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去“做”名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5 08: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不去“做”名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大漠刀客)作者:青莲




听课
余映潮(一)
   2012年9月27日。成都,双流实验中学。
上一堂好课需要水平和境界,听课亦然。
    余映潮的课需要慢品细味,那份淡淡却醇厚的味道才会渗进听课者的心头。初听似乎平淡无奇,再听始觉味上心头,课终令人回味无穷。
成都。
9月27日上午是余映潮的半天专场:《散步》《学写一种描写段》及一个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讲座。
    《散步》是老师们公开课钟爱的经典。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朴实,同时直击现实,语淡情深,关于“亲情”“生命”的感受溢于字里行间。每一个人读,都可以读出一个自己。
    好文章耐读不好上,上得用力,破坏整体美感;上得炫技,失掉文章特点;上得平淡,难解其间味道。记得上次参加一个全国活动时,江西南昌市教研员颇为动情地谈到这篇文章:我五十多岁了,每次读这篇文章,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次都让我与文章作者深深共鸣,真是好文章啊……
    余映潮老师整个课堂分为三个板块:品情、赏景、析意。
    “品情”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一个能力训练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来完成。在这一板块中,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学生进行交流之前,余映潮老师表扬了学生们的两个“聪明”的动作:划下来,写旁批。然后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在这个环节里,让人叹服的是简单形式之下,余老师精湛的点评功底。每一个回答都有不同,在那最短的时间内,他总是能抓住回答中最关键的部分,进行思路的点拨和回答的引领。亲切的微笑,微笑的倾听,中肯的点评,积极的引导,让这个部分暖意融融,平淡之中平添无限的暖意,智慧的对答间掩藏无数的情趣。
    在学生进行了品析之后,老师展示了准备的示例,让学生品味文章开头的第一段: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将“我”放到最前面?
    一个女生站起来回答,因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承前启后,地位重要,所以放在所有人物的最前面。
    老师颔首许之。
    其实我更想听到,为什么在母亲、妻子、儿子之前要反复地加上“我的”,其间的情味远甚于将“我”放到最前面。
    紧接着进入“赏景”板块,教师强调:景色描写的作用真重要。然后出示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段,先让学生齐读。零零后孩子的朗读稚嫩清脆,怎么能读出其间蕴含的深厚情感?教师点评:读出一点抒情的味道吧!接着让学生分组分层次朗读。
    这环节里一个细节令人玩味。
    在学生分层次朗读中,两组学生总是无法达成共识,总是在断句处出现争议。一读再读之后,终于完成分层朗读任务。教师在进行点评时,颇有意味地说:刚才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出现争议,很像《散步》中的一句话“后来发生了分歧”,我们也发生了“分歧”,到底两个层次应该怎么断。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第一层写景,第二层抒情(议论)。
    紧接着要求学生写欣赏文字:景物描写作用真美好……
    学生交流之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处景物描写。
    然后教师出示自己归纳,要求学生旁批:
    这里洋溢着春的气息;
    这是散步的美妙背景;
    新绿,嫩芽,冬水:写生命的复苏,增加文章的美感;
    作者借新绿和嫩芽讴歌生命的活力,映衬着散步时一家人欢愉的心情;
    暗扣“散步”。
    最后一个板块:析意,品味揣摩一个段落的意味。
    提供一个话题:这一段文字意味深长……
    教师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之后,点评:情味不够,一是因为语速快,二是因为还有几个地方处理不好。
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蹲”“慢慢的”“很仔细”……
    教师范读最后一句:她背上的和我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教师引导,这一句要读得如梦如幻,似重却轻。然后再次范读,让学生体味。
    课堂结束。
    整个课堂板块非常清晰:品情,赏景,析意。教师的引导也很见功力,许多师生间的生成都是课堂最美丽的细节。
    但是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这三个板块是否有交叉?三个板块之间的逻辑顺序是否可以调整?三个板块的出现是课堂思维自然的流淌,还是教师预设完整的体现?

听课·余映潮(二)
    余映潮的第二堂课《学写一种描写段》,简洁而平常。也正因为这种“平常”,而显出不平常来。
    在余映潮的课堂导入中,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炫技的成分,都是以最朴实的方式最简洁地开始:“今天我们学写一种描写段,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精彩的描写……”
    教师出示了一段关于“乡下人家”的景物描写段,范读之后,要求学生分析选文的层次。一学生站起就回答:总分。余老师亲切地走出去,微笑着说:还可以说得更细腻吗?另一女生站起来具体分析“总分”在选文中是如何呈现的,余老师一直微笑着站在旁边。
    分析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景物描写常用的顺序:总分。
    紧接着,出示《卢沟桥的狮子》选文,要求学生观察它的第二段的层次特点。学生自由研读,交流分析,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地将描写层次找出来了。在众多杂碎的回答中,余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出:分类描述,方位为序。
    又请学生研读范文《颐和园》,要求学生分析第四段的描写是如何展开的。学生回答:由远及近。余老师微笑着纠正:应该是由近及远。同时提示学生:你们注意观察,有没有高低的变化呀?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发言。
教师及时总结:视点移动,渐写渐远。
    季羡林的美文《夹竹桃》又作为例文被拿来研读,这次的任务是:请看第三段的描写是如何展开的?
    这段文字相对简单,线条也很清晰,学生很容易地发现,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来展开的。教师点评归纳:时令为序,层层推进。
    最后一则范文《黄山奇松》,任务也是观察第三段描写是如何展开的。
    这段文字稍有难度,对于“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描写,学生很不容易发现其描写特点是:先主后次,详略有致。在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之后,教师引导出了最后的结果。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注意顺序,讲究层次。
    有了前面几次不同任务的赏析,下面八分钟的微型美文创作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请学生写一段景物描写,要求用到前面所用的办法。
    八分钟过后,学生的展示是精彩的,而讲出自己的描写为什么精彩是最精彩的。孩子们的创造力真的是无穷,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清醒地知道,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而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让他们尽情表达的途径和窗口。
    在最后进行总结的时候,余老师言,还可以利用各种穿插手法让描写的段落显得不雷同,更深入。
    整个课堂环节简洁清爽,师生互动之中完成方法学习,品析鉴赏之间感知美文技巧。
    教师备课的用心和课堂点评的机智让人深叹弗如。尤为称道的是教师的点评,没有任何的终结性评价,有的更多是有效性的指引,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分析受到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回答还需要修缮。
    和听课老师感叹,这就是一个语文老师无数年用心的修炼。这样清净的课堂远非那些炫技的教师所能比拟。
    好的课往往会触发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赞叹其“好”上。
    仔细思之,这堂课是想讲描写顺序的合理选择,还是介绍如何进行描写?我们的写作课是教学生规范表达,还是强调应该抒发性灵?脱离原文谈描写,是否有违景色描写为文为情服务之功效?整个设计是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还是先入为主,将教师的预设进行演绎?
    …………
    好课最大的功效不是课堂本身,而是课堂背后的东西让每一个愿意将教学走向深入的人进行思考。
听课·余映潮(三)
    2012年9月28日,四川郫县,岷阳外国语学校。
《陋室铭》,刘禹锡的经典。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同样适合在文学里。短文不短,意味深长。如何短文深教,如何在讲究理解层次的基础上不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是摆在所有上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上课伊始,余老师就说:今天我们除了品析这篇文章,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积累有用的四字短语。听者不解,一半疑惑,一半疑惑地认为是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
    出示课题,明确课堂目的:名作细读课。
    出示作者的背景资料,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告诉学生:贬官二十多年,还保持那么高的心气。紧接着,引出其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前说其贬谪之久,后言其心态之佳。
    进入课堂第一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读得好,建议可以读得更有韵味,韵味在哪里?——节奏。
    教师范读,范读之后提示:与节奏相伴的是语速。
    学生再次试读。
    课堂第二板块:细读课文,自读自讲。
    要求每位学生自读自讲三分钟,教师巡视课堂,点评:观察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读书。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名、灵、丁、痕、丝竹、牍、“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何陋之有”中的“之”。
    其中一个细节堪称精美。教师在讲解“丝竹”时,告诉同学这些译成“琴瑟箫笛”较好,下面注释为“琴瑟箫管”不佳,因为“箫管”所属关系不同,不能并列,译作“箫笛”更符逻辑。
    这是一个会令多数执教者忽略的地方。我们是那么地迷信教材的永远正确性,而从来不是带着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难怪我们的学生小时候永远觉得我们无比正确,而长大后一旦发现我们在灌输教参之后却无比鄙夷,其实都是同一种思想在作祟。
    学生再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注意语句的语法结构,二是关注描写的内容。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一如既往地展示着教师深厚的功底和课堂机智。
    在接下来的“理解难句”环节,是最能见到余氏“慢磨苦作”之功的。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学生争先谈自己的理解,结果频频被教师叫停。学生纳闷,听者疑惑。学生回答的不都是教参上完美展示的么?学生阐述的不是都是我们惯常理解的么?到底教师想达到什么目的?
    余老师不置可否,出示问题:为什么不紧接着前面两个句子再写“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学生晃然大悟,开始品析其句式变化。虽不能言之到位,但回答中颇有见功力之处。教师引导:由起句开始,后面变换了句式,强调了“德馨”“我”,起句不凡,由虚带实。
    学生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学生呈现的理解,更多是翻译。回答不尽相同,只是翻译效果不同而已。
    再次受到老师的质疑:写这些怎么样呢?这只是表面意思啊,还有吗?为什么要赞美人家呢?提示学生:写人家的目的是为了写自己,《陋室铭》里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写自己。
    学生理解最后一个句子:何陋之有?
    教师点评,为什么不把孔子的句子完整地展示出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联系前面分析,学生豁然,教师因势归纳:用婉曲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气,是一种自期。
    再读,要求学生,读出“情致”。
    学生读后言:陶醉。教师追问:陶醉什么?作者写了什么——景色、活动、人。
    逐层分析,要求学生再读:以声传情,传达作品的情感,传达作者的理解,
    再读,要求学生,读出《陋室铭》表达之美。
    又一个细节令人难忘。在分析“山不在高”时,老师点拨:为什么写“山”“水”“仙”“龙”而不写“草不在高”?进而明晰:这是“起笔高远”。
    看似繁琐,实则明晰的分析品味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对每一处进行精心的示范归纳。简明扼要,用语考究。
    纵观整个课堂,朗读贯穿有始有终,且各有任务,不停的朗读之中,课堂也渐行渐深。现在的很多朗读教学,有朗读之形,而缺朗读之神,真该好好学学这样的课堂。
    课终,一老师悄声提出疑惑:不是开始说这节课还有一个任务是积累有用的四字短语吗?怎么没做这个工作呢?
    我想,这也是很多听课者的困惑之处。此困惑之处却正是这堂课这个任务的高妙之处。从开始到最后,无论是品析还是归纳,无论口头还是笔头,或明示或暗指,或主动或无意,余老师处处都用四字短语;学生的表达,他不断纠正,让其规范为文雅的四字短语。课堂上,任务似乎没出现,其实处处在暗合课堂开始提出的积累任务,任务完成而不露痕迹,实乃高妙之极。


听课·余映潮(四)
   
《孤独之旅》,洋洋洒洒几千字,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文字精美,令人垂爱不已;难以驾驭,让上课者望之兴叹。
    曾经听过很多次这篇课文的现场,要不生拉硬扯,课堂缺乏灵动;要不零散赏析,课堂失之肤浅。2003年在全国的一次新课改教研活动中,湖北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先生对一堂《孤独之旅》犀利点评,直陈其阅读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后来更是以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别让阅读“孤独”》一文掀开了全国语文界对新课改阅读教学的深刻反思。
    八月,在江西九江,美丽的庐山脚下,余映潮老师在人教社“名作家与名教师”同行活动中执教了该文,获得了台下曹文轩的高度评价。可惜临时有事,错过了这次现场目睹精彩课堂的机会。
    这次算是得偿所愿。经过一个多月前的演练,这次的《孤独之旅》更是让听课的我充满期待。
    简单的导入之后,介绍作家及其成就,同时概述与本文相关的故事情节。
    “杜小康放鸭子的时候只有十一岁,如果杜小康是真实的,那么今天他该多少岁呢?”余老师微笑着把问题提给学生。在学生疑惑猜测之际,他又微笑着说:“看我看我,我就是和杜小康一样大。大家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讲述过去小孩子成长的故事。”引来听课者一片会意的笑声。
    出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课文赏析,能力训练。同时明确训练的内容:解说,概括,赏析。
    第一个板块,进入课文,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的含义。
    一个大胆而实在的环节,大胆之处在于这样的整体把握紧扣题目,极大地考查了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同时对学生提炼文章中心,抓关键词,组合语言进行解说提出了极高要求。实在之处在于,只有学生充分阅读了课文,对杜小康的故事以及文章其他内容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才能用一句话来解说“旅”之含义。这与很多教师在执教该课时,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全文内容有不同之处。而教师的有效点评更是将本环节引向深入,如果学生能够再大胆一些,能够敢与和老师争辩一下,这个开头会异常精彩。
    学生站起来回答:
    心灵成长的过程。教师点评:能够从最基本的最自然的层面来进行解说吗?
    离开油麻地到芦苇荡放鸭的过程。教师点评:含义不止一处啊?
    幼稚到成熟,艰困之路,痛苦之路。教师点评:都只看到“痛苦”吗?
    …………
    引导学生归纳:
    远行,历程;
    远离家乡的放鸭生活;
    痛苦的历练;
    成长中的苦难经历;
    孤独之中的心路历程;
    一次美好的“长大”。
    老师的归纳从基本含义到文章内容,进而到本质概括,再到辩证分析,几个层次在概括解说中一一展现,同时也在点拨中提醒学生注意。看着台上的学生刷刷地按照要求抄写下来,真担心他们留意其中的奥妙没有。
    这个板块结束之际,老师出示了曹文轩的原话作结:面对苦难,我们应抱以感恩之心。
    老师再次提醒,这是写给从前孩子的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应该读出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对“苦难”抱以感恩之心呢?
    顺势进入了课堂的第二个板块,文意把握,提供一个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结合前面学生的回答,老师有意识地提醒:要用上小说术语。
    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小说讲了一个放鸭的故事。
    余老师依然微笑:是不是太平淡了一点?
    第二个孩子说:一个少年在困境中成长的故事。余老师点评:说长点,说细点。
    第三个孩子结合了前面两个孩子的回答,余老师点评:您的回答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故事本身,其二是故事蕴含的道理。
    第四个孩子站起来,将前面的话糅合在一起,流畅的表达让余老师赞赏:您很机智地运用了背景材料,修饰语也用得好。
    孩子们回答完后,余老师出示了自己的概括,同时请孩子们动笔记下来,同时思考老师的概括。这个环节仿佛很老套,但是却展示了老师的功力和对孩子无意中的引导。边和同学一起记下笔记,边和身边的老师探讨,刚刚在下面抢先说的被余老师紧接着说了出来,心中一阵快意。
    这是一个表现人物命运发生陡转的故事。老师暗示了从情节的角度来归纳故事。
    这是一个以水乡背景的流浪故事。“水乡”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是一个以芦苇荡为场景的父子牧鸭的故事。对“芦苇荡”的强调,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
    这是一个用生动的景物描写烘托“孤独之旅”的故事。无疑,这个概括,暗示了写作手法。
    这是一个表现儿童成长经受苦难的故事。最后一个概括从“主题”出发。
    五个概括,五个答案,五个角度,学生要记的不是最后的这五句话,而是要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五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概括。
    曹文轩的话在这个环节结束的时候又作为结语出现: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老师强调了“风度”不同于“态度”。“态度”更多地表现为该干什么,而“风度”更是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干而外显的一切。
    课堂自然地滑向了第三板块,片段赏析。教师选择了暴风雨来临的那一段,要求学生重点欣赏课文这部分的美感与作用。
    学生初读,朗读确实不太到位,无法有身临其境之感。
    老师要求再读,同时请重点关键词:最恶劣。
    学生狠狠地读着“最恶劣”,本来以为老师会满意。结果老师要求,再读,将时间的短语读清楚。
    估计台上的孩子都有点懵了,以前的朗读只要能够读得大声,读得流利,仿佛就可以过关,今天这个余老师怎么这么麻烦?最难检测效果的朗读在这里变得如此可以量化评价了。
    要求又来了,“请这边的三排读第一层,这边的三排读第二层,一定要读得异口同声,接得天衣无缝。”很明显,这是对段落结构理解的变形展现,不过这个更具挑战性一点。果然,第一次没过关,第二次在老师“注意总分结构”的提醒下过关了。
    老师问:这段话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自主赏析。
    交流开始,第一个学生站起来:为后文做铺垫……“怎么铺垫的?为什么就是铺垫呢?”
    后面回答问题的学生几乎都有点语塞,因为平时都是这样回答的,结果被这个认真的老头反复追问,搞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坐在下面的我暗自佩服这个环节教师的点评和处理。我们阅读教学中的鉴赏训练,更多的是在表面滑行,用空洞的术语来进行空洞的鉴赏,归根结底,我们教师自身的赏析就不到位,我们的教学思维就有严重问题。为什么阅读无法走向深入?因为我们一直在让学生和自己进行空洞的对话,在文章的表面僵硬地滑行。
    教师提醒,你们注意到动静了吗?你们注意到色彩了吗?你们注意到描写顺序了吗?你们考虑过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吗?
    几个提问之后,学生的回答差强人意,没有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是无法点中穴位的。教师出示自己的概括,依然是精美的四字短语: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时间为序,由静到动;有色有声,有实有虚;着力渲染,手法生动。
    三十二个汉字归纳了写景段落的基本思路,学生理解否?教师听懂否?
    紧接着,老师出示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解说,每一个“作用”都引用了一处课堂的经典例子:增加美感,设置环境,渲染氛围,推动情节,舒缓节奏,表现心情,体现象征,衬托人物……
    在这环节的结束之际,我推测曹文轩的原话又会成为结语,果不其然。
    “风景在参与小说的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很漂亮的结尾。
    教师宣布下课。
    回味这一堂课,听课的我始终是紧张的。很多次,看到学生不到位的回答,自己都跃跃欲试,想阐述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时候,是面对学生的回答,紧张地想,假如我是执教者,我该如何点拨?当心中想到的点拨之语被课堂上更佳的点拨掩盖时,心中涌起的不是失落,而是欣喜。
听课·余映潮(五)
    在中学语文界,余映潮显得比较特别:第一,他是从中学语文教研员角度切入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二,他是50岁以后才走向展示课堂教学艺术讲台的。前者决定了他的高度,后者成就了他的深度。
    看过他很多的课堂实录,也读了他很多的研究文章,更是对他的很多讲课视频熟悉不过,深深仰慕他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的理念:求知、求智、求趣、求美。知识的随文学习,不回避,不生硬;智慧的课堂应答,很真实,很精彩;趣味的环节设计,不花哨,不表面;美丽的教学细节,很精巧,很唯美。少了很多名师这般那般的授课技巧,没有很多名师开口闭口的高深理念,他用最实在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呈现着对语文课堂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寻常”的他却是中国语文界的一个“另类”。他的课,很多人初听之后,觉得稀松平常;慢品之下,却又发现高妙难言。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名师之“名”,非在其形,“名”在其内。一句话,名师不是一天炼就的。
    机缘巧合,这次能够近距离地和余老师接触几天,让人感受至深的不是其看似寻常实则高深的教学艺术,而是盛名之下他依然保持的那颗朴实的心。
    一直想请他来给小城的语文老师上次课,让老师们直观地接触到他的课堂教学,感受其对语文教学本真的理解和思考。因为和余老师以前除了在杂志上读到,在视频里看到,就没有任何的接触了。于是只好麻烦名校一位和余老师比较熟悉的朋友。
    原本以为颇费周折,结果第二天朋友就回了电话:余老师答应了,问你们具体定在什么时间?有什么要求?上什么课?内容怎么安排?
    见惯了太多“大师”的做派,这过于随和、过于给主办方主动的专家还是第一次遇到。
    “那就随便余老师吧?不要太为难他专门准备。”
    “也不是专门准备,余老师的意思就是问你们需要他来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根据你们的需求,好达到最好效果。”朋友帮着解释。
    沟通之后,初步定为上八年级的《陋室铭》,九年级的《孤独之旅》,然后做一个讲座《教学设计的八字诀》。看到朋友短信转来的余老师的上课内容,我暗自高兴。
    文言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经典的文言文如何上出新意?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上出“文言味”?如何让朗读教学不流于形式,而有实际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这篇短小的文言文如何“深教”,让学生体会蕴含其间的深刻内涵?选择《陋室铭》,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现代文阅读如何不形式化?如何切实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如何让学生真实地进行阅读?长文如何“短教”“巧教”?《孤独之旅》无疑是最好的范本。
    而教学设计更是余老师多年的心血,也是其享誉中国语文界的过硬之处。能够亲耳现场聆听其《教学设计的八字诀》。看来余老师不是在敷衍,而是用心选择的。
    因为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一方面很想让活动的效益最大化,让小城的语文老师能够有切实的收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引起老师们对自己语文教学和教学人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想能够在接待上做得更细致一些,让余老师能够感受到小城语文人对他的热情和感谢。
    找到协办的学校,找到承办的部门,和相关人员,召开了两次筹备会。力争每一个点滴都用心,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通过朋友将安排的具体内容告知了余老师,本来应该是习惯成自然的安排,结果朋友转达余老师的话:太费心了,太麻烦了,不要住那么好的宾馆,不要考虑吃什么,随便就好,我就是愿意和大家交流……
    实实在在的感动,不是因为他是名师,而是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的慈祥和理解。
    上课的头一天,他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地方参加一个全国的课堂展示活动。上两节课,然后一个讲座,满满当当的半天。本来担心马不停蹄,舟车劳顿,他身体扛不住,需要午饭后休息一会。于是接他的老师告诉他,他可以休息一会儿,然后他们再来接他。结果正匆忙吃饭的他赶紧说,马上就收拾东西走,免得大家无谓地在那里等。当接他的老师向我转述这个细节的时候,留给我的依旧是感动。
    到了小城之后,邀请了几位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一起陪同。领导们有事处理,一个领导都不能出场,他们要我转述对余老师的抱歉。本来以为余老师会有一丝不快,结果他笑着说,这样就挺好啊,领导们干他们的事情,你们陪着我聊聊语文是最愉快的了。
    安排余老师到小城最富有人文气息的几个地方去逛了一逛,同时专门到他第二天要上的课文《陋室铭》中提到的“西蜀子云亭”去看了看。斯人已去,其墓破落,苍柏农舍,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颇有几分苍凉之感。
    晚上的接待,简单而热情。饭桌之上,聚集的都是这个小城热爱语文热爱教学之人,大家觥筹交错之间谈论的全是语文,全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吃饭成了其次,教学变成主题。余老师兴致颇高,言谈间妙语迭出,让人受用。同行的领导询问余老师在工作之余有什么爱好时,他显然没明白领导的意思,很专注地回答:看书,写字,我退休后比退休前时间安排得还紧,经常是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不起身,那些发表的文章都是一个个敲出来的,除了这两件事情,没有其他的爱好……
    语文下酒,其情也酣,所有人都如此单纯地围绕着一个话题谈得如此尽兴。晚餐结束时,窗外已月色朦胧。
下楼的时候,他小声地说:太热情了,不必要这么麻烦。
    征询他是否愿意一起去喝下茶时,他坚决地说:回宾馆,我要修改一下课件,你们明天听到的《陋室铭》,将是我的第九稿。
    回来的路上,我们几个不禁感叹:真正的大师都是谦逊的长者,真正的高手都是从最简单的做起。
    第二天上课的时间定的是早上八点半,本来都觉得愧疚,因为内容实在太满,为了最大限度地“压榨”余老师,只好这么早开始。结果不到八点十分,听课的教师都还没有来齐,余老师都已经让接他的老师接来了。进入会场之后,老师们轮番过来寒暄,他始终微笑着和每一个人打着招呼,没有半点的敷衍。试试多媒体,调调麦克风,翻翻语文书,和上第一节课的学生小声交谈……一切都显得那么严谨,而没有半点的随意。
    孩子们略有些紧张,一是因为下面坐着几百人,二是第一次和这样的老师上课。头几天,校门口的大幅海报,校园内LED的滚动播放,班主任的再三强调,都给孩子们无形中增加了压力。课堂开始不久,在余老师亲和的话语,亲切的微笑之下,孩子们逐渐放松,接二连三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明显融入了课堂之中。再次想起了那句关于课堂的经典之语:名师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进入场景,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威将他们驱除在外。
    课堂上的余老师宛如邻居家最慈祥的那位老爷爷,等待孩子回答的时候,他始终微笑着;点评学生回答时,他总是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孩子的回答,然后将其指引到更新更深的地方。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完全放松,从手中紧握的笔头,从眼中投入的神色,都知道,这些孩子已经融入其中了。
    两节课结束了,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本地的、外地的、甚至还有从大学赶来的听课老师如潮水般涌了过来。签名、合影、请教……签名的书一本又一本,很多老师都带着《听余映潮讲课》《余映潮讲语文》等书,他在每一本书上都工整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写上鼓励的话语;合影的人一拨又一拨,单人的,集体的,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带着他标志性的慈祥微笑;还有很多老师见缝插针,挤上去,询问着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整整二十分钟都没有丝毫的休息,马上就要讲座了,请余老师稍微休息一下。他摆摆手:不耽误时间,接着来。
    然后就是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教学设计的八字诀》。实、精、简、情、活、趣、美、丰,八个设计观点在他口中娓娓道来,亲切平和的话语,精巧用心的例子,让老师们听得颔首、微笑。讲到激情处,余老师针砭时弊,痛陈当前语文教学之弊端,其言切切,其神肃然;谈到得意处,六十六岁的他轻言自己当初如何准备,终于得来这神来一笔,脸上露出孩子般的微笑。让人无比佩服的是,所有的案例如数家珍,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的照本宣科,每一个观点,每一处案例都直击听者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讲座结束已经是十二点半了,看着余老师不停地擦着额上渗出的汗珠,站在旁边的我实在觉得不好意思。老师们又一拨拨地涌了上来合影、签名。只好违心地不停地劝阻,我也深深理解老师这份对课堂对教学对名师的热情,但是从早上八点半到现在整整四个小时口不停地讲下来,年轻力壮者尚且抗不住,何况是六十六岁的一位老人!
    终于上了车,前往吃饭的地点。车上,余老师边擦汗,边如孩子一般地说道:如果有时间,我还讲,我还想和老师们交流……没有对教学如此的热爱,不可能有如此纯真的情怀。
    午饭安排在小城颇有特色的水乡,餐厅外就是水乡颇有名气的一条大河,两岸绿树如盖,河水清且涟漪。顾不得自己的饥肠辘辘,余老师又和大家一起谈起课堂教学。他谈到他的海量阅读,“痛苦”备课;谈到他字斟句酌,不放过文本任何一个字眼;谈到他的板块设计,一次次的推倒超越;谈到他的不停修改,绝不重复……一桌人静静聆听,吃饭成了其次,窗外的水声成了最美的和声。
    另一个城市的教育局下午过来接他,席间不停地收到催促的电话。聚会在催促中不得不结束了。
    将余老师送上车,再次向他表示感谢时,他用力地摆摆手,大声说到:“不用,不用,这些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还要感谢你们热情周到的接待,你们的语文教研氛围太好了,太好了!”
    送走余老师,和接待的老师一起走回学校。到了学校门口,大幅介绍余老师的海报映入眼帘,海报上特意选择了一张他在课堂上微笑着听学生回答的照片作为背景。他的微笑,真切而无丝毫的做作,那份背后的力量直击人心。回想这段时间的接触,却完完全全地没有感受到他一点“名师”的派头,就是一位邻家的长者,慈祥而温厚。
    不去“做”名师,才能真正成为名师。
    “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余映潮’是如何炼出来的!”领导在余老师讲座结束时的话,突然蹦在了我的耳边。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5:52 , Processed in 0.1336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