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8

2008年12月18日在三汊镇小进行小学习作教学现状调研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0 13: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2月18日在三汊镇小进行小学习作教学现状调研札记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一、调研活动背景介绍
     1、此前,该校曾积极申报习作教学研究的相关课题,并邀请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来校作习作教学专题讲座。学校领导和语文教研组教师群体对开展习作课题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但其间较长一段时间对该校习作教学课题研究情况缺少了解,互动较少。

    2、学期之初,由我室下发的《教研活动计划》中明确标明了“到三汊等四个乡镇进行小语教学现状调研”的工作项目。经与学区教研员面商,决定将调研活动的“选样”放在镇小。

    二、调研活动方式
    1、事先不通知,直接到校,收齐该校3-6年级所有学生课堂作文本,逐一浏览,随作读札,形成写实性的质性调研文本。(原件存该校教学档案,携复印件回室,上传公益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教研员工作论坛”子栏中。言责自负,不代表单位和集体。)

   2、与学校部分教师面谈,了解习作教学的实况。

    3、收集相应的习作教学研究实物资料(如校刊)等。

    4、临近期末,老师们都很忙,未打扰老师,也不必学校领导作陪,有一处地方看作业本即可。

   三、三汊中心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观察
    1、浏览了三年级两个班共91位同学《作文本》。

    2、三年级本学期(至12月18日)共写课堂作文7篇,例徐寒同学文题分别为《我的课余生活》、《我的爸爸》、《秋天的图画》、《观察日记一则》、《游解放公园》、《狼的影子》。
丁逸轩同学文题分别为《学骑车》、《我的哥哥》、《多彩的秋天》、《观察日记》、《中秋节吃月饼》、《董永公园的景色》、《兔子和狗》。

    3、三年级作文批改情况:
    ——总体印象:老师的批改细致认真,每一篇习作均有眉批、尾批,错字作订正,病句有修改。
    细节例举:①三(1)班丁逸轩小朋友《学骑车》一文大部分句子后都忘了加标点,老师用红笔一一补上;
    ②胡思敏同学《我和爷爷在公园玩》一文由老师红笔整段修改的字数有40余字,尾批有30字,总书写量几乎等同于学生习作字数。
    ③陈赞同学《聪明的小猫》一文文末似乎有“未完成感”,老师用红笔为其补足。(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往往由老师删补续写的部分占到学生习作总字数的几分之一。)

    ——与三年级教师讨论几个作文批改方式问题:
    ①作为语文教师同行,我非常感佩三汊镇小同行们批改作文时的认真态度。
    明确地讲:这种细致认真的态度与城区某些同行相比,是明显要超出许多的。
    我想到一个问题,即如何让老师在习作批改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效果最大化”的问题。一是可否每学期由校教导处指定专人从老师的批改中抄录精彩的评点文字,辑印成一份8开小报,分赠学生家长,留存于校内业务档案,或者参加这次市教育局“孝感教育科研网”的“习作评点”征文;二是可以将班内或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作文交叉发放,让学生看到更多的评点指导文字,从而实现评点效果的“最大化”。
    ②习作尾批的针地性,还可以再强些,表述语言可以再童趣化、个性化一些,以增强评点指导效果。
    类似于“内容丰富”、“层次清楚”、“生动、流畅”……之类的“老生常谈”式的评点用语这次作文也这么批,那次作文也这么批,张同学本上这么写,李同学本上又这么批。久之,其传播效果和引动学生“想一想”的作用就“钝化”了。
    能否在“评语该如何写?”上再琢磨琢磨,使这件工作不光有苦累,有枯燥,还生出趣味和兴致,乃至于成为一种化于无形的教师自身的“练笔”,一种不为“应付”“检查”,自寻其趣的一种愉快工作呢?

    4、三点建议:
    其一,据闻学校近年着力推动汉字书写教育,且已开展过相应的一些活动。但从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来看,实效尚不明显。(这也就是我不认同《教师之友网》“信息速递”栏版主称“三汊镇小书法教育已成学校特色”表达的依据。)
    此处仍重复一年前在该校一次《书法教育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
    “汉字书写教育要取得实效,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校长的重视和推动;二是语文教师乃至各科教师汉字书写水平都过关,最好还有一二位教师长于书写指导工作;三是有机地融入日常书写(作业等等),且从低年级起步,作连续不断的数年的努力,才有可能见实效。”
    时隔一年,我的基本观点没有变化,且已被实践和时间证明是言之得当、中肯切要的。

    其二,可否将下列几位同学的作文再作筛选,优中拔萃,略作修改润饰,附上新的点评,尽快上传《教师之友网》“习作评点”子栏。
    ——3(2)班  刘武峰《观察日记一则》(猫)。
    ——3(2)班  徐  寒《我的爸爸》。
    ——3(2)班  张  娟《网上过年》。(询问一下作者)
    ——3(2)班  张丁雄《捕蝉》。
    ——3(1)班  万静威《金鱼》。
    ——3(1)班  周  阳《放鞭炮》。
    ——3(1)班  邓  雨《中秋节》。
   
    其三,从三年级这91本学生《作文本》看,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差距较大,既有像3(2)班章敏同学这样字写得极为工整美观的同学,也有直到三年级,字的基本结构仍站不稳,字迹潦乱的。
    建议在进行汉字书写教育时,重点培养像章敏这样的同学,使其成为“书写能手”,起“示范带动”作用。作为《语文报》的编委,我建议将章敏同学的这本《作文本》挂号寄给山西《语文报/书法版》责编梁朱杏先生,荐其为该报抄文。也应该重点个别帮扶训练,类似于章警智、祝世康、胡思敏、毛洋这样的同学,给些个别指导和训练。

    四、三汊中心小学4-6年级习作教学调研札记
    1、四年级两个班习作批改的细致程度逊于三年级;
    这是一种直感的印象,请两位老师谅解我出于善意、忠于现场真实感受而写下的“直话”。
    我的调研,是纯业务性的,与行政管理方式的“检查”是不同的。

    2、建议经老师作必要的修改润饰后上传《教师之友网》“习作评点”栏目的文章有:
    ——四年级周雨《小狗》。4(1)班宋冰玉《小狗》。
    ——五年级邹家琪《被批评》。刘青《爸爸我想对您说》。
        胡源《父亲的爱》(很有生活气息的感性习作)。王静《葱》。
    ——五年级有几位同学的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挺好。例如徐强波《按摩器》、屠浩《变形金钢》、陈佳雨、黄燕的《文具盒》。周秋玉《电饭锅》。中小学作文教学是前后相续的,各类文体的起步(包括议论文、诗歌……)都在小学阶段,老师的衡文眼光,“指导意识”、“指导方法”都有再提升一步的必要。
——六年级黄岸然《吃蜂蛋》,李瑶《20年后的房子》。陈宏坤《20年后聚会》。程淑琴《童年趣事》。李班《20年后的学校》。张榜《20年后的机器》。李莹《20年后的新型教室》。寇瑶《教师节》。李娜《爱“偷吃”的小妹》。刘娟《我的小妹》。刘梦欣《我的“老同桌”》。
    老师们可在此篇目中再作筛选。上传数量不必多,要有“示范”和“交流”的价值才好。

    3、就若干细节性问题与指导教师同行的研讨。
     ----4(1)班老师在为黄万里同学《洛阳龙门石窟》一文作尾批时写:“作文目的明确,表达清楚。但文章没分段,望改正。”
    ●研讨:从文章内容看,显系由现成材料改成的“导游词”,超越了一般九岁儿童的认知水平,没能分段并不奇怪。
    可否直接由老师用划双竖线“‖”的方式代其切分小段。甚而至于再用简要的文字说一说为何要如此分段,方为“搔到痒处”。

    ——4(1)班老师将姚婉晴同学的一篇习作标题《我喜欢外婆家的小花猫》中的定语部分全部圈去,只留下了《小花猫》仨字儿。
    ●研讨:管季超以为,这处修改是大可不必的。“我喜欢外婆家的”这几个字完全可以不删,“喜欢”言其情感,“外婆家的”言小狗在哪里。未尝不可!
    文章标题当然一般都强调要“简洁”,字数少则易简洁,但并非不能“反其道而行”,以长而适度、饶有趣味的文题体现文章个性。
    我十一年来一直呼吁从抓教师自身读写能力提高入手来改进语文教学,连续策划组织了四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赛》,就是着眼于教师的长远发展,“急功”用“慢火”。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姚婉晴同学此文并无依傍的话,老师的思路完全可以“调个频道”,只夸赞,不挑“问题”,鼓舞孩子们习作的热情。

    ——在年级班李梦蝶同学的作文本上,我发现老师的批语全都是一个“模子”刻的,头一、二句都是“你的作文(以下用一二句话简述学生作文内容),有进步,希望×××××!”一连数篇都如此。猛一看,篇篇皆附朱批;细一审,实如弃之可矣的套语。
    这样的批语,老师写来乏味,学生看到会有多少启发呢?无功即过呵。
    我很理解一线教师工作压力之重,事务之纷繁琐细。但,说一说“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似也有益。
“虽不能至”,向往一下也好呵!
    如果在开展纯业务活动时,只能夸赞,不能商榷,“教研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功能又在哪里呢?!

    ——在刘佳立、周沪军等同学的作文本上,老师都批上了“你的××××,(或肯定或批评),望多看课外书,××××(或‘使作文有更大进步’,或‘提高语文素养’”。
    ●研讨:“多看课外书”一语肯定是正确的导向,是内行的指点。但试问,学生常用字写错,汉字书写东倒西歪,语句不顺,并非完全是读少了课外书的缘故啊。
    咱们老师,可否在完成“课本”教授任务,在最最基本的“双基”训练上再多下些工夫?可否在作文批改的针对性上再多花些心思来研究?在老师自身的读写经验积累上再“恶补”一下。

    ——恕我直言,看完了3-6年级学生作文之后,我有这样一个印象: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书写习惯(乃至于极少数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并未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反倒觉得四、五、六年级学生作文中字迹清爽的并不太多,有些意料之外。
    如果我的这个印象大体没有失误的话,请老师们思考一下原因何在。
    仍如三年级一样,建议老师们在汉字书写习惯上,给学生一些“因人制宜”的“个别性指导”。例如五年级一班胡边威、二班周祥、周钱等同学,就很需要老师们给以“手把手”的汉字书写规范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书写习惯。“养成教育”是由无数个细节性的习惯(规范)组成的,而且需要分门别类落实到实处,久久为功,才有可能大面积见到实效,不流于空泛的口号或“群众运动”式的一场热闹。

    ——发现一个细节:6(1)班老师的作文尾批差不多全为3到4排红字,是力求言简意明吗?是行文习惯而造成的巧合?还是为了“受检”时聊备一格,聊胜于无吗?难以判断。(并非批评,只是作为一个“发现”、一种不一定准确的推测告诉给批改者本人)
    作为同行,我觉得,对评语字数该写多少是不能、也无法作出具体的量(字数)的规定的。总的原则是否可为“当长则长,可短即短。长可如跳板,短则如寸丁。偶而一篇划出佳词妙句,打上一个高分,不硬凑评语,也无妨。”一切从“实战”出发,怀着悉心指导之诚心,抱着老师辛苦一点点,学生受惠一辈子的责任感,个性化地完成好应尽之职分。
    当然,真如此实行,对“上级”“检查者”的眼光和判断力也是一种考验。

    ——6(2)班老师的眉批(腰批)给我较深的印象。
    眉批(腰批)和文末总批各有分工,配合使用,效果当然会好些。
   
    ——六年级的汉字书写仍有细致指导的必要。“教小学的人要想着教中学的人。”记不得是谁说的这句话了,我觉得这才是干教育的人应有的思维方式。为孩子的今天,也想着孩子的明天,从每一个细节上,尽力指点他们臻于完善。
    例如沈如佳、李德全、杨博林、余佳伦、丁子豪等小朋友的汉字书写很有必要在老师指导下个别“补功”。

    ——与学区董老师聊天时,获得一个灵感,记下来,供老师参考
    一线小语教师工作繁忙,女同志回家还要操持家务,似乎有心无力、无暇去思考“研究性”的课题。一提“教研”,似乎是教学之外,额外“搭(增加)”的一桩事儿。
    董老师和我的共识是:日常教学工作与微观性的研究性工作是如硬币之两面,如盐溶于水,不可分,不必分、可不分、最好不分的。

    今天在三汊镇小调研工作中,获得许多启发,试列如下题目,供老师们思考、讨论(不一定都有精力去作研究,但略略想想、谈谈,总不至于无益):
    ①汉字书写教育如何与学生日常性书写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以“写一手好字”为乐、为荣?
    目前我校书法教育虽有成效,但尚未获得质的习跃的原因何在?
    ②怎样既遵《标》据本,完成“统一”的教学任务,又结合到三汊本地的民风乡情和老师的教学个性与业务特长,让咱们的习作教学有一点点“一娘生九子,人人各有其面”的个性化发挥?
    ③学生习作(实物)是一种宝贵(!)的研究材料,我们可以从多方位、多学科视野切入,放入审视、分析的眼光,从中生发出连高校的专业教授也可能难以发现的研究话题。
    譬如:为什么在孩子们的想像图景中,“未来”的社会生活只有(!)游乐场,酒吧,高楼……
    这是否折射出孩子们对城市文明的一种幼稚的向往?还是当今社会图景的一种写实性的“伪想像”?
    为什么孩子们文章中缺少特别有生活情趣的细节性的述写(其实日常生活的常态是庸常、芜杂和变动不居的)?
    为什么相对而言,六年级孩子在写想象性文章时,似乎兴致更高,写得长又写得好些?
    我校写字教学时间如何真正收到实效?15分钟的写字课如何上好?外地有哪些经验可移植?
    等等,等等。
    其实,略一思考,便会有发现;有了发现,就有一种发现的乐趣,一种再深入一步探究的动力,一种寻找新的发现的向往。
    这样,平凡琐碎的日常教学就有可能变成一种“心在远方、日日探险”的不再庸常的生活了。

    五、管季超三汊镇小调研期间想到过但思而不深、思而不明的若干问题,也不揣浅陋,罗列于后,请一线教师朋友帮我一起思考:
    ——关于“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确实重要。“养成教育”的概念如何表述?有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分步分层因地因校因班制宜切实推进?如何既有“教管”力量的推动又有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共识之下的齐心齐力参与?如何防止“一阵风”、“形式主义”!能否将“养成教育”纳入学术性研究的范畴,注入更多的学术内涵?

    ——关于各类“检查”:
    无“检查”,管理似乎缺少抓手。多“检查”,基层学校是否疲于应付?检查什么?如何检查?检查之后是否有基于学理的后续分析和指导?

    ——关于校园的标语:
    每至一校,必见横七竖八扯的都是标语。文字内容不可谓不精要,不可谓理念新、方向明。但是否“标语一扯,面貌大变”,大可考量。标语是给上级领导看的吗?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领导比咱水平高,这些话都是领导常讲的,给学生看的么?不信你问一下,有几个孩子真看过,看懂了,记住了。

    ——关于校长的价值观:
    校长是“长”,这不错。但首先得有一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思维和价值观。“不唯上,不唯书,只求实。”(陈云同志语)亲近专业教研人员(不管是有“主任衔”的,还是一般“老师衔”),与之真诚地结成学术合作共同体。
    十一年来,管季超一直在苦苦寻找这样的好校长。真诚地期待借助“学区教研员”和“学校校长”这个桥梁,与老师们进行平等的、基于共同目标的、具体而微的合作,做一线教师的益友、诤友、挚友。
    对三汊学区新任教研员和年轻有为的周雄校长有这样的热切期待。
    一切,将由时间来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学术链接。。。。。。

我国拟推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书写  作者:吴晶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吴晶)学生提笔忘字、书写潦草的情况日趋严重。国家语委3日透露,我国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汉字书写仍应作为人们学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已对汉字书写提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已探索开展相关工作的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广泛欢迎。他们认为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有助于青少年书写规范优美汉字,提升文化底蕴。
  “我们不指望所有人成为书法家,但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的推广将使青少年具备基本技能,同时传承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王登峰说,“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将对各年级达到什么水平都提出原则性的要求。”
  他表示,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标准也在酝酿中。“此外,大学生口语交际和阅读写作能力都将按照标准得到提升。”
  据悉,我国将以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为起点,继续探索建立学生语文能力综合测评体系,以促进广大师生更加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

  

  ·有电脑了,还写啥汉字?汉字书写成教育新课题

  新华网长春11月6日电 近日,长春市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向记者反映,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表现出了对汉字书写的忽视,这迫使她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把加强汉字的书写能力作为新的课题来研究。 据了解,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很多人已经书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了,不但经常提笔忘字,更无法进行毛笔书法的写作。有专家认为,过于依赖微机、打字、短信的便利,将使汉字书写面临尴尬处境。
  (责任编辑 程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书写成了教育新课题
童声传媒 2007-11-07
近日,长春市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向记者反映,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表现出了对汉字书写的忽视,这迫使她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把加强汉字的书写能力作为新的课题来研究。
据了解,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很多人已经书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了,不但经常
提笔忘字,更无法进行毛笔书法的写作。有专家认为,过于依赖微机、打字、短信的便利,将使汉字书写面临尴尬处境。
有电脑了,还写啥汉字?
长春市某小学语文教师李艳最近向记者讲述了她遇到的一件尴尬事:李艳的一名学生因作业字迹潦草和错误百出而受到了她的批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面对老师的善意提醒,这名学生竟然满不在乎地说:“老师你太老土了,现在都用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字,谁还总用笔写汉字呀!以后我只要会用钢笔签出漂亮的名字就够用了。”教了十几年汉字,学生的一席话让李艳伤了心:难道自己多年来花费那么多心思研究的教学课题竟然没啥用了?
长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潇潇(化名)的母亲也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苦恼,她儿子的一篇不到500字的作文里,竟然出现了30多处文字和语法错误,例如他竟把“我看过这本书”写成“我有看过这本书”“很气愤”写成了“很气奋”。王潇潇的母亲说,孩子平时字写得不好,有时别人看起来都觉得费劲,但是电脑打字速度却很快。
事实上,汉字书写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据了解,在今年的吉林省高考评卷中,就发生了大量作文考卷因卷面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无法评阅而被评卷老师转交语文评卷顾问的情况。
据一些教师反映,近些年来,学生的书写水平普遍下降。汉字书写要求横平竖直,可现在一些学生的字要么写得歪歪扭扭,要么写得像蝌蚪,没有任何美感,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辨认都成问题。一些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随意涂改、勾画、打补丁,汉字书写的卷面很不干净。
电脑依赖症蔓延 年轻一代深陷书写危机
其实,不仅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低,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许多年轻人对电脑越来越依赖,汉字却越写越生疏。上海市今年进行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对部分城市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显示,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投票结果显示:“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数占45.2%;“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的占41.2%;“基本上没有忘”的仅占13.6%。这些被调查者大多是年轻人。
记者在长春市一所中学采访发现,很多学生都不重视汉字书写。“只要会写就行,现在是信息时代,会使用电脑就行,字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有时候一笔一画地写字还浪费时间”的心态在学生中比较普遍。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他们班50多名学生中,写得一手好字的很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练习书法,并以能写一手好字为荣,那时,全民练书法,临摹字帖,学习钢笔字是最热门的群众活动和文化科目。现在不同了,汉字书写越来越被轻视,大部分学生的字越写越差。他质疑: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难道要在这一代丢失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一代忽视了汉字书写?部分专家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电脑的智能输入干扰了识文解字。一些简易的输入方式,如智能输入法,只要敲打声母字就都出来了,一些人看到同音就觉得对了,以至于对字的印象模糊了;二是打印作业削弱了写字训练。年轻人书写能力的退化,还在于用手写字的训练机会比原来少了很多:在校的学生打印作业比例越来越大,而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大多处在无纸化办公的环境中,训练量小了,写字能力自然就退化了。三是兴趣培训忽视了书法训练。
有关专家还认为,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反思。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用投影课件替代。很难想像他们教的这些学生中,日后有人走上教师岗位,还会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板书,教导下一代写汉字的重要性。
提高书写水平是当务之急
电脑时代全民敲字,汉字书写是否必要?采访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基础,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没有必要。但更多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不能因为新的方式而放弃了汉字书写。
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汉字记录我们的语言,交流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的文化。用笔书写文字可以表达一种情感,是电脑无法替代的。而且汉字除了表达意思外,还有一种美感在里面。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表中,“书法”被列入必修课。作为中国人,更应该把写好汉字当成一份责任。他们指出,现代人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不拒绝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文化的熏陶。
目前,一些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文,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始,广东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将成为广东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上海的一些大公司新近在招聘大学生时,决定不接受电脑打印的自荐书和简历,而要求应聘者亲笔书写。而远在美国,华人学校招聘华文教师,应聘者呈送一幅汉字书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也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通力合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硬笔书法考级培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汉字书写?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为外交部机关硬笔书法比赛获奖者颁奖。

  近年来,一批专家学者强烈表示,汉字和汉语是中华民族应该首要保护的、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汉字都像一块活化石。汉字及其书法艺术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放弃汉字,或者失去了汉字,那就很可能彻底断绝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有一组来源不同的数字,可用以说明汉字书写问题的严重性——
  早些时候,上海进行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对北京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1500多人参加的投票结果显示:“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占45.2%;“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占41.2%;“基本上没有”仅占13.6%。被调查者大多是年轻人,足可看出现在年轻人对汉字的生疏程度。
汉字“书写危机”逼近中国
  电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在成为年轻一代新的书写工具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而学校书写教育薄弱,则是书写危机形成的关键因素。
  “书写危机”之说并非耸人听闻。汉字书写在中小学生的世界里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空前的颠覆。翻开一些学生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书写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有些学生的作文不得不常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在关键的中考或高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错别字频频出现。阅卷老师常常皱眉摇头,望字兴叹。他们承认,写出一手好字的考生,分数可能因此多出几分。
  实际上,错字连篇、书写困难的事已不仅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在许多成年人身上也屡见不鲜。就连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现象,一些人甚至患上“书写恐惧症”。
  据对部分城市的调查,中小学生书写质量下降与学校对书法教育重视不够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教育部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九年期间分四个学段汉字书写标准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且有相关教材的出版发行,各地也相应要求上写字课,但并没有硬性规定书法课作为必修科目,考试也不考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致使学校在书法课课程设置及评价方面缺乏参照。
书写考级:有争议也必须前行
  针对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严重衰退这一现状,国家教育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简称《办法》)。据悉该《办法》有望在今年内出台。
  有关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经全国各区语委主任进行讨论,一年前就已形成初稿。考核基本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具体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但据参与《办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专家透露,五个等级中各级都可坚持自愿原则越级考试,学校教师和社会人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考一至五级。
  据披露,《办法》之所以迟迟未能出台,原因之一是对于其中细节问题意见还不统一,比如:如何制定考试办法,才能起到引导学生写好字的作用;考试时间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等级标准才能正确反映学生能力;考核怎样才能与教学结合等。此外,在新课标中,在学生汉字书写方面的教学要求也只是一个框架。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学生进行书写等级考查是作为实施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配套措施而提出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教育部官员称,《办法》只针对中小学生,“主要从汉字书写规范、笔顺、笔画等方面考核中小学生写汉字是不是漂亮。”
  酝酿已久的《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尚未正式出台,却早已在中小学生、教育界、家长和专家学者中引发热烈讨论。
  据媒体调查,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语文老师和教育专家都对汉字书写等级考试表示赞同,但也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此存有争议,争议来自两个担心:其一,担心加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其二,担心汉字书写考级有可能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有争议也必须前行。教育专家、语文工作者可以提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明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质量的必要性。首先,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世界文化宝库里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汉字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和永不枯竭的创造智慧。汉字书写是对学生进行热爱母语、提高民族自尊心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电脑打字只能说是一种技能,而汉字书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素养。其三,字如其人。古时候,写好汉字是文人人品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今天,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好字能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好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
  对于个人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更是修养的体现;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基本的方式。
  “全国书法教育”的热心倡导者、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指出,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知、认知上去。
  有三件事在增强人们的信心:
  其一,上海的一些大公司新近在招聘大学生时,决定不接受电脑打印的自荐书和简历,而要求应聘者亲笔书写。而远在美国,华人学校招聘华文教师,应聘者呈送一幅汉字书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广东省正式要求自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所有中小学都必须开设书法课,书法课将成为广东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其三,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通力合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硬笔书法考级培训。
  有限的实验虽然尚未形成一股大潮,但至少在努力说明一个道理:无论科学如何进步,无论电脑、网络技术如何取代人体功能,良好的书写习惯、熟练的书写技能以及起码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人应有的基本文化素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成年轻人汉字书写不规范 教育部酝酿规范汉字书写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提笔忘字、书写潦草丑陋、不规范用字、错别字层出不穷……“汉字书写危机”悄悄蔓延到校园。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正酝酿制定《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最早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出台。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也要考级?消息传来,讨论的声音随即响起。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小学校对此表示赞同,而家长们则担心此举会衍生“考级经济”。 调查:八成年轻人汉字书写不规范 教育部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七八成;对部分城市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投票结果显示:“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数占45.2%;“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的占41.2%;“基本上没有”的仅占13.6%。足可看出现在年轻人对汉字的生疏程度。 和父辈相比,这些年轻人或许在电脑文字输入以及发短信的速度上遥遥领先,但写一手好字的本领却大为逊色。最近,小学六年级学生小陈的一篇小作文让他的父母哭笑不得。在这篇500字不到的文章里,竟然出现了30多处文字错误,例如:“我看过这本书”,“我走过来的”,竟然会写成“我有看过”,“我有走来”,这样不符合语法的说法。更为严重的是错别字太多而且字迹潦草,如“很气愤”写成“很气奋”,“大吃一惊”写成“大吃一斤”。小陈的父母担心,孩子考试时肯定要吃“写字亏”。 这并非个例,不少教师反映,与过去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同龄学生受到电子文字输入习惯的干扰要大得多。这种干扰最直接地体现在学生写作中。现在作文如果进行评分,一般采用每3个错别字扣1分的标准。小学生的作文一般都不长,能够1分不扣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而“通篇没写错别字,这样的学生真是凤毛麟角”。 措施:“等级考核”挽救汉字书写 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一场挽救书写汉字的行动也在进行着。 国家教育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2006年8月份起,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2007年以上海、河北、天津为试点,进行调研,其主要测试对象为文职工作者、学生等。《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分为一、二、三级。今年,国家教育部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正在制定《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今年底或明年初,新修订的《规范汉字表》将正式出台,收录8000多个汉字。此外,旨在考查、衡量教师、文秘、编辑、记者、学生汉字应用能力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今年将在11个省进行试点。 老师:考核有助培养学生热爱汉字 采访中,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都对汉字书写等级考试的出台表示赞同。“这是好事,我非常赞成。”写得一手好字的澄海区湾头中学王校长说,等级考试出台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而学生能写一手好字也影响其人格修养、考试升学、求职工作等。 家长:进行汉字考级有强迫味道 李先生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他对女儿汉字的教育从小就抓得很紧。在李先生看来学生要写一手好字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汉字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放弃了对汉字美的追求就是放弃了一种文化,然而因此对学生进行汉字考级就有些强迫的味道,如果孩子就是不喜欢练字,那样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很多家长都表示了同样的疑虑,但也有人从积极的方面考虑,一位姓杜的家长说:“考级不但可以激励孩子继续更好地练习写字,还能对孩子的水平有一个评估,如果操作好了,应该是有利的。”杜先生的观点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想法。 但是,部分家长也担心:“汉字考级”进校园,是否会成为学生的一大负担,同时催生又一个“考级经济”?“钢琴、英语、电脑等等都说考级,现在又增加一个汉字考级,小孩够不够时间来应付?”学生家长纪先生无不担忧地说,汉字考级不能衍生出“考级经济”而加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本报记者陈史摄影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加强规范汉字教育
来源:内师大校报
[/td]
编者按: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汉字书写仍应作为人们学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我国正在制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语言课程标准已对汉字书写提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标准也在酝酿中。“此外,大学生口语交际和阅读写作能力都将按照标准得到提升。”
    据悉,我国将以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为起点,继续探索建立学生语文能力综合测评体系,以促进广大师生更加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写字的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生造乱用,繁简并用等现象,在广告招牌、学生作业、教师讲义、公文信函甚至名家手札中都随处可见,规范汉字的书写和使用已混乱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而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是人们的写字水平正每况愈下,不仅社会人员写字差,学生写字能力差,连某些教师写字水平也差,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规范汉字的悲哀!
    事实上,我国对规范汉字及其书写教育的普及推广工作是十分重视的。自1956年1月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建立了现代的汉字规范以来,就全面铺开了规范汉字的推广工作: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2236字的《简化字总表》,奠定了规范汉字的基础;1965年1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6196字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它既是印刷字体的统一标准,也是写字教学的权威依据;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部分调整;1988年1月,国定语言文字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500常用字表》;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7000字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这些字表和规范的发布,进一步确立了汉字书写规范,明确了乱写乱用规范汉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责任。对全面普及推广规范汉字发挥了指导作用,一些文字工作者据此编纂了大量的词典和字典,为推动规范文字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为什么社会上仍会出现这些使用规范汉字的混乱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的书法理念根深蒂固,混淆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概念。
    传统的书法理念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全面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符合碑帖里的字就是规范汉字;二是认为写字一定要从临摩碑帖入手。但笔者在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中认为,碑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遗产,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中有很多异体字,很多人临习了碑帖以后往往难以改正写异体字的习惯。如果一开始就从临习碑帖入手的话,学生难以入门,不如直接从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基本结构和笔顺规则入手,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并奠定了良好的汉字规范意识。
    二是电脑时代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忽略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的普遍应用,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只要学会了电脑打字,字写得好坏无关紧要。殊不知,电脑中任何一种笔画输入法都是以规范汉字为基础来编码的。如果不会写、不会用规范汉字,要学会电脑打字,提高打字速度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薄弱的写字教育,是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普遍推广的最大缺陷。
    从笔者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尚未引起各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中小学校都没有开设写字教育课程,更没有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一些教育机构也片面地强调提高学生的听、读、记的能力,而忽视了写字能力的培养。
    四是一部分劣质硬笔书法字帖充斥市场,阻碍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推广。
    笔者从严格的规范角度对书店里销售的各类硬笔字帖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打着规范汉字名义的硬笔字帖错讹百出,甚至将本来规范的汉字写成了不规范字,这些字帖作者既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又有久负盛名的学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快、更好地普及推广规范汉字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推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各中小学校应开设规范汉字教育课程,宜每周开设2-3节课的写字课,努力培养孩子们的汉字书写规范意识。有条件的还应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
    二是要高度重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在推广普通话中的积极作用。学好、用好普通话与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好普通话有助于加强规范汉字教育,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又可促进推广普通话。要加强对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要明确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目标,不断探索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培训、辅导、测试、比赛和交流等体制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推广普通话服务。
    三是要严格规范汉字字帖的出版标准。建议以后出版社凡以规范汉字名字出版的字帖都应由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来审核把关,“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也要切实加强对硬笔字帖出版市场的监控,从而坚决杜绝那些劣质硬笔字帖流入市场,以免贻害一方,要转变传统的书法理念,树立现代规范意识。
    四是各种中小学教材和学生读物要多使用正楷印刷体。因为楷体字代表了规范汉字书写的笔画标准形状,各种教材、读物应以楷本字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其它字体(如宋体、黑体等),更不要使用各种美术字,使学生们一开始就接触到标准的规范汉字。
    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一些党政报刊(尤其是书法专业报刊)应辟出“规范汉字”专栏,全面宣传规范汉字知识,形成“规范汉字人人晓,人人都写规范字”的良好局面。


——佚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委员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教育导报》“对话”征稿: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走向危险边缘?作为中国的中小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使用基本的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现实中,许多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令人堪忧。
教师、家长会经常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莫名其妙的不规范字形、不合语法的句式以及“龙飞凤舞”的难以辨认的字迹。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发生在那些少数爱玩爱闹的所谓的“后进生”身上。笔者曾经浏览一个成绩较优秀学生的博客,她的汉语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但其博文中有相当多我看不懂的符号和字形。这让笔者困惑:现在的中学生是否已经形成了她们独特的语言世界?只是相差十岁左右,笔者是否已经与中学生的世界出现了隔膜呢?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困扰的教师、家长大有人在。
随着全国英语学习热情的持续高涨,汉语教育在学生心目中已经有些“弱势”了。而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日益渗透,使对新事物尤为敏感的中小学生对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不满足,而是热衷于追逐、制造并运用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这种流行语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中,给语文教学增加了难题。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规范性、交流性功能。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处于自身的发展流变过程中,增加新词或者新的语法现象都是可能的、正常的;但是这种变化却不是任意想象的结果,应该有规律可循,还需要经历时间的淘洗。中小学生盲目追逐“火星文”,在现实层面上只会影响自己的汉字书写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相应规定。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之外还应该包括汉字书写美感的增强。海南省已经全面开设了“写字课”,并列入中小学日常教学;还有人建议搞汉语等级考试,以应对现在中小学生汉语书写水平下降的情况。
您认为这些措施有务必要,对此有什么具体看法?作为教师,您如何看待学生不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您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这种情况?请就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低的话题各抒己见。
(从多方面探讨问题,观点请勿撞车!每篇600字以内)
                              
                                    《现代教育导报》编辑部

2008.12.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级标准解决不了书写困境   ■王毅
  实际上,对于教育部推广汉字书写方案的意图,人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一个信息化电脑化的时代里,人们对于书写的疏离导致了对汉字的陌生化与距离感,在此背景之下,把汉字书写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其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自然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汉字书写方案的设想美好,并不等于实施上的一路绿灯与一帆风顺,更不等于实施了汉字书写方案,就能一了百了地解决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汉字的距离感。
  实事求是地说,当电脑与网络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书写这一略显传统化的方式,与人们产生隔离感是必然的。所以,推广归推广,制定等级就毫无必要。要知道,期望人们通过书写方案来增加对汉字的亲切感,从来也不是个最佳的办法。任何强制性的规则,必须谨小慎微地实施与推广,更何况,汉字推广方案的实施本来就不具备强制推广的特性呢。
  因此,于汉字书写方案的背后,笔者看到更多的并非意图昭昭的目的性,而是隐藏于其后的文化恐慌感。若是循此向更深处瞭望,那么是时下普遍存在着的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与遗弃。虽然这样的表述有些夸大的成分,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现象的确存在,而且渐成气候。真正的问题其实正在于此。我们不妨认真考虑一下,为何国学讲堂每每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为何身着汉服回归传统的新闻频频出现?这其中的指向,不正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集体无意识的放弃吗?
  显而易见,汉字书写方案的初衷与设想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汉字书写方案只能是一种救场式的对策,而非解决文化问题的根本良方。真正的问题当是,跳出汉字书写方案的狭小范畴,如何在复兴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新意上下工夫。唯有全社会共同认识到传统文化之于整个民族的重大意义,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漠视感,唤起每个公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亲近。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书写标准别和等级考试捆绑
  ■欧木华
  在笔者看来,等级标准可有,但等级考试却应该慎行。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原因就在于教学围绕着考试进行。不难想象,如果汉字书写等级也成为普遍性的考试,这无疑会增加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汉字承载了中国的文化,越是电脑时代,我们越应该提倡汉字手写规范教育,但规范不一定等于考试,把这个等级考试加在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头上,为时尚早。汉字书写等级考试标准如果定位在大学生群体,或许更为合理。
  有人会认为,中小学阶段正是接受汉字手写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考试定在大学,对中小学生又有何促进作用?实际上,只规范标准而不考试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进行汉字书写教育了,用没有考试的汉字书写标准来引导中小学生,培养中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热爱,恐怕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退一步说,一些汉字书写比较好的学生,或许希望通过标准等级考试,对自身的实力有一个了解,这也并非不可,但这种考试,应该和当前的等级考试区分开来。一是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二是不能成为“考试或考级经济”,更没有必要给学生们发一个汉字书写等级的本本,那样的话,恐怕和汉字规范化书写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了。 (作者系医生)
  规范书写促进传统文化保值
  ■张敬伟
  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或许有这样的尴尬,字写得越来越少,学习和工作的文本几乎都由电脑一气呵成。虽然效率高了,但哪怕是最简单的字,如果要用笔写出来,有时候真的很难。于是就出现了会看,会读,会意但不会书写的尴尬。说到底,这是信息时代所产生的负效应。要改变这种尴尬,要全民重新回到书写时代是不现实的,但是规范汉字书写,确认书写标准,促使国民从启蒙时代到成人时代不忘捉笔,确实是件十分迫切的事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词是文化的具象。语言和文字永续存留,薪火相传,才能使其承载的文化保值不消逝。中华文明文化,千古一系,自古融合,虽然语言多有方音区隔,今古音变也难以训诂,但是文字传承的脉络却是十分的清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5000余年,汉字七体,方块文字能打破地域差别和时空阻隔,形成文化共鸣和审美通感,从而形成了以汉字为主体的汉字书写圈和文化圈。
  和字母文化不同,汉字象形会意的抽象意涵一方面使汉字成为较难书写的文字,另一方面也使汉字书写本身成为艺术。书法,和中国画一起并称书画就是真实写照。如果说写意的画是审美的肉,书法中的汉字就是审美的灵。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的书必须用精细飘逸的毛笔才能写就,文房四宝才能连带成为艺术的佐料。硬笔时代,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书法艺术遭到了第一次的时代挑战。及至现代,能写一笔好字的人已是不多。
  如前述,信息时代,书写汉字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专利。一旦进入大学和成人世界,电脑代替了笔触,虚拟输入绑架了现实书写。个性书写的文字越来越少,呆板印刷的文字越来越多。
  现实生活可以多维,但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启蒙的角度言,标准必须统一,字体必须规范。所以,从学习和书写的角度讲,规范汉字书写,就是规范简化汉字的书写。写得标准,写得规范,写得美观,不单是实用的工具性要求,也是保值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规范汉字书写,实际上也是现实语境下书和文的规范。这一标准规范在于确认简体字的主体文化地位,使人们莫因信息时代的数字模拟而忘记汉字的现实书写,使中华文化的传承莫因文字书写上的混乱而形成断层。(作者系公务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泉州市第一中学 陈小喜

【摘 要】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把写好汉字当成一份责任,不能放弃传统文化的熏陶,应全面深刻地认识汉字书写教学的价值,搞好写字的教育和教学。
【关键词】教学;汉字;书写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的书写,明确写明:“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但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那就是汉字书写出现了危机,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书写危机”之说并非耸人听闻。早些时候,上海进行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80%;对北京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书写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有些学生常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即使在关键的中考或高考中也是如此。
一、汉字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1、笔画、笔顺不到位或错误,使字走样变成别字。少部分学生出于炫耀心理、偷懒心理,使用繁体字或已被明文规定放弃的简体字。此类现象在作文中也屡见不鲜。
2、滥用网络语言,火星文遍地可见。随着学生对网络的痴迷,独特的网络语言由网上飞进作文之中,千奇百怪,文意不通的语言,如:“886表示“拜拜了”、“-”表示“鼻子”、“:”表示“眼睛”、“MM”表示“美女”、“菜鸟”表示初学电脑、上网的人、“闻酒舞”表示“WINDOW95操作系统、“往电子公告版随意发表意见”称为“灌水”等等,不一而足。令人如看天书,不知所云。
3、书面污染严重,随意增删、任意拉线。乱涂乱画,斑点累累,如“麻子的脸”,令人顿生厌恶之感。
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读了十多年的书,书写达不到美观、大方、工整的效果且不说,在高考中还出现这样因书写被扣分的问题,自毁前途,确实让人为之可惜。反思一下,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换来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颇感“无脸见江东父老”。师者亦难辞其咎。
二、原因剖析
客观上:一是电脑的智能输入干扰了识文解字。一些简易的输入方式,如智能输入法,只要敲打声母字就都出来了,一些人看到同音就觉得对了,以至于对字的印象模糊了;二是高考选拔模式使语文教学难以把书写放到应有的地位,学生围着高考指挥棒转,不考就不学不练,削弱了写字训练。年轻人书写能力的退化,即便是有心人,也因学业负担重,只好望字兴叹了。这正是现存教学中很多问题症结所在。三是随着科技进步,电脑、复印机等的广使用,用手写字的训练机会比原来少了很多:学生打印、复印比例越来越大,而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大多处在无纸化办公的环境中,训练量小了,写字能力自然就退化了。四是功利性极强的兴趣培训使家长学生把目光转向钢琴舞蹈等,忽视了书法训练。五是汉字书写现在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级别,无考核考查的评估规则,自然不被师生重视。
有关专家还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反思。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很难想象他们教的这些学生中,日后有人走上教师岗位,还会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板书。
另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来自于某些新闻媒体的炒作,并得到不少学生的认同,那就是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电脑、网络时代,办公、写作等将全由电脑完成,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基础,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没有必要,根本不需要用笔写字,写好写坏无所谓。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市场,也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不肯在写字上下苦功。更有人宣称:字写得再好也不如用电脑打印出来的端正清秀。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汉字记录我们的语言,交流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的文化。对于个人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更是修养的体现;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基本的方式。
三、提高汉字书写质量的必要性
1、从社会交际角度看,近几年电脑、网络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我们国家无论使用人数还是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今社会还有90%的工作需要用手写。将来电脑、网络再普及,书写也不会被遗弃的。你可以有手提电脑,但打印机可以随时待命吗?有人说:正如我们人类现在已经拥有飞机、轮船、火车与汽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人类仍需要用脚走路、跑步一样。我们是无法不用手书写的。此言甚妙!一语中的。
2、“以形写意”的汉字,因其有便捷表达词语意义的功能,可以活跃思维,引发各种思想和想象。训练书写对准确理解语言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用手一笔一划地书写能在大脑语言中枢产生印记,有种亲临第一线并取得第一手感性认识的效果,成为终身本能,使语言更精炼、更完整、更优美,顺利进行生活、工作交往和交流。假如大脑中枢缺少这种刺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无法准确理解并正确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行交流。学生作文中同音字误用,错别字遍地是,词不达意,文句不通,篇章不知所云都与此紧密相关。
3、一笔一划地书写对学生心理、生理以至思维的培养、良好行为方式的形成有益。汉字书写教学可以多方面激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生活,提高智能素质,细腻复杂的书写动作很有助于开发智力。细腻多变和韵律优美的书写动作,具有很高的培育智能的价值。从写字的坐姿、执笔的架势到运腕用笔,以及由某种情感活动所促使的手势语和身势语,都有活跃心理的效果。最新的运动生理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肌肉向大脑发出的应答信息越丰富,大脑智能性的有效系数就越上升,人的精神状态就更加积极,思维就会更加清晰和有深度。可见写字动作对优化大脑的智能是很有意义的,能练出人的一种举重若轻的气质,对人的意志力、耐力、恒心、神经系统的稳定功能有利。和电脑打字相比,虽然键盘也可能有上述的某些效果,但与一笔一划的手写对思维的训练和精细操作的培养相比,恐怕不能同日而语。学生的书写存在问题,与现阶段他们过分痴迷上网冲浪、聊天,过度使用电脑不无关系。
4、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看,汉字书写体现了先人的智慧,有它独特的审美艺术。写字教育具有打牢文化基础和发展文化素质的功能,写字教学可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文化气息,培养其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汉字的点画、部件和组合结构,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气息。如“点”或似高峰坠石,或似飞鸟侧下;“竖”既如万岁枯藤,又如顶天立柱……。“水”有蜿蜒穿流之势,“山”有高峰绵延矗立之形。“河”字以“水”标类,以“可”标声,联想其意境,好像见到了水流之状,听到了水流之声;而见到“泳”字,受其“形声”的启示,不但能“据形索义”,还可以想象人在游泳时那种奋力激浪、自由欢快的情景。写字教学能增加学生接受汉字文化陶冶的机会,增强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不也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吗?
5、汉字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通过写字教学,让学生领会汉字这种崇高美和深广的哲思情理,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培育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以楷书为例,楷书字体端正,用笔讲法度。在写字过程中,很多学生怀有追求楷书的“正直”和认同楷书风格的心理,写好每一笔画和每一结构单位,把每个字写得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字愈精神人愈灵”,受楷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会具有楷书的品格。绝大多数写字好的学生品学兼优,是和写字影响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写字时,坚持正确的坐姿、执笔和运笔,始终保持桌面写字环境的整洁,并成为习惯,会对他们的精神面貌产生积极影响。汉字“以形写意”、“拼形表意”的特点,自古就有引发伦理教育的功能。教“诗”字,可讲“诗言志”,进行与志有关的教育;学习“信”字,可联系“人言为信”,进行人格和道德关系教育。
总之,汉字书写教育对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发展心智素质,培养审美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深刻地认识汉字书写教学的价值,并站在“语言文字规范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体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高度,搞好写字的教育和教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03:42 , Processed in 0.1868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