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顶层设计”分析与规律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5 08: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
“顶层设计”分析与规律总结
朱庆和
纵观2014年高考全国、各省(市)的18套作文题,不难窥探出高考作文的改革方向和命题趋势。今年的命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开放性、思辨性;题目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题旨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写作回归本真,立足自我抒写真情。这是试题命制“顶层设计”的匠心所在,是为了响应国家教改的试水,是探讨考生对社会、人生、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说到底,作文要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注重语言思维和辩证思维,其真谛就是通过“以手说话”,学会“做文与做人”,应该说今年的高考命题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践行。
一、命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18套作文题,彰显出共性与个性,让考生作文实现人生观的“知行合一”。题目本身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考生通过写作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今天的幸福和谐生活,从而增强对人生观的正确理解与树立。且看:
卷 别
材   料
核心价值观(主旨)
新课标Ⅱ卷
给动物喂食的弊端
“法制”建设,人人有责
全国大纲卷
农民工与医药费
诚挚信任,互敬互助
北京卷
重提北京“老规矩”
民风民俗,传承精华
江苏卷
青春是否永恒
精神不朽,青春永驻
四川卷
思考“人只有站起来……”
自立自强,拥有世界
湖南卷
“最美乡村干部”
扎根土壤,心怀美景
全国新课标Ⅱ卷,题目不仅让考生想到关注自然,关爱动物,而且引起有关“法治”建设的探讨,让人懂得生活中一个微小的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牵涉到法律的约束。这不正是依法治国从点滴做起最好的例证。全国大纲卷,命题“接地气”,选材贴近现实,突出时代精神。材料取自新闻事件,从当事人老王和院方以及老板三者身上闪烁着“友善、关爱、互帮、诚信、敬业、平等、尊严”等精神文明火花,是“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标杆,同时也是解决“医患矛盾”和建立“老板与雇员”和谐互爱互敬的试金石,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善、美的一面镜子。再看北京卷,“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从命题来看,一个“老”字,反映的既是陈旧的东西,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北京有,全国各地到处有,对待“老规矩”要采取扬弃。作为精华的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而作为糟粕的就得审慎辨清,不惜摒弃。如北京“老规矩”中的“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等,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该管的“闲事”不得不管,该“高声”就得放声引吭。如此看来,审题时,既可以褒扬“点赞”,也可以批判地“接受”,在继承中创新。又如江苏卷,“青春‘朽’与‘不朽’”的讨论,毋庸置疑,作为肉体的青春易逝,免不了“朽”,但是作为精神的青春是“不朽”的;同样,作为个体的青春是会“朽”的,而作为人类群体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是引导考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和追求,是中国梦的正能量。再说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不禁让人想起我们的祖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这样,小到个人也是如此。有人吐槽说霍金在轮椅上怎么也站不起来,意思说这个命题不成立。其实错了;恰恰相反,正因为霍金并没有被这可怕的病魔击倒,而是开始了他抗争的里程:探索物理学,探索爱情,收获婚姻,他让我们看到了以他的智慧和勇气所创造的奇迹。这样的例子还有“中国保尔”吴运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青年楷模、作家张海迪、盲童教育家徐白仑;以及体操运动员桑兰,火热的青春因为坚强而燃烧。等等。正因为他们面对不公的厄运,没有被命运所屈服,这是精神的站立,支撑着他们的信念,从而创造出不朽的业绩。还有湖南卷,那材料正是最美乡村干部的缩影,其主旨就是责任与担当,就是心系百姓,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展现的是新时期良好风气,歌颂的是心底无私风景美的主题。
所以说,写作作为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不仅是语言的思维,而且更是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的判断与思维。“言必信,行必果”,“要作文先做人”。今年的作文命题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二、材料注重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贴近实际
一部高考作文史,有着清晰的时代印记,而考生的个性化写作与语言文字表达,离不开时代与生活,它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事,它首先是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想认识的事,他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趋向、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今年文题和材料大多来自日常生活,贴近生活实际,易于考生驾驭。例如:
卷 别
材  料
生活智慧(感点)
江西卷
课内外学习探究
注重效果和流于形式
广东卷
“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
科技发展和精神体验
天津卷
假如有一款芯片
展开想象和创造生活
重庆卷
租房与退房
社会责任和公德心
江西卷,要求学生将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体验、见闻或思考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这是将“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直接让学生参与探讨,可见教改已经到达深水区域了。事实上是注重效果还是流于形式,学生最有发言权,最有话可说。广东卷和天津卷,材料都涉及到现代科技文明。所不同的是广东卷从现实出发,材料中“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反映的时代特征明显,“黑白照”留给人的美好记忆和“数码照”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都能够唤起人的写作激情和理性思考。天津卷,材料是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即假想式思维。这使我们想到99年全国高考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同样“智能芯片”能够引起作文的兴趣,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延续和发展。考生既有生活的积淀,也有临场创新的火花,该文题让想象的翅膀与创造生活的智慧相得益彰。再说,重庆卷,“租房与退房”的材料,虽然考生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但是原材料详尽的、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了考生间接的生活感悟,并由此生出一个人在处事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别人的安全与否、利害得失等思考,对于打碎的玻璃的处置,实际上折射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公德心”。这是现代生活中当代青年需要加强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这个文题还是和考生实际密切相关的。
三、试题努力让写作的思辨性成为生活智慧
卷 别
材 料
哲理思辨(辩点)
新课标Ⅰ卷
两人通过独木桥
循规蹈矩与合作变通
山东卷
开窗看世态
众说纷纭与自我判断
上海卷
穿越沙漠和自由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
辽宁卷
祖孙看风景
传统观念与科技进步
湖北卷
山顶的风景
偏信人言与亲自践行
福建卷
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
个性差异与视觉不同
安徽卷
剧作家与表演艺术家
尊重原创与二度创作
浙江卷
门与路
透过现象与认清本质
    作文的思辨性,属于哲学的范畴,而哲学就是使人聪明,使生活充满智慧的学问。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少不了思辨。记叙文通过思辨明确主题与选材,议论文运用思辨立论和论证。今年的作文命题,差不多每个文题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辨。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两人通过独木桥,按照“规则”,两两对决,必有一方竞争失败,面对“两难”,创造性地选择“打破规则”,双双共赢,这既是打破常规,变通思维,又是团结合作和友谊第一的创新进步。山东卷、辽宁卷和湖北卷,三个题目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山东卷,开窗看到的“雅与俗”和“闹与静”,其思辨性在于分清“主体与看点”。辽宁卷,祖孙看风景,思辨性在于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湖北卷,山上的风景,或山顶的风景,辩点就是听信他言,还是亲自实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对待任何一种事物,审美的角度、价值的取向都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功利、目的,因此,价值和理性的判断十分重要。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题目本身就是辩证法,沙漠是个比喻,它可以比喻一切生存的环境,不自由的是处境,自由的是选择,自由与限制,不自由与相对自由,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思辨,才能写出主题深刻的文章。福建卷,“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这是一个事物(问题)的二重性,或多维解析,体现哲理性。还有,安徽卷,材料中“剧作家与表演艺术家”就剧本台词的修改问题,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可改可不改,不改是“尊重和坚守”,改是“发现与完美”;从剧作家的角度恪守原则,不改初衷。由此生发开去,联系实际说明改是为了更好;不改表现处事严谨绝不随意。至于浙江卷,“门与路”,“打开与关闭”,“起点和终点”,题目给人哲思。只有开启,才有通向,大的方面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为我国确定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这既是打开国门,也是新的起点;小的就拿高考说事,高考“既是一扇开启精彩的人生之门,也是一条向上流动的社会之路”等。这些都是审题的指向之一。
探寻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 寻常与奇崛。试题的命制看似寻常最奇崛,明白如话的材料背后隐藏着深层含义。特别是一些新闻材料,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社会热点等,要仔细辨别,认清褒贬,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考验人性,拷问灵魂,从而挖掘出做人做事的底线和为人的高标,使文章主题积极向上,格调清新、高雅。
2.基础与能力。重视基础,发展能力。“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此,要借助观察积累作文素材,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合理、立意新颖;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表述能力。
3. 体验与感悟。体验与感悟并重。高考作文命题贴近实际,写好作文,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十分重要。如文题出现“有何体验与感悟”或“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等字样,那就是提醒考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表达写作个性了。
4.题型与微变。从今年高考作文来看,文题样式几乎清一色成为材料作文(或新材料作文)。这样,开放度大,使考生有了临场发挥的宽度,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套作、抄袭。从北京卷作文的“风向标”来看,“大作文”与“微写作”(60分+10分)成为今后命题改革的一种办法之一。另外,诗歌体裁,已经在高考作文中解禁。
总之,高考作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似乎成了我国一年一度“全民作文”的新民俗盛事。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高考作文改革的步伐也正在加快,高考作文理应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的综合素养,包括思维、积累、见解、语言运用能力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2014年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目来看,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不仅考查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更重要的是考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认识,考查他们对社会问题是否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否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描述今后作文的命题趋势的话,那就是:关注现实,多元空间,思辨能力。
                           (发表于中国青年出版社《高考作文快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2:30 , Processed in 0.1674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