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训的故事·忆述·禚玉群:站着的校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5 08: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训的故事·忆述·禚玉群:站着的校训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期间都在英国,如今回到清华并在热能工程系任教10多年。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一直在我求学和执教之路上激励着我。如果说清华校训是刻在石碑上的静态文字,那么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和风骨则是站着的校训,栩栩如生,对我影响至深。
    清华校训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87年我考入清华热能工程系,校训对于我们刚进校门的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老先生们。在我求学生涯中,我有幸遇上了徐旭常先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清华工作了五十余年。老先生已经过世了,他给予我的帮助和引导,回想起来仍感动不已。
    “宽厚”是所有接触过先生的人对他的评价,而我感触尤深。我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先生指导的,用计算机模拟锅炉内部的流场。我修改了之前一个学生编写的几万句的程序,结果运行不通。我就把这些程序打印出来,上面标上我认为可能有问题的句子,找先生讨论,先生说帮我看看。几天后,先生带着厚厚的打印本给我,对我说:“我已经全部仔细看了,另外我觉得这些地方也有问题,我已经标注在上面了。”听完之后,我特别感动,因为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院士,他能够静下心来,和一个本科生平等讨论,要知道几万句的计算机英文程序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是个不小的挑战。
    先生年轻的时候学俄语,不懂英语,由于科研需要才自学英语,凭借顽强的毅力,达到了流利交流的水平,这种自强的精神也无形地影响着我们。
    在我跟着先生继续读研究生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机缘巧合,我获得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一个全奖求学的机会,当时出国留学是很多学生向往的,而那时高校的氛围并不鼓励学生出国。我向先生表达了出国的意愿,徐先生没有生气,反而鼓励我说,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是好事。我的出国打乱了先生的科研计划,在人手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突然离开,实在愧对先生。
    在英国的7年时间,我时常和先生保持联系,他仍然像以前一样鼓励我,帮助我。在我博士后快结束的时候,接到了先生的电话:“回清华吧,国内正是快速发展的时候,需要能源方面的人才,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短数语,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他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并加以点拨。
    2011年,先生离我们而去。在追思会上,一位国企老总回忆了先生对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在一次讲课结束后,先生对底下的工农兵学员说,“我讲明白了吗?如果没有讲明白,我重新讲讲”。这位老总就是曾经在座的学员。先生没有居高临下地问学员们听懂了没有,而是考虑自己有没有讲明白,就是这样一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格感召了许许多多的人。
    先生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先生的宽厚之道传承下来了,在我们研究所有一个这样的传统:老教师主动把研究生名额分配给青年教师,并把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向他们倾斜,以鼓励年轻人的成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影响了清华几代人,而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是对校训的生动实践,他们是站着的校训,他们把“厚德”“自强”融入骨骼血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作者为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报记者 叶乐峰采访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2:24 , Processed in 0.1038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