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2 10: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
·肖川
有句话说得好: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人一定是由于他(她)有很多好的习惯,是好习惯成就了他(她)精彩的人生。
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使他(她)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人生的人。而这个幸福人生之“基”就理所当然的包括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对中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培养大体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生活习惯如:用完物品复归原位、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挑食,注意膳食平衡)、不拖沓(今日事今日毕)、守时惜时等等。
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上课认真听课并学会做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时补充和完善课堂听课笔记;作业一定自己完成,不糊弄,不抄袭,不偷工减料(因为糊弄也可能成为一种坏习惯,许多人的一生是在糊弄中度过的,糊弄来糊弄去,最终把自己给糊弄了,一生不仅一事无成,而且百孔千疮);对于完成的作业进行自我检查;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要让孩子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要贪多求快,要稳打稳扎;对知识点要做到理解的准确,多查字典,不懂就问,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模凌两可、似是而非。这些学习习惯对于丰厚学养,为今后攀登科学的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尊重所有的人,不论他从事的是何种职业,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是贫困的还是富有的,是老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文明礼貌的习惯包括语言的文明,行为举止的文明。语言的粗俗,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污损一个人的形象。行为举止的文明是一个人的教养的体现,表现为谦恭礼让、不粗野不蛮横,不目中无人,不妄自尊大。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善良和礼貌是对自我最好的保护,也是一个受人尊重和受人欢迎的人的重要品质。
教育首先是培养习惯。这个“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习惯的培养,首先是要让孩子明理,即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要那样做。我们培养的不是所谓的“听话的孩子”,而是习惯于讲理的孩子。因为“听话”或“不听话”好还是不好,取决于“听的话”是不是合理的、正当的要求。这个“理”是否讲得到位、是否为孩子所理解和接受,这取决于教育者的智慧和人格修养。
其次是良好的示范。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讲的是榜样的作用。如果我们成人在生活中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和废弃物,孩子就会对此习以为常。“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有的示范是自觉做出来的,有的则是无意识的,这就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习惯。用良好的习惯来培养良好的习惯,没有比这更好的教育了。
第三就是训练。习惯的养成大多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非一日之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持之以恒,这也是习惯形成的基本规律。训练的过程中有矫正、强化并最终达到巩固:习惯成自然。
教师和家长是重要的工作伙伴,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教师不是神,教师在言论中和行为上有时也会难免失当,家长要自觉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努力避免在孩子面前诋毁、污损教师的形象。家长还要自觉地对教师的正当要求予以积极呼应,对教师不当的言行予以宽解,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并学会善意地宽容。当然,教师要有教育者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特别是要高度尊重家长,在一些教育举措上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也会惠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教师和家长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何乐而不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6:52 , Processed in 0.1022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