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形式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6 02: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育形式主义作者:放羊人京山

教育形式主义

上星期我收到教育局“关于进一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这是教育局实行“四有”活动来基教股进行“四有”活动的项目,所谓“四有”活动,就是每所学校,每个单位都要上报一个特色项目,要做到: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有位次。全县上报了特色项目126项,全县这么多特色教育项目,是不是真的特色项目?是不是符合学校实际?学校有不有能力做好这些特色?这些特色和教育有多大的关系?我心中总是疑惑,联想到我手中负责的工作有:“行风评议”,“廉正文化宣传月”,“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效能风暴”等等,每一项活动都要有方案,领导班子,活动内容,都有评估细则,就我一个人来看要完成这么多的活动项目,真的不知道怎么搞,用什么时间搞,需要什么人来搞,我真不知道这是不是形式主义,我想只要是弄些花架子,糊弄一下领导干部,没有真抓实干的东西都应该是形式主义,上次教育局发给我们的“效能风暴”工作方案要求,要少发文,少开会,少讲话,怎么不执行效能风暴要求的反而是发文的教育局呢?教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来不得一点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学校重要工作就是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现在我们把主次搞反了,学校该抓的,经常做的,却没有人去抓,去做,要我们做的,花大价钱做的都是一些花架子,形式主义,每天做的很平常的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应该有人抓,有人去推动,但是这是不是符合领导胃口,不能很快反应领导工作实绩,所以就没有人去抓,去做。
    劳民伤财,急功近利,应付检查,自私自利,表面文章,都是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做事不问效果,不择手段,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工作不研究,不思考,不学习,落实不顾实际,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照抄照转、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工作有始无终;喜欢刮风、跟风,上级精神未吃透,下面情况没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工作华而不实、虚报浮夸,摆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讲究实效,不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凡此种种,背后都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图虚名,招实祸,就是对形式主义的最好回报。形式主义误事,误教,害人,害己。误事,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或者变成毫无内容的口号和过场。误教,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令不通,损害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系统应有的形象。害人,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劳民伤财,引起广大教师的不满和反感。害己,搞形式主义的人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使得利于一时,也终究不会长久,到头来落个图虚名、招实祸的结果。总之,形式主义不除,作风难以端正,积极性难以调动,创造性无从谈起,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我想每个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有时上级部门布置下来一些工作或任务,明明知道那是在搞形式主义,可是我们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付,因为上级总是上级,管着我们的工作、升迁、荣誉、工资……做了上级满意自己工作起来顺心。如果不做当时的确是省了点力气但日后尤其是到关键的时刻难保就没有人站出来说你“不识大体、不顾大局、不服领导、不求上进”,即使没有,自己也总是担心害怕、诚惶诚恐。前思后想,还是干脆做了吧。然而,被逼之下,总是要千方百计找捷径的,捷径在哪?长期的实践
使人悟得“真经”: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特征就是务虚而不求实效,因此做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大可不必在认真落实上下功夫,只要想想办法摆摆花架子,满足一下上级的某些需求和喜好,让“新思路”“新口号”产生“轰动效应”即可。“真经”一旦被广大群众所掌握运用,就大有风行之势,眼下这股歪风已引起了许多教师、学生、家长的极度不满,但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
  教育评估仿佛催交作业
  一所学校每年要接待多少人次的检查验收评估,这恐怕是个值得关注的数字,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滥评比,但现实中各类评估活动还是接踵而至,每个检查团莅临都会带来几十项的硬性指标,指标规定的多数工作肯定是做了,但未必件件都留下痕迹。例如,某检查团要某校提供近年来该校家长会上家长的书面记录和心得体会,这可着实难住了班主任。没办法,为了通过验收,学校不得不发动学生、家长采取造假的办法补上材料。类似事件还有许多,教育评估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也由此而十分普遍。每次应付检查评估,学校从校长、老师到学生、家长仿佛都在补做作业,校长成了辅导教师,一遍遍地讲解、演练、订正。检查组来了,学校便把预做的“作业”一页一页地翻给检查组过目;领导“阅”后,一切恢复正常。
  规章制度多被用来装点门面
  如今是法治社会,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各校也在“比硬件,拼软件”的竞争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少学校还不惜耗资将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书,发给师生,或制成精美的墙牌悬挂于显目耀眼处,以吸引眼球。此举本是好事,但偏偏就有人把好事办砸,一些热衷于形式主义的人,刻意树立个人形象,制造轰动效应,滥提所谓“新思路”、“新口号”,名曰创新,实为哗众取宠,他们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别人看不到,沽名钓誉,虚报浮夸。这种人只做表面文章,从不深入实际,更不注重落实。谈起安全管理,往往是“三大防”“五小防”外加“七勤跟”“八紧盯”,但事实上就是报警器长年关闭无人问。谈起学校发展,往往是五年有目标,十年有规划,但事实上就是期中期末无巡考……有人说:“好学校出成绩,差学校出经验。”我想,这应该是对拿制度计划装点脸面的形式主义者的绝妙讽刺了。
  “校本教材”只在检查时派上用场
  据说校本教材是统编教材的有力补充,是学生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开发校本教材是打造一支懂科研、善教学的教师队伍的最有效途径。即便这样,我想“开发者”的真正用意恐怕也不在此处。因为花时间、投巨资、耗人力拼凑起来的“校本教材”,在学校,在课堂,最多只能算是“演戏”的剧本,校长导演,教师指挥,学生主演,检查团“专家”“领导”莅临观看。“大戏”落幕,掌声阵阵,传经送宝,风光十足之后,校长便转身赶紧吩咐学生:“下次检查团来校,再带校本教材!”
  “研究性学习”似乎在研究剽窃之道
  许多学校,以各种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由来已久,然而,很少有学校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研究主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各个环节。在教学时间紧,教师不支持的情况下,多数学校都是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完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操作的,通常是上级莅临检查之前,组织学生,翻阅刊物或借助网络,突击抄袭,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抄袭的角色,这样的“研究”即便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也难感兴趣,更谈不上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
  年末收购“总结”蔚然成风
  为了展示丰硕果实,给年末的“工作总结”添光加彩,每年的最后时光就成了学校最期盼广大教职工合作的重要时刻。各类总结要归档,各种论文要汇编,各项分析要梳理,各个亮点要上报……统计不完的数据,书写不尽的“公文”。好在不少领导能解民意,眼看限期已到,“公文”仍不见上交,情急之下,便果断决策:挥泪开库“悬赏”!
  对一所学校来说,搞搞形式主义,蒙过上级,通过评估验收,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对外宣传有亮点,各级领导也有光彩,有“政绩”。但是,形式主义的背后,是弄虚作假,弄虚作假的背后,是一些领导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漠视,助长了懒汉思想和投机心理,因为突击材料就可免去过程之劳。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还助长了不正之风。很多学校为了通过检查,使出浑身解数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一些参与检查的人员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手段和特权,看重的是检查验收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去考虑检查验收工作对学校的实际意义,这样的行为,对于学生心灵无疑会造成伤害。这些学校,搞什么道德教育也多会被学生当成闹剧。

要杜绝形式主义,关键就看教育局长,局长想什么,喜欢什么,想干什么,都决定着一个地方教育是不是形式主义,当然我喜欢做好学校日常管理的局长,把心思用到教育管理的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2:05 , Processed in 0.1153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