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班主任工作顾问]专栏6年来一直关注‘班主任专业化’问题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19:46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程璐
2011年9月19日,一个难忘的日子。《楚天都市报》以《“最牛班级博客”被点近30万次蹿红》为题对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程璐老师及他的班级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报道。随后,《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湖北卫视》、“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广播网”、“京报网”、“合肥在线”、“陕西新闻网”、“无锡网”、“湖北新闻网”、“中国江苏网”、“凤凰网”……纷纷跟踪报道。再后来,他的班级管理经验得到武汉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的高度评价,并向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推介……仿佛无数鲜花突然从天而降!面对如此荣耀,程璐在博客上默默写着:拒绝浮躁,坚守本色!
“拒绝浮躁,坚守本色”字字掷地有声,可见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正如《班主任兵法》的作者万玮的评价:“程璐老师专注于教学本身,他追求过程而看淡结果。”他的“本色”就是潜心教学、守望幸福,坚持做一名草根型教师,守望学生的幸福成长。他潜心研究、勤学苦思,将个人的成长规律植根到学生、班级、老师和家庭的成长中,创建了“成长式班级管理”模式。自实施以来,他与他的学生们、教学团队、学生家长们一起幸福成长着。
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环境熏陶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正确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尤其是住读的学生,成天都在教室里,教室的环境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程老师为学生构建的是一个儒雅、温馨、公平、激励的环境氛围。
儒雅——教室内外,摆放了20多盆至少6样不同品种的绿色植物,有高雅的君子兰,有充满活力的绿萝,还有清淡坚实的节竹。室内角飘窗上还摆放着古今中外的名著近50本。课上,设立读书课、精品听读课、读感交流课等,让学生阅读优秀著作。课下,设立班级影院,半月一次优秀影视鉴赏。平时,程老师还自聘为编辑,收集学生优秀作品编印作文集《妙花》10多本。蕴含中国元素的高雅,在默默浸染着孩子们的心灵。
温馨——在程老师的班上,每天都漂着这样三个小本本:班级故事、小区漂流日志和心语本。班级故事是每天让一名同学写下当天最有班级特色的故事,时隔一段时间来展读,回味美好的学习生活。小区漂流日志,让十个小区(程老师将全班学生按片分为十个小区,实行区长负责制)每日推荐本区的一个特别表现,增进小区内部感情。心语本,每位学生一本,从错误收集、文明储蓄、心灵诉说、明星推荐四个方面来撰写,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心灵上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
公平——程老师在编排座位上独具匠心。他结合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规律,在七、八年级实行“互补共进滚动”模式。依据学生表现、性别、性格将全班学生均分为15个异质小组,由组长抽签决定小组的初始位置,每周滚动一次,做到每位学生都可以坐每一个位置,避免了关系户的说情,让每位学生公平的享受教育。九年级面临中考,程老师又创造出“分层互补共进相对固定”模式。将全班分为一个高速发展区、两个缓慢发展区和两个发展区,依月考成绩“入驻”不同区域。座位每月换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竞争的乐趣。
激励——黑板上方,是鲜红的横幅拉出的班级理念:做最好的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黑板左侧,张贴着“向我看齐”展板,展板每月一换,展示着每月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相片、名言,鼓励上板人,激励后来者。在教室墙柱上分别写着“净”、“静”、“竞”、“敬”四个字,作为班训时刻警醒学生。实行每日一文赞美,对当天表现优秀的学生,由各区区长撰写表扬稿,在放学前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带着激情和冲劲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示范引领让学生对优秀耳濡目染
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犹如绘画一般。教育家卢梭曾定义教师的威严为“说到做到”。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先要以身作则。
程老师要求学生“做最好自己”,他自己也在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他也在与学生们一同幸福成长。
博览众书,博彩众长。他订阅了《班主任》、《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每期必读,撰写索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卢梭、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万玮等人的教育专著,系统研究班管艺术。在博客中开辟“良师益友”栏目,链接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知名教育网站、教育名家博客,学习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所有心得笔记均在博客《让我们一起成长》中展出,现已更新到98篇。
勤学勤思,勤写勤练。程老师将自己教育教学的每一步足迹,每一点实践和思考,都写进博客里,与学生、老师和家长共享。让学生在他的引领下学会学习、思考和写作。他目前所有日志854篇,平均每年200篇。他曾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省市区级近30篇,全部源自博客文章。连续两年受邀到华师传媒学院给大学生作报告;曾于2011年8月,在黄石与全国知名班主任陈宇同台培训全市骨干班主任。10月在上海与全国知名班主任万玮、梅洪建等教育名流煮酒论道。
淡泊名利,真情相待。在众多荣誉面前,他淡定;在家长和同事的夸赞中,他冷静;在领导的肯定中,他平静。他就是以一个不慕名、不图利的形象教育学生,以一个脚踏实地、不浮于世的形象感染学生,以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形象激励学生。他写给学生评语、写给家长的福语,字字真情,句句感人。多少家长为他的言行打动,多少同行为他的言行感动。他在用自己的生命润泽着孩子们的生命!他在自己的班主任成长中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带领学生成长着!
家校合教让学生和谐成长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是无力的。学校只有教学无教育是危险的,家庭无教育是可怖的。智慧的程老师在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约谈”等形式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具有时代特点的立体式家校沟通方式。让学生、家长、班主任、各任科老师四方全面沟通。
一是家校共博。创建以“成长足迹”为名的班级博客,并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博客链接其中,形成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纵横发展的立体交流平台。在博客上用相册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各种的表现,让所有的家长、同学和老师都能看到,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变有声的说教为无声的表扬和激励。让四方由相互了解到理解再到鼓励支持。2011年10月,他的班管论文《用博客相册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获教育部“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一等奖。
二是家校共群。建立短信群众发和家长QQ群。群的建议有利于家长和老师直接联系。交流学生在家表现,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2012年2月,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他的另类“家访手记”获省级奖励,手记被省网发布。
三是家校共语。设置的心语本,让学生每天带回家,让家长通过心语本看到学校一天的教学任务,通过心语本上老师的评语,知道学生在校内心和外在的真实表现。家长看后也要写上评语或是要求,次日交到老师手中。做到了家校每日一次共语,随时沟通,及时修正。
四是家校共读。每周精选一组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针对学生的成长季节性特点,分主题分阶段地逐一推出。周末,让学生带回家去,与家长一起阅读,并写下各自的感悟。让学生了解自我,让家长学会教育。
家校合教,让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也逐渐成长。
自创自建让学生自我超越
人的最终成长离不开自我觉醒。在老师和家长的引领下,在和谐氛围的催化下,让学生超越自我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一点上,程老师是睿智的、民主的。他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让学生自建活动组,让学生自我感受,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鞭策。
民主管理促发展。每天都由一名学生来做值日,从10个方面全面督管班级,还让值日自选一名“助手”,以确保工作质量。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推动班级民主建设。
各类组别显才能。学生自由组成图书管理组、黑板报制作组、“三月风”先进事迹报告组、“金嗓子”读书组等不同主题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真情抒写出佳作。对于班级故事和小区漂流日志,程老师坚持一日一评,及时地反馈和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程老师博客中 “妙笔生花”与“书香系列”栏目,共展示了学生近百篇佳作。其中,有40多篇在校网站和《江夏教育》、《梁湖风》、《学语文报》、《帅作文》等省市区级杂志上发表。
班级相册督言行。程老师将相机请进课堂,抓拍学生学习、活动、交往以及各方言行的细节。有选择性的制成班级相册载入博客,让学生自我感动、自我认识、自我规正、自我激励。
自定目标策前行。每位学生自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或赶超对象,自拟计划实施。要求每天晚放学后大声读三遍,提醒和激励自我。
学生在程老师精心设计的成长足迹中,自然快乐、幸福无痕地成长着。在追求高分数的今天,程老师在创建的“成长式班级管理”模式中,意外收获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高分,他所带的班连续三年各科成绩全区排名第一。让许多苦行僧式的老师无法企及。
程璐老师以他的智慧、勤奋和敢于创新的特质,以他科学、完美的管理模式将引领他的学生、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幸福成长!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0:14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东西湖区实验小学张幕轩
让学生在爱里扬帆远航
“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柏林斯基
他所带学生李嘉曾在《现代少年报》上直接以“我的偶像——张老师”为题抒发她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李嘉的父母在她上学前便已离婚,妈妈去了外地,李嘉一直随着爸爸生活。由于长期缺乏母爱,加上父亲工作繁忙,李嘉上学时经常是一副“小花猫”模样,张老师就号召班上同学把多余的衣服送给她,经常提醒他添衣换衣。
李嘉的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嘉的学习成绩一直较落后,与人交往时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张老师在学习上经常给她开“小灶”,经常跟她聊天,给各种机会锻炼她。当她过生日时,张老师特意为她定做蛋糕并和全班同学一起唱生日祝福歌;当了解她想上校外兴趣班时,张老师多方奔走,帮她减免学费,为孩子圆梦。
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各种抉择。我们都知道家庭与工作,亲人与学生同等重要。但是当张幕轩老师面临抉择的时候,总是把工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妻子剖腹产,需要人照顾、陪伴,但是他想到学生就要考试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他请来了年过六旬的母亲帮忙陪护,主动放弃了十天的陪护假,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他父亲患冠心病,急需手术,但他硬是等学生期末考完试了,放假了,才把父亲送进手术室。
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张老师关爱学生,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心中装满了对孩子的爱,所以他成为了学生的偶像。


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张幕轩老师认为,活动是一个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在自我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感受,在感受中去思考,通过自我思考不断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作出评判、作出修正,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张幕轩老师践行并探索着“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新思路。
那是1999年的秋季。他当时接手了一个打散后的组合班级。学生除了一部分是本班学生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另外一个班级。
组合班的学生之间有隔阂,时不时有一些小矛盾,其实都使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情,但争执起来互不相让,各自护着原班上的同学,形成“小帮派”。
他就想,怎么让来自两个不同班级学生解除隔阂,消除矛盾呢?于是他想到了组织一次野炊活动,通过活动来融洽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中分工合作,邀请同学分享自己“美味佳肴”——劳动成果,成功解除了两个小团队之间的矛盾,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幸福,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他还结合学校“十二月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好书推荐会,演讲比赛、故事会,他引领学生遨游书海,与经典对话;打快板,吹葫芦丝,让学生感受艺术,热爱艺术;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他们的体魄;智勇攀岩、野战演戏、空中飞人、飞夺“泸定桥”,磨练他们的意志;春游踏青,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促进了他班学生各方面的成长。

               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做“小主人”
他总对学生说:“班级是大家的,你们是班级的主人。”所以他总是“放权”,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做自己的小主人。
在他班级中每人有事管,每事有人管。《我是班级小主人——自我管理评价表》贴在了他班教室最醒目的位置,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职责和分工,学生自己对每日管理情况作评价。
在他班教室里有许多绿色植物,其中有一盆绿萝。由护花小卫士肖文轩负责管理。两三个星期后,绿萝的叶子蔫蔫的,一片片耷拉着,没有一点生气。
张老师盯着绿萝愁眉不展,肖文轩看见了连忙解释道:“我们每天都给它浇了水的。”
“浇透了吗?”
“往叶面上喷了一点点。”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绿萝是一种喜欢湿润的植物,盆土要保持湿润,应经常向叶面喷水。喜欢它,要了解它,才能呵护它!”
打这以后,肖文轩每天都记得给它浇水,把它搬出去晒晒太阳,绿萝生长得也越来越好。
绿萝的起死回生,让这位学生明白了生命的脆弱,懂得了如何去关爱、呵护生命。在这一过程中,他日复一日地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绿萝,看着这长得越来越旺盛的绿萝,爱心、责任心也悄然无声地在他们心田发芽、长大。
小岗位的设置与落实,唤醒了学生小主人意识,凝聚班级合力,小岗位的设置使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成为了可能、落到了实处。

张幕轩老师还非常注重学习,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新动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每学期都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文章,有多篇论文在CN刊物发表。论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发表在《大家教育周刊》2013年第7期;《宽容比惩罚更有效》发表在《成才》2012年第11期;《绿萝活过来了—— 一次生命教育》发表在《大家教育周刊》2013年第3期;《“沉默寡言”与“生龙活虎”》发表在《小学时代》2012年第12期;《谈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刊载在《武汉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上。多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城郊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在武汉市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评比中获一等奖;《当学生犯错时》、《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点滴谈》等论文分别在武汉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小学低年级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艺术》在区班主任工作论文评比二等奖。
汗水铸就成功,付出总有收获。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曾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多次获得东西湖区“先进班集体”称号。所带学生兴趣广泛,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捷报频传。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十几年过去了,张老师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和对工作的热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师德和师爱,展现了新时期班主任的良好风采。他将继续辛勤耕耘,谱写青春育人新篇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0:46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管宗珍
一、见证成长的“展示台”
    她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她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有效资源,创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了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鲜明的班级特色文化。
初当班主任时,她采用一个“勤”字诀,勤沟通、勤反馈,勤落实,勤字当先,雷厉风行。靠着这种传统、费力的管理模式,她硬是把一个全校闻名,所有老师都不愿意接的班,经过一年的改造,变成了区优秀先进班集体。
在经历了这些这些劳神费劲的初级阶段后,她希望改变自己,从而改写师生的成长轨迹。
2006年,电脑走进了她的生活,她根据班级实际,创建了班级博客“晓荷”。
从一年级起她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乐表达,培养学生勤学习、善积累的好习惯。她鼓励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积累相结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她就激励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并坚持天天亲自批阅,一直坚持到了六年级。因为她希望在孩子们毕业的时候,能把他们小学六年的成长足迹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班级博客就是这样一个见证交流、沟通、成长的平台。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有意识地练就自己见微知著的本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将一些潜在的问题尽可能消灭的萌芽状态,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
当发现有的学生进步不明显是因为没有改错的意识时,她特地为学生写上博文《进步的秘密》,用身边的榜样,引领他们学会及时改错。四年级时,她班从四川转来了一个叫小艺的学生,家境较好,但父母离异,他随父亲来到了武汉,到了管老师班。为了了解孩子,管老师曾试着主动关心他,和他聊天,可是无论我怎么问,他就是不肯说一个字,让站在旁边的爸爸特别尴尬。在随后的学习中,管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爱读课外书,思维敏捷,为了树立他的信心,尽快帮他适应新环境,管老师常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小艺爱看课外书,说话很有条理的,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好好学习!”每每他回答问题后,管老师都会及时给予适当的激励。在不断的鼓励下,孩子活泼的天性终于在他身上逐渐复苏了。他渐渐变得开朗了许多,跟刚来管老师班上时,怎么问也不说一个字那个内向的孩子相比,简直有了天壤之别。有一次在阶梯教室上一节作文公开课,他居然在那么多师生面前很自然大方地展现自己,一点也没有怯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学生从管老师撰写的这些身边的例子,终于明白了进步的秘诀就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就能不断进步!当发现有的学生不善于赞美别人时,她通过故事《决定命运的一句赞美》,使他们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发现有的学生意志品质薄弱时,她通过美文《苏格拉底成功的秘诀》、《白色的金盏花》,使他们明白持之以恒的力量……
放假了,她为孩子们写上假期寄语,引导他们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开学了,她会换上新学期寄语,激励孩子们积极进取,做最好的自己!她还利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转学生适应新环境……
就这样她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不断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难怪和她搭档的同事们都会由衷地称赞:做管老师的学生,真好!
二、沟通家校的“直通车”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她十分注重同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家长特点,她做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例如集中培训、分类沟通、个别指导等形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要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或电话、或面谈、或家访等等。除了常规的沟通方式外,她更是巧妙借助班级博客引领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引领着家长成长。她在博客中专门开设了“家庭教育”专栏,供家长学习。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在交流互动的实践中,家长们也在成长着。学生小轩是个普通的小姑娘,以前没有博客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很少,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心里成天到底在想些什么。自从建博以后,家长通过这个交流平台,逐渐了解了孩子,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家长会上,小轩的妈妈在经验介绍《博客对我和孩子的影响》一文说:“博客上可以看到其他孩子的好日记,还有老师的点评,对教育孩子有很大启发,同时教育素材也十分丰富,使自己在教育孩子不再是一味说教,而是讲事实、摆道理,效果大不一样……”在外地工作的小奇爸爸留言:“日记不仅仅是作文的一种形式,更是孩子童年生活的记录,折射出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家长即使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也很难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更何况我们不能在一起。通过博客上的记录,我很直观地了解到奇奇的情况,有助我更好地教育孩子。”
  家长们还通过博客表达心声,交流家教经验,共聊育儿话题,同时也提出班级建设的意见或建议,从而使她的班级管理更有针对性、建设性。正是在和家长们的沟通中,也懂得了如何去理解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家长,提升他们的育儿水平。正是在多次的沟通中,赢得一届又一届家长们的理解和信赖。
三 提升自我的 “加速器”
通过博客,促使她逐渐养成了学习、思考、写作的习惯。平常在网上读到一些好的资源,她都会收集到博客中,形成资源库。她还链接了各大著名的教育网站,如班主任之友、教育在线、K12等,也链接了许多特色博客,通过这些链接,她常常能和很多教育专家“零距离”接触。并先后加入了全国班主任研究成长群,全国自主化管理群,班主任尖峰论坛群等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群。在这样的团队中学习、交流、碰撞、成长着,在群里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撰写书评、话题研讨、主题研修、完成作业、视频讲座等活动,在碰撞交流中,在互动分享中,促使自己不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就这样,她从很多方面的发生了蜕变,没几年功夫,年轻的她,就被特聘为省、市专家团成员。引领着省、市班主任团队成长。
2008年被武汉市教科院聘为首届武汉市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她在做好大量一线工作的同时,担任100余名武汉市各个区的骨干班主任们的辅导教师,在专业上引领武汉市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发展。
在担任辅导教师期间,她凭着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凭着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实践探索,凭着自己不断提高的理论素养,通过一系列的作业考核、交流园地的真情点评、QQ群中的及时反馈、精华作品的有效推荐、项目主页的培训公告、每个模块的班级简报等多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辐射作用和便利条件,激发了老师们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整体的专业素养。
因工作出色,2009年被继续聘任。担任两届辅导教师工作以来,她批阅了200余名骨干班主任们1800份作业,阅读了交流园地中4000余篇作品,推荐出了近300篇精华帖,办出了12期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班级简报,写下了近两万字的个性化评语。其敬业精神和专业底蕴让所有辅导的培训学员由衷地敬佩,为管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每一届均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赢得了所有人的高度评价,并被市领导任命,主编了《武汉市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成果集》。自然,管老师也当之无愧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10年暑假,她被湖北省教育厅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工程”授课教师,分别在湖北大学、武汉大学与近千名中小学教师分享她的工作经验。近几年,她还应邀到北京、徐州、郑州等全国各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其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作品《网络撞出的“专家“》还入选《班主任专业成长100个千字妙招》一书。(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指定用书)
这样的事,要是搁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都得益于多年来用心经营“晓荷”,是坚持网络教研实践带给她的成长变化吧!

               四 建好团队的“奠基石”
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了 “晓荷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她带领的“晓荷工作室”团队的老师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撰写教学叙事,开办班主任论坛、聘请专家讲座指导、精读一本书、集体备课和外出学习等不同途径,促使岗位成员逐步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管老师带头笔耕不辍,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晓荷工作室的成员也爱上了反思、写作。在工作室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教育科研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有近二十篇发表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月刊》、《班主任》等国家核心期刊。其中有四人八篇作品分别入选“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指定用书”(卓越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均能买到)。其中管老师的《博客“晓荷”与我的成长之路》发表《中国教育报》;《发挥博客功能 促进自身成长》入选《全国知名青年班主任谈专业成长》一书;《 要避免与家长产生冲突》发表《这样做,教师更幸福》一书;《班主任之友》中学版和小学版发表《怎样的学生适合被任命为班干部》,张晓燕、高英、宋望兰等老师文章分别入选《班主任专业成长千字妙招》一书。
巾帼不让须眉,兰荣芳老师执教的《让胸前的红领巾飘起来》、《班级有我更精彩》,李玲老师执教的《让读书成为习惯》班会录像课,均获得全国一等奖;晓荷工作室老师个个成绩骄人。管宗珍、兰荣芳、张晓燕等老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市先进班集体。兰荣芳老师被评为武汉市第九届“十佳”班主任,李玲老师被评为市“百优”班主任。晓荷工作室2012年被武汉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示范岗”。
在工作室成员自身成长的同时,不忘公益支教,帮助全国更多的班主任成长。工作室将自己的成长发展经验,毫无保留地放在武汉教育博客“晓荷”中,与大家共享。先后还将一些好的做法不仅分享给省市内的班主任老师们,还有河南、江苏、北京等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由网上碰撞走到网下零距离交流。提升自我,服务他人,互惠共赢。“晓荷”博客,见证着工作室每位成员的成长。
博客“晓荷”,在平凡的坚守中,她会继续见证师生们的不断成长,她的芬芳定会弥漫四方……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1:19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高能英
20年前,东西湖吴家山地区还是一片泥土芬芳的市郊菜地,如今的吴家山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商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涌入,吴家山地区常住和流动人口已接近60余万,并且还在飞速增长。
吴家山三中就是为了满足湖乡百姓的教育需求而创建的一所新校,短短的14年,该校已成为全区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班主任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获市班主任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并成为市“十一五”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实验校、全国“十二五”课题《通过校本研修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验校……
而高能英也在12年的教育生涯中,逐渐成长为吴三中当之无愧的魅力班主任。作为课题骨干成员,她积极参与上述课题实验,08年被教育部规划课题组评为“优秀研究员”。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市优秀青年教师、市“百优”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先后四次被评为市、区先进班集体。
在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的评教评学活动中,高能英的得分总是在近200余名教职员工里名列前茅。很多同事百思不得其解:如此朴素平凡的她,为什么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有这么大的魅力?对于师生们的疑惑,身材娇小的高老师嫣然笑道:我找到了通往学生心灵的“秘道”。

“让学生身上留下班级的影子!”
——摘自2007届新生入校时,高能英写下的感言
民主治班,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吴家山地区的孩子特别‘野’,作为班主任你要保持绝对的权威!”10年前,当已经有了几年农村偏远地区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高老师来到吴三中,就有热心的同事善意提醒她。
初来咋到,高老师很快就感受到这里的孩子的确很“野”。一方面,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或有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会玩、贪玩、爱拉帮结派;另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原因,他们又有城市孩子的“娇”、“骄”二气。
如何当好这些调皮伢的“孩子王”?高老师决定“以法治班”,她订下约百余条款的《班级公约》,希望从各个方面约束学生的言行,可是没想到“严刑峻法”反而造成了学生的逃避与叛逆,现实逼迫她“变招”。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高老师逐步认识到,把教师的权威融入集体的权威,不仅仅是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育艺术与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使教育真正充满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班主任要通过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引导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为治理班级出谋划策,敢于承担责任,他们在班集体中才能找到展现自己的舞台。
高老师推行班级民主管理从尊重学生意见开始。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都是班里民主选举产生,班内的重大问题,她也是征求班委或学生的意见进行协商解决。
有一位学生腿有毛病,走路时一瘸一拐,几位同学故意学他走路的样子,哗众取宠,给这个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此,高老师没有批评那些哗众取宠的学生,而是先表扬了平时对这个残疾孩子有帮助的学生,再征求班委会意见,经过商量,决定召开《假如我也是这样,心里会怎样想》的主题班会,请同学自己找出错误的根源。通过这次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嘲笑同学不足的行为是多么的令人羞愧。此事过后,班里再也没有人嘲笑这位残疾孩子,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在高老师看来,要民主治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她坚持和学生一起在食堂吃饭,利用空余时间去学生寝室与学生攀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以平等的身份参加他们的活动,有时打乒乓球,跳绳,打篮球等,师生在彼此的活动交往中加深理解,促进相互间的信任。
高老师还倡导科学治班。她建立严格的班委负责制,首先培养一批有上进心、有正义感、有好学又健康活泼的班委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再通过健康的集体活动,感染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促进他们按校规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为了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她推行A、B两套班委,定期评选最佳班委。强化班长和生活委员的位置,坚持每两周开一次班委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实践证明,班委在她班级管理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高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协商,还建立了课代表负责制度、建立举手奖励制度、卫生物品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她倡导尊重规则,重诺守信。
一个集体应该有健康的精神核心,应该有吸引力,吸引力需要有一个有力的“场”,高老师总是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高老师认为班级建设要有一种集体的主流精神,需要舆论的正确引导。
——作为学校的要求,班级都会配以国旗和《中学生守则》,在高老师的班级,还配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学生能够“展望祖国”、“远眺世界”;
——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她在教室里挂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互帮互让、团结友爱、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等名句作为班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完善自我;
——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她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现代教育目标,时刻提醒学生除了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和做人,以适应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高老师还觉得班级建设需要凝聚力,凝聚力需要一种活动支撑。
——看到班级浪费现象明显,她就带领孩子们查阅资料、开班会,用这种“双边互动型”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节约是一种现代时尚。
——她在班级长期开展“好书伴我行”系列活动,进行课内外潜移默化的阅读引导,这样“渗透融合型”的班级活动自然会让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次升旗,她发现孩子们国歌唱得不响亮,就马上组织学生就“为什么我们不能骄傲地唱响国歌”展开讨论,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动态生成型”的活动在高老师的班级工作中更是比比皆是。
高老师希望孩子们在初中结束后,把学校和班级的文化传承下去。吴三中被评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也凝聚了许多像她这样基层班主任的智慧与汗水。
良好的班风形成了,能否将良好的班风转化为学生的学风呢?高老师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从引导一个人学好到引领一群人学会,这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啊!”
——摘自高能英班主任工作日志
积极引导,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吴家山地区的学生来说,很多孩子还停留在“要我学”的阶段,因为受该地区大环境的影响,孩子们普遍学习意识差,学习习惯也不好。高老师认为,一个班主任能有效引领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功莫大焉。
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高老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她倾听科任教师对学风建设的合理意见,共同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她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达成共识,认真讲解“家校联系本”的用途,教会一些家长与孩子们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家校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实际操作中,高老师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A、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能去选择。
在学习内容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意愿,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方式上,允许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在学习伙伴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伙伴,形成小组,构成协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高老师热情鼓励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B、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能去体验。
高老师建立举手奖励制度。针对班级学生不爱举手的现状,她要求学生每天在新课上必须举手5次,组长记录,一周后进行统计。对举手积极的学生进行表彰,没有按要求的学生在班上表演节目。学生由不爱举手到被迫举手,从我要举手我想举手,课堂气氛活跃了,科任老师的劲头足了,学生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全班学习成绩公布,高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全班之最。她让那考得最好的学生奋勇上进,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们闷闷不乐。于是评出总分第一名的、各单科第一名、进步最大的、作业做的最工整的、英语口语表达最好、作文写得最棒、计算正确率最高……她评选全班之最的出发点,就是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能昂起头,扬起自信的风帆,帮孩子们充分发现他们学习上的特长与特点,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掘。
C、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高老师建立了课代表负责制度。课代表把班级学习成绩相当的学生互相作为竞争对手,分成28个竞争组,分别记载在“勤勉本”上,每次将测试成绩记载,相关的学生签名,让孩子们可以看到与对手的差距,并填写下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效果非常好。在学业评价上,强化竞争意识,小组之间,成员之间寻找差距,共同努力,决战合力。高老师还记录下每一个学生历次考试的最好成绩,让孩子们不断挑战自己。
高老师的做法不光让自己所带毕业班学生的中考成绩在全区屡创辉煌,更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肯定,其他班主任也分别摸索出适合各自班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方,无论是调考还是统考,该校学生的成绩在全区都是遥遥领先。
吴家山地区几所高中学校的老师们反映,从吴三中毕业的孩子进入高中学段后特别爱学习、也特别会学习,从中不难看出,该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做法卓有成效。
随着办学越来越开放,家庭和社会问题不断侵入校园,使不少学生心理产生波动。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仅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是不够的,作为班主任,我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高老师在教学日志中这样写道。

“如何让班里的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幸福感,这是所有班主任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摘自高能英在学校班主任例会上的发言
心理按摩,从学生生活点滴做起
吴家山三中地处武汉市城乡结合部,社会外部环境较差,学生来源复杂,家长们普遍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据调查,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半数以上的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学困生,而且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抑郁、冷淡、自卑、孤独……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同时,高老师一直特别关注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高老师认为班级德育工作要就要从“心”开始,关怀学生的心灵成长,班主任要做孩子健康心理的维护者。
学校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高老师关怀学生心灵成长的主阵地。她曾获得武汉市首届心理健康活动课评比一等奖,她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曾多次在市、区范围内展示、交流,深受师生的好评。
初一时,她发现班里部分同学与英语老师的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一节准备充分恳谈师生关系的心理辅导课“走近我的老师”解开了孩子们的心结;到了初二,很多孩子对异性同学有了莫名的好感,几次别开生面的“让我们成为朋友吧”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让男女生关系不再“敏感”;临近中考了,在活动课中,她和科任老师一块儿与孩子们分享“我的考试故事”、“我的减压小窍门”……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教育效果良好,她的心理辅导课教室外永远都有不请自来的“粉丝”,她常常被邀请到不同的班级,为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
高老师还开设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于初中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一方面她开设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异性之间的交往、青春期的身心保健等,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一些困惑与不安其实是很正常的,关键要学会正确去面对;另一方面,她还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开设讲座,让他们明白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及时调整心态,纠正不良行为,勇敢地面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为了让自己的讲座既具针对性,又有专业水准,她一方面虚心请教专职的心理教师,另一方面潜心阅读各类心理学研究的书籍,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
07届的学生小媛独自跟着严厉的母亲长大,家庭里该有的亲情严重缺失,中考前模拟测试的意外失误,让孩子的心理崩溃,她行为举止异常,并且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高老师一方面与本已离异多年的孩子的父母耐心交流、沟通,另一方面她暂时搬进了学校宿舍,与小媛朝夕相处,并多方求教,对小媛运用了系统脱敏疗法和音乐疗法,结果效果明显,本来大家都以为将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孩子,出人意料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小媛现在正在大学的校园里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她给高老师写信说,她不敢相信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几次自杀未遂,她要感谢在她人生最黑暗、最迷惘的那段时光给于她心理上帮助和引领的高老师。
高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灵按摩”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学科教学也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渠道。比如在上《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前,她就知道班内同学中存在着一种挫折适应问题,当遇到挫折时,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乃至于不敢面对,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她确定了这篇课文的心理健康渗透点,把斑羚面对绝境时的表现与学生面对挫折时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高老师已成为吴家山三中乃至全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1:51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张大勇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在近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把爱心、操心、耐心献给学生,把热心送给家长。
一、爱心
当我第一次上讲台,有位老教师真诚告诫:小张,进教室,上讲台,对学生要凶,才能抓好一个班级。必竟是第一次上讲台,一紧张竟忘了老教师的教导,但全班学生却以最朴实的方式——用插在粉笔盒的花束送给我这位新老师,我的灵魂与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拥有爱每位学生的心,是管理好学生的重中之重。这让我感悟到:当好一个班主任,得拥有爱每一位学生的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长般的关爱,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许是年龄相近,用心的交流,使学生遇到问题,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操心
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我们班的学生的特点也很明显。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积分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守纪”就是课前准备好,上课不挨老师批评,排队、集会等守纪律就可以得到。而“好学”是每次测试后统计。设立了一个积分表,让孩子们相互学习,暗暗竞争,这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调皮学生有了可喜的进步了,上课随便讲话的坏习惯变成了积极发言,令老师赞赏,深受老师的喜爱。良好的班风已形成,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三、耐心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难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他们接受到的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影响着他们。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第三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做到为止。我曾教过一位男生,从小养成坏习惯—散慢,多次教育,都无法改正,一次,我利用午休时间与他交谈,他年纪不大,语出惊人,他长大想做国家领导人。这时我耐心引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有志气!我们电视上看到的国家领导人都彬彬有礼,你呢?”学生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句我最爱听的话:“张老师,我会改正坏习惯。”从此,这位学生慢慢地改正了缺点。
四、热心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一条原则。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能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我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学生进步了,家长也来表示致谢。平时注重多鼓励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面帮助,才能使孩子有很大进步。我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学生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感觉无从下手时,我不怕花时间,与家长推心置腹讲解怎样教育学生。当学生取得成绩,家长和学校配合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时,当班主任的劳累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热心帮助家长的同时,能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合理、有效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只要班主任用“心”来处理,引导,一定会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给学生们一个真、善、美的心灵。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2:15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俞秋明
引子——  
学生做作业,教师改作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在俞秋明老师这里就不一样了。老师布置的自学作业,回到学校都是同桌相互检查;学完课文做练习,依然还是小组互评;最绝的是,每次学生写完作文,他看过之后,一字不改就发还学生,在黑板上写上几条建议让全班学生根据建议自己改,还美其名曰五步批改法。
教师就得上课,学生就是听课,这也算天经地义吧,可是俞老师也不一样。课堂上学生自己说,自己悟,他却懒在一边,偶尔插插话而已。他每学期总会在教材中挑选几篇文章,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他们自己上课。可就是这样精心准备的课,一到了课堂上,还经常被其他同学问个哑口无言,这都是懒老师惹的祸。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懒教师,学生就是特别喜欢,愿意学语文,还千方百计为懒老师寻找偷懒的机会。懒的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
秘密1——从教师走向导师
    俞老师也曾是一名非常勤奋的教师,课上滔滔不绝,课下埋头苦干。但努力并没有得到效果。课堂变成了他滔滔不绝的讲堂,学生变成只会动笔记的机器。他思考这样的课堂“高效”吗?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明白“只有学会,没有教会”的道理。他开始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学生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而他自己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愿意去做,乐意去做,如何引导学生做得好,做得高效。
老师和学生一起制订作业、作文批改规则。利用小组伙伴的力量,相互检查自学,那比老师检查还要仔细;让小组批改作业,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瞪大了眼睛,那火眼金睛,又怎会放过一个错题?修改作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总结评语,每一步都在炼就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学而教,不教之教的课堂,是他追寻的理想。学生的台上“一分钟”,俞老师在台下得花“十年功”。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共同体的活动,首先要有适宜环境,于是我们的“懒”老师便勤快起来。有的课,学生上完后,针对问题他就会用午休或自习课手把手教学生如何说、如何记、如何来讨论……在课堂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促使这位懒老师必须将思考进行到底。他对学生的课堂进行录音,在课下对录音进行分析;在每天课堂结束后,赶紧写下课后反思。于是在他电脑硬盘里留下了一段一段的学生录音,笔记本里留下了上万字的课堂反思和感悟。他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自学、互学、练学变得扎实而有效率呢?课堂上的“懒行为”和课堂下的“勤思考”成为了他的必修课。在他似有似无不着痕迹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慢慢的越来越有价值,在课堂上的发言越来越精彩!他从“教”走向“导”!
秘密2——从教堂走向学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你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侃侃而谈的俞老师,在师生互相致敬,俞老师在一声“我们今天开始第……课的学习”后,就很难再听到他的声音。孩子们接管了课堂,他们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开展这篇课文的学习: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然后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弄清课文结构,接着结合自己提出的问题细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理解文章的精髓。最后关键的一点就是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精彩的文章。
在伙伴的帮助与提示下,课堂成为了孩子们自学所得的信息集散交汇平台,在这里你一言我一语,你补充我总结,你赞同我反驳。每个小组每节课都在创造着“1+1+1+1>4”的奇迹。孩子们积极主动地经历着学习的整个过程。而我们的懒老师呢?他说得最多是“你们看,**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真会学习,一听到有价值的地方,立马在书上写下笔记。”“你们觉得,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吗?”就是这样,他还得冒着说话随时被打断的危险“俞老师,我还有补充……”
孩子们在课堂中自由自主地开展着学习活动,课堂从老师的“教”堂走向了学生的“学”堂。
秘密3——从学业走向职业
在长时间的课堂反思实践活动后,现在的俞老师对于“伙伴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过去繁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解放自我,集合班级学生的力量,形成伙伴学习,他成了孩子们欢迎的“懒老师”。学生课前的“蓝笔·七步自学”,让课上“伙伴学习”扎实展开;课上的“粉笔·伙伴学习”,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伙伴”成为孩子学习的资源;课后的“红笔·五步批改”,让每个孩子在“伙伴”的帮助下不断反思成长。“蓝笔”、“粉笔”、“红笔” 让孩子们真正的经历了自主、高效的学习过程,伙伴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源泉。
更重要的是在伙伴课堂建设中,学生在自学充分尊重主体的前提下,在互学的过程中清晰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伙伴的分工,形成了岗位意识,合作意识,并由此及彼,学生在班级平时的日常管理及工作中也同样逐步实现尊重个体,互补互助的伙伴关系。这种意识的培养,关系的确立,会对孩子的终生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不仅仅只是完成学业任务,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崇小的“上学即上岗”的理念在伙伴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4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2:44 | 只看该作者
十堰市茅箭区许家小学王红梅
王红梅,女,2004年7月毕业于郧阳师专,自2009年至今任教于十堰市茅箭区许家小学。王老师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深受校领导及师生的好评。在2011年全区的优质课竞赛中,王红梅一举拿下最高奖“金烛奖”;2012年她被茅箭区委、区政府评为“茅箭名师”,荣获“茅箭师德标兵”、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2013年她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茅箭好人”,获得区级“三八红旗手”、市级“师德标兵”等荣誉,并且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以8379票当选“学生最喜爱的好教师”。
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王红梅用娇小而坚强的身躯为学生撑起快乐成长的天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条:忠诚教育事业,青春无怨无悔!
一、 以身作则,为师生做表率
王红梅出生在十堰经济开发区小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教师!正是出于对教师工作的热爱,王红梅的高考志愿全部填报的师范类学校,终于在毕业那年,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王红梅就同时担起了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职务,她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很快就成为学校里的骨干,学校里评选优秀教师,王红梅次次都榜上有名。
可是,就在2009年暑假,王红梅被查出患有“甲状腺恶性肿瘤”,这对于一个刚刚实现“园丁梦”、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不亚于是一场晴天霹雳!王红梅在家里左手拿着病情报告书,右手握着学生在教师节送上的自制贺卡,她哭了,又笑了,她笑着哭了。最终凭着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王红梅豁然开朗,走出迷途:生命有可能因此终结,但梦想不能失落!就如医生所说:患癌病人最大的敌人不是癌症,而是自己。回到学校,王红梅没有给自己任何“优待”,仍旧像以往那样,第一个进班级、认真做好“晨午检”、带领学生晨读自习、和学生泡在一起做课间游戏、带领学生组织班队活动……
二、无私奉献,用爱温暖学生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有限,就连“大扫除”这样的工作大多要班主任亲力亲为。王红梅从没有一句怨言、一次诉苦,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到齐没有,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每次带头打扫卫生,对低年级则是基本“包揽”,孩子们站在一边模仿;学生生病,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垫付医疗费不知有多少回,细心的她还不忘时时照看、安排生病的孩子进行功课补习;与家长及时联系,交流孩子近期的表现,讨论出合适的教育方式;坚持积极到孩子家里进行家访,达到家校互通的效果。王老师在家访中发现班上的薛国宝同学家庭比较困难,就格外关注,不仅常常利用放学的时间给他补课,还悄悄送给他学习、生活用品,鼓励他多参加班级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王老师的帮助下,这位同学越来越开朗大方,重新找回成长的快乐。
直到两年前王红梅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不敢相信王老师患病的事实!薛国宝的家长见到王老师不由地说“看你从来都这么忙碌,还这样热情,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谁能想到你是一位癌症患者!你真是一个好班主任!”
三、尊重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王红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走进他们内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真诚的表达尊重、关爱,特别是在面对所谓的“后进生”,更应如此。班上的贾美椒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王老师得知后去她家家访,了解到这位同学爸爸走的早,妈妈一个人拉扯她们姐俩,平时忙着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美椒经常跟外婆住,除了照看孩子吃、住,老人家也无力关注孩子学习情况。王老师与美椒外婆交流,让孩子每天在学校做作业,然后由她亲自送回来,或者让孩子与邻居的学生一起完成作业,一来可以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二来互相之间可以比着学习。经过王老师悉心的“关注”,小美椒也悄悄开始蜕变。王红梅这才发自内心的笑了:“看着自己的学生一点一点成长,我真觉得快乐,活得踏实!”
四、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王红梅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引导学校进行自主管理。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她想方设法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经常以“鼓励”为主进行科学评价,尽量放手让学生去管理班级,自己多做点“幕后”工作,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五、加强沟通,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王红梅老师的班主任生涯中,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无数次交道,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这些孩子在学校是成绩落后,还是闯了祸。王红梅总说:“肚子里的气多少是有的,但是家长更担心、着急孩子啊,我怎么能把气撒在他们身上呢?”因此,王老师对所有的家长总是笑脸相迎,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交谈,商讨解决问题、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更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从学校毕业的孩子,家长也时常联系王老师,请教“教子良方”,她总是不厌其烦;有急事儿的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王老师照顾两天,她也是“来者不拒”,当听说王老师被任命为一年级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许多家长竟然慕名而来,还有一些年龄不够的学生,家长忙前跑后非要上一年级,学校好不容易才做通了家长的工作,答应让孩子第二年再来报名,家长仍旧不甘心的连连追问:“明年是不是王老师教一年级?明年我们还要上王老师的班。”
这些年,最艰难、最需要特别照顾的王红梅没有提过一点困难,没有要求过任何照顾,更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推辞过任何工作。她用生命和热情书写了一位80后青年班主任教师的追梦之路!笑傲病魔,坚守三尺讲台,王红梅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以最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用平凡和执着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无悔选择。用王老师的话说:“以前,我在埋怨着自己的渺小和平凡。可是现在,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可爱,我才能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才能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我愿意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这神圣的事业,愿意刻下皱纹、染白双鬓去成就学生们事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3:08 | 只看该作者
天门市岳口初级中学班主任王凤玲
二十五年的教育生涯,时间从未在她的工作中投下半点厌烦的阴翳;九千多日的辛苦忙碌,光阴从未削弱她做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二十五年的历练,她已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19岁,初为人师的她,青涩、懵懂、忐忑、急躁。如今的她,从容、大气、优雅、睿智,令学生敬爱、令家长钦佩。她曾无数次在内心说:“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不断提升自我;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的内心变得无限博大。”为师的过程,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概括起来,她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用文字塑造思想
在她看来,文字是有力量的。因为她喜欢阅读,深知阅读能浸润人的心灵。所以,每天晚自习前,她都会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按学号顺序在全班朗读他们挑选的文质兼美、富有启迪的文章。学生聆听后请代表谈感受。这是她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她还清楚地记得中考前的那个特殊的日子。面临中考,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积极应对,她要求学生用一节课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也和孩子们一起写。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写了自己的想法,她也向全班学生交上了一份满含真挚爱意的答卷,她也为同学们写了一篇文,她站在讲台上读着,全班静的出奇,读毕,同学们感同身受,表示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用爱心激发潜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的这句看似普通的教育箴言,要真正贯穿于教育的点点滴滴中,绝非易事。作为一个班主任,爱可爱的学生、爱部分学生,可能更容易些。要做到爱每一个学生,爱那些让天天让你头疼、让你操碎了心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笃定情怀。二十五年的班主任经历,已经让她拥有了这样的情怀。她会不自觉地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每个学生百分之百的爱。多年的教育经历让她逐渐明明:爱是日复一日的恒久忍耐,爱是发自肺腑的关心热爱,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给予。
二十五年,她执著于爱心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无私的爱。在她的教育随笔中,随处可见她对学生爱的情怀:“在我看来,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教会每一个孩子学会幸福地生活。”“班上有50个学生,我要做的不是把我的爱分成五十分之一给每个同学,而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五十分之五十的完整的的爱。”“教育无小事,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应该想着孩子们的成长,实实在在地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做到严而不威,慈而不溺。”“教育需要恒久忍耐,你得无条件地接受孩子们犯错,无论他(她)犯了多大的错,犯了多少次错,你必须放下心中的任何一点不良情绪,发自内心地接受他们,欣赏他们,否则,教育就无法进行下去。”对于学生,她知道她身上有三重身份:老师、朋友、妈妈,所以,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都会给予全面的关心。每天,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她还会抽空约一个同学谈心,给予学生或热情的鼓励,或合理的疏导,或善意的提醒,或严肃的批评。每个月月底,她都为当月过生日的学生买来蛋糕,在祝贺他们成长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师爱的温馨,学会感动和感恩。在她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天堂,他们身上都有让她欣赏的优点。因为爱孩子,她会情不自禁地把所有的精力和全部的情感都投入到学生身上。节日里,她会带上礼物去看望留校的学生;学生写出了精彩的作文,她会花几个小时,把好作文配上音画做成幻灯片来奖励他们;为了一个辍学的孩子,她曾冒雨骑车十几公里去他家;为了教育一个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的孩子,她十几次耐心细致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学生上高中了,她也经常去看望他们……这些都是她工作中的常态。为了架起家校合一、共同教育孩子的桥梁,她利用休息日,走访了无数学生的家庭。小镇的街头巷尾、村落的田间阡陌,都留下了她奔忙的身影。对于那些特殊的孩子,她会倾注更多的关爱。
曾经有一个叫小睿的孩子,母亲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父亲长年在外地打工,只是每月按时给他寄来生活费,很少回家。是姨父姨妈把他带大的,由七十多岁的外公照顾他上学。因此,小睿的性格内向忧郁。对于这个孩子,她除了给予一个班主任老师的爱,更多时候是给予他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她经常鼓励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于他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她都会大加称赞。每次去外地开会学习,她都会给他带回小礼物,让这个孩子在爱中感受温暖。在不断的熟悉中,小睿也吐露了自己最隐秘的心声:“每当我听到别的同学讲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事情时,我就很自卑,因为我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任何故事可说。”
那一瞬间,她仿佛听到了个儿子对母亲的最真实的倾诉。她轻抚着他的脊背,轻轻地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的经历的确是人生的一种遗憾,但姨父、姨妈、外公对你的爱,还有老师对你如孩子一般的爱。”那一刻,她想到了她的童年,接着说:“其实你比老师要幸运,你至少还记得妈妈的样子,而我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时的我没有任何记忆,家里一张照片也没有,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儿。因为没有母亲的照顾,我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执著。小睿,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让我们缺失了母爱,却能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小睿若有所思点点头,事实证明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小睿也越来越优秀,从自己的世界走了出来。
用智慧引领成长
教育学生,如果仅仅只有爱,爱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只有在爱中渗透智慧,爱才能发挥神奇的效能。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好了,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爱。相反,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泛滥的爱,让他们对爱的感觉有些迟钝,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与爱并存。为此,她常常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每接手一个班,她都费尽心思地想很多管理班级的好办法。
她觉得,教室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生态环境,教室的文化氛围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每年开学初,她都会同学生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学生慎重地给班级取班名,她认真地写班级寄语。学生们还在教室墙壁的四周开辟出各种版块:“良师赠言”“才能展示”“梦想高飞”“心语心愿”等等。
为了激发学生自她管理、自觉守纪的潜能,她让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公正可行的班纪班规。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她利用一年的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咨询的知识,成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这让她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更合理、更艺术。对待那些特别暴躁冲动的学生,她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前年九月,她教毕业班,从外校转来了一个名叫田正阳的男生。报名那天,小阳剪着最时尚的明星头:半边是“寸板头”,还有半边蓄着两寸来长的头发,向一边倒去,样子有点桀骜不驯。带他来报名的小姨说,田正阳在市里的一所初中因多次打架斗殴而退学后才转入她班。听了他小姨的介绍,她暗暗思忖着今后对他的教育。开学几天后的语文课上,利用学生做作业的间隙,她走到田正阳的座位边,和他聊天,从生活上切入,以朋友的姿态聊天,并且说到了他的发型问题。那个周末放假来,她发现田正阳的头发已剪成了学生头。通过这件事,她觉得田正阳的情商很高,应该是很有潜能的学生。她发现他的篮球打得特别好,跑步速度快,就任命他为体育委员。因为担任班干部,田正阳逐渐变得上进、正气,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威信。后来,同学们一致推举他为班长。一个学期后,那个曾经打架逃学、与父亲对着干的田正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积极进取、开朗阳光的田正阳。有一天,田正阳的爸爸给她打来电话,欣喜而又惊讶地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儿子,他会这样大的变化!谢谢老师!”
那年中考,田正阳以五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高中。为了防止田正阳因换了学习环境而“旧病复发”,毕业那天,她特地花了五个多小时,把田正阳写的一篇励志文章《相信自己,永不言弃》,配上音乐和图片,做成了精美的幻灯片,送给了他。田正阳接过礼物,给她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满含深情地说:“老师,谢谢您!”那一刻,她的内心温暖而感动,微笑着对他说:“能帮助一个学生设计他的未来,每一个老师都会很乐意的,不仅仅是她。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每当你泄气不能坚持的时候,就看看老师送给你的礼物。”田正阳懂事地点了点头。
果然,一直到现在,田正阳都保持着初中毕业时的那种良好的状态。
用魅力征服青春
人们都说,青春无敌。的确,现在的初中生知识多、见识广,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这就形成了他们自我、挑剔、阻抗、叛逆的人格特征。作为一个班主任,没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很难从内心征服学生。一个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越大,对学生的影响无疑会越深远。在她看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由“德”和“才”两部组成。德要“厚”,才要“全”。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努力积淀自己的“厚德”,即对教育执著纯粹的热爱、对学生无私博大的情怀、对业务永不止歇的探究。因为她的“厚德”,她获得过很多荣誉。曾被评为天门市“十佳青年教师”,并被树为教育系统的“十面红旗”,到各乡镇做巡回演讲。她还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党员。为了让自己的才“全”,她坚持培养自己的各种才能。
她是一个教学能手。十年前,在湖北省小学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多课型”课堂展示活动中,她执教的作文指导课被评为一等奖,同年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的称号。这些成绩并没有让她满足,她仍然对每节课高标准、严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常常翻阅大量的资料,教案写了又写,课件改了再改,力争每节课都能有特点和亮点,都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和享受。自主、灵动、诗意的课堂,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她的语文课上,学生时而安静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情朗读,时而歌声悠悠,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掌声阵阵。学生都爱上她的语文课,这是她一直引以为骄傲的事。在去年学校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她执教《再别康桥》一文,为全校的文科老师上了一堂示范课。课后,有好几个老师情不自禁地对学校的阳校长说:“听王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当校长把这句话说给她听时,她觉得是对她莫大的鼓励。
她也是一个业余作者。二十多年来,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阅读和写作,读历史、读文学、读自然、读生命、读教育丛书,读人间百态。迄今,她写出散文、诗歌、教育随笔、教育论文合计二十多万字,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省市刊物上。
她也是一个运动健将。要征服青春,只有自己也永葆青春。虽然平时工作忙碌,自己也是年过四十的人,但她仍然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小时,跑步、打球等。她是全校乒乓球亚军,羽毛球亚军,踢毽子冠军。
她还是一个演讲高手。她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各类演讲比赛,每次都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天门市教育局举行的以“修身立德,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她从五十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在电视台举行的演讲决赛,并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的朗诵也是出色的。上课时,她的范读常常能将学生很快带入文章的意境中。她也是一位唱歌爱好者。语文课上,她常常巧妙地用歌声引领学生入境、悟情。她还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遇到问题,都喜欢找她咨询。两年来,她接受的心理咨询来访者已有近百人。

蓦然回首,二十五年仿佛弹指挥间,她同时也做了二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就连怀着宝宝期间、女儿高考期间,也没有间断过。生命的主题是成长,教育就是点燃和唤醒。九千多日的班主任工作,她用有温度和力度的文字塑造学生的思想,用无限博大的爱心激发学生的潜能,用教育的智慧引领学生的成长,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叛逆的青春。在学生成长的同时,她也和学生一同成长。她爱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3:35 | 只看该作者
十堰市郧阳中学高级教师张立克
2013年高考尘埃落定,郧阳中学传出喜讯。该校出了个“史上最牛理科班”。这个班总共32人,达清华、北大国防生录取线以上有11人,实际录取清华、北大共5人。全班平均分628分,比一类重点线高101分,全班32人都超过武汉大学录取线(596分),创造了郧阳中学及十堰市教育高考的新辉煌。也正是因为该班的示范效应,郧阳中学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在全市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全省也引起了同类学校的高度关注。
这个史上“最牛理科班”,它的领头人和班主任就是张立克——2010年和2013年十堰市理科高考状元班主任,“十堰市优秀教师”, “十堰市优秀班主任”, “十堰市师德先进个人”, “十堰市师德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的获得者。
春风育桃李,润物无声声自远
张立克风华正茂,从教已经17年,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六年。十六年里,他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坚持科学培养学生,以学生素质提高和学习能力提高为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心,坚持学生品德培养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以生为本,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十六年里,他起早贪黑,风雨无阻,陪伴着一批批的莘莘学子度过了他们的青葱岁月;十六年里,他秉烛夜谈,倾心勖勉,鼓舞着一个又一个深处困境的学生走出了人生低谷;十六年里,他挑灯夜战,批阅无数,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贫寒而年轻的绚丽梦想。
他担任班主任兼任年级德育主任,带两个班甚至三个班的课,课余还辅导学生奥赛,为了能有时间解答学生疑惑或挑战奥赛习题,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才下班,他起身天未晓,夜寝更已深,但从不叫苦叫累。他没有周末、周日,课间和放假概念,休息时间反而是他最忙的时候,给学生谈心,解答疑难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批改作业。熬夜备课和批改作业更是家常便饭。虽然他常年忍受着腰椎和咽喉的疼痛,但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他恪守“身正为范“的教育准绳,事事率先垂范。教室地上有垃圾他亲自捡起来,大扫除他帮学生做卫生,早自习他总是提前站在门口,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总是率先做到。
他牢记润物无声的德育准则,无论工作有多忙,他依然坚持家访辅助班级管理,有一次他到家租住在市郊某地的住宿生某同学家调查上课打瞌睡的原因,发现他父母没有上过学,靠捡垃圾为生,家里却有许多言情、武打小说,言谈发现该同学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惋惜怜悯中家访已到晚上8点多,漆黑阴冷的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步行40分钟后,在僻静的小路尽头,张老师遭遇了持刀劫匪…。也正是这次抢劫感动了某同学,从此开始走上正路。家访的路还在走,有心酸,更有幸福相伴。
他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他家的常客,为了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和补充营养,他经常会请一些学生到他家里吃饭,有时五六个,有时十几个,总是摆上十几个菜让学生美餐一顿,有时还通过请学生到家里吃饭来激励学生,有时把老师和学生共同请到家里吃饭交流。遇到节假日,他有时还带上粽子、鸡蛋、月饼、苹果等看望过节离家远不能回家的孩子和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7月份的高考,他怕学生晚上热,就把学生请到家里,自己睡到沙发上。某同学腰椎有病,住院四个多月,张老师到医院看望、鼓励他自学,派老师、同学到医院辅导,该同学成功考入了重点大学。某同学得了怪病,医院没有办法,张老师自己上网学习,找到了心理疗法,让他顺利考上某名校。张老师班上偶尔有学生懈怠学习、甚至谈恋爱、上网游戏等情况,但他从不讽刺、体罚他们, 2010年他成功转化了一对谈恋爱的学生,一个考入清华,一个考上武大。正是张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都亲切的叫他克哥。
实干创佳绩,砥砺笃行业自成
“书山学海风雨骤,三尺讲台白发人。皓首穷经执一念,业广功崇惟在勤。”正是有这种执着拼搏的信念,实干勤恳的精神,张立克老师在每一届的教学工作中都取得了卓异突出的成绩:2007年、 2010年和2013年高考物理综合评价均排全市第一,2013年梁霄高考理综285分全省第二名,班级理综平均分达247分;他不怕困难,辅导学生奥赛获国家、省、市奖励先后达200多人次,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辅导教师;他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和课内比教学活动,先后获得十堰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郧阳中学课内比教学竞赛一等奖;他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参与科研,在《物理教师》、《中学物理》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市级奖励;多次参与全市期末统考物理学科命题、审题工作。
他认真钻研业务。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改进教学和老师的投入作为突破口,宁可让自己多工作一小时,也不让学生多做一分钟无用的题。他认真钻研业务,潜心钻研、不断学习。在工作之余,常常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的“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学习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和教学方法,观看名师的教学录象,网上学习衡水中学、东庐中学、襄阳五中、华师一、北京十一学校等名校的治校策略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以此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了备好一节课,他创建了三维立体的备课模式:三天前第一次备好课,上课当天第二次思考修改已备好的课后才走进课堂,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得失再次改进教学各环节。
他积极推进课改。在学校,他最早推行快乐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还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并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新课程改革和快乐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正是基于他对快乐学习的理解和教学思想的先进性,他承担了湖北省科研课题《新课程改革和快乐学习研究》,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快乐学习成就了他班高考屡创佳绩。
创新结硕果,与时俱进树新风
“传承文明,进而不已”是郧阳中学的校训,也是张立克老师的真实写照。除了教书育人外,他在抓德育促进教学方面颇有研究。他培养尖子生的诀窍就是把培养学生崇高的品质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让品德成为学业优秀的坚定基石。   
他率先创新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新思路。他率先把对学生的德育措施由处分、批评向激励、鼓舞转变,通过激励鼓舞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从而减少和杜绝学生违纪的出现。他在郧阳中学率先推行“十大学星”竞选、“每周之星”的评选,把学生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竞选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洗礼。在竞选的推动下,参加竞选的选手全部考上了一类线,其中7位选手以过硬的心理素质考入了清华、北大。现在,张立克老师以班级文化为抓手,推行人人参加梦想之星和十大学星的竞选,用学生教育学生,用学生感染学生,把激励教育和赏识教育逐步推向极致。他还开发了“梦想大超越游戏”班级管理模式,把班级常规管理、励志教育、责任意识和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每个时期都有新任务、新追求,避免了量化考核这种分分计较的枯燥办法。
他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推行教育新方法。他多次带领全班同学上街清理野广告,打扫街道死角卫生,研究中国过马路现象,研究红绿灯设置方案,调查研究市区交通堵塞原因及对策,组织学生义卖报纸等。多次组织参加校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比赛、组织参加十大歌手比赛、演讲比赛,参加水火箭、鸡蛋撞地球实验比赛,高三时期课间组织学生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唱励志歌曲等活动。正是张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亲自参与,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他班屡获大奖。     
他细心看守心灵家园,关注学生新动向。某天他发现刘同学上课精神不好,寝室同学说他有时捶墙,有时梦中怪叫,安排同学们多关注他的表现,一星期后有同学说他用头撞墙,还扬言要杀某某。医院确认刘同学患严重的抑郁症,休学治疗一年后考上了一类大学。某年高一年级学生开学第一天报名,王同学说话声音极小,嘴里念念有词,汇报后,晚上学校安排其父母陪同,第二天发现王某在校园疯跑,还把母亲推出寝室,锁住门在里边砸墙,并不时从窗户向楼下张望,心理老师最终骗他开了门,送到医院查出有严重精神分裂症,随时有危险可能。正是因为张老师明察秋毫,17年来他班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
正是他不停的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创新,班级高考成绩接连上新台阶:2010年博雅班学生吴爱民以664分夺得十堰市理科状元,2013年博雅班学生梁霄同学以676分(全省第8名)的高分夺得十堰市理科状元;近三届有梁霄、李佼峰、鲍雪儿、刘源清、郭秀甲、徐之刚、吴爱民、时洋、张承佳楠、饶伟等考入清华、北大,2010和2013年十堰考入清华北大共9人(全部来自郧阳中学),7人出自张老师班。近两届所带学生600分以上106人,220人上一类线,多人考入全国名校。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校级先进班集体和教学质量先进班。在2013年全校暑假班主任培训会上,他向全校推广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张立克老师已到年过40不学艺的年龄,虽然班级管理战功赫赫,为教育相对落后的十堰市赢得了第一个“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但他并没有放缓奋力前行的步伐,张立克开始向奥赛发起挑战,向博雅班突破十人上清华、北大发起挑战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和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才是郧中“史上最牛理科班”的引路人——张立克老师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并铸造辉煌、创造十堰教育新奇迹的秘密所在。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4:01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湖北航天中学班主任肖锦川
199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学高级教师,工作17年12年从事班主任工作,非常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这12年来,始终觉得在教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应该教会他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直无私用爱心感染学生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她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学生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她几乎事事关心,他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但这些正是一位班主任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角度地欣赏每一个学生,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坚持“不落下一个学生,转变一名学生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光荣”的思想,总是全神贯注的注视着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尤其把目光投向那些学困生、双差生以及那些总是不“显山露水”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挖掘、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采取“理解、倾听、期望”的方法,并不断通过创造机会,适时鼓励等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让一个个年幼的孩子尽情展示自己,让其自信随着自己的特长尽情展露、油然而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渐渐地长大了,懂事了,许多学生分别在校、市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光荣称号。
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级各项工作的基础
他一直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分浓,班级成绩名列第一,没有出过严重的违纪事件,这一切都要归功他她的思想工作成绩。
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每一新学期的开始,他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还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就拿现在的班级来说吧,现在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晨会、早读、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每个时间段都设有具体的安全员,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她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她还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以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班级管理特色鲜明 学生优秀
采取“严而不厉,亲和平等”的教育管理方式,在学生面前既是学长,又是组织者、管理者与示范者,真诚待人,透彻为人,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与生活的幸福。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力求做到每位学生家长都有沟通,自费数十次走访特殊家庭,与家长建立了非常好的信任关系。学生朝美的方向发展了,就会迸发无限的人生热情、无穷的创造活力,综合素质也就提高了,所以我带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十分突出,2004年我带的高三(1)班参加高考有60名学生,其中考上一批重点的有10人,二批有14人,前三批本科有50人,省线上线率超过98%,学生崔鑫以总分623分的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教出的学生还出现了许多创新能力极强的学生,如杨硕在2004年7月作为湖北省中学生唯一代表,被团省委推荐为“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并获奖,《人民日报》作了报道,在此之前,他还获得孝感市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北省小发明一等奖。与之类似的学生还有魏锐、吴东亮、马超等十多人。他的班主任工作有口皆碑。正如我的学生所评价:“做肖老师的学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真正的最有价值的享受。”从我班上出来的学生,没有不称道我的班主任工作的。 学生们在航中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硕果累累,作为班主任的他为他们高兴、为他们加油!12年来我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激动,体验忧伤、气愤……在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里,这位教育新手也成熟了许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孝感市“优秀教师”,孝感市“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等称号。这些荣誉正是我在平凡工作中持之以恒地用激情浇灌而成的事业之花。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在万里长征中,只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攀登艰辛,虽然人生坎坷,但追求的方向不会迷失,追求的步伐不会停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17:11 , Processed in 0.2138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