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9 16:4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作者:陈建先   
更新时间:2006/2/26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
  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
  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
  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把《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呢?(当然,哑语除外。)所以,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想在某一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得掌握这一社会里一切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因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某一个社会之中生活下去,就得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就得和他人交流思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由于方言的存在,到一个不熟悉的方言区去,生活也是极其困难的。据说,一个生活在北方的英国老铁匠,后来搬到南方去居住,结果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寻了短见。
  二、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具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让人感受到?靠什么来承载呢?当然,还是语言。因为:
  1语言是意识,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人文性,不管怎样理解,说成是人类、文化、文明也罢,说成是人性、修养、情操也罢,总之,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思想活动。它的物质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且,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恩格斯的书信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写的是多种语言的信,因此,我现在就用英语——不,不,我还是用优美的意大利语,它像和风一样清新而舒畅,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里盛开的百花;也用葡萄牙语,它宛如满是芳草鲜花的海边的浪涛声……”。
  2语言存在于自我构建的文化环境里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对它的结构、语法津津乐道,以为这些抽象的规则就是语言,语言在我的分析掌握中。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的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越是生动的语言越难以使人意识到“语言”,因为语言实际存在于它说出的世界里,语言本身构成了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什么?最起码说,这已足以包含语文的人文性了吧。可见,语言存在于人文,人文同样依附于语言。
  3语言的无限包容性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语言在我的处置之中,说话是我个人的行为。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无我性,说话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行为。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使用他人不懂的语言,也不可能不期待他人的理解,语言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说话”的本质不是“独语”而是“对话”。语言这种把你、我、他统一起来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工具的属性。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到自己的语言中,因此,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种语言都包含着一部分人类的整个概念和想象方式的体系,这种语言世界观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行动。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实际上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古人说“文以载道”,现代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古如一。说人文性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等。
  总之,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语言和思维、思想、精神具有统一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可见,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语言和精神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怎么办?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便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位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一、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并举
  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干瘪的空壳。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但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的。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内化和外化兼顾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阅读=阅读教学。
  其实,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不然,“教学”二字有何意义?但我们一直在用阅读理论替代阅读教学理论,一直把阅读过程等同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说白了,就是内化,就是意化,或是“得意”。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已经说得很清楚,“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取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即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还有一个外化的任务。
  语言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那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同时,还能重点突出,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特殊的葬礼》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我就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岸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斯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中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做一回编剧,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一般说来,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撞击点和理性撞击点。感性撞击点较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撞击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撞击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课文《郑成功》的第二节只有两句话:“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里的“奴役”和“恨透了”就是撞击点,当然也是个空白点。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及时补充关于“奴役”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就“奴役”和“恨透了”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理性撞击点不大容易把握,因为理性的东西较为抽象,内涵较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远。因此,教学中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思考为情感体验,变空洞说教为充实述说,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来建构“哲理概念”。在《抉择》的教学中,围绕“奉献”的话题,我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你由旅行者想到了在你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谁?
  生:有一个雨天,我家门前存水,我便捡来几块碎砖铺在水洼里,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我觉得我和旅行者一样。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
  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再宋……”这种方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开头“19973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让学生试用合适的词去替换“低低地”、“缓缓地”、“安放”等词语。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也是感悟人文情怀的过程。经过一番尝试,他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文本中的这几个词。这就是在消化、吸收,在此后的遣词造句中,他们就会争一字之奇,用一词之妙。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
  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
  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
  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06:38 , Processed in 0.1277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