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可以“小而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0 20: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可以“小而美”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晖 北京报道 2012-07-14

自2001年中央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迄今已有十余年时间。

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同时,毋庸讳言,也造成许多问题,令本已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孩子及家长背负上更多重担。
多位学者的调研均显示,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难、上学路程变远;同时,保障滞后又造成走读学生上学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寄宿学生寄宿条件差以及增加农民经济负担、并入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
如何化解中国农村学校大规模撤并后出现的种种痼疾?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各自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长期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万鹏教授,他同时也是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课题调研组专家。在雷万鹏教授看来,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尽快实施“教学点及小规模学校振兴计划”,向小规模学校投入更多资源。
《21世纪》:对于农村学校大规模裁撤,你有观点认为2001年后是“政策型调整”起主导作用,而非此前因适龄人口减少的“自然型调整”。我们也注意到,在此轮撤点并校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一级政府有着强烈的冲动。
雷万鹏:的确,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以来,可以看到有些地区为了追求教育规模效益,大量撤并教学点和村小,引发了很多问题。教育部对此也多次下文“纠偏”,收效却并不明显,没办法阻挡各地轰轰烈烈的撤校潮。这说明,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中,中央政府仅仅通过政策规范,已经很难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撤并学校的行为。
《21世纪》: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此已无计可施,找不到有效方法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
雷万鹏:这种看法太悲观了,其实中央政府还是有很多事可做的,最核心的是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与事权,使其更加匹配。在现行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中央及省级政府应在方针制定、督导评估、财政拨款等方面,加大对地方政府学校撤并行为的影响和约束。我个人建议,基于小规模学校大量被撤并的事实,有必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实施“教学点及小规模学校振兴计划”,对于必须要保留的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实行倾斜性政策,在教师配置、经费拨付、教学管理、校舍维修改造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1世纪》:这里提到的“小规模学校”是什么概念?是指在校生数量还是其他标准?
雷万鹏:所谓小规模学校,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不过,参照国际经验和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我个人倾向把100人作为判定标准,这样的学校多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其实美欧发达国家也有小规模学校,大多办得不错,相比那些大规模学校而言,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学校组织方面,由于小规模学校管理层级较少、运转灵活,所以师生之间更具凝聚力,教师更易于因材施教,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往往意味着“小而美”。相反,中国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则往往成为“小而差”的代名词,意味着办学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
《21世纪》: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落入“小而差”的陷阱?
雷万鹏:我认为根源还在政策制定者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定位偏差,决策者普遍认为小规模学校就是差学校。这就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经费保障、教师配置、教育质量监控等方面缺乏有力支持,由此进一步凸显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劣势。
从国际经验来看,适宜的政策环境是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美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程中,经费保障是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以美国为例,它建立起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财政分担机制。联邦政府实施“农村教育成就项目”,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和贫困学校的发展能力;州政府则通过设立经费投入的底线标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额外补助,并按小规模学校近三年中最高学生数予以拨款。
其实我们国家也有过相关规定,2010年11月财政部就提出对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不过,很可惜的是,地方往往利用这个政策来钻空子,采取虚报学生数的方式套取国家专项资金。
《21世纪》:除了资金之外,中国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发展还存在着师资匮乏的问题。我在地方采访时发现,现在无论是免费师范生、资教生还是代教老师,一般都不愿意下到偏僻的乡村小学,而是想尽办法往县城学校里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雷万鹏: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能够实施倾斜性的师资保障政策,以吸引优质师资进入农村小规模学校。比如,国家可以在优秀师资的配置上,划定一定比例优先保障小规模学校需求。同时,还应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工作条件、津补贴、食宿条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而在教师培训方面,我建议国家应强化对农村小规模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在“国培”计划中单列一定指标。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0:43 | 只看该作者

粤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作者:由南往北(2010-9-15)


[摘要]在粤西地区,还存在数量颇多的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在校生人数在60—250人左右。从目前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超编、经费总量不足、学校办学条件落后、课程难以开齐、学科质量普遍较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适当放宽农村小规模学校编制指标,灵活处理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划拨方式;尝试教师“跨校授课”制度;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粤西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出路;标准化建设
  
  建国以来,为扫除青壮年文盲,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村小、完小、初级中学的学校布局。上世纪80年代初,广大农村基本自然村有村小,村委会有完小并附设初级中学,镇有完善的初级中学甚至完全中学。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村、片级初中逐步撤消,并入乡镇中学,至90年代末,逐步撤消零散的村小学校。形成了村委会设小学、乡镇设初中的学校布局至今。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到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农村破旧学校、薄弱学校、危险校舍进行改造,并逐步实施免课本费、免书杂费、补助困难学生等“两免一补”政策。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推动了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在逐步深入,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加上跨地区就读同样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免费政策,部分学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迁往珠三角等地学校就读,使农村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小规模学校。

2010年9月,笔者调查了粤西某市24个镇(区、街道)中的15个镇(区、街道)的266所学校。除去15所中心小学[按教育部门统计规定,镇(区、街道)中心小学属城镇小学],在余下的251所农村小学中,在校生人数在250人以下的占147所,占农村学校总数的58.6%(其中100人以下28所,占11.2%;101-150人47所,占17.7%;151-200人38所,占15.1%;201-250人34所,占13.5%)。

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如此之大,可见在短期内对这些学校全部进行撤并是不现实的。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必须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发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优势,并寻求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出路。

一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与开齐课程的矛盾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自2006年以来,我省农村学校基本按照24:1或25:1的师生比确定教师编制。我省的这一编制标准是假设学校规模普遍基于标准状态规定的。而事实并非所有学校都在标准规模。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这样的编制配置教师往往难以开展教学工作。如一所小学有学生150人,一至六年级每级一班,班均25人,按编制算只能配6名教师,刚好每位教师平均承担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自2001年该市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一、二年级分别设置有7门课程,每周安排25节课;三至六年级设置了9门课程,每周安排30节课。即使学校实行教师跨级、跨科授课,教师的课程表还是排得满满的。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实现开齐、开足课程,每位教师必须要承担7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而图、音、体、英等学科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教授。学校既要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又要实现学科的教学质量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教师只能有选择地教学考试科目而放弃对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即使如此,老师的上班时间都用来上课了,备课、批改等工作只能用休息时间进行,学科的教学质量还是难以达标。如果学校行政领导、教师要参加上级部门的会议、培训等工作,他们负责的班级就只能“放羊”或交给其他老师托管了。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不足与保持运作的矛盾
  2005年以来,我省实施了财政保工资、经费保运作、转移支付保发展的“三保”政策。我省现行的学校经费划拨规定也是基于学校规模处于理想状态设置的。在我调查的粤西某市,58.6%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运作经费不足。这种不足同时导致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且难以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某镇一所标准学校(A小学)和一所小规模学校(B小学)为例,两所小学都有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是单班,A小学每班有46人(我省规定小学标准班额为46人),B小学每班有23人。按生均划拨经费144元/学期(2006年以来,我省均按此标准划拨学校经费)计算,A小学每学期有公用经费46×6×144=39744元,B小学有共用经费23×6×144=19872元。B小学得到的经费是A小学的二分之一,而实际上A、B两所小学所花用的费用是相同的:电费、电话费、网络通讯费、报刊费、接待费、教师备课、上课用的教案本、粉笔、教具费等。这样一来,像B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的经费不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经费总量就显得严重不足。从经费使用效率来看,不在标准规模内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如果说A小学能保持正常运作的话,和B小学一样的58.6%的小规模学校则无法保持正常运作。
    二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优势
  (一)小班额更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1、小班额教育的优越性。(1)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由于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上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解放了五官、大脑和手足,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2)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一会儿游戏,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操作,一会儿欣赏与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积极性大大调动。(3)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更倾向于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4)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材施教。教师甚至可以实现面批作业,现场个别指导,增加了与每个学生的接触,并能及时答疑。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交替使用,优势互补。(5)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明显发展。2、小班化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正是小班化教学所实施的教学策略。

(二)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呵护和亲情体验。

现行的大规模学校、封闭式学校是决策者鄙视和厌弃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无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规律的结果。农村学生就近在离家不远的学校接受教育,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家长或监护人,有利于学生培养亲情观念。他们除了在学校学到知识,得到老师的关爱,学习到与同伴相处,在家还能得到家长或监护人的呵护,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

(三)小规模学校有利于降低在重大自然灾害、瘟疫、流行性疾病中的伤害率。

随着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从未间断过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损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雷电等自然灾害,H1N1、流感及其它不明病毒造成的流行性疾病均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如这些灾害和疾病发生在人员众多、班额大的班级和学校,其后果不容设想。小班额、小规模学校所受的伤害则大大减少。

三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出路思考
  社会的发展进步,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自然迁涉,计生政策和人类生育观念的转变,让农村人口的减少不可逆转,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出现和增多势在必然。如前所述,在短期内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大面积撤并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的。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是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设计更系统、更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育经费划拨制度。
  政府要从多层面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办公费、电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具、学具、电教设备等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课时教室的灯光照明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以这样的思路给小规模学校核拨教育经费,会比刚性的“一刀切”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
  (二)建立灵活的学校编制配置方式,尝试教师“跨校授课”模式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现行编制配置教师要么是无法正常开课,要么是师资超员。要解决这种矛盾,一是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师编制配备方式,对标准规模学校实行按师生比配置,对小规模学校按科目、年级、班数、教师工作量和课程门数、课时数上限配置教师。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考虑尝试教师跨校上课。对英语、图、音、体等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可选派专业教师跨校上课。一可解决教师编制超员问题,二可实现专业对口,避免非专业教师教专业课的尴尬局面,三可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让农村小规模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任教的科目。
  (三)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经验看,学校设施的奢、华、大并不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是学校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如师资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进等。

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历时19个月制订、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实现教育投入占GDP总量的4%;“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期待,这些教育的美好愿景在未来的10年,我们的教育体制更完善,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现代精神,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能保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0年6月7日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5月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1:45 | 只看该作者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农村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案
    苏州市吴江区南麻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空间分布、流动的变化,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在校学生数量在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
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小规模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小化”的学校,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个重要问题。
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教育要健康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好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地区的教育,关系到农民的的世代利益;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问题;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问题三农”问题是当今的重大问题。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小规模学校:规模是指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学校规模,是一所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班级数、每班额定学生人数、教工数、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等的综合,其中在校学生数是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适度规模问题,适度规模的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一致的。根据我国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对我国农村普通中小学的规模做了相应的规定,我们认为,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班级数、每班额定学生人数、教工数等低于这个标准的学校叫做小规模学校。
2.学校规模经济。探讨学校规模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必然涉及到学校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经济学概念,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由此衍生出学校规模经济的概念:是指同比例增加对某所学校的投入,其教育边际收益(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发展等)始终大于边际成本(生均成本等)的经济现象。
3.办学质量:学校办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是学校向社会或高一级学校提供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发展和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办学质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取决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方面的统一。本课题研究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界定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达既定办学目标的程度和满足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需求的特性总和,其核心是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包含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两部分,教育质量又包含德育工作质量、教学工作质量等。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学校规模问题是教育经济学中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内容。早在1950年代,国外的许多学者就在教育领域开始了规模经济的研究;美国学者里依(Riew,1966)、科恩(1968)、奥斯泊恩(Osburn,1970)等人研究中都注意到了学校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对于学校规模经济的形成,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讨。麦格非(Carroll W.MeGuffey,1978)研究美国南部大城市中学校规模及单位学生经常成本时发现:中等建筑设备使用率达到114%时,单位学生经常性成本最低。这说明教育的规模有赖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不可追求生均成本的降低而不顾规模不积极的效果。
美国学者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发现均有一个最适度的规模指标,同类学校有一定的规模最佳值,同时教育的效果也在该情形下实现最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基础教育薄弱的状况,美国联邦政府为每所将要转变成小型学习团体的大型学校提供了5万美金资助。目前美国在其理论研究方面也大多以缩小学校规模为主,Walberg(1994)认为在美国关于学校规模的研究已表明,“小的就是好的”的理论已成主流。虽然如此,关于中等学校适度规模的研究也未取得一致,其变化幅度为3001900人,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和国家中学校长联合会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高中在校生规模不要超过600人。
我国最早对学校规模进行研究的事台湾学者林文达教授。他在1964年对台湾21所中学的学校规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发下南台湾中学的适度规模是1800-22—热门,在台北市是2200-2400人。我国学者王玉昆1997年对北京东城区27所普通中学规模及其办学效益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办学规模于办学效益呈显著性相关,学校规模越大,办学效益越高。还有研究表明,仅就教师配置来确定学校规模最优点,小学、初中每个年级8个班,高中每个年级6个班为宜。著名学者靳希斌先生在他的《教育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学校规模如果过小就会使学校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不会达到规模经济,但教育规模的扩大又具有有限性,所以规模过大也不一定是规模经济。他虽未就如何确定学校的适度规模给出具体细致的方法和策略,却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从理论层面以及已有的一些数据对学校规模经济的实质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本课题研究价值
(1)实践价值。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本课题研究将直面这类学校办学质量低下的现状,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满足广大农村人群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启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同类学校的教育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2)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提供实证性理论,进一步丰富我国目前的规模办学理论,为构建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操作体系提供一定借鉴。
3.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研究设计上,把本课题设计成一个动态生成,互为可逆、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地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学校发展与实际需求之间找到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路径。
在研究对象上,本课题直面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历史和现状,选择典型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研究。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这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时代意义。
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途径,重视在现有环境下学校适度规模的研究,彰显农村教育的存在价值,摆脱农村教育常常成为“公平和效率”关系口舌之争牺牲品的怪圈。
在研究成果上,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学校优质教育的价值平台、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新思路,建立既能体现基础教育“底线均衡”、又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质量提升的策略和路径,进一步丰富办学质量提升、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改造方面的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政策借鉴,为农村教育摆脱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四、理论依据
1.学校规模经济理论。学校规模经济使从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中移植和衍生的概念。规模经济主要是从成本与收益的量上来阐述的,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学校规模经济是指同比例增加对某所学校的投入,其教育边际收益(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发展等)始终大于边际成本(生均成本等)的经济现象。学校适度规模是学校根据现有的校舍设备和资金支持等条件,在学校发展呈规模经济情况下,且保证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不受影响时所应拥有恰当的班级个数与学生人数。
2.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是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要克服当前学校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按照教育研究或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结合小规模学校的基本特点和区域内教育的具体实际,构建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教研模式。本课题采用“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
3.系统论。系统论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其核心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教学输入、教学运行、教学输出、教学监控系统是这一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应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对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深入、科学地探讨,得出较完整的科研成果。
4.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根据学校的特点,以成长师生为宗旨,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置、专业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性的全面管理。它是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成果。借助这些成果进行研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可用于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管理策略和文化路径,切实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满足广大农村人群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的路径,使校教师幸福地教。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办学质量提升、办学规模、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改造方面的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政策借鉴,为农村教育摆脱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2.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带*为研究重点)
(1)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要点:梳理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反思实践现状,总结目前小规模学校办学存在的困境与难点;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做出简要说明。
*(2)旨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研究要点:农村小规模学校精致化管理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方式的适切性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创新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校本评估研究。
*(3)基于“四学”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研究要点:农村小规模初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农村小规模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农村小规模初中“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4)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提升策略的研究。研究要点: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目标的适切性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内容的整合性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5)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研究要点:
农村小规模学习教学质量的监控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6)农村小规模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文化路径探索。要点: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人际关系的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文化建设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研究。
(7)农村小规模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案例研究。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组建并完善由一把手校长领衔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导小组,明确子课题内容,落实子课题负责人,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在研究中,遵循着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追因,从探究到实践的思路,解释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发展提供例证,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
2.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6-2011.9)
①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②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③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⑵实施阶段(2011.10-2014.12)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实施,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⑶总结反思阶段(2015.1-2011.12)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物化成果。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学校规模和办学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也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行动研究法:由课题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案例研究法:以研究者所在学校为典型案例,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透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提出适当策略,协助改善问题。
观察法(课堂观察法)
比较研究法: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比较区域内不同类型学校 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成效,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现状的调查
调查报告
2012.10
项剑峰
王霆
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论文
2013.7
项剑峰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论文
2013.9
陈素梅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论文
2014.5
朱玉林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2014.12
项剑峰
王霆
基于“四学”的农村小规模初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论文集
录像光盘
2014.12
曹宏伟
农村小规模初中办学质量提升典型案例
案例集
2015.3
姜明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人员自身条件:本课题研究人员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的能力,是我校十一五课题研究的骨干,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成员中拥有市区学科学术带头人7名,十一五期间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师陶杯、五四杯等论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十余次。课题组成员多为市级骨干教师,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2.前期准备
围绕着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邀请了市教科室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课题组成员已经有过几次研讨,对课题报告进行过反复的论证、具体的分工;并对“小规模学校”的相关理论进行过系统学习,一致认为此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总课题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并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及相关教育专家保持密切联系,请其对课题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
(2)时间保证。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的管理制度。总课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活动保证每两周一次。适当减少课题负责人的事务性工作,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协调。   
(3)物质保证。为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全力的支持和保证;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平台,以便研究资料的获得。

子课题研究方案一
《旨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方案

一、概念界定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强调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节、最小的工作单元,“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即: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可用于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管理策略切实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
2.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农村小规模学校精致化管理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方式的适切性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创新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校本评估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6-2011.9
①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②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③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⑵实施阶段(2011.10-2014.12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实施,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⑶总结反思阶段(2015.1-2016.12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物化成果。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学校规模和办学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也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行动研究法:由课题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案例研究法:以研究者所在学校为典型案例,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透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提出适当策略,协助改善问题。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农村小规模学校精致化管理现状研究
调查报告
2012.10
陈伟峰
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论文
2013.7
钮建明
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方式的适切性研究
论文
2013.9
陈素梅
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创新研究
论文
2014.5
曹宏伟
旨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2014.12
李华萍
旨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
案例集
2014.12
姜明


子课题研究方案二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提升策略的研究》

一、概念界定
德育效能”: 效能是指为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或系统期望达到一组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德育效能是指学校德育通过一定的途径所达到的目标程度。本课题中的德育效能是小规模学校通过优化德育资源,利用一定的德育途径,使德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德育效能,提搞小规模规模学校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2.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现状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目标的适切性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内容的整合性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资源的优化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6-2011.9)
①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②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③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⑵实施阶段(2011.10-2014.12)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实施,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⑶总结反思阶段(2011.1-2011.12)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物化成果。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学校规模和办学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也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行动研究法:由课题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案例研究法:以研究者所在学校为典型案例,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透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提出适当策略,协助改善问题。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现状研究
调查报告
2012.10
曹宏伟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目标的适切性研究
论文
2013.7
沈轶群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论文
2013.9
金晓诚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内容的整合性研究
论文
2014.5
陈伟峰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资源的优化研究

论文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提升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2014.12
周建新
农村小规模学校德育效能提升策略的研究
案例集
2014.12
姜明







子课题研究方案三
《农村小规模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文化路径探索》
一、概念界定
学校文化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路径是指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或办事的门路、办法。本课题中的文化路径是指小规模学校文化建设的路线和实现文化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文化路径是指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活跃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构建灵动的校园文化体系。
(2)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形成风格,突显个性。
(3)通过研究,提升校园文化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研究;
(2)农村小规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3)农村小规模学校人际关系的研究;
(4)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文化建设研究;
(5)农村小规模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6-2011.9)
①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②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③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⑵实施阶段(2011.10-2014.12)
按照预定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实施,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⑶总结反思阶段(2011.1-2011.12)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物化成果。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学校规模和办学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也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行动研究法:由课题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小规模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案例研究法:以研究者所在学校为典型案例,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透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提出适当策略,协助改善问题。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农村小规模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调查报告
2012.10
沈轶群
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研究
论文
2013.7
陈晓东
农村小规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论文
2013.9
李华萍
农村小规模学校人际关系的研究
论文
2014.5
沈轶群
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文化建设研究
论文
2014.12
沈云峰
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研究报告
2014.12
姜明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2:22 | 只看该作者
坚守的村小,如何突围?
安徽省散兵镇董山小学两名教师正带着13名学生进行升旗仪式。(资料图片)CFP供图
  在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有一些小规模学校。他们学生不多,但不可或缺;他们运转困难,但艰难支撑。因生源萎缩导致的办学成本剧增、因编制有限导致的师资老化、因不受重视导致的学校边缘化,挡住了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步伐。坚守的小规模学校,如何突围?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李凌
  3月26日上午,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威东寄宿小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偌大的操场,只有稀稀落落60多名学生。校长王润如告诉记者,2007年学校改扩建时,还有200多名学生,操场还有点站不下,可现在,人越来越少。
  如今,对于这所只有68名学生的寄宿小学校长来说,最大的担心,便是生源减少。“没有学生,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王润如的担心并非个案。经过10余年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教育办学重心逐渐上移,目前各地保留下来的村小或教学点,普遍面临着生源极度萎缩、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等生存困境。“办不下去了”,成为很多校长的困惑。
  日前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妥善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孩子就近入学的关系。这意味着,对于这些举步维艰、却又必须存在的村小和教学点,不能随意撤并。然而,问题在于,不能撤并却面临“办不下去”困境的村小或教学点,如何突围,其出路又在何方?
  1生源萎缩、办学成本剧增——
  “必须保留村小供孩子们读书”
  从义务教育法普惠性、强制性要求看,从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看,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将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事实上,威东寄宿小学的学区范围并不小,服务于周边几个移民新村的1万多户籍人口,拥有适龄儿童300多人。
  这所7年前才新建的寄宿制小学,还是当年朔州市寄宿制学校的样板校,食堂、宿舍、多媒体教室等办学设施一应俱全,配备多名生活教师,能够为寄宿学生提供保姆式的后勤服务。
  如此优越的办学条件,为何还留不住生源?
  王润如告诉记者,学区内户籍人口有1.3万多人,可常住人口只有4000多人,绝大多数农民都进城务工了,他们都把孩子带在身边,送到县城小学读书。农村逐渐“空心化”,农村小学也出现“空心化”。威东寄小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少,300多名适龄儿童,只有60多人留了下来,仅占1/5。
  生源减少了,可学校还得运转。王润如算了一笔账:威东寄小一年保证学校运转的取暖、水电、设备更新等费用,至少得40多万元。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的5万多元,只够应付日常性开支。现在全凭财政倾斜支持的专项经费,才勉强维持学校运转。
  “办学成本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达到了5000多元,都快赶上中部省份一名大学生的培养费用了。”右玉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补充说,“对右玉这个财政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这样的办学成本和办学效益,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然而,这方圆5公里内硕果仅存的一所小学,却又不可轻易撤并。
  王润如说,留下来的60多个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如果学校被撤并,这些学生很可能面临失学的危险。“困难再多,为了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学校都要坚持办下去。”王润如说。
  “从办学规模效益来看,对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其提供扶持帮助,不如撤并更为简便易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但是,从义务教育法普惠性、强制性要求来看,从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来看,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仍将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际上,小规模的村小或教学点,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仍占据着半壁江山。广东省茂名市一名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的基层校长蔡志调查了茂名266所学校后发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布局结构调整,但2011年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仍然占到58.6%。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农村城镇化在推进,但农村并不会消亡,仍然还会有留在农村的孩子,必须保留这些农村小学供他们读书。”蔡志说。
2教师年龄老化、音体美教师缺乏——
  “农村小规模学校应适当增加编制”
  教师年龄老化、师资短缺,尤其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缺乏,已成为现行教师编制体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普遍现象。
  这些不能轻易撤并的村小或教学点,办起来并不轻松。汪明指出:“在现行按学生人数划拨经费的拨款模式、按学生人数配备教师的编制体系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
  吴瑞香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城关镇第三小学分校的两名教师之一。说是分校,更像个教学点,学生人数很少,只有26个人;年级不多,只有学前班和一年级。
  但就是教育20多个孩子,今年50岁的吴瑞香和她40多岁的同事一天忙下来,也感觉很吃力。从语文、数学等主科,到音乐、体育、美术等副科,门门课程都要开齐开足;孩子们年龄小,吴瑞香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照顾他们生活起居。
  “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去年有几个老乡要把孩子送到学前班来,我们只好婉拒了。”吴瑞香说,“村子里的老百姓都说,分校的师资配备太差了,希望能够多配几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
  不过,根据2001年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我国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分别为1∶19、1∶21、1∶23。在这样的编制标准下,吴瑞香所在的学校顶多只能配备两名教师,现在已是满编运行,想再进新教师,从政策角度来说已不太可能。
  教师年龄老化、师资短缺,尤其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缺乏,已成为现行教师编制体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普遍现象。蔡志告诉记者,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现行编制配置教师,即使是满编运转,也很难有效完成教学工作。
  以一所150人的小学为例,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班均25人,按编制算只能配6名教师,刚好每位教师平均承担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一、二年级分别有7门课程,每周25节课;三至六年级有9门课程,每周安排30节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允许教师跨级、跨科授课,教师的课程表还是排得满满的,每位教师必须承担7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
  “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老师只能是有选择地教学考试科目而放弃非考试科目,教学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蔡志说,“对于小规模学校,应该统筹考虑科目、年级、班数、教师工作量和课程门数、课时数上限等,灵活配置教师,保证开齐开足课程,以及教师专业对口,才能够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受益于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的特岗教师计划,以及右玉教育局灵活配置教师的机制,只有68名学生的威东寄宿小学,加上生活教师在内共配备了24名教师,师生比达到了1:3,基本满足了学校开齐开足课程,以及照顾寄宿学生的需要。
  王润如说:“24名教师中,有7人是近几年县教育局新招聘的年轻教师。现在学校任课教师中,60%的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课程,都由专业对口的年轻教师任教。”
  记者从右玉县教育局了解到,威东寄小学生人数虽然逐年下降,但教学质量却在逐年稳步上升,这与其完备的教师配备和较高的教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当前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等现象,国家已着手推进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汪明说,“但是,对于小规模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配备,应当实施倾斜政策,在统一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加编制,满足这些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3办学经费不足、村小发展被忽视——
  “对村小实施特殊的保护与扶持政策”
  学校规模太小,按生均拨付的公用经费根本不够用,幸亏村集体帮忙承担了部分费用,才让学校维持了正常运转。
  山西省太谷县范村镇象谷小学是一所坐落在村里的村小,全校只有75名学生、7名教师,一栋教学楼、一排平房、一个水泥操场,学校不大,却办得有声有色。
  前不久,记者前往采访,还未走近校园,就看到校门口围着很多村民,不是接孩子放学,而是在观看孩子表演武术。随行的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象谷小学的文艺活动搞得特别好,除了武术,学校还开设了笛子、二胡、素描、书法等课外班。”
  走进教学楼,只见每个教室都有学生在练习。正在素描临摹的三年级学生肖明告诉记者:“上个学期,我学的是书法,这个学期才报了素描班。”
  可就是这么一所特色村小,在几年前的布局结构调整中,当地教育部门还曾因学校人数少、办学成本过高,动过撤并的想法。最后因村民反对,村委会出面揽下学校的冬季取暖购煤以及聘请特长班兼职教师的费用,才幸存下来。
  校长杨建钢告诉记者,学校规模太小,按生均拨付的公用经费根本不够用,幸亏村集体帮忙承担了部分费用,才让学校维持了正常运转。
  象谷小学的现状,反映出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的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蔡志在针对粤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当地58.6%的小规模学校运作经费不足。
  蔡志分析道,与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心校相比,村小或教学点人数少、公用经费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保运转的各项费用,如取暖费、水电费、电话费、报刊费、接待费、办公用品采购费等,样样都不能少。这样就使得公用经费不足、使用效率更低。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随着农村办学重心的上移,很多地方的村小或教学点,都已归属乡镇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都划拨到中心校,村小或教学点根据需要再向中心学校申请。这种经费管理体制,使得本就有限的公用经费,更难完全用于村小或教学点的发展。而且,部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只重视乡镇中心校,忽视村小或教学点发展,导致小学校长期得不到专项拨款,办学条件无法改善,教学设施匮乏。
  学校规模过小,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生源流失,学校规模进一步减小,最终不得不停办或撤并,村小或教学点似乎陷入一种“弱者愈弱”的怪圈。如何才能恢复农村小规模学校往日繁荣呢?
  对此,汪明指出:“国家应该通过实施特殊的保护与扶持政策,该保留的学校应当保留,该办好的学校必须办好。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出台了针对小规模学校的保护与扶持政策,如向小规模学校提供额外资金补助,增加农村教师资格条件的弹性,以利于小规模学校教师能够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等。”
  3月初,在全国两会上,来自广东的人大代表杨月梅、黄细花也提出,在农村尤其是山区推广校车不现实,山区的家长,更倾向于在村里建学校,而不是让孩子坐车去路途远的中心学校入学。建议充分听取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停止农村学校的过度撤并,启动恢复农村学校的建设。
 【亲历】
重庆酉阳县庙坪小学教师白仙平——
孩子的安全我最头疼
  我是重庆市酉阳县酉酬镇庙坪小学唯一一名教师白仙平,我在这里土生土长,目睹了农村教育对当地孩子的重要性,孩子们没有文化,就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尽管只有我一个人,但只要家长们不嫌弃,只要还有学生,我就不离开学校,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我2002年到这里当实习教员,那时学校还有3名教师、4个班,最多的时候有学生180人,现在,就只剩下学前班和二年级,21个学生,而且全都是留守儿童。
  学校条件太差了,教学楼特别破,没有围墙,操场上到处都是石块,乒乓球和篮球都是村里赞助的。前段时间,酉阳县交巡警大队来学校附近调查一起车祸,发现学校特别简陋,才给我们送来一些教学用具、跳绳、文具、书籍。
  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是我最头疼的。学校下面就是公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特别多,这几年出了很多起车祸。课间,我都不能休息,要盯着学生,不让他们上马路。每天最后一节课,我都会跟他们强调安全。
  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走读上下学,有的甚至要沿着马路走一个小时,这段时间的安全,我也很担心。每天上午8点半,我都会清点人数,如果缺了哪名学生,我就会给家长打电话,或者骑车到公路上看看,有没有学生出事故;一放学,我就给家长打电话,告诉他们孩子回家了。还好,孩子们很听话,这些年没出过一起交通事故。
  校车?没想过能有校车,教学楼都这么破旧了,还能奢望有什么校车呢?让孩子们去中心小学,也不现实。这里离中心小学很远,走路的话可能需要2个小时左右。因此,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庙坪小学读书。
  家长们对我都挺好的,领导也挺关心我的,酉阳县交巡警大队还经常派人过来帮我教音体美。我在这里教书,感觉很快乐,也很知足。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再来一名教师,还有就是把学校给修一修。
  (本报记者 李凌 采访整理)
 【观点】
农村小规模小学的战略地位与扶助政策
  ■韩清林
  在地广人稀的农村边远地区、牧区、林区、海岛等地,存在着一些农村小规模小学,主要是低年级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他们的存在是必然也是必要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学龄人口进一步减少,农村学龄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逐步增加将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特别是对一些农业县的边远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区、牧区,以及地处深山区的林区、矿区和远离大陆的海岛农渔区来说,要保证他们的子女在当地就近入学,就必须要保证这些小规模学校的长期存在。
  小学低年级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和保育双重任务决定了农村小规模小学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小学生的保育职责主要靠家庭,靠父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创建保育教育相结合的良好环境。小学一、二年级孩子过早上寄宿制学校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性与互补性也决定了农村小规模小学长期存在的必要性。
  保持农村小规模小学的长期存在有利于促进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促进乡村社区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保障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从全面实现城乡教育现代化、推进农村社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全面实现教育公平的角度,认识农村小规模小学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扶助农村小规模小学,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国家制定“农村小规模小学振兴计划”。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从保证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民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巩固边防的国家战略高度,来看待农村小规模小学长期存在必要性,切实转变孤立追求学校大规模、片面降低教育成本的观念,牢固树立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服务的教育观念。各级发展规划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教育规划部门具体管理农村小规模小学。
  (二)制定“农村小规模小学建设标准”和“国家农村小规模小学控制目标”。鼓励举办小幼一体化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实行小规模小学国家公用经费资助政策。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补助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按年度下拨,专款专用。
  (四)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率先实行免费午餐制度。由中央财政纳入营养餐计划。
  (五)实施“小规模小学黄色校车计划”。由国家或省级政府为每一所小规模学校统一配备公用黄色校车,司机纳入编制,工资由财政开支。
  (六)实行小规模小学教职工编制特殊政策。小规模学校增列的编制由中央编办统一解决。实行小规模学校教师住房工程。在学校建设规范化周转房。对任职教师实行小规模学校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小规模学校教师工资补助政策,实行小规模学校特岗教师计划和小规模学校培训计划。
  (七)实施小规模学校远程教育计划。所有小规模小学都实现通电、通电视,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联网,全部配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在当地政府组织协调下,建立城市优质小学一对一帮扶制度,并列入考核目标。
  (八)努力办出小规模学校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社区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学农、爱农教育,开发特色教育项目。充分发挥村民办学积极性,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形成社区参与管理的民主化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和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资源,选派并培训优秀的学科教师熟悉电化教学程序。
  (作者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31日第3版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3:36 | 只看该作者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破解思路2010-05-07
作者:秦玉友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建国后,为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到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1]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在逐步深入,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使农村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
  从道理上讲,如果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政策选择,并且选择大规模学校和选择小规模学校具有相同方便性,那么,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各有利弊的。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描述,即学校教师数量和素质。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置的。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国家师生比配置教师,一般都会超编,但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要看,还显得不足。从教师素质分布看,师范毕业生的选择倾向和在职教师的流动倾向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素质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
  学校经费是基于理想学校规模假设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远离理想学校规模标准,学校经费总量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与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产生规模效率有着直接关系。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总量不足的同时,面临经费使用的效率困境。以我国北方甲乙两所小学为例,两个小学都有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是单班,甲小学每班有45人,乙小学每班有15人。冬天给两个学校买(分)煤,如果按照人数拨经费(分煤),乙小学得到的煤量是甲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甲乙两个小学用煤量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像乙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的经费不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经费总量如果按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就显得严重不足。从经费使用效率来看,有一个理想规模问题,当学生数量低于这个理想规模时,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破解思路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尽管对于理想学校规模并没有达成精确一致,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低于理想学校规模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在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后,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完成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而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有限,当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老化时,学校很难更换教学设施和更新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留很难预期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不会选择投入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和小规模学校撤留难以预期这两个问题,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后又陷入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的困境。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更新面临更多挑战。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
  当普及任务完成后,义务教育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个任务,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即要同时满足“开齐”和“上好”的双重要求。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课程开齐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学校一个教师教若干不同学科,教师面临专业提升的困境。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教师同时上若干不同科目的新课,讲懂每门新课程都很吃力,讲好当然就面临更大困难。因此,对许多小规模学校来说只能抓大放小,小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努力对所教各门课程熟悉后,也只能就一个科目进修,进行专业提升,其他所教课程只能保证有时间教,而不能保证教好。特别是在一些超小规模的学校,由于优先配置语数等大科教师或教师数量有限,小科课程方面出现教师难以胜任和无法开齐等现象,出现了小科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来的问题的解决面临重大挑战;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看,这些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成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政策空间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和相应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9.8%提高到23.3%,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2]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在高等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的条件下,农村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成了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的瓶颈。目前,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教育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
  (二)  “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政策空间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 的教育政策框架下,“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使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教育资源条块分隔的格局,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空间。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放在县域内通盘考虑,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发展立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衰减,可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有倾向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小规模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在教育过程层面的公平。
  (三) “惠农”的宏观社会政策实践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自身看,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说到底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是由农村的吸引力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增加着农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教育的吸弓力。而且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吸引力和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了良性互促。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给这些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惠农”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偏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增加这些地区农村的全面吸引力。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战略设计是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举措。
  (一)从多个维度核拨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
  人们理所当然地从“小”去理解小规模学校的特点,但是小规模学校并不是什么都小,什么都少的。一个小规模学校接受上级例行检查的次数不会少,小规模学校中一个学生数量很少的班级的用电量、取暖费不会少。因此,小规模学校按学生配置教育经费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应该从多个维度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一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以这样的思路给小规模学校核拨教育经费,会比完全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实际使用的教育经费。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教育经费会持续增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政策空间,统筹教育经费使用,把新增教育经费优先增补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缺额的部分。
  (二)建立学校编制底线和“走教”政策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这种生师比的规定就显得非常不适合了。针对小规模学校编制缺乏的现实,农村教育部门应该制订学校编制底线。学校教师编制底线可以根据一个学校的班级数量、不同班级的课程门数、教师的课时上限等制订,这样农村小规模学校会增加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过,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已为农村教师增加储备了人力资源,只要有效增加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招聘到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底线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创新条件,鼓励农村教师走教。音、体、美等小科和新开计算机、外语学科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由专门教师任教。而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一个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小科课程和新开课程一般都没有专业教师,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小科和新开学科教师配置一定的交通工具,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和提供一定的住宿条件,鼓励其“走教”,以使小科和新开学科的教师能够专业对口,同时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让农村小规模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主教的科目,对其深入钻研,这也为他们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了教师管理和配置上的条块分割,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研究不同学校共享师资的机制,使“走教”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尽快落实。
  (三)平等地考虑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了农村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执教。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为农村教育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加以妥善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县域教师统筹配置的政策优势,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次,可以出台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挂钩。再次,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学校应该在评职、获得荣誉方面优先考虑。最后,为农村小规模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可以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教研与培训提供条件,包括找其他人顶岗,保证他们能定期出来培训;定期让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是最可流动的教育要素,对教师的投资是最保值的和最有投资价值的。
  (五)尝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制改革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在这种学制中,如果小学不足六年,就被称为不完全小学。我们知道,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而小规模学校中的小规模班级使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更低。因此,许多地方就想方设法使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数量尽量少,如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隔一(两)年招生的方式,减少班级数量,这种办法简便易行,但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同一年级的孩子相差一、两岁。也有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只有一至三年级,四年级以后到其他学校读书。这些都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对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具有一定意义。但是,这些“民间”的土办法,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也没有政策支持。各地农村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试验二·四·三学制、三·三·三学制、四·二·三学制,即在初中三年不变的情况,把农村小规模学校小学六年分成两段,两年(一、二年级)和四年(三、四、五、六年级)、三年(一、二、三年级)和三年(四、五、六年级)、四年(一、二、三、四年级)和两年(五、六年级)。至于选择哪一种学制,各地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研究结果和其他方面的条件而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五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的巨大成就[EB/OL].(2008—02—25)[2009一12—10].http://www.moe.edu.en/edoas/web—sitel8/74/info1203918929345874.htm.
[2]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EB/OL].(2009-07—20) [2010-01一12].http://www.gmw.cn/content/2009-07/20/con—tent_950811.htm.


关键字:教育农村教育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4:2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变化的借鉴意义
三农直通车 [url]www.gdcct.gov.cn[/url] 责任编辑:luowen 发布时间:2011-11-06
  作者:杜 屏 赵汝英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动因在于政府逐渐意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在学生成绩、经济效益等方面比大规模学校表现更好。当前我国正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美国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演变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学校合并政策
  一、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变化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由最初的合并、消除,转变为保留、扶持小规模学校。
  1.学校合并运动
  19世纪末,农村学校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规模。1918年,美国农村仅“一室学校”就有19603所,占当年全国公立学校总数的70.8%,约有500万农村儿童在“一室小学”读书,约占美国小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许多问题: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较差;农村学校学年短,儿童教育机会少;农村学校人员缺乏分工,专业化水平低,等等。小规模学校的存在被许多人视为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了学校合并运动。
  1897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提交了一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报告,认为农村教育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质量低,改进的方法是进行学校合并,消除小规模学校,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此报告提出的建议得到广泛采用,各州相继立法,采取措施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这标志着学校合并运动的开始。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的加速期。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教育届,人们开始质疑美国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这加速了消除小规模学校的速度。1959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在《今天的美国中学》一书中,表明了他对学校合并的观点:小规模学校资源匮乏,不能提供高水平的教育,而学校合并能够减少学校支出,提高学生入学率,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他从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角度提出“规模效益”的理论,是学校合并运动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美国学校合并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美国各州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合并。一方面,许多州规定最少学生数量,要求学校必须保证最少的入学人数才能获得资助。如肯塔基州要求小学学生数必须多于300人、中学必须多于400人、高中多于500人。宣传大规模学校的优势,鼓励建立大规模学校,并规定单位学校面积内低于一定的学生数,不支持校舍维修,导致小规模学校校舍得不到维护,被迫关闭。另一方面,许多州通过立法为农村合并学校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如威斯康星州于1913年颁布《建筑援助法》,对农村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和分年级学校提供更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这种政策背景下,美国合并了大量小规模学校,学校数量得以减少,学校规模越来越大。1930年,美国有26.2万多所公立学校,而到2001年公立学校只有9.1万所左右。1940年至1994年,学区的平均规模从217人增加到2627人,学校的平均规模从127人增加至653人。合并结果之一就是学校、学区规模的扩大。
  2.保留小规模学校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合并运动逐渐衰退。一方面大部分小规模学校已被合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学校合并并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唯一途径。居住在边远农村地区的家庭希望保持小规模学校;有的地区坚持保留小规模学校以便为当地儿童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小规模学校由于地处偏远,面临地方财力有限等一系列困难。为了达到国家或州的教育绩效目标,许多州开始探索农村小学校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农村合并校具有“均等的机会”,并采取相应政策。
  首先,实行资金补助。2000年12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专门针对农村教育的拨款法案——“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ural Education Achievement Program,简称REAP)”。2002年1月,布什总统对REAP重新授权。REAP项目通过专项拨款,加大对州和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引导,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这个项目有利于缓解小规模贫困学区、学校的资金问题,并扩大其使用联邦拨款的自主权,帮助农村学区更有效地获得和使用联邦教育资金。REAP项目包括两个子项目:一是小型农村学校成就项目(Small, Rural School Achievement Program,简称SRSA);二是农村低收入学校项目(Rural and Low -Income School Program, 简称RLIS)。其中SRSA旨在帮助那些地处偏远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给予地方在资金使用方面更大的自主权。RLIS则向人口贫困指数在20%及以上的贫困农村学区提供附加资金,用于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使用新教育技术等。自2002年起,联邦政府开始累计拨款4.98亿,以资助和推进该项目的实施,保障了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在学校合并过程中,许多州开始支持小规模学校。佛罗里达州立法机关2000年通过“小规模学校需求”法案。该法案要求缩小学校规模,并要求学区教育设施新建计划和五年内学区设施建设计划都是关于小规模学校计划。2001年2月,马里兰州一份法案要求支付10%的财政拨款用于“优先资助地区”的学校建设,以满足特殊的学校规模限制;已经存在的并满足特殊要求的学校同样可以得到资助,用来修缮、更新和改造。
  其次,实行教师补偿。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师资是关键因素。为了挽留和吸引在小规模学校任教的教师,美国在教师资格认证与资金激励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2004年3月,教育部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延长农村教师资格条件的期限,允许农村学区教师在三年内达到任职要求。这种灵活措施对一些农村学区很有帮助,因为小规模农村学区因师资有限,教师常常需要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在资金补助与奖励方面:一是减免到贫困地区任教大学生的贷款;二是对在偏远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物质激励,包括提高工资待遇、发放奖金、提供安家补助、住房贷款、免费住房、减免税收等。美国政府从2006年起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密西西比州为农村教师提供进修奖学金、住房贷款和租房服务等。
  二、政策变化的动因分析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起初的合并、消除到保留、扶持,其政策调整的动因在于美国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大量研究也表明,小规模学校无论在学生的学业成就、课外活动参与,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比大规模学校有着更好的表现。
  1.小规模学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合并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节省开支,提高学生入学率,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研究表明,大的学校规模并不能保证提高学生的成绩。弗雷德克(Friedkin)和尼克奇(Necochea)使用加利福尼亚州数据研究,学校规模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随后,豪利(Howley)和比克尔(Bickel)。研究显示较小的学校规模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有益,规模较大的学校则对富有社区的学生有利。爱伯特、克霍华和斯通(Ebert,Kehowa and Stone)的研究发现,学生成绩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背景,但小规模学校尤其有利于黑人学生。另外,学校规模与学生活动参与密切相关,学校规模越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比例越小。李和斯密思(Lee and Smith)使用NELS:88的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探索高中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发现过大或过小的学校规模都是不利的,但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平等性。为了确定学校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德瑞里柯、海尔库斯和斯威利(Driscoll、Halcoussis and Svorny) 以加利福尼亚州755个学区的5525所学校为研究样本,探索学校规模对学区、学校以及班级层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学区的规模对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有负面影响。柯顿(Cotton)对10项关于学校规模与辍学率关系的研究发现,其中9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模学校辍学率更低,另外一项中没有差别。
  柯顿的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参与了更多的课外活动并有机会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该研究不支持大规模学校提供更多课外活动的说法。劳伦斯(Lawrence)的一项案例研究中,校长自我报告小规模学校中的学生都会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并且他和教师们认为学生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更有助于其成长。
  可见,小规模学校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积极, 学校规模小有助于学生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以及降低辍学率。
  2.小规模学校的效益不一定低
  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假定规模大的组织要比小的组织运行得更有效率。因为,当规模增大,单位成本会下降。依据规模效益的理论,学校合并目的之一是通过合并小规模学校达到规模效益,减少教育开支。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没有完全验证这一假设。
  斯芮费、费尔得斯和霍尔曼(Streifel、Foldesy and Holman)在总结以往关于学校合并的经济效益研究后指出,在管理、教学、交通、学校运行与维护各个方面,只有管理方面在合并后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建立大规模学校、关闭小规模学校并不总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两所学校为节约成本合并为一所学校,但合并后提高教师工资,聘请新教师、管理人员,增加交通费用,购置教学设备等,将导致学校成本的上升。对成本的不同计算方式,也会形成不同的结论。雷威德(Raywid)综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后认为,当基于传统生均成本进行计算时,小规模学校成本要高于规模较大的学校,但当采用毕业生的生均成本分析时,小规模学校的成本要低于其他中等或者大规模的学校。劳伦斯总结了小规模学校存在的诸多教育和社会效益,对社区的积极影响,以及大规模学校对学生、教师的消极影响。他使用所收集的489所学校收集的数据证明小规模学校的效益,反驳了小规模学校成本过高的看法。
  综上所述,小规模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弱势群体。在课外活动的参与程度与质量上,小规模学校也有比较优势。相对于大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并不会导致成本浪费。正是认识到学校合并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才有了相应的调整。
  三、借鉴与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布局调整,这是我国拟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政策。美国小规模学校的政策调整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1.因地制宜,适当保留小规模学校,提高对小规模学校的资助
  学校布局调整,并非合并所有的小规模学校。我国地域宽广,差异较大,在许多地区保留农村教学点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如果一味单纯追求大规模学校,有可能带来学生辍学率上升、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良后果。小规模学校一般处于偏远地区,存在经费短缺、基础设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与生存。政府在保留小规模学校的同时,还要给予资金上的补助。除生均拨款之外,设立指向小规模学校的专项拨款,给予额外的支持,并赋予其一定的支配自由,使小规模学校可以灵活使用。
  2.以法律形式保障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政策要收到良好的实施效果,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必不可少。法律一直是美国政府及各州解决小规模学校问题的主要依据。通过立法,美国政府有效地保障了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推动了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对小规模学校的保留和专项资助,也应有一定的法律形式予以保障。
  3.加强对小规模学校的研究,为政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依据
  现实中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是政策实施与调整的重要依据。大量的小规模学校研究为美国政策的实施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我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完全相同,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现实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同时,我国关于布局调整、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探索小规模学校存在的利弊、面临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和保障措施,从而为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5: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我省农村小学教学点建设情况的调研

http://www.ahpc.gov.cn/pub/content.jsp?newsId=2F6BA04F-7B8B-47F8-A88F-A14CB36F0328


发布时间:2013-11-19    来源:社会发展处
  编者按:目前我省农村教学点有在校生10.2万人,他们或是留守儿童,或是由于家庭贫困、路远无法去城镇学校读书,在人生最重要的起步阶段,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带着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赴皖北、皖中、皖南的18个县(市、区)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学点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



关于我省农村小学教学点建设情况的调研

农村教学点是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设置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目前在我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偏远山区仍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教学点。教学点的设置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需要,是解决当前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学生上学远、上学难问题的需要,是当前形势下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要补充。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不断调整,在城镇中小学教学条件越来越完善的同时,农村的教学点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小学教学点3699个,在校生10.2万人。我们抽样调研的18个县(市、区)中,教学点最多的为潜山县,共有教学点194个,占全县小学学校数的77.2%;班级526个,学生7234人,教师689人(其中外地教师206人,占29.8%)。距离中心镇最远的教学点25公里,距离中心镇10公里以上的教学点48个,占24.7%;10个学生以下的教学点有77个。教学点最少的为铜陵县,仅有教学点25所,学生1062人,占全县小学生的7.6%;教师176人,占全县小学生教师的11.5%。抽样调研的教学点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不等,以300平方米居多,1000平方米以上的均为原来的完小褪变而来,教室3至40间不等,以十几间居多。保留的年级1至5个不等,一些教学点还增设了附属幼儿班。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省教学点特点为“四多四少”:
一是教学用房多,配套设施少。一方面,教室等教学用房整体过剩,大部分教学点都有十几间教室。特别是一些由完小褪变而来的教学点,整幢教学楼只有寥寥几间教室在使用,校舍、课桌等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教学点的音体美教室、运动场、水冲厕所、教师宿舍等配套设施缺乏,有的甚至连大门和围墙都没有。
二是普通教学设备多,先进教学设备少。教学点的教学设备多为“粉笔+黑板”的最简层面,教师们都是“一本教案进课堂,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学点基本没有电教设备、实验器材,图书、篮球、足球、钢琴、手风琴等体育、音乐器材十分短缺。
三是年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由于教学点远离城市、环境艰苦、福利待遇低,年轻毕业大学生派不进、留不住。在这里工作的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5岁,大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民办教师,还有60多岁的老民师退休后因为怕教学点后继无人不得不坚守岗位,超龄服役。
四是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调研发现,教学点一般只有一至四年级,有五、六年级的极少,大部分学生在四年级后被家长转至城镇小学读书。以望江县为例,全县教学点一年级共有349人,四年级只有121人,没有五、六年级(详见下表)。
望江县2013至2014学年度教学点基本情况统计表  
(截至2013年9月28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 计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班数
学生数
22
349
22
273
13
176
9
121
0
0
0
0
66
919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省的教学点主要存在“四个薄弱”环节:
(一)财政经费薄弱
教学点一般都设置在离乡镇中心较远且偏僻的地区,本身基础较差。目前,在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是集中资源建好中心校。县财政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中心校不仅对教学点和完小的日常教学进行管理,而且教学点和完小的资金划拨也被纳入其职责范围之内,对教学点的投入按照“定员定额”的拨款方式,虽然我省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证每个教学点每年至少有5万元的资金,但是在物价上涨的今天,这些经费也只能保障教学点的正常运转,通常还要承担代课教师、返聘教师的工资,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经费严重缺乏。
(二)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教学用房质量不高。大部分教学点都是由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建成,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如今大部分校舍破旧不堪,一些校舍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地基下沉,黄山区等一些地方的教学点还是解放前的祠堂改建而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缺乏配套设施。我们调研的85%的教学点没有大门、围墙、运动场、水冲厕所、食堂,学生上体育课只能在荒草地上进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见图一)。我们去颍上县调研时适逢雨天,学校泥泞不堪,学生们为了怕弄脏教室带了2双鞋来上学,进教室前把脏鞋子脱在外面(见图二)。教学点的厕所基本为旱厕,有的甚至没有厕所,要与当地老百姓合用。教师大多没有周转宿舍,即使有条件也很艰苦,有的宿舍由于年久失修屋顶还漏水。(见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点的教师大多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陈旧,一名老师往往还要包揽多门课程,而这些教师对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教育的一些课程力不从心。肥西县教学点的一个老师说自己根本不识谱,为了开音乐课只能把家里的录音机带来,通过播放磁带教学,美术课也全靠学生自学(图为美术课上学生照着铅笔盒的图案自学绘画)。在这种环境下,教学点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据铜陵县统计,该县教学点绝大多数学生语数两科成绩加起来总分在50分以下,一个年级平均分也就20-30分。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我省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管理水平薄弱
目前,各地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教学点由乡镇中心校管理,然而实际上中心校对教学点常常是“只管不理”,只在业务上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对教学点的人、财、物缺少必要的支持,使得教学点基本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教学点的校长们常年在偏远地区工作,信息闭塞,缺乏培训机会,观念难以更新,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校长还身兼数职,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们缺少谋划学校发展思路、改善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提高管理水平的时间。这导致我们所调研的教学点大多功能分区不合理,教学区和活动区混为一体;师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在肥西县某教学点调研时,4个教师只有3个在岗,未到的教师由于吃了变质的食品导致食物中毒。在霍邱县某教学点调研时发现教室附近有一个无防护栏的水塘,据说前不久刚刚发生学生溺水身亡事故。
三、几点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学点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天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几乎每过一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该有的教学点不仅不能撤而且还要办好,切实解决山区和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建议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按照填平补齐、保障基本、避免浪费的原则,加强我省农村教学点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一)提高认识,谨慎撤并学校
正确认识教学点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偏远农村学生大多家庭贫困,他们最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上学成本问题,就近入学能节省相当数量的交通费和食宿费,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同时,教学点规模小,很多采用复式教学,这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容易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每个学生的辅导时间相对增多,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要谨慎对待教学点撤并问题,位于偏远地区、山区学生上学确实不方便的不能撤;中心校或完小的寄宿建设如果不能解决学生的寄宿问题,其下属的教学点不能撤;当地学生及其家长不同意撤销的不能强行撤并。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不让每一名学生失学。
(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鉴于教学点不断减少的总趋势,建议以县为主体,综合地理位置、服务面积、服务人口、教学点实际数量等因素,统筹规划、科学论证辖区内教学点,在论证基础上进行整合布局。在征得大多数村民同意后有序撤并完全没有必要保留的“微型教学点”;对因地理位置特殊,短期内不宜撤并的教学点,要统筹规划布局内生源相对稳定,班级规模较大,符合“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的教学点,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摸清家底,盘活现有资产
鉴于调研中我们发现的教学点中大量闲置教室、校舍等情况,建议各县摸清家底、分类指导,盘活资产,寻求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对建筑质量较好,产权属于国有资产的闲置校舍,优先用于教学点或农村学校的建设,还可用于学前教育、教师周转用房、学生宿舍、食堂、职业教育、勤工俭学、实训基地等。教育系统不再使用的闲置校园校舍,应根据其使用特点,与所在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商,调整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如调整用于留守儿童活动室、乡村养老院、卫生院(室)、文化站(室)等。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四)多元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一方面,加强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界支持教学点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多元投入,加强农村教学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学点配套服务功能。一是加强教学点校舍危房改造,修建围墙、大门等,保障师生安全;二是加强教学点配套设施建设,修建改造运动场、校内水泥路面、水冲厕所等,改善教学环境;三是加强教学点教学设备投入力度,配备必要的图书、体育、音乐器材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配置多媒体电教设备,为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条件;四是加强教学点生活辅助设施建设,在偏远地区教学点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在一定规模的教学点或者完小建设学生宿舍、食堂,实施寄宿制,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五)灵活办学,推进素质教育
鉴于短期内教学点师资水平有限,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难以完全开展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各县充分利用中心校的师资力量,实施学区一体化管理,以中心校为基本单位在学区内实施联合办学、交叉办学,对英语、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专业较强,每周所开次数不多,教学点教师难以胜任的的课程,由中心校教师轮流排班、跨校巡回授课,努力开全、开足、开好每个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必备的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六)政策引导,提高师资水平
对现有的教学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退出一批确实不能胜任现代教学任务的老教师,通过更换岗位、提前退休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出路。通过提高待遇、在职称评聘上给予优先照顾等方式稳定一批符合条件的教师队伍。通过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进一批优秀大学生到教学点任教、支教,如对在教学点工作5年以上并作出贡献的大学生在考研或考公务员时给予适当照顾。
(七)规范管理,加大保障力度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教学点的管理纳入中心校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体系。中心校要指导辖区内教学点抓好校园规划和管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整体布局和谐,安防措施得当,形成安全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区域内教师特别是校长的交流、培训,提供他们学习、研究的机会,提高管理水平。

(社会处供稿   执笔人:魏晓军、张晓辉、张璇)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16:50 | 只看该作者
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报告(2013年12月)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文件中又提及:“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村小和教学点,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

在“大跃进”式的撤点并校暂告一段落后,大部分在撤校浪潮中幸存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仍旧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因为这些学校的规模太小,因而在追求“大而全”的赶超队伍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些学校的存在,满足了大量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的上学需求。将这些学校办好正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155 008所乡村小学和62 544个教学点。 为了坚持底线,保障在这些村小和教学点就读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们将村级小学(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完全小学)称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旨在坚持这些学校不可随意被撤并,并且需要得到政府更高程度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倾斜。

201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针对全国各地50多个恢复和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案例展开研究,并派调研人员亲赴一些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这些地方包括福建连城、河北丰宁、湖北房县、湖北红安等地,了解了“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以及各地采取的积极改善措施。此外,从2013年6月至8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全国开展了“百所村小调查”活动,收到80篇调查报告。本篇报告将以这80个案例为分析对象,辅以“百所村小调查”(“百所村小”调研报告见附录)的数据,力图揭示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困境,以及各地、各组织机构的相关改善措施,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团队

专家指导小组    杨东平 康 健 邓 峰

课题执行负责人 刘胡权  吕 超 李东方

课题组核心成员  刘胡权  吕 超 李东方 李节仁 张 瑾  任 涛  张 旭 秦怡萌 秦红宇 罗惠文


感谢香港乐施会、徐氏家族慈善基金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阿什卡E基金对本研究的支持!  


目 录

一、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困境   

(一)经费短缺   

(二)教学设施条件落后  

(三)教师工资待遇差

(四)师资水平低,缺乏补充更新

(五)师资不足,“师生比”的配置方式不合理

二、各地调整、恢复小规模学校的情况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村民自发模式   

(三)社会组织的介入

三、改善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   

(一)开展“农村教学点(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二)实施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教学点工程  

(三)依托各项工程,将资源向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四)接收社会力量和村民集体的介入和帮助  

四、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各地设立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

(二)改善教师住宿条件,加强周转房建设   

(三)多种途径补充农村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湖   

五、改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通过建立学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督导  

(二)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三)开展复式教学法

(四)开发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六、吸收社会力量,创新办学模式

七、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二)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三)提升教师待遇,增加培训机会,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师资  

(四)加强乡镇教育统一领导的建设,带动学区整体发展  

(五)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办学模式  


附:全国百所村小调查案例研究报告   

“百所村小”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师资情况   

(三)课程开设及教学情况   

(四)寄宿制学校情况

我国农村小学发展的困境   

(一)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有待改善

(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三)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四)学校管理急需完善  

(五)其他问题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20:0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0:58 , Processed in 0.1814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