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届(2012)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盛典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5:36:05 | 只看该作者
刘亮程:作家的心灵应该更慢
《在新疆》获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
文学报张滢莹

《在新疆》是作家刘亮程关于新疆的又一部散文作品。在十多年时间里,刘亮程在穿插写作小说《虚土》和《凿空》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在新疆》的创作素材。作品沿袭《一个人的村庄》的风格,文字淡雅、质朴,多对身边的人、物、事,以他惯有的素淡明澈的语言进行抒写和描绘,以恬淡闲适的口吻,描述属于新疆人生活常态的点点滴滴。
    
“我从来没有猎奇过新疆”
 记者:在当下的写作中,有一些作家与地域的关系特别密切,您是其中之一。在多年创作中,您与新疆的关系已经经由各种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呈现,其中《一个人的村庄》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写新疆的作品中很难超越的高峰,又是什么让您在这样的写作巅峰后,仍能一直持续对于新疆地域文化的书写呢?
 刘亮程:我生活在新疆,一个远离海洋的地方,这里干燥空旷、少雨多风,什么东西都长得慢,我的写作更慢,《在新疆》这部散文集,断断续续写了十年。十年可以收割十茬麦子,可以长成一棵树,甚至长老一代人,但却不一定能写好一部书。一部书有自己的生长期。尤其一部散文书,她是有年轮的。心灵的年轮印在文字里。那可是一年都不能少,少一年都长不成。
《在新疆》之前,我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花了十年时间。其实,《一个人的村庄》已经完成了我的散文写作。我用一本书就完成了自己。完成得如此完美。就像我在书里写的“早早干完一辈子的活,回在家里”。我从来没想过再写一部书去超越她。我超越自己干什么。
《一个人的村庄》之后,我闲了一些年,我在书里塑造的那个闲人,是我自己。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闲人。闲了又生事。写了两部有故事的书,一个《虚土》,一个《凿空》。《在新疆》是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写成的。东一篇西一篇,不像《一个人的村庄》那样集中。我已经从村里出来了,开始在新疆行走,仍然是游手好闲地走,没正经事,全是闲散文字。可是,走着走着我发现,我跟新疆这个地方相遇了。
《在新疆》 是我跟新疆的一场相遇。
我以前很少谈新疆。新疆是我的家乡,对我而言,她就像空气一样、像阳光和雨水一样,你怎么去谈它?那种对家乡的情感,远非一个爱可以表达,它更丰富更复杂,百感交集,悲欣交集。《一个人的村庄》写的是我家乡的小村庄,从文学意义上说,这个小村庄也许更大。从自己童年的小村庄,写到整个新疆,家乡随着年龄在变大、扩张,但再大也不会大过新疆。《在新疆》依旧是一个人的新疆。
记者:一位作家对于故乡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在写作中既有对于土地的具有共同性的情感,又杂糅着作家强烈的个人意志,而使故乡在其笔墨下呈现出私人化的色彩和特质。对您而言,这片土地究竟意味着什么?
 刘亮程:在新疆生活跟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生活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什么区别。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新疆就是一个远处的生活,但对新疆人来说,她就是家乡。对一个作家来说,在任何地方生活写作都一样,一个作家不需要有那么大的一块地域,那么悠久的厚重的文化来成就自己的文学,那样太浪费了,即使完成一部传世之作,也不需要动用那么多的人文资源吧。在一个小地方生活很多年,思考很多年,独自想一些事情,感悟一些道理,把一些小事情想大,大事情想小,完成一部东西,一个作家的使命就此完成了。每个作家都完成着他感知和想象内的那点东西。
 我是新疆人,在新疆出生、长大,这么多年未曾离开。新疆是我的家乡,家乡无传奇。我没有在我的家乡看到人们想象的那个新疆,那个被遥远化,被魔幻化,甚至被妖魔化的新疆。至少我个人的生活,我认为是平常的,我从来没有书写过新疆的传奇。我从来没有猎奇过新疆,因为新疆的一切事物我都视若平常,我看着它们看了半个世纪,在我眼中这里就是一个我生活的新疆。
  
“所写的只是人间某个角落的生活”
 记者:许多人说,不了解新疆,首先因为不了解新疆的语言。这也是许多作家到过新疆,只能书写个人化的感受,却无法为文化共性留存记录的原因。但对您而言,这似乎并未形成任何障碍。在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体系间,您是怎样达到彼此理解和融通的?
 刘亮程:写《在新疆》之前,我写一组散文《库车行》(书中 《半路上的库车》)。我本来是走南疆,走到库车走不动了,龟兹河滩大巴扎的万头毛驴和驴车留住了我。我在库车待了一段时间。后来每年去好几次。我和当地维吾尔族人在一块聊天,彻夜喝酒。前半夜我不懂维语,后半夜我说的全是维语。第二天早晨又全忘了。那样的生活要一直延续下去,我完全可以听懂他们说话。但听懂仅仅是一个方面,仅仅懂得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够的。更多的生活是可以看懂的,或者靠鼻子也可以嗅懂,甚至我是一个瞎子的话靠听觉触觉我也能懂。生活不只有语言交流一条路径。我刚开始在库车游走时,随行带着一个翻译。后来我一个人在那里走。我觉得不需要翻译了。碰到一位老大爷,我走到他身边,递支烟,我对他笑笑,他对我笑笑。不用说什么话,就像坐在自己的老父亲身边,他的今生今世全在我的脑海中。他布满皱纹的脸,那样的苦笑,那样的眼神看你,你会觉得已经一起生活了多少多少年了。没有一点是你不懂的,他和你全无隔膜。另一个民族的生活,它和你父辈的生活,兄弟姐妹的生活以及村里人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我写的只是人间某个角落的生活,没有民族之分。我曾说过一句大话,即使我离开人间100年再回来,我依然能懂得大地上的事情。我能看懂春种秋收,看懂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懂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时的库车老城,就像我离开几百年又回去的一个地方,那种陌生的熟悉,或者熟悉的陌生,我一下就看懂了。后来我以库车为背景写了《凿空》。
 我在新疆出生长大。写《一个人的村庄》时我没有提及新疆,我认为文学是超越地域、民族和文化的。但写《在新疆》时,我有了一个新疆人的感觉,新疆给我的东西太多:长相、口音、眼光、走路架势和语言方式,等等。我在区文联上班那会儿,经常有人推开办公室门,用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向我打听某个人或某件事,我大概能听明白,但只能用汉语回答,他们听我说汉语,就笑了,他们把我当成本民族的人了。的确,我长得既像维吾尔人,又像哈萨克人和蒙古人,还有点像回族人。我不知道自己为啥长成这样了,是风吹的,还是太阳晒的,或者是这里的饮食、空气、气味让我变成了这样?这个地方在不知不觉中让我的文字和生命都充满了她的气息。
 对一个作家,气候有时候起作用。新疆干燥。我的文字就有一种干燥的气质。大家到新疆来,都喜欢带点干货回去。葡萄干、杏干、巴旦木。新疆文学也是干货。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的灵魂是干燥的,干燥的灵魂是好的。”我的思维和语言肯定受新疆气候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作家的语言方式和看事物的眼光,甚至连长相都变成这个样子。
  
“文学是讲感情的艺术”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新疆的许多特质都具有拟人化的气质,比如这里的风更像是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人物,你和它彼此相识、相熟,风所能表达的意味在您笔下可以替代许多言语无法阐述的感受。不知您是如何看的?
 刘亮程:新疆是一个多风的地方,我的文字中经常描写到风。我认识风,能听懂风声。知道风从哪儿刮起,在哪儿停住。我知道这里一年刮几场西风,东风下雨还是西风下雨。我喜欢把一些故事放在风中去讲述。风是动的,风在描述,风在呈现,风在传诵。人若听懂风声,就听懂了大地上的所有声音。文学的听懂是一种心悟,一种内心感受,是我和风之间的心照不宣。风声中有大地上的所有声音。
 记者:相比较于相对而言具象的事物,《在新疆》中所展现的更是在时间轴上的缓缓铺陈。相对于都市人匆忙、割裂的时间观念,新疆似乎更能接受时间上的挥霍,或者说能让人们以缓慢的姿态来体味人生。这一特质对您的写作似乎也有影响,这种舒缓、任生活自然流淌的态度似乎在您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刘亮程:相对内地,新疆时间是一种慢时间,旧时间。你们天亮劳作了我们还在做梦。一种跟在内地时间后面的时间。作家的心灵应该更慢。慢是我们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细嚼慢咽、慢条斯理、慢慢体味,漫长等候。慢是仔细,是认真,是抚摸和注视。在慢下来的心灵里,生命看见它自己。
 有评论家写过一篇非常好的论文《刘亮程的时间》,把我的文学时间细分为“黄沙梁时间”“虚土时间”和“新疆时间”。在一种只有上午下午,白天黑夜的农耕时间里。农耕时间是大块的,缓慢悠长,没被分割破碎,适合万物生长,适合地老天荒地想事情。当时间被切割成分秒,它自然就紧张变快了。喜欢那个浑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多少年的时间。我只是在这样的时间里挖了一个坑,横了一根木头,让一往无前的时间在这里绊了一跤,一切就不一样了,成为“刘亮程的时间”。
 记者:对于许多人而言,新疆是一片广袤而陌生的地方,即使有着丰富物产和许多流传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伟大文学作品,由于语言不同和文化流传体系的不同,他们的故事在其他许多地方少为人知。而在您的作品中,似乎能够看到您有意识地在进行着一种沟通,这种自觉性来源于何处?
 刘亮程:我曾经倡议,我们中国的汉语读者多关注一下边疆少数民族作家的写作,我们不要把眼睛只盯上欧美、拉美那些国家的文学。其实在新疆肯定有同样的有价值的文学,她是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民族文学,是另一种语言的另一种思维,我们需要关注。不妨读点新疆作家的东西。我一直在读,只要是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东西我都读。我生活在新疆,用汉语写作。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作家他们用维吾尔语、用哈语、用蒙语在写作。写作本身是一种秘密。我们需要知道别人的心灵秘密,我们需要知道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同一种生活的作家们在想什么。当我用我的一本书呈现出我的新疆生活的时候,我非常希望知道一个维吾尔语作家呈现了怎么样的一种新疆生活?当我写到了有关新疆的一个事件、一段生活的时候,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是怎样表达它们的?我们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看见。这几种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每一种语言都在表述同一个地方,但是表述的事物肯定千差万别。所以写作的秘密真的是这样,作家从事的就是这样一种通过文学来显露心灵秘密的职业,通过文学来做沟通。我在新疆也谈过,假如汉语和维吾尔语都不相互阅读了,那么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
 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心灵沟通术。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沟通后门。当我们用其他的形式不能保持正常沟通的时候,那么文学这种沟通就变成了最后的,因为在文学中作家呈现的是人,文学是一种讲感情的艺术,我们讲政治讲不通,讲国家法制讲不通,讲各种民族民间团体的约定讲不通的时候,那么咱们就讲感情,坐到一个毯子上讲感情,这就是文学。大家都回到人这个地位,把民族放下,把宗教放下,把文化放下,把政治观念放下,坐到一块讲人的感情,最后是可以讲通的,文学恰恰讲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各民族之间相互的文学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2013-5-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7:20 , Processed in 0.1110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