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凌宗伟:教师角色与教学技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4 14: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凌宗伟:教师角色与教学技能
要谈教育技能,首先恐怕要弄明白教师的角色,用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的观点来说,一个教师的角色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角色。
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是个医生,医治学生心灵的心理医生,同时又是学生的心灵的导师,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地帮扶,在他遇到伤害的时候去抚慰他的心灵,去呵护他的生长。同时又是一个家庭教师,家庭教师跟教师的区别在哪里?家庭教师主要的不是教知识,教的是行为习惯,主要的任务是开发孩子的心智、理想、乐趣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某个方面的特长,同时,还要料理孩子的生活等等。同时还应该是一个护理工。护理工跟医生的区别就在于,当孩子“生病”了,“住院”了,他们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就是孩子的拐杖,这拐杖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同时也是生存方面的。有的时候还要直接料理他们的生活起居。从这个视角来思考,做教师的不仅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丰富的人生体验(直接的、间接的)和良好的个体素养。
同时教师又是一个领导者,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对的是几十,或者上百个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在我们的指导下顺利的进行,如果是寄宿制学校,我们还得考虑他住校生活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难,予以及时地帮助或指导。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把学生当做一个听众,而我们很少有意识的主动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一个班上40、50个学生,如果我们狭义的理解倾听的话,那只可能是几个有机会站起来发言的孩子,其实,倾听还包学生的眼神、表情、相貌和细微的动作反应。我们的教学究竟有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眼睛一扫就知道了,我始终认为互动最高的境界是心灵的互动。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某种意义上讲的就是我们的“教”有没有触动学生的“学”。学生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其实就是在给我们反馈信息,老师你讲的我懂了,老师你讲的我不明白。
当然更重要的角色,是问题的解决者。我们之所以成为老师,因为我们具备我们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具备教师任职资格的一个原因。国家对教师求不仅有学历的要求,还有于教师身份相应资格要求。有入门考试,有上岗培训,进来以后还有一年的试用期,这些是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因为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实际问题,是要我们去具体解决的,许多时候别人是帮不了我们的。
当然,还有一个维护秩序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老师课堂秩序维护能力太差。尤其是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当中,我们根本没有思考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实施的时候往往是撒手不管,放任自由,所谓合作,所谓研究,其实就是一形式而已。
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角色,就会发现,这角色不仅是特定的,更是多元的,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特定的身份出现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缺失根据具体情况转换角色的意识的话,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正因为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我能才需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和掌握一些教学技能,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2:38 , Processed in 0.0966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