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2 14: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比较文学专业必读书目作者: 爱读书网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总第26期(1907)。
王国维:《人间词话》,《国粹学报》总第47期(1908)。
令飞(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2、7期(1908)。
迅行(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7期(1908)。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杂志》70-86号(1919)。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2卷3期(1921)。
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11月9日。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
梁启超:《情圣杜甫》,《晨报副镌》1922年5月28-29日。
梁宗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镌》1926年3月25-31日。
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文学周报》11月18日(1926)。
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本2分(1930)。
方重:《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原载《文哲季刊》2卷1期(1931)。
钱钟书:《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集。
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1964年第1册。
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 1979年第4期。
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冯至:《杜甫与歌德》,《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6辑。
乐黛云:《尼采和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王佐良: 《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 《文艺研究》,  1983年第4期。
张隆溪:《诗无达估》,《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陈平原:《林语堂与东西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读书》,1985年第5期。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刘绍棠、赵德明等:《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 1988年。
李明滨:《苏联文学在中国》,《莫斯科大学学报》,1990年。
[美]浦安迪:《叙事学与中国小说》,《中国比较文学通话》,1991年。
陶洁:《福克纳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1991年第2期。
周宪:《三种文学史模式与三个悖论——现代西方文学史理论透视》,《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
赵毅衡:《中西小说的叙述分层》,《中国比较文学》,1988年第1期。
曹顺庆:《哲理与文思: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哲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
[荷]杜威·佛克马:《东西方及其他地方的诗学:批评还是研究》,《文艺报》,1992,3.
叶舒宪:《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书城》,1994年第1期。
乐黛云:《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4期。
曹顺庆:《思想反叛浪潮的起落:十四至十六世纪中外文化与文论思潮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美] 浦安迪:《平行线交汇何方:中西文学中的对仗》,黄成林、宋伟杰译。见乐黛云、
陈珏编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美] 欧阳桢:《诗学中的两级对立范式——中西文学之前提》,袁伟译,见上书。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宏观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碰撞的轨迹》,《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2期。
曾艳兵:《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文史哲》,1997年第2期。
袁获涌:《郭沫若与法国文学》,《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4期。
解志熙:《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陈建华:《论五十年代后期的中苏文学关系》,《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杨昌龙:《萨特在中国》,《东方丛刊》,1998年第3期。
藤井省三:《日本文学越境中国的时候》,《读书》,1998年第10期。
李明滨:《中国的普希金研究》,《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1期。
杨武能:《百年回响歌一曲——〈浮士德〉在中国之接受》,《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4期。
[荷]杜威·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
王友贵:《乔伊斯在中国:1922-1999》,《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2期。
张旭东等:《巴金与基督教》,《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陈惇:《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吴元迈:《“把历史还给历史”:苏联文论在新中国的历史命运》,《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1期。
林精华:《论五四时期对俄国文学的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史忠义:《两组诗学价值的中西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4 20:47 , Processed in 0.1032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