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童被指不适合创作长篇:拖沓、韵味稀薄、让人失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7 02: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童被指不适合创作长篇:拖沓、韵味稀薄、让人失望
2014年05月05日
来源:文学报 作者:遆存磊

这样看来,苏童的诗学与其遭遇的“瓶颈”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小说家的不满足或曰进取大致如是。(《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苏童、王宏图/著,漓江出版社2014年2月版)



说苏童的小说带着湿润柔腻的婉曲气息,想来熟悉当代文学的人多半会认可,而用“南方的诗学”来论述其作品,也有着一种不乏“模糊”的确切。苏童自撰的创作谈并不太多,《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以对话的形式提供了这位小说家比较完整的创作历程及美学观念,显然于认知苏童是大有裨益的。
短篇小说《南方的堕落》中曾写道,“南方是一种腐败而充满魅力的存在”,虽不能尽数概括苏童对南方气质的看法,但仍是他对南方的一种特异认识。而奇特的是,苏童自言从来不认为对南方的记忆是愉快的,而是对它怀有敌意,“选择的是一种冷酷的几乎像复仇者一样的回忆姿态”。此种回忆的姿态连接着其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生命充满了痛苦,快乐和幸福在生命中不是常量,而痛苦是常量,我倾向于苦难是人生的标签这种观点”。苏童生活的时代已然没有类似于《红楼梦》中颓败的大家族了,自然他出生与成长的家庭也非如此,那其作品中的颓败感或忧郁气质,事实上是苏童自己释放而出的。所处地域的环境浸染,与生而来的气质与后天形成的人生观,及小说家的想象天赋,构成了他的“南方的诗学”。
苏童是一位有天赋、具灵性的小说家,高超的“调色”手段在他那里浑然天成,毫不费力,不过困境亦随之而来,苏童意欲投向对现实的关注,是一种自发的突破与转型,但不断遭遇“硬扭”的不适感。

这是一种艺术天赋与实际创作间的冲突,纠结而无奈。事实上,苏童的文学直觉是少见的,而这种感觉是意象式、“色块”式的,更适用于短篇小说,而非长篇。我们看苏童的短篇,大多都闪着光泽,精炼而充溢才情,实在很好,而读其长篇小说,时时有拖沓之感,那种艺术灵性的韵味愈往后面读愈加稀薄,让人好不失望。这源于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在结构、节奏、叙事方式上的大不同,苏童的才情在于前者,而非后者。苏童写短篇是艺术的享受,从容而优雅,但写长篇就难说得紧。而他每隔三四年拿出一部长篇来,不知有多少心理的煎熬?《黄雀记》是最新的一部,看得出,苏童在努力平衡自己的创作才能与现实书写之间的“跷跷板”,也的确改进了不少,部分恢复了原有的优势。不过出现的问题还是“老”的,即感性的、意象式的艺术手法放置于长篇小说中,总是产生不适感,故事难以推进,即使有进展亦非自然而然行进的,有被作家硬性安排之感,现实的生活在书中时时出现非真实、非逻辑的细节,这是艺术手法与文本形式的矛盾。
这样看来,苏童的诗学与其遭遇的“瓶颈”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小说家的不满足或曰进取大致如是。自然,作家谋求转型、突破自我是一件好事,不过艺术实践也要建立在自己天赋的才情之上,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扭弯与不适。唯望苏童的创作实践,能够找到绝佳的平衡点,散发出独特的南方诗学韵味来。
(《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苏童、王宏图/著,漓江出版社2014年2月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21:24 , Processed in 0.4968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