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6 04:1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
对“新教育”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以及巴德利、怀德海、沛西·能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摩林、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瑞典教育家爱伦·凯。他们主张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国家建立“新学校”,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创建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他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也都有他们的认识。蔡元培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论新教育和旧教育之起点》;陈鹤琴先生把活教育作为旧教育的对立面,他没有明确提出新教育,但是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教育;黄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的论著中多次使用新教育的概念。到了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阐述我们国家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一系列教育问题时,也明确提出,“建设新教育要在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东西”。
新的时代总是要呼唤新的教育的,一个时代理应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深切关注的重大论题。
一、梦想与反思:新教育实验的缘起 纵观中国教育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肯定教育在获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国教育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波兰教育哲学家苏科多斯基说得好:“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唯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必要的乌托邦”还意味着在人们越来越受现实功利羁绊,越来越被实利主义限制了生命意义的拓展之时,由于教育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的追求,至少还可以寄希望于教育去使人对人在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型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
人们对“乌托邦”是有偏见的,大抵是因了米兰·昆德拉的这句话:“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呯然关上时,却发现自己在地狱里。”但是,人们忘了可以赋予它新的内涵:去掉空想,留下理想;追逐梦想,成为现实。人们忘了,“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的时候,就亲手创造了它”(乔治·肖伯纳)。
真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我在2000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发表了《我心中的理想学校》《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校长》《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我心中的理想父母》系列文章,算是用远大的教育理想去拥抱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紧接着,在200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育之梦》中,除了保留并充实前面的5个“理想”而外,我还新增了“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等章节。我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但是,仅有理想是不够的。1950年的元旦,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德鲁克和彼得·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说了一番这样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杰克·贝蒂:《管理大师德鲁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这个故事给我很深的启发,或者可以说是反思:我的这些理念,这些“理想”能变成现实吗?我能不能构建出属于教育的今天而不是明天的实践蓝图?
200210月,新教育实验在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正式启动;2003年,新教育实验参与学校达到了上百个,遍及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吉林、广东等10多个省市;2004年年初,新教育实验被批准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截至今日,已有全国21个省市的217所学校参加实验,其中挂牌学校87所,这些学校包括了北京清华附小、中关村一小,哈尔滨南马路小学,山西运城人民路小学、临汾实验小学,江苏常熟实验小学等省内外名校,并形成了我们苏州的张家港、泰州的姜堰、河北石家庄桥西区这三个实验区。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强势媒体对它进行了报道关注。《中国教育报》在2004220日曾经对新教育实验做出过这样的评价:“生于毫末的新教育实验虽然尚未成就合抱之木,却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奇葩。用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话说,它已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昭示出了独特魅力与昂然生机。”《南风窗》2004416日对新教育进行了如下评价:“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理想主义者试图从源头上救赎中国教育危机的努力,起码可以视作以人的教育为旨要的新希望工程的剪彩仪式。”
二、人本与行动:新教育实验的理念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什么是为了一切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因为我们觉得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并且发展的全部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为什么是为了人的一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因为,我们觉得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可能没有学生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十六大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因此,当前社会发展应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上来,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我们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我们希望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每一个人发展个性,舒展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我们的第二个基本理念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为什么新课程提出要在知识和技能基础上重视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其潜台词是:教科书对孩子有用,但管不了孩子一生,因此你教材编得再好,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考试是一种选拔,但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的选拔,因此考试考得再好,不一定能在往后的工作和人生中胸怀远志、实现自我。现在苏州蓝缨学校任校长的陆一鹏先生曾经让他那些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高校的南师大附中学生重做两三年前的高考题,结果成绩糟糕透顶。客观地说,把让学生考取一所好大学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符合当前教育消费者,也就是人民群众意愿的;但作为终结目标、唯一目标,则是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表现,那样会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剩下来的东西”不多,那样会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丧失“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基本理念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如果孩子的“今天”是失魂落魄,是萎靡不振,是痛苦难熬,是得过且过……那还有什么启碇的索,还有什么鼓风的帆,还有什么定向的舵?还有什么健康,还有什么快乐,还有什么自信,还有什么向上可言?还有什么理想,还有什么未来?苏霍姆林斯基于1969年10月至1970年4月完成,但因与世长辞未及答辩的博士论文《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有这么一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的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培养一个人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要努力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后在成功的体验中确立新的目标,求得更大的进步。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不断地感受成功,不断地体验成功,从而能够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学生的“成功”,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一考定终身”这样一个层面上;要倡导教育的“新成功主义”思想,着眼于个性发展,着力于特长形成。 第四个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个性发展是指个人在秉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总之一句话,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正视和发展。在教育从培养造就“就班人”走向“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他自己”的今天,不仅学生,而且教师也要走个性发展的路径,要由“个性化的教师”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而个性发展的至高境界就是前面所说的精神发展。至于特色教育,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很完美的一个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明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是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如此。 第五个基本理念是: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西方有句谚语,说的是一个人可以变成一个富翁,但是三代人才能造就一个贵族。文明、文化,它的发展,它的延续,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确,人类之所以伟大,现在看来,不是因为他能够征服世界,主宰世界;而是因为他拥有文化,拥有精神。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那么我们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我认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手里旁落,走向衰弱。“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我们的目标追求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我们认为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最后有一定的成就。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教育实验追求这样四重教育境界:
1, 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2, 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3, 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4,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我们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我们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有可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行动起来。我们相信,孩子和老师身上的潜力你怎么去评估都不会过分。
三、探索与前进:新教育实验在行动 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归纳为“六大行动计划”,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 第一, 营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实现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新教育实验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实验学校将每年9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并尝试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实验学校提供专门、保量的阅读时间给师生,鼓励学生家庭建设家庭图书架,形成“书香家庭”。实验学校图书馆向家庭和社区开放,并形成校际合作、区域流动。本着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经典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我们还组织上百名专家在近万份问卷基础上,历时6年拟定了《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阅读推荐书目各100种,以年度为界限正式公布。我们还将成立“书香俱乐部”,作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指导各实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各实验学校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各实验学校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昆山的柏庐小学,吴江的金家坝、同里小学,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江苏武进湖塘桥小学……它们创造很多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读课本以外的好书,正在成为这些实验学校师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第二,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有人把写日记称之为“道德长跑”,我看不仅如此。试想,我们的老师如果每天坚持写一篇千字文,写10年就是写了3650多篇,就有300多万字了。教书育人怎么可能不得心应手?当然,写只是形式,但写带动的却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再说,如果每个老师每天记点东西,以后教育家要研究中国的教育,这就是最好的资料。为什么要强调师生共同去做?学生也需要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学生要在日记的写作中培养作文的兴趣,掌握做人的道理。我的孩子就是从写日记开始对写作有兴趣的,目前他高中还没有毕业,但已出版了5本书。现在,参加新教育实验的一大批老师(有的是学校)在我们的网上交流平台——教育在线(www.eduol.cn)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坚持在每天写笔记,我每天上网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江阴环南路小学参加新教育实验半年,就出了两本日记集。我给他们提名,叫《放飞希望》。教导主任对我说:过去孩子们都讨厌写日记,现在都不讨厌了;以前写东西都是像挤牙膏一样的,现在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
第三,聆听窗外声音。
“聆听窗外声音”就是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我们觉得,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生活。他们虽然也接触世界,但是他们所接触的世界是没有经过选择的世界。他们所听到的声音主要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声音。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从应试然后走上就业的教育。通过层层的考试,再考取一个大学,在大学毕业以后在就业。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去抢饭碗的。但是饭碗本身又是有限的。到最后把抢饭碗又归结教育。我们的毕业生中如果能够有百分之五去创业,是去制造饭碗而不是抢饭碗,那么他们就能够为另外的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那么就业的压力就减轻了。创业的冲动,创业的激情都要靠什么呢?很大程度上都要靠窗外的声音去激发,去培养。把社会的名流、企业家,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请到学校,让一个孩子在校期间听100场报告,这是我们的期望。说不定某一个报告就可以改变某一个孩子或者某几个孩子的命运。人是需要榜样的,生活在一个没有榜样的世界里的人是很难有精神的。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中需要一个个英雄的丰碑去影响他们,需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们。这就是教育,这样的教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可喜的是,我们的实验学校已经在行动了。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的部分学校把世界500强企业的驻华代表开始请进课堂,张家港高级中学甚至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生报告系列。
第四,双语口才训练。
“双语口才训练”就是开展中英文听说活动,培养学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征服别人的基本能力,是一个人展开交际的重要手段。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少让孩子说话,大声说话,说流利的话,说自信的话,除了上课提问。我们实际上是在培养一代失语症。所以,我们要求实验学校创立学生论坛,让孩子有当众说话的地方,不畏首畏尾,不像蚊子一样。课堂上,更要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老师讲的,能少则少。新课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怎么还?就是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说话,让孩子讨论,让孩子争论。这是中文,英文也是同样如此的。我们希望在实验学校中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英语的教育,我们不主张系统的、语法的教育,我们主张生活化的英语,让孩子能够开口的英语,能够交际的英语。语言是文化的化石,在开展双语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要不以牺牲任何一方的教育质量为前提保证。为了培养语感,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要背诵一些名篇。我们已编写出版的有:《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名篇诵读》、《科技英语阅读》。
第五,建设数码社区。
“建设数码社区”就是要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进行网络学习、交流,在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化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信息化不仅仅会改变我们教育的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教育的状态,甚至教育的本质。我曾经提案建议,建立国家教育信息平台,请最好的专家去开发教育信息软件,免费放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网吧都能看到。目前我们要做的是,我们所有的实验学校联合起来,把自己的资源让所有的学校共享,教案学案、备课资料,甚至课堂在线。重复的开发,重复的劳动,重复的购买,那将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还要让每一个孩子和老师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社会,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形成快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学会在网上表达与交流。所有的孩子都要利用校园网制作个人网页。我们很多的实验学校都已经能够做到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建立了个人主页。
第六,构筑理想课堂。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理想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插秧式”教学的课堂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教学的课堂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 “标准化”教学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注重开放和生成,对于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课堂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我们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度”: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展度。
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的出发点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也就是说,新教育实验的六个“自变量”可以初步理解和设定为“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当然,还包括有待进一步具体化的特色学校建设和莫愁新父母学校建设。“因变量”体现在“十大领域”,即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和父母。而最为根本的三个变量则表现为“学生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校的发展模式”。所以说,新教育实验最明显的、可检验的成果将体现为“三大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和“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在新教育实验推进的过程之中,另一个必然生成而又相对内隐的成果是:“改变传统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范式”,即形成一套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青山有待,岁月催人。新教育实验还只是刚刚开始,还不够成熟。但我坚信,只要一如既往地重建设,重行动,我们的实验就能成功。重建设,就是以积极的姿态多做建设性工作。中国教育现在是有许多弊端,也值得抨击,但仅仅是怒目金刚般的斥责和鞭挞,虽然痛快却无济于事。不如通过建设来进行批判,只有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新教育要寓批判于建设中。而重行动,就是不空谈,就是“用事实说话”。新教育实验不求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而是先动起来再说,在实践中完善思考。江苏邳州八义集中心小学教师发现,自从参加了新教育实验,自己对孩子的表情都不一样了!是的,让我们一起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长。一个个普通的日子,教育的日子,将从此变得灿烂!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04:16:26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实验”:意义、谱系与展望——朱永新教授访谈录 《教育研究》 记者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日本上智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管理等。历任苏州大学教育科学部主任、教务处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出版了《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被评为《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由他发起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已经在全国200多所学校展开,实验学校师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并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为了对“新教育实验”有一个更为全面、真实、深入的了解,本刊记者对朱永新教授做了一次专题访谈。 记者朱老师,这些年来,在您的话语系统中,“理想”和“梦”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9日第9版)明确地称您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南风窗》(2004年4月16日)则将您发起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视为“新希望工程”。对此,您有什么想法? 朱永新:尽管“理想主义者”一词本身具有“褒”、“贬”双重含义,但我从来都不想去否认这样的称谓。“边行边思”、“边走边吟”,这一直就是我追寻教育理想的一种生活(言说)方式。我认为,理想主义本质上是人类理性和现实斗争的结果。其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需要一群理想主义者站出来,去和落后的、本性的东西抗衡,而人类也就在这样的抗衡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进而得以前进和发展。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新教育实验”好吗?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缘起于《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这两部个人专著,其中,我试图对“旧教育”、“问题教育”进行诘问、批判,试图以一种哲学的视角对当今时代的“新教育”——“理想的教育”进行解读和建构,书里始终贯彻着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就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可喜的是,这两部著作在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理想旋风”,一些学校、老师自发地开展了“理想教育实验”。为了更好地宣扬“教育理想”、为了能够携起手来一起圆“新教育之梦”,我于2002年9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了“新教育实验”,提出了实验的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并规划设计了“六大行动”实验项目。接着,另有其它地区的近二十所学校也主动地参加了首批实验,在基础教育界造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实验的发展,也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后来申请了“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这样一个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到2003年12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立项。“新教育实验”自然就成为这一课题操作过程中的核心方案。 记者“新教育实验”有那些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坚持实践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我们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新教育实验”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五个基本观点: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记者我们发现,《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主要体现的还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即把你个人的体验、感悟、价值判断融贯于特定时代问题的分析之中,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想教育”理念。这些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思想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得以贯彻和落实吗?“新教育实验”主要是在那些层面上展开?“理想的教育”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朱永新:这两本书的最基本的价值,可能就在于启发和唤醒了教育者的“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和“行动自觉”。当然,一种成熟的教育思想应该注重理念与实践的整合,以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它的现实指导价值。但是,理论最主要的价值还在于提出问题,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便转换思维,更好地寻求策略原则和基本方法。就这两本书的语言表述来说,确实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话语,但实践证明,一线的教师需要,而且很喜欢。其实,真正的教育思想必然源自于主体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我已经明确提出,要求苏州地区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的时候,把教师的“教育故事”、“教育随笔”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不必要老是看重“宏篇大论”。“新教育实验”主要是在“十大领域”展开,即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其中,德、智、体、美、劳是就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言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则构成了不同层次的教育主体。“新教育实验”所理想的四重教育境界是:1,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2,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3,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4,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成长着并且快乐着,这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教育境界。追寻理想,超越自我,这是新教育共同体的人生价值追求。 记者您这里提到了“新教育共同体”,它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再就是,“新教育实验”所理想的“四重境界”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是否可以表述为相对具体的目标呢? 朱永新:“教育共同体”这一概念,已经引起了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应该说它是“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发展学校”、“新课程改革”以及“校本科研制度建设”的必然结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人还只是从“教育科研团队”这样的角度来理解的,日常话语中出现的有“学校共同体”、“教师共同体”、“教育科研共同体”、“学生共同体”等。其实,“教育共同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涉及到教育活动主体的结构、层次和形态问题。拿我们的“新教育实验”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教育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一是物态化的组织机构,包括不同层级的、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新教育实验”的科研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如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项目组、子课题组、教育在线及其各级论坛机构等等。二是分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新教育人”,包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新教育实验”的校长、教师、父母和学生等。“新教育实验”始终关注“新教育共同体”的全面发展。为了具有可操作性,实验所理想的“四重境界”也可以具体地表述为“六项目标”: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教育”理论;2,形成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3,促成教师在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4,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5,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发展,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6,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记者您前面谈“新教育实验”所理想的四重教育境界时还提到了“精神家园”、“理想村落”,它们具体所指代的又是什么呢? 朱永新:“精神家园”是指“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教育在线”(www.eduol.com.cn),“理想村落”是指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唤起教育者的教育理想和行动自觉。目前,“教育在线”已经拥有注册会员10万多人,大批教育专家、一线老师积极参与论坛上各种问题的对话和讨论,已经形成了一种“批判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良好氛围。很多实验学校的老师都开设了自己的专栏,坚持写教育随笔,我们每天上网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教育故事,都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求真务实是“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境界。仅仅拥有“教育在线”这样一个“精神家园”是不够的,它主要还是作为我们实验交流和科研管理的一个平台。“新教育实验”不仅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还要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以及“学校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实验的落脚点则在于扎扎实实的“六大行动”,希望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等实际行动来营造新教育共同体的“理想村落”——“新教育实验学校”。 记者由此看来,“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一种“行动研究”。但是,这一行动研究的理论假设和实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它具有哪些探索功能和预见功能呢? 朱永新:从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度”上来说,任何实验研究都存在着一种“严”与“宽”、“强”与“弱”的问题,自然也就存在着“真实验”、“准实验”和“半实验”之说。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教育实验”始终关注的是“人的问题”,而人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动物,很多的东西是无法绝对地进行量化的,也就是说教育是很难用精密的仪器进行实验室研究的。因此,“新教育实验”主要是从“广义的实验”这一角度来理解的,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应用性和推广性研究。我们相信,“新教育实验”会在“六大行动”、“学校发展模式”、“教育改革和科研范式”方面有所探索。如果说有什么预见功能的话,可能就要回到实验的“变量”以及“理论假设”这样的问题上来。 记者一般来说,“教育实验”既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应该是“具有科研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具有教育实践性的科研活动的统一”。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样的角度来说,您认为“新教育实验”有没有必要设定自己的变量和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呢? 朱永新:过去的和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总是存在着太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要想改变这些不尽人意的“旧教育”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新教育”,那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的出发点就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如果一定要界定“新教育实验”的“变量”的话,首先,“十大领域”都可以被视为“因变量”,也就是说,实验的最终成果将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以及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发生正向改变的“理想度”上。目前,我们明确提出来的三个“因变量”是:“学生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校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新教育实验”最明显的、可检验的成果将体现为“三大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和“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在实验推进的过程之中,另一个必然生成而又相对内隐的成果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范式”,即形成一套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与“因变量”相对应来说,“新教育实验”的六个“自变量”就可以初步理解和设定为前面提到的“六大行动”。 记者我们知道,教育实验总是具有“多因多果”的特点。当您对“新教育实验”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出这样的界说时,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假设呢? 朱永新:就“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而言,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当然,主要还是体现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陶行知的创新教育和民主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以及《新教育之梦》中所表达的教育哲学思想。“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设之一是:通过读书、上网、“聆听窗外声音”和“师生共写随笔”等活动,“新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反思能力”和“哲学批判意识”会不断增强,这是“教育共同体生活世界改造”的理想通道。“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设之二是:理想的教育实验不仅会改变作为“因变量”的被试,而且会促成实验活动主体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新教育实验”不仅关注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而且关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父母,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实践,不仅关注被研究者,而且关注研究者,关注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人,最终促成“新教育共同体”的全面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设之三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呼唤教育学派”的时代。我们相信,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多元的、不同层级的教育共同体会在交往理性与交往道德上达成共识,会逐步形成这支团队所特有的科研制度与实验文化,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范式。尽管人们对于“教育学派”这一提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新教育实验”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新教育学派”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新教育共同体”、“新教育学派”等概念,请问“新教育实验”中所提到的这个“新教育”如何理解?“新”在何处? 朱永新:教育科学研究不仅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要寻求一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以陶行知、黄炎培、梁漱冥、晏阳初四位为代表的教育家就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对当时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在借鉴和运用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验中去,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基础,分别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理论”和“平民教育理论”。他们的活动方式以及所留下来的这些理论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无疑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每一个时代的“新教育”都有其自己的特征。“新教育实验”中所提到的这个“新教育”与我国20世纪初的“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断代后的承续”关系,也绝对不是欧美历史上的那个“新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复兴论”的解读是不妥当的。“新教育实验”中所提到的这个“新教育”有自己特定的实际内容,它更多的是一种哲学的解读和表达,“新”就新在它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对“旧教育”的批判和重构。这个“新”是在对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分析之后建立起来的,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生成之中。 记者您这里提到的“新教育”和“旧教育”之间的分界点何在? 朱永新: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姜琦先生在《何谓新教育》一文中说:“新教育之对于旧教育,非破坏的,乃改造的。非反对的,乃加工的。”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陶行知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说:“新教育与旧教育之分,其在兹乎?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因此,那些落后于时代、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就是“旧教育”,而那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教育就是“新教育”。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说,“新教育实验”中所提到的这个“新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它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二,它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记者在今天中国的教育语境中,“新教育”再度成为一个响亮的字眼,“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包括“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众人皆知的三个关键词。从古至今,这些“新教育”又有一种什么关系呢? 朱永新:在某种程度上,教育的历史总是表现为课堂演变和学校办学的历史,教育的发展往往表现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事实表明,从“洋务教育”、“维新教育”、20世纪初期的“新教育改革运动”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和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人们执执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哲学视角下的“适合国情和民性的现代教育”——“中国新教育”。在民国初年的教育语境之中,“新教育”往往指“西方教育”、“受近代欧美教育影响的教育”。但更确切地说,应该指以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在借鉴和运用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育改革实验所建构起来的中国教育。在今天的教育语境中,“新教育”再度成为一个响亮的字眼,是与教育自身及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分不开的。无论是“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还是我们正在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的“新教育实验”,都是顺应时代发展、“谋求新教育”的积极尝试,尽管切入点和具体路径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改良教育、革新教育、发展教育,谋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谋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相信都会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特有的声音与足迹。 记者最后,我们想进一步了解的是“新教育实验”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问题,也就是说,“新教育实验”究竟能走多远、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六大行动”可行吗? 朱永新:作为一项缘起于民间而带有自发性和草根性的教育实验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多所学校申请了课题,各地区的一大批“新教育人”主动地加入实验大军,千千万万的教师、父母正在行动中将“新教育之梦”具体化、系列化,实验学校、个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实,这是对“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反观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新教育实验”的任何一项行动都可谓意义深远、势在必行。我可以简单地用六个“之所以”来阐述一下具体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之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需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当今,学校阅读的缺失令人痛心。由于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和老师不仅承受沉重的体能负担,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每天都在教科书、习题中度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都令人担忧。 之所以要“师生共写随笔”,是因为:教育随笔(日记)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终身受益。 之所以要“聆听窗外声音”,是因为: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关门教育。如果教师人生阅历缺乏,就难以点燃孩子的人生激情,难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聆听窗外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开展“与大师对话”,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大型思想碰撞交流会,则可以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和欲望。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听到真实的声音,寻找到人生与社会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之所以要“双语口才训练”,是因为:开展中英文听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征服别人的基本能力,是一个人日常交际的重要手段。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除了上课提问之外,很少能让孩子说话,很少能让孩子大声说话、说流利的话、说自信的话。很多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培养一代“失语症”。所以,我们要求各个实验学校创立学生论坛,让孩子有当众说话的地方,“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说话,让孩子讨论,让孩子争论,让孩子真正地“说起来”。这是中文,英文也同样如此。各个实验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教育应该注重生活化的口语训练,教孩子能够开口的英语、能够交际的英语,而不是“哑巴英语”。 之所以要“建设数码社区”,是因为:信息技术革命是“新教育”的助产婆,是“新教育”得以实现的桥梁和通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继文字和印刷技术以来的第三次信息革命。以“e-learning”、“e-teaching”和“服务学习”为主旨的信息化教育是“新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大工程。以“新教育实验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在线”(www.eduol.cn)为网络平台,加强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建设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数码社区”,可以让“新教育共同体”进行网络学习、交流,在实际应用和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收集、加工与应用各类信息的能力,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之所以要“构建理想课堂”,是因为: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该项行动试图多维度、多视角地提炼不同学科理想课堂的共性,寻找一套理想课堂的可操作模式。一般来说,理想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倡导走进课堂,实地听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意见,注重理想课堂典型个案的收集和研究,摸索理想课堂的结构和类型,及时地进行观摩、推广,并组织专家进行评价指导。 记者到目前为止,“新教育实验”在“六大行动”方面进展情况怎样?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何在?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性项目有哪些? 朱永新: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项目主要有:“新教育文库”师生系列用书的编写研究、“教育在线”网站功能及建设的研究、“新教育实验”系列书籍的编写研究。对于“新教育实验”的初步成果,有不少媒体进行过具体考察和报道。目前,我们正在编辑《新教育实验年鉴》,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到我们的实验学校去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在“六大行动”方面,目前进展最快且收效最大的是“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这两块。至于“新教育实验”的学术价值问题,其实就隐含在前面提到的“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四重境界”、以及实验的“基本目标”和“理论假设”之中。“新教育实验”的社会效益将体现为多元化教育共同体的生成以及共同体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改造。 记者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理论的东西要运用于实践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有没有遇到阻力和困惑?
朱永新: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因素,这是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批判、提高。要超越来自于共同体内部的与外部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各种阻力和困惑,“新教育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不少的难题要去面对,也就难免有随之而来的一些负担和顾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问题,问题的不断发现与“新教育实验”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应该是正相关的,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可能有实验的进步。教育实验改革是一项非常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对于“新教育共同体”而言,当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满足于暂时的成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学会等待。
记者您反复提到“新教育共同体”,这必然要关涉到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凝聚力问题,您能不能对“新教育实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做一个分析? 朱永新:“新教育共同体”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完善而有效的组织机构、认真而投入于行动中的“新教育人”,是决定“新教育实验能走多远”的根本因素。我们也不否认,由于各实验主体自身条件不一样、投入的程度不一样、思考的力度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彼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差距。目前,课题管理的网络平台已初具规模,“教育在线”网站的“实验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一,如何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各项行动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一套“新教育实验”所特有的、较完备的理论话语,尤其是一套完备的可以直接引导和规范“新教育实验”的操作理论。二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各项行动的问题,是“区域推进”还是“项目推进”?还是以学校、个人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抓典型做示范?这些问题需要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在行动过程中共同总结、共同思考并及时地予以解答。为了克服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构建科研制度和实验文化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实验主体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上,它直接决定着实验的实际影响和行动的实际结果。在整个实验推进的过程中,“人的问题”、“人的研究”将是一个根本的立足点,无法逾越。 记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双重作用的结果。最后,请您对“新教育实验”发展的外部环境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和考察。
朱永新: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充满了矛盾和两难。在实验之初,作为共同体的带头兵,我也有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尤其是来自于考试制度和各种评价制度方面的压力确实不小。但是,任何一项教育实验改革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蓬勃发展,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我认为,这说明中国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界还有很多的人没有泯灭理想,这是实验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我们今天生存的这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时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也必然要顺应这场变革的需要而进行自身改造。我们应该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应该有所作为。不管怎么讲,问题总会不断地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是阻力也是动力,是对共同体智慧和意志力的一种磨练,同时也就意味着“新教育实验”会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边行动边思考边总结,在做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型机制,这也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探索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坚信:只要行动,便有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3:50 , Processed in 0.1487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