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立健全的语言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2 19:2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建立健全的语言观(压缩版)作者:南冠客
建立健全的语言观
语言是“语文”这门课程的总根据。要达成这一认识,首先要对语言重新认识。我们的语言观来自索绪尔,仅接受了索绪尔语言思想中的形式的方面,把语言等同于语言知识。从西方语言学史的角度看,索绪尔的语言学只是西方语言学史的一个节点,它不等于整个西方语言学史,要全面地认识语言,就应当回到语言学的历史,在历史中,才能看到语言学家们对于语言的完整的认识。
1.西方语言观
古希腊的语言研究是因为哲学探讨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为了探索语言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研究词源,提出了名词、动词、连词、冠词和主语、谓语等术语。中世纪的思辨语法学派研究语法,目的是表达精神的观念,精神观念的表达才是语法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理语法认为,说话就是用符号表达思想,为了表达思想才创造了词。
十九世纪的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活动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果。“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1]他明确指出,语言从精神出发,再反作用于精神,语言终须回到精神本质上来,精神才是真正起着制约作用的力量。
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并不把语言看作纯粹形式的东西,“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2],他把符号规定为思想即概念与声音的结合体。观念、思想、概念等构成了语言的内容,它们借以符号系统表达出来。1930年代兴起的“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是服从于一定目的的表达手段的系统,语言研究不能撇开语言体现的思想、意义。萨丕尔对语言的定义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3]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不是单纯的形式。
西方哲学在二十世纪初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卡西尔认为,语言是否完善,在于它是否以清晰而恰当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在伽达默尔看来,语言不能与思维分离,语言并不是意识借以同世界打交道的工具,“因为语言的精神现实就是把我和你统一起来的精神”[4]
语言不是一件已经完成的工程,绝对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是活生生的精神。
2.我们对于“语言”的认识
我们对于语言的认识也有一个历程。1950年以来,“语文”教育界把语言看着一个知识体系,1980年代以后,“语文”界学者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加深了,为“语文”课程注入了新的精神,使“语文”课程丰富饱满起来,在一定程度回复了它应有的生机。
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为语言知识教育期。1950年代,“语文”教育引进了苏联的语言教育思想,语言、文学分科教学,汉语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六项,上海把“语文”教学内容概括为“八字方针”。“知识中心论”持续到1970年代末仍然占居着优势地位。
在以语言知识为课程内容的片面语言观的主导下,“语文”教学变得琐碎、僵化、枯燥,毫无生趣。人们认识到“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不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存储器,而是看作能动的生命存在,从生命体看,“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是一个心理过程。语言的处理经过人的大脑,它和人的感觉、认知以及心绪都有密切的关系。”[5]1980年代后期,“人文性”在“语文”性质的争论中得以确立。“人文性”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6] 。“人文性”改变了“工具性”主导下的“语文”教学的僵硬、呆板的局面,让“语文”教学变得生机盎然。
从知识为中心的“工具性”教学观发展到以重视人的精神发展为核心的“人文性”教育观,表面上是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过程,根本上是对课程总根据的认识。思维、情感、人文精神等内容潜在地包含在语言之中,是语言的外在表现。近几十年来的讨论,实质是在认识语言。迟至1990年代末,我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才算达到完满。
最后,要把语言与语言知识区别开来。语言不同于语言知识,语言是有形式的精神,语言知识是对语言的认识。


[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页。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7页。

[3]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页。

[4]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5]陈钟梁《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转引自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言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60页。

[6]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转引自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言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44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12:42 , Processed in 0.0754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