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诗的接受品质及其“附加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2 23:0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诗的接受品质及其附加值
——“余秀华热触探
陈仲义
    一
    2015年应是中国诗歌的接受年?多数受众对余秀华诗歌报以点赞,其中也夹杂反对、批评、不屑与质疑。即便徐敬亚在肯定“余热”的同时,也警告说:网络上的诗,会有一首接一首的热度诗被人们关注,而最优秀的超越时代的诗,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哀的潜伏者,等待后世的发现。但是,这一次的“热度”不同。不同于此前的“梨花体”“乌青体”,在于前者的“废话”流布,经由网络恶意“起哄”形成闹剧性狂欢,而后者的文本经得住一番推敲与检验。接受的重要征象是,不少诗歌从业者认真地卷了进去,对诗歌各种基本问题再次发声。

    先看看三位有代表性的说法。
    “始作俑者”之一沈睿,出于女权与女性的高度敏识,在阅读1百多首余诗后,激动不已地高调力挺,“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犹如横空出世般喷发,诗坛为之振聋发聩,横扫了当代酸腐文人的无病呻吟。”意犹未尽,比较文学博士做出大胆类比,称余秀华为中国的迪金森。两者未尝不能比较:同一性别、同是疾患、同为“封闭”、同被“埋没”。然而,最大的不同是,迪金森经历了足足七十年的经典化过程,经历了时空、地缘、公众的反复推敲,得以确立世界级标高,而余秀华,才刚刚开始。

    奇怪的倒是沈浩波,作为肉身化写作的带头人,对于同道或相近维度的写作者本应出于本能同情,多点鼓励,却做出“写得并不好”的断言,其逻辑是建立在诗人许立志的主动死亡——用这把“至高无上”的标杆,来“压低”处于生存被动、挣扎的余秀华,从而得出余作是“苦难熬成的心灵鸡汤”,岂不有失准头?

    或许是因为沈浩波一向对“直接性抒情”十分感冒,但也不能因一己好恶,据此来否定诗歌的其他方式,况且人家余秀华写得不错。所谓“直接性抒情”与“白描”、也与沈浩波自诩的“冷抒情”,作为诗歌方式并没什么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有没有写好。比如像下面要分析的“睡你”,单挑一对一,比《一把好乳》写得要好。

    臧棣发表了不乏深刻的意见,肯定余秀华“奇特的领悟能力”“伸张了一种沉睡的生命权力”“直接把语言当做身体”,在这些很到位的褒扬中也露出某些“扞格”:“倒不一定她的诗写得有多好……”这些保留意见都很正常,费解的是臧棣再次把北岛扯了进来,三次斩钉截铁做出全称判断:“余秀华比北岛写得好”。北岛与余秀华有可比性吗?性别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不同、风格不同——却硬生生地“逮住机会”捆绑在一起。说得通吗?

    二.
    所有笼统的争论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得回到文本品质的“廓清”与辨析上。下面以饱受争议的“睡你”为例,看看余够得上何等档次。《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反对者批判它是“荡妇体”,可能被表面用词蛊惑了,尤其是“睡你”贯穿全篇,乍看淫荡、色情、有些味道不对。其实,透过情欲宣泄的表面,可以摸索到内里暗藏的杀机。内涵深处,潜伏着个人生命权力,在时代“交易”的舞台,以一个鲜明的道德败坏的代言词“睡你”,向(男权)权力主义实施了一次“愤青”式反扑。且夹带着一点戏谑、反讽。

    35年前,朦胧的舒婷喊出,“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对人性觉醒的一次吁求。几年之后,伊蕾用十四个排比句《你为什么不来与我同居》,突出女性的“自主”,而今天余秀华公开宣声“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平权”的呼告显示更为彻底的反叛。
向往的爱情无法抚平肉欲的骚动,精神的疼痛难以保持隐忍的极限。对残疾者而言,会有一种周期性的爆发与释放,而诗写成为一个高贵的出口。

    余秀华用肉身化语言打造一条不乏“冒犯”“作践”却是本真的通道。
    全诗虚拟为一种理直气壮的“私奔”情景,既是感性的火燎火辣的“偷情”式倾泻,也是形而上的女性“分权”呐喊。在主人翁身上,相信并没有实质发生的性事,“但在心里啊,却经历过一整个过程。”,这种“意淫”,在正常人身上时有发生,转换为艺术文本之时常推向决绝之诗,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没有情欲的生命,该是一种怎样的荒凉和贫乏。”余秀华涉及到情欲表现,除了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深入内心的“难以启齿”的隐秘,(包括那些在诗歌世界中呼唤的“亦”们、“蔡”们)我们能从她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时代的印痕,如何形成场域的拉力,去遏制她在幽闭中的“困兽犹斗”。
作为被囚禁的一员,她尤要忍受道德与舆论的枪林弹雨,也最容易被“中枪”,一如“荡妇体”的误伤,包括来自此前领头羊沈浩波的误伤:“在这首诗中显得很无聊,甚至给我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睡你”和“被你睡”的强调,有股子庸俗的劲儿”。是这样吗?

    “睡你”是全篇的核心与关键词,作为“定音号”统领全诗。全诗也不是直接性做一竿子插到底的呼喊,而有一波三折的过程。首先是用三个否定之否定(无非……无非……),肯定睡与不睡的同一性,提升了主旨题意,“其实—无非”的句式,其实还隐含思辨的色彩。继而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恐怖场景:火山,河流,政治犯、流民,枪口下的麋鹿和丹顶鹤、灾难、死亡、黑夜……夸张的大词,渲染一个无所不在的“牢房”,可见冲破的阻力与难度有多大。但是,她拥有一种更强大、更决绝的蛮劲——“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有这么一个精神支点,使得她可以义不容辞,赴汤蹈火。结尾时,也不是一味高八度,而是来个小小的拐弯——当然“也会误入歧途”(蝴蝶带入歧途、赞美当成春天、横店当成故乡),或许在思想的诱惑、情欲的欺瞒、欲望的迷失中有所差池,但这一切,都是来自内心那最忠实的呼唤,义无反顾、一决雌雄。甚或不惮使出桀骜不驯、反其道而行之的“报复性”。

    “荡妇体”太标签,色情诗太“卫道”,潜意识里的抗争一旦变成“惊世骇俗”的文本,一定有它“出土”的成因。重要的是,大量类似这样的诗作站得住脚吗?值不值得信赖?笔者在阅读三十首左右之后,愿意做出如下肯定:

    ——情感是人类最大的文库,一个好诗人在情感层面上,能把命运、痛楚、哀伤、欢娱、憧憬表现到一定极致,这是他的深刻所在。女诗人的极端,少数时候是以野性、裸裎,甚而“疯癫”,把对象推到极化之维,做出激烈、浓烈、爆裂的抵达,更多时候还是用微醺、微醉的冥想,碰触心灵深处的涟漪——两者,都是至情至性的表达。率性,可以直入毛孔的颤抖;贴身,可以领会喘息的粗细。而所谓“直接的抒情”,因为真切到这样的程度“我爱我身体里块块锈斑胜过爱你”“我爱,从你的后脑勺/看过去几根白发里的光芒”,即便在类似众多的反复使用中,也无需担心矫情的嫌疑,有时还出色地减弱为更为成熟的 “冷抒情”,

    例如那一场家暴:“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这,是不是又前进了一步?其实,更有大量委婉细致的情感传递被人忽略了:“这锈迹堆积的铁轨许久不通车了/一段铁轨安全得/让人心碎”。这种情感的颤栗性,没有经历生死浮沉,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诗性思维上的灵动,来自直觉与观察的高度适配,更是感觉与想象的有机化合。余秀华摇晃于自然农耕语象,轻盈化解人、事、物间的钮结,轻松打开那些关联或不关联的纽结,不论是感觉麻雀的脚印,“这些小到刚刚心碎的羞涩”,还是想象“酿一坛酒/埋在你的布鞋里/让你随时踩到家乡的秋风”,都让人由衷信服诗的美妙质地,不是随便可以混淆的。

    思维上的“脱靶”、“短路”,不合常理,往往带来意外的震荡。适度的延时或者切断,流水般的镜头感推送,在短暂的间隙留下回味,不像当下,满眼净是蛛网线路、鱼骨线路,纵横交错,艰涩得过于艰涩。读这样的句子“突然爱上自己小小的脚丫,它包庇了一个个坏天气”,平添了几多狡黠、机警,你对这样的诗性思维必定大大产生好感。

    ——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确人们容易苛责余秀华缺乏历史深度的掘进,显得贫血,也欠缺广阔性。其实,她只要在巴掌大的横店惨淡经营,通过针扎般的穴位放射,将余氏的“这一个”人生“镜像”擦拭得格外明亮、耀眼,就够了。你不能要求一个跳高运动员必须包揽十项全能。生存、厄运、磨难,都可以在一滴水里找到反光。

    何况长期困顿、抑闭体验的积累,偶尔也能冒出这样普遍的哲思:“一个人身上是层层叠叠的死亡和重生”。对于女性诗人的软肋来说,感性与智性在交融中适当倾斜前者,更符合性别特点和优势,像逆向思维的《雅安,与我有什么关系》、“侧喻”思维的《一把没有子弹的枪》,以及《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都显示某种活络。当不够丰富的思维范式开始被相近、相似的倾诉方式所累,余秀华才会遇到自己的瓶颈。当思想的凝重、深度、力度被新的追求、新的要求所期盼,余秀华才真的面对如何破解难关。

    ——语言散发着一种醇度,不是人为勾兑、掺杂太多异质的那种辣喉,而是入口可供生津的香槟。语感流畅婉转、语词自然抱朴,属于“天生丽质”的类型。能够感觉是顺手拈来的平易,语象简单,但不是简陋,语调单纯,但不缺涵咏,有野生、灵异成分,也有修辞机巧。

    笔者更喜欢那些尖新的部分:如“爬满虱子的白月光”,一次贴近事景却意外的搭配,就出落为一条闪光的标题。“亲爱的,你要把钥匙捏出潮汐”,通过手部一个动作“捏”字,再通过潮湿手汗扩为潮汐,轻松完成一次陌生化的“私奔”。普遍语境是“一个执意让身体长草的人/把虫鸣含在嘴里”——清澈、透明,沾满芙蓉的露水,不同于当下许多粗糙与生硬。

    所有人都知道,好诗是用生命、泪水、疼痛去结晶的。生命体验的本真、自然质朴,经过语感的催化,外化为纸上的分行建筑。她的一些诗作具备好诗的基本质素,具备迅速进入“召唤结构”的响应条件(只差导火线)。她的特殊遭际缩小文本生成与接受的落差,她的传达方式容易让“情性美学”或“情灵美学”(自撰),迅速抵达接受心理中的“动容”部位。

    与其他文本相比较,最大不同可能是,其他作者呈现时似乎总隔着一层衣服或一层薄纱,而她是身体、语言、语感,连同修辞瞬间性“闪出”,其文本是完全与泥土、狗吠、心悸、厚厚的雪被粘连在一起的。反观许多作者的文本是编出来,凑出来,刻出来。余秀华不是,如泉眼般自然涌冒出来,我愿意把这一难得的喷发看成一种“造化”。

    从接受美学角度上考量,感动、打动人是接受的基础与前提。简单地把“感动”看成大众接受的初级标签是错误的。深究下去,“感动”这一大萝筐,还可承载——像微微的触动、深深的震动、激烈的撼动、持续的波动、暗暗的挑动、莫名的颤动、意外的惊动,诸如此类的“心动”。感动既有表层与深层、肤浅与深刻之分,也有形态、层级的细微之分。

    换句话说,悄然心动或怦然心动,所带来的温暖、澄明、抚慰、照亮,是好诗接受的一般“体征”,正是余秀华诗歌的基本盘面,呈现出诗歌基本品质与质素,酿成的总体“感动”效应,符合接受的审美尺度与需求,她最终才得以自己的先天“短板”,反倒收获一场诗歌的“嘉华”。   
               
    三.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诗歌文本背后,驮上了太多沉重的“附加值”(地位、权力、光环、资本、乃至某一类器官),其中死亡是最大的附加值,尤其是非正常死亡,它鼓舞人们在彼岸供奉更接近完美的祭品。
在轰动效应后面,“脑瘫”是不是起到某种关键作用?脑瘫是指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历卡与二级残疾证,证实病患的确凿性,连余秀华本人也不否认,她甚至对自己的缺陷有一种近乎残忍的坦然。脑瘫就是脑瘫,承认与不承认都是客观事实,没有什么可以害怕侮辱、污蔑、歧视之类的说项。问题是,如同死亡给诗人与文本带来巨大的增值那样,一切关注的力量都抓住这一变劣为优的“资本”(从励志、从不幸、从苦难、从亲情、从婚姻)层层加码,反倒忘了最重要的诗人身份与文本本身。而如果真正关注脑瘫,不妨探触一下残疾与创作的复杂关联。

    网上披露的两件事值得注意:一是女诗人在曾经活跃过、也曾因“出言不逊”被禁言半年处分的中国诗歌流派网上,贴出咒骂一位提携过她的论坛主编、花甲老诗人的“狗日诗”,【1】(排除对体制“王法”同音的借用),皆是不堪入目的粗话。二是女诗人对长达“七年之痒”帮助过她的荆门晚报副刊部副主任发难,充满“言之凿凿”的血泪控诉。【2】联系报道提到的女诗人生活中“脾气不好、骂人、粗鲁”,联系她在湖南文艺版的自序里说“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以及她的自我评价“性格不好,像魔鬼。”实在有必要在她的诗歌发生学里——具有统摄指挥中心的脑残部位——略做些正负两面的辨析。

    人的大脑至今还是一个“黑箱”,一千亿个神经元和一百万亿个连接的“突触”,组成宇宙间最精密复杂的结构。因为窒息缺氧损害某一部分,会带来巨大不幸,然而上帝同时打开另一扇窗——强大的补偿机制,在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中选中了他(她),奇迹得以降临:那些萎缩、残缺,判处死刑的功能,经由幸运之手竣疏、打通,矫正,不仅恢复常态,而且超常运转,否则,何以解释无望的毁灭之际,世界上还能出现在计算、记忆、作曲、绘画、指挥、象围棋等诸领域出现的“特异功能”——极少数、极罕见的无师自通的天才?(差两三档的称为天赋、天分吧?)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说话嗫嚅、写字颤抖的农妇,拿出一些惊艳之作,不能说没有一点天赋、天分成因。我们无法窥视大脑皮质2毫米以下的秘密,无法读懂上帝掷出骰子在左半脑的语言区域划出什么弧线,更无法领悟颞叶与海马回的兴奋点,在无尽的暗夜里如何“闪烁”,但相信人类先贤经过长期观察得出的某些结论,如柏拉图认为:“没有某种一定的疯癫,就成不了诗人。”【3】叔本华也认为:“天才的性能和疯癫有着相互为邻的一条边界,甚至相互交错。”【4】雅克·马利坦甚至合法化:“诗人完全属于非理性”, “诗以快活的自然的天才要求于诗人。或以疯狂的气质要求于他。”【5】所以世界诗坛上广泛流传的名言是“诗人是半个疯子”。这是基于诗歌写作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瞬间爆发的能量因高度敏感又高度脆弱,神经系统很容易出现“错位”。

    无须讳言,严重伤疾造成的心理障碍,是无法绕过的。根据常识,不难推断女诗人纠结于自卑心理的永在折磨。也不难理解强烈的自卑,反弹出强烈挣脱的桀傲心理,两者相互对抗、又相互和解,但是一旦出现失衡,麻烦就来了:

    可能会表现出某种“臆想症”,比如渴望爱情,却因他人多一点关爱,而误为“真实的存在”和“必定的发生”;可能表现为“致幻”——蛛丝马迹的放大,由无端猜忌渲染为无中生有的“损害”;可能会表现出“强迫症”——过分的偏执,导致不同寻常的“一意孤行”或“孤注一掷”;也可能出现某种“癫狂”——体征为冒犯常规伦理的非人言辞、乖戾作践的古怪行径(自杀倾向、自虐、他虐倾向)。

    如果事态朝严重方向发展,刺激超出可控阈限,本我的劣根加上自我的黑暗,大于超我的自律,那么那些个泼妇骂街、气急败坏、歇斯底里就不可避免。自然,也不可避免给美丽的《云端呓语》(余的博客名)泼上污水。

    超常的灵异能力、旺盛不息的创生能力,与极度敏感,脆弱、神经质联结一体,呈现为一个金币的两面,它们共同塑造着天赋性的艺术人才。这让我想起语言分析大师维特根斯坦,如果强行矫正他的“不安定型人格”,包括他的忧郁、同性恋、变态、恐高症、轻度读写困难,那么世界上会就失去自康德之后又一个伟大影响。我的意思是借维氏说明,天才的疾病无法治愈(治愈了反倒成为失去创造力的常人),而够不着天才等级,但拥有天分、天赋的人,应当是有能力纠正自身的毛病。

    残酷的天才逻辑通常变现为:特异的创造力与人格障碍如影随形,世俗生活与艺术挥霍充满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个悖论几乎是宿命的。必须承认,少部分天才艺术家诗人的人格、精神发育得十分健全完美,这当然得感谢造物主,而大部分出现人格、精神的缺陷(甚至包括重大道德沦丧),也没什么奇怪。人格和文本最好能够统一,但是统一以后可能付出天才减弱甚至完全蒸发的代价。孰轻孰重?

    尽管最后艺术史会容留天才文本,忽略生活“细部”(有些细部成为天才的佐料),这样的两难的确难以取舍。不过,比天才要底几个档次的天赋、天分型的人物太多了,有什么理由为极端言行的“合理性”辩护呢?(包括其粉丝们)。受伤害的当事人有权讨回“公道”,同时在理解真正的天才时多一些宽容。

    眼下是,绝对的天才先不管,有天赋有天分的诗人呢?我们能否尽量避免人品与诗品的“割裂”?优美的诗篇伴随基本的伦理不是更为美好吗?传统“诗教”人品与诗品的相对统难道不应该持续下去吗?对比一下《致雷平阳》与《狗日的王法》(排除对体制“王法”的同音借用),简直叫人目瞪口呆,判若两人。

    的确,当脑部疾患的正能量以特殊的形式(冥想、出神、白日梦)使出最大化释放,得以创造灿烂之歌,而当某种极端、偏执情绪朝负面涌动,往往将基本伦理中的真善美置之度外,会变得不可理喻。贲张的脑电波经由酒神的迷狂,转换为分行的飞翔,是众望所归;但某种“短路”“卡壳”,叵测的神经涡流会变得兴风作浪,让人担忧。冷静之余,相信女诗人会有所反省(包括向王法道歉;包括自毙“千里送阴毛”之类的东西)。必要时候,当地心理医学应给予积极适切的疏导。

    脑瘫的“附加值”继续在发酵。媒体的美化、加工,扩散效应不可阻挡。昨天左手的无名指割破了,会滴血成一次翩翩起舞的白日梦;鼓腮吹哨,顺手拔下一小撮白兔毛,很快就转换成一次灵感的生发;一次低级的“车马换炮”,也会演绎成妙手回春。如果证实是百年新诗史上的女性第一遭,那真是个不小的奇迹,如果再证实是三千年诗歌史的“头筹”,那就是大大的神迹。狂欢的大众不愿也不会把文本与疾病分开,乐意“合二而一”地让中国版的阿甘正传播扬,以便励志成长。只有部分严肃的诗坛较真地区分文本质地与附加值,力图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维护纯粹的诗歌(臧棣与鹰之不是提出中国女诗人至少有三十位的水平不亚于余氏?)上帝把各种类型的“信使”安排在各种轨道,那就在各种轨道上“自行其道”吧。

    最有可比性才是殷龙龙,殷龙龙的同类疾患更加严重,至今还拄着拐棍,但历史和互联网的合力——在大众的层面上选择了更为新鲜的“天使”,让更具思想深度力度的他失之交臂。因为性别、因为城市位置、因为深度、因为多了14岁,使得附加值的优势“荡然无存”。

    无以伦比的“附加值”加持这场嘉年华。其实“附加值”的最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张执浩说得对:即使是天才,也是禁不起透支的。面对各种“围剿”:聚光灯,访谈、表态、邀请、影像、碟片、签约、传记,几近零距离的隐私,甚至于那一只兔子的哈欠(如果有的话),都可能引发一场场蝴蝶效应。媒体的“海啸”最容易迅速摧毁一个人。幸好,余秀华清醒看到附加值后面的东西,十分坦然:“我的诗歌没你们说得那么好”、“姑奶奶还是写自己的诗”、“不是什么千里马。充其量是一头跛驴”、“随时可以消失的东西,都是不能指望的”。

    但是所有一切“关怀”的力量,都还在吞吃“透支”,构成余秀华否极泰来、“连想都不敢想”的丰厚馈赠,同时又形成巨大“斨害”。在人生新一轮的精神悖论中,余秀华真切的“情性”、“情灵”美学,还能保持多久?在未来的抗争中,我们祝愿她走得更远。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5:55 , Processed in 0.1214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