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长安——海峡两岸“书同文”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17: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长安——海峡两岸“书同文”研究
海峡两岸的用字有同有异,同的是都使用汉字,异的是大陆使用简化字,台湾使用繁体字。为了构建和谐海峡,促进祖国统一,有必要对两岸的“书同文”进行研究。
一、台湾的政策动向
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简化字出现一些新的动向。
(一)民进党执政时期拟议制定“俗体字表”
2003年1月27日,台“陆委会”通过“新闻局”所提的“大陆地区出版品、电影片、录影节目、广播电视节目进入台湾地区发行、销售、制作、播映、展览观摩许可办法修正草案”,原则同意开放大陆简化字书籍在台销售。随着大陆简化字图书进入台湾,大陆的简化字也在台湾传播开来,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不断引发争议。
2006年3月,大陆报道联合国决定自2008年起中文文件一律使用简化字,停用繁体字,引起台湾惊愕。台多位“立委”炮轰“教育部”,质询“教育部长”杜正胜将如何因应,是否会在学校教授简体字。对此,杜正胜表示,“教育部”坚持用正体字,不会在学校教简体字。国中基测(即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国民中学指初中)写作测验不能使用大陆通行的简体字书写,但考生如果使用约定俗成的“俗体字”将被认可。他说一般通行的一些约定俗成“俗体字”,在生活中极为普遍,为避免学生考试时不小心写出俗体字,“教育部”将于年底前确定俗体字表,作为写作测验阅卷老师参考,学生写作时可以使用这些俗体字。
2006年4月11日,“教育部”宣布将制定“俗体字表”。“行政院长”苏贞昌也表示,他赞成“教育部”让大家清楚知道,什么是台湾常用的俗体字,考试用这些字可以不扣分,但他强调,中国简化字和台湾惯用的不同,“我们不认同、不赞成”。
但是根据统计,台湾的俗体字和大陆的简化字大约有70%是相同或相近的,其结果还是要承认大陆的大部分简化字。
(二)马英九关于汉字问题的政策主张
2006年7月19日,国民党举行中常会,邀请台湾师大教授李鍌发表“从学术观点看正体字与简化字”专题演讲。马英九在会上表示,他个人关心“正体字”与“简化字”的问题很多年,目前所用“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正体字”与“简化字”。他呼吁印刷、出版时应该采用“正体字”,手写的时候可以采用“简化字”。对于两岸字体差异,他说,国共两党已经成立沟通平台,办理过两次经贸论坛,未来应该办理文教论坛,希望达到两岸“书同文”的目标。
2007年7月18日,马英九应邀到高雄县辅英科技大学演讲时说,他打算把汉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世界遗产。
2009年1月1日,马英九出席“第五届汉字文化节”活动,他在致词时提出“识正书简”概念,他说,希望大家都得到一个“识正书简”的共识,也就是说,你认识正体字,但是你要写简体字或什么样的字体,只要是汉字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逐渐来缩短两岸的差距。
2009年6月19日,马英九出席“第六届全球华文网路教育研讨会”开幕典礼时说,他提出的“识正书简”是对大陆说的。他还主张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把正体、简体的字汇语汇比较陈列,以利两岸互动。
2009年6月23日,马英九发表了《大陆“识正书简”的文化意涵》,全面阐述他关于“识正书简”的观点。
此后,马英九又多次反复强调“识正书简”的原则,其核心观点就是,如果不保存正体汉字,就会跟过去断层,出现空窗现象,大陆年轻人不认识正体字,与过去的文化已出现脱节。
(三)学者发起申请正体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署
2006年4月21日,台湾师范大学举行“文字学家谈汉字座谈会”,会后发表“抢救正体字”共同宣言,强调正体汉字是形音义契合的优质文字,正体字记录的汉文化悠久博大,是人类重要文化资产,世界各国都有责任予以维护发扬,因此希望向联合国登记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呼吁大陆地区尽早恢复固有的正体汉字,以发扬中国五千年的优美文化。
2006年7月13日,“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举办“必也正名乎”座谈会,正式发起请把正体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联署。但受限于台湾不是联合国会员,向联合国提出这项申请,需要中国大陆的合作,因此联署书建议,把中文、正体字、繁体字统称为“汉字”,识繁写简,各随其用。
(四)台湾对简化字的两种态度
台湾对待简化字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持疑虑反对态度,一种是持认同接受态度。
1.疑虑反对态度
持疑虑反对态度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偏见,认为简化字是破坏汉字。他们说,中共称正体字为繁体字,是污名化,用行政力推行简体字,造成对汉字辨识的模糊,扰乱汉字的使用,破坏汉字的学理,损坏汉字的美感,轻则导致文化上的错乱,重则使古韵从此中断,对日后研究者造成不便。
二是疑虑,认为简化字造成历史文化的断层。他们说,简体字进不去过去五千年的中国世界,无论是历史、文化、艺术各领域,都面对了繁体中文的“进入障碍”。
三是误解,误以为凡是没有简化的字都是繁体字。他们说,大陆只用二千多个简化字,但简化字不敷使用,仍须常常用到正体字,显示繁体汉字的重要性即使在看似满是简体字的大陆地区仍有其必要性,所以呼吁大陆地区恢复中国传统的正体字。
四是否定,认为简化字无助扫除文盲。他们说,当年中共以方便教育广大农工阶级为理由简化了中国字,但是五十年过去了,笔者在大陆旅行时却还是经常遇见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是文盲。
五是异议,认为简化字比繁体不易辨识。他们说,简体字许多外形极为接近而易于混淆,辨识率远低于正体字。又说,只有三、五画的简化字并不容易学习,反而要靠强记,才能认识。
六是指摘,列举简化得不好的字。例如:“船只(隻)”;“吃面(麵)”;同一个“盧”有两个简体:户(廬庐)、卢(壚垆)等。
2.认同接受态度
持认同接受态度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认为简化字和繁体字差异不大,容易掌握。有的学生说,学校虽没教简体字,大家透过网路学,还好差异不是很大,很好学,不难认,学生接受程度也高。有的学者说,其实我们要了解简化字不出两个钟头就可明白;看惯繁体字者乍看简体字时有稍觉不适之感,但不必一个礼拜吧,就两者可互通了。
二是认为简化字和繁体字系出同源,简化字是对繁体字的传承。他们说,正像小篆具有传承甲骨文、籀文的作用,隶书具有传承小篆的作用,楷书具有传承隶书的作用,简体字也具有传承繁体字的功能。
三是认为简化字和繁体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涵,应该兼容并蓄。他们说,文字的使用,既有承袭文化传统的使命,也有约定俗成的必然趋势。台湾保留了中文正体字的使用,另方面也免不了受到简体中文在国际间流行的影响,本来并不是没有兼容并蓄的空间,也无须搞“汉贼不两立”的角力斗争。又说,台湾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最终捍卫者自居,我们执着于繁体字,大可坦然尊重繁体字与简体字并存的事实,不必刻意排斥在全世界日渐风行的简体字。
四是认为简体字问题应该摆脱意识形态,抛开政治对立,尤其不可出之以政治手段。
二、我们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海峡两岸“书同文”的研讨
对于马英九提出的举办“文教论坛”,讨论两岸“书同文”,我们应当有所准备。但是两岸的“书同文”问题,不是举办几次论坛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充分的讨论。可以相信,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充分的讨论,两岸的“书同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1.通过研讨消除台湾同胞的疑虑和误解
台湾同胞对大陆的简化字和繁体字有许多误解,例如认为“繁体字”的名称是对“正体字”的“污名化”;以为凡是没有简化的字都是繁体字。实际上,大陆所称的“繁体字”是相对于“简化字”而言的,只是繁简之别,并无是非之分,也没有贬低繁体字的意思。台湾把繁体字叫做“正体字”,因为繁体字是台湾的标准;而大陆的规范标准是简化字,所以把被简化的字叫做繁体字。这是规范标准不同,因而叫法有异,不存在“污名化”的问题。这种不同标准和不同名称,目前完全可以存异,无需为此而争论。另外,大陆所称的“繁体字”是专指已被简化的两千多字,并不包括未被简化的所有汉字,未被简化的字大陆叫做传承字。有的台湾同胞误以为大陆凡是没有简化的字都叫繁体字,都不用,只用两千多简化字,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诸如此类的疑虑和误解,通过研讨,就能逐渐消除。
2.台湾终将接受大陆的简化字
理由有三:
(1)交流消除误解:台湾对大陆的简化字存在偏见和误解,主要是两岸长期隔绝造成的。上面讲过,今后如果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充分的讨论,就能逐渐消除偏见和误解,不断缩小意见分歧,取得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大陆应当向台湾同胞多做解释、宣传,解释为什么要简化汉字,宣传简化字的优越性,让台湾同胞对简化字有个全面的了解,相信台湾同胞对大多数简化字都会认同和接受。
(2)客观形势所迫:对于简化字,目前摆在台湾面前的有两个客观形势:一个是大陆简化字图书大量进入台湾,受到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已经对台湾的用字习惯造成冲击;另一个是世界各国都认同了简化字,对外华语教学也要求教学简化字,台湾必须顺势因应。这种客观形势必将迫使台湾接受大陆的简化字。
(3)历史经验证明:1999年之前,台湾对大陆的汉语拼音也很不满意,极力反对,还出台了一个“注音二式”,想与汉语拼音相抗衡。但是由于汉语拼音是国际标准,世界各国都使用汉语拼音,迫于这种客观形势,台湾只好承认汉语拼音。这段不久之前才发生的历史,将在简化字上重现。
3.大陆应修改不合理的简化字
理由有二:
(1)显示大陆对“书同文”的诚意:台湾同胞对简化字的疑虑有一条是指摘一些简化得不好的字,这方面有些是合理的意见。大陆应当倾听台湾同胞的意见,修改简化得不好的字。显示大陆对“书同文”的诚意。两岸应当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发挥两岸同胞的智慧,通过充分讨论,寻求最好的修正方案。
(2)是优化简化字的最好时机:大陆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改长期以来为人诟病的不合理简化字,并通过反复讨论、宣传、试用,广泛征求意见,假以时日,使之成为新的约定俗成。简化字成果已经巩固、稳定几十年了,研讨两岸“书同文”是修改不合理简化字的最好时机。目前,单方面在大陆提出修改不合理简化字是不容易被认同的。而为了两岸的“书同文”,为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统一,有了这一层政治意义,必将得到大陆广大群众的赞同。所以这种历史性的“书同文”,不但不会发生动乱,而且会得到两岸同胞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学习。这是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简化汉字的历史证明了的。而像1986年那种个别几个字的改动,反而会产生个别字的混乱。
4.两岸“书同文”是个长期过程
原因有三
(1)消除台湾同胞对简化字的偏见和误解需要通过长期的交流:台湾同胞对简化字的偏见和误解是长期隔绝造成的,要消除这种偏见和误解,需要长期的交流,使台湾同胞全面了解简化字,感受简化字的优越性。这个过程,不可能是短期的。
(2)取得对简化字的共识需要通过长期的讨论:两岸对简化字的认识有很多分歧意见,要缩小分歧,取得共识,必定需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尤其是对某些简化字的修改,必定需要经过长期的充分研究和反复讨论。
(3)两岸的用字规范需要通过长期的整合:大陆的用字规范是印简写简,马英九是主张印繁写简、“识正书简”,这种分歧在短期内是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整合。现在只能维持现状,不必为此而争论。
(二)正面回应两岸合作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对于马英九和台湾学者提出与大陆合作申请汉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大陆应当正面回应。
1、表明大陆推行简化字并非废除繁体字
台湾学者之所以提出申请“正体字”(即大陆所称“繁体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出于对大陆推行简化字的误解,误解推行简化字终将消灭繁体字。实际上,大陆推行简化字,并不是不用繁体字,“国家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了一些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大陆从来没有废除繁体字,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在内的所有汉字都得到保护,不要使台湾同胞一直误会大陆是要消灭繁体字。要使台湾同胞了解到,在大陆,简化字是社会用字的规范,一般情况下人们不需要认识和使用繁体字,但需要认识和使用繁体字时,人们也很快就能掌握,不存在阅读障碍。正面回应申遗可以消除台湾同胞对大陆推行简化字是要废除繁体字的误解。
2.表明大陆一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台湾学者之所以提出申请“正体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个原因是误解大陆推行简化字会造成历史文化的断层,丧失传统文化遗产。实际上,大陆推行简化字几十年来,并没有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反地是更加普及。因为几十年来,大陆印行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其中有的用简化字印行,以普及传统文化;有的用繁体字印行,供需要阅读的人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一直得到很好的传承,不存在文化断层。正面回应申遗可以表明大陆一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显示大陆传承传统文化的成就。
(三)启动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
两岸合作编纂大辞典是多年来两岸学者的共同愿望,现在是启动的时候了。
1.有利于两岸当前的语文应用
由于长期的隔绝,两岸的语文应用,不但在读音、用字上有差异,而且在用词、用语上也有差异,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交流困难,但也会产生一些不便。编纂一部两岸读音、用字、用词、用语互相对照的大型工具书,可以为当前两岸人民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方便,也可以为世界各地华人以及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方便。
2.有利于两岸今后的语文统合
两岸的语文统合也是两岸学者多年来的共同愿望,通过大辞典的编纂,全面摸清两岸语文的异同,可以为今后的语文统合提供翔实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为全球大华语圈的语文统合提供借鉴。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7:24:11 | 只看该作者
国台办谈识繁书简 赞成两岸学者合编中华大辞典

2009-10-19  人民网-台湾频道   
        人民网6月24日北京电 (记者邓志慧 张攀)对于马英九提出关于“识繁书简”的问题,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简化字和繁体字,都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大陆方面赞成两岸专家学者通过民间的方式,合作编纂“中华大辞典”,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学习使用。

        范丽青说,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讲的是相同的语言,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所不同的只是大陆对部分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大陆并没有废除繁体字,繁体字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
  对于有记者提出关于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的问题,范丽青介绍说,海峡两岸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承共同传统的同时,对新出现的科技和社会事物的名称,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大陆的“激光”与台湾的“镭射”,大陆的“渠道”与台湾的“管道”等。随着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为使两岸民众在文字使用方面更方便交流,赞成两岸专家学者通过民间的方式,合作编纂“中华大辞典”,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学习使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7:24:50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提议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 繁简体字词并列

港澳台语言文字  加入时间:2009-6-26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昨天提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主张,建议将繁简体两种字词语汇陈列比较,以利两岸互动。

    国民党随即向正在台湾访问的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表达此事,希望藉由7月11、1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两岸文化经贸论坛的机会讨论这个议题,鼓励两岸民间合编。

    上任后坚持用毛笔批示公文的马英九说,他对汉字一往情深,身为中文使用者与中华文化总会会长,推动大陆更多年轻人认识繁体汉字是责无旁贷。

   他强调,中文字“由正入简易、由简入正难”,台湾一直用繁体字教学,没有改变的问题,但希望把根扎好,使枝繁叶茂,让其影响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也让中华文化有更多立足的地方。

    此前马英九曾发出“识正书简”的倡议,希望两岸未来在这方面能达成协议。他认为,这样才能跟中华文化的古籍接轨。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6月10日答记者问时曾表示,随着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如何使两岸民众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两岸专家学者可以积极探讨,充分论证。

    范丽青说,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讲的是相同的语言,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繁体字、简体字都是汉字体系文字,都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不同的只是大陆对部分文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

    台北市在马英九担任市长任内举办过汉字文化节,并向游客提供繁简体字对照表。此外还申请将繁体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持续推动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8:23 , Processed in 0.1374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