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9 12: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上)

校长室在哪里?


曾经在一些学校的学生中做过一个关于“校长室在哪里”的调查,结果令人意外,也叫人遗憾。80%以上的学生或说不知道或曰不清楚。

如果对该项调查不以为然的话,我们可以找出诸多理由,譬如学校规模太大,校长工作太忙,来说明这个调查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们把校长仅仅当作一个行政官员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为校长开脱:校长面对的是教师,与学生打交道应该是教师的本分,如此说来,这个调查结果也就十分自然、不足为奇。

可是,如果我们把校长的职责再梳理一遍,仍然不得不把“教育”这个字眼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在当下做一名校长有诸多难处,内部的困惑和外部的干扰也可能层出不穷,但是,理过千头万绪之后,我们仍然无法回避“教育”这项最根本的职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孩子心中已经没有太多的迷信和权威,但是,校长在一所学校中对孩子们的影响力还是不可低估的。校长的爱憎好恶,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们的爱憎好恶;校长的言行举止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每每在关键时刻,校长到底在想些什么?面对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校长是如何的脸色?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时,校长又是怎样的眼神?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学生人生历程中的绊脚石。身为校长,能够明确自己的身份,在教育中小心翼翼而又大显身手,是一件恪守本分、责无旁贷的责任。

2011年,我们去美国纽约市的斯蒂文森中学考察,发现该校的校长极力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在带我们考察学校的两个小时里,他一箭双雕,表面上是带我们参观学校,实际是在进行着他的走动管理,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断地创造与学生接触、互动的机会。在教室里,他不时参与到师生的课堂讨论中,如果因为时间所限不能深度参与,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开个适度的玩笑也是他的特长。在走廊里遇到脸色忧郁的孩子,他也要驻足停下来,与之交谈几句。当然,收走在扶梯上丢下的学生手机,抽查学生的橱子,没收学生的扑克,作为一位“公平的仲裁者”,他也是毫不含糊的。最后,校长告诉我们,11点到 12点的一个小时,是他雷打不动、接待老师和学生的时间,这个时间谁也别想让他离开办公室,他必须随时等待不期而至的或预约好的老师和学生们。

这位校长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何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仍然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不缺位,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对学生施展影响,扩大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当是目前许多校长面临的一大挑战。

说实话,我们对校长有着太多的期待,于是校长的责任和压力也似乎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但是,校长不能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位管理者,单就在学生面前的地位来说,他还应该首先是一位首席教育官。

首席教育官影响到的,往往是学生的精神与梦想。回顾教育家张伯苓,其实我们已记不得他在人、财、物方面如何管理学校,也想不起他是如何与社会各方周旋以保护南开的利益,但是,他所提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其实也是南开的灵魂)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南开学子甚或整个中华民族。校长室该在哪里,校长该如何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职责”?值得我们三思。


关注最基本的管理单位


学校最重要的单位在哪里?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有人说,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导处是要害之要害;有人说,我们正在实现科研兴校战略,教科室在学校里的作用举足轻重;也有人说,我们的管理重心在年级组,年级组的地位自不待言。

没错,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的作用显而易见,不可小视。然而,它们毕竟与学生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惠及学生,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说,这样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

因而,关注最基本的管理单位:班级和备课组,通过它们本身的质量状况来判断并实施管理,是学校管理者的最佳选择。

作为学校管理者可能会有一些重大决策,检验这些决策的质量,也应该到班级里去看一看。我们可能会推进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弄清楚这些改革的情况,也必须到教室里观察一下课堂有没有变化,而且,只有班级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改善了,我们才可以放心地认为,学校开始改善。

脱离教室和班级的时间长了,我们往往容易以更大的管理单位衡量工作的成效,诸如教学楼的走廊里是不是快、静、齐,几千人的课间操是不是令客人和领导称许,联欢晚会的观众席上鼓掌与喝彩是不是健康有序。这些很容易得到关注、也容易关注的东西多了,就极容易让它们取代孩子们天天生活的教室和班级。

晨会上,班主任老师的脸色,决定着教室里一天的温度;教室里,科任老师的神情,影响着全班孩子一节课的心情。同学间是团结友爱还是帮派林立,师生情是纯洁高尚还是充满铜臭——每一位同学都是在特定的班级和教室里成长的,特定班级和特定教室的力量,决定着我们学校真实的教育成效。

班级管理绝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学校管理者的目光要时刻盯住班级的质量,从制度建设、班主任的培养选拔一直到评价激励,都必须用心用力。

与班级管理一样,重视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学校宏观教学管理可以有许多,但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还是要依靠备课组这个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教学目标如何确立,重点、难点是否明确,教学起点到底在哪里……离开了具体的进度、内容、学情,任何教学理论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在备课组里下功夫,让教学专家产生在备课组,让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辐射到所有课堂。我们的教学效益就会大不一样。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备课组最有利于营造小家庭的温馨,也最可能凝滞剑拔弩张的氛围,每一位成员天天面对的似乎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可能产生或使孩子“鸡飞狗跳”或让学生“龙腾虎跃”的课堂生活;备课组最有可能成为一个团队,也最有可能变成一个相互争斗的角逐场,在这样一个最小而又最为基本的组织里,老师们可以成长,可以停滞,甚至也可能泯灭。所以,如何建设好备课组,是对学校管理者智慧的一个考验。

管理学上有一个划小管理单位的策略,军事领域里有一个小分队作战的理论。在学校里,关注最基本的管理单位——班级和备课组至关重要,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也是最为高效的管理策略。


管理知名度与扩大影响力


一所学校没有一定的知名度,肯定不能算作名校;一位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也不会列入名校长之列。可是,近些年出现了许多为提高自己知名度而孜孜以求的“明星校长”,很可能会影响他们成为真正的名校长或者教育家。

知名度是很有诱惑力的。为了它,市场营销者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因为产品有了知名度,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说,知名度决定着公司的竞争力,知名度本身就是企业的实力。

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校长也和企业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位校长的知名度当小心管理为好。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不如有些知名度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如果任由知名度恶性膨胀,虽不能说是贻害无穷,但起码会对校长及其学校发展构成些许障碍。

知名度很容易造就行色匆匆的校长,他们被各种峰会和论坛挟裹到了校园之外;知名度也很容易让校长头脑发热,学校里的决策往往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校长个人的主观色彩。知名度也很容易造成封闭的胸怀和排斥的头脑,不再学人之长,丧失反思能力。这些,常常是知名度太高的惨痛代价。如果我们不提防知名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时间久了,就会应了诸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老话。

所以,能否管理好自身的知名度,就成为一位校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管理知名度当然是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但控制知名度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件很矛盾、很为难的事情。因为要回避许多闪光灯,拒绝许多邀请函,从容面对各路评奖,淡定面对各种典礼。这种拒绝与回避,如果校长没有一定的定力,没有明确的事业追求和人生目标,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比起接受与选择要困难上百倍。

当然,管理知名度并不意味着压缩自己的责任。一位真正有作为的校长,应该在控制知名度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通过校长潜心耕耘、悉心求索而形成教育思想或管理思想来实现的。当我们能够排除干扰,从容淡定地在校园里春种秋收,我们才有可能拿出真材实料,用自己的智慧影响别人,改变教育,甚至改变世界,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在乎这些东西一定要打上自己的注册商标,只要它影响了社会,确有成效,我们就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影响力也完全可以在控制知名度的情况下实现。



学校慎提执行力


面对着执行力的书籍畅销,执行力的培训走红,执行力的各路新闻满天飞的局面,有位做校长的朋友有些苦恼地告诉我,学校内部的执行力欠缺,学校决策的许多事情在老师层面很难贯彻到底。

我想起了“人民公社”时期管理生产队的诸多笑话。当“人民公社”作为一级核算单位时,“人民公社”管理者的责任和压力自不待说。“人民公社”管理的各个生产队,情况千差万别,尤其是类似播种、收割、捉虫、施肥的事情,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不同墒情,应该做的事情肯定各不相同。但在管理中,各个生产队常被告知要按照“公社”领导的要求,统一步调齐步走。于是,矛盾冲突就会发生了:那些一切听从指挥的生产队,收成很差,而那些不太听话的生产队反而仓满囤尖。这些现象经常会让“公社”领导感到十分尴尬。

教育有点类似农业,每一位老师面对着千差万别、富有个性的学生和教育情境,每一个学科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又十分独特而不可重复,身处第一线的老师当然也包括干部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全新的挑战,他们应对挑战的决策不仅会因为挑战本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会因为他们自身的素质、经历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个时候让他们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施行统一的教育行为,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对一位管理者来说,尽管政令畅通、一言九鼎的情形颇具诱惑力,又很能满足虚荣心,但却不能成为学校管理工作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一位聪明的校长,应该尽可能淡化行政的力量,让更多的事情在协商、协调和协作中解决掉。正如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土光敏夫所言,权力是把传家宝刀,最好不要拔刀出鞘。

在学校推进学科和学术领域的改革中,我一直坚持躲在后台,尽量避免以行政的力量和校长的身份与老师们对话,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位学校管理者都不可能谙熟所有的学科教学,而说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则更可能捉襟见肘;如果你在老师们不好意思反驳你或没有胆量说穿真相的时候,盲目自大地做出若干有违规律的决策来,那教育不仅会走向迷茫,更可能让学校充满了诸多的无奈。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要说,如此这般,不是放纵落后、听任懈怠了吗?其实,当有的老师真的对我们的指挥、对我们的要求还没有想清楚或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时,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暂时落后,给他们时间去思考,给他们机会去体验,一旦他们自己想清楚了,真正科学、切实、有效的执行力就会在他们自己身上生长,这样的执行力才是学校里真正需要的。

我们在学校里设立“教育家书院”,就是为了构建由优秀教师负责的培训机制,就是让一些既优秀又普通的老师与各类处于不同成长期的老师们去商量他们各自不同的成长方式。这样的协商中可能有争论、有否决,但很容易避免让老师们“被培训”。我们在学校里设立“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也是为了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形态,并尽可能让一切都循着老师们能力的可及性和精力的可能性,而尤其重要的,是让研究遵循着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去进行。在这里,协商扮演了一个行政的力量所不能扮演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句教育界耳熟能详的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淡化行政的力量,避免一些不太靠谱的过于强大的行政执行力,让协商发挥更大的作用。


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曾经听过一节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复习课,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任务是让每一个小组用5分钟时间,共同完成本章内容的知识梳理并绘制知识结构网络图,以方便他们日后的理解和记忆。我发现,5分钟过去了,8分钟也过去了,但没有一个小组能完成老师的任务,甚至接近一半的小组真正的工作还没有开始。因为,他们的思想尚未统一,小组每个成员都各执己见,他们都希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梳理和归纳。为什么会这样?道路很简单,每一位同学的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都千差万别,他们关于抗日战争结构图和知识树的绘制方法也必然有着诸多个性化的思考,让一个小组四位同学去绘制一模一样的东西,既不符合他们各自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以后他们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我们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选错了。按照常理,我们应该将绘制结构图的任务交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在研究教材、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习惯去构建符合自己特点的图系,这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当然,到这一步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分享展示,取长补短,让同学们丰富、完善,或修正自己的图表。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经与一位讲课十分精彩的老师谈心,他向我袒露了他对自己两节课的反思。他谈道,一节课上,他以自己早已习惯的讲授法为主,效率和效果都达到了最佳,且学生喜欢;但同样内容的另一节课,他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不仅课堂平淡无味,而且连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说实在话,因为有过同样的教学体验,我十分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当老师在讲台上酣畅淋漓的讲授时,当老师面对讲台下那些聚精会神甚至如痴如醉的脸庞时,讲课的确是一件叫人非常享受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孩子最终要离开课堂,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就没有人给他们讲课了,所以我们应该及早帮助他们准备好相应的除了听之外的其他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有诸多方法,但帮助学生选择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动手做与亲身体验肯定是一种既受学生欢迎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时也需慎之又慎。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是伟大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那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诗作,内涵挖掘要凭借学生的想象。可是,老师却要大部分同学体验一把躺在床上的感觉,让接近一半的同学爬到课桌上躺下,本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变得滑稽可笑。这里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老师没有选择到适合的学习方式。毕竟,再好的形势也要与相适应的内容匹配才好。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明白我为什么一直不赞成用一种教学模式统率全校课堂:每一个学科是如此不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有着如此独特的内涵,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品格、气质和教学经验……诸多不同,怎能用一个相同的教学模式去应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和个性各异的学生?   慎重呀!切不可用一个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塞满许多的脑袋,一位管理者也万不可习惯于把别人的脑袋执意地当做自己思想的跑马场。

管理学生学习

当我提出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都要管理学生学习时,我隐隐能体察到有些老师内心的惊讶。其实,静心想一想,即使是对此心存狐疑的老师,事实上也不同程度地这样做着 ,只是他们还没有去系统思考,主动作为罢了。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倩,是决定我们管理学生学习的现实依据。现实中,学了今天不知明天的课堂并不少见,校园里天天按照老师的口令亦步亦趋的现象也多有呈现。既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就有责任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全面系统、具体及早地告诉学生。动力来自于目标,压力来自于任务,有了目标和任务,学习才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倩,管理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我们组织教学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站在的角度设计课堂,按照教学迸度确定学习任务。其实,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先退避一边,把暂时先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何处山重水复,何时柳喑花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所有这些都成竹在胸时,再去设计教师的位置,再去把教师放在一个灯火阑珊处。此时的,才是一个崭新的;此时的老师,也才能摇身变为一位智薏的教师,这时候的教学组织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学生学习为着眼点的教学。
管理学生学习,就不能忽略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激励。教师应该是鼓舞者,让学生始终有着不竭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是欣赏者,让学生在欣赏的目光下,自信阳光;教师应该把学生捧在手心,让学生像是躺在妈妈的怀里;教师应该帮学生攀上属于自己的顶峰,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激励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庸,更不是课堂里的奢侈品,她应该充溢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她应该洒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评价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导向性环节,管理学生学习当然不能例外,我在这里特别想说明的是,这里的评价绝不能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关注结果的评价。而且,评价不仅要关注过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扫描和透视,还要将评价工作前置,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就要与学生共同商定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评价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完全可以放手,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的管理下创造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结果就不再是一个期末的分数,而是变得立体、系统、生动。
每次听课,老师们基本都会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为学生留下课后作业。我曾在一节课上看到,一首五言绝句,课堂上老师仅仅让学生读了两遍,其他都是老师的剖析和师生的问答,却偏偏把背诵的任务放在了课后。其实,这个任务在课堂上花三五分钟就可以当堂完成。回顾日常课堂,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仔细分析下来,里面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许多老师从内心深处认为,课堂是老师的时间,而课后才是属于学生的,于是,讲台上的老师表演得淋漓尽致,教室里的学生却兴趣索然。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经典的话,他说,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一位管理者。事实上,我们面对着如此复杂的教学活动,面对着如此多样的教育对象,如果没有一个管理者的心态和胸怀,不去系统思考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仅仅靠传统的讲台和教鞭已经很难应对今日孩子们多彩的世界。

听课、观课与走课

说实在话,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愿意去教室听课了。
为什么?因为我怕干扰真实课堂的自然流程,尤其是担心校长的课为老师连篇累牍的课推波助澜。经常有上课的老师在我们听完课的时候说,这节课本来是那样设计的,由于大家来听课,所以又临时改为这个样子了。我留心归纳了一下,绝大部分的改变,都是为听课的老师、领导增加了新的设计,在原来基础上删除的,则多是学生自己的时间和活动。我很是遗憾,但授课老师们的理由也挺朴素,他们认为,课堂里坐了那么多领导和老师,不意思一下不礼貌。这意思一多,表演的成分就显露无遗了。
看来,我们的听课方式甚至管理教学、研究课堂的方式真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一下了。早在上个世纪,上海教委张民生先生曾提出,要从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我十分赞赏,两个字的改变包含了教育观念的诸多转变。但是,如果认真研究一下我们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有关课堂评价的标准,观察一下我们目前发生在校园里的课堂管理实践,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种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为老师们想一想吧,有人稳稳地坐在教室里盯着授课者,是一件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特别是当我们的身份是领导或专家的时候。如果我们是以学生的学为着眼点的话,其实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离开座位,和授课老师结成同盟,去更多地研究在学生们那里发生着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和美国教育同行曾经探讨过的走课。在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走课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方式。每天到不同的班级里,不同的课堂上,有目的或无目的地转一转、看一看,呆在每一间教室里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遇上需要特别在意的事情也可能盯上整整一个课时,一切根据现时的需要而定。这样的走课,更多地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去判断教学,当然也有评价老师教学的成分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教学管理方式起码不会去暗示授课者加入更多的表演成分。其实,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如果我们能够把许多的听课时间用于参与到老师们关于课堂设计的讨论中,也许发生在课堂里的教学会有着老师们更多的智慧;在课堂设计的环节里,如果老师们能够真切地将新的教学观融入到每一个课堂环节,且这种融入的背后已经有了各位同事甚至包括校长的力量的话,即使他在授课的过程中仍有人坐在教室里盯课,他也不会轻易改弦易辙去为听课者意思一下了。
通常,我们的学校管理者会在情急之中不经意地埋怨老师,诸如没有好的教育观念,因循守旧而缺乏创新,长年累月不会改变,等等。其实,在埋怨之前,还是打量一下我们自己吧!尽管时移事易,但检查备课、抽查作业、坐在教室里听课依然是我们一般校长管理教学的老三样。可是,时代变化了,课程变化了,就连学生也变化了,如果我们的管理者不去改变自己,却想着去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教学,那也不过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
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连续在一个班里听了三节课,授课的都是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但听完之后,却让我陷入了矛盾:如此一节节好课的背后,留给了学生太多的期待,从课堂设计、问题讨论到作业训练,每位老师都似乎希望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成为自己这一学科的专家,未来都报考自己所教的专业,甚至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学科,甚至也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学生,于是,教学的标准在不断拔高,学科的专业性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负担也油然而生。
近两年,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编订和教材的编写,一直有些不同的声音。究其原因,归纳起来,基本都是关于高中语文的定位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到底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还是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或语言学者?这是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时首先要搞清楚的。如果我们不是站在塑造不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各类人才的立场上思考,就很容易陷于学科主义,甚至会因为定位模糊而弄不清真正的教学目标。
说白了,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当然也包括语文课标和语文教材,不能总是把眼睛盯在培养未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上;而数学老师也不要给自己过于专业的使命,因为,不是所有学生能成长为数学家,甚至,连他们是不是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数学也可以商量。在校园里,我们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等学科的老师们可能显得更加明智或者心态更加平和一些,他们专业追求的淡定,反倒给了孩子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避免把学生培养得如同自己一样,其中还有规避学生成长风险的原因。在我过去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学校里,一位杰出的化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结果班上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竟有接近80%的同学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的专业。无需调查研究,我们就可知道,在一个常态班级里,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学生适合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只是他们太热爱自己的化学老师而爱屋及乌罢了。可以推想,如果我们不从中干预,让学生沉下心来再想一想,在爱老师和爱化学之间加以区分,学生们一旦进入了有一天没有他们心爱老师的化学领域,肯定会有相当的学生后悔莫及。
我在山东高密一中工作期间,就已经让学生可以选择任课教师以外的老师做自己的导师,现在,我们又在学生中推行三导师制,甚至我们还为许多班级配备了外教作为助理班主任。不知情的人也许会以为这是别出心裁,甚至会以为是出风头,其实,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听一些多元的声音,能有一些多维的指导,让他们在接触多样性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甚至学会批判。如果一个班的学生都仅仅从班级和任课老师那里接受和吸收各种信息,甚至让他们一个个都像是班主任老师的儿子、女儿,教育的力量倒是大了,表面上也似乎成功了,但对孩子的未来呢?恐怕是不幸大于幸!

参与还是参加?

尽管我们在鼓励学生参加活动时,都喜欢说重在参与,但当学生按照我们的鼓励去积极争取的时候,真正能有机会参与的学生却往往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形体上的参加,不过是活动的旁观者或者陪衬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没有把活动当作每一个人的事情。
于是,运动会上观众往往几倍于运动者,这也是各个学校在建造运动场的时候,一定要不惜代价建造一个偌大看台的原因;于是,我们竟然培养了一些始终当班长,或是一直主持升旗仪式、一直担当各种典礼发言人的学生;于是,我们设计了所有都是个别学生参与而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参加的活动;于是,当我们想起来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的时候,却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事倍功半!
基于这样的教训,我们在确定学生活动的原则时,力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尤其是主张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在实践过程中,就是尽可能把活动范围变小,主题、主旨明确。譬如,我们的春季趣味运动会,由过去在操场上全校一起参加,变成小团队寻找社会上一些专业性场所分类举办,甚至升旗仪式也尝试着在不同范围里,用不同的形式举行,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
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没有大的活动自然也是缺憾。
2010年的开学典礼给了我们信心,原来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4000多名师生员工同时参加的活动里,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其中的媒介就是一本开学护照。在这本护照里,有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亲子之间签名留言等一系列栏目。在被严格限定不得超过3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各位嘉宾通过大屏幕,现场抽取幸运师生上台互致祝福并签名留言,这一环节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接下来则是全场老师为每位学生颁发开学护照、师生相互签名留言的时间,台上台下,都是激动的心跳、洋溢的笑脸、欢乐的海洋。这个时候,我们才感到,每一个人的确参与了活动,活动已经属于每一个人。
有这样的经验,泼水节诞生了,狂欢节也诞生了;篝火晚会、师生舞会也复活了——这些活动无需特意策划,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往往是水到渠成,只要我们预先把活动的主题想清楚并将之埋下伏笔就行了。
一个文明社会的建设需要成熟的公民,而责任心则是公民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素质,每一位今日校园里的孩子都有了参与之心,我们对他们明天的责任之感就大可放心。

放弃百分之百

2010年,我们学校的高考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重点本科上线率达到了99%,大家在庆贺之余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们都很清楚,只要稍加努力,百分之百的重点率唾手可得。
恰好在这个时候,我们在高一新生的录取中面临了一个两难选择:一位在马术方面已经很有造诣、但中考成绩差距很大的学生报考了我校。
录取还是放弃?议题被提到了学校校务会。
凭经验,以这位考生目前的中考成绩,基本可以断定她三年之后的高考成绩,不要说进重点本科线,就是能否达到普通本科线也没有把握。很明显,录取这样一位新生人校,基本就宣告了我们三年之后的高考不可能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一个百分之百的卷面分
校务会的气氛很热烈,但意见却令人欣慰的一致:放弃百分之百的重点率,为各类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平台,为老师们的教学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校真正建设成为一所属于孩子们的学校。
于是,学校内的现代书院诞生了。我们为那些已经在各个专业领域里崭露头角而学科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成长的平台。那位学赛车的学生每年要有几个月的时间训练、比赛,随班就读不可能适应大家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难度,于是,我们为他打造了适合他自己时间、地点的个性化课程;而那位在马术上崭露头角的女孩,因为需要诸多高中课程里没有的知识与能力,于是,我们也从需求出发,为她开设了交际英语、欧洲文化史等课程。
看起来,我们放弃了一个百分之百,但是,我们也有可能收获另一个百分之百。前一个百分之百是学校的面子,而后一个百分之百却是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了对后一个百分百的肯定和认可,老师们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加关注高中三年如何为他们的未来奠基,才会更加关注如何为他们的精彩人生铺路。毕竟,分数之外有值得我们更加重视的东西。
在我们学校,每年教代会都有一个对干部的满意度测评。对干部来说,如果能够得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率,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我们明确提出来,任何一位干部,都不可追求百分之百的满意率。如果我们当干部、做事情时,要是时时刻刻都想着百分之百的满意率的话,我们反而不可能做好工作,因为,我们追求的价值已经背离了我们真正的使命。再说,世界上本没有完美的事情,从常理上说,也不应该有百分之百的满意率,如果有谁刻意追求,那只能是付出超常代价,甚至也许会损害那些我们本来想要的东西。
所以一方面,我们希望干部们有一个较高的满意率,同时,我们也会防止大家去追求过分完美的百分之百。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始终将眼光瞄准真正的目标,追求应该追求的,放弃可以放弃的,让大家的心灵从容淡定,也许就不会迷失我们的本来。这和我们放弃高考百分之百是同样的道理。
创造属于形式的力量

20114月,刚刚结束的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最终的议程里有一项和校长有关。显然,在这个活动里,校长没有权力像其他活动一样为当选者颁发聘书,只能讲几句套话表示祝贺和勉励,还基本上都脱不出孩子们的猜想。于是,我们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给形式赋予特定的内涵,让形式代表校长说话。
这个形式被我们命名为击掌礼,校长上台与新当选的同学一一击掌,其中包含着祝贺之礼、信任之情和期待之意。现场效果极佳,且让学生终生难忘。
形式承载着内容,就会显现出巨大的能量。
成人礼也是我们学校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活动,甚至孩子们已经把举办成人礼的日子视为一个节日。在这个仪式上,老师、同学、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不一样的力量,都有着特别的内涵。迈向18岁,标志着孩子们将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顺理成章,我们开发了一个叫做拍肩礼的仪式。在典礼进入情感高潮的时候,校长庄严地走向一个个18岁的孩子,双手三拍他们的双肩。这一拍已经区别于常态生活中的拍肩,赋予了特别的内涵,令他们瞬间情感升华、责任内化。
过去的开学典礼一直让我们很苦恼,如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情感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参加?我们设计了开学护照,让师生在3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互相交流,签名留念,且由签名老师与同学行拥抱礼,师生情在拥抱中变得更加醇厚。开学典礼上,还有校长的鞠躬礼,这个仪式是校长代表校方,也代表家长,表示将孩子们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这个鞠躬礼,既有拜托,又有感谢,更有敬重。
我们每年6月的泼水节是为了让孩子们放松身心,但如何赋予这个节日更多的内涵,增加教育的含金量,也是我们一直探求的。通过师生的智慧,诞生了泼水节开幕式上的洗礼:由校长向全体参与的同学泼一盆消除大家疲劳、烦恼的智慧之水,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事情。由此,校长的一盆水里有了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摒弃同伴前嫌、以健康心态迎接新生活的丰富内涵。
在教育活动中,内容为王自不待说,但面对青春花季的孩子,如何让内容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好的教育在喜闻乐见或撼人心魄的方式下得以实现?这时候,往往需要教育者的匠心独运,开发或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式,既显示出教育的智慧,也彰显出教育的力量。

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同伴

曾在刚人校的初一新生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最不适应中学生活的原因调查中,有71%的同学是因为思念过去小学的同伴,在如何才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选项里,有 87%的同学选择了希望尽快找到新的朋友。
这个结果引发了我们关于学校本义的讨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何为学校?学校何为?说实在话,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愿意把学校定义为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可是,如果是仅仅为了学习,孩子们其实可以有别的选择,如可以在家里静静地读书,在网络发达、媒介多样的今天,更没有必要车马劳顿地来到同一个地方。但是,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丰富甚至改变学校的内涵。
通过对学校本义的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对孩子们来说,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学校应该成为他们寻找同伴的地方。于是,校园里活跃着的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有了新的定位,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理由,打破班级甚至年级的学校选修课也如雨后春笋,学长团同伴关系日为孩子们找到更多的新同伴推波助澜,学校的内涵越来越多地朝着孩子们希望的方向去演绎。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占据着80%以上时间和内容的必修课并没有去主动诠释孩子寻找同伴的内涵。在这些日复一日的传统课堂上,孩子们被固定在同一个行政班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只是一个四五十人的小圈子。虽然有些学校的规模在恶性膨胀,但孩子们的交际圈子却并没有扩大,尽管他们在课堂外,可能和行政班之外的同学有些接触,但由于交际时间的缺失和合作空间的不足,他们很难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曾经与一些去美国中学交换学习的同学交谈,当我要他们对美国高中教育用一个词区别于我们时,他们用到的几乎都是选择。当我再请他们说出这种选择让他们感到最惬意的是什么时,他们绝大多数人说,是因为在充满选择的校园和课程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同伴,尤其是有着共同爱好的同伴。
基于这样的思考,当然更因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始了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改革。将所有学科予以分层或分类,让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走班上课,甚至初中和高中的孩子都可以选择同一门艺术课,排练同一台音乐剧,选择同一个技术课,制作同一个机械模型。此时,学长团在学术课堂上就水到渠成地自然建立起来,同伴关系在共同的兴趣下有了连接的广度和深度。在常态课堂上,让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同伴,正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自古以来,对教育有着许多理解。其中一个理解,常被我们忽略而又需要我们不断想起。那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其实,社会化是具体的,找到同伴并成为日后踏入社会的同盟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教育的本义之一。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

为了学校的秩序,更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都少不了有处分犯错误学生的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必须公平公正,来不得半点含糊,当然也不可能因为与当事人有商量而打一些折扣。但是,处理的方式却是可以与犯错误的当事人商量的。
曾经有位恶作剧的学生用病毒摧毁了一位老师的计算机,被查实后,认错态度很好。按规定,必须告知家长,且需与家长共同商定教育措施,可这位同学向老师坦言,妈妈正在住院,爸爸脾气火暴,对他的处理能否错开这次家庭危机,待他与爸爸下些毛毛雨,打点预防针后再做处理。学生的坦诚,让老师感受到了延时处理的必要性。于是,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长,也因为我们选择了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而大大提高了效益。
许多时候,一位学生的错误对别人没有导致伤害。对这样的学生,处理方式就不一定选择杀一儆百式的公开处罚,完全可以用增加本人体验、有利于日后改过的方式去处理。
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只是情急之举或一念之差,过后便后悔莫及。这时候,对他们的处理远没有教给他们控制情绪的方式方法更重要。当我们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让其他孩子借鉴的东西时,处理的过程还可以成为教育和影响其他同学的过程。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性格偏激甚至顽固不化的孩子,这是考验我们教育智慧的时候。成立一个项目组,凝聚全校各方甚至社会有关专家的智慧,确定教育策略,寻找教育机智,把握教育时机,甚至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成为培训教师的过程。有人说,教育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让石头开花,我们的体会是,当你真的把教育当作艺术来潜心研究的时候,就真的可以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也许会让我们拉长教育的过程,教育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面对充满个性、各不相同的孩子,与之对话需要机智,与之博弈需要智慧,当然也特别需要宽容和耐心,尤其是当孩子们还没有真正从错误中走出来时,特别需要我们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学会捕捉教育的契机。
当然,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原则。教育可以宽容但不能迁就,教育需要等待但绝不能后退。当我们拉长教育的过程时,才能让处分的过程变成真正的教育过程,才能让处分的过程变成学生真实的成长过程。



像药品说明书那样坦言教育的风险

拿到任何一种药品,我们一般会先看一看药品说明书,尤其会注意说明书中提到的禁忌与风险。有了这个提醒,风险得到规避,而出现的不适应症状也在意料之中。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自然不会大惊小怪或惊慌失措。
教育工作不同于服药,但很多时候也同样面临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和风险。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分析、归纳各类教育活动中所隐藏的各种教育风险,就不可能研究出规避和解决这些风险的方式方法,当然,也就谈不上把这些风险事先告诉我们的受教育者,即面临风险的孩子和家长们。于是,在大家都没有准备、都没有心理防范、都没有掌握规避和解决风险方法的情况下,风险就必然在现实中被放大,教育就有可能走许多弯路,有时甚至走向失败。
每当接收一位插班生来校读书时,我首先告诉他的,往往不是学校的莺歌燕舞,而是他有可能会遇上的山重水复:譬如他会失去原来的同伴,一段时间遇到的苦恼可能会无人倾诉;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不适应;班级的文化肯定与过去的学校有所不同等。这一切,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事情,搞不好会造成很大的挫折。甚至我会告诉他,在一个月之内,他可能会产生转学回去的念头,但是,一旦过两个月,便会柳暗花明。
让我欣慰的是,只要是我把这些风险预先告诉过的学生,一般都会比较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后来的发展也比较好。
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要提醒他们,学校里有许多陷阱,200多门选修课可能让他们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盲目选择,过多的课程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挫败;150多个学生社团对新生更是充满诱惑,但是,如果不是有着明确的自我锻造的目标,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将来说不准是祸是福。我们还会提醒学生,物理力学的难题可以从数学课上寻求突破;英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从英美历史、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这些提醒尽管不可能对所有同学都奏效,但起码可以让大部分同学和家长少走弯路,规避相当的风险。
其实,在推进教育教学变革中,我们同样需要对实施变革或者即将实施变革的老师们有一些风险的提醒。语文大阅读的教学方式,一般会影响第一个学期的考试分数,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变革初期让师生共同探讨避免成绩下降的策略,让规避风险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生物单元教学由于加大了实验教学,变革初期,教学进度肯定放缓,走过这个艰难时期需要师生有何付出?班级自主管理肯定会遇到有的同学无所适从甚至无所事事,如何及早让大家看到未来的风险,管理并化解这些风险?也许,我们真的该学一学药品说明书的坦率和策略。

我为什么推荐学生会人选

新一届学生会竞选爆出冷门。高一年级的一位同学在向全校学代会代表推荐自己时,播放了一段视频,其中有一部分是作为校长的我向学生代表对她进行推荐。我在孩子们对我的采访中说,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很安静的孩子,但她却在上一届的学生会里做了大量工作,她似乎有一点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气质。推荐的话语不多,却起了很大的作用,随后揭晓的投票结果可以证明。
于是,有的师生有些担心,在这样的选举中,校长出面推荐一位学生,是否有失公平?
其实,这位同学带着她的竞选团队来采访我的时候,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甚至也能预料到这样做的风险。但,一转念间,我还是很愉快地决定接受采访,向全体学代会的代表们推荐这位竞选者。首先是因为我熟悉她,知道她完全具备进入学生会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她为同学们服务的责任心。然后是因为她具有学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品质,也就是思想活跃、言行规范。这些都是我一瞬间决定推荐这位同学的基础。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以上原因,理由并不充分,我的真正目的,可能更加深远。
在十一学校的培养目标里,很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我们知道,成为领军人物需要在专业上顶尖,需要有为他人服务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有为了事业而孜孜以求、无怨无悔的精神。但是,成为领军人物还需要一种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品质,那就是敢于挑战权威。我并不认为校长在校园里应该成为权威,但在一个孩子的心中,校长的地位还是非同一般的。用什么方式明确地告诉孩子们,校长是你们的校长,校长也是你们成长的资源,校长就在你们身边,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孩子们不要迷信任何人,也不要错过任何可以借助的资源。如果今天校园里的权威(我们姑且这样说),能够成为他们发展的助推力的话,那么,明天他们就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通过借助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好的发展。只有敢于接触权威,才有可能认识权威,并最终在需要的时候挑战权威,也才有可能站在权威的肩膀上而成为新的权威,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如此而已!
一次学生会的竞选肯定需要公平,但仅仅困于公平的圈子肯定有失教育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活动,包括以后更多的推荐活动,能够在校园里收获另一个副产品,就是让校长的推荐,不再被认为是权威的推荐,让这个推荐慢慢湮没在师生们众多推荐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生长出自我觉醒、自我判断的意识,不断提高批判思维和选择能力,民主和科学在校园里生根开花,公民素养不断提升,如此的校园氛围才是我们的理想和期盼。教学生自己去解决难题因为希望创造一个上下信息畅通的校园,所以建立了许多与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因而也就有了许多学生朋友。他们的酸甜苦辣、风霜雪雨也就知道得多一些,帮助他们解决的事情也多起来。这样做,确实拉近了管理者和学生的距离,也很容易赢得同学们的好感,但由此也要提防可能带来的问题。
我们的岗位职责尽管需要不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教育的本质却是教会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和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是我们应该念念不忘的原则。
在一次校长有约、共进午餐的活动中,几位同学就晚睡时间争论起来,一时间,双方势均力敌。晚睡的时间到底该提前还是拖后,我们没有去接球,而是把这个难题顺势抛给了在场的同学,让他们成立一个项目组,吸收不同年级、不同观点的同学参加进来,进行调查研究,最终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他们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案让老师们振奋,也让同学们满意。这是一个开放式、选择性的解决方案,即由学校确定三个晚睡时间,让有不同习惯和需求的同学自主选择。选择不同晚睡时间的同学被分配到不同的寝室、不同的楼层或区域。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避免了相互干扰。而且,他们还提出,应允许每位同学每周有一次机会申请延迟一定时间睡觉,更是受到同学们的热捧。
有位在交响乐团很出色的同学,因为不太适应乐团的一些规定而苦恼,想向乐团老师提出,又担心老师不可能改变刚刚制定的制度而拒绝他。于是,他希望校长能出面干预。面对孩子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这件小事对他影响巨大。但是,我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去随意改变乐团的制度,而是与他探讨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每位同学最终都要走上社会,他们在社会上面临的难题远比在学校里复杂。当他们踏上社会,需要自己单独面对问题,却没有校长、老师指点的时候,该如何去处理此类问题?很显然,对话、沟通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但面对地位、权力远不是自己可以匹敌的对象时,当弱势的一方很难在正式场合中表达自己观点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有其他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得到点拨的学生心领神会。在这里,解决问题已经和教给学生方法、锻炼学生能力联系到一起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下)
教师的业绩在哪里?
有位校长朋友曾经很苦恼地告诉我,在学校里经常会遇到两种不同的老师。一种是将全部心血和汗水都用在学生和教学上的“老黄牛式”的老师,他们不太在意个人的名利得失、不喜欢显山露水、不乐于出头露面,公开课不热衷,著书立说没兴趣,每到评先进、晋职称,尽管有很突出的教学业绩,也有很高的民意,但常常因为科研素养的“瘸腿”而丧失机会。还有一种老师则擅长兼顾各方,教学工作业绩尽管不很突出,但也说得过去,同时又特别注意研究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评先晋职的政策要求,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踩”的点又多又准,每到评先晋职,一旦汇总出分数,他们常常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长此以往,很是伤害那些埋头苦干者的积极性。
其实,要想很好地图答这位校长朋友的管理难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个关键概念,那就是教师的业绩。什么是教师的业绩?教师真正的业绩到底在哪里?
很显然,一位教师的全部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他的业绩理应由他的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的成长,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部增值,才能称之为教师的业绩,舍此无他。而开设公开课、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当然也是我们十分看重的事情,因为这些可能会影响着一位教师的未来素质,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算做今日之业绩,更不能将这些项目的得分与教师真正的业绩,也就是学生身上的成长简单地加在一起。
毕竟,素养并不等于业绩。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错,但将素养与业绩简单相加,甚至混为一谈,则是管理工作的大忌。那样做不仅让一个组织弄不清真正的评价结果,就连评价对象也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学校,为了鼓励老师们既重业绩提高,又重自我素养提升,我们把二者分开衡量。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每一位老师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生德智体美的学分纳入对所有教师的评价,以此引导师生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业绩。另一方面,我们又将老师们在学术领域获得的进步以学术素养积分的办法予以汇总,定期为达到一定分数的老师颁发金银铜不同的奖项,不断激励其成长进步。这样一来,业绩、素养不仅学校分得明白,就连老师自己也一清二楚,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也自然会在各自的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价学上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评价去发现那些穿着闪亮的鞋子却怎么也走不快的人。其实,一旦我们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穿着各种鞋子的人都可以走得很快。
精确的分数不一定是正确的评价
我在山东省高密四中做校长的时候,为了尽快建设良好的校风,在班级管理的常规评价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短期内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问题也随之出现。
譬如,对班级工作的检查评价实行全覆盖,班主任每天都会收到常规检查扣分的通知书,有时甚至一天会收到多份扣分单。由于每一张通知书都决定着班级管理的业绩,甚至与班主任的补贴挂钩,因此,通知书紧紧地左右着老师们的心态,搅动着老师们的情绪,许多时候使教育失去了理性。
譬如,学期末对班级工作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分数论英雄,从高到低排出前几名作为优秀班集体进行表彰,其他班级则成为后进班级。这种评价制度下,有时候,几分之差就分出优劣。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是与老师分分计较,有着很不合理的成分:班级管理和建设是个复杂、系统的育人工程,许多工作是表面的分数难以衡量的,即使有着一定分数的差别,也很难从分数本身区分优劣。
一句话,精确的分数不一定是正确的评价。
因此,在后来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将班级、学生的常规工作明确一个基本标准,大家能够达到基本标准就可以了,不用分分计较。这样,大家能在一个理性、宽容的氛围里,将着眼点放在真正的教育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去呵护他们的成长。教育变得心平气和,老师们也不再焦躁。他们开始在常规检查的得分和失分背后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回归了本原。
其实回到学校的本义来看,学校本就是允许孩子们犯错误的地方,每个孩子都要经过自身的错误体验而走向成功。如果我们在设计学校管理的评价机制时忘记了这一点,睚眦必报,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学生在校园里就会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甚至会出现形形色色成长的“假象”。因为,这样的机制其实是不提倡甚至不允许老师向孩子们放手、放权的,教育也就因此丢弃了自己应有的责任而严重异化、扭曲。
在欧洲考察时,一位教育同行曾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处理学生错误时一些有趣的方式。譬如,他们在每一位孩子生日时,发给他们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的几张卡片,当孩子一不小心犯了错误时,可与老师商量交回一张相应的卡片“赎罪”(卡片的颜色和形状决定了可以“赎罪”的大小)。其实,这个过程里就有教育,只是他们比较“尊重”孩子们犯错误的权利,以这种有趣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包容罢了。
脱离精确分数的评价思路,其实在教学中也同样适用。试想,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简单地以终结性考试分数来衡量各位老师的教学业绩,甚至与他们分分计较的话,就一定是科学的评价方式吗?要知道,分数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像同样的分数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学生的什么素质,是这些而不是分数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等级制评价已经写入了新的课程方案,也在理论界呼吁了多年,在实践中也有了许多好的经验。尽管与精确的分数评价方式相比,它可能会产生另外的问题,但对于寻求正确的评价却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愿这样的好制度能够尽快在更多的校园里扎根。
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
学校间缺乏开放已成为许多教育有识之士的心头之痛,而学校内没有形成真正的团队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桌办公,每位老师的幻灯片都是从零开始;对坐备课,每位同事的课程资源都是各自“百度”。教师,一个特别需要集体智慧的岗位为何都在单兵独斗?
究其原委,多半是学校的管理,特别是不科学的评价方式造成的恶果。
教师这一职业需要个体智慧,同时又特别需要传承前辈经验、借鉴同伴成果。教师天天面对着活生生的充满灵动的孩子,世界风云、五洲霜雪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课堂,挑战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即使他们能够合纵连横,以团队的力量应对挑战,也并非轻而易举,更何况目前普遍还是个体作战的格局。
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可能是绝大多数校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但也是很多学校最不能放心的事情。因为,在这些学校里,对老师的实质性评价仍然是衡量教师的个体成绩,并以此确定他们的绩效待遇;即使同一个学科,也并非以学科集体的业绩为依据评价团队,而是在一个学科内部区分优劣,这样的评价势必将教师拆分得七零八散。
在日本访问时,发现他们在中小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均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评价。他们有意回避了对个体业绩过多过分的渲染,甚至在中小学生中他们都不太愿意提及与竞争相关的字眼,而是更多地把合作挂在嘴边。真乃用心良苦!教育不是奥运会,更不是世界杯,因为,从校园里走出来的人们,需要在合作的团队里获取成功的体验和幸福的生活。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到了目前一些学校推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我感到特别无法接受的是让同学之间互评分数,而评出来的结果有些地区竟然与高利害的中考和高考录取挂钩!这样的评价方式其实是在变相鼓励孩子将人性中“魔鬼”的一面展露无遗,甚至连家长也被引导到这场互相残杀的恶性评价之中。
学校本来是孩子们寻找同伴、寻求合作的地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主流文化竟然变成了寻找竞争、寻找对手,如果孩子们在校园这方净土中都没有生活在一个团队里的话,我不知道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
学生评教是大部分学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但由于评价观不同,特别是评价目的各异,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有的学校在指标上大都盯着老师的问题,像上课有没有拖堂和迟到,对学生有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穿着打扮是不是奇装异服或浓妆艳抹等。把诸如此类的问题交给学生评判,很是让老师们郁闷。管理者可能认为,把问题弄清楚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评价思维其实给了学生不良的教育暗示,让他们天天盯着老师的“脚后跟”,养成乐于寻找别人毛病的习惯。这不是我们的教育诉求。
还有的学校最后交给老师的是一个孤零零的评价分数或名次,老师们只好从几个阿拉伯数字里猜度自己。名次高了,兴高采烈之余并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分数低了,伤心郁闷之后也难以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很明显,这样的评价不过是为了甄别好孬,区分优劣,至于能否诊断问题,是否可以促进被评价者的成长,并没有挂在管理者的心上。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会发现,尽管管理学著作汗牛充栋,管理学流派也各有千秋,但有一条原则已基本成为共识,即“赞美制度不断强化、管理者愿意看到的行为”。实践中的教训也告诉我们,领导者和管理者天天盯着问题,问题会越来越多,而天天发现闪光点,则组织里的亮点更显光彩。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我们学校在设计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时,首先列出确能代表教师职业特点的10大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包括“我觉得老师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老师既能发现我的优点,又不放过我的问题”、“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等10个指标,然后由学生在这10个指标下为每位老师确认选择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汇总学生的评价结果后,我们只为每一个指标确定等级,让每位老师都十分清楚自己在哪一个指标上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敬佩,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改进。评价给出的信号清楚明白,老师的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发展方向也了然于心。当然,在讨论这二评价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也颇费周折。因为,大家还是习惯了将所有评价指标简单相加,给每位老师汇总出一个总分或等级,似乎不这样做就没有了管理的抓手。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了最初的设计原则,这是因为,即使我们撇开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成长进步的目的不说,单就指标本身的性质来说,不同的指标就像苹果和墨水一样,独立去看,既清楚又明白,如果一定要把它们加在一起,我们实在想象不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聘任是最好的评价
每当谈到学校管理要慎用评价甚至是疏于评价时,总会遭遇一些同行的质疑: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像你们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不纳入教师评价,甚至连考试成绩也要三年后评定,起始的一、二年级成绩不作为评价的内容,如此管理,匪夷所思啊!
其实,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对教育工作本质的思考和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教育工作的本质是育人,我们不能用线性思维或仅仅靠量化的方法去审视和评判;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精神生命的神圣职责,从事着世间最复杂的高级劳动。这样的职业怎能依靠对几张卷子和几个数字的判断就得出结论?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综合的、多维的、互动的评价方式,而具体实施方式就是人事制度构架中的以双向选择为特点的聘任制度。我们的做法是将学校划分为以年级组和中层部门为基本单位的团队,每个团队由校方确定编制和相应的薪酬标准,团队主管和全校教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同时在选聘的过程中,由双方协商确定薪酬待遇。
聘任制度焉何成为评价制度?团队主管肩负的责任和压力使之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薪酬水平框架下选择最佳人选,综合分析也好,模糊评价也罢,每个团队心中的那杆秤是非常明确的;而每一位教职员工因为有诸多可以选择的团队和岗位,也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潜能最大化。没有必要回避的是,有些员工也可能是在寻求薪酬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对绝大部分员工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竞聘到自己感兴趣的岗位,还是最为紧要的。
在这个聘任过程中,一个组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
这是因为,所有人在聘任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现实问题:自己最看重、最感兴趣的第一志愿,也就是第一个岗位选择能否得到满足?这里的潜台词其实是自己的素质和业绩是不是被认可。如果一位老师在第三志愿才被选聘的话,那他已经有了三次落聘,那么对他来说,应该反思的事情可能会很多。
手握聘任大权的团队主管,也不比普通的教职工轻松。事实上他们有着更大的压力。他们被推到了全校所有被聘任者的评价之中,有没有适合的特别是优秀的员工去选择自己的团队,是对他们最大的评价也是最实际的冲击,如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难以达到自己的预期,在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中,他们当步步为营为好。
说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产生诸多担心。譬如,团队主管的权力过大谁来制约,薪酬分配的标准如何公允,骨干教师过于集中又如何统筹,落聘下岗的人员如何处理,等等。这些,只要我们预先设定方案的时候考虑周全、规定明确,就可避免问题的发生。譬如,每年一次的教代会对干部的信任投票决定干部包括校长的去留;构建八级薪酬体系,为每一个薪酬等级设定基本的标准;规定每个团队聘任骨干教师的数量以避免优秀人才“扎堆”;校内设立人才交流中心,为暂时落聘者提供一个尽管不够体面但也可以委曲求全的去处。如此这般,我们便可以用聘任体系避免评价的过多过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又不失活力的校园。
发现非正式表扬的魅力
评价是一项需要管理者小心对待的事情。因为评价本身的高利害,也因为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在管理工作中要慎用,在实施中要慎重。不然的话,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极有可能伤害组织内部的元气。
因此,一些成熟的管理者往往把目光投向管理学中的“非正式评价”,尤其是“非正式表扬”,以此激发人的潜能,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曾经遇到过一位很有涵养也有相当级别的领导,他常常在你做了一点什么事情之后向你伸出他的大拇指,以至于被业内人士私下里很敬佩地称为“大拇指领导”。下属的一项变革、一点经验,甚至一篇文章、一次发言,都有可能获得他“大拇指式”的认可。其实,这样的认可既无奖金,也无证书,当然也没有级别,但对他人的前进却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一位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捕捉、运用非正式表扬的机会。在十一学校,这已经成为许多管理者的习惯。每个学期的评教活动,同学们都会在问卷上写下许多滚烫的话语赞美老师,于是我们便将其汇集起来,或印在给老师的贺卡上,或镌刻在给老师们制作的笔筒上;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老师收到的贺卡收集起来,搞一个优秀贺卡展览;定期展出的优秀校友风采录上,我们也忘不了将优秀学子和他的科任老师连在一起,以此让老师体会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每年的迎新酒会上,我们都会为新加盟的老师总结一句赞美、肯定的话语,在酒会高潮时宣读,尽管有的老师刚刚入校甚至是当日报到,但他们的优点还是被同事们发现;退休老师每年也会收到一本专门为之制作的纪念册,里面记载着他们在校期间的闪亮足迹;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辞职或落聘的教职员工,我们也会同样奉上学校为之汇集的各种亮点记录,如果他们一时情绪不佳,我们宁愿等待机会,因为我们相信真诚的力量。
要注意的是,非正式表扬不可因其非正式的特性而随意为之,它的出发点必须是真诚,是与人为善,是激励鼓舞。它有着自身的规律,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审慎探讨,以求发挥最大的效应。
非正式表扬还要以事实为依据。表扬要抓住一点,不必面面俱到;而且表扬所涉及到的必须真实可信,唯此才有力量。

把汤匙交到喝汤人的手上
看到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病人由陪护人员喂汤喂饭,享受精心贴心的服务,倍感温馨。可是,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健康人也享受同样的照料,那就不仅荒唐滑稽,而且被服务者也会感到无比别扭。因为在这种“被服务”的状态下,人们对服务的“配合”,远没有自主料理来得轻松自如。大概所有人都承认,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与其张开嘴巴等待别人的汤匙,倒不如把汤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来得痛快些。
回到校园里,打量一下我们的若干教育和管理活动,其中倒颇有些类似于把汤匙放到局外人手上的作派。
单拿我们的教材来说,就一直因为其价值定位模糊而难尽如人意。从名称来说,它当然应该是为教师们编写的,可课程改革一来,人们又普遍认为教材的编写理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然还喊什么“以学生为本”?甚至他们认为,学生人手一册教材的情形即可证明教材的价值诉求,所以,有人主张将教材的名称改为“学材”并非没有道理,更有编者声称,新一轮的教材已经实现了从教师本位到学生中心的转变。可是,遍观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仍然十分遗憾。这个本来是给学生用的东西,一到关键时刻,便将学生们渴望知道的或特别需要详尽介绍的内容藏了起来,编者不自觉地与教师们结盟了,始终希望将汤匙留在自己手上。于是,在仅有老师和教材的课堂上,孩子们永远只能张大嘴巴、等待手握汤匙的老师来喂养。这样的情景尽管看上去滑稽可笑,却又无可奈何。
仔细想来,在我们给学生编写的教材里,始终对知识留有余地,看似不经意地把要害知识和关键方法放到教师参考书里,还是几千年的“师道尊严”思想在作祟。因为,很多人认为,如果学生通过教材就能自主学习了,势必会动摇教师的权威,因而留一把汤匙在自己手上,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
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我们更能发现类似的环节。尽管呼吁了三十多年,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室向师生开放了,但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却仍然掌握在管理员的手上。其实,仪器、药品本是师生天天要使用的物品,现在背后却硬生生地多出一把大锁来,把师生和资源断开了。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减轻老师们的管理负担,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严重影响了师生使用资源的情绪,那种张开嘴巴等待汤匙的尴尬只有身临其境的老师们心知肚明。
按照管理学的理论,应该让最需要资源的人能及时方便地获取资源,让使用资源的人有权利管理资源。设一些实验管理员当然是好事,但重要的是谁来管理这些管理员,如果他们不仅不听老师的吩咐,还经常地以管理者自居而俯视师生,更有甚者,以手上握有资源的管理权而与师生讨价还价的话,那这样的“被服务”只能让老师们伤心苦闷,这样的汤匙还是换一下手,交到师生的手上为好。
亲近一下被冷落的教材
因为工作原因,接连听了不同学校的十几堂课。应该说,老师们的个人素质、专业修养都很高。如果从讲课的角度去评价,无不条分缕析,头头是道。
可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课堂上不断重演。那就是: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几乎所有的课堂都冷落了可怜的教材。
很显然,许多课堂冷落教材,是因为有了学案。可是,我想不明白的是,学案为什么不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细究起来,这仍然是传统教育下对学生放心不下的表现。我们总是保持着由一个通道给予学生信息的教学习惯,这种线性的、单向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学习变得单纯,避免了纷繁复杂,又可以把学生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上,不至于让学生四通八达的信息冲击讲台,也就不会让老师尴尬、难堪。
于是,我们便不自觉地恪守着一条大家都心领神会的行规:给学生的东西必须是教师
精挑细选的,而且应该是越少越精越好,只要给学生的,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与考卷相吻合。既然如此,我们便可以放弃所有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当然,也包括教材中的内容。
其实,学习过程必须亲历亲为,谁也无法替代。每一位学生正是在接收、判断、筛选、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的。而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里他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我们出于“好心”,连咀嚼教材的过程也由辛勤的园丁们“代劳”的话,孩子们不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吗?
应该承认,由于诸多原因,现行教材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便是教材编写还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如果我们的学案能够在不放弃教材的基础上,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走进教材,引导他们换一种眼光审视教材,探究教材,也许能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更多的色彩。
当然,应该亲近的远不止被冷落的教材,成功的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打开教室的窗子,扯一块西山的苍翠;推开学校的大门,与学生一同跨入时代的高铁;链接信息高速,世界就在校园。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只有当我们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广大、多元的学习舞台时,他们的未来才值得期待。
因材施教与学会选择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已经两千多年,但平心而论,这一被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我们的常态课堂里真正落地。
多少年来,无数有识之士殚精竭虑,几代有志之士孜孜以求,因材施教依然仅仅是我们的理想。也有那么一些一厢情愿的改革者,折腾到最后,往往让学生“被因材施教”(即由教师决定学生该接受什么方式和层次的教育教学),平添了孩子们无端的烦恼和更多的无奈。
现在看来,“被因材施教”的做法,与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大一统”倒有几分相似之处。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油票和布票——这些各色票证,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给人们制造了多少麻烦!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实现理想的科学路径,特别是我们没有关注到人们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选择性”。于是,违背规律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
其实,经济领域的改革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一个“放开”的思维搞活了多少奄奄一息的行业!就拿超市这样一个常见的商品经营模式来说,它的存在和壮大,很大程度就源于其丰富的产品供应,让人们有足够的选择权。联系到教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开学校的课程呢?学校的产品之一是课程,但我们的产品一直过于单一和统一,没有选择性,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无法落实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因。
同时,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才。但平心静气地说,面对上百位学生,真正让我们从内心到外在、从个性到气质、从学业到人格都充分了解和认识的,能有多少人呢?所以,与其让老师去彻底认识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己。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帮助和指点下,不断去追问自我、发现自我,他就会逐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弄清自己的发展需求,再加上学校进行课程开发,提供给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以适合的课程和恰当的教育,我想,因材施教是可以在校园和课堂里真正实现的。
目前,我们十一学校已经将高中课程进行了校本开发,单一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分级、分类和综合性的课程。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过程中,渐渐地从茫然无措变得越来越理性有序,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必须追问自己如此选择的理由,他们要把每一次的课程选择与自己的学习、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与自己的人生方向连在一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坎坷也是他们的财富,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下一次选择包括走上社会之后的选择的宝贵经验。

教育的崇高,教师的神圣,我们已经说了若干,而且还可以继续说出许多。但是,如果教育不能创造一个令人欢畅的氛围,再好的良苦用心也会大打折扣;尽管教师自古就是一个被认为值得尊崇的职业,但如果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再好的铺路石上也没有学生踏人。回忆自己30年教育生涯里与学生的风风雨雨,我深切地感受到:
教育学其实首先是关系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有句话,幸好被我初入职时看到了。他说,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我想把这句话说得再严重一些,不要说讨厌学生,就是你处在一个中庸的状态,既不讨厌也不喜欢学生,教育也有可能要结束。
后来,我又看到了一本对我影响至深的书,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的代表作《人性的弱点》。在书中,卡耐基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如何使人喜欢你。他的这个命题让我认为,《人性的弱点》不仅是一本管理学著作,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教育学著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也许有些出人意料。过去我们讲“师德”,基本上是用全部精力去研究教师应该怎样为人师表、蜡炬成灰。我们有点固执地认为,只要我爱你了,你就会喜欢我。岂不知,一旦我们的爱承载了过多的使命,带着另外的附加条件,孩子们就会从中“嗅”出别样的味道。真实的情况是,孩子们常常拒绝带有“异味”的东西。
在我们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里,有一章是专门谈师生关系的。其中一条明确提出,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这样一来,老师们心上的压力可能更大。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尚未成熟的懵懵懂懂的孩子,如果他不喜欢你,他就不会相信你;如果他不相信你,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宏大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我们一直不太愿意承认“关系”的重要性,还经常把“关系”当作贬义词,因为我们觉得,“讲究关系”和“没有原则”似乎可以画上等号。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关系”的研究,也影响了我们以关系学的原则去提升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如果我们能正视“关系”,设定关系学中的一些底线,坚守一些关系学的基本原则,关系学其实是一门健康的学问。
像与教育有关的关系学,就是操作性很强的行为关系学。老师和风细雨的声音,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尽快记住所有学生名字的技巧,特别注意倾听,等等,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认可这门学问,敢于将关系学放到师范专业的课程里,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里,甚至放到学校招收新教师的考查里,教育也许会变得更美好和更顺畅。
谁来判定师生关系的质量
师生关系构建的主导方在教师。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判定师生关系质量的权利却在学生手上。换句话说,只有当学生认为他和你关系很好的时候,这才是真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如此的状态下,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
有一天,一位学业成绩不佳但喜欢画画的学生很自豪地告诉我,今天他被美术老师“踹”了两脚。他那兴奋的神态,令我好生奇怪。细究之后才知道,那位令他崇敬、叫他折服的美术老师对他取得的进步实在是按捺不住、无从表达了,只好以这样一种颇有点别致的方式
表达对他的奖赏。这种越“踹”越近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我们必须加一个“不可盲目效仿”的温馨提示,理由就是如此的感情基础不是一日夯实的,如此醇厚亲密的师生关系也绝非轻易成就的。
其实,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孩子的感知能力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更加强大。你看,即使不到一岁的婴儿,也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是哭是笑全有来由。一位陌生人对他巧言花语也很难从妈妈的怀里带走他。为什么?是因为你的表情、体态全在对他说话,孩子们通过这些,一眼就可以看到你的内心。
师生相处亦是如此,学生们常常能够敏锐地看透教师,你是不是一切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是不是真心为他们的进步高兴?是不是为他们的失败“感同身受”?学生们知道得一清二楚。正因为此,我们在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老师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想了许多,做了许多,可并没有把教育的种子种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没有发自肺腑地接纳他们,他们教育的园地里也就颗粒不收;但也有部分老师,无论是和颜悦色,还是严词正色,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分析其中的差别,就是师爱有没有被学生所接受,所认可。
一旦师爱被学生所认可,它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2011年6月,北京的一场强降雨考验了城市的应急能力,也考验了刚好放学的孩子们。刚要下班时,我接到了一位同学的电话,他很急切地告诉我,这个时间万万不可开车回家,因为他发现路上的积水已淹没了好多汽车。我相信,在这位同学的心目中,我已经是他的朋友;此时,我也非常自信,在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上自己拥有了力量。在强降雨前,我还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另一位高二女生,她刚从美国交换学习一年回来,在大洋彼岸那所著名的女校里过得很快活,但对十一学校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因为,“这里有着El夜与她心灵对话的老师们”。这次回到北京,她第一个想法是,要向校长说一说她在美国学校里的感受,她希望十一学校能够借鉴其中的一些东西,也希望学校能够越来越好。
我知道,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师生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自信地说,教育其实很有意思,教育其实也很简单。
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
因为安全原因,学生公寓限电,给学生手机充电和电吹风用电带来了不便。于是,在学生的建议下,我们在学生公寓大厅安放了手机充电装置,并在每一个楼层设立了专门的吹风间,以方便学生,自然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不久,我与学生共进午餐。一位女同学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不乏一些很有价值的想法。我和其他同学对她投以赞许的目光。她笑着对我说,校长,你知道吗,在公寓里设立专门的吹风间的建议是我提出来的!那是我为学校提的第一个建议,没想到几天时间就成为现实了!
看着她那充满骄傲的神态,我想起来了,那是两个月前我收到的一个长长的短信,其中列举了住校生的许多苦衷,而且提出了很具体的、可供选择的几种解决方案,短信打动了我,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从事教育多年,我明白,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是因为缺乏生长想法的土壤,他们的想法在校园里是不是有人倾听,是不是得到尊重,而尤其是可不可以变为现实,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近一段时间,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会议、论坛、文章铺天盖地,但作为局内人的我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忧的是,许多人在搬运名词、贩卖概念,而真正让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落地生根的“实招”却并不多见。如果校长、教师只是一味地跟在文件和专家的话语体系后面,鹦鹉学舌,那明天的校园又怎么能看到创新的希望?
教育,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施行。在所有的尊重里,教育者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是首要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创新火苗就会被无情地扑灭掉。
所以我们在学校网站上开发了若干个互动平台,把校长的手机号码公布给全校学生,鼓励学生向校长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将班级、学校各类活动的策划权交给学生;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资源配置方案及设备购置招标等,也由学生参与甚至主持;每月一次的校务会议,其中必有一项学生的议题,并由相关的学生参与讨论审定;作为学校的最高奖项,“校长奖学金”也专门用来奖励学生的想法。
管理学上有个重要原理,就是你希望看到什么,什么就会越来越多。当我们希望校园里生长更多学生的想法时,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氛围马上就会诞生,而创新精神自然也会在校园里蓬蓬勃勃。

决策应放在信息获取最充分的层级进行
曾经研究过一些学校的办公会记录。其中,在一所学校行政办公会的记录中发现,在期中考试之后的半个学期里,竟有五次办公会都有同一个议题:学生公寓的管理。深入访谈才明白,每一次研究,参会的领导们或因为有许多具体问题不清楚,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或因为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无法拍板,议题只好一拖再拖。直到第五次研究时,校长急中生智,带着部分与会者来到了公寓现场。不曾想,两位公寓管理员的几句话,拨散了五次办公会的迷雾,事情在10分钟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我倒不是提倡大家事事都到现场召开学校办公会,也不是想证明过去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老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许多时候,群众是英雄,领导也是英雄,只是要看他们是在处理什么事情。在一所学校里,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决策,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推到校长室,甚至拿到办公会上去研究。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决策,应该放在信息获取最为充分的层级进行;哪个层级的事情,往往需要靠哪个层级的大家智慧去解决。只有如此,管理才有可能切实、高效。
我在潍坊市教育局工作期间,市政府设立了一个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这个奖项是市政府三大最高奖之一,每年由市政府发文件表彰,市财政全额拨付奖金,每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由市领导亲自为获奖者颁奖。按道理,获奖人员的确定是市政府常务会议的权力,然而,我们没有那样做,甚至连教育局的局长办公会也不对此进行决策,而是委托一个专家评议委员会去审定。因为,他们掌握着充分的信息,最清楚教学成果的内涵和外延,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往往足以服众。最后,我们只是把这个专家确定的结果拿到局长办公会、市政府常务会上广而告之罢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把决策推到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上,分管工业、农业、财政、城建的市长们该说些什么是好?如果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权力出发,又会得出一个何等的结果?
在一次培训中,曾经参加过一个邮件的速递游戏:“速递公司”的总经理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将客户的几十个邮件递送到收件者手中。游戏中,10位“员工”面对着从“总经理”到“部门主管”等十几位“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没有参与过速递的实战,而是在一起商量决策,他们起初莫衷一是,最终又屈就妥协,达成了一个对“员工”进行管理、却让“员工”们啼笑皆非的措施。后来,尽管“员工”尽其所能,但最后递送邮件的结果却难以让客户满意。
游戏结束后,当培训者要大家谈一谈感想时,一位员工感慨地说,本来我们10位员工商量着,会干得非常漂亮,不想都让领导们给搅坏了。话是说得刻薄了些,可仔细想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常常干一些诸如此类的事情吗?
寻找学校管理的起点
2008年,我校首届“十佳学生”表彰活动搞得隆重热烈,策划者将许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和杰出校友请到表彰现场,让他们为“十佳学生”颁奖并寄语全校师生。设计者还别出心裁地安排获奖者走红地毯,无论是受表彰的还是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于是,在接下来的“学生最喜爱的十大校园活动”评选中,十佳表彰活动榜上有名,位列第四。
第二年春天,第二届十佳表彰活动如期进行。策划者凭主观以为,既然上届活动如此成功,且已在评选活动中证明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于是,不由分说,就原版“复制”了首届的流程,而且还美其名日为学校的保留项目。结果,在接下来的“学生最喜爱的十大校园活动”评选中,十佳表彰不仅没能保持第四,连前20名里也未见踪影。
为什么?
深入访谈我们才明白,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活动可以承载许多价值追求,也可以设定若干教育目标,但有一个东西是不能丢的,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新”字。离开了“新”的要素,就很难吸引他们,也就很难实现设计者的初衷。
事实上,这个“新”字,正是我们学校管理者开始设计学校管理活动的起点,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着的是青春花季的少年。离开了这个“新”,管理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梳理了全校的学生活动课程,逐一探讨、改造,把“新”字锻打到了所有的活动里。譬如每年两次的运动会,过去春季一直是趣味运动会,秋季是田径运动会,年复一年,从运动项目到组织形式基本不变。有了这样的启发之后,我们便“新”字当头,把春季运动会演绎为寻找童趣、青春拓展和职业模拟运动会,或开展儿时的游戏、或把孩子们拉到社会的拓展基地、或让他们模拟不同的行业人士参加运动会。我们把秋季田径运动会改造成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依次为国际奥林匹克、世界民族和五洲城市运动会,一个班或代表一个国家、或假扮一个民族、或模拟一个城市参加运动会。学生在校三年的时间里,运动会的组织形式不重复,深受同学们喜爱。
开学典礼往往是所有学校活动中最难设计的。在同一个时间里,要想让每一个人喜欢这项活动,并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实属不易。很幸运,2009年的开学典礼第一次被同学们评为他们最喜欢的十大活动之一,而且名列第五。于是我们随即跟踪调查他们喜爱的原因,结果发现,有一个环节几乎牵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每个人的名字和照片在校园大屏幕上滚动,通过抽奖嘉宾抽取幸运学生到主席台与杰出校友结对,每一位同学在现场都有被抽取的可能。这个设计,让所有人都能真正参与,也让每一位同学心灵都受到震撼,这也是他们喜欢该项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于是,管理的起点又有了一个关键的词汇:“参与”。每一个活动,如果仅仅有学生形体的“参加”,形在而神不在,不是我们的追求,必须撼动同学们的心灵。
2010年的开学典礼以一本“开学护照”为载体,在短短28分钟的时间里,牵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会场上,台上台下全是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学护照上互相签名、互赠祝福、相互合影留念、相互拥抱的场面,一本开学护照承载着他们的希冀、梦想与期待,整个欢腾的会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活动实现了从“参加”到“参与”的提升。
创建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
我有一位校长朋友在一所优质学校工作,学校在当地不仅办学历史最长、教学质量最高、校园设施最好,就连学校的大门也在当地城市里堪称一道风景。校长的社会地位水涨船高,从家长到市长全都对他待若上宾。于是,这位校长感到功成名就,无事可做,目标也变得迷茫起来,甚至,他竟因此有些苦恼。
听着他似是苦闷实为自豪的诉说,我想到了曾经遇到过的许多类似的校长。在他们身上,有着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超乎常人的能力气魄,而且大多数都曾是课堂上学生喜欢的老师。可是久居高枝,他们变得不太认识自己,甚至也不太认识自己的学校了。因为,他们对自己和自己学校的认识,基本上等同于社会各界对他们当面嘉许的汇集,对这些溢美之词,他们也就信以为真。
可是,当与他们讨论起学生、老师们在校园里的感受时,这些校长朋友却常常无言以对,或者不屑,或者不愿,或者认为不必谈及。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校园外人们如何评价学校,他们常常以为有了年年攀高的升学率赢 人犀翦富加"肌数据便可以抵挡一切,至于孩子们和长年累月甚至终生都呆在校园里的老师们是不是幸福,却常常被忽略了!
一般来说,升学率高的学校往往是家长们推崇的地方,却不见得是孩子们向往的去处,所谓优质学校的桂冠也常常由校园以外的人们编织,而真正理想的学校,应该取决于孩子和老师们是不是嘉许。
可是,我们一般只知道从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的差距,却并不清楚从所谓的优质学校到理想学校的距离。
这个距离到底有多大?这个距离到底在哪里?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我曾经对各级评估学校的指标体系进行过研究,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些大同小异的方案中,在那些林林总总的指标里,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影子。与学生相关的指标不是没有,但已经转化为冰冷的及格率、优秀率、毕业率以及犯罪率,而有关教师的评估,则是学历、职称、著书立说和科研成果。
我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能手评比制度,在各级金奖银奖名牌教师的诞生过程中,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即使在校园里的听课议课中,我们也几乎不让听课的学生参与其间,忽略学生的感受已经从习以为常走向麻木不仁。   
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可以有很简单的方法,看一看校园里学生们的眼神也就可以断定学校的优劣。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有道理却不便操作的方法,但其中包含的价值取向却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我们理应把评价学校的着眼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转到学生身上。
我想起了很久以来关于谁是教育消费者的争论。当然,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单纯就家长和学生双方来说,我们是更关注家长的需求,还是更看重学生的需要?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教育的消费者锁定为家长,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成为我们不少学校的至高追求。于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仅仅当作可供加工、没有生命的产品或零件。结果,学校“优质”了,家长满意了,学校的名声也出去了,但却苦了学生,甚至许多所谓的优质学校被学生暗里地“誉”为“文明监狱”,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重提苏霍姆林斯基那句振聋发聩的话,他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科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塑造孩子们幸福的话,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校园里的教育过程自然也是一段可圈可点的生命历程。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孩子未来的幸福,他们现时的幸福也理应成为我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全力打造学生向往的理想学校,尽管,走向这样的理想学校要经历许许多多艰难与风险,包括经营者心灵的磨难,但是,这个追求是崇高的,值得的。
校长的社会活动也可以成为学生的课程
校长经常会接到一些社会活动的邀请,有时还不乏一些重要活动,如何将这些邀请转化为教育学生的活动,变事务为课程,是对校长智慧的挑战。
因为我们将罗马尼亚诗人米哈伊的诞辰日,即每年的1月15日,确定为我校的“罗马尼亚日”,使我们与罗马尼亚大使馆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罗马尼亚大使馆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都会向我们发来友好的邀请。于是,我们便借机将学生带进活动。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选定不同的学生到大使馆参加不同的主题活动:艺术家的画展、奥运冠军的庆祝会、著名歌手的演唱会,包括大使馆最为隆重的国庆招待会……都能看到十一学生的身影。
一些学术活动尽管定位很高,但是,如果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选好结合点,同样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绝好课程。一位朋友曾邀请我参加一个国学沙龙,其间有台湾著名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的演讲。我们便带了一位对国学特别有兴趣,也有一定功底的高一学生参加。现场,她与傅佩荣先生进行了交流对话,受益匪浅。原来,一段时间以来,她在职业规划上一直心存困惑,在自己喜欢的与功利的职业之间摇摆不定,尤其是家庭的干预,更使她找不到说服家长的理由。但这一次活动让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2009年12月26日,教育部举办新春音乐会,在给的两张票中,有一张是犒赏家属的,我想到的却是学校交响乐团的同学们。于是,我从学生乐团选了一位优秀团员,与我应约而至。这位高一学生,对共和国的教育部长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便利用音乐会前的时间,将她介绍给了部长。部长的亲切握手和谆谆叮咛,让她十分激动。当然,我也借机告诉她,未来共和国的重任会慢慢地转移到他们的肩上。演出结束,当乐队撤离舞池的时候,我又带着她追上了已经走向后台的乐队首席——我国著名小提琴家刘云志。交流中,这位学生倍受鼓舞;离别时,她还幸运地得到了刘云志赠予的鲜花。在整个活动中,这位学生的兴奋和对未来的踌躇满志溢于言表。最后,我借音乐会上节目的名字,题赠给她一句话:“今天《假日弹簧管手》,明日《威风堂堂进行中》。”这位学生很认真、很高兴地告诉我:我们不会让您失望!而这正是我的期待。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的事务性工作一旦有了学生的参与,就会增光添彩。2010年春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来访,我应邀作为校长代表出席作陪。当时,我带了学校模拟联合国的秘书长和模拟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两位同学到接待现场。尽管外事工作有很规范的流程,但我发现,整个活动过程中,真假两位总干事对话交流的环节成为最出彩的亮点。现在,这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她们立志在国际关系领域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为此感到欣慰。
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如此风光的事情,我们同样也不会放过机会。像到主管部门说明学校运动场为什么需要维修,去社区请求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等等,这样的事情过去仅仅依靠校长去做,但今天有了学生的参与,不仅效果大不一样,而且对学生的教育也远非课堂里的教育效果所能比拟的。
从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反思
2011届高中毕业典礼恰好安排在校园泼水节的第二天。按照惯例,有校长致词。于是,我选择了谈谈头一天泼水节的感悟,以此作为赠给即将离校的高三学子的礼物。
我和大部分高三同学都参加了泼水节,我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4点心得。首先是心态。既然参加泼水节,就应该以享受的心态接受同伴们的泼水。在开泼仪式上,我把自己泼出去的第一盆水定义为“幸运之水”,动员同学们把顶在头上防水的盆子放下来,把穿在身上的雨衣脱下来,就是为了让大家敢于“直面”并乐意“享受”。我在这里借泼水节告诉大家的是,每一位同学都要直面生活。第二,参与泼水节还要有勇敢的品质。进场前就要抱定“必湿”之心,如果在泼水现场躲躲闪闪,肯定会处处被动,很难把握机会,也不易赢得成功。第三大家普遍体会很深的,是工具的重要性。和水盆比起来,水枪显然没什么攻击力;而水盆的大小也决定着自己的实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此,我把工具引申为每位同学的专业能力,在未来的世界里,专业能力作为我们人生的工具,将决定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人生成就。最后,我把自己在游戏中饱受各位同学的“攻击”,理解为校长作为公众人物的必然“待遇”。我告诉学生,如果你准备进入公众视野,就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承受能力。一位公众人物不仅会面对鲜花和掌声,而且也会遇到冷嘲热讽甚至攻击和陷害。十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既然是领军人物,就最有可能成为公众人物,这必然要求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多一些承受力。
我在毕业典礼上的这次致词,其实是希望告诉同学们:我们应该随时从身边的事情寻找启发。学习可以在课堂里,但今后可能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时时处处。
学校垒球课程开课仪式上,师生们让我去击球开课,我便顺势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垒球的心得。如何把球打得高远,如何在高与远中寻找平衡,既是击球手的比赛策略,也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在选课时,很多同学常常为自己需要在兴趣和未来需要的课程之间作出选择而感到苦恼。这个时候,我会不断地与他们分享关于选择的人生哲学:学会选择最大的挑战就是敢于放弃;当一个人学会放弃了,他才是真正地走向成熟了。我想告诉学生的是,目前的小事情,其实也是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人生的大课程。当我们时时处处都学会反思的时候,我们也就学会了生活。
把活动与读书联系起来
在我们以国家命名的7个文化日里,“法兰西文化日”是以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诞生日确定的。尽管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广为人知,但同学们对其更多作品却缺乏了解。于是,在“法兰西文化日”活动期间,我们掀起了一场“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国”的校园活动。
“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灵、奇花异卉。”法国作家法朗士看似夸张的描述里,实际包含着他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都是有限的,即便你有条件行万里路,也依然无法代替阅万卷书带给你的另一份收获。正如有人调侃的那样,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风光不再,尤其是阿络、多媒体的出现,书籍的地位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引领孩子们读书,就成为校园里的重要使命。
以活动为载体来引导孩子们读书,有点任务驱动的意思。对一部分担任着活动策划、组织、主持的同学来说,围绕活动读书很容易衍生为他们的工作之必需。通过阅读,他们如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产生出新的活动创意。而这些创意,也很自然地打动着周围的同伴。
在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会向全校推出一个与活动相关的读书故事,在故事的传播中,去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有些故事系千古绝唱,也有些故事来自师生或家长,当然,如果能够挖掘出活动中的学生读书故事,则有更好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整个系列活动中,设计一个专业的推动读书的子方案,也是我们的保留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切的书单,或者干脆让学生书屋适时地购进一批书籍,甚至我们去买一些相关的书籍作为赠品、奖品,都会有极佳的效果。
当我们把学校、年级、班级、社团各个层面的学生活动系统梳理之后,就可以结合活动形成一个相关的系列阅读书目。这个书目既与我们传统的人文、科学、文学阅读书目相吻合,也会出现一大批新的书籍,这样,也等于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子。
[size=+0]“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而有了读书的校园活动,学生们也在其中迅速提升品位,不断走向成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5:24 , Processed in 0.1753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