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学习科学的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9 03: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学习科学的价值  





(在网上发现自己19年前发表在非公开期刊上的的一篇论文,特录于此。)

刊于《教育与学习研究》1996年2期
刘庆昌 林明榕
学习科学是我国学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并创立的一门专门研究学习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十多年来,经过国内广大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实验,这门新学科已初步构建起来,并受到国内外公众的普遍关注。大量事实证明;学习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和教育科学构成了人类智力腾飞的双翼,在人才的素质培养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对学习科学研究事业作了充分的肯定。1995年8月13日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除惟诚同志说:“除了教育科学之外,还应该研究学习科学。”; “研究学习科学的任务很重、很重要。”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接见中国学习科学筹委会负责人时指出:“研究学习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重视对‘学′的研究,抓学习科学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现在,我们已无须花很多笔墨去论证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近年来出版和发表的大量论著,论文,以及大面积学习指导教学实验的成绩,已经回答了这方面的问题。学习科学繁荣的今天,足以证明它是有价值的,然而价值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学习科学价值的研究,既能帮助学习科学工作者在哲学层次把握学习科学,明确研究目标,又能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本文拟从理论方面探讨这一问题,以求同仁指正。
  一、学习科学价值研究的意义
“学”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作为理论,“学”必然产生于实践的迫切要求,它的内容也一定是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理性思维的结果。当一门新的科学门类产生时,我们应先关注一下它产生的背景,这将有助于辨别其真伪:源于主观的就是伪科学,源于客观的就是真科学。研究科学的价值,实质上是要检查一种科学门类,是否具有理论上的效用和实践上的效用。如果有效用,则要探寻它有什么样的理论效用和实践效用。这种研究起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科学研究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本门科学;二是约束研究者的研究意图;三是有利于科学体系的逐步完善。
就学习科学而言,价值研究属于元研究,即科学学研究。学习科学的元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是要解决学习科学有无独立的价值。研究什么,是内容选择问题,选择要受价值观的支配;怎么研究,虽然属于方法问题,但服务于理论和服务于实践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因而,学习科学的元研究是以价值研究为基础的。具体言之,学习科学的价值研究,最终是要使学习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学层次上明确研究的目的,正确地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科学的价值建立在理论和实践对科学的需求基础之上,自然,科学的价值体现为理论的价值和实践的价值。理论价值实现的是解释与预见功能,实践价值实现的是科学的改造功能。在满足需求的意义上,科学的理论价值满足理论的完善需求,科学的实践价值满足实践的改进需求。理论上的需求要求科学具有合理性,实践上的需求要求科学具有合用性。我们对学习科学价值的研究,就是以上述认识为依据的。
   二、学习科学的合理性与理论价值
   学习科学的诞生,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少数学者努力的结果,实际上,这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既有理论的必然,又有实践的必然。试想,为什么学者们偏偏在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关注这一问题呢?我们认为大致有这样两种原因,首先是学习化社会的逐渐到来,使学习从一个理论问题转变为一个实践课题。其次,几千年以来关于“学习”的各种探索,以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有条件对“学习”作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也反映出学习方面的不足,这种种因素就促成了学习科学独立的条件。
  任何一门新兴科学都是在怀疑和责难中成长起来的,学习科学当然也不例外。从林明榕等人提出建立学习学的构想起,就有人提出质疑。不少人认为教育学、心理学已经研究了学习,没有必要建立什么学习科学。客观地讲,教育学始终是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背景和基础的,也就是说教育学始终没有正面论述学习。那么,作为教育学背景和基础的学习研究由什么学科承担呢?无疑是心理学。近代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宣称:“教育者之第一种科学,虽非其科学之全,应当是一种心理学。”而近现代心理学也正视了学习问题,至少从桑代克开始,正面研究了学习问题。桑代克主张联结说,他的思想属于行为主义范畴。本世纪六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达到了极盛,也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这样,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就有了市场。由于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研究主要指向教育领域,自然就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可以说,现代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就是关于教育(包含学习)的心理学研究,然而,这一事实并不能构成否定学习科学独立的证据,怡恰为建设学习科学大厦奠定了基础。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并未排斥前人的研究,它是在继承历代学习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学习科学没有囿于前人的研究,大胆而理性地走出了学习研究的怪圈。若论机制,学习固然是一个心理过程,无论是模仿、试误,还是接受、发现,都牵涉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但学习绝非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我们注意到,目前学习科学关于学习本质、规律、学习道德、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学法指导的内容已超出了学习心理学的范围。众所周知,一个系统的学科研究,一般要波及哲、理、工、艺四个层次。哲即哲学,旨在寻找本质和普遍规律;理即理学,旨在探索内部机制;工即工学,旨在研究转化过程;艺即枝艺,主要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依此认识,传统的学习心理学应当归属于学习科学的理学层次,是学习科学大体系的核心元素。所以,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和学习科学的建立根本无冲突,倒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科学的独立倒无从说起。
  在实践的意义上,学习化社会的逼近,使学习的多方位、多层面研究成为无可推卸的课题。学习化社会即是教育化社会,教育在那里不再是学习的特权和责任,而与其它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密切交织。在学习化社会,教学活动将让位于学习活动,教学原则将让位于学习原则,显然,要以教学活动为中介,才能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理论不太适宜了。学习者需要一种能直接为他们服务的学习科学。撇开未来学的分析,我们至少应从教学立场和学习立场两方面考虑学习。谁也无法否认,传统的学习理论至多是直接面向教学的。西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没有比教学更需要学习理论的实践了。我们知道,教育科学的实践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做好教师,搞好教学。为什么不能努力建设一门学习科学帮助一个人当好学生,搞好学习呢?就科学发展来说,对学习的全面深刻认识,必须依赖于学习的多角度、多层面研究。本世纪以来,哲学方法论日新月异,新兴科学方法论层出不穷。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对许多领域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何尝不是为学习科学研究创造了机会呢?积极主动地采用新方法,拓宽视野研究学习方法是明智之举,这也正是学习科学工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总之,学习科学的出现是必然,既是学习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既合乎人类认识的规律,又合乎实践与理论相互作用的规律。生于必然的学习科学,必然具有可贵的理论价值。
   学习科学的理论价值反映在以下诸方面:
  (1)完善了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 教和学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约束。有教无学无法培养人才,重教抑学,亦无法培养人才。顺理推之,指导人才培养实践的人才培养科学,应当是教、学兼顾的。说白了,人才培养科学是以培养目标为主体,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为双翼的平衡体系,忽视任何一翼都会造成体系的失衡,并间接地导致人才培养实践的失衡。相对而言,学习科学在人才培养科学体系中占据着更微妙的位置,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既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实践的基础。从理论意义上讲,教肓科学无法摆脱学习科学,而学习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广泛,加之它的基础性,是可以独立的。严格地讲,教育状态中的学习只是学习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尽管是最主要的一部分。从实践的意义上讲,不含教的学是客观存在的,不含学的教是虚妄的。所以,教育科学不得不研究“教——学”系统,但学习科学就无此樊篱,可以研究“学”的系统,它只是把教育状态中的学习视为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摆正了位置,我们就容易理解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关系了。它们二者是以人才培养为中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学习科学的确立,无疑丰富和完善了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
  (2)为教学理论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考察教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当时最先进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的代表性教学理论,几乎就是关于教育状态中学习的理论。例如,杜威的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布鲁纳的发现学习(learning by discovery)、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等。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迄今为止,教学理论的学习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心理学的成果。这必然限制教学理论的继续发展。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甚至未能考虑学习生态、学习道德、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等问题,
以往的大多数教学理论都象是“标准”状态中的教学设计,尽管理论符合科学,却难以让一般教师成功地运用。学习科学对学习做多方位的探索,提供内容丰富的理论成果,必将为教学理论的结构变化和应用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一是教学理论的结构变化。每一种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都是目标、内容、方法三位一体的,即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个内容结构的确简洁,但也的确片面和抽象。片面反映在它只体现教的立场,置学生和学习于幕后。全面的表达应是:为学生具有什么素质而教、教学生学习什么,怎样教学生。抽象反映在教学理论不明确自身功能实现的生态条件、学习道德条件、学习能力条件等诸种因素,这样的教学理论或许可以让理论家们津津乐道,但教师则会将它束之高阁。相反地,突出学生和学习,以学习科学的各种成果作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则大受教师欢迎。例如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认为教学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是学。学生自主、教师辅导,全面理解了教学。由于“自学辅导教学”并非某一条简单的心理学原则的具体应用,而是建立在学习类型研究、学习生态研究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故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实验。就目前来说,教学理论尚未自觉地建立在学习科学的基础之上,这里面含有认识回题,也夹杂着情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理论必将依托于内容丰富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
  (3)可刺激相关学科研究的拓宽和加深
  学习科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如哲学、思维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脑生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这些相关学科的成果是学习科学的生命基础和营养来源,为学习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习科学研究会刺激相关学科研究的拓宽和加深。这种刺激作用是通过两种方式发生的,一是向相关学科提出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之后,既能使学习科学向前迈进,又能使相关学科扩大领域或加深探讨。二是向相关学科提供营养,培养科研人才。关系是相互的。学习科学要接受哲学的指导,作为具体科学,又能推动哲学尤其是认识论向前发展。学习科学要应用思维科学、信息科学及脑生理学的成果,作为应用科学,又会向它们不断提出问题,从而推动有关研究。学习科学不只是简单涵盖了学习心理学,还为学习心理学提供了参照系,可以对学习心理学研究起到引导作用。至于教育学与人才学,当学习科学长足发展时,它们也会随之突飞猛进的。
    三、学习科学的合用性和实践价值
所谓科学的合理性,特指科学理论对实践效用属性。换言之,对人类实践有用的科学理论就具有合理性。有用程度越高,合用性也就越显著。任何一门科学理论最终都要指向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归宿。从科学创造角度说,尽管美的追求、认知欲,具有动力作用,但问题的提出无不源于对实践的不满。学习科学的兴起,实际上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批评开始的,也是学习化社会逼近的结果。林明榕、谢德民在应当建立一门学习学的有关文章中指出,建立一门学习学,是有效解决当代人类学习问题,促进人类学习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是搞好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类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总之,建立一门学习学,是社会实践的需要。自然地,学习科学的发展满足的正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徐惟诚同志在全国第四届学习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更明确了这一观点。他说:“尽可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到教育实践和青少年的学习实践中去,有一点成果就转化一点,多影响一点人,我们民族的力量就增强一点。”这也是学习科学工作者的最大愿望。
  判断一种科学理论合用性程度的标准,我们认为有两个:第一,要看一种科学理论的追求是什么?若只是为了解释和预见,就不是一种面向实践者的科学,合用性就差些。若在解释、预见之外,更有改造的追求.那就是一种面向实践者的科学,合用性就好些。十多年来的学习科学研究工作证明了它不仅探讨本质、规律等规范问题,更把焦点集中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学法指导实践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第二,要看一种科学理论是否已从哲理层次走向工、艺层次。学科的建设者们,往往要在学科体系及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上花很大的精力。有时,为了学科的生存,还要据理力争,这就造成了初创时期的学科不太贴近实践,合用性就不太理想。值得赞赏的,是学习科学的建设者们,并未急于营造体系.而是把体系的成熟估放在二十一世纪。研究者们也没有在意某些同志的误解、怀疑和责难,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实际的工作,用事实回答了那些误解、怀疑和责难。在学习科学的探索中,他们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在工、艺层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数万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学习(学法)指导教学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减轻了学习负担。再如,推广了邓传珏教授创造的“链式快速记忆法”。此外,还在一些学校开展了超常儿童学习、学习心理教育、创造性学习、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一切都说明了学习科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已植入了教育与学习实践的土壤,从一开始就注重了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工、艺层次的研究。 学习科学的合用性决定了它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
  (1)对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的价值
  无论人们对学习科学有什么样的看法,学习科学毕竟对教师教学观念及社会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十余年来,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再是口号式的信条了,学习科学知识的普及和重视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推广,使广大教师感受到了教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现在,全国已经有六大系统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学习科学研究组织.,学习科学的研究者、爱好者越来越多。国家教委也开始关心和支持学习科学的发展,足见学习科学对教学和学习观念的价值。
   学习科学为什么能比较快捷地影响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学习科学是实践科学。按理说,教学理论应该能改造人们的观念,可由于它是一种规范科学、理论科学,直接接受者不是教师,而是教学理论工作者,所以,对教师的观念影响微乎其徽。学习科学则迥然不同,它的箭头直接射向教师和学生,立意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而教师往往倍感亲切,他们看到的是操作程序,而非抽象的概念;他们收到的是实际效果,而非感到索然无味。所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观点极易深入人心。另一个原因是学习科学的观念与教育科学的观点在思维角度上是相对应的,反差明显,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知道,教学理论也要谈及学生和学习,不过是站在教的角度看待学生和学习。学习科学则旗帜鲜明地站在学的观点看待学生和学习。思维一转型,观点必然新颖。新颖的观点若是切中了时弊,必然会使人欣然接受。
(2)对改善学生学习的价值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学生学习有两种不足,一是行为上的被动,二是方法上的盲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教师恪守教师权威主义原则,认为学生被动是自然而然的。他们习惯于领导学生,约束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学习。在学的方面,学生看不到学习指导的资料,听不到学习方法指导的声音,以致学习成为一种机械盲目的过程。而学习科学的观点十分清楚,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地位,强调学习科学的价值。学习科学的代表性实验,无不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无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大范围的学习(学法)指导,其针对性就更强了。学法指导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使用价值决定了价值。学习科学在学生学习方面的使用价值如何呢?许多学法指导实验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象呼和浩特市第三中学、本溪市第三十四中学、榆次市第五中学、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等一批二,三类中小学,通过学习指导教学实验研究,都跨入了一类学校的行列,在当地产生了轰动效应。
  (3)可推动教学改革的价值
   从对象上看,学习科学是研究人类的学习,学生学生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就实践来说,学习科学在现阶段的主要作用对象,还是学生的学习。加之,从事学习科学研究的人,基本上都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这就使学习科学自然偏重于学生学习的研究。不用说,研究成果对学校教学会有较大的触动。回顾学习科学的兴起,我们可知,最初强调学,正是对教学理论和实践重教轻学的批评。如,林明榕1985年提出关于学习学设想的重要论文题目,就是《“学法”在教学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新探》,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科学从一开始就立意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
   学习科学首先通过影响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人类教学思想至今已走过了“教学——导学——学导”的道路。在“教学”阶段,教学理论就是传授和接受。学习科学没有大用场。“导学”阶段,教学理论开始研究启发诱导,学习科学成为背景科学。到“学导”阶段,教学理论就与学习科学统一起来了。据说在日本,教学论一般又称学习指导,反映的或许正是这一状况。学习科学的累累硕果,已使教学理论家不能不正视它了。他们在考虑教学问题时,自然地考虑到学习科学,并把学习科学的成果加以运用,这样,学习科学对教学理论的影响就实现了。其次,学习科学通过自己的探索实验,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事实上,当学习科学工作者在教学领域开展本学科实验时,我们已很难分辨哪是学习科学实验,哪是教学改革实验了。这种统一性,决定了学习科学的探索实验,为教学改革提供经验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
   综上所述,学习科学既是合理的,也是合用的。合理性决定学习科学的理论价值,合用性决定学习科学的实践价值。学习科学的价值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可以在哲学层次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有利于学科健康发展,值得人们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2:43 , Processed in 0.1055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