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文字的世界里再活一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0 14: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5期
在文字的世界里再活一次
                            ——班报交流课实录与反思
徐飞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交流这期班报《读书人》。这份班报昨天已发下,我们现在来交流各自的阅读感想,先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写作启示?
生:我比较喜欢《顺其自然》的第三段:“我常在二楼书房的窗台上支着下巴瞧它,想象它在汲取水分,享受阳光,舒展叶片,默无声息地生长;想象它在一步一步向上攀爬,俯视那参差不齐的野草,观柳绿桃红,品鸟语花香;想象它在盛夏为白墙抹绿添装;想象它在不久之后来到我身旁……”如果我来写这篇文章,就不会有这一段。我发现,会写文章的人往往很会想象。
师:你说得非常好。而且,你也给我们大家一个启示,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多去想想,如果我来写会怎样写。
生:我喜欢陆莹莹的《列车驶过童话》,她的描写总是很生动,让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起来。
师:比如——
生:“还记得那个扣着红拉面碗、围着红兜的、肢体像大白萝卜的‘萝卜君’吗?他的出场没有一句台词,但他憨憨慢慢的走姿,时而转动的小眼睛,总是让我忍俊不禁。”
师:大家知道陆莹莹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吗?我观察到一个细节,陆莹莹在写文章的时候,非常专注,写着写着有时就嘴角上扬,忍不住笑起来。可见,写作时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读者。
生:我很喜欢《离开与归来》这篇文章的文字。比如“离开与回来,其实都是一种舍弃。离开,舍弃的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回来,舍弃的是一手打造的光环。”读起来,很有感觉。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特别像哪位作家写的?
生(想了想):周国平。
师:是的。你看这篇文章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很有周国平的味道。可见,亲近一位作家,不知不觉间自己的文字也就有了你所热爱的这位作家的味道了。好,我们继续交流。
生:老师,我很喜欢你写的那篇。
师:不会是拍马屁的吧?(大家笑了)
生(一本正经):不是。(大家又笑)
师:那你说说我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就怕怀叔跪》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深刻、很新颖。引用尼采的话,也很恰当。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善良人也会作恶。
师:你说得很实在。关于我的这篇文章我待会还会提到。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我非常喜欢顾艳的《时光的信笺》。每次读她的文章我总是很感动,总觉得她的文字触到了我心底最柔软的一块。
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是不是以小见大?她总能从很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写起,最后总能引发出很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来。
师:你说得不错,可能还会有其他原因,我们待会请顾艳自己说。
看来这期班报给大家不少写作方面的启发。当然,这些文章也并不是无可挑剔的。能欣赏别人的优点是一种能力,同样如果能准确地指出别人的不足,也是一种能力。大家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不足?
生:我觉得王文欣的《渐》写得很好,立意深刻。但总觉得外婆说的那几句话好像有点不太符合人物的口吻:“真正的爱花,并不在乎她漂亮与否。我所喜欢的,却恰是这看她成长的过程。她最后长成什么样,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这不像是外婆说的,倒很像是一位智者说的。
师:你眼光不错。我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有跟你一样的感觉。这篇文章的构思、立意都很好,就是人物说的话不太符合人物的特征。王文欣,你同意吗?
王:同意。
师:佳作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往往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即使发表在班报上的文章也不会十全十美,也都存在着一些瑕疵,同学们课间不妨继续交流。
下面,我们请一些作者来谈谈他们的写作灵感。濮薇溪,你先谈。
濮:我写《顺其自然》,是因为有次去苏大东校区,看到老式的院墙上满是爬山虎,绿意盎然。回来就写了这篇文章。
师:这么说,你房间外的墙壁上并没有爬山虎?
濮:是的。(学生笑了)
师:大家不要笑。写文章允许合理的虚构,作家莫言说,即使写散文,也是允许合理的虚构,而且很多作家都是这么干的。下面,请顾艳谈谈你的写作灵感。你的这篇文章该不会也是虚构的吧?
顾:我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全是真实的。我确实是在整理抽屉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信封,里面放着我的第一根白头发,那根白发大概是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放进去的。暑假里我偶然的一次发现了这个信封,当时很感动,就写了这篇文章。
师:其实,我们写的每篇文章里都有一个独特的自己。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就会有怎样的文章。顾艳在她小学四五年级时发现了第一根白头发,然后装在信封里收藏起来,而七八年后又突然发现了这个信封,这该是冥冥中的一种安排吧。顾艳从中感悟到——“原来时间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它教你遗忘,却又在某个不知名的点让你想起。”我们反过来想,如果顾艳发现了第一根白头发时随手就丢了,大概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吧。
写作的灵感,不仅来自生活体悟,还来自阅读思考。我来谈谈我写《就怕怀叔跪》的体会吧。暑假里我读的最多的是尼采,他的书上留下我很多的圈划痕迹。暑假里我还每天晚上看电视连续剧《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里有很丰富的内容。当看到善良的怀叔为了家族利益,跪下来求汪文静嫁给余松年的时候,我的心很痛,我想起尼采书里的一句话:“万事万物皆受善良人的欺骗和蒙蔽。……不论谤世者能干出什么坏事,善良人的危害都是最严重的。”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因此,只要善于思考,即使最常见的事物、最平凡的情景、最普通的镜头,你也会有独特的感悟。反之,即使最动人的一幕,你也不能把它捕捉、定格下来。这份班报上有一篇文章就是对我们身边常见事物的感悟,是哪一篇?
生:乔思扬的《近处的树,远处的心》。
师:请你简要概括一下这篇文章。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幅情景,一是校园里一棵碗口大的松树被强风刮倒,二是暑假里去莫干山旅游,看到深山老林里有一大块荒地,有好多凹陷下去的坑,导游介绍原先这里的百年古树都被移植到城里去了。文章的主旨是:“当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行施加给那些无辜的生物时,聪明反而变成了愚蠢。”
师:乔思扬很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学校大门西侧的那棵松树前些天倒了,你们可有谁观察过?
生:我看过。
师:看它倒了,你可曾产生什么感想?
生:我当时心里想,倒就倒了呗。
师:呵呵。你倒是很真诚。你有没有上前仔细去观察一下?
生:没有。
师:那次,我发现松树倒了后有些吃惊,就近前去观察。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情景,这棵松树虽然被移植到我们学校也有好几年了,但它的根须依然是短突突的,并没有伸展开去。而且,尽管树身周围还有四根铁柱子撑着,但支架还是随同树身倒下了。我当时心里挺复杂的,你猜猜我当时想了些什么?
生:树就像人一样,即便离开了故土,依然割舍不下那份对故园的思念。
生:你可能会想,这棵树应该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如果它一味地依恋故土、不懂得改变,只会白白地搭上自己的性命。
生:我想起一篇文章《牡丹的拒绝》,松树的死亡其实也是一种拒绝,是用生命作代价的拒绝。它虽然被移植到城里,但它始终惦念着家乡。尽管这里的风很柔和,尽管这里的雨露很充沛,但它始终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它默默地忍受着坚持着,然后在一个风雨之夜,借助一次强风完成了生命的回归,以壮烈的死亡彰显了松树的风骨。(掌声)
师:说得多有诗意、多么深刻!我也情不自禁为你鼓掌了。
同学们,你们看,小小的“松树事件”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思考。说实话,我当时还没有你们想得这么多、这么深。但是,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很巧的是,乔思扬据此写了一篇文章。当然,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松树事件”还大有文章可做。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生活的思考和省察。喜欢写作的人,可以在文字世界里让自己再活一次。期待同学们能更为自觉地思考生活、省察人生。
【教学反思】
班报交流课是我平常上得较多的一种作文课型。我的班级每周出一份班报,稿件从学生随笔中挑选。于是,几乎每周我都要组织班报交流。
这种课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读者品析、作者讲述和选点提升。本堂课基本体现了这一课型结构:先让学生谈写作方面获得的启示,并指出某些文章存在的不足;接着由作者本人讲述写作体会;最后就其中一篇写“松树事件”的习作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碰撞交流,进行多角度立意的有效提升。
学生一般在班报交流课的前一天会拿到班报,并在上课前完成三项任务:(1)找出特别喜欢的文章或语句,谈谈喜欢的理由;(2)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以便课上与作者商榷;(3)找到能触动写作灵感的部分,并在原作的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构思。简言之,就是找美点、缺点和生发点。
写作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源于自悟。课上“读者品析”环节,学生交流各自所发现的美点、缺点,必然经历了用心体悟、细细玩索的过程。自悟所得,属于直觉式体验,也许不够深刻,但更容易为悟者本人所接受、所力行。“会写文章的人往往很会想象”、“她总能从很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写起,最后总能引发出很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来”,类似的发现,因是自我体悟所得而弥足珍贵。
班报上的文章,是班上同学的近期优秀习作,略高于本班的作文平均水平,既可作为范例供研讨之用,又不致于因曲调过高而使大部分学生难以望其项背。“作者讲述”这一环节,通过写作过程的还原,让学生对写作规律有更为真切的了解。这堂课安排了三位作者来讲述各自的写作构思,濮薇溪和顾艳两人的讲述,各不相同,前者构思借助于虚构,而后者则为写实,两者迥异,构成张力。当然,请这两位同学来谈她们的写作灵感,是我的精心安排,因为我在课前了解到她们的写作灵感会构成冲突,更利于学生对写作规律的认知。尽管这两篇记叙文一虚一实,构思各异,但都是受现实生活的触动而写。现实生活固然可以成为写作的触发点,但写作的动力还应来自阅读思考。恰好这期班报上有我的一篇文章《就怕怀叔跪》,于是,我在两人发言的基础上补充:“写作的灵感,不仅来自生活体悟,还来自阅读思考。”至此,通过三位作者的现身说法,学生对写作灵感的捕捉有了较为真切、全面的了解。
如果班报交流课仅仅止于品析鉴赏和写作经验的分享,就容易使课堂结构松散,中心模糊,以致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班报交流课应依据本期班报文章的特点,精心选点,重锤敲击,力求“一课一得”。比如,这堂课就围绕乔思扬《近处的树,远处的心》一文,要求学生就“松树事件”重新立意,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本课的课题“在文字的世界里再活一次”,也集中体现了我这堂课的目标追求。美国作家纳塔莉在《再活一次》中写道:“作家有两条命。他们平时过着寻常的日子。在蔬果杂货店里、过马路和早上更衣准备上班时,手脚都不比别人慢。然而作家还有受过训练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乔思扬所写的“松树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很多同学视而不见,他们已关闭了对周围世界的感应器。因此,我这堂课的最终着力点放在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上。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一目标应该基本实现了。
这堂课体现出互动、共生的特点。品评同学习作,大家积极主动、众说纷纭,有时甚至形成争辩。“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一旦思维发生碰撞,智慧的火星就会四处迸溅。而这样的交流,不但能催发习作评价者的写作认知与写作体验,而且能引导写作者本人对习作进行再度思考和重新认识。在学生的发言中,我相机引导,适时点拨,使课堂处于不断生成的开放状态。
当然,这堂课还留有一些遗憾。这堂课的训练指向可以更集中些。“松树事件”虽然掀起了学生的思维风暴,但由于课堂时间所剩无几,所以就点到即止,未能把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如果能腾出更多时间,聚焦“松树事件”,进行立意的专项训练,结合片段写作,那么学生的收获应该会更多一些。
说明:根据两个班的上课情况,综合整理适度加工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1:48 , Processed in 0.1508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