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

[复制链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0:58: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人发展的又一驱动力
王志江
  北京丰台二中校长王志江,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设立班级图书柜,组建教师读书会,创办校园阅读节,把学校建设成为“爱阅读”的学习型校园。
  天地之间,只有人类会阅读,但是,阅读却不是人的先天本能,它需要后天培养,所以,优秀的老师总会把培养阅读习惯放在首要位置。人之为人,显然不同于沙砾、草木,但是,他到底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人”,就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儿了。一般说来,精神上总是感到不安和痛苦的人,多数都热爱阅读。
  也许,唯有圣人才是生而痛苦的,芸芸众生唯有通过阅读经典才有可能成为幸运的“痛苦的人”。这种痛苦其实就是生命自身始终对于自己的灵魂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和觉悟,并总是渴望依于自己的内在良知的召唤去践行。
  皮亚杰说:“如果我们看一下每本教育史的目录,不可避免地会看到另一件事情:在教育学领域内,很多革新家都不是职业的教育工作者。夸美纽斯创办和管理过许多学校,但他所受的训练是神学和哲学;卢梭从未上过课,虽然他也许有孩子,但据我们所知,他自己从未教育过他的孩子;福禄培尔是幼儿园的创始人和感知教育的拥护者,但他是一位化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这真是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反讽!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理解为知识的传递,那么,友善的“反讽”势必变为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教育若想彻底改变这种尴尬,就必须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智慧。教育的核心和焦点永远不是知识,而是人。人不是容器,所以追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应该关注的是知识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被重新创造出来,或者说,那些观念和思想可以在怎样的条件下得以精彩地重新诞生。人不是物,所以,教育关注的是孩子们道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精神生命的充盈与丰富。
  这样的教育怎能离开心理学和哲学呢?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心理学和哲学,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哲学逼迫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思考那些最本源的问题:不是学习什么知识,而是这种学习何以可能。不是主观与客观的世俗化的对立统一,而是由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绽出一个怎样意义的世界。不是活着,而是活着的意义。不是如何将三居室变成别墅,而是在无家可归的流浪中得以聆听自己内在良知的召唤,召唤到自己生命的本真!而跟其他任何伟大的科学一样,真正伟大的心理学总是跟哲学纠缠不清,不过,这种纠缠正是心理学的骄傲所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示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去教育儿童,而是如何让自己的人格获得健康的发展,教育的成效不是仅仅看我们有意识地做了什么,而恰恰是我们在无意识中的言行对于儿童的影响。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提示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多么精妙复杂而又如此漫长,任何简单粗暴的直接灌输无疑是一种最野蛮的屠戮。而维果斯基则提示我们,教学设计应聚焦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以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怀特海告诉我们,所有课程及教育活动的安排都需要遵循“整体浪漫——局部精确——综合”的节奏。柯尔伯格告诉我们,儿童的道德人格发展是唤醒儿童的道德心从“前习俗”到“习俗”、再到“后习俗”的不断超拔与跃迁……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基础上的教育学是极其复杂的,正是这种复杂性使教师可以拥有跟医生、科学家、律师、工程师等一样受人尊敬的专业地位,否则,教育学势必异化成考试学,甚至是扼杀儿童天性的最隐蔽、最邪恶的帮凶!
  不过,归根结底的问题无非是:“我”,怎么做?阅读经典书籍,开发卓越课程,丰盈师生灵魂,舍此,岂有他途?!我们学校每周固定的读书会至少有6个,而经典已经成为我们的粮食和空气。
  推荐书目
  1.《儿童心理学》 [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  吴福元译 商务印书馆
  2.《思维与语言》[俄]列夫·维果茨基著 李维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3.《道德教育的哲学》 [美]柯尔伯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4.《存在与时间》 [德]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牟宗三文集》 牟宗三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2 00:51 , Processed in 0.1680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