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设计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7 11:0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设计探究
作者:林 刚  来源:《教育研究》2013年3期  

  【内容提要】在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入健康的情绪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使得校园中的各种物质载体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理感染与暗示作用,是校园环境设计教育寓意性的基本内涵。在教育寓意性校园环境的建设中,需要体现自然和谐性、童趣及身心协调、历史与文化认知、学校特色、社区或乡村文化等设计原则,综合地运用这些原则,就能够为学生创建具有潜移默化教育意义的校园。
  【关 键 词】中小学校 校园环境 教育寓意
  【作者简介】林刚,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杭州 31001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建设无论是新建还是老校改造,都增加了投入的力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注重学校建筑设施及校园景观建设中的教育寓意性,精心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当前中小学校园建设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国内外中小学校园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校园环境设计与研究至今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并出版多部专著。如美国学者迈克尔·J·克罗斯比的《北美中小学建筑》[1]和布拉福德·珀金斯的《中小学建筑》[2],介绍了欧美学校的建筑新形式以及校园设计的多种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设计的教育功能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工程照片、图表、平面、立面和细部详图,从功能角度深入剖析了与学校建筑特定需要有关的结构、设备、交通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阐述了学校无论规模大小,其校园环境氛围的设计皆具有使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周边社区居民充分感受舒适惬意的特点。日本设计师长泽悟和中村勉在《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0:教育设施》[3]中,选择了学校建筑中一些有助于设计师今后对学校建筑创作研究、并能提供继续拓展设计可能性的案例,站在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立场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希望以后的学校建筑成为新型的、更具有教育氛围的学习空间。
  国内中小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经历了从创立到定型化、普遍化,再到新型校园陆续创建这样的发展过程。旧校舍在建筑形态上大多千篇一律,缺乏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进行的环境设计,也缺乏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内涵。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校园景观不协调、建筑风格(颜色、造型)单一;小品、雕塑位置不突出,缺乏视觉上的影响力;校园绿化系统不完善;空间场所的布置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等。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近十年来学校管理者、建筑及环境设计师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出版了一些理论专著。例如张宗尧、李志民的《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中小学建筑设计》一书,从建筑设计角度较全面地论述了我同中小学建筑的设计原理、步骤与方法。其中包括普通中小学校校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普通、专用教室设计,办公、辅助用房及交通体系设计,教学楼组合设计,新型学校建筑空间及造型设计等。[4]施慧的《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提出了校园公共艺术应当起到让使用者体会校园的草木园林、墙楼廊道,让使用者体察如何将这些场所成为自己与自然生命相望相遇的界面,让使用者体认在这些界面中如何发展成为公约性交流的有效方式。[5]赵中建、邵兴江在《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一文中也提出,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校建筑研究,在我国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照,从而导致本领域的理论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我国的学校建筑实践也正因此而遭遇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并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求构成多方面的障碍。[6]总体上看,目前国内校园环境设计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校园的功能设计,而从自然环境特征、学生心理因素及与环境互动、地域文化以及环境教育因素的角度来说,强调校园环境设计的教育寓意性研究较少,也未进行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二、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的理念及其意义
  本文研究的“校园环境”就是指由学校内的建筑、道路、绿化、主题雕塑、墙面文化、园艺小景形态、室内外环境色彩、视觉传达导示设计等构成的校园视觉环境的整体。“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则是指在校园环境的各种要素内所寄托或蕴含的教育意旨。换言之,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是指依据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所寄予的期望,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重视环境整体设计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积极心理影响,同时在环境景观及设施建设中注入相应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涵义,从而让校园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间接的感染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并向学生传递特定的健康价值观,让置身在校园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浸润,从这样的校园环境中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从而受到教育。
  比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自然生态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因此,如何从小教育学生懂得保护生态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小体验健康生态对于自己的生活与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一些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营造的案例,将注重生态的价值观物化为特定的校园环境,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例如2007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将设计荣誉奖(ASLA General Design Honor Award, 2007)颁给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Mount Tabor中学Rain花园校园环境设计。该项目的设计理念融合艺术、教育与生态功能等概念,将校园内一个原本未合理利用的停车场改造成了极具创意效果的Rain花园。该设计将学校变成了一个颇受欢迎的生态“绿色空间”,并且以细致入微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情感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们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巧妙而合理地体现了校园环境的教育意义。
  国外对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认为,环境是物理性质与人类特征的综合,对创造成人和儿童工作和游戏的空间发挥作用。因此可以理解为,教育环境是一个客观功能性与人文社会性相结合的综合体,该综合体必须是符合儿童学习活动所涉及的多方面需要的空间载体。进一步说,校园环境不仅要注重在自然、建筑设施方面的物质使用功能性,同时也要在实用性基础之上注重校园内各种物质设施所蕴含的精神功能,需要实现物质设施的使用功能与其所包含的人文教育意义的完美统一。因此,体现文化教育寓意性的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是一个涵盖自然、文化、科学与艺术的系统性的工程,是表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的一个复杂、科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在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中注意到这一点,校园环境的设计较多地体现出自然和谐性、形式内容(色彩)童趣性、民族地域文化的符号元素性、未来元素的新颖性等,使得校园在视觉感受和文化熏陶等多个角度有助于儿童当下的成长和预期成长。美国洛杉矶的“南区彩虹小学”的校园环境设计就是以注重童趣和社区文化和谐结合而变得知名,喜爱这所学校的人都习惯地将之称为“彩虹学校”。再如澳大利亚LAV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未来教室,也颇具特色。这项设计中每个教室面积大小不一,在60~180 m[2]之间。设计的实用性重点在于通过可移动设施的空间设计以达到解决偏远社区需求及抵御自然灾害的目的。这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校园环境的概念,多方位拓宽了空间的功能。其中犹如飞碟(UFO)外形的外在几何设计形态彰显了设计理念中的未来元素,这使得科学与艺术得到了完美结合。该校园环境设计极富思考,不囿陈规而且充满想象力,让孩子们身在其中时能够萌生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


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三、中小学教育寓意性校园设计的原则
  要在中小学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很好地融入教育寓意性,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使得校园环境的设计既能够把校园环境的自然特征充分地挖掘并予以表现,又能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把校园所处的社会人文特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谐结合,还能够把学校发展的历史及其办学的特色巧妙地融合在学校的整体环境中。
  (一)体现自然和谐性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曾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的人的观点,认为孩子是“自然之子”,教育“必须观察自然,遵循着它给你的指示的道路前进”。[7]观察自然的智能应该是少年儿童必须培养的多种智能之一。
  校园环境设计中的自然和谐性,是指设计需要遵循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法则,要体现自然界与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思想观念,努力把自然界所具有的优美特征反映在校园环境中,使之有利于优良人性的培养。比如,校园内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让儿童与自然植物为伴,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界花草树木的情感,使他们与自然界生命一起成长。除了校园环境整体需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外,还需要在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适当营造自然景观,如在校园公共绿化空间设计开辟专属植物观赏区,种植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如梅、兰、竹、菊等,或简单农作物,如蓖麻、瓜果等,并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的日常护理值日工作,如播种、浇水、除草等,并写下植物生长的日志,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动态地维护校园内的自然景观。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能力,加强与自然的联系,进而还可领略到植物自身所代表的文化象征含义,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所体现出的坚贞不屈的意志和高洁的品格等,学生从中受到感化而使自身品格情操的发展得到完善提升。如法国布伦小学校园以及校园公共体育场的环境设计努力地将学校融入周边自然生态之中,设计师将该校及体育场屋顶均覆盖以繁茂的绿色植被,将完全生态化的自然绿色环境呈现在师生面前。该校园环境设计中将房屋建筑、道路和遮阴功能的植被区域完美地融为一体,打造出流动而自然和谐的空间形态,在这样的绿色校园空间中,显然有利于学生实现自由探索自然界的梦想。
  (二)体现童趣及身心协调
  以少年儿童为关注的主体,追求与少年儿童身心协调的童趣性设计是体现中小学校园环境教育寓意性的要求。中小学时期是儿童感官快速发展的时期,其需要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成人教育环境有质的区别,他们更喜欢直观、形象的环境,喜欢可以随心所欲地与其互动的设备设施,其中适应于少年期身心成长需要的具有可互动的创意环境设计,对促进少年儿童的视觉审美和想象力发展尤为重要,置身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会令少年儿童充分地感受到欢快愉悦。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其校园环境以自然、文化以及童趣的和谐结合为特色而闻名。学校入门便是历史文化浮雕校门、室外水环境设计、开放透明的观摩教室、柏树围成的迷宫、色块鲜明的开放式陶艺教室、超市式休闲式图书阅览长廊、漂亮的五彩滑梯等。同时学校的建筑从细节处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化的展示与交往的需要,如教室黑板两边的木墙、彩布墙,可让学生的课堂作品随时张贴、展示,而且这些墙被设计成可以在必要时随时替换更新。自然环境、历史、地域文化、富于童趣自由开放的教育寓意融通贯穿,可以说是一个用心为学生设计的校园环境。
  (三)体现历史与文化认知
  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较为活跃,但往往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从学校所得的历史、文化等人文教育对于其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优秀的设计师应在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历史文化元素符号及色彩等来体现校园环境的文化教育寓意性功能,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进而热爱传统文化,从中获得启迪,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文化教育寓意性校园公共空间导示形象的设计为例,其中包含了导示形象形态设计和导示形象系统文化教育寓意的运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教育寓意的文化典故作为设计主题。如音乐教室的导示形象可以选用“高山流水”之类的相关故事作为设计背景,抽离出古琴、高山、流水等表现意象,自然明了而又不乏艺术气息;体育室导示形象的设计中也可以运用“闻鸡起舞”等有关励志的文化典故元素,使精神这种无形之物可感可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欣赏此类形象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涵义,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和深层理解,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求知欲,完善自身人格,从而产生很多弦外之音的教育效果。
  (四)体现学校特色
  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是在其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的历史中慢慢形成的,这种特色在一代又一代师生身上的继承与传递,是学校教育功能体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环境设计中,通过各种可能的载体充分地记录与表现学校的历史特色,尤其是学校发展历史中有关著名人物所坚持、传承的精神与价值观,对当代学生的教育作用是相当可观的。如创办于1899年的杭州高级中学,曾经拥有诸多杰出校友,如鲁迅、李叔同、朱自清、徐志摩、丰子恺等文化大师,以及姜立夫、陈建功、徐匡迪等科技精英。该校的校园环境景观建设中就十分重视强调学校的悠久历史,设计安置了贡苑、浮雕墙、亨颐园、养正园、树人园、校史馆、贡院碑亭、叔同亭、鲁迅亭等历史文化景点,以其丰厚的颇有特色的学校历史文化作为校园环境教育寓意的重要来源,从而把校园环境变成传承学校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极佳场所。
  (五)体现社区或乡村文化
  当今城市的中小学校大都建在社区之中,尤其是就近上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学校周边的社区。农村的学校,尽管可能远离村庄,但是,还是存在于本乡本镇的环境之中。学生从家里来到学校,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带着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或乡村的某种文化特征,校园环境的设计需要努力地通过各种设施与景观,去体现社区或乡村文化的这些特征,让学生从校园环境中体验到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那种文化的亲切感,从而有利于他们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发展着自己健康的独立人格,而且能够自然地融入社会。当然,在校园设计中选择社区或乡村文化元素时,需要选择那些积极的、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以增加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如杭州市丁桥镇是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丁兰孝母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代代相传,而且也造就了丁桥镇这个社区的百姓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丁桥镇的几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都凸显了“孝文化”这个元素,把学校所在社区的优秀文化体现在学校环境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路边的石刻还是走廊墙上的标牌、图画,都以醒目、生动的方式记载着丁兰孝母的故事,同时加进中华民族有关孝顺父母的其他经典故事或经典文字句子,让学生在进入校园、生活在校园中时,处处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学生从小懂得敬重父母,形成健康的人格,无疑是具有良好教育作用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06:3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寓意性校园设计的上述原则都不是单一的,需要在一个特定校园环境的设计中整体考虑、综合运用。例如,本课题组所承担的杭州某校校园环境设计中,就有意地将江南自然生态景观的教育寓意、历史文化教育寓意、富于童趣的互动教育寓意等融合贯穿于方案设计中:意境悠远的江南水乡环境、丰富多样的植被与教学环境融合,除了给学生一个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外,还为学生们在教室之外观察植物生长形态、水流形态提供了自然课堂;根据文化寓意环境的设计,课题组将文化知识融于自然环境设计中,并力求在设计上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达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避免生硬嫁接。例如,在流水中放置间隔的石块,上面雕刻由秦汉至今的各朝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及代表作品名称,通过这些成系列的水中石块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在另一处设计中有意组织了一个可阅读的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设计,从结绳记事、竹简刻字、丝帛书写到造纸术的发明,整个知识点的设计亦融合于草地植被环境中,草地上间隔放置石块,石块以结绳、竹简、丝帛、纸张造型等形态呈现,形象化地展示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阅读历史;室外的沙地空间则完全照顾童年学生淘气的天性,让他们课余的心情尽情地得到释放。沙地边上还设计有长满水中浮萍的池塘供学生观赏;低年级课间活动区设计了学生们喜欢的大象、梅花鹿、马、猴子等动物墙面与橱窗展示相结合,以绿色突出其生长环境,打破了以往橱窗设计的严肃呆板,显得童趣盎然;运动场边的墙面则是体育明星的雕刻,篮球、乒乓球、足球等球类的起源介绍,不仅启迪学生运动的精神、提供他们成长的榜样,并且也传递着相关的知识。整个校园环境设计以自然生态环境绿色设计为基础,力求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表现历史,在自然环境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在自然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阅读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突出童趣,让学生在自然中与动植物互动。
  总之,校园环境的设计需要学生以校园中的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探索,既讲究自然和谐,又要突出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使校园环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能够传递健康、积极的育人信息,让学生在这样的视觉形态美好、设计形式充分寓意的校园空间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迈克尔·J·克罗斯比.北美中小学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布拉福德·珀金斯.中小学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长泽悟,中村勉.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0:教育设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张宗尧,李志民.建筑设计指导丛书: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6]赵中建,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8, (3).
  [7]让·雅克·卢梭.爱弥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4:08 , Processed in 0.1220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