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班主任工作顾问]专栏6年来一直关注‘班主任专业化’问题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5:53 | 只看该作者
襄阳市保康县龙坪中心学校班主任杨小英
保康县龙坪镇位于荆山山脉的聚龙山麓,这里平均海拔1345米,最高海拔1852.1米,是襄阳市的“屋脊”。龙坪镇中心学校老师杨小英在“襄阳屋脊”的讲台上一站就是17年,担任班主任 11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高寒山区的农村教育,用母亲般的炽爱温暖着聚龙山的孩子们。她先后获得“襄阳市乡村最美教师”“襄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襄阳市学科带头人”、“保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保康县优秀教师”、“保康县骨干教师”、“保康县师德标兵”、“保康县优秀班主任”等10多项荣誉。
看似文弱,其实志向无比坚定
龙坪镇是保康县海拔最高、地理位置偏远的乡镇。这里平均气温8.5℃,无霜期180天,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山外的人还在享受秋天艳阳时,这里的人们就早已穿上了毛衣和厚褂子,甚至是棉袄。雨雪后,龙坪街上一眼望到头,找寻不到一个人影,大家都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一个个被烟熏火燎得灰头土脸的。再加之,这里交通极为不便,通向山外的那唯一一趟早出晚归的班车,冰雪封山后出于安全考虑就会停运,此时的龙坪几乎与世隔绝。所以,龙坪镇中心学校就像一个驿站,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同样迎来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老师。有的年轻教师初来乍到时充满兴奋与憧憬,但很快就被孤单、寂寞和恶劣的环境所淹没,许多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而杨小英依然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坚守着。
1996年8月,20岁的杨小英从襄阳师范毕业后,就志愿回到龙坪镇,到镇中心学校任教。这里是她的故乡,她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地方,她深知这里孩子上学有多苦、多难。为了报达父老乡亲和这一方水土的养育之恩,她立志扎根家乡山村教育,努力让更多的山里孩子改变命运。
1997年春,学校把她送往襄阳市襄城东街小学学习。年末学习结束要返校时,因为她表现很出色,东街小学的领导一再挽留她留下。可她忘不了自己是大山的女儿,依然回到了大山的怀抱。
1998年,她结婚了,她的丈夫毛青龙远在宜城市工作。婚后,毛青龙一直在为把她调到宜城去而忙碌。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杨小英决定把家安在保康龙坪镇。每逢节假日,她都把丈夫接到龙坪来玩,给他介绍这儿山里人的纯朴、山里娃的可爱以及家乡的变化,总在有意无意间向丈夫透露着不想离开的心思。通过多次的软磨硬缠,最终毛青龙心软了,不惜放弃平原城市,把工作调到了她身边,与她一起并肩奋战。为此,杨小英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磨难。丈夫毛青龙家在农村,在家里排行老大,也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当婆婆得知儿子瞒着她已拿到调往龙坪镇的调令时,大发雷霆,当面摔碗,责问杨小英:“你为什么要把我的儿子带到那么远、那么苦的大山里?我们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指望他来支撑这个家,你叫我们老两口以后咋办?……”这字字句句都敲击着她的心,突然间她感觉到自己的自私,为了自己的梦想,却没考虑公公和婆婆的感受和困难。为了弥补,她和丈夫总是抽节假日和春节回宜城看望父母。可回家的路太难!路程有130多公里,多是崎岖蜿蜒的山路,冬季冰雪覆盖,山高路滑,哪个司机都不愿冒险进山。有好几个年头,公婆在家里翘首期盼着儿子、儿媳和孙子们早点回去过年,可因为大雪封山,他们一家三口都被隔在山里,满腹期盼、挂念和孤独的老人望穿了双眼……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人都盖起了洋楼。看着家里的矮瓦房,公婆都劝说他们俩放弃收入低的教书工作,跟熟人出去打工,挣钱多一些,好改善一下家庭环境。可她每次听了都默不作声。尽管如此,公婆还是善待她、支持她。为此,她内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歉疚。她真的舍不得山里的孩子。
看似坚强,其实内心无比柔软
2007年冬季,龙坪镇遭遇了10年难遇的暴风雪,学校开水锅炉的进出水管在一夜之间都被冻裂了。由于大雪封山,修理工也无法来维修,学校只好通知停供开水。这可苦了学生,杨小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组织班干部收集开水瓶,送往她家里,她用自家的火炉、水壶亲自为学生烧开水,长达40多天,从未间断。每个星期天,杨小英家里总是热火朝天,为啥呢?原来是学生们都在她家里烘烤鞋子。学生从家里到学校一路淌着雪水,鞋子都浸湿了,有的还带着冰凌。杨小英怕孩子们受冻,就把学生都招呼到家里,给他们烘烤,不嫌脏也不嫌臭,还熬姜汤给他们御寒。很多学生的手脚都不同程度冻伤了,为了给孩子治冻疮,每天晚饭时,她就把羊子油(能治冻疮的)烤得烫烫的,学生下课了她便赶快给他们擦一擦、烫一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学生的冻伤很快就好转了,一个个又乐呵呵的。家长们很是感激,都说:“把娃儿交给杨老师,我们放心!”也正是那一年,有天晚上,杨小英还在学校照顾学生,她家里高高的柴堆突然坍塌,她幼小的女儿独自在家玩,险些被砸坏。
2011年,她又接手了一个新班,班上的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特困学生、重新组合家庭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一半还多,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接这个班的班主任。政教主任找到她协商,她一口应允了。她明明知道带这样的班,事务更多,责任更大,也更操心受累,但为了这群特殊的孩子,她愿意作更大更多的付出。
“杨老师,涛儿又晕了!”杨小英从椅子上弹起来,一个箭步冲出办公室直奔教室,边喊涛儿的名字,边掐他人中,好不容易涛儿才缓过神来,但人很虚弱。杨小英又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打点滴,并且像上次一样给他付了医药费。涛儿的家境很差,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赌徒,手里有不得半分钱,母亲智障,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一个年幼的小妹妹,家徒四壁,一家四口人挤睡一张木板床。涛儿的生活完全靠救助,他病了也见不着父亲的身影,回家了还要屋里屋外的忙活。杨小英一心记挂着这个苦命的孩子,多次找到涛儿的父亲进行交谈,告诉他,涛儿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同时,他小时候因车祸脑颅受损留有后遗症,必须认真治疗,希望他能为两个孩子着想,负起家庭责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起初,他父亲总说:“没事,过一过他就好了,反正他又笨,我们将来老了不指望他养活。”这话听得让人很无奈很心酸。但杨小英没有灰心泄气,三番五次的找他交流,说涛儿在学校里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通过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渐渐地,他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每天早上把小女儿送到学校后,便去街上打些零工挣钱。同学们发现涛儿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脸上的颜色也红润了。
患癫痫病的小飞深夜发病了,杨小英急忙背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小飞到镇医院打针,彻夜守护;班上唯一穿补丁衣服的阿军,在学校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杨小英每个月都要给他一些生活费,并为他申请了生活资助……
杨小英一直用浓浓的爱温暖着学生,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多,学生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等等,她几乎事事关心操心,她用母亲般的师爱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看似病弱,其实意志无比顽强
2009年的一节数学课上,杨小英发觉抬起手臂时,肩头会钻心的痛,根本无法写字。经检查,医生告知她患上了肩周炎。她不服,自己年岁又不大,怎么得这种病呢,只买了些膏药贴了贴。2012年秋,不间断的腰痛、腹痛、腿脚发麻,促使她不得不去做全面检查。结果诊断书上说她患了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都挺严重的。身体上的变故,着实给了她当头一棒。平时,哪儿疼哪儿痒的她根本就无暇顾及,而现在的病痛却折磨得她不能正常俯身,不能久站也不能久坐,行走不便。但由于学校人手紧缺,她也顾不上丈夫的强烈反对,只在家里休息了一天,都急得不行。她说:“我休息了,学生们咋办?”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思想动荡大,她毅然决定返回课堂。面对那一班准毕业生们,她每天奉上的是微笑,传授的是坚强。虽然每晚的疼痛使她只能断断续续睡四、五个小时,她仍然每天陪学生一起上操,晚上十点多还去查寝,听到学生们的鼾声了,她才放心回家休息。
杨小英带病坚持工作的顽强意志和拼命精神,也感染带动了全班学生。班上所有的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特困学生,没有一名因各种困难而辍学。她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身教,激励学生的斗志,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找到目标、树立理想。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更爱自己的学生,杨小英用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呵护着山里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把每一名学生都送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他们的未来!”这是她的教育梦,在追梦的路上她将一如既往地坚定前行!

9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6:18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青山区第四十九初级中学舒晓辉
教师不当班主任,教学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淡水一杯,索然无味
                                              ——题记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说:“做教师,就要做班主任。”茫茫人海,相逢是缘!在学生成长、发展的三年宝贵初中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进步,见证学生成长,是无比的幸福!在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就有一位乐享班主任幸福的舒晓辉老师。在13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带领着历届学生努力播种、创造“幸福的教育”,因此也和他的学生一起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舒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第三届、第四届武汉市百名优秀班主任;
武汉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
武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青山区劳动模范;
青山区十佳班主任;
青山区首届师德十佳先进教师;
所带班级12次被评为市、区先进班集体;
两次到北京参加优秀班主任培训和首批“楚天卓越工程”初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学习,并代表武汉市教师在200多人的教育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博爱众生为“幸福教育”奠基
人性最本质的特点是渴望被爱,爱是幸福的源泉。而“幸福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就要尊重、欣赏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
舒老师的“幸福教育”是从关爱学生开始的。“越是有困难的学生,就越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关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老师就不会得到学生真诚的理解;只有用心地去爱学生,你才会发现孩子心中的另一片天地。”
舒老师深爱着他的每一位学生,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展、成长和进步。他从2002年开始便不辞辛劳地用自己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学生初中三年生活的精彩瞬间,然后剪辑制作成光盘送给学生或者上传博客,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听觉上重新体会并欣赏自己的成长历程。舒老师说:“看着学生们一天天地长大,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品味成长过程是我最大的幸福。”

给困难者给予帮助,给自卑者带去信心,给悲观者送去笑颜,给奋斗者铺平道路,给成功者送上祝福已经成了他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

情商培养为“幸福教育”给力
德国教育专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舒老师就特别注重学生智商、情商的和谐发展,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情商。
学生情绪勤掌控,抓住时机巧沟通。2013年3月,学校组织春游。全班同学必须分组集体活动,结果全班只有平时爱说脏话的小宇同学没有小组要他。作为小组长的小祺同学跑到办公室给舒老师报告小宇同学哭着站在窗台直发呆,其他同学因为没有成功分组担心不能成行直着急。了解缘由后,舒老师就委派小祺同学去说服他的小组成员,并让小宇同学保证再也不说脏话,最后终于顺利成行。从此,小宇同学也慢慢讲礼貌,逐渐被大家接纳。
学生优点了于胸,激励赏识求进步。2005年初三4月调考后,小曦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舒老师开导她,和她一起回忆了在运动会800米赛跑中,最后的一圈赶上去获得冠军的难忘经历,鼓励她勤学多问。小曦重新找到了信心,创造了50天进步97分的奇迹。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
班会活动主题明,学会关爱传幸福。他抓住《感动中国》、《开学第一课》等契机,及时召开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他利用新团员鉴定会,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自励;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点,他指导学生召开主题班会或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家长、孝敬老人、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传递幸福。

创新管理为“幸福教育”护航
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将初中三年分为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地去建设发展:一、初一开始量化管理,重在行规教育;二、初二着手文化建设,重在内涵发展;三、初三搞好中考备考,重在理想冲刺。舒老师不断探索创新,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成就每一位学生。
“三线”管理模式成效突出。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舒老师把班级管理分为“思想行为”、“文化学习”和“文体卫生”三条线,再制定若干细则,赋以不同分值,实行全面并不断完善的班级“三线”自动化管理模式。“民主管理”和“以法治班”的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班组自主管理效果。
过程评价机制全面长效。他认为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学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建立了班级管理过程评价的长效机制,更多地采取形成性评价,特别注重细节,注重过程管理。
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他总是注重学生思想的引领、习惯的培养、同伴的互助、人际的交往、体魄的健全、个性的张扬,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他在课外时间经常带领学生进社区、入厂房、到福利院、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激发兴趣、开发潜能、促进学习,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都成了学生们青春成长的美好回忆。
自省反思智能稳步提高。他总是智慧地去处理学生问题,不做过多的说教,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自省、反思、提高、进步,从而让学生学会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新型师生关系和谐阳光。他一贯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向学生传授“积极乐观、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争取进步”的生活观,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课堂上的老师和课外的大朋友”。他在欧洲留学的学生郭文菲在寄给他的明信片上写道,“You’re the best teacher I’ve ever met. And there’s no one of (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而不仅仅是其中之一) .”

自学研修为“幸福教育”添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参加工作以来,舒老师学习了大量教育书籍和班主任专业杂志。2007年,他到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培训班学习;2011年,他在北师大参加首批湖北省“楚天卓越工程”初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学习,并代表武汉市教师在200多人的教育论坛上做主题报告,受到校长培训学院陈锁明院长的好评;他撰写的多篇德育论文获奖或发表被录用;同时,他多次在学区和全区中小学教师大会上发言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方法。
现在,他又开始了网络学习。2013年他成为了“班主任行者论坛”的“名班交流”板块负责人,交流、分享全国各地知名班主任的成功带班经验。论坛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可以和李镇西、郑立平、郑学志、陈宇、黎志新、赵立平等知名班主任专家平等交流、探讨并积极组织开展话题讨论、案例分析、撰写书评、书写博客,提升教育专业水平。

“心思桢干洒热血,情系教坛写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舒晓辉老师一如既往地播种着幸福教育,默默地耕耘着,守望着,和他可爱的学生们一起创造、体验、享受着生命的精彩和教育的幸福,创造着留下美好回忆的幸福教育!


9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6:47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张静
    我是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的教师,我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年办学经验的省级重点学校和国家级示范学校,学校始终秉持“以质量立校,用文化塑魂”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重视德育,注重学生行为规范与全面素质培养,十分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学校催人奋进,不断创新的环境中,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班主任工作不断有新的突破。
   1991年担任全国服装设计班的班主任到现在十几年来,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和“十佳教工”;市级优秀教师1次;市级优秀班主任2次;近五年来获得学校“优秀教案编写奖”三次;“最受学生喜欢的园丁奖”“师德风尚奖”“慧眼识人班主任奖”等奖励。我所带班级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级;多次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所带班级学生魏亮、张红、刘军等同学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团干和优秀学生。指导祝佳、刘军等同学获得全国第九届和全省第十届“文明风采”大赛二等奖。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责任重大的工作。对家长来说,我们代表着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对学生来说,我们代表着家长,背负着关怀照顾的义务;为此我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是老师,而且是长者,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亲近学生、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的爱呢? 我认为班主任的爱首先是以尊重为前提。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呢?我想我们首先要尊重其人格,尊重其个性,尊重其差异。当一个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她)的自我教育开始的时候。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都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学校学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和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近年来当我接手新一届班主任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眼中冰冷的眼神时,我的心中不尽一阵绞痛,如何燃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内心信心?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 我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经常到班级,融入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在这过程中,我用眼去观察,用心去倾听,用情去体会,去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和观察,我发现在那一双双冰冷的眼神后面,是一颗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帮助,渲泄情感的心。我班有一个叫彭威的男孩进校时看人眼神总是一种冰冷的眼光。有一次上课,在课堂上与课任老师发生冲突,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简单的批评,而是分析事情的发生过程,充满真情的关爱和于情于理的分析,让他从内心认识到错误,并主动到任课老师那里道歉。通过侧面了解这个同学只读了小学三年就辍学了。如何“捂热”这块石头呢?于是每天我都注意询问“吃饭了没有,饭菜合不合口味,”“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有一天,早晨到班上发现他没有来上课,同寝室的学生说他感冒了,布置完班上的事情,我赶到寝室仔细询问并带他到校医处看病,仔细的告诉他每种药怎样吃。有一天,上晚自习他主动坐到我身边和我聊天,我第一次看到了他眼睛里柔和的眼神,在路上我收到了他发的短信“老师天黑了路上当心”。那一刻,泪水溢满了眼眶,我终于“捂热”了这块石头。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和引导。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我的学生们。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自己要做到,每天早晨7:50中午1:50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病痛,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我要求学生要有“品牌”和勇争第一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使我所带的班级,无论参加学校组织各种活动,都会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最好成绩展现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在教学方面,我连续多年被学校授予“优秀教案编写奖”“最受学生喜欢园丁奖”“师德风尚奖”等荣誉。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信,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书育人德育先行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准则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是我们的最首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抓思想教育.
   1、规范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较为朴实,并且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活跃,但由于学生多是文化成绩较差,并且学生年龄大小有一定差距,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统一学生的学习思想,结合学生的性格、心里特点,我通过以下方法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
   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班级荣誉高于一切等意识。积极整治班级风气,以整体环境来影响每一个学生。利用班会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艰苦奋斗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的同时,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班级活动,如迎新春晚会、班级成人礼仪式、大家自己动手在班上吃火锅、包饺子等活动,既丰富了班级生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班级凝聚力。
   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比一比,谁最棒”“今天班级明星,明天职场精英”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最后达到学一技之长的目标。
   2、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让他们时刻感到压力和鼓劲。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学期主要以公共课为主,如数学、语文等课。而这些课程恰恰是中职学生的短板和最没兴趣的课程,为此,作为班主任更需要经常到教室,关注学生上课纪律情况,经常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只有喜爱敬重自己的专业,才能学有所成才能最终获得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只有不断努力,永不放弃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最终实现自我和成就自我,
   3、建立与家长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一条原则。当学生有错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不歧视差生家长,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这样,我与家长建立了有效平等的沟通平台,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进步的快乐,也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肯定,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上进心和认同感。在住宿学生的管理方面,我更是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住校情况,有两个住校男生经常利用返校不上晚自习的时间上网吧玩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关注孩子休息时间;在晚自习后能时常询问和到孩子住处望望,使孩子觉得有约束。不久后,孩子情况有了转变,家长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但仍对家长的转变给予了评价。家校配合,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热心帮助家长的同时,能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组织健全乐观向上的班干部队伍是良好班风的保证
   创建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带动整个班集体,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培养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身份。我经常对班干部说:能担任班干不是因为你学习表现好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守纪,主要是因为你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大家才选你的。为了锻炼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在学期中、后期,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除了选准班干以外,把班级切块起来,是班级管理的必要形式。我把班级分为七个组,以自然座位为准,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学生推选,组长全权负责各组的各项事务。尤其是早晨,坚决杜绝迟到现象,保证班级准时进入早读状态。在处理迟到问题时,由各组组长自行负责。在学校制度震慑下,再加上班级规定的约束和组长自觉带动,各组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竞争能力,使各组无论是卫生、出勤,还是学习热情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律性,他们真的能给班主任一个很大的惊喜。
   一位名人说过:“生活着,追求着,是美好的。生活因为有了不懈的追求才显得灿烂,追求因为有了火一样的热情才显得珍贵。”班主任工作是我的追求,拥有班主任工作的生活是美好的。拥有一份爱心,守住自己的良心,持有一份恒心,在班主任工作上收获我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9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7:18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万琳
一、创新管理,让班级在协作中凝聚幸福
   
   ● 班级博客——真诚交流达共识
    万老师所教过的孩子们都有“三个家”:“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13亿人口的中国大家”、“班级,几十个孩子共同生活六年的家”,因为他们知道家都是幸福的。
    2008年,由于原来单位的整合,万琳老师来到红钢城小学。红小是青山区的名校,每个家长都对她期望很高,尤其对班主任老师的要求更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能得到更多关注,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由于万老师是新调来的教师,在她初接一(2)班时,很多家长对她不熟悉,质疑她的教学经验、质疑她的管理能力。
    为了消除这样的隔阂和家长们的顾虑,万老师在经过细心询问其他教师红小学生的各项要求后,精心准备了一份《新生入学温馨提示》从生活、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与家长做了交流。开学第一天,家长们拿到书信后十分惊喜不停称赞“万老师的方法真好,这下我们就不必担心该怎么做了。”直到现在不少家长都还保留着那张鲜红的“温馨提示”。
    尔后在创建的班级博客“让雏鹰在这起飞”中万老师放上孩子们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睡觉、第一次站队、孩子们上课情况等图片。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得到家长们的认可!针对家长们在对孩子学习、教育上的困惑,向家长们推荐《心平气和一年级》家长版,并在博客中发布《解决孩子磨蹭的妙招》、《小学生迷电视有良策》、《教育的55个细节》、《孩子执笔方法不正确的原因及类型举例》等多篇文章,用专家的意见、具体的事例给家长们具体的指导,万老师和家长们沟通的博文几近500余篇,点击量近50000次。没想到一点小小的创举得到家长们如此赞许。
    刚进校的孩子们自由的像一个个小天使,老师、家长们常常说,“你要好好学习”“你要站好”“你好好吃饭啊!”可到底怎样做才是好呢?孩子们的概念是模糊的,面对这一现状万老师又发出了第二封信《班级一日常规细则》准确的告诉孩子们每个时间段做什么,怎样摆好桌椅方便自己他人进出、怎样吃饭放碗……孩子和家长们一起阅读学习,很快小天使们很有秩序起来。现在每当家长们走进教室时桌椅整齐的排列着,墙上贴着醒目的班训、值日生细则、小干部工作细则、班级一日常规细则等等,精细化的管理让班级井井有条。
   万琳老师对工作的创新与热爱、消除了家长们的质疑,赢得一致的好评,幸福洋溢在她的脸上。
   不少家长在博客中跟帖:
   
一个充满信任幸福的班级就这样建立起来!
   
   ● 班级招聘——资源共享显智慧
    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对父母,一对父母的背后是两个家族。如果能将家长们都融入到班级中这将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班级啊!万琳老师经过向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爱人请教后,一个“我们需要你的”活动又悄然在班级中展开。这次参与的对象是孩子、是父母、是整个大家庭。活动中,家长们不仅互相认识,还组建了一(2)班家长委员会,孩子们演出时,家长们早早来帮忙化妆;班级大扫除时,家长们自发帮忙打扫;运动会、秋游时帮忙维持秩序,做好医护工作;整个班级在万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努力下享受着幸福的喜悦。
    班会是班级管理,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红钢城小学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德育,班会也是每周必不可少的,怎样让班会更吸引学生又能真正让他们又有所收获呢?万老师在博客上面向全体家长发了这样一篇“招聘启事”:  
    如果您是医生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如何预防疾病;
    如果您是交警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如果你是银行职员您可以告诉孩子们简单的理财;
    如果您是武钢的职工你可以告诉孩子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您是一位驴友,你可以介绍您的装备和你去过地方的美景告诉孩子们祖国大好的河山……
    您的专业知识,您的切身感受将胜过无数的空头口号;您的40分钟或许会让孩子们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受益终身!
    同时您还可以拥有一张由班上58名同学和3位正副班主任共同签名的奖状。   
    没想到消息一出,家长们跃跃欲试,市一医院医生、青山热电厂职工、青山税务局职员等等纷纷进入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一趟趟生动有趣的班会,一位青山热电厂的家长第一个报名,他精心制作的PPT、有趣的小实验再现了发电的过程、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掌声一直到他离开才停止。
    此外,医生家长讲解了春季流行病的预防、一位中学教师家长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有趣的图形》……
    现在每周五的班会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当家长们从万老师手中接到奖状时激动地说:“这比我上班当劳模还光荣啊!”
   
二、关注生命,让童心在呵护中绽放幸福
   
   ● “开心总动员”“——班级充满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个性差异的生命,关注生命,才是真正的教育;关注生命的幸福,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最终所追求的目标。关注生命及其幸福,也才是教育真正的人文关怀。”
    刚工作不久时,万老师班上一位一向活跃、成绩较好的黎黎突然之间变得沉默不语,经常望着她欲言又止,放学时总爱望着窗外来往的家长发呆。学生的变化引起万老师的注意,放学后万老师将她留下,安慰之后黎黎终于含着泪告诉她:她将失去温暖的家,担心没有父母她该怎么办。黎黎还向万老师透漏,她想离家出走,让父母担心,引起他们的注意,更想找到第三者发泄自己的不满。
    黎黎的状况让万老师十分担忧,一棵茁壮成长的花儿眼看在风雨中摇摇欲倒,如何帮她处理好与父母间的关系,调整心态,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马上成为她工作的重点。
    万老师在班上开展了 “开心总动员”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班级内营造友好欢乐的氛围,让黎黎始终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还有很多同学关心她、帮助她、爱护她,知道自己是多么重要。黎黎被万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所感动,笑容终于重回她的脸上。黎黎的家庭虽然破碎了,但她没在家庭变故中摧毁,反而像一朵坚韧的花在逆境中更顽强的开放。在前不久的一次聚会中看到已经20岁的她是那么阳光,那么灿烂,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在经历此事后,万老师对全班50多个孩子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统计了班上离异家庭情况。从此,单亲的爸爸妈妈们常常会收到短信:天凉了,记得给孩子添上一件衣服;孩子的鞋子小了该换一双了;今天孩子的进步很大表扬一下吧……这些孩子生日时也会收到署名“万妈妈”的小礼物;当她们有心事时有“万妈妈”的倾听与开导……这些小花朵们重新抬起了小花瓣,绽开了他们的笑颜,他们知道有了万妈妈他们是幸福的,虽然那时万老师才20出头。
“请加入我们”——幸福无限传递
       “万老师,我能叫你姐姐吗?”“万老师,能和我们一起玩吗?”常常听到孩子们这样问万老师。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啊!自从走进校园孩子们那无邪的笑声,稚嫩的话语时时打动着她的心灵。然而一个特殊的孩子却打破了班级的宁静。
    第一眼看到她时都会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白皙的皮肤、浓黑的眉毛、深邃的大眼睛透着一丝蓝色,那一排睫毛忽闪忽闪的长得令人难以相信那是真的!她母亲的年纪和万老师相仿,交完学费后没有任何语言带着孩子就离开了,资料卡上父亲一栏一片空白。特别的孩子,奇怪的母亲给万老师留下深深的印象。
    开学了,这个美丽的小女孩也如期而至,万老师默默地观察着她。她叫“玮鑫”很聪明、话语很多、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但却从不提自己家里的事情,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同学。万老师向她了解家庭情况时,她轻轻低下头说:“这是我和妈妈的秘密!告诉了大家我会失去很多朋友的。”然而秘密终究无法永久,一位民警带着一位帅气的外国男子来到学校找玮鑫“玮鑫,我是你爸爸,好久不见了。”那蹩脚的中文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看到外国人找自己的同学全班孩子们像炸了锅一般沸腾起来,纷纷叫道:“玮鑫是外国人,玮鑫是外国人……”万老师注意到玮鑫低着头默默不语。
   不一会玮鑫的妈妈也来到学校,一番拉扯后那位帅气的外国男子离开了学校。玮鑫妈妈这才跟万老师说:“玮鑫是中德混血儿,很早爸爸就离开她,她一直在中国长大,不会德语也不了解他爸爸,我也很担心会给她带来影响。”果然,班上的孩子们“外国人,外国人”的叫个不停,引来别班的孩子也来看热闹,玮鑫真的失去了很多朋友。万老师心想:让孩子们好奇的就是玮鑫独特的出生,只要他们弄明白了也就没什么了。万老师特意用一节课向孩子们介绍了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语言,虽然有很多不同但大家都是父母的孩子,都是地球上相同的生命,就是一家人。玮鑫除了相貌上和我们有些不同,其他不和我们一样吗?让我们张开双臂欢迎她来到我们的集体,让她成为我们最好的伙伴!热烈的掌声中,孩子们紧紧抱着玮鑫,一场风波就此平息!玮鑫也成了最受欢迎的孩子了!整个班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们互相关心为彼此创造幸福,也分享着彼此的幸福。
    十六年来,班上任何一个孩子情绪的波动万老师都会追根究底用她的智慧、她的柔情帮他疏通,呵护每一个孩子幸福的成长。
    
三、践行大爱,让青春在奉献中收获幸福
    
    “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作为教师她的孩子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要对这几十个孩子毫无偏差的爱着!”万老师常常对同事、对家人说。
    新入学的孩子尿裤子了,万老师帮他清洗;孩子生病发烧了,万老师精心照顾;孩子们发生矛盾了,万老师耐心调解……
    在访万家活动中,万琳老师利用晚上双休的时间穿街走巷进入孩子们的家庭,她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青山区,甚至武昌、洪山。有时自己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她带着孩子一起家访,孩子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工作的妈妈。当听到家长们对妈妈的称赞时,小家伙也是不住的欢呼。万老师深入了解孩子们背后的故事,给家长们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们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的热情,孩子的激动让万老师幸福无比,这幸福激励着她一家又一家的前行着。
    万老师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欢笑的脸庞、家长们洋溢着的幸福时,万老师也有着自己的愧疚。由于爱人单位较远工作繁忙,接送孩子基本上是她的事情,孩子的幼儿园离学校有一段距离,为了让学生们吃上热乎乎的早餐,她拖着年幼的儿子早早来到幼儿园,当一个老师都没来时,陪伴儿子的只有一位门房的爷爷,儿子常常趴在铁门上说:“妈妈,早点来接我。”特别是冬天里孩子站在铁门前看着妈妈离开的身影时,万老师泪流满面,可她还是急匆匆地转身离开去往学校。下午放学当把所有的学生都安全的送到家长们手中时,接儿子时儿子又已是孤零零的呆在幼儿园里了。为了这事家里人没少埋怨她,年迈的父母总不理解,“学校哪用加班啊”,爱人也常说:“照顾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丢在一旁。”了解万老师的人都知道,她自己也有着愧疚:“我欠家里的太多太多!我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万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也隐隐有了泪光。
  一路走来,有酸甜苦辣,也有欢歌笑语,在万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在班级大舞台上熠熠生辉,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袁怡梦被评为 “武汉市协作大使”,侯炳坤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学生,张子萱被评为 “武汉市环保小少年”,十多名学生先后被评为区“希望之星”“、”四好少年标兵、“优秀少先队员”。
    班级学生人人有特长,先后有学生获全国“双龙杯”书法金奖;“少儿舞蹈国际金奖” “省爵士鼓金奖”……“武汉市楚才杯作文”“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武汉市读书知识竞赛”“武汉市大江杯书法竞赛”一、二、三等奖;多名学生的作文分别刊登在《楚天都市报》、《现代少年报》、《科技报》上。学生童欣作为“武汉教育电视台”的特约演员,参与了电视剧的拍摄。  
    在充满爱的土壤中孕育的种子更为饱满,万琳老师所带的各界班级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多次获得青山区“先进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 武汉教育台多次报道了万老师班上的一些典型事迹。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万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坚持用心去做,用实际行动践行她的教育信念——以幸福的教育 ,培养幸福的人!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我要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坚持用心去做,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教育信念——以幸福的教育 ,培养幸福的人!


9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7:47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班主任张曾

她是家人眼中的天使,纵然面对家庭的重担,却坚强、乐观,她是学生眼中的“都市妈妈”,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她是老师们眼中的“最美筑梦师”,班级梦想墙上,刷新着一次次骄人的成绩。她就是湖北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宜昌市十大新闻人物,万寿桥小学英语教师张曾。在许多孩子眼中,张老师是他们受委屈时最想找的人,是学习困难时最想依靠的人,“她比妈妈还亲”。张老师是一个奉献大爱的人,她与学生的感人故事相继在《中国教师报》、《工人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媒体刊登报道。张老师受邀在宜昌市总工会、点军区、伍家岗区道德讲坛中做报告,并受邀参加全区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作为优秀代表发言,她的事迹总是深受与会代表一致赞扬。
一、她以热忱的治学态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尽管家中有长期病重的丈夫,需要她每天照顾,家庭的负担几乎全落在她肩上,她总是千方百计克服家庭的困难,从没有因此耽误一节课。她始终以学生为重,以教育为重,哪怕高烧不退,直至晕倒在讲台上,才被送到医院。在医院里,她依然心急如焚,实在放不下与她朝夕相处的学生和讲台。在历次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她所任班级的学生满意率多次达到100%。在课时繁多的情况下,她主动担任班主任的重担,走访了全班所有学生,收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为家长介绍在家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有的学生住的很远,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等饥肠辘辘的张老师家访回家已经晚上九点。
“儿子4岁时,他妈妈就离家出走,伙伴们从小就说他是个没妈的孩子。是张老师的关爱,让儿子体会到了不曾有过的母爱”,张健峰的父亲张柳春说起张曾老师时感动不已。在张柳春经营的水果摊边,他讲述了儿子张健峰艰难的求学路。为了让儿子受到良好教育,身为残疾人的张柳春一直把张健峰带在身边。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张健峰随父辗转武汉、重庆、宜昌,先后在20多所小学短暂读书。直到四年级时,他到万寿桥小学读书时,才在宜昌安顿下来。张曾了解到张健峰的特殊情况后,对他格外关心。他的英语基础差,张曾就利用中午和课间时间免费给他补课。张健峰的家庭作业完成得不好,她就在放学后和他一起做,直到他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每天的作业……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细心的张曾发现赛场上的张健峰运动裤上破了一个窟窿。张曾悄悄地拉着张健峰来到办公室,送给他一套运动服。边笑着责怪他是个“小马虎”,边让他换下运动裤。张曾拿出针线缝补起来,不一会儿,运动裤的窟窿处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太阳”。回家后,张健峰开心地把这件事讲给父亲听。张柳春感慨地说:“对从小就缺失母爱的张健峰来说,张老师更是一位好妈妈。”
吴小林和同学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与邻近学校学生打嘴仗,进而演变为打群架。当派出所公安民警要求吴小林告知家长电话时,他吓得哭起来。原来,他是劝架人被卷入群殴之中的。不得已,他告诉了张曾的电话。之后,张曾不仅保守这个秘密,还让吴小林从中认识到打架的危害。他说:“张老师是我们受委屈时最想找的人。”
二、她以赤诚的无私爱心,做学生的贴心人。
当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她给予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她主动嘘寒问暖,送水送药送医院;为家庭困难学生买文具、书籍,为没有钱的孩子买饭,那都是常有的事。张老师都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特别是对问题学生,她不歧视、不放弃,常与学生换位思考,以她特有的睿智、博爱、执着,和风细雨地教育,转变了一个个顽劣的学生。她与学生的感人故事相继在多家媒体上刊登报道,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 “都市妈妈”。
朱茂林是敏感腼腆的孩子,他不爱说话,时常孤单地在一边玩耍。一次下课后,他蹲在地上,张老师走了过去,他急忙把裤管往下放,好像试图要掩盖什么。张老师心想他的腿一定有问题,便把他的裤管掀起来,看到他的腿上鲜血直流,赶紧从办公桌里拿出一直准备好的碘伏亲自给他涂抹,并嘱咐他无论什么情况,每天都来向张老师报到,办公室的教师们都笑话她不仅是老师,还成了半个医生。的确,一直以来张曾的抽屉里除了有办公用品,准备最多的就是孩子们常用的药品。
一次体育课后,杨刘芳脱掉了外套,张曾明显看出女孩发育的痕迹,便悄悄走到她身边,委婉地告诉她,女孩子长大了要穿内衣在里面了,杨刘芳不好意思的说“爸爸不在家,等他回来了,我让他买”。张老师心里一阵酸楚,晚上就帮她买了两件内衣,第二天送到了她的手中。放学了,还悄悄的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讲了小女孩的秘密。有一次杨刘芳肚子疼得厉害,好几个电话都联系不上家长,张老师二话不说,立马扶起杨刘芳直奔医院。在医院看病时,医生让孩子的妈妈把孩子的鞋脱掉躺上床检查时,杨刘芳连忙解释:“这不是我的妈妈,是我的老师。”周围的人将目光投向正在为杨刘芳脱鞋的张曾,都说“这个老师不简单啊”,而张老师却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回学校的路上,杨刘芳一直追问药苦不苦,能不能晚上再喝,张老师安抚着她,耐心地和她解释每种药的作用,又怕她不能按时喝药,耽误了病情,于是亲自为她冲好药,并将药送到了教室,看到她喝完药才放心离开。最后张老师找来杨刘芳的妈妈,把药一种一种讲解给她听,解释好注意事项后,才把这对母女送出校门。
无数次在张老师的办公桌上常常插满了不知是谁送的小花,散发着淡淡香气;野炊时各组的孩子都热情地邀请张曾与他们共享美餐,张老师不到都绝不动筷子;每每在路上偶遇张曾的孩子们,总会兴奋地跑过来,大声地呼唤着张老师,来一个深情地拥抱;每年教师节,张曾都会收到很多毕业多年的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卡片、花朵……这一幕幕都让张曾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三、她以精诚的敬业精神,做学生的导航员。
她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张有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校长周金梅说,自从张曾调入万寿桥小学,该校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们都越来越喜欢上英语课。这些,都得益于张曾探索出的农民工孩子英语教学法。根据农民工子女特点,张曾探究出了一套特别教学法——分层是主要方法,分层定目标,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回答问题,分层背诵过关;互助是主要特点,所带班级的墙壁上,一张张互助小组的姓名和过关记录表贴得满满的,她把每一个班都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成绩较好的任小组长,“兵教兵、兵管兵”。组长轮流坐庄,凡学习成绩进步了的学生,均可申请当组长。根据分层互助教学法,实施“学习达标计划”、“每日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姚洋从小没了母亲,父亲常年打工在外,由家住河南南阳的奶奶一手带大。后来姚洋随奶奶投靠大伯来到宜昌,转学到张曾老师班上。家访中,张曾对姚洋的伯母颜智娴说:姚洋乡音太重,加上不敢开口说英语,成为英语学习的拦路虎。如果有条件就给他买个单放机,每天督促他听10分钟、再大声读10分钟英语。慢慢地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姚洋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颜智娴激动地说:给孩子以信心和方法,只有细心的妈妈才能想到。
作为教研组组长,她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带头学习,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学习、编写资料直到雄鸡报晓,推动了校本教学的研究。对组里的年轻教师悉心培养,耐心指导。在她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成熟,成为业务骨干,在全区青年教师比武中获一等奖,带领的英语教研组也被评为伍家岗区学习型教育组。目前作为教科室主任,她带领大家积极参加课题研讨、实践,在她的带领下英语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在全市进行经验交流,获得参会专家一致好评。
四、她以真诚的博大胸怀,做学生的筑梦人。
在办公室难得见到她的身影,但在教室里却一定能找到她,为了让这些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她把办公地点就设在了教室。彭雨贞说,她爱读《窗边的小豆豆》,张老师就利用课间时间和她一起读,从读中找到共同语言;董小龙爱打篮球,张曾就和他一起打球,在打球中拉近关系;听说刘薇爱种植物,张曾就和她一起参加学校种植班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们完成美术参赛作品,张老师指导他们一直画到晚上七点。就这样,张曾一次次走近孩子们,一点点赢得孩子们的好感,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辅导作业,一个又一个孩子变得上进了……
张老师还利用学校开展的“友善追梦”,引导每个孩子制定小梦想,帮助每个孩子追逐梦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的圆梦快乐。每当孩子们实现梦想时,常常抱着她又蹦又跳,个个变得自信快乐起来。张园园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庭一直不宽裕。开学初,张园园在梦想墙上写下了:她数学一直是弱项,想进数学补习班的心愿,但又担心妈妈知道后为学费为难。下课了张曾把这个懂事的孩子叫到身边,把她拥在怀里,告诉她自己来辅导她的数学。从此每天放学后,张曾的办公室里就多了一位新成员。张老师先自学数学书上的内容,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地方便去请教其他数学老师,放学后再给园园补一个小时的数学,最后再步行把她送回家。记得有一次,因为给园园讲练习题,忘了时间,没有听到丈夫打来的电话,没来得及给他灌肠,当回家后看到丈夫辛苦难受的样子,张曾的心都要碎了,面对十年没有一句怨言,一路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她心里满是愧疚。但看到园园的学习一天一天提高,张曾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徐小艳写下了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梦想,张老师了解到,原来她的父母都在河南打工,自己经常一个人在家,他们把生活费放在亲戚手中,小艳定期去拿。从此张老师的心里就一直记挂着这个孩子生活和安全,每天嘱咐住在附近的同学们和她一起回家,早读时亲自问问她昨天晚饭吃得怎么样,每隔两天都会买一些吃的和生活用品给她送去。可孩子长期这样怎么行啊,张曾决定和她的父母商量,要求他们回家工作照顾孩子。近一百次的电话沟通,也许是被张老师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了,她的妈妈终于答应今后就在家照顾孩子,不去打工了,张曾悬着的一颗心才踏实了,从此小艳不再是一只孤单的小燕子了。
家长会中有家长主动站起来说:“老师,你让我的孩子找到了自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小梦想,这对孩子,对我们家长来讲太重要了。我代表孩子、代表所有家长对你说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话音刚落下,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掌声代表了家长对张老师工作的肯定,更倾注了他们的鼓舞与激励!她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省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她多次参与编写《小学英语听力分级专练》、《小学英语阅读分级专练》、《课堂作业》、《寒假、暑假作业》等十多本书籍在全国、全省公开发行。2012年12月,张曾老师做为宜昌市教师唯一代表荣选为“2012年度十大民选新闻人物”, 12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被宜昌市政协邀请参加2013年宜昌市新年茶话会,并作为宜昌市代表参加了“湖北省师德论坛”,反响十分热烈。
她总是微笑着,让学生感受校园的温馨和快乐,张老师尊重他们,也得到了每个人的尊重。她用自己的大爱,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9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8:14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青山区武钢三中詹立波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自2002年以来,我一直担学校任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这个班的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的质优生。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伴三年,影响一生,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走了,同学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带的班先后有9人考上北大、清华,30几人考上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武大、华科等省内知名高校更是数不胜数;经他辅导的学生在国家级数学竞赛中先后有60余人获奖,其中全国数学联赛中有1人获全国一等奖,21人获全国二等奖,40余人获全国三等奖。其中邓迪同学以710分的成绩获2008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有人曾质疑说,你带的是理科班,你班不出成绩谁出成绩?取得成绩是理所当然的。
面对不理解,其实不然,随手翻开教学日记便是最好的注脚。
——今天,语文宋老师说,朱明芬上语文时听讲不认真,这样下去会他会偏科更厉害,今天我要找他谈谈。
——今天,数学科代表说蔡洁这段时间情绪低落,听说家里有事。
——这些天,田园情绪高昂,过于自信,第一次摸底考试却没有考好。
——邓迪和蔡文豪这两位同学,太不善于与人交流,班会时应多让他们展示自己。
……                         ——摘自詹立波老师的《带班日志》
在看似流水账的带班日记中,无不折射出我的用心与细致、思想与智慧,真情与付出,其实班上学生确实在学习成绩方面很优秀,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过于自信,却常常受挫;有的很脆弱,经不起挫折;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有的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内向,有的考试焦虑,有的偏科严重……不一而同,往往因为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家长和学校把他发展当中的很多问题都忽略了。不了解的老师总认为这样的班级好带,其实要在生活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一个个挑战。
用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应对着一个个成长中的挑战,交上了一份份生命的答卷,圆满了同学们的生命状态。我始终秉持:
真心互动,彼此悦纳,不断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学生;
观察学生,因势利导,于常态的生活中育人无痕;
严慈相济,予生挫折,在磨砺中历练坚韧与平常心;
平等尊重,不仅给予,培养生命的尊严灵魂的高贵;
以生定育,学会规划,让目标与榜样成为内驱力;
以身示范,师生携手,教育是师生心灵互动的旅程。

真心互动,彼此悦纳,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学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罗素
教育是以人为本,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剂,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理科实验班从暑假开班早于正常班级,每一届班级组建开始,整个暑假我都泡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一天休息,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我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叛逆期,高压政策肯定行不通,要想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按你的要求去做,首要一点是得让学生喜欢你。我细心观察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 找准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宝藏,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以“心”换“心”,以情动人,用爱铸造牢固的师生情,走向教育的成功,让爱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一条河流。

严慈相济,予生挫折,磨砺中历练坚韧与平常心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               ——陈鹤琴
“批评是船,鼓励是帆”,恰当及时的鼓励能让小船扬帆起航。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在指出学生不足时一定要记得同时指出他的优点,让每位学生都有好感觉,勇敢地正视困难、承受挫折、充满信心地不断进步。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每个学生都会有承受失败的时候。在学生失败的时候,我就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到承受失败的坚韧感。
在武钢三中的学生中,重理轻文的学生不少,很多学生在语文和英语上很吃力,数理化生却很好,这种现象无疑会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我从高一开始就重视学生的偏科现象,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意识到这决不是一件小事,争取全面发展。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张姓男生,其他科目都很好,唯有英语一窍不通,每次英语都不及格,自己已完全放弃了,看在眼里我急在心上,在一次早读时他听见他的英语口语相当标准,非常好听,我就主动跟他聊了几句,又找他谈心,给他鼓励,告诉他要有自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得来多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坚持,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也就又向成功迈进了一小步。抓住这个细节,你就有了成功的动力了。告诉他一定可以学好,老师相信他,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在英语上明显下的功夫要多了,每次测试只要他取得一点点进步,作为教数学的班主任都会及时给他打气,给他肯定,在老师的点滴关心下这位学生的英语进步很大,基本不掉队了。最后这个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

平等尊重,不仅给予,塑造坚强的内心尊严灵魂;
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解救和治疗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的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     ——茨威格
作为班主任就要有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不仅要去关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更要关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间平等的关爱每个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爱。
爱学生,不是同情他,不是袒护他,更不是当他犯错时纵容他。爱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待,应该是人格上的尊重。记得我班上有一个学生,父亲早逝,家境困难,他上课老喜欢说话,尤其是喜欢跟老师上课顶撞,他的行为不是习惯,而是刻意。他特别反感别人说自己的家境和父母。别人的关爱,他一般都不会领情,反而认为是虚伪。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盯着他的眼睛,用很大的声音说:“你这个懦夫,我藐视你!你自己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社会对你不公平,别人的同情、劝说你认为是虚伪,你这是心理扭曲!你这是为自己的不中用找借口!”他一下子懵了,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是在别人的同情中成长的。没人这样直接刺激过他。然后,我从社会、学校、家人、老师等角度跟他细心的分析。自始自终,没让他讲一句话就让他回了课室,当然,他离开的时候,眼睛早已是红红的了。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找他,……他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词句:“老师,我其实也想上进,只是感觉这个世界能真正给我关心的人不多,他们只是同情我,现在,我从您身上感受到了不同的爱,这种爱是真诚的、像父亲似的爱……”
有时,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同情、施予,而是善意的“骂”!
爱没有绝对模式和规律,但爱一定是心灵、情感、智慧的花朵,没有心灵美感的爱是粗疏的,没有智慧的爱是非常平庸的!

观察学生,因势利导,于常态的教育中育人无痕;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作为班主任,我从不轻易批评任何一个学生,我跟学生始终灌输一种思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的犯错,要敢于面对,不要退缩,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学生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都不去责备,反而安慰学生:老师相信你下次不会了,天长日久下来,班上的学生都很诚信,有什么思想疙瘩也不藏着掖着,都会主动找老师聊,解决问题。辐射到学习上我一样会告诉他们也要讲诚信,就拿作业来说,我班的学生基本可以杜绝抄作业,有些老师很惊讶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刚进高一时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小结时间,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他们讲作业对他们高中学习的重要性,抄作业跟偷别人的果实是一样的,不劳而获,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如果你甘心做一个学习上的小偷那你就同时选择了失败。有谁愿意做一个失败者呢?如果真的因为客观原因,作业确实完成不了,跟老师讲实话,任何老师都不会责怪你,只要你补起来就可以了,当有的学生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不但不责备而且为他的诚信在全班提出表扬,他自然也不好意思总出现这种情况,久而久之他们都觉得抄作业很丑,于人于己都不好。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形成,也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生定育,学会规划,让目标与榜样成为内驱力;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托尔斯泰
学生对自我的规划、对自我的认识水平还很低,对明天、对未来的概念一片模糊,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名词,有些只知道整天埋头苦读,但效果不理想。我曾经带过一个叫郭兵的同学,家中有一个年老多病奶奶,家里的主要劳力父亲又长年生病在家无法从事重体力活,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长年的劳苦使本身体弱的母亲也患上心脏病,根本无法供养两个子女上学,初到城市的郭兵,对比他人的吃穿,产生了极强的自卑心理,不与人交往,迷失方向。我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为了解开他的心结,我费尽心思,帮助他一点点地建立自信,规划人生,让他以优异的成绩,在这个班级中感到自豪。最后郭兵以高分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我就这样帮助优秀学生确定更高的奋斗目标,使他们获得强大的动力,自觉用高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提出具体的努力方向,鼓励他们不断进取,及时引导他们调整奋斗目标,放眼未来,脚踏实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奋进。使班级形成成一种积极向上、目标明确的班级文化。
学习目标为学生指引方向。目标是班级体向前发展的动力,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前提,因此,进入高中我们就要让他们制定一个学习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不用很长远但必须很可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进步一点点都行。每过一段时间后班主任都要给以及时的分析与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给学生灌输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要不断的灌输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注意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只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班级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榜样的培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抓住班级中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进行宣讲,分析他们的优良表现以及良好效果,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以身示范,师生携手,教育是师生心灵互动的旅程。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每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治学严谨、严于律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促进了班级的成长,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助了一臂之力。我把自己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心理,延伸到班级每个角落,从而为形成超强凝聚力,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学生之间绝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时候是朋友关系。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老师把课本中的道传递给学生的同时,更要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曾经有一名学生在他的毕业札记中这样写道:“我以后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素质,做一个像詹老师那样的人” 。
作为学生的挚友,我经常和学生做换位思考,也愿意做任何学生的倾听者。我和同学们在一起时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个老师,可以说无话不谈,大到理想、人生,小到今天吃了什么都可以和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自己,也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学生信任你,他才会思考你说的话,才会接受你的教育理念”。我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生进入高三后,往往对高考有很大的恐惧心理,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气氛,我除了每天都找学生谈心,为学生卸包袱外,还尽量淡化时间的紧迫,让他们懂得不到最后谁都不知输赢,坚持就是胜利!
作为教师,我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并不唯分数论,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以及思想状况。
记得2008年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结束后,班上的邓迪同学考试结果不理想,以往考试他总是年级第一名,而且总是高出第二名至少30多分甚至50多分,但是这一次他仅仅取得年级三十六名。平时学习,他始终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由此我分析:这一次的成绩应该只是状态问题,不会是学习的态度、情绪出现了问题。但是为了防止这次的考试会打击邓迪的心态甚至损坏他的信心,考完第一时间我就把邓迪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跳水皇后高敏有一段时间训练成绩相当好,甚至经常出现99%的成功率,有了这样的成绩换作是其他人肯定是兴高采烈,但是她却忧虑重重,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大赛经验的运动员,她知道一个人总是有状态好、状态差的时候,赛前的状态越好意味着紧跟着就是状态差的时候,一旦奥运会赶上状态差的时候金牌就难以取得,后果严重。因而她为了调整心态,做出了暂停训练的决定。通过这件事情我就为了传达一个信息:大考前状态不好并不全是坏事,相反的作为一个成绩出众,尤其是从来没有考倒的学生,恰恰要经历一次失败,以此来警醒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放低姿态,抱着一股拼的心态去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了这件事情,邓迪的学习更有动力,心态更加平和,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理科状元的成绩。
我经常跟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三个月一个国家都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况是我们准备高考,只要我们认真投入了,认真的学习过了,高考不会辜负每一个上进的人。除此之外,每到高三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和同学们下去打打羽毛球,活动活动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的身体。每次高考完后看到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都感受到作为老师最大的快乐。
作为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创建一个个优秀班集体,通过集体来影响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那力量就是五十对一。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风和集体的意识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强的推动力。
十几年辛勤的工作,我获得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先后被评为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武汉市“百优班主任”、2008年所带班获武汉市“优秀班集体”、先后被评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育战线优秀党员”、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全国数学联赛“优秀辅导员”、区“第二届名师”、“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师德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十佳备课组长” 、“高三复习备考先进个人”……
  “您虽只陪我的短短三年,但您的思想和智慧却会陪我走过漫漫的人生之旅,谢谢您!老师。”
——摘自詹立波老师的《毕业生留言册》


9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8:39 | 只看该作者
襄阳枣阳二中班主任陈前国
  湖北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航天英雄聂海胜从这里走出。
  在美丽的枣阳城南,有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金牛山;在金牛山下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就是枣阳市第二中学,这里有一位坚守18年的守望者,守望教育理想,守望心灵成长,守望精神家园。
  1996年8月,陈前国步入教坛,他梦想着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做一名学生钟爱的教师。18年来,他用执着与坚毅,用如山的大爱和宽广的胸怀,将梦想变为现实。骄人的成绩记载了他逐梦的足迹:两项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35篇论文发表,40万字的著作《教育隽语》《精彩课堂》出版,连续5年所任班级高考成绩名列第一,荣获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中学骨干教师、襄阳市隆中名师、襄阳市模范教师、襄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枣阳市劳动模范等30余项荣誉称号。
  18年的班主任生涯,他梦想着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班主任,成为一名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18年来,他用心,用情,用智慧,在专业化班主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他是2012年、2014年湖北省十佳班主任候选人之一,2013年《德育报》以《人生无憾自丰盈》为题刊发了他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和管理经验。2012年《党员生活》报道了他的业绩。枣阳电视台3次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深度报道。他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领跑者,他实施的“彩色德育”模式《湖北教育》作了报道,实践的“学生自己管自己”的“非常6+1”自主管理模式已辐射周边学校,策划的“快乐成长系列”班会已成为全市班主任的培训资料。在班级管理中他频亮绝招:“阳光读书吧”“心心相通本”“为学生写传记”“心灵箱”等,他被学生誉为“班级管理创意魔术师”,他所带的班级3次被评为襄阳市先进集体。
  让我们走进陈前国这颗滚烫的心,倾听他快速成长的声音,触摸他坚定前行的步履,破解他在一所农村学校“发酵”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班主任”的秘笈。
  “担当”让他成为后进生的“保护神”
  “生命的内核就是要有所担当。每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要为他们的成长负责。”
     ——摘自陈前国工作日志
  陈前国常说: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教师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学生充满一种真挚、浓烈、发自肺腑的爱。
  当他把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些成绩优异、听话乖巧、性格开朗的孩子的时候,他一直没有忘记,班里还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有的倔强孤僻、有的旷课厌学,有的父母远离,望着他们颓废的眼神,他的心好疼好疼……
  孙俊是一名农村留守学生,沉迷网络,利用周末外出上网,彻夜不归是孙俊的“家常便饭”。陈前国与打工的孙俊父亲联系,孙俊的父亲却说“这孩子我们管不了,随他瞎混。”陈老师一边鼓励家长,一边一次次地将孙俊找回学校。有一次凌晨,网吧老板终于不耐烦了,对陈老师凶神恶煞地放出了狠话:“你再来影响我的生意,小心修理你!”面对威胁,陈老师义正词严地说:“我是这孩子的班主任,你修理我是小事。我们都为人父母,要是你的孩子,你会放任不管吗?”陈老师的拷问,终于让网吧老板妥协:“我服了你了,你是个‘真’老师,你们赶紧走吧。”从那以后,在陈老师的耐心感化和同学们的热心帮扶下,孙俊终于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在收到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孙俊哭了,家长打来电话说:“陈老师,你救了娃子,真不知道咋感谢你!”
  陈前国老师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都优秀,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一次班上的李进同学在比赛时小腿不慎摔伤,当时一直发高烧的陈老师正在医疗室打点滴,听说后他当即拔掉针头,针孔里的鲜血还来不及止住,便骑上摩托车将他送往医院,一个人从一楼到四楼,又从四楼到一楼将他背上背下,检查、交费、敷药,每一项都靠他一个人去做。住院期间担心他落下课程,每天给他送去当天的学习资料。风雨路上,病床头边,从学校到医院,从医院回学校,每天两个来回近二十公里的路程,这样一坚持就是整整25天。出院时学生家长紧紧
  地握住陈老师的手,几度哽咽,激动地语无伦次:“陈老师,你比我们家长对待孩子还要细心,我们的孩子能跟着你在一起,是娃们的福气呀!”
  现在,陈前国已记不清把多少“问题学生”从“悬崖边”拉回,已记不清多少“后进生”考入理想的高校,已记不清多少“寒门学子”享受过他的资助,唯一铭记的是他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厚重责任。
  “奉献”让他成为正能量的“传递员”
  “这世界没有完美的选择,但有时你必须做出选择,哪怕是痛苦的。我做了,但我从来不后悔!”
          ——摘自陈前国工作日志
   在人生的天平上,事业和家庭是难以平衡的。
  2011年12月底的一天,孩子高烧不退。那天正好是周六晚自习时间,陈老师他们夫妻二人都担任着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眼看就6点30了,孩子因不舒服硬缠着他不放,陈老师极力说服孩子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等10点半下自习后再回来陪他,但却无济于事。接着,预备铃响,他再也顾不了许多。铃声就是命令!他强行推开了孩子,忍痛将孩子反锁在家,跑出门外,冲下楼去。身后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爸爸!爸爸!我要爸爸!”他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毕竟孩子还小!然而,走到教室门口,他赶忙擦干眼泪,立刻又面带微笑地给学生讲课。
  对家人他愧欠的太多。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陈老师的母亲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母亲劝说让他先去上班,等他下自习回家才发现母亲的病情严重了。送往医院,母亲被诊断为脑梗塞。半年过去了,母亲现在还是半身麻木,医生说这是脑梗塞的后遗症,完全恢复希望渺茫。这让他很揪心,后来母亲似乎觉察到了他的心思,不断地开导他:“我这事就是一阵儿,过去就好啦。把班带好,不要让娃们将来说你的闲话!”
  那一刻,他潸然泪下;那一夜,他辗转难眠。而第二天一大早陈老师在学生面前又展现出坚强的微笑,他始终用坚韧的毅力和阳光的心态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创意”让他成为班级管理的“魔术师”
  班主任难做吗?难做。有没有帮助班主任减轻工作负担的创意做法?当然有。
  ——摘自陈前国工作日志
  教育正进入“创意”时代。优秀班主任陈前国犹如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在他富有创造性的育人技巧的调教下,“差班”“乱班”也能起死回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他的创意做法贴近实际接地气,先后有众多的班主任前来学习和借鉴。
  他的班级管理理念是:越简单越好。他举办了“记者招待会”“快乐晨会”实行“课桌椅承包制”“家长理事会制”;他的班级处处皆文化:他让新来的同学做条“鲶鱼”,实施“阳光读书吧”,“班级广播台”,“墙壁上的竞技场”,“诚信记录本”;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上实行了“自我诊断书”、“班级银行”“班级倾听条约”等;他为了做学生的真朋友,实施了“学生罚我写说明书”“师生协议”“用书信管理班级”“心心相通本”“同桌招聘会”“心灵箱”等。这些方法源自他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他也因此能轻松应对各种教育教学难题,在忙碌的教学生活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和做班主任的幸福感。
  “思考”让他成为班级管理的“智多星”
  “每名学生都是班级的 ‘小主人’,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有快乐、有激情。”   
  ——摘自陈前国工作日志

  在从事班主任的过程中,陈前国逐渐认识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要不断发生转变,引导学生在管理中实现“嬗变”,由“他律”转为“自律”,着力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自主成长的平台。
  2011年秋,陈前国决定对学生“放手”,探索学生“自己管自己”的“非常6+1”自主管理模式。刚开学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促使他彻底转变观念。陈前国所任教的高三(3)班,两名学生主动地把班级垃圾桶里的废纸积攒起来,并悄悄地售给废品收购站,居然卖了24元钱,令陈前国始料未及的是,这两名学生把“收益”交给他时说:“陈老师,每次废纸倒掉了很可惜,不如他们把它积攒起来,售给废品收购站,用于资助贫困同学。”这一做法当即得到了陈前国的支持,他要求大家都来当班级的“主人翁”。全班每7人一个小组,并选一名组长。从这学期开始,他所任班级的事务由学生自己来“打理”,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由学生自己来“策划”,班级重大事项由学生民主讨论后自行“拍板”,班训、班报、班歌由学生确定,班会也开始由学生分组轮流主持,……半年后,陈前国发现,全班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大家各司其责,团结协作,班风醇厚。科任教师都说:“在这个班上课,特别省心!这个班的学生心态阳光,充满激情。”很快陈前国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
   “家访”让他成为学生心灵的“营养师”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读懂了学生,也就读懂了教育。”   
  ——摘自陈前国工作日志
  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是决不会放弃教育任何一个学生的。陈前国带班从来不会因为学生有问题而放弃教育,相反,他会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更耐心的教育和帮助,让他们步入人生正确的轨道,健康地成长。
  小维(化名)是一个畸形家庭的孩子,他父亲因出车祸家庭经济困顿而消沉,经常与小维的妈妈发生争吵,终于将小维的妈妈赶打出门。小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吸烟、酗酒、赌博样样精通。陈前国老师多次家访总是因铁将军把门无功而返。然而,陈前国没有放弃,一次一次地家访做工作。老师一连20多次的家访没有感动家长,却深深地打动了小维同学。在陈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维尘封已久的情感终于得以宣泄,他终于敞开心扉。后来,陈老师联系了小维的生母,母子二人对陈老师非常感激,小维也在陈老师的感召下步入正途,后来应征入伍,开始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对于陈前国来说,让他感动自己的家访故事还有很多。他由衷地告诉我们:“每一次家访,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家访让我对教育更加敬畏,有时间就应该到学生家庭走一走。”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陈前国18年班主任工作的追求。大道无言,这位守望孩子幸福青春的智者,也收获着自己幸福的人生。


9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9:03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小马菁
一滴水,也许并不起眼,但她可以汇集千千万万滴水,终成浩浩荡荡的江河流入大海。
——记武汉光谷第一小学 马菁教师
马菁老师是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608班的现任班主任,她阳光内敛,亲切温和,嘴角边挂着一丝甜甜的微笑。
多年来,马老师坚持在所在班级开展感恩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意识,让他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马老师的班级长期坚持开展“小小义工”的活动。每周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做一件好事。比如,捡社区里的烟头,清理校门口的宣传单,悄悄倒掉居邻门口的垃圾袋等,这些都让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马老师带着学生坚持对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光辉慈善收养院、重庆等偏远地区的希望小学开展了长达4年的相助,捐出的旧冬衣、文具和书籍等近百袋。马老师还建议想捐款的学生每天在家中“日积一善”的小盒子里存一角钱,这一角钱虽少却意义非凡,怀着善念开始新的一天,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纯善。
为了保证捐赠的透明度,马老师请家长轮流负责寄送每月的善款,并在QQ群里公示存根,让每一笔款项的来去都有记录。从2011年6月—2014年4月,她们助养慈养院、捐赠雅安灾区等的金额已达到23743元。孩子们奉献爱心的言行也在悄悄改变家长的观念。有位家长在群里感慨道:“也许,应该学习的不只是孩子,我们也应该更深刻的去思考如何做人!”
正是因为马老师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长期的全面发展,所带的班级不仅思想好、学习好,多次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多名学生评为市、区“优秀学生”,而且她也被授予了“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两次受邀在开发区“优秀班主任论坛”作经验汇报,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还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艺术”负责工作,撰写的多篇德育论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等报刊发表。
2005年7月马菁老师的教学事迹被登载在《湖北教育》杂志上;2013年12月德育事迹被采访登载在《家长报》上。
事业成功的背后总饱含着艰辛的付出。为了608班的48个孩子,自己的儿子照顾少了,因为劳累,马老师不到四十头发已斑白,腰椎盘严重突出……,但是为了不耽搁孩子们正常毕业,她坚持着,他无怨无悔。马菁老师坚信: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9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9:32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班主任罗小玲
        不仅是因自己设计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萝卜谣 》获武汉市语言课比赛一等奖,更是因为她具有萝卜精神,让她在家长与同行中成了知名的“萝卜老师”。 她就是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的罗小玲老师。

一、萝卜精神之一——地气足
        她常说:“教育是孕育心灵的事业,需要每个教育者有心、用心、尽心——有心才有真爱,用心才能懂爱,尽心才是会爱。”经常有人这样问她:你跟小孩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你不觉得吵吗?闹吗?。她依然还是那句:听着孩子们的笑声,看着孩子们长大,自己心里就感到踏实。她,永远只属于孩子们。
        日月如梭,一恍,她已经在幼儿园带了近24年的班,任班主任21年,教研组长13年。在幼教的工作岗位上,她与孩子亲密无间,赢得了孩子的喜爱,成了孩子的依赖;与家长交流多、沟通深,得到了家长的信赖与尊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罗老师的多年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近两年来,她分别获得了洪山区首届“魅力教师”提名奖,区优秀教师和区百优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她,就象萝卜一样接足了“地气”。

二、萝卜精神之二——痕迹深
        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拔了坑还在。罗小玲老师跟萝卜一样,在幼教的热土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她,对班级管理办法巧。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根深方能叶茂。学前教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它对人一生的影响却是至深致远的。作为班主任,罗小玲老师非常注重班风的形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大一班的班训,这些字,她不但要求孩子们会认,还要孩子们能理解,能将他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让他们知道大班的孩子要会学习,会解决困难,会交朋友,会保护自己,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平时,当孩子们犯错时,她就和小朋友一起告诉他你做到了吗?孩子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是在高压下形成的,而是在不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习得的。罗老师经常与班级老师一起商量探讨,确定了自己班级教育的理念:给孩子权利,让他选择;给一些困难,让他体验挫折;给孩子爱心,让他体验快乐;给孩子鼓励,让他自信。教师努力做孩子们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活动的快乐,在快乐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她,善于利用各种节日丰富幼儿的情感。如,把三月设计为雷锋月,她带领孩子们去捡树叶、擦滑梯、抹栏杆,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衣、喂饭等,让孩子们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做自己自豪的事。她,带领整个大班组的老师邀请孩子的妈妈来园,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暖暖的爱、浓浓的情》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温馨的小游戏,教孩子们如何感恩,让不少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在保教活动中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潜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她的努力,在孩子的脑海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不少孩子上了学还经常结伴到幼儿园看她,拉着她的手说着一些快乐的事。
        她,在教学中创新多。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一代新人,就必须要求教师具备勤学睿智、坚毅豁达、开拓进取的思想,她不愿当只给幼儿一碗水的“一桶水”,因为只有成为源头活水才是真正合格的教师,因此她如饥似渴的学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方法。中专毕业后,她又先后取得了幼教专业的专科、本科文凭。专业笔记记了近10万字,写了几十篇学习心得与专业论文,不仅多次在专业论文评比中获奖,还在湖北教育杂志发表《幼小衔接要在幼小教育差异上做工作》。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作实践,她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作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三个紧密结合: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社会常识、紧密结合幼儿情感的教学体系,得到了同行与家长的认可。她设计并执教的小班社会活动《我叫你答应》,大班的语言活动《猜谜语》和大阪游戏活动《美食城》分别多次获洪山区“创新杯”比赛一等奖,中班语言教学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获湖北省语言赛课二等奖。她设计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讲父母写》——孩子口述故事,家长记录,教师检查,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孩子的基本词汇,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普遍推广。
        她,在同行中影响广。少年强则国强,孩子强则未来强。要想孩子普遍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罗小玲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影响了一大批一线幼儿教师。她,参加了湖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学龄前儿童饮食健康研究》和武汉市《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课题研究,与同行一道用科研成果为幼儿教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她,担任区语言教研组组长,多次组织并主持全区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例研究与教研活动,并用现场教研的形式丰富了一线老师的理论与实践,她,作为骨干教师,曾先后两次远赴天门,洪湖送教,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到基层。在湖北省国培计划中,罗老师多次作为影子教师的指导老师,从教育教学到班级管理,从联习册的书写到家长工作的开展无一不送上最贴心的的指导,被湖北省国培中心评为指导老师先进个人。近10年来,她,多次在省、市、区上示范课、研究课、比赛课,听课的老师达3000余人次。听课的老师评价说,罗老师语言有特色,组织有技巧。看她的课堂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今天做了,明天还要做,这是工作;今天做好了,明天还想做得更好,这是事业。罗小玲老师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深深的足迹,是因为,她,就是那种把工作当事业做的人!

三、萝卜精神之三——心灵美
       萝卜,没有美丽的外表,在普通的“外衣”里包裹的是一棵洁白如玉的心灵,所以,一盘凉拌萝卜,餐饮界就赋予了它一个创意十足的名字—“心灵美”。罗小玲老师跟萝卜一样,有一个美丽的心灵,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爱献给所有的孩子。
       罗老师深深明白:孩子社会性发展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工作中,她善于针对班级现象展开相关活动,并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罗老师结合班上的果果小朋友因随爸爸妈妈要回四川而转园的契机,设计并组织了“依依离别情”的情感教育活动。她带领班级的孩子一起制作爱心卡,写慰问信,送给即将与自己分开的小伙伴——果果。这个活动意图在于:老师引导孩子如何关爱他人,使孩子们懂得“接受爱”和“给予爱”,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活动围绕“读信”、“送卡片 表心意”、“听家长心声”等几个环节而展开,整个场景非常感人,有很多小朋友、老师都哭了。
      后来,罗老师又给远在四川已经上学的果果写了一封,果果全家读了这封信,他妈妈在回信中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罗老师,果果听了我们给他读的信,他很激动、很高兴、很自豪……都流眼泪了。他爸爸一个大男人竟然也是一边读信一边流泪。这封信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珍贵了,它值得我们一辈子珍藏!您真是用心在引导孩子,用个人的魅力在感染着孩子及周围的人!谢谢您!”
        孩子初入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适应的现象,有的不停地唠叨,有的大哭大闹,有的打滚耍赖,过激的举动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也能让老师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是还有的孩子,他们不哭也不闹,每天跟着老师进进出出,但就是看不到笑脸,罗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找这样家长沟通,在交流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然后组织班员商量对策,总结一套“关注隐形焦虑的孩子 给他们看得见的爱“的方法,她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寻找孩子们的最近需要,及时准确的伸出手,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帮助他们循序渐进的融入集体,让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罗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的人,她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她将她满腔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用爱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

四、萝卜精神之四——奉献多
        萝卜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对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成熟后是大众食品,牺牲了自己,营养了他人,可谓奉献多多。罗小玲老师跟萝卜一样,对社会索取少,奉献多。
        罗老师是平凡的,她没有豪言壮语,罗老师又是不平凡的,她把整个青春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她从一个婷婷少女,变成了一名知性中年妇女。
        她常说,我离不开孩子们,孩子们也离不开我。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与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住院看病,她拖也要拖到寒暑假。母亲住院,为了方便工作与照顾病人,她放弃对口医疗单位,自己掏钱,让母亲住到离上班最近的医院--省妇幼。在母亲手术住院的那段日子,她是上班与孩子们在一起,一下班就到医院陪妈妈。看到日渐消瘦的女儿,母亲心疼了,硬是要提前出院。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她默默地流下眼泪,把妈接到家里照顾。她常对母亲和丈夫说,我舍不得园里的孩子们,欠你们的太多太多,这辈子还不起,我下辈子再还!
        但,对工作,她从不含糊。总想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出普通而又深奥的道理,更想把深奥的道理用简单普通的方法传授给孩子,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她深知,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家长的极力配合,教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她,是通过不断的家长会将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统一,她,是通过扎实的常规活动来取得家长信任。
        她,是通过“家长园地”将幼儿园的教育延伸到了家庭。罗老师常说:我们与家长的每一次交流和倡议都要有始有终,言而有信。因此,罗老师的话对孩子像“圣旨“,孩子接受了,家长自然不会马虎的。罗老师同时还注重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孩子哪天没来,晚上便会打电话到家询问其原因,把关心送给每一位幼儿,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活动更是她们向家长展示汇报的平台,每次活动她都会选定主题,组织班员认真准备,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让家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让家长开放起到了应有的成效!不仅如此,她还注重提高家长的理论实践能力,她执教的家长学校授课《科学启蒙教育从家庭开始》获武汉市优质活动一等奖。撰写的教学案例《仅有道歉是不够的》,获武汉市教学案例评选二等奖。
        大雪无痕,萝卜有坑,风雪无情,萝卜有爱。“萝卜老师”用24年的专注与博爱谱就了一曲动听的《萝卜谣》。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49:59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市新洲一中方涛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摸索最有效的育人之道,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管理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工作就做到得心应手 。我对班级管理的认识来源于中华传统的“和”字,“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致中和”,是每一个社会集团追求的至高境界,和则合,合则产生巨大的能量,创造无穷的价值,和谐乃是社会发展的极大动力和最终目标。班级作为一个小的集体,也应该追求和谐,创造和谐,有和谐才有高效,才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了达到班级和谐,我通过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其切实可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所带的每一届班级也在高中三年中构建成为了一个和谐高效的班集体。
一、 倡导内涵丰富的班级文化精神,共同要求,共创和谐。
班主任工作不是各种零零散散的杂事的堆砌,也不是猫和老鼠的游戏,而是应该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一个班级,倡导一种内涵丰富能警示学生的班级文化精神,就如同有了灵魂,班级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在高一,我提出“静能生慧,熟能生巧”的文化精神。诸葛亮在短短的《诫子书》中就指出静能修身,静能致远,静能成学。高一的学生刚刚经历了中考的洗礼,经过了漫长暑假的放松,他们进入新的学段新的环境,结识新的老师和同学,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他们会变得浮躁甚至不知所措。这时只有让他们静下来,从心理、态度、行动等方面静下来,他们才会更多的专注于学习,而学习中就要做到熟能生巧,所谓“戏不离口,拳不离手”,“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都是这个道理,使学生懂得学习没有捷径,达到熟练就是胜利。只有这样,班级才能慢慢走上和谐的轨道。“静能生慧,熟能生巧”,它不光是贴在教室里的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状态、一个过程。班级围绕这种文化精神来制定计划,通过名言警句典型事迹的宣讲和张贴来进行渗透,通过晨会夕会班会等方式得到落实和纠正,通过班干部评估会来进行总结和促进,老师也以自己的“静”和“熟”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整整一个学年,师生共同要求,共同努力,一“静”一“熟”,就能达到形成习惯、培养毅力、促进学习、养成品行的效果,班级就会不断走上和谐之路。到了高二,我又及时提出“注重细节,科学高效”的班级文化精神,在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下,一般短短的两个月,同学们就能将这一精神融贯到生活学习的每一个地方,比如课桌上书的摆放、个人垃圾袋的预备、答题卡的填涂等细节的注意,比如各科的协调、劳逸的分配、学与问的结合等合理的运用,有了这一文化精神,学生就有了主心骨,班风正,学风好,班级在和谐的大道上就会稳步向前。到高三,我又适时提出“寻求突破,展现价值”的班级文化精神,“突破”,不只是成绩的突破,“价值”,不只是分数的提高,这种班级文化精神应该既适用于高三面临的高考,更适合于学生步入18岁成年过程中对自己思想精神的提升,思想上精神上得到了突破,行为习惯上就会有自我约束力,各方面自然就会不断展现自己的价值,高考也就会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我的班级也就在和谐的道路上走向了成功。
二、 建立高效的班干部培养体制,自主管理,自创和谐。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脑,把握着班级的方向,班干部一向被认为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我在把班干部作为桥梁的同时更主要的把他们作为班级的主管,并且提出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因此在班干部的设置中,我对常规班干部的设置进行加倍,设有三个副班长和两个副团支书,让其各负其责,各委员我也分得很细,有十种委员各管一块。特别是在常规班干部之外,我还将班级分为七个小组,由班干部对其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进行管理评价。同时由学生推选,设置七人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班干部及班上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和考评,从而不断提升班干部的管理水平,而这七人也作为后备班干部培养。班干部分工明确而又互相协作,既管理班级又接受监督,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也可以给班干部以评价,全班学生拧成一股绳,自主管理,自创和谐。02届班上纪律委员上任之初,管理力度较大,得罪了一些学生,在全体学生对班干部的投票考评中他的得分偏低,我通过了解,的确是有学生存报复心理,我把这作为引子,一方面做思想工作进行协调,一方面在班上进行讨论,让大家明白“纪律能创造集体的美”,从而使学生懂得班级和谐风气的形成是我们所有学生自己共同管理的结果。
三、 设计形式独特的月分析方案,自查缺漏,自达和谐。
结合我校的考试方式,学生每月要进行成绩总结,我班的每月总结不是老师主动替学生分析,而是诱导学生主动分析,寻找内驱力。我每月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不同的分析表格,表格的上半主要是分析成绩,下半每次不同,例如,高一九月分析以“感恩”为主题,设立了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爱好、你最喜欢对父母说的一句话等项目;高二的九月分析以“细节”为主题设立了生活的细节、学习细节、卫生细节等项目;高一期中分析以“纪律”为主题,设立上课纪律、自习纪律、集会纪律等项目;高一期末以“关系”主题,设立父母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项目。每月都不一样,让学生懂得上学读书不光是为了考试和成绩,更是为了健康和谐的成长。而且这样的月分析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还通过一些具体措施让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例如“感恩”主题,我就拟订切实可行的感恩目标,让学生在行动中生爱,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样的月分析既减轻了学生考试之后的压力,也在不断的自主分析中提高了成绩,提升了品行,促成班级的和谐发展。我班02届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隗娟只知道一门心思搞学习,在“感恩”主题分析中不记得父亲的生日,在细节主题分析中说不喜欢洗碗洗衣并且和父母的意见反着干,通过这两次的月分析,隗娟同学发现了自己的缺陷并及时予以改正,经常和父母沟通,放学放假尽量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尽可能的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班级每月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自查缺漏,不断完善,自达和谐。
四、 达成学校班级家庭立体沟通网络,共同努力,共建和谐。
学生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无缝对接的过程。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也就是学校班级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家长的大力支持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家长的支持这个平台。每学期开学,我都会建立家长信息库,包括其姓名、生日、爱好、职业、手机号,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以及家长的习惯等等。这样做的目的:1、可以了解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互相沟通形成共识;2、根据家长的习性,适度用短信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3、教会学生如何与家长沟通,减少敌对情绪;4、让学生学会感恩。2009届我班有一个何姓同学,打架、染发、抽烟、打牌……坏习惯很多。我及时地和他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家庭情况,了解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同时我又关注平常和他一起玩的同学,间接了解他的个性和为人,还向学校教导处反馈情况,对其暂不处分。情况充分了解之后,我再对症下药,以爱心耐心恒心与他建立起情感交流的桥梁, 逐步的使他改变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我还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沟通师生关系,比如师生座谈会,班科联系会,意见反馈本等等。各种沟通方式形成立体的网络,使我班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而学校班级家庭的共同努力又共同创建了我们和谐的班级。

班级的管理是一门艺术,可以形成自己管理的模式,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通,从而不断的完善。我愿在教育事业的大道上,不断探索,全心奉献,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9:16 , Processed in 0.2228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