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可平:仰望星空,做天国的学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1 18:4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俞可平:仰望星空,做天国的学问
2015-12-31

“中国政治这么敏感,干嘛要学这个?”面对赵宝煦的询问,俞可平给出了两个答案:“第一,在中国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不是经济;第二,整个社会洋溢着改革的氛围,作为政治学研究者,应该参与到改革当中去。”


  学而优则仕的进阶逻辑,到俞可平这里被颠覆了。

  在争取了两三年后,这位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辞职请求,终于在今年10月得到中央批复。半个月后,他如愿回到未名湖畔,履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通常情况下,舆论对于官员退休后兼职大学多有微辞,俞可平这样一个中管干部的辞官从学,却收获了如潮好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说:“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为官的时候已经著作等身;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敏感地带游刃有余,新意频出又从不逾矩……如今,他辞官归学,投身于中国的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原创性思想的生产。”

  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要求,俞可平最终决定与《环球人物》记者进行一次独家的深度对话:“我看得出你们为这个采访下了不少功夫,也愿意有问必答,就算是对自己过去20多年亦官亦学的经历做一个总结吧。”

  新中国首届政治学博士

  一直以来,俞可平身上最引人关注的,是他大胆而犀利的学术观点。他的成长经历和最鲜活的生活细节,却很少有人知晓。如今看来,恰恰是这些被忽略的部分,生动印证了时代的发展。或者说,他人生的每一步,几乎都踏准了中国政治现实发展的节奏。

  1959年7月,俞可平出生于浙江诸暨。他从小就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初中时甚至壮着胆子用农药喷雾器的钢管造“枪”,火药也是自制的。结果,一扣扳机,“枪”响了,“枪管”却炸裂了,差一点出人命。

  在做了两年多生产队干部后,恰逢国家恢复高考,俞可平考入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就读政史专业,后来成为厦门大学哲学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我们这代人,受毛主席的影响特别深。毛主席喜欢读什么?喜欢读历史、哲学。”他这样解释自己选择专业的原因。

  在厦大三年,因为看到政治对中国的决定性作用,俞可平的兴趣渐渐转向了中国政治。“当时的我,内心似乎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责任感,觉得应该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点儿什么,”俞可平说,“所谓责任,无非两种。一种是知识的责任,就是通过研究,推动学术的进步;另一种,就是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他试图揭开现实政治的种种迷雾,但中国高校里的政治学系在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时被取消了,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大都放在法律系里讲授。1962年,虽然北大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政治系,但研究内容十分有限,并未形成完整的政治学学科。这样的学术现实,让俞可平的“雄心”暂时缺少现实的路径。

  幸而环境正悄悄改变。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随后,中国政治学进入全面恢复和重建时期,先是中国政治学会重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近20所高等院校也开始招收政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1983年,俞可平首次走进中南海参观。

  1984年,俞可平毕业,并留校任教。恰逢厦大筹建政法学院,他开始担任政治学理论的授课教师,并着手创办《政法译丛》杂志。顾名思义,这本杂志是要对国外政法学研究的前沿观点进行翻译、研究。“但我已经下定决心系统地研究政治学,厦大没法给我提供这样的平台。”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设立了全中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中国新时期政治学奠基人赵宝煦决定招收开门弟子。得知这个消息后,俞可平非常兴奋。他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好不容易考完了,却迟迟等不到录取的消息。事后才知道,赵宝煦当时正在苏联讲学,委托系里的一位老师帮忙录取。“或许是担心自己挑的人赵老师不满意,这位老师决定,保险起见,谁也不录取。”俞可平说。

  但坚毅绝对是俞可平身上最强大的基因之一。任何事情,但凡下决心要做,他就一定会尽己所能地去实现。第二年再考,他如愿走到了赵宝煦面前,和被推荐录取的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浦劬一起,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政治学博士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8:47:33 | 只看该作者

走近政治现实

  入学一年后,俞可平放弃了当时非常难得的海外联合培养机会,试图说服导师同意自己转变研究方向——从国际政治转向中国政治,从政治理论转向政治现实。

  “中国政治这么敏感,干嘛要学这个?”面对赵宝煦的询问,俞可平给出了两个答案:“第一,在中国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不是经济;第二,整个社会洋溢着改革的氛围,作为政治学研究者,应该参与到改革当中去。”

  此后,俞可平一直专注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这一过程中,他深感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阶级分析和经济分析,缺少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在涉猎大量西方学术著作后,他发现国外的分析方法其实挺多,比如系统分析法、文化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他于是一边学、一边写,在读博期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当代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而将这些新方法用于对中国现实政治的分析,则助他最终完成了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治的系统分析》。

  博士毕业时,俞可平再次留校,但他已经结婚,无处安家。“北大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教师必须已婚生子,或年满37周岁,才能在筒子楼分到一间房。我一个条件都不满足,当然不可能分到房子。”恰巧,当时中央编译局有意加强理论研究,向俞可平发出邀请,还拿出数套房子让他挑选。俞可平说,自己被这样的诚意打动,但住房绝不是他做出选择的唯一原因:“在北大3年,我越来越觉得校园氛围偏重学术,并非研究现实政治的理想平台。但我又不愿意毫无过渡地进入机关单位,那样就难有思想和人格的独立。相比之下,中央编译局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它是中央直属机构,能接触到中国政治的最前沿;它又是以翻译研究为主的专业机构,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学者。这样的研究环境,对我而言,至少和住房同等重要。”因此,留校不足一个月,他便请调中央编译局,但同时在北大继续教书。

  1990年,俞可平升任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很快,他以一篇谈论人权的文章突破了当时的讨论禁区。“人权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而在一些国家,人们对人权一直缄口不语……”文章中接连出现大胆观点,让不少人看得心惊肉跳。在那个视人权为禁区的年代,这篇文章在理论界引发了重大争议。

  “当时,我正在读马克思的经典作品,觉得很奇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强调人权,为什么很多人反而说马克思主义不讲人权?作为一名政治学者,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正本清源。”俞可平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教育部的一位领导看过文章后找到我的分管领导说,‘俞可平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应该警惕这种新动向’,这位编译局的老领导却坚定地认为,文章观点是立得住的,将人权和马克思主义相联系的做法‘大胆而有分寸’。后来人权研究解禁,我也因为这篇文章参与了中央下达的相关人权课题研究。”

  此后,俞可平的言论一而再地被争议,又再而三地受到权威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肯定,这让他在中国年轻政治学者中迅速脱颖而出。与之相伴的,是职称和职务的破格提拔。到1997年,他已被任命为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编译局作为中央直属部门,必须参与重大决策。要想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应该转变研究方向?比如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或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然后以研究结果为中央决策提供服务?”这样的念头一冒出来,俞可平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带着副所长找到某中央决策部门,主动提出:“你们有什么重大的决策调研课题?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对方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便决定放手一试。

  与决策部门的第一次课题合作非常成功,中央编译局的团队一炮打响。那之后,俞可平和他的团队开始大量接受官方委托进行课题研究,如党内民主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研究、全球治理研究、中国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等,这些课题多半来自中央核心决策机构。

  俞可平还着力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寻找现实路径。他找到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以各自单位研究中心的名义共同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又接受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委托,在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建立长期调研基地。

  “在编译局20多年,我一直以尘世的学问为主,说白了就是做对策研究和应用研究。这次回到北大,我会将更多精力转向纯粹的学术研究,也就是天国的学问。中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今后我将有更多的时间仰望星空。”俞可平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尘世的学问就像接力赛,需要团队的合作;天国的学问则好比登山,主要靠个人的努力,你能爬得多高,就能看得多远。”

  希望做一个思想者

  《环球人物》:您热衷于将西方学术思潮的研究成果用于对中国现实的借鉴。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您发现了哪些问题?

  俞可平:首先,人类共有的一些价值,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善治等,被当成西方特有的元素遭到排斥。其实,这些普遍价值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特点是很正常的,就好比一辆汽车,到了英国得右舵,到了中国得左舵,但无论右舵左舵,它终归还是汽车。不能因为西方先行一步,我们就不要民主、不要自由、不要法治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教训深刻。

  其二,一些西方特有的价值,被当成人类普遍价值受到推崇。比如,西方社会强调个体价值,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和集体。举一个例子,西方写通讯地址从个人写起,由小到大排列,我们则正好相反,由大到小,最后才到个人。

  第三,在将中西方的某些价值、理念进行对照比较时,忽略了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错位。福山最近在反思美国政治的衰败,认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治理能力太弱,必须强化。我同意这一观点,但不同意将它移植到中国。我们党和国家的权力还太强大,社会力量还没发展起来,所以我同意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简政放权。

  第四,任何理论都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花结果。离开中国的现实土壤,再好的理论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在这一点上,我要特别提醒:有一些出国留学后选择在国外生活的“海外学者”,虽然不乏指点国内改革的“热情”,但如果自以为比国内学者更了解国内的改革发展进程,想成为中国改革的“国师”,其“不着地”的观点最终将误导决策者。

  《环球人物》:您的许多观点,在提出时都很出格。为什么愿意一路踩着禁区走过来?

  俞可平:因为我特别希望能做一个思想者。思想者和学问家、理论家不同,学问家的研究往往与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理论家虽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但更多的是在为现实做注解和辩护,思想者则倾向于分析现实、谋划未来。思想者具有卓越的预见性、强烈的批判性,能基于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超前的判断,并透过其所处时代的本质,看到人类的未来和命运,再带着未来的眼光观察现实。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伟大,需要伟大的思想,更成就于伟大的思想。我希望能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进步做出知识分子应有的贡献。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8:48:03 | 只看该作者

 《环球人物》:历史上很多思想家的命运都比较悲惨。

  俞可平:但我从未因为自己的言论承受什么压力。思想者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直接相关,我很幸运地遇上了改革开放,社会政治进步了,思想大大地解放了,学术环境也比过去更加宽松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社会进步的方向。我的很多观点,比如人权、治理和善治、动态稳定、增量民主、协商民主、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全球治理等,刚提出来时的确引发了不少争议,现在却已经广为人知。你可能今天没意识到、不赞同,明天没意识到、不赞同,但只要它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总有一天会得到认同。

  《环球人物》:您的一些观点被政府决策采纳,有人因此给您贴上“文胆”“智囊”的标签。您对这两种身份怎么看?

  俞可平:我向来否认自己是什么“文胆”和“智囊”,也压根儿没想过要成为“文胆”和“智囊”。我认为,“文胆”是中国传统决策体系的产物,他们是皇帝的私人智囊,帮助皇帝出点子、做决策。现代政治应更多地依靠民主科学的决策咨询体系,像“文胆”这样的角色,不应当再出现于现代民主决策体制。

  现实的理想与理想的现实

  《环球人物》:改革开放这些年,我国碰到了许多挑战。在您看来,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俞可平:社会的不公是最大挑战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西南财经大学公布的基尼系数更高,达到0.61。物质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势必导致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比如,有钱人能享受高质量体检,穷人得了小病却不舍得去看,结果酿成大病;有钱人住的小区拥有24小时监控,穷人的住宅区却小偷小摸不断……我们做过不少调研,不公是目前造成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正因此丧失公信力。

  此外,我们虽在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反腐败等领域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挑战依然巨大。

  《环球人物》:说到反腐,党中央近年来加大反腐力度,查处了一批贪官,这是民主发展的必经阶段吗?该如何看待贪官频现给党的声誉带来的负面影响?

  俞可平:这绝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恰恰相反,是因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还不够健全。我常说,一个水塘中死了几条鱼,可能是鱼本身有病;如果死了一群鱼,就一定是水有问题了。同理,如果个别官员腐败,可能是官员本身的问题,如果大面积腐败,就一定是制度环境有问题。我们一直忌讳讲制度的问题,深怕失去制度自信。其实,这里的制度并非宏观制度框架,更多的是具体的权力产生和制约机制。

  查处这么多腐败官员,对党的声誉肯定会有负面影响。但不查处就不是负面影响的问题,而可能是亡党的问题了。而且,即使从党的影响和声誉来说,查处腐败官员也比放任腐败更能博得民众支持。严厉反腐恰恰是“重拾民心”的途径。当然,要从根本上遏制官员腐败,还是要做到中央强调的“三不”,即让官员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作为一名政治学者,我特别看重如何让官员“不能”腐败,也就是构筑廉洁政治的制度屏障。这样,即便有些官员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也有制度阻挡,使其贪欲难以付诸行动。

  《环球人物》:您一直倡导国家的民主自由,并将它视作我国政治发展的根本价值。但有人担心民主化过程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较大威胁,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要做好哪些事情,才能有效应对这种威胁?

  俞可平:第一,坚持走增量改革的道路,但在改革的各个关节点上,都必须有所突破,用突破性改革来防止突变,进而防止社会的大动荡。突破性改革难度很大,但必须去做。这次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就是一个突破性改革。继续坚持一胎政策,只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性后果。

  第二,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时,仍要“摸着石头过河”;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时,要善于“借桥过河”。其实,像生态恶化、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问题,发达国家都有过惨痛教训,也有珍贵经验。我们批评他们,却并未吸取他们的教训,有些方面甚至更有过之。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8:48: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自主性。改革创新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若因为强调顶层设计而遏制地方自主创新,势必严重削弱地方的改革创新动力,最终影响社会的有序发展。

 《环球人物》:您最现实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俞可平:我最现实的政治理想有四个。

  一是善政。这是我国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古代称之为仁政,大体上相当于英语里所说的“good government(良好的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人民政府,善政应具备八个要素: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

  二是法治。中国古代,皇帝始终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只有“刀治”(法制的制为立刀旁),“rule by law”,却没有“水治”(法治的治为水旁),“rule of law”。而现在,要让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

  三是增量民主。我们一定要不断地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为善政和法治提供制度环境。实现增量民主有三条现实的途径,一是选拔官员时引入更多竞争,以实现选优;二是从党内民主走向社会民主;三是从基层民主向更高层民主推进。基层民主可以让民众直接享受民主的好处,但高层民主决定国家的命运。

  四是安全。我们现在讲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安全,任何人都不可能感到幸福。这里说的安全有很多层次,最基本的是人身安全,包括温饱无忧、环境干净、食品安全、空气洁净等;还有秩序良好,走在路上不用担心被抢、被谋杀。再高一点是自由表达的安全,免于恐惧和压制,在法律框架内有自由表达权和公共参与权,不用担心有人来揪辫子、整“黑材料”。

  《环球人物》:您最理想的政治现实又是什么?

  俞可平:一是善治,它高于善政,除了政府好,整个社会的治理也要好。社会高度自治,政府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谁当领袖都无关大局。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我希望我们能做到。二是高度民主,直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我的最大理想。

  记者手记:

  几个小时下来,我们的话题从学术聊到现实,从政治聊到生活,聊得越多,就越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着实是个矛盾综合体:

  他记忆力超强,一本书读过一遍就能复述出大致内容,离开中央编译局前给老领导打电话告别,不用翻电话本,一个个电话号码就在脑海里;但生活中,这个“超强大脑”就失灵了,身为国航终身白金卡会员,每年进出首都机场几十次,却在某次接机时将女儿拉向了通州,而他们的家其实在昌平;

  他心细如发,在中央编译局任副局长时分管多个呈报中央决策层的内参,几乎没有出过大的差错;事关生活琐事,却变得大大咧咧,每次出差必会丢点儿什么,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买了那么多衬衫,怎么都没了”;

  他貌似无趣,给自己定下了“不参加应酬”“不上电视”等清规戒律,也从不唱卡拉OK;论兴趣爱好,却不比任何人少,爬山、打球、游泳、跑步、驾驶、射击,每天临睡还要看一部电影……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面在兴趣的指引下感性地选择人生方向,一面用超级理性的大脑将每一步的起承转合安排得井井有条。回首间,他心满意足:“从小到大,我的理想一个一个都实现了,很幸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3:38 , Processed in 0.1057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