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儿童文化的隐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0: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儿童文化的隐喻                                          作者:  王立华

   本文在提出儿童文化时,基本上是从文化的狭义层面来理解和使用文化概念的,并带有一定的价值色彩。英国文化学家马修·阿纳尔认为“文化就是人类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不断达到自身之完美的东西。通过这种连续性的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源去冲洗掉自己的陈旧的概念和习惯。”1这一文化概念隐含着除旧趋新,追求完美之意、具有创造变革之志。这与儿童文化的特质与功能似乎不谋而合。因而这一概念对于我们解读儿童文化无疑是有所启发的。
    此处的“儿童文化”是相对于成人文化而言的,侧重于精神纬度的儿童文化研究,与“儿童的精神生活”或“儿童的精神世界”相近。因为“文化现象在根本上乃是精神现象,文化即精神之表现、精神之创造。人类精神之所以表现为或创造出文化,主要由于人的心灵有思想、想象、意志等能力,求真善美的目的。”2 兰德曼(M.Landmann)也说过:“客观精神[引者注:作为精神产品的外在文化]是主观精神的前提,而主观精神反之是它的凝聚点和显示点。”3因而探究儿童的精神文化应成为儿童文化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对儿童文化的隐喻做一解读,儿童文化的隐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儿童文化的哲学意蕴
   “儿童是哲学家”这一命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记录了大量儿童的具有哲学意趣的言论,并将之与成人哲学家所思考的概念与命题进行比较,发现儿童对宏观世界的探索、对宇宙规律的追问并不比成人浅薄,有的问题甚至是对成人哲学家的挑战。儿童的语言是儿童文化的物质外壳,这就使儿童文化洋溢着浓郁的哲学意蕴。成人是个体的,个别的;儿童却是类的,是永恒的,是生命进化史的产物,儿童是自然与历史的存在。儿童是大地上的真正的存在者。语言是存在的家,儿童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儿童的言说是海德格尔所指的真正的大道之言,是本真之言,是天籁之音。正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儿童一样,他们在无意中一语道破天机。
    此外,儿童的观念、儿童观察世界的视角也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
   丰子恺在其《关于儿童教育》一文中表达了儿童文化之哲学意味的深刻认识,并第一次窥见了儿童的世界:“我四岁的孩子闯进房间里来,要我抱他到车站上去看火车。……一到铁路旁边,他就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地欢喜,两点很大的泪珠还挂在两颊上。我笑不出,我心中挂念着明日的讲义,焦灼的恨。但看了他那种彻底的欢喜,我又惊讶小孩子心的奇怪。怕人的汽车,嘈杂的火车,漫漫的田野,不相干的路人,在我看来与我毫无关系,毫不发生兴味;在他眼中究竟如何美丽,而能破涕而笑呢?我又惊讶而生疑问,由疑问而生探索,我想同他交换一双眼睛,来看看他所见的世界看,然而用什么方法可以行呢?”4
   “我终于悟到了:我的看事物,刻刻不忘却事物对我的关系,不能清楚地看见真的事物。他的看事物,常常解除事物的一切关系,能清晰地看见事物的真态。所以在他是灿烂的世界,在我只觉得枯寂。……我得到孩子们的世界的钥了。”5在丰子恺看来,儿童能看到事物的真态,能看待事物的本体,能看到事物的“道”与“相”。
    丰子恺又解释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所见、所感、所思,都与我们不同,是人生自然的另一方面。这态度是什么性质的呢?就是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isolation)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的观看。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我们大人在世间辛苦的生活,打算利害,巧运智谋,已久惯于世间的因果的网,久已疏忽了、忘却了事物的这‘相’”。6儿童对人生自然的“绝缘”态度似乎与胡塞尔现象学所倡的“悬置”与“直观”颇有些相似,他们都是撇开重重的关系与现象之网,直抵事物的本质,直观事物本身。同时,这种绝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意识的超越精神,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因为儿童常忽略事物的来路、去处与效用,看出事物的美,对事物进行审美的观照。这种绝缘态度即时一种哲学的态度。哲学就是世界观,儿童对世界具有独特的认识与把握,儿童有自身独特的世界观,因而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以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与无意识解释并改造着世界。由此可见,儿童文化的隐喻之一即是儿童文化具有哲学意蕴。

二、        儿童文化的诗性品格

    什么是诗性? “诗性”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哲学家维科的经典著作《新科学》中,维科指出:原始人“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他们就叫做‘诗人’,‘诗人’在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7维科所谓的“诗性的”含义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想象力”或者说是“凭想象来创造”。早期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容都是“诗性”的。诗性是对传统非此即彼的两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反动或批判。诗性不喜欢1加1等于2的思维模式。诗性崇尚自由、本真、幻想与创造。诗性的境界是人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境界,是人的生存的理想状态或非异化状态,它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实现和占有。
    儿童是诗人,儿童的生命宛若史诗。说儿童是诗人,并非意味着儿童会像成人那样运用抽象的文字符号作诗,而是指儿童具有原始初民一样的惊人的与生俱来的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儿童的智慧是一种原初的智慧,是诗性的智慧。儿童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一种童话思维,一种神话思维,异于成人的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卡西尔说:“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8成人尚且如此,那么儿童呢?“儿童生活在一种前理性状态中,尤其生活在一种前科学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由这些根茎生长出来的。”9里德也有类似的认识:儿童“有未受理性或推理思维影响的目光,有接纳不相容联系的目光,接纳那种非召唤而来,未经观察所检验而来到心灵中的自足意向的能够。儿童所写或所画的东西最好应描述为一种诗的知觉行为,描述为一种超越我们逻辑分析的掌握。”10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儿童文化是儿童诗性思维的产物。泰戈尔用诗歌表达了他对儿童诗性世界的向往:“我愿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愉悦他。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在那儿,理智以他的法律为纸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11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其中的两种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儿童关于世界的观念、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游戏、童话神话等都是儿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神话中有原型,童话中有原型,艺术中有原型,游戏中有原型,而与此相联系,神话、童话、艺术、游戏都有梦想的成分,在一定意义上,它们都是梦想。”12因此,梦想性、幻想性是儿童文化的特质之一,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体现了儿童精神世界的宏阔、悠远与张力,体现了儿童作为存在者的诗意。梦想、想象、夸张与变形赋予儿童文化极强的创造性,这与成人文化的守旧、机械、僵化、刻板形成鲜明的对照。诗性的本体含义即是想象性、创造性及本真性,因此,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的、非理性的、原逻辑的文化,儿童文化具有诗性的品格。
    其中,瑞吉欧教育的领头人马拉古奇的诗作《其实有一百》对儿童文化的诗性品格进行了形象而深刻地揭示:
儿童
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
……
这“一百”其实是诗化了的一百,是马拉古奇所说的“一百个一百的一百”,是儿童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表现。在儿童那里,游戏与工作、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是水火相容、合二为一的。这就是一种诗性的品格。

三、        儿童文化的德性诉求

   夸美紐斯说,儿童生来就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儿童是泛灵论者,他们推己及物,赋予世界万物于生命、思想和情感,他们认为天下一家,万物一体,心怀本能的“大爱”,他们对成人充满敬爱,对同伴充满友爱;他们与猫狗说话,替小鸟疗伤,给成人踩坏的小草浇水。儿童身上潜藏着美德的种子,并时时闪耀着爱与善的光芒。道德的最高范畴或起始范畴,在认识或理性方面是“公正”,在情感方面则是“爱”。
    在日常生活中,一谈起儿童我们就会感到温暖和愉快;脸上也会浮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儿童那天真的面孔和稚拙的举止会不由自主地引起我们的爱怜。“他之所以具有那么一付可爱的面孔和动人的神情,岂不是为了使所有一切接近他的人都爱惜它柔弱的身体和积极地帮助他吗?”13儿童不仅唤起成人的爱的感情,而且也把自身潜藏的爱的力量传送世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爱的源泉,爱的化身,我们一触及到儿童就触及到爱。儿童是每一个人的温情和爱的感情汇集的焦点。在儿童身边,我们感到其生命的火焰燃放出的温暖,人的生命便发端于这种火焰。与成人文化中的冷漠、自私、疏离与竞争不同,每一个儿童都持有一张进入儿童文化的天然的通行证,孩子之间在游戏玩耍中表现得那么自然、友爱与和谐。
   “爱是降生于我们世界的每一个儿童的秉赋,要是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都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计量的成就。”14儿童不仅自己形成一种无形的爱的力量,而且他们还把成人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儿童是成人爱的唤醒者,儿童文化是矫治成人社会弊病的一剂良药。“儿童的爱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父母对一切都麻木了,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不再拥有的那种充满生气的和富有活力的能量再次激发他们”15泰戈尔在《孩子天使》的诗作中写道“他们喧哗争斗,他们怀疑失望,他们辩论而没有结果。我的孩子,让你的生命到他们当中去,如一线镇定而纯洁的光,使他们愉悦而沉默。……我的孩子,去,去站在他们愤懑的心中,把你的和善的眼光落在他们上面,好像那傍晚的宽宏大量的和平,覆盖着日渐的骚扰一样。我的孩子,让他们望着你的脸,因此能够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让他们爱你,因此他们能够相爱。”16儿童用他们的爱的精神给成人注入生气和力量,使成人化解纷争与冲突、克服戒心与隔阂,变得更加平和、友爱、公正、高尚与美好,使成人内心中被世俗尘埃所遮蔽的善重现人间。儿童文化以其独有的功能不断反哺、净化着成人文化。成人文化只有不断“返回”儿童文化,不断从儿童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避免异化,成为健全的文化。因此,儿童文化对于化解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拯救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不无裨益。

四、        儿童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

    何谓审美文化?所谓审美文化即是指把艺术和审美的诸原则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审美的或准审美的,艺术的或准艺术的。在成人文化那里,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或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把艺术与审美诸原则(超越性、愉悦性以及创造与欣赏相统一等)渗透到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偏枯乃至异化了的人性得以复归,审美文化是当前人类用以克服人性和社会危机的理想文化。17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在很多时候是非审美的或反审美的。“而在儿童这里,审美文化却是由他们的内在本质所决定了的,是与儿童文化不期而遇的东西。”18
    朱光潜认为,真善美与知情意协调统一的存在,才是人的理想存在即“全人”的存在。最高的美也就是最高的善与最高的真,他们在其最深的根柢同时也就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儿童文化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儿童那里,真、善、美是浑沌统一的,尚未分化的。尽管历史上关于人性善、人性恶、人性非善非恶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人在良好、适宜、健全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发展出求真向善爱美之心却是无疑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千百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它对于生命的保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秩序就意味着真理,意味着和谐;秩序就是简洁,就是美。”19儿童对真的探索,儿童的道德律,儿童的美感均统一于儿童文化那里,并在儿童文化的土壤中萌发生长。真善美辩证统一的儿童文化是儿童存在的家园,是“完整的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也是健全人性、完全之人形成的源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14:29 , Processed in 0.1129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