对日常教学思考的习惯。周国平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想借用一下,未经省察的教学生活没有价值。写教学札记,可以帮助我们过上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三)书信小简: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早就取代了传统的书信。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已逐渐为人们所遗忘。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信仍然有着电子产品不可替代的功能。写信,不失为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写信,可以自由、便捷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提出建议。古今中外留下了多少经典的书信啊!诸葛亮的《诫子书》语重心长,曾国藩、梁启超的家书蕴含智慧,《傅雷家书》学养深厚,而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女的信更是温暖亲切。我最近在读郑杰的《边走边叹》,这本书收录了这位“另类”校长写给女儿的52封信,内容丰富,观点鲜锐,情感深沉,值得我们老师一读。我们老师不仅可以给自己的亲友写信,还可以给学生写信。
我很喜欢写给全班学生的公开信,开学时写,运动后写,元旦时写,放假前写……我跟他们分享我的人生感悟:
“何谓成功?何谓幸福?在我看来,腰缠万贯不是成功,功名显赫不是成功,成功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能成为什么你就成为什么,用李开复的话来说——“做最好的自己”。而幸福即是由这种成功所带来的体验,幸福的人对平凡的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有可以交心的三两知己,有深深爱着的亲人。他有着坚强的内心和独立自主的性格,他悠闲而高贵,他同情那些为蝇头小利挤得头破血流的人但不会鄙视他们,他能看到生活中的阴暗面但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因而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他能包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他看上去很钝感实则很智慧……幸福,就是欣赏别人,悦纳自己!”
在信中,我欣赏着他们的进步,也提出了我的愿望:
“我此刻正面带微笑,充满幸福地给你们写信。想起你们,我常常充满幸福。我有时会看军训时你们的照片,虽然才半年,你们的变化可真大啊,褪去了刚进校时的羞涩,眼神变得深邃或坚定。我想起第一次班级活动时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向洪磊的磨方、504的鬼故事……我想起运动会时我们狂揽120多分勇夺年级第一的豪情,迎面接力跑的扣人心弦……我更想起为了今晚的节目,你们的付出,沈奇斌赶剧本至凌晨两点,孟玥挤出了她的课余时间一心扑在PPT的制作上,还有李斓端秀的字、朱一帆热望的泪、几位主角穿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苦练……
刚才去看你们精彩的《海伦之衣》,我在下面真为你们自豪,我特别激动,我好想说:高一(1)班,你们真的真的很棒!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海伦之衣》。
当然我也知道我们高一(1)班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我更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喜欢叶芝的一首诗:“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爱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情真,而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日渐苍老的容颜。”一种蚀骨的爱恋,是爱她一切,甚至包容她的缺点,因为爱,有时是疯狂的啊!我多想你们能有这样的爱,爱我们的高一(1)!像我一样!”
不仅给学生写公开信,我还给家长写公开信,分析其子女现阶段特点,给他们提供建议:
“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做家长的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管理观念,由扶到放逐渐放手。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管得过细,势必会造成两代之间的隔膜甚至对立。……”
不仅写公开信,有时我还会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跟他们个别通信。记得以前班上有位孤僻、封闭的女生夏某,她基本不与同学交往,在班上形单影只,有着轻度强迫症。我发现她很喜欢漫画,便送她几米的一本漫画《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并在书中夹了一封我写给她的信,谈我眼中的她,把她所有的优点几乎全部道出。第二天,她回信了,很长,将她的有关经历告诉给我。心扉,终于开启。我很高兴,又接连给她写了好几封信,她都一一回复。我发现,她的微笑逐渐多了……
我不仅给学生写信,而且要求家长也能给子女写信。记得一位中年得子的家长很苦恼地诉说与孩子的隔阂,责怪他孩子的顶撞与叛逆。我静静听,最后给他一个建议,要他回去后不要再对孩子空洞地说教,而是给孩子写封信,真诚地谈谈一个父亲的苦恼与期望。他照办了。过些天,他兴奋地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这些天明显变了,还能主动将心里话跟他说。
书信的魔力在于,用灵魂写下的文字有着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
三、教学论文:借助思考研究抗拒平庸
论文写作是许多老师视为畏途、备感头疼的事。我们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国青年科莱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青年,叫比尔·盖茨。一天,盖茨找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科莱特摸了摸比尔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那怎么可能?”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Bit领域的博士,比尔·盖茨则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又过了几年,科莱特成为博士后,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第二富豪。几年又过去了,科莱特认为自己能够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比尔·盖茨已经绕过Bit软件,开发出Eip财务软件,速度比Bit快1500倍,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了全球首富。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他也许得永远等下去。不少老师对于论文写作或许正抱着我现在还不具备写好论文的条件,等条件成熟了再写吧。其实,如果你不动手去写,你永远不可能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
(一)问题意识:有困扰才会有发现
写论文最重要的是,选好合适的论题。不少教师写论文的苦恼正在于,找不到合适的论题来写。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是巨大的。教师写不出论文,归根结底,还是发现不了问题。因此,我提倡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每个阶段都要找些问题来困扰自己,有困扰才会发现。
1.在阅读中思考
读书,往往会激发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教师的阅读视野应当开阔一些,不要仅限于阅读本学科、本专业方面的文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尽管讨论的问题不同,但在思维方法上却很多相通之处。我们要学会“移用”,将另一门学科、另一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移植过来。
比如,我下面一篇论文就是在阅读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后受到启示写成的。我在研读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时发现,梁启超提倡的“趣味教育”,不仅将趣味当手段,还将趣味当目的。他认为趣味既是“生活的原动力”,也是一种审美能力,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高等趣味。于是,我以此来观照当前的作文教学,发现趣味之于作文教学的疗救意义至少有三:
1.作为自由创造欲的趣味对于写作具有动力意义;
2.作为美感本质的趣味对于确定作文教学内容的指导意义;
3.作为立人乐生的趣味对于作文教学的前瞻性意义。
在此思考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趣味”作文的疗救策略:
1.抽走“小木块”:激发学生的写作趣味
2.“无所为而为”:养护审美趣味的自生长
3.相击乃生灵光:作文教学趣味化的自觉追求
2.在实践中反思
每位老师都应该有自己在教学上甚为得意的成功招数和难以忘却的失败体验,但或许因为惰于思考、疏于整理,就未能将其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智慧。成功之道与失败之诫,应成为我们思考的常态问题。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宝藏,这些实践是理论研究者们所缺乏的。我们要有善于反思成败,总结得失,提炼教育智慧。
我的作文教学颇有优势,在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发表习作或应付考试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于是我总结出其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班报的编办。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在学生校对后送印。每周三,《联合周报》与两个班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联合周报》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
我发现这一做法契合了一些理念:
第一,  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本性,让每一个内在生命健康生长。
第二,  关注学生的言语生命动力系统,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第三,  互励共生,激荡起每个生命的言说欲望。
于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结合思考写成论文《指向原点的作文教学》,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6期。
3.在教材中漫溯
论文写作还有一块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那就是教材。对教材文本的细读,对教材处理的构想,甚至是对教材的质疑批判,都可以写成很有价值的论文。我们提倡对教材进行微观形态的研析。孙绍振先生说,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经济科学,乃至于管理科学,微观分析都绝不是“小儿科”,而是“大学问”。他以美国的一些名牌院校为例,如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说这些学校就是以个案分析为主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都可以省略。孙绍振先生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等著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我们发现,优秀教师往往对教材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积累了很多篇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郭初阳、蔡朝阳、吕栋三人合著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就是一线语文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写成论著,但应增强分析教材的意识,在充分思考和积累的基础上,写成见解独到的论文。
(二)资料搜集:观点重组和深化的过程
1.资料搜集的意义
对于论文写作而言,资料的搜集是不可缺少的。资料搜集的过程,其实也是观点重组与深化的过程。论文写作的程序可以简要提炼如下:“观点1的形成——搜集资料——观点2的形成——梳理成文”。这里的关键是从“观点1”到“观点2”的过程。观点1是一个“雏形”,观点2是一个“成形”,而资料搜集就在这两者之间,起着一个把“观点1”变成“观点2”的作用。
搜集资料并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工作,实际上它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李海林先生曾指出搜集资料的大致程序:
——确定一个研究论题(即观点雏形);
——然后围绕这个观点雏形搜集一些基本的资料;
——然后是对这些基本资料的研读,在这种研读中,提炼和产生出成形的观点、具体的观点;
——这个成形的观点、具体的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使之完全成立,于是再反过去搜集更重要的、前沿的资料;
——在完成对这些新搜集到的资料的研读之后,才开始写作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小的环节上,还有需要落实的、需要补充的地方,还需要再找一些资料加以补充、落实。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料工作贯穿始终,我们会随时停止我们的研究,回过头来搜集资料。
2.资料的类型
搜集资料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专题搜集,就是准备写某一个问题的文章了,再来围绕这个专题来找资料。一是平时的资料搜集,就是并不是为了一个什么具体的研究论题来搜集资料,而是平时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什么新鲜的、有启发意义的材料,随手搜集下来保存。这两者都重要,但第二类常常会为某些老师所忽视,他们常常是等到写一篇具体的文章,才会想到找点资料。其实,平日里做个“有心人”,逐日积累,积少成多,需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可以搜集典型的资料。典型的资料,包括经典著作、经典案例和在历史上有过影响的言论。典型资料,能有效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可以搜集最新的资料。因为最新的资料里,很可能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观点和思想,但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这些价值尚未被完全开发出来。挖掘时新资料的价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可以搜集上位的资料。我们在研究论题时,不要忘记研究这个论题的关键词的上位概念。上位的资料,往往能帮助我们拓展思路。
还可以搜集反面的资料。这一类资料常常容易被老师们忽视,而其实它能为我们的提供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资料搜集的常用方式
摘记卡片,是一种常用方式。也许会有老师反对,认为摘记卡片已经落伍了。但摘记卡片并未过时,有着其他方式所没有的效果。它不仅经济、方便,可以随时摘记,而且便于组合使用,将同一主题的卡片集中在一起,按逻辑顺分好,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框架。
文献复印。平日里读书,看到重要的文章,立刻复印下来,逐日积累,然后分类存放。它的特点是完整、快捷。
维普资讯。网络查询资料,是当前最普遍、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网络上的资料不可尽信。对我们教师而言,最权威、最典型的当属维普资讯网(网址:http://oldweb.cqvip.com/)。比如你要写关于《葡萄月令》的论文,可以上维普网搜索一下已有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在重要期刊上已发表如下文章:
《葡萄月令》教学实录,赵艳秋,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9期。
《葡萄月令》教学实录,黄厚江,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
从《葡萄月令》看汪曾祺的语体风格,顾乐远,发表于《语文月刊》2011年第6期。
备课本上的《葡萄月令》教学故事,曹勇军,《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
汪曾祺的语调——细读《葡萄月令》,汪政,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
浅谈《葡萄月令》语言的“孩子气”,刘希乐,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
先给“品尝葡萄”找个支点——汪曾祺《葡萄月令》教学难点突破,王守明,发表于《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
在你写作论文之前,先浏览这些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而后再另辟蹊径,构思行文。
(三)梳理成文:形式的要素不容小觑
1.题目:最摄人心魄的眼睛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眼睛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同样,文章的题目也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要使文章获得读者的青睐与喜欢,题目是一个需要格外用心的地方。
题目应当讲求新意。拿一本杂志,我们往往是先浏览一下目录,标题有新意的,我们往往会翻开阅读。怎样使题目富有新意呢?我们来看下面三个题目:
(1)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课堂上
(2)结合学科特点,培养道德情操
(3)重视诵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这三个题目简直可以作标语悬挂起来。这种标语式的题目是写论文的大忌,因为都是套话、空话、大话,甚至假话。这样的题目不会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在不改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将这些题目改一改:
(1)“在场”的课堂教学与“不在场”的素质教育
(2)语言伦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3)诵读教学应该成为一道“功夫茶”
改后的三个题目就有了新意。题目(1)、(2)用了“陌生化”策略,借用了“在场”、“语言伦理学”等术语。题目(3)采用了形象化的表述,同样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的效果。
题目应该切口小巧。鲁迅说,角度要小,开掘要深。这一点在文章的题目上就应该体现出来。比如“论语文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融合”这个题目就显得大而无当,什么叫生命教育,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又何其复杂,还有,这两者的结合又涉及到多少方面……如果将题目改成“生命意识:语文教材的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切口变小,也就容易把握了。
2.结构:追求周密谨严之美
在结构的编排中,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式结构,一种是层进式结构。比较而言,并列式结构更易体现文章的清晰层次,层进式结构更能体现思维的谨严之美。
并列式结构是比较常见的,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三点认识,文章的结构就体现这三点认识。如汪雪梅老师的《文学教学的一个误区:以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6期)是主张文学教育不能用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的,该文就是解释这个主张的理由,理由有三点,于是文章就由三部分组成:
1.直觉思维的整体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理性肢解
2.直觉思维的潜意识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是完全的理性显现
3.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要求文学教学不能理性武断
层进式结构更利于展现思维的推进过程。如焦名海老师的《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中学语文语学》2003年第7期)是一种层进式结构模式,文章分三部分:
1. 从“传统课堂”到“生命课堂”:课堂重构的趋势
2. “生命课堂”的特点
3. 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途径
第一点其实就是说语文课堂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忽视“生命”;第二点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生命课堂的价值、意义以及表现”;第三点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运用的就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语言: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语言没有自信,总担心写出来的东西过于通俗会显得幼稚、水平低,于是总要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尽量去模仿借鉴,引用上一些精深的段落或新鲜的术语。这类文章因为语言风格不一,衔接生硬,“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走起路来自然是极不自在。
清末诗人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意思是,我所写的是我所要说的,那些过时的陈规旧矩又哪能限制住我呢?后来,“我手写我口”被人们改为“我手写我心”,意思是为文要真诚,发乎内心。写论文也是这样,以手写心,才能有生命力。
一线教师的论文一般不会讲多么高深的理论,往往说的是自己在教学行走的过程中的实践与感悟,所阐述的理论往往是“实践性理论”,不宜忽视乃至抛弃应有的实践性品质和朴素清淡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应该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论文写作的基本追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讳言理论——恰恰相反,感性与理性兼具的文章是很受欢迎的,而是说,每位老师应该尽快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四、文学作品: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说:“既然我们无以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他道路全都行不通,那么让我们相信,文学是社会的唯一道德保险。”文学,将注定成为人类最后的避难所!
教师在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到文学的园地里舒展一下筋骨。文学与教育理应携手共进,李镇西老师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文学如教育一样,着眼于人的灵魂,追求心灵的感动与激荡;教育如文学一样,充满激情、浪漫、意趣。
文学如教育一样,力求把人引向真善美,引向伟大、深刻与崇高;教育如文学一样,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余韵悠长。
如玉一般的赤子之心,如水一般的纯净灵魂,如山一般的英雄梦想,如海一般的浩渺胸襟……文学都具备。
诗歌一般的激情燃烧,戏剧一般的跌宕起伏,小说一般的惊心动魄,散文一般的从容优雅……教育均拥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之亦然。
我还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作家与教师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并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影响无数的读者,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文字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教师将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作品,在每个孩子身上倾注热情,挥洒生命,帮助他们把人生变成一首隽永的诗或一篇厚重的小说。
纯真,激情,妙趣,敏锐,深刻,浪漫,智慧,责任……这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文学的要素。
(一)诗歌散文:让心灵变得更精致
英国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赫兹里特在《时代精神》一书中说:“诗是构成生活的一种东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忆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的诗。”“诗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细部分,它扩展、净化、提炼我们的心灵,它提高整个人生。”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都应该与诗结缘,正如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
张丽钧老师也是一位左手文学、右手教学的名师。作为《读者》签约作家,出版《畏惧美丽》《依偎那座雪峰》《看见阳光就微笑》《孩子施舍的天堂》《花海铭香》等多部散文集。《畏惧美丽》《捐赠天堂》,《还有人活着么》等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多篇文章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本。评论家白烨评论她的文章特点是:“善于捕捉人们习焉不察的平凡事件,锦心独得,秀笔独运,连缀成立意超拔、启人心智的妙文,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灵魂的洗涤与精神的升华。”张丽钧的很多文章其实就是学校生活的记录与感悟,比如《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文章写了一个学生程海的故事。程海并不是张老师班上的学生,是一位成绩十分优异的“特困生”,张老师一直在留意他。当张老师知道长得又瘦又小的程海每顿只吃二两饭、半份素菜的时候,心疼不已。于是,张老师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看到程海的饭卡里只剩下60元。张老师和他边聊边走,趁无人注意时把自己的饭卡递给程海,称自己要减肥,想跟程海交换一下饭卡,并要求到中考那天双方都把饭卡里的钱用完。张老师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中考结束后,程海将饭卡还给张老师,并真诚地道谢。而让张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程海只用了张老师卡里的60元。
张老师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惊问自己:是不是,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文章最后这样写:
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的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会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读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张丽钧老师的大爱情怀、慈柔心肠和真诚的体贴打动了。文学就是人学,有怎样的情怀就有怎样的文字。作为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张丽钧女士并没有让自己的生活淹没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怀揣“初心”,以“只如初见”的赤子之心,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好,借细节的水珠折射出阳光的美色。
当然,像张丽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老师毕竟是凤毛麟角,但我们从他们的教育与文学写作的关系中应该获得某种启示。创作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能使我们的心灵更加柔软,使眼神更加纯澈,使情怀更加真挚。也许有老师会认为,写诗歌散文,这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专利。其实不然,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新鲜感,你就可以用文字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也许最初的文字是稚嫩和寒碜的,但你只管写下去。一直写下去,你的灵感会越来越多,你的笔也会越来越灵活。文学写作,就是心灵的漫长修行!
(二)书影评论:业余并不代表浅薄
生命的成长是件复杂而奇妙的事,著名学者崔卫平曾感叹“要多少好东西才能成就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将多方面的养料吸收、消化的过程。理想的生命状态,永远处于不断吸纳和完善中。老师的生命也需要不断地更新、重建,而其主要手段是阅读。但同样是阅读,差异很大,周国平曾说:“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周国平所指出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每位老师都应该成为读书人,但读书人还可分为两类,一类不善读书,一类善于读书。前者死读书、读死书,后者能将书读活,将书与生命打通。而要达到后者境界,写书评往往不可回避。
以我写书评为例来谈。华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出版了高万祥先生与我合著的《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该书收录了我们写的30篇书评。为了写好一篇书评,我常常要将该书反复阅读,上维普网下载相关资料,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常作印老师的一段话深契我心:
我大致测算了一下,写作1000字的文章,常常要阅读两万字以上的相关材料。如果说阅读与写作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的话,那么至少20份的输入才能换得一份的输出。朱光潜先生曾谈到他写作《西方美学史》时,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到底读了多少书,记了多少笔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我发现,真正的写作爱好者,往往也是阅读爱好者。他们总是沉迷于书香之巢,总是睁大思考的眼睛,总是审视身边的事与物,凝集点滴心灵的感悟,直至最后汇成思想的洪流。
我大约就是以这二十比一的读写比例进行书评写作。在这样的深度阅读中,我获得了以前浅阅读所没有的体验、认识,比如我上大学时浏览过弗洛姆《爱的艺术》,但未能留下太深的印象,而这次为了写作书评,我将《爱的艺术》认真读了两遍,并找来弗洛姆及该书的相关资料反复研读,终于写成《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一文,有关片段见下——
爱,普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由意愿所控制的情感,但弗洛姆认为,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感情。弗洛姆指出,在爱的问题上人们易犯的错误有:第一,把自己置于爱的被动地位,首先问“我被对方爱了吗?”而根本不去问自己是否有能力爱对方;第二,认为应该有爱的对象然后才会有爱,从而否认了爱的能力因素,亦即认为“爱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找到爱的对象”。
这两种爱的误区在我们老师身上也存在着。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在乎“我被学生爱了吗?”而很少去反思自身是否具备爱学生的能力。而有些老师误将对优秀学生的爱,当作对全体学生的爱。他们认为,不能爱上所有学生,是因为总有些学生“让人爱不了”。其实,爱优秀学生不足为奇,爱所有学生、爱那些发展有障碍的学生,才是一种伟大的师爱。因此,我们老师不能将爱的希翼寄托在优秀学生的闪亮登场上,而忽视自身爱的能力的提高。因为,爱是一种能力,与对象无关。让我们记住弗洛姆的论述:“爱并非是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能力,性格上的一种倾向。”“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私。”“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
书评,可以分成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化书评和主观性较强的体悟式书评,限于专业水平和学识修养,我的书评多属于后者,更注重与生活打通、与自我打通。或许会在专家面前被嗤之为浅薄,但我坚信,由真实生命感发的文字有着不朽的魅力。经历过这段书评写作,我对阅读有了重新的认识,深深反思此前阅读的低效与苍白。我甚至有了一种较为偏执的想法,读到一本好书,如果不用文字将你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这本好书并没有被你真正拥有。
同样,观影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一部好电影时,一定要将我们的感触及时转化为文字。我们的影评自然不能和专业影评人如崔卫平等相比,但是,业余并不代表浅薄,真诚的文字自然有着动人的力量。读李镇西老师新书《我的书影漫谈》里的书评、影评,你绝对不会因为非专业而轻视,相反,你会对李老师厚重而真诚的表达满怀敬意。
(三)教育杂文:让你的爱带上“血性”
我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的成熟教师还应该会写一种特殊文体——教育杂文。教育杂文,顾名思义,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杂文。在功利浮躁的当下,我们需要杂文来揭示社会病灶,也需要教育杂文来洞察教育乱象。写教育杂文,需要鞭辟入里的智慧犀利、无所顾惜的决绝勇敢和舍我其谁的社会担当。让我们一起来看张丽钧老师的一段自述:
我把自己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写诗的阶段,写散文的阶段,写杂文的阶段。做学生的时候,满脑子旖旎梦想,就觉得非用诗歌的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浪漫情怀;后来,我开始用礼赞的眼光看世界,不知怎么就看出了许多温情,便改写散文,用有温度、有色彩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爱;再后来,我仿佛渐渐摒弃了那温柔,笔下的句子生出了棱角,发表出来时,居然从经常占据的散文栏目挪到了杂文栏目。 ……光阴敛走了春之繁丽,却将有分量的果实留在了枝头。
我想强调的是,我对世界的爱没有流失,我只是改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我的言辞有时显得有些冷酷、有些刻薄,但是,在这冷酷和刻薄后面是我超越了“歌德”境界的一种真爱。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我在前面说过优秀教师的爱是用道德、理性、激情、智慧编织而成的,其实,杂文家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的爱是有硬度的爱,杂文家的爱是有深度的爱。
“教师的爱是有硬度的爱,杂文家的爱是有深度的爱。”这话说得多好!我们不需要成为杂文家,但我们的爱不能缺少硬度和血性。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是有毒的,如果缺少批判质疑的思维、清醒理性的判断,我们往往会在无意中制造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写教育杂文,能让我们保持对现实一份清醒的认识和审慎的距离。当今,教师中写杂文最好的要算王栋生老师了。他以“吴非”的笔名在杂文界掀起了一阵风暴。老师们,一定要去读《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这两本书。我们可以从这两本书中学到写教育杂文的技巧、境界与情怀。吴非在《不跪着教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教育杂文怎样写?
首先,应培养敏锐的眼光,关注并思考身边的教育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吴非的教育杂文大都取材于日常见闻,比如母校校庆、上课铃响后学生狂奔、教师节收礼物、家长偷看子女日记……这些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但我们似乎总是熟视无睹。我们要让触角变得敏锐,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其次,要有丰厚的学识修养,积累经典材料和典型形象。杂文没有固定体式,但要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追求形象、生动。读吴非的杂文,你会为他广博的积累而惊叹,古今中外、文史哲艺、寓言神话、轶事旧闻,无所不及。
最后,应讲求情感控制的艺术。虽然杂文是“匕首”、“投枪”,挟着情感的浪潮,但在表达时不可太直白,而应注意节制,讲求蕴藉。如吴非在《被难倒的蜈蚣》一文中,抨击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无知与落后,却在文末讲了一则有关蜈蚣的寓言,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写作的伟大,在于它能帮助写作者认识世界、认识自身。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老师们,就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写作中走向深刻,回归自我,守望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3:34 , Processed in 0.1688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